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剪得手累了,彩霞忍不住小声嘀咕。她们现在都习惯在屋里说悄悄话了。
    “不因善小而不为,只要有市场需求,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如果都因为利润小而不做,那市场空间就小了,单调了。”
    正因为有了小猪和小兔,才有后面小人偶生存的空间,才有了大脸猫的预期市场。如果一开始就只有一种产品去打市场,肯定不如现在的环境好。
    东西多才显丰富,可选性高,风格又相近,更容易吸引大家的关注力。

  ☆、81。第81章 为了利益低头

她耐心地解释,姐妹俩渐渐明白,觉得还是自己眼皮子浅了,不由汗颜。
    一个上午,就剪了两百只皮卡丘、两百只大脸猫、一百只小布袋。
    好在三人手快,又越剪越熟练,还是很有效率的。在方小福的命令下都放下了剪刀,一一数了遍数量,呼出一口气。
    然后方小福让彩霞拿了十只皮卡丘抱枕的布样去找她娘,先教她做着,下午就在她那边陪着,别让她做坏了,成本高。
    彩霞笑着应了一声,便拿了布样过去了。
    方小福看了一眼小秋,让她先做坐垫,做熟一点,回头教她娘也容易点。然后方小福拿了三十只小布袋的布样去找方小满。
    方小满正在屋里认真做着活儿,来开门时见是方小福,还有些错愕,反应过来便垂了眸,立在门内也不言情。
    方小福不在乎地自己走进屋去,打量了一眼这个曾住了几天的屋子,没了她和小秋,也没了方迎春的屋子,并不零乱,可见方小满还是有收拾的。
    正在做着的小布袋搁在炕边,一只快要做完了。
    “这是三十只布样,你先做着,你自己算一下进度,十日后要交货。虽然多做多赚,但也别累坏自己,身体是自己的,要自己照顾好。”
    方小福回身,递过手中的布样,感慨最近方小满的安份,便多说了两句。方小满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小满这天出生,因而得名。
    距离她的十二岁生日,还有个把月时间。也就是严格来说,她还没满十二岁。而自己,同样未满十二岁哪。
    这么小的孩子,还是懵懂无知的年纪。而今,却都在为赚钱而努力着。
    在她要出门时,方小满突然叹息一声,说道:“小七儿,娘就是个暴脾气,别跟她拧着来,哄哄就好了。”
    方小福回头看了她一眼,突然问道:“你不怨我没将赚头大的皮卡丘给你做?”
    方刘氏那么大嗓门地闹,方小满真的因为睡觉而没听见吗?
    方小满撇了撇嘴,神色到是淡然无波,看了一眼手中的布样子。
    “虽然这袋子没有皮卡丘赚头大,但也不小了,比我以前做绣活儿大多了。我不贪,赚到手是我的钱就成。”
    她能说出这样的话,顿时让方小福惊讶了。
    以前是不是对方小满缺乏了解?
    只因为那段时日,她受了伤,方迎春总是为难她,方小满又背后总玩阴的,让她不得不防着,也疏于交流。
    给她袋子做,是因为面儿上无法撇清她。给她袋子做,也正是因为要防她。没想到,她对这活儿有这么端正的态度。
    到是让人刮目相看。
    “嗯,你安份做活儿,总不会亏你。而且你是聪明人,也可以看清楚,这家里闹腾的人会有什么损失,安份做事的人,才是真正得利的。”
    方小满抬了抬眸,又飞快地垂下,扯了扯嘴角,有些苦涩地笑了笑:“我知道,也看得明白。你放心,我不会和自己的利益过不去。”
    这么说,她是为了利益低头,纵使有不满也能隐忍,或者不在乎?
    不管如何,只要她不来使坏,不添麻烦,也是一大进步。
    “加油!”方小福说了一句,便转身出了屋子,回自己屋子去了。
    “加油?”方小满则是一脸茫然。
    中午吃饭时,方子湛带回来镇上的消息。王胜大叔驾车到村塾找到他说的。是他爹在镇口等到王胜大叔说的。
    昨夜里二姑带着娘家人回到夫家的时候,确实把夫家那些下人吓了一跳。婢女便问了一句:“夫人怎么又回来了?”
    二姑记着方子湛和小七儿的叮嘱,便沉下了脸:“这是我家,我怎么不能回来?”
