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县丞越听脸色越白,张子昌见了便明白此事是真的了。顿时手指着于县丞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于县丞见了吓得连忙解释没那回事儿,这其中一定有误会。而且他那小妾的弟弟是个傻的,行事是有些颠三倒四了,但他绝无霸地之意。
    只是无论于县丞怎么情急解释,张子昌都宁愿相信葛长兴。
    毕竟葛长兴常年在衙门跑,是他熟悉的人。何况作为中人,葛长兴的人气和名声都是远近有名的,他结的是善缘,不可能无故去说谁的坏话。
    那么,于县丞一个小妾的娘家人在他青阳县辖下都敢如此嚣张,仗的是谁的势?有将他一县之令放在眼里么?
    当官的最怕属下什么?不是属下没能力、也不是属下懒惰无为,而是属下目中无人,不,是目中无上司。
    明明那五千亩新地已交到了县衙,他又交给了葛长兴放出去,这边葛长兴还没放消息,那边县丞又要来买回这块新地。
    这也算了,反正中间差价他已经赚到了。
    可是明明一切还没定论,你没交钱、我没批过户手续,凭什么你家小妾的娘家人就能直接去霸地了?你又凭什么认为这地一定是你的了?
    想他堂堂正七品上司,岂会让一个从八品的下属绑架职权?
    因此,在葛长兴后来的提议下,张子昌便勒令于县丞火速滚回去,立刻处理他那后院里乱七八糟的娘家关系。
    这话自然也是在讽刺于县丞治理无能,一个小妾的弟弟都敢称他的小舅子,真是笑话。
    要知道在这古代等级制度还是很明显的,妾就是妾,喊自家男人都不能喊夫君的,得喊老爷、家主、大人这样的尊称,只有正室嫡妻才有称夫妻的权利。
    也只有正妻的弟弟才是你的正经小舅子。
    当然,妾室嚣张上位,也证明了正妻无能,家主治家无道。
    于县丞被讽得老脸通红,连忙告退要离开。
    葛长兴立刻对张子昌附耳献策。
    于是张子昌又叫住于县丞,说为防他那什么娘家小舅子以后找鲁家坡的麻烦,以后鲁家坡尤其那块新地的安全,就交给他了。
    如果有谁敢使坏捣乱,一切后果只问他的责。若是有什么阳奉阴违、无视律法的事情发生,这头上乌纱就别要了。
    于县丞被训得作声不得,忍怒回去后立刻把爱妾找来狠狠骂了一顿,并且罚去后院负责浣洗一个月,以观后效。
    想着县令大人的要求,第二天又将那个白面胖子和他的手下们都抓上公堂,以扰民罪当堂各打了二十大板,再扔进牢里关了起来。
    至于哪天放出来,就看他哪天消气了。
    可怜那白面胖子还以为他的县丞姐夫会为他作主出头呢,本来还在家里琢磨着怎么进城找葛长兴的麻烦,结果一觉睡醒他却倒大霉了。
    镇上大户胡家的嫡子被抓,消息传出后很多人都拍手称快,背里奇怪这县丞大人咋转性儿了?连爱妾的弟弟都抓,这不是转性儿了,就是中邪了吧?
    消息传到鲁家坡的时候,其他人不知道,鲁村长几个却是知情的,心里都明白,这是葛中人回去告状了。
    但让葛中人宁愿得罪于县丞也要维护的人,想来也不简单吧?
