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也行,这个就在咱们县城,可以优先开起来,让三爷爷家去掌柜管事,再找齐小二和厨房人手就可以开起来了。”
方小福想了想便同意了。
虽然她想将方家企业打造成股份集团,但目前时机还不成熟,而且项目多而杂,参与分红的人也多,具体怎么分配利益,她还要好好梳理一下思路。
但她已经承诺的利益分配方式肯定不能改变,不过后面对其他人的利益分配就要好好思考一套方案了。
思及此,她便和姑婆确定了所有人员的安排,以及进城的大概时间。姑婆对此自然没有异议,笑眯眯地点着头说好。
他们又聊了一些家里的事情和大杂院里的情况,差不多就到中饭时间了,姑爷爷和大表伯扛着锄头回来,三表叔在后面肩着犁。
方小福连忙跟着方子湛起身,走出堂屋行礼打招呼。
姑爷爷生得清俊斯文,性情却是豪爽热情得很,笑哈哈地和他们说着话,肩上的锄头就让长子接了过去放杂屋去了。
很快,父子三个洗了手脸,又把脚上的泥洗干净换了干净鞋子,这才走进堂屋来。大家边吃西瓜边聊起天来。
聊的还是他们在县城里的情况,大杂院的生意这些,不过他们没有提及自己要如何,只是作为长辈的一种关怀,气氛很是轻松。
方小福觉得这样的说话气氛她很喜欢,虽然这是她第一次见到这些长辈,但一点也不拘束,很是自在。
没多久读书郎也下学了。
八岁的奕安和六岁的奕顺走进院子,知道湛表哥和小七儿表嫂来了,顿时蹬、蹬地跑进屋来,欢快地行了个书生礼,便走到他们身边,问的居然也是县城里的趣事儿。
看来小朋友们的思路都是一样的,刘家表弟和季家表弟们也是如此,都很羡慕能去县城的人,觉得遥远的县城和他们村子就是两个世界,什么都是新鲜好奇的。
不过他们没说多久,就让姑婆安排出去跑腿。
二爷爷家和三爷爷家都要喊过来一起吃饭,还有在石场做帐房的大哥石奕吉,原本每天中午都是不回家的,今儿也喊他回来一起吃饭。
小兄弟俩应了一声立刻去了,很是懂事。
这天中午,方小福在石家热热闹闹地吃了饭,石家的几个小朋友和她也很快拉近了距离,都热情地围着她说话,连两岁的小世言都不例外。
不过小世言话没那么多,只是张着一双大眼好奇地看着,有种软萌的味道,让人忍不住想伸手捏捏。
方小福不敢真的伸手去捏他苹果般的包子脸蛋,却是笑嘻嘻地逗他说话。伸手想抱他,结果小家伙却突然害羞了,转身扑向他娘亲,不过半路让他爹截走了。
看着一手搂起儿子一手护着媳妇的温润男子,方小福不由莞尔。
奕吉表哥才二十二岁,这个冬天里第二个孩子就要出生了。这成了亲的男子确实要比那些还不知爱情酸甜的后生们要多一种独特的气质。
她不由扭头看了方子湛一眼,方子湛正和姑爷爷、大表伯他们说话,没有注意到她此刻的小情绪。
石奕吉一手搂着儿子一手扶着娘子回自己屋去了,过了一会儿才独自回来,方小福正和小兄弟几个说话。
“小七儿。”石奕吉把小兄弟们赶开,在方小福侧面位置坐下,笑容带着微微窘意,问道,“不知你那儿可还需要帐房先生?”
“奕吉表哥不是到年底就不做帐房了吗?”方小福挑眉有些惊讶。
她在县城的时候就听说了,奕吉表哥今年也要参加院试,不管考没考上明年都不会在石场做帐房了,会专心读书应试。
“嗯,石场这边已经辞了,老板正在找接替的人,到时候我带新来的帐房两个月就可以不去了。”石奕吉解释,“明年我也想去县城开阔下眼界。”
方小福顿时有些明白奕吉表哥的意思。
虽然还有两个月他就是自由之身,最多三个月就能回来了。可表嫂快生了,他自然是不能立刻往外跑的。
而青翎书院是冬天入学,他若考上,差不多时间就要入书院读书,若没考上,他想在县城找一份工,继续半工半读等下一次机会,而不是什么也不做就呆家里读书。
他是个有妻儿的大人,自然不会和底下那几个弟弟比,也不可能心安理得用着妹妹们赚回来的银子做个纯粹的读书人。
因此,他辞去石场的工作,不是因为家里银子多起来了,而是想去县城,考上或没考上,都不影响他半工半读。
方小福了然地点点头,笑问:“奕吉表哥是打算明年参加乡试,还是等三年后的机会?”
