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青云直上九万里,学子们的仕途,农家人的期盼,就从这里出发。
方子湛的马车走在最后,方小福看着前面兴奋喧哗着的少年们,心情也变得飞扬起来。为什么她感觉这帮家伙不是去参加高考,而是去郊游的呢?
“有道是寒窗十载、一朝功名,能读书作学问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儿。”方小福对比古今,不禁发出一声感慨。
“所以士农工商,士在最前。”
策马跟在一旁的方子元听了呵呵一笑,看向前方热闹的画面,心中却想,所以农家子弟若想出人头地,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
“十年勤学,冷暖自知。一朝金榜题名,才是真正考验本心的时候,希望那一天大家都能守住自己农家本色,别迷失在外面的花花世界才好。”
方小福又感慨了一句。
现代有多少贪官、渣官、色官,本也是农家出身,年少时吃苦耐劳、勇于上进的好孩子。可最后都倒在了金钱和权欲里。
历史上的古代也不泛这样的案例。
可在这崇文重德的时代里,这样的情况不知是否好点?前方那些闹哄哄的读书郎们,可有想过有天他们要面对官场阴谋奸诈时的情况?
蓦然想起哥哥的城守渣爹,方小福不禁叹了口气,显得有些心事重重。
一直微笑聆听没有说话的方子湛这才奇怪地看了她一眼,想到她刚才的感慨,连忙开口。
“小七儿不必担心,一个人的好坏除了本性,还有家风和家教使然,读书多少并不是重点,或者说都有原因。”
方小福探手挽着方子湛的胳膊,轻笑道:“这都是各人自己的路,我不会瞎操心了。”
方子元侧眸看了方小福一眼,心里思索着她刚才的话,一时有些失神。在方小福身后的车厢里,大家刚才也都听见了她的话,一时也陷入沉默的思索之中。
他们一心想要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到是没有想过若有一天身为官吏时该如何面对外面的诱惑,如何守住本心。
为官之道,为国为民。绝不是简单八个字而已,它会成为他们身为文人终其一身的诠释。
马车进县城的时候还是上午,城门外立着一块一个多高的木牌,上书:考生免税进城!
为此,载着考生的马车、驴车也跟着沾光了,今儿全部免缴进城税,就这么长驱直入,没有人拦截。
城内巡逻的城卫兵卒和捕快们却多起来了。因此,即使这几天人多,街头再拥挤混乱,也不怕有人闹事,危及大家的安全。
但相应的,出来逛街的夫人小姐也变多了。
看着街边仍身着艳丽夏衫手拿团扇遮了半张脸,一双眼睛却骨碌碌乱转盯着年轻考生们直瞧的那些女子,方小福无语地撇了撇嘴。
然后她注意到二哥端坐马上突然散发出冷嗖嗖的气息,她好奇地看了他一眼,然后朝旁边看去,顿时差点笑出来。
原来二哥被几个花痴……花季少女含情脉脉的目光盯上了,甚至有那胆大的还朝端坐马上的他用力抛手绢儿呢。
她正要掩嘴偷笑,忽然身子猛地凌空而起,在她“啊”地一声惊呼里,便落在了马背上,一抬头就迎上二哥熠熠生辉的凤眸。
“老三你好好赶车,没人会多看车夫一眼的,小七儿就给我挡挡那些碍眼目光了。”方子元悠哉地说了一声,便两手兜着缰绳,正好将方小福娇小的身子拢在臂弯之间。
和小七儿共乘一骑、策马奔腾,可是他想了好久的事情。
只可惜此时已经进了城,这拥挤的街上能供马车走过已经不错了,哪里能加快速度?算了,就当溜弯儿吧。
进城之前方子健便绕到最前面去了,进城之后由他带路,后面的十辆马车才能有个方向,不至跑错。
只是这一路的人实在太多,好几次都差点冲散了他们的队形。
方小福侧坐在马背上看着那些故意挤来挤去的女人,心里忍不住吐槽,这些春心荡漾却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不管多年轻美丽,都配不上他们农家少年。
☆、765。第765章 安顿
从热闹的南门大街到终于宽敞起来的城东高档生活区,他们花了平日的两倍时间,终于来到方家别苑门外。