    文浩天没多久就知道买地的事儿了,对张子昌的处理很满意,因此对之前赵家别苑纵火死人案的追查结果,也就没有逼得太紧。
    那场纵火案已被如意斋的人解释是小厮自己不慎失火造成的劫难,但文浩天可不信哪个小厮能不慎到把自己给烧死的。
    因此,县衙这段时间以来对城里可疑人员的调查并未停止过。

  ☆、705。第705章 反咬一口

只是这城里有钱人家多,有钱人家最多的就是下人,这来来往往的,要藏几个人真是很容易。若无线报,想揪出凶手的机会实则为零。
    虽然张子昌不明白文大公子为何一定要揪着这件事不放,但他是聪明人,心里疑惑,手底下办事却并不迟疑。
    文浩天在县衙呆了一天,当晚就回到天一书局处理生意上的事情,这是外间很多人看见的表现,并不知他后来趁夜去了方小福的别苑,吃了早餐才离开。
    第二天,文浩天才出面说服街头人群,让他们回归生活,不要因为这次的某些事情耽搁自己的事情。
    当他说到某些事情的时候,围观的人群里暴发出大笑声,讽刺意味十足。但有天一先生相劝,大家还是回去了。
    说书人也不再上街,而是回到各自驻场的酒楼、茶馆里继续说书,不过这次仍然说的是天一先生的事儿。
    只是与之前外来说书人的蓄意抹黑相反,这次是得到本地人拥护的一片赞颂,顺便再把文浩南和那个不要脸的所谓未婚妻嘲笑一通。
    而文浩南和薜琴心这两个事主,已被这通变故折磨得寝食难安,尤其薜琴心,时不时还发出一通崩溃的尖叫声,屋里更是能摔的都摔得差不多了。
    而那个被文浩南手下轮过的婢女珠儿,这两日不吃不喝如破碎的瓷娃娃般,生命脆弱得仿佛随时能随风而去。
    县衙里负责照顾她的两个婢女看着都觉得很无奈,可她们除了同情也没别的办法了。后来文浩天来后,就找了名女医来为她看诊,并且留下来看护她。
    在女医的悉心开解下,珠儿终于开了口,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自然也包括毁了她清白的实是文浩南,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栽赃天一先生。
    师爷取到口供呈给张子昌,张子昌立刻去找文浩天,文浩天却没有看,只是表情有些忧伤地让他看着办。
    张子昌没想到这能证明自己清白的口供居然没有得到文大公子的关注,心里有些困惑。但转而想到,不管结果如何,这被亲人陷害的真相没人承受得起。
    就算是天一先生,他又不是庙里泥塑的菩萨,他被人捅刀子一样会痛会受伤的。遇到这样的父亲和兄弟,他也不愿啊,可是有什么办法。
    张子昌对文浩天充满了同情,因此回到县衙后想了很久,终于下了一个决定。
    他将这份口供加上之前郎中看症的供述呈词都整理出来,让相关之人都签字画押,然后让手下最可靠的一名捕快去找青翎书院的院长先生。
    就在方小福努力工作大赚月饼银子的时候,青阳县已进入山雨欲来的气氛里,比方小福感知到的发生得更早。
    各方都在等待城守府的反应,闹出这么大的风波,而且牵扯了他的两个儿子,那么堂堂城守大人又会作何反应?
    七月初七,本该是乞巧女儿节,街头叫卖的小贩都改做女儿家的生意了。
    方小福一心在赚钱,完全忘记了这个节日在古代是很流行的。
    毕竟在现代她也没加入汉服联盟,也没交过男朋友,宿舍里又多是贪吃的女汉纸,还真是对这样的节日意识淡薄。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让其他人也没提醒她,因为她已是小媳妇,这样的日子却是小闺女热衷的。
    当然,若是以往方子湛兄弟自然会提醒她,至少也会带她上街去逛逛。可如今情况特殊,他们巴不得她不记得、不知道。
    因此这一天在别苑里平静地过了。只是街上却沸腾了,人群奔走相告,说的当然不是乞巧节的事儿,而是州府来人了。
    城守府来的是一名总管,领着一百名佩刀府卫骑着快马从东门进来,绕了半座城直奔北边的县衙。
    按理东边的住户应该都惊动了。只是东边都是富户和别苑,面积比城西还大,这庭院深深的外面的动静自然就小了些。
    方小福住的别苑又多隔了两条街,不在主街上,因此她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儿。可街上的人却被惊吓,继而远远跟随看热闹。
    城守府来的总管气焰嚣张地冲进县衙,踹倒了上前相询的差人,直奔后衙,一边高声喝斥叫张子昌速速滚出来接城守令,一边又高声喊着“二公子”,寻找着文浩南。
    文浩南病恹恹地躺在屋里,听见总管的声音还起不了床,是他的小厮跑去将总管引来。总管见他这般惨状,当场就激动落泪,大骂黑心贼竟敢如此暗害城守公子。
    文浩南这时才来了点精神,红着眼反咬一口,说这一切都是文浩天害的,是文浩天陷害他和琴心姑娘,不但有理由拒婚,还能趁机踩他。
    总管听了顿时很是气愤,扭头就将刚刚找到这里来的张子昌骂了一顿,说他身为一县之令却未能保护好城守公子和吏部侍郎家的小姐,这是不想要乌纱了吧?