“一年后我可是不敢想了,何况今年能否考上秀才还是未知之事呢。”石奕吉终于红了脸。他都二十多岁了,还和弟弟们同上考场,多少有些难为情。
“不论是一年后还是三年后,表哥要上京赶考至少是后年了。”方小福呵呵一笑,说道,“我身边正缺个得力帐房呢。”
“表哥不必误会,这位置也不是临时为你而设的。”方小福见石奕吉错愕,连忙解释。
“表哥也知道,福缘食府下个月就要开张了,之后紧跟着是几间福缘食楼陆续开业,还有五子丘这个冬天也都会开起来。”
“等这些都安排了人手运作起来,我自然还有其它生意也要做。这活儿多了帐就难做。现在请的帐房和各负其职的管事们却只能管自己那一块。”
“因此,为了以后更多生意方便,我现在也要组建一个在我身边的总帐房,管总帐、查分帐什么的。”
“虽然我自己能做,但我肯定没时间,生意大了帐目就是重中之重,我正琢磨着这事儿呢,只是目前还没体现这个问题罢了。”
☆、730。第730章 探究的目光
石奕吉是当过几年帐房先生的,一听便明白方小福的意图。
他理解地点了点头,说道:“虽然目前你的生意还没开始,但帐房确实要提前搭起来,得从一开始就随生意同步,才不混乱。”
“若是奕吉表哥有意,这总帐房就交给你了,中秋节后就可以正式干活。当然,年前我会再安排一个还是两个人手给你,明年再安排两个,不耽搁你读书。”
以她投资生意的速度,明年肯定要有个完善的总帐房管理各处分帐的。她事儿多,总不能想知道自己的总资产或是某处生意利润,还要自己去查去算吧?
“好,你看着安排。”石奕吉略一沉吟便点了点头。看来他要和石场这边催催了,争取这个月就可以带接替之人。
既然确定奕吉表哥成为自己的核心总帐房成员,方小福接下来又和他说了一下自己的生意项目的情况,以及对帐目的要求,顺便探讨了一下做帐的理念。
石奕吉是古代有着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帐房先生,方小福是现代接触过财务工作的大学生。对于帐目的简便清晰记录、核算方式,两人各有心得,谈得很投机。
只是,石奕吉看向方小福时的目光似乎有些不同了,方小福自己也觉察到奕吉表哥充满探究的目光,心里一紧,暗恼自己得意忘形了。
“这阵子做手袋活儿,涉及的人数、次数和抽成事儿多了,我总算是摸着些做帐的门道了,一开始的时候可算得头疼呢。”
方小福醒悟过来,立刻打了个哈哈,也算是解释了一下她为何对做帐这么有经验了。
“手袋的事儿总算做熟了,很快五子丘那边又要记帐,作坊多、涉及的事情更多,虽然已经将每个作坊都分派到人了,可这帐目到时怕还有得乱呢。”
方小福刚才是说过那些项目情况的,现在她头疼帐目的事儿,石奕吉身为帐房先生,自然是理解的。
虽然每个作坊都分派了负责人,但不是每个人都擅长做帐的,要如何清晰了然地记帐、看帐,确实是个大难题。
“不必担心,回头我给你做一份记帐套路,你再结合你的生意项目改改,确定之后,让大家照着记就是了。”
石奕吉收回探究的目光,替方小福出了个主意。方小福顿时大喜,站起身就朝石奕吉行礼道谢。
在现代财务工作里,都是有套路、公式、理论可循的,甚至有记帐模板直接套用。
因此,入门者只要掌握这些前人的经验便可,等自己做多做熟后,也就能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理论出来了。