李德义领着两个老头立刻打开大门,撤了门墩。不过只有方家自己的马车进去,那十辆马车只在门外停下了。
方子健喊了几个人过来帮忙抬箱子,让子维和陆云逸招呼大家进园子,大家这才拿了自己的书箱和小包袱说笑着走了进去。
半路上就见到石奕瑞跑过来迎接,和他们说明住处情况,大家听了都很满意。这也是二表婶接到方小福的信后作出的安排。
除了阁楼两层能住不少人,还有水榭、后面三座院子、梅林,花园里还有几座小阁、封闭的花亭都布置成了能住的屋子。
因此,一座别苑就把这几十人给安顿了。当然,合唱团的少年少女们早就搬回原来的地方去了。
燕儿和莺儿两个丫环也早就在门口张望无数回了,终于看见方小福被方子元抱下马,连忙兴奋地跑了过来,给他们行礼。
“赶紧去准备茶水和糕点,客人多,你们找帮手帮忙,别耽搁时间。”方小福立刻吩咐了她们一声,便转身去找方子湛。
方子元将马交给也跑了过来的晨风和晨明兄弟,转身跟着方小福走了。
方子湛的马车在最后面,等十个车夫接了方子健的打赏赶车离开后,他才姗姗来迟。
方小福走过去笑着将住处情况说了说,让七表舅、奕吉表哥、陆云轩、刘泽飞他们选择。这也算是他们的特权了。
大刘村后生们人数最多,性子也最开朗欢脱,因此梅林疏影阁一层和二层就安置他们了,而且不是大通铺。
偌大的通间全用碧纱橱隔成了小隔间,每人住一个隔间。
里面摆了一床、一桌、一椅、一张座榻,还有一只小置物柜,置物柜上方是个小书格子用来充当小型书架的。
全是组合家俱,拆装方便,用起来更方便还不占空间。三楼是个图书室,摆了桌椅供大家读书。
因此大家想在自己的小隔间读书也成,想上三层一起读书也成。而且这里安排了两名小厮和李家三小子听差,有什么事情也不用自己跑腿。
另外那些小阁、花亭、水榭、小院也是类似的组合家俱临时组装起来的,不过本来就是单间的则用的是纹纱屏风隔成内外室。
因此不管住哪里,在小范围里都是有自己隐私空间的,而且每一处都根据大小和人数,安排了小厮听差。
七表舅说他和季家这边的人住一块儿就好,其他人还不太熟,有些不好意思。
方小福明白他的心情,毕竟所有考生里就七表舅年纪是最大的,辈份也是最高的,和那些后辈们住一屋还真是尴尬,和自家晚辈在一起就会自在一点。
“在咱们住的阁楼附近,去梅林的路上还有两间花亭,七表舅要不要一个人住一间?”方小福提议道。
“那敢情好,就听小七儿安排了。”七表舅连忙应允,这是最好的安排了。
于是他就住进一间六角花亭,门窗一关就是封闭的房间,乐得清静自在。刘泽飞和苏靖这对郎舅同窗在看了另一处略大些的长方亭后立刻喜欢上了,就选了那里。
后来方小福得知后面的三座小院被方山村的后生们占了,季家兄弟们则挑了水榭二楼。最后还剩下两座小阁,以及她和兄弟们住的那座阁楼。
当然剩下也都是自家人就好分配了。首先让大伯搬到小阁去,这样阁楼这边就都是兄弟们的天下了,他们会自在一点。
石奕吉和两个弟弟还有陆家兄弟住了一楼,方家四兄弟和晨风、晨明住了二楼,方小福依然住在三楼她的专属房间里。
对于一座别苑竟然轻松安顿下这大几十个的人数,所有人都觉得惊讶,但想到方小福在大杂院里的设计和规划,大家又觉得有她安排,这样的结果也是理所当然的。
所有人放下行李后喝了茶,随手拿了两块糕点一边吃着一边就自动逛起了园子,根本不需要别人号召。
他们早就听闻天一先生送了这座别苑给方小福作嫁妆,今儿才有机会来参观,入目之处都是精致优雅的风景,果然是座小巧别致的园林。
让他们唯一感到可惜的是,此刻不是冬天,不能一睹梅林花海的美景。不过前面一池晚荷还有半熟莲蓬,让他们又生了几分期待。
回家之前应该能吃上一顿饱饱的莲子盛宴。
二表婶和方小福汇报了一下这些天别苑里的情况,还有周文送来一车布料的事情。方小福点头轻笑,和二表婶划拨了一下布料分配情况。
当初周文说他留下来可以帮着载些人进城,后来方小福定下了王管事的马车后,就让他先拖了一车布料回城了。
方小福想着县城里还有那么多人也要换秋裳了,祥记的布免费拿当然得多拿一点,不够的再去胖婶那儿买好了。
当然,她拿的都是好布料,是给自家人做衣裳的,管事们也可以穿得体面一些。底下那些人当然还是要分一分等级的,不然可不没规矩了嘛?