    张子昌无奈只得将事情经过简单说了说,又说事出之后已经第一时间减少影响,并且急报城守府了,此时牵涉到两位官员的家眷,他还真不知如何处理,还请城守明鉴。
    也就是说,他尽力了,骂他也没用,事情已经发生了,影响已经造成了,要如何处理,你们自己想办法去。
    文浩南却伸着颤抖的手喘着粗气大骂张子昌,说别以为他这几日里病着就不知道,文浩天已经来了。
    他在青阳县等了这么些天都不见人,他一出事人家就跑出来了,这不是有鬼是什么?
    又指控张子昌和文浩天是一伙儿的,设局谋害他呢。
    这下好了,那位总管大人听了文浩南的指控,气得就要当场拿下张子昌。
    张子昌这边也怒了,收起了低头谦卑的姿态骂道,就是城守大人亲来,也无权当场摘掉本县乌纱。
    若本县真有犯事,也要照程序先报吏部,再请刑部送审、大理寺定判,城守无权直接判定县令之罪,更无权直接下拿。
    何况你一个不知道有没有九品的城守府下人,竟敢拿着鸡毛当令箭,在本县面前狐假虎威,该是本县拿下你才是!

  ☆、706。第706章 记得封了天一书局,看着就烦!

没想到张子昌一反常态竟敢斥责自己,总管大人更加怒火中烧,猛地高喝一声:“来呀,给我拿下这目无王法的狗官!”
    竟然敢污他是目无王法的狗官?真是岂有此理!
    张子昌猛地一正官帽,一脸威严地瞪着那总管:“狗贼,你在这儿造反可得了城守大人指使?是城守大人让你领兵来作乱的?”
    “哼,老子就……”
    “咳咳咳咳咳……”
    总管的话还未说完,被文浩南猛地一阵剧烈的咳嗽声给打断了,连忙转身去照顾文浩南,文浩南在他耳边一阵低语。
    哼,狗奴才!
    张子昌不屑地“哼”了一声,转身怒视着舞着刀冲进来的几个府卫,威严道:“身为府卫,竟敢私出,公器私用,看来城守大人也是安逸日子过多了,脑子不清醒了!”
    那几个府卫听了顿时有些无措。他们是听令行事,但也知道府卫私出意味着什么,一时间还真不知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
    “张大人多虑了。”文浩南喘着气开口,看起来确实很虚弱。
    “他们是跟着总管来接本公子回家的,毕竟本公子在你的地头遭人陷害了,说明你这儿不安全,多几个人来保护本公子也很正当。”
    看来文浩南还没目空一切,知道此刻不能和县令对着来。此次也不能轻易拿下县令,反而增加了事情的难度。
    “是啊,城守大人知道二公子在青阳县出事,心里焦急得很,让本总管带人过来接二公子回家,另外……”
    总管一脸傲然地拿出城守令宣读,最后冷笑看着张子昌。
    “张县令,这是按程序办事了吧?还不赶紧把那逆子文浩天抓来!对了,记得将他的天一书局给封了!”
    “城守大人要处理家事,本县确实不便置喙什么,但本县维护一方百姓安宁,岂能像总管大人这般,成为城守大人的私奴?”
    “——你!”总管被讽,手指着张子昌气红了脸,正要怒骂几句,这时张子昌又露出谦卑的笑脸。
    “总管大人息怒,城守大人要做什么,下官向来是不敢多问的。只要不让下官为难,其他的事儿下官自然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的。”
    他的意思总管也听明白了,只要不让他动手,管你城守喊打喊杀,你自己动手自己负责就成,别把他牵扯进去了就成。
    毕竟这是城守父子间的冲突,不是官民之争,不关民生,因此,身为县令只要不影响一方治安和民生,就能以不是公事为由避开了。
    总管还要驳斥,文浩南却听明白了,他制止了总管,看着张子昌满意地笑了笑:“这样就好了,这儿没你的事儿了,你忙去吧。”
    张子昌连忙拱了拱手转身就走了。总管收回阴沉的目光转向文浩南时又恢复了满脸笑容:“我的主子,你可是有好主意了?”