    婢女便讪讪地走开了,去了老太太屋里,不多时就听见老太太哼哼唧唧地骂,无非就是骂林方氏扫把星,家门不幸什么的。
    林方氏记着叮嘱,不理那边,直接带大家进了自己的屋子,让汪郎中给当家的看了看。这汪郎中确实是个有实力的,当下把脉、查伤,然后扎针活血。
    趁着这当口,两个堂婶便将内宅逛了一遍,四兄弟则把外宅和铺子查了一遍,又通知了三弟这事儿。
    方志义带着媳妇方徐氏便赶了来。林家的事情镇上早已传遍,他们自然知情。只是林方氏不在家,他们也不便介入。
    之前林方氏得知消息而赶回镇上看当家的,便是方志义派人传递的消息。现在看着兄弟们都来了,妹子也回来了,自是匆匆赶来。
    只是当时太夜了,也没怎么查家里的物件。林方氏只发现家里房契、地契都不见了,心里虽急却也只能等第二天了。
    汪郎中一通紧急施救,又开了药方子,正好自己带了药,不然这大晚上去哪里抓药啊?当下便亲自抓了药,让人去熬药。
    这药熬出来黑漆漆地,三碗合一碗,然后撬开林春翔的口,一勺一勺耐心灌下去。林方氏一边灌药,一边便眼泪汪汪。
    好在还有娘家人在一旁帮助,这药才不至于浪费。
    灌了药后,又过了约一个时辰,本来脸色已近死灰的林春翔竟然开始冒汗,到天光时,脸色竟然慢慢恢复血色了。
    担心走开后会有人跑来为难妹子,大家就这么凑和着守了一夜。第二日一早,外头就来了一群本族的人,嚷嚷着要将扫把星打出去。
    不过有娘家兄弟在,对方也吃不了好去。然后林方氏走出去,大声质问:“我林家的房契和地契呢?”
    自然是没人应的。她又推开老太太的房门,大声问了一遍,没人理她。于是她说,谁拿了交出来,不然就报官了。
    有人又嚷着要赶她走,她怒目相向,大声反驳。当家的击鼓鸣冤,县丞大人判休书无效,她便是林家的当家主母,谁敢赶她出去?
    不等别人开口,她又厉声质问,是谁休的她?是谁逼当家的撞墙?是谁害当家的昏迷不醒?是谁害得家里乱糟糟,银子没了变卖家当?房契、田契都不见了,谁才是真正的扫把星?
    都不是她。

  ☆、82。第82章 她是脑袋被猪踹了么?

屋子里传来呜呜咽咽的哭声,到是没人再喊扫把星了。想必老太太也知道自己的处境了吧。
    后来她又敲那些人警钟,说谁在趁着她当家的伤重陷害她家,混水摸鱼,回头她就报官。为当家的讨个公道。
    于是众人骂骂咧咧地离开了。
    家里清净了些,这时候林春翔也迷迷糊糊醒了一次,看见林方氏很是喜悦,动了动嘴皮子,似乎喊了一声“娘子”,然后又昏了过去。
    汪郎中说这次不是昏过去,而是睡过去了。又把了脉,留了药和一些注意事项的叮嘱,然后背着药箱准备回家。
    林方氏千恩万谢,拿钱要付诊金。汪郎中才道:“不必,昨夜三郎都付过了。这两天我会在镇上的平安医馆,你们有事情就去那里找老朽。”
    大家这才知道方子湛不但出了三十两,还另外安排了诊金,也包括来时他们的车钱。王胜大叔也说三郎给过了,还说有多,叫他们回去时都坐他的车,不用再给钱了。
    大家自是对方子湛一致赞赏。
    当家的有救了,林方氏便在兄弟们的提醒下,开始清理家务。这才知道因为家里有两个重症病人,家里值钱之物都被变卖了。
    至于房契和地契,则无人知道下落。问起老太太,也说不知情。这些日其实老太太也吃了不少苦,成日躺在炕上哀叹,无人照顾。
    婢女到底不是亲人,关心程度有限。
    林方氏听了便道:“这是家里出了贼了,得赶紧报官,不然这家要没了,连房子都没得住了。”
    老太太被吓到,病又重了几分,哎哟哎哟地唤个不停。
    然后方志诚和方志义两兄弟便去报官,方志忠和大堂叔方志真、二堂叔方志信便开始清理铺子。
    有了林方氏的命令,掌柜地便不敢多言。
    在查到不少货物失踪时,才说是被二老爷家拿去了,说是当家的情况不好,以后还不知道这铺子落在谁手中呢。
    林方氏气得直哭,兄弟们劝住她,现在不是哭的时候,赶紧清理出来,列成单子,回头就交县丞老爷伸冤。