这过这事儿她之前和三叔沟通过了,都是直接从胖婶布行买布,再去胖婶介绍的制衣坊定制。
这样,她既照顾了两家铺子的生意,两家铺子也给了她折扣优惠,算是互相关照,交个朋友了。
之后,她就开始忙起福缘食府的事情,别苑这边的饮食起居、照顾考生们的生活事宜,都是二表婶在张罗。
而接下来两天,住在后面梅林和小院里的后生们常拿着书跑到池塘这边来,或在花廊,或在水榭一层,或在岸上敞轩里,一边赏荷、一边读书,可比在村子里更有趣味。
这两天方子湛他们兄弟也和大家一起专心读书,没有跟在方小福身边转悠,连她去福缘食府忙事儿都没跟着。
毕竟如今大家都住在一处,三餐饭还在一起吃呢,竞争压力有多大,他们自己心里明白。
☆、766。第766章 考前的放纵
子维同学是这里所有人中最小的一位,听说也是本期院试年纪最小的一位,就比当年天一先生大半岁的样子。
但当年天一先生十三岁考中秀才,而且还是将第二名甩出几条街的案首。这无疑也给了子维很大的压力。
以前他勤奋读书的目标就是不让三哥甩出几条街,可如今因为年纪合了当年天一先生的佳话美谈,无形中便被大家放在一起谈论了。
方小福见他连吃饭都抱着书本不放,就快变成书呆子了,很是心疼地开解他:“你觉得你这么不要命地啃书,能追上当年的天一先生么?”
子维目光有些茫然地看着她,没有回答,或者不知如何回答。
“你不能,所有认识你、了解你的人都知道不能,但你有你的优秀,你不必去攀比谁,你有你的好,有属于你的光芒。”
“你不需要将自己逼得这么紧,不管什么名次,只要院试能通过,能进入县学和哥哥们一起读书,这就够了,明白吗?”
“真正的比试在三年后,你还有三年时间勤奋努力,而不是在这三天时间里将自己逼疯、变傻,然后连这次院试都过不了。”
子维眨了眨眼,目光终于有些神彩了。他歪头想了想,点了点头。
“最后一天不要读了,把书本扔一边去,好好睡个懒觉,剩下的时间就去玩吧,不要想读书的事儿。”
方小福见他终于听得进去了,也松了一口气,继续劝道。
为了让大家都有一个好状态,方小福提议所有考生们,初五这天不用早起,所有人睡个懒觉,再吃个美美的早餐,然后去福缘食府逛园子、听歌、品尝美食小吃。
之后晚上再小饮三杯酒,早早地睡觉,初六清早精神抖擞地去考场,用超然的心态去应对这场考试。
和前面两场童试的密集度不同,院试三场分三天进行,上午开始、下午结束,如果你早些交卷当然也能早些出来,规则和现代的差不多,不过时间更长而已。
毛笔写字又占卷面又费时间,没有半天确实完成不了。
大家一想也是理儿,最近他们读书虽然不算苦,但心理压力实在太大,若不调整心情,以最好的状态去迎考,结局如何还真不好说。
于是初五在方小福的安排下,所有人都度过了一个悠闲自在、快乐舒服的假期。
而且他们也是第一次去福缘食府,第一次在花园里搭起的大舞台区见识了合唱的美妙,也吃到了方小福前些日子琢磨出来的菜,不过以清淡菜为主。
虽说是考前的放纵,但明天就考试了,方小福也没敢拿出火锅和烧烤,怕有人肠胃突然不好,或者着急上火什么的,这关键时刻可容不得半点疏忽。
不过她鼓励大家,接下来三天好好迎考,三天后请大家吃火锅和烧烤,好好补补肉。
而且节前福缘食府就要开张营业了,他们正好要在县城里玩几天,还要等放榜,因此就自动充当第一批客人,当然是免费的。
然后在节前一天结伴回家。
当然,这是他们,吃好、睡好、考试好,是他们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忙得脚不沾地甚至同时在做几件事情的那个人,是方小福。