    “我爹也是气糊涂了,这种抓人的事情怎么能以公事去办呢,让你直接去抓不是更好?”文浩南横了总管一眼,没好气地说道。
    “你代表我爹去抓,谅他文浩天再牛气也不敢反抗长辈,若让县令去抓,以何名目?若是被人上告朝廷,就真是公器私用、以权谋私了。”
    因此,刚才张子昌那翻话他并不生气,还能表示理解。
    总管想了想也明白了,便说道:“好,一会儿我就亲自带人去抓。”
    “记得封了天一书局,看着就烦!”文浩南立刻叮嘱了一句,感觉心情舒畅了许多,便撑起身子要起来。总管立刻过去扶起他。
    看来,这位自小生活在亲爹身边的当家夫人的儿子,在下人眼里才是正统公子,那位自小生长在外面也不常回家的,连下人都当他是外人了。
    张子昌听着奉茶回来的下人禀报偷听到的内容,心里也不禁替文大公子叹息。
    当然,他并没有真的袖手旁观,早在前去见总管的时候,就已经派人偷偷去天一书局送信儿了。刚才又派了人去传递进一步消息,想来文大公子已有对策了吧。
    然而,文浩天却什么对策都没有,静坐在天一书局前面的铺子里等待着。
    一袭蓝衫优雅淡然,看在排队买书的人群眼中,却颇有种翩翩公子、遗世独立的味道。看着也让人生起一股复杂心情。
    因为这次的风波闹得太大,天一先生的身世也是人尽皆知。
    生在这样的家庭里,被这样的人陷害,他们都只敢在心里同情,不敢表现出来,怕伤到天一先生的面子。
    但是,几乎每一个买了书的人在离开之前,都会绕到文浩天面前行了个礼,说一声“天一先生好”然后才离开。
    这是他们对鼎鼎大名的天一先生的敬重和崇拜之情。
    后来文浩天干脆放下茶杯起身,走到书局门口负手而立,就像书院放学了站在门口的先生一般,横竖要打招呼,何必让他们绕远一圈呢?
    于是,等总管领着那一百人来势汹汹时,就看到如此祥和的画面。很多人在排队走进天一书局,而出来的队伍都在向门口的男子作揖。
    甚至队伍里还混入了不少年轻女子,含羞带俏地行了万福礼。文浩天也都一一还礼,并不区别对待。
    “城守府办差,闲人避让!”总管一声大喝,把手一招,立刻身后府卫尽出冲向天一书局,不过他们这次没有拔刀,只是用手粗鲁地推搡着人群。
    然而下一刻,文浩天身形迅速闪动,几脚就将那些冲在前面的府卫踹到了门外,让他们在街边摔成一堆。
    “不知城守府办的什么差?可有公文?是想杀人,还是想放火?”文浩天表情冷峻、气势凛然地站在书局门口。
    “这是城守令!”总管没想到他刚出手就被反制了,心里不由抖了抖。
    连忙拿出一份文件高举着大声道,“城守大人有令,令本总管即刻将文浩天这个逆子抓回府中发落!”
    文浩天却连眉毛都没多掀一下,而是冷嗤一声,不屑地道:“逆子也是子,岂容你一个狗奴才在此耀武扬威!”

  ☆、707。第707章 狗奴才

“你!你这个混帐畜生,竟敢骂本总管!告诉你,本总管可是奉了城守大人……”
    “你骂我是混帐畜生,那你的城守大人又是什么呢?”文浩天嘴角轻扬,笑容讽刺地打断了总管后面的话。
    旁边看热闹的人群顿时发出一阵哄笑声,不是笑文浩天,而是笑这总管不知所谓。
    “……你、你简直一派胡言,来人哪,奉城主之令将这逆子拿下!”总管气得张口结舌不敢再呈口头威风,干脆直接拿人。
    “堂堂城守出动这么多府卫来拿逆子,不知逆子何逆之有?是犯了哪条国法,还是犯了哪条家规?”
    文浩天却向前一步,一撩袍摆又踢翻了两个冲在前面的府卫,脚步未停向总管走去:“狗奴才,摆出这么大阵仗给谁看呢?”
    “本公子好歹是文家嫡长,不招谁不惹谁,你们如此咄咄逼人,到底意欲何为?”文浩天说着又猛出一脚,将那想后退的总管给踹到地上跪着了。
    “狗奴才,你见了本公子既不行礼,也不问安,这就是城守府调养出来的奴才?丢不丢人啊?”
    文浩天居高临下,一口一声奴才把那总管骂得老脸一阵红、一阵白的半天也没恢复正常。
    “这什么奴才啊,连主子都不放在眼里,真是欠调教啊!”