    这一天一夜发生了太多事情。当方子湛说完,不由得重重叹了口气。老爷子听完便去了二爷家,将镇上的事情告知。
    然后方子湛三兄弟便决定明儿一早赶去镇上,今日已和先生告了明天的假。方小福也想去镇上看看,古代的官司大案,她还没见过呢,也长长见识啵。
    但是方子湛却一口回绝了,说公堂之上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要下跪的,说不好话还要挨板子的。
    吓得方小福立刻打消了念头。
    吃饭的时候,方刘氏出现了,披头散发地,脸色也一片苍白,眼睛红肿,哽咽着站在方子湛面前:“三儿,娘错了,娘脾气熊,你不要跟娘一般见识呀。”
    一口一声“娘”,喊得旁观者都觉得心酸,何况是当儿子的方子湛?方子湛听了便红了眼,别过头不肯就这样妥协。
    “小七儿,娘不是有心为难你,只是心里有些不服气,又被你爹狠狠教训了,觉得伤了颜面,才找你撒气了,是娘不好,娘嘴贱,你别放在心上啊。”
    见她这般,不管真心还是假意,都算是一种妥协了。
    方小福也便见好就收,扯了扯方子湛的袖子:“三哥,娘为打骂我们的事情后悔了,就不要再生她的气了吧?”
    方子湛回头看了她一眼,知道她的意思,再看向方刘氏,冷然道:“希望娘记得今天的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娘总这般肆无忌惮地伤害我们,总有一日会失去我们。”
    这话也算狠的,方刘氏身子颤了颤,脸色更白,便无言点了点头。
    “娘今日劳了神,就歇歇吧。如果愿意做皮卡丘的活儿,就去找小秋。”
    “小七儿还是之前的要求,要遵守的还是要遵守,这不是为小七儿自己,而是为娘自己的利益,为方家的利益。”
    虽然放过了这女人,但要提醒的还是要提醒。
    这次方刘氏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连连点头说好。
    见她肯这般低头,老太太才发了话,让她入座吃饭。
    当着大房的人和自家的孩子,给自己的儿子和媳妇道歉,还被他们训。方刘氏自然觉得颜面无存。
    但她在屋里仔细思考了一个上午,也渐渐冷静下来,为什么要跟利益过不去呢?而且目前得罪了小七儿没好处哪。
    哎哟,她是脑袋被猪踹了么?竟然犯下那么蠢的错误。
    有了这样的认知,她才不得不厚着脸皮过来道歉,乞求原谅,然后终于有了这个活儿。虽然大房也要做让她心生不满,但现在自不敢再说什么了。
    赚一个是一个吧。
    饭后,方刘氏就去找小秋,小秋自是将手艺传了过去。期间方刘氏还漫不经心套小秋的话,想知道她会不会做抱枕。
    可惜小秋已被方小福仔细叮嘱过,只强调小七儿姐不允许大家串手艺,她和彩霞也是分开来做的。
    这样也不算撒谎,她和彩霞本来就是各做各的,又不是合作一个。
    方小福知道小秋还是个孩子,经不起方刘氏逼问的,因此才教了她这样的法子,既不撒谎,又能含糊地回避问题。
    方刘氏问了几次,见问不出什么来,也便不问了。
    因为小秋说,这个手艺要学好需要点时间,要多做些就要认真、多花些时间。做出一个合格的就有五两银子。
    这自然也是方小福教她的。果然,心急赚钱的方刘氏立刻没别的闲心了,专心学起手艺来。
    四位堂姐妹拿着自己做好的几只大脸猫过来,还带来一麻袋棉花,说是给小七儿的,不用钱。
    方小福清楚原由,也便没有推辞。反正她教了这活儿,她们很快就不会缺银子了。而她确实缺棉花。
    再看那棉花是去年的棉花,品质卖相都很不错,想着是留给玉玲做嫁妆的,又哪里是差的了?自是欣喜收下了。
    不过她也不担心会影响到玉玲,因为今年的新棉又要出来了,绝对赶得及。

  ☆、83。第83章 趁着有仿货之前

一一检查了她们做的大脸猫,对她们细致的针线点头赞许。直接将上午剪出来的两百只大脸猫布样子给了她们。