在这财务知识还不发达的古代,大家记帐方式自然也是古老繁杂的,再加上毛笔字竖写习惯,看流水还行,看总帐就会有些辛苦了。
若记帐的人常识不熟,不是更让人眼花缭乱么?方小福作为现代人自然是无法忍受这种情况的,至少她不想自己去看、去算。
现在有石奕吉帮着做好财务地基,以后还管着总帐,确实是帮大忙了。
被这边的动静吸引,方子湛立刻走过来好奇地问怎么了,其他人也停止了聊天都奇怪地看了过来。
方小福笑着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方子湛也朝石奕吉行礼道谢。
别人或许不知道,他与小七儿朝夕相处自然是知情的,那些帐目算起来确实很辛苦。他虽然也学过术数,但离帐房事务就只能算门外汉了。
毕竟知道理论是一回事儿,能不能动手自己做出来是另外一回事儿。理论和经验固然同样重要,还真是缺一不行的。
这个道理古今通用。
于是一屋子人的话题就转到做帐的事情上来了,又聊了一阵,石奕吉和慧儿的爹石勇强就回石场干活去了。
方子湛陪方小福去了趟茅厕回来也和姑婆、姑爷爷他们告辞。
大姑却突然拉着方小福的手,问起那种小蛋糕镇上是不是有卖的,是不是和大蛋糕一样只保三天?她想让大姑父去镇上买些回来慢慢吃呢。
“镇上应该还没有吧,这是我在县城直接和徐家大舅做成的生意,三婶娘此刻又在县城里,镇上应该没来得及。”
方小福笑着解释:“大姑再忍些日子,我在家里正建着烤房呢,等蛋糕出炉后,会送些过来的。虽然以后不会每天都做,但隔几天应该会做些出来的。”
“哎呀,那真是太好了。”大姑石方氏一脸欢喜,又道,“小七儿不如定个做蛋糕的日子,我让你大姑父自己去拿,也省得你们送过来耽搁你们的事儿。”
“这个我回去商量一下,看哪天好。不过今儿才进材料、下地基,这烤房还没影儿呢。”方小福看了方子湛一眼,一时也说不出具体日期。
因为她想起来,这烤房虽然是老方家建的,蛋糕的事儿怕已成为全村孩子的期盼了,开次炉怕要做很多出来才够分吧?
次数多了太累,次数少了又怕门槛让小朋友们给踏平啊……
“不过初十应该能开炉吧,正好表弟他们说这次沐休要去大杂院玩儿,我尽量这天能做些出来,到时给他们一并带回来。”
方小福想了想,最后给了个答案。
“好,就这么说定了。”石方氏连忙笑着和方小福两手一握,就当约定了。
看着大腹便便的大姑,方小福勾了勾唇。似乎孕妇都特别嘴馋呢……俗话说酸儿辣女,可她们这一个个都爱吃甜食,难道都要生龙凤胎么?
从姑婆家出来,把几个等在马车旁的小读书郎送到村塾,这才回方山村去了。
这一路上方小福都有注意石家坡的环境,果然是地少水少,山多石多。附近几个村子,应该就数石家坡最贫瘠吧?
但就是这样贫瘠的地方,依然也供养了不少读书人,他们不能看天吃饭,就靠做工赚补家计,也算是积极上进,不向命运低头。
他们回了村直接将马车赶去大杂院放着,顺路再去了趟东边院子,方子湛去看表哥他们,方小福去找姐妹们。
☆、731。第731章 将新款全部教给她们
姐妹们看见她终于来了,都欢呼一声丢下手里的活儿围了过来,一边叽叽喳喳地问着县城里的情况,一边就有人跑去喊了其他姐妹过来。
方小福一一应对着,直到姐妹们到齐,连苏锦表嫂都来了,这才开口说正事儿。
“各位姐妹先别激动,我说一说接下来做手袋的安排。”
方小福笑看着依旧热情开朗的姐妹们,连小满都不再像初时那么胆怯畏缩了。想必开朗自信起来的她,内心那片阴暗也早已消除了吧?