    “这奴才一看就是后娘的狗腿子,专门欺负没娘孩子的。”
    “这自古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天一先生有这样的爹也是可怜。”
    “还好天一先生自力自强,有如今的成就,不然非被他们整死不可。”
    “……”
    街上早已被看热闹的人围得水泄不通,对这一情景指指点点,却觉得非常快意。府卫们都低着头,根本不敢妄动。
    虽然他们是奉令来抓文浩天的,但文浩天确实是城守大人的嫡长子,身份比二公子还尊贵。
    若是不反抗也罢了,作个样子就一起回去了,可如今人家反抗了,你能怎么办?真的拔刀去抓么?万一弄伤了谁负责得起?
    这边文浩天也只是把总管踹得下了跪,到是并没有揍他,而是冷然看着他。
    “你回去吧,把那个好色的蠢货带回去,他喜欢在哪儿丢脸都行,就是不要在青阳县,这儿可是文氏一族的祖居地,是你们城守大人的家乡!”
    这次总管也被说得低了头,不敢辩驳什么了。城守大人的家乡是青阳县,他自然是知道的,因此这次二公子在青阳县出事,城守大人才那么生气。
    “大公子竟知这儿是青阳县,是文氏祖居地,你又一直住在这里,为何还让二公子遭遇这样的危险?这明明就是有人在陷害他!报复他!”
    这会儿总管到是会喊“大公子”了,只是处处在替二公子打抱不平罢了。
    他说到这里又气愤起来,抬起头指控地盯着文浩天:“难道大公子对此事一点也不知情?为何出事之前你不见人,一出事你就回来了?”
    “出事之前?”文浩天反问。
    “不知你说的是文浩南和吏部右侍郎薜章的孙女在南湖通奸之事,还是文浩南跑到青阳县殴打威胁本地说书人,又派了大量外地说书人来抹黑我这个兄长之事?”
    前面之事也罢了,大家都是在看笑话的,后面关于抹黑天一先生的事,顿时就激起了围观群众的义愤,纷纷指着总管大骂起来。
    这时候那些老邻居和说书人也赶到了,开始大骂文承旭不是人,为官无能,为父不慈,当了几年五品官就知道派奴才回乡耀武扬威了。
    他们只字不提什么城主令的事儿,也不提父子兄弟的冲突,只骂身为父亲却管教无方的文承旭,让青阳县蒙羞。
    因为这些人的怒骂和指责,总管又一口难敌百口,府卫们已成虚设。
    狼狈的总管虽然很想让府卫拔刀,但他仅有的理智告诉他,若今儿他敢拔刀,只怕不能活着离开这青阳城了。
    “大公子,用说书人抹黑你之事,城守并不知情,小的事先也不知道。但二公子在青阳县遭人暗算,被污清白一事,怎么说你也得回去给城守大人一个交代。”
    总管揉了揉跪疼的膝盖站了起来,不过半弯了腰态度变得谦恭了不少。
    但那话里意思也说得明白,这事儿他不知情,他就是一个奉命行事的,主子还是别拿他一个奴才开涮的好。
    “若是他觉得自己是遭人暗笑,大可让城守大人向朝廷鸣冤么,让这么多人跑来我书局闹事又算什么?”文浩天并不买帐。
    “大公子,小的刚才已经说过是奉令行事了,不是闹事。”总管气焰低了,连忙又将城主令拿出来,双手递上。
    文浩南派出来打探消息的小厮混在人群里,见此一幕心里鄙视得不行,看来今儿这人是抓不了,书局也封不了了。
    “九爷爷,为示公正,这道城主令,还是您来看看吧。您决定要不要读给大家听。”文浩天并不接令,而是看向旁边站着的一位白发老人。
    文九爷虽不是文氏的族长或族老,但他也是世居城西,离文浩天的老宅子很近,也就是老邻居之一了。
    “好,就让我看看文承旭打算如何对付你这儿子。”文九爷也不推辞,立刻单手拿了过来打开看了几眼,顿时露出愤怒的表情。
    围观人群一见他表情,立刻喊了起来:“九爷爷快念吧,让大家也见识一下文大人是怎么为官、为父的!”
    “好,我念!”文九爷点头,便念了起来:“逆子文浩天,无视手足之情,置弟安危不顾,令弟浩南身陷风波污损清名,现令总管胡清领府卫百人前往捉拿回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