方志义身为大总管还好一点,毕竟手下有十几个管事,各岗位人手也安排得差不多了,又有石家人过来接管了一些重要后勤上的事务。
他只需要衔接各处管事的工作情况并拿捏决定就成了。
方小福要忙的事情别人也帮不上忙,一个是餐牌上的东西,一个是舞台上的东西。
虽然菜谱已教了一部分给厨房,但厨师们做得合不合口味,这个还得她来品尝,还要综合其他人意见修改口味。
舞台上的事儿就更不用说了,虽然已请了十几个乐师,但他们目前只能够听着合唱团的旋律编一些相应的曲子出来演奏、伴奏,还不到熟悉编写的程度。
毕竟方小福教出来的歌再有古典风情,也是现代风格,和古人是天差地别的。不过方小福也不急着要求他们什么,只要他们多听,多尝试,熟便能生巧嘛。
那些乐师大叔们见一个小姑娘尚且如此认真努力,他们也卯起来练习了,最后竟然能将十几首歌在几种乐器的配合下演奏得很流畅,让方小福大感欣慰。
这十几首歌虽然都是之前她在别苑里教合唱团的那些,虽然不是应和过节气氛的歌,但总算是有,总比什么也准备不出来强啊。
不过离中秋节还有时间,在所有人适应这种风格曲调后,她抽空就教合唱团与中秋思念、赏月这方面的新歌,还有重阳节方面的歌。
四十人的合唱团练习了这么久,也已经适应了方小福那一套节奏,学习起来虽然速度没有加快,但气氛和状态却是越来越好,配合的默契度也是越来越好。
而且在王智的提议下,他们依然按组分配,每组抽一人为代表,有空就去教新来的但未编入合唱团的人。
这是方志义后来买到的过了变声期的少年们,还有一些稍大些的少女。
本来这些人做小厮和丫环是最好的,但方小福却要求他们先学会唱歌,以后是否变更职务到时再说。
因是要加入合唱团的,除了简单培训规矩就没有安排别的事情,但合唱团又是方小福亲自管理的,她没到别人也不敢乱下决定。
因此这批人就成了闲散人员,也有四十人之多。
方志义就要他们每天去听合唱团唱歌,随时待命。最后在王智的带领下,等方小福来时,这四十人竟然已学会了合唱团所有的歌。
当然,那些哥哥姐姐们之所以听王智的话,是因为合唱团一致拥护他,最后不得不低头。
对此方小福表示很满意,这段时间她写方子、画画都实在太忙,有些事情还真是抽不开身来处理。
王智的表现让她看到了他的领导能力,当场便正式确定他为合唱团大队长,工钱提一半,管理整个队伍的练习情况。
☆、767。第767章 带妆彩排
一个十三岁的小少年,一个已签了卖身契的奴仆,能在这么短时间里得到主家赏识,得到了重用,自然是极度喜悦的事情。
工钱只提一半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得到了晋升的机会。一时间所有人都有些羡慕,但王智也只是咧了咧嘴,并没有太过激动。
然后方小福将年纪大些的四十人也编入了合唱团,同样的分组,然后教了他们几种简单的合唱队形。
从进场方式、站立队形、唱歌时的基本动作、表情,变换队形时的动作、节奏等,再到谢幕、退场的礼仪。
这次方小福可是将小学、中学、高中时经历过的校合唱团比赛的规则都用上了。伴奏的乐师们则在矮一截的台侧坐着,陪着大家一起练习。
经过两天多的综合练习,又熟悉了台风、台步、台形之后,就在初五这天上午第一次面向外部观众表演了。
客人本来是几十人,但加上闻风而来的管事、仆众们,这人数一下就飚到一百了。当然还有最近常来这边看热闹的赵君睿和他的小厮、护卫们。
方小福让所有人不管身份全部入座,她要看第一次带妆彩排的效果。