时间有限,她也没特别去问候谁,招呼大家都去正厅上坐,人太多了,偏厅肯定坐不下的。现在加苏锦和梦芙,可是有二十人了呢。
大家在正厅上坐的坐、站的站,梦蕾倒了凉茶过来,方小福笑着接了,喝了两口这才说道:“我之前估算了一下做手袋的时间。”
“如意斋一直如常收货,也没别的变化,想必做到过年是没有问题的。正好咱们开始做手袋时是春天,能做完四季也不错。”
大家一听顿时又叽叽喳喳起来,能做这么久她们自然都很欢喜了。
尤其是彩霞和小秋,小姐妹两个是最早跟着小七儿姐干活的,自然与有荣焉。而在这个过程里变化最大的小满,却是感触最深。
再有石家姐妹、杨家青青表妹,也不禁想起春天的时候,虽然才刚入秋,好像也没过去多长时间,可这一回首,才发现已经走了好远。
一时间大家都很感慨。
“好了,等下你们再慢慢感慨吧,我来说说安排。”方小福见场面有些失控,连忙制止她们的情绪泛滥。
“你们这儿有二十个人,先自行组队,两人一组排个顺序出来,明天开始,按顺序到家里去找我。”方小福看了安静下来的姐妹一眼,便说出她的安排。
这也是她从县城回来的时候就琢磨过的事情,不管是一次教会这么多姐妹,还是只选几个代表出来教,在效率上都太慢了,而且资源闲置了。
她没有那么多时间,还有很多事情等着她去做,因此,最后和哥哥们商量出一个有利的办法,那就是分组。
二十人能分出十组,一组学一个款式就有十款,若能学两个款式,就有二十款。现在刚进入七月中旬,要到十二月,还有五个月时间。
她有五百多人干活儿,再加上外围这些人,就按六百人来算,一天也要出一千二百只,十天就要换一个款了。
她估算了一下,按现在的进度也要换十八个款。若提速呢?很早之前她就说过,等大家手艺做熟手,可以适当提速,一天两只半完全没问题。
可是现在住在大杂院里,吃住都有人照顾,连衣裳都不用自己洗,和当初住在家里的姐妹们比,条件好了不知道几个档次了。
因此,空出大量时间的她们,一天做三只可能有些紧,但适应之后也不是做不来吧。
她打算从新款开始就让大家提速。当然在这之前,可以让姐妹们先选定范围,然后从内院里各屋挑几个人出来先学。
之后再分批教下去,先学的先做,到时手艺自然熟些,也能起到带动新手的作用,就不用姐妹们陪着了。
虽然到时会出现新款和旧款同时在做的情况,但价钱都一样,大家也是按数量抽成,先做、晚做都没差。
不过那一百二十人负责旧款的就有点差别了。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方小福另外提了出来,那就是所有姐妹交叉学习这款,到时还是一同去教,就不影响那边记数了。
换句话说,就是所有姐妹到时都能学到三款,其中一款是所有人学的,剩下两款是两人一组各自负责的。
当然,为了防止大家学得早、教得晚、做得少而造成的遗忘问题,方小福也有应对的解决办法。
那就是每组先学一款,大家练熟了就收起来,平日还是做现在的款,不将新款提前放出来,差不多时再去教内院里的人。
先教完的就开始学第二款,如果后面发生什么变化而不能接着做了,那第二款也就不必教了。若有需要,那时再教不迟。
她想了一下,现在是分四批人在做不同的款式,也就是说换一轮只要四个款式,她教了这十组人就能撑过两轮了。
脑中灵光一闪,重新梳理了一下思路,方小福勾唇一笑,说道:“现在内院里同时在做四个款式,因为人数的关系,各自到达一万只的时间也不一样。”
“但是咱们不必计算这么细,每个款超出一些或不够数的问题不大,当然若差数太大,你们就做那个款,把数量补上去。”
“按一次四个款来算,你们三个组负责一批人,也就是能教她们三个款。啊,还差两个组,我让娘和大伯娘一组,两个堂婶娘一组。”
“现在你们有了十二组人,学了十二个款,内院里是四批人,因此你们是三组教一批,明白了吗?”方小福仔细解释了一下,笑看着她们。
“明白!”姐妹们齐声应道。只是声音有些低落,并没有预期中的自信和积极。
刚才她们还处于震惊之中,没想到小七儿要将新款全部教给她们,为什么要这么急?是因为小七儿以后都住在县城里,不方便回来吗?