只是先前表现很好的少年少女们,在突然面对前方和两边都坐满的客人时,顿时显得很无错,进场时就出现同边走路的现象,站好后起嗓时就出现了声音高低不齐的情况。
不过没多久,不知道王智说了什么,大家很快就调整了呼吸,演唱整齐起来。
方小福坐在方子湛身边满意地点头,猜测王智可能是拿她之前在荷塘边说过的话安抚大家吧?把台下的观众当作池塘里的荷花和莲蓬,能减小紧张压力。
她朝台上坚了两根大拇指,台上的人见了心里顿时一松,状态便又轻松了许多。
三少夫人曾说过,她这个手势是“点赞”的意思,就是你们做得不错,我在夸奖称赞你。于是他们唱得更起劲了,有几次差点嗨过头。
方小福紧抿了唇不让自己笑出来,心里却笑翻了,这帮小朋友真是太可爱了,远离家乡亲人,能在主家保持这份纯真,她觉得是好事情。
慢慢地,便有人鼓掌叫好。
近二十首歌,四个队形,六套服装还有几种道具,相对于台上台后的忙碌,台下的观众们则舒服地吃着糕点小吃,喝着茶,很是惬意。
中午时阳光有些强烈,不过这边舞台和看台都是半封闭式建筑,并不是纯露天的,即使刮风下雨也很方便。
舞台就如当初方小福初步规划,建在花园中心正房前面的空地上,是高出地面一人高的半实心台子。
台面结实不怕坍塌,底部是几道纵横交错密集的实心墙,空着部位也做了小门窗上了锁,不会让人溜进去。
舞台两则靠后一些是高出地面半人的副台,是乐师们伴奏的地方,也是开放式,让大家都看得到的台子。
整座台子范围是以角亭方式修了几根大柱和大角檐屋顶,以半围的方式在它三面修的是比抄手游廊面积更宽的长廊,长廊向外的一面却是封闭式的墙和扇屏门窗。
这样,之前方小福和方子湛讨论过的如何拢住听众,又避免让没买票的人听到、看到唱歌的问题,就以长廊的门窗一关隔开外面的方式解决了。
长廊门外设了售票处,凭票进门,座位分了三等,另设站票解决客人所带小厮丫环的问题。每张票根据等级又附送一些基本消费,想增加消费就另外点买。
而且为了增加客人需求,这座长廊是两层结构,楼上都是贵宾包厢,票价自然在三种等级票之上了。
不过今天是带妆彩排,观众也都是自己人,因此就没什么等级之分,想坐楼上还是楼下也随便,而且小吃都摆满了桌子。
一直到所有的歌全部唱完,方小福让合唱团回去休息,就请方子湛兄弟招呼大家去不同的院子吃饭,因为他们有好几十人,一座院子也坐不下。
而她在花园里半山亭中摆了一桌,和三叔一起招待近来变成常客的赵君睿,还有今日闻风而来的赵大老板和周掌柜。
方志义这时候才知道小睿的真实身份,看着方小福很是无语和无奈。
不过内心也很感慨,小七儿和如意斋的少东家都成了朋友,放眼天下怕也没几个人有这样的机缘吧。
方家有个这么大背景的客户,以后生意上何愁发展不起来?
不过他也没有仗着是方小福的叔辈就多说什么,主要是听方小福和赵大老板讨论合作事宜。
上回在老方家,方小福只开了个头,并没有详说。这次虽然也没有具体执行策划,但探讨的话题又深入了些,至少目的清晰了许多。
不过大家说得最多的,还是做生意的心得,也就是一些生意经。这样大家的话题才更广泛一些,不致冷场。
吃吃喝喝聊聊将近一个时辰,方子湛那边让人来和方小福说,他们下午去街上逛逛,而且大家也想去天一书局买新的笔墨考场备用。
他们兄弟则是想去看看新书和画册上市的情况,当然还要看看福缘食府贴在天一书局外面的宣传海报有什么效果。
文浩天不在书局,但他们的宣传活动却是照计划在走,而且文浩天安排了一个管事专门负责此事。
宣传海报是方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