一时间大家心绪有些惆怅起来,也为以后要在小七儿没有督促的时候独自面对教活儿的事情,而变得有些紧张不安。
“怎么了?”方小福挑眉不解地看着大家。
“小七儿姐,你是不是要跟着三哥去县城住,不再回来了啊?”小秋有些茫然地望着方小福,最先问出疑惑。
“小七儿姐,哥哥们进县学不是要到冬天吗?不是还早嘛?为什么这么赶啊?”彩霞接着开口,她想得多一点,只是不解。
“原来你们担心这个啊。”方小福好笑地撇撇嘴,解释道,“不是的哦,就算长住县城,回来也方便嘛,何况你们也可以去县城啊,又不用天天盯在这里。”
☆、732。第732章 有人懈怠
“我把想到的新款都教给你们,是后面我没那么多时间管这边的事儿,万一数量到了,我却赶不及回来,不是耽搁事儿嘛?”
“就像这次,如果不是提前教了一个给你们,大刘村的那两百人不是空下来了嘛?”方小福一摊手,说起上回的事儿也是庆幸。
“我接下来还有福缘食府、五子丘的事儿要忙,还有别的赚钱路子、蛋糕什么的方子,事儿太多,忙不过来呢。”
听了方小福的解释,大家这才恍然,随即又被“蛋糕什么的方子”这事儿给吸引了,场面又变得沸腾起来。
方小福这才想到,这些姐妹根本没吃到从县城带回来的小蛋糕。因为数量有限,小朋友们又太多,还送了些礼,因此昨天下午就全部吃光了。
一时间都是在问蛋糕方子的事儿,到不是她们好奇方子是什么,而是想知道下次的蛋糕是什么,什么时候能吃到。
看着一张张热情洋溢的俏丽脸庞,方小福忍不住嗔了一句:“都是馋嘴猫儿。”
大家一听顿时红着脸笑了起来,还不忘顶她:“你最馋了,能想到这么多好吃的点心来。”
方小福听了不由心虚地笑,根本接不上话。
她能说她只是在默写、改进别人的方子么?早知道会有穿越的一天,她当初就是死记硬背也要多背几本美食大全、各种食谱了。
方小福本来想把家里在建烤炉的事儿告诉大家的,但看她们只是想像一下蛋糕就这么激动了,要是告诉了她们,这几天会不会睡不着觉啊?想想还是算了。
又说了一下教手袋的时间和方式,她就起身离开了。如今事儿多,还有些赶,她只能将自己变成旋转中的陀螺了。
从姐妹们院子出来,站在长巷中,她抬头看了一眼巷子的另一头,那头已经开了个门,是通往新建的后院的。
在那后院区域又有小跨院和小单院,全是给季家人住的。她昨天已经见过季家最小的几个表弟妹了,于情于理都应该去拜访一下表舅他们吧?
她走到石家表哥的院子里,看见刘家表哥和苏靖、陆云逸、子维也在这边,大家都在聊着考试的事儿,如今离考期越近,他们再是淡定也是有些紧张的。
方小福走进去和他们聊了几句,提醒他们不要让多余的紧张扰乱了自己的方寸,就像前面的县试、府试一般如常应对便可。
保持一颗平常心,才不会因为紧张、忧虑而生出心魔,影响正常发挥。大家听了都说有理,气氛便轻松了些。
方小福自然不愿意看到他们都聚在一起自己吓自己,本来不紧张的也会变得紧张了。不过见他们还算豁达,很快就缓过这口紧张气,于是赞许地夸了他们几句。
大家被个小丫头片子夸,顿时都无语地猛翻白眼。
方小福咯咯笑着就拉着方子湛去季家院子。
季家这边除了老外公辈、舅爷爷辈没来,下面三代人全来了,小读书郎们直接进了方山村的村塾,大的在屋里苦读备考。
男人们白天做些竹编、扫扫院子、挑水打柴、去菜地买菜这些锁事,傍晚就跟着方山村的人一起去五子丘干一个时辰活儿。
女人们和大些的闺女们则做手袋子、分工洗衣、煮饭什么的,没上学的孩子就大的带小的自己玩了。
知道他们这般安排自己的生活,日子过得和乐安宁,方小福暗自点头。
明明是几房人住一起,却没有内部争斗,没有利益冲突,没有闲话争吵,而且懂得把握机会,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好。
这样的季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