    四人欣喜地回家去了。方小福又开始剪小人偶的布样子,不过这次只剪了一百个,也就是五十对。
    之后,想到十日后还要交稿,她决定先做出两个手袋出来看看效果。这一摆弄,就到了晚上。
    第二天清晨,方小福早早便起来,在屋里写了一阵书稿,这才出门去洗漱吃饭。这阵子越发忙了,竟是没空出去赏花。
    方子湛到是想约她,不过她现在是争分夺秒,只能下次了。目前要剪布样子,要做活儿,要写书稿,时间很紧迫。
    方子湛见她这样,很是心疼,却又苦于无法分担,不禁有些沮丧。还是方小福劝他,等一百只手袋交货后,时间上就能转过弯来了。
    现在,他们只能期待一个月后的空闲了。方子湛说,一个月后,她一定要空出一天来,他带她出去逛逛。
    方小福听了自是乐意的。
    吃过早饭,方子湛三兄弟便去镇上,帮着二姑家打官司去。方小福让小秋又拿了五十只坐垫的布样子给娘,有了活儿,娘应该没那空闲说东说西了。
    而且方小福又想到了应付方刘氏的办法。只要她又嘴欠想发作,就抢先说:“这坐垫子可是五两银子一只呢,多做一只就有五两银子,少做一只就没有了。”
    于是方刘氏便赶紧闭嘴了,有那闲功夫闹,不如多赚五两银子不是?
    好在都不是跟钱过不去,家里才安宁了不少。
    这一日,没了方刘氏的吵闹,大家都在屋里安静做活儿。
    方小福带着彩霞和小秋在方子湛屋里摸出几匹布回到自己屋,然后专心做手袋。暂时只做同一款,技术上还可以互相探讨、熟悉。
    不过方小福也没让她们一直呆自己屋里,而是等她们能自如上手后,便让她们带着布样子回自己屋去了。
    这种手袋比小布袋的工艺要复杂许多,除了上好的布料做袋面,细绢夹中间,丝绢做里衬,袋面外围还用纱纺做了袋裙,可以自由拆装,权作装饰。
    这样既花哨又有层次感,可选择性也强。不过这古代女子出门也没什么东西可拿,不会像现代那样,又是化妆包,又是手机、钱夹子,还有各种随身小物件。
    古代女子可能也会带些胭脂水粉在身边,一些碎银散钱,丝巾帕子什么的。因此每只手袋还附赠了同色同料的小荷包和小布囊。
    小荷包、小布囊、袋裙,都算作附赠之后,本身并不影响手袋的美观和使用。到时候加上这些,周掌柜肯定很高兴,更愿意收货的。
    而且,也卖得起价。
    因为这些东西的点缀,便不用在袋面上绣花,顶多在带子两端镶了亮色的小绢花。
    制作第一天看了下进度,一人能做两只。那些附赠之物并不难,以她们的手艺很快就能弄好,又不用棉花这么麻烦。
    也就是说,三人一天能做六只,当然手快的方小福还帮着小姐妹做了些附赠配件,才能达到这个数量。
    那么十天便能做六十只。心底有数后,三人皆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她们答应的是一个月后交货,还早着呢。不过方小福不会因此就让大家多做一些,虽然不怕周掌柜不收,但是……
    物以稀为贵,你做得太快太多,人家就会置疑你的手艺,觉得太容易做成,不值这个价钱了。
    因此,有多的时间,还是继续赶做皮卡丘好了,这次可以多交一些货,估计也是很快就有仿货了。
    现在,就是要趁着有仿货之前,尽量多卖一些。
    方子湛三兄弟是第二天清晨赶回来的,直接去了村塾上学,中午才回家,将镇上的事情说了一遍。
    大家听了一阵嘘唏。
    林家的房契和地契都让林春翔的二叔收走了,说是怕他有个万一,家里财产被外人刮走,抢先收起来保险一点。
    这自然是林方氏报了官,方家兄弟上了公堂,县丞大人正是方志义以前在县学的旧同窗,多少给了些面子来查此案。
    只是那林家老爷疏通了关系,要查起来有些麻烦,便不想浪费人力,想着让林家内部解决这种家务事儿。
    后来方家四兄弟也上了公堂,要求县丞大人作主,还他们二姑一个公道。
    这老方家也是个名副其实的。前一日上公堂的两兄弟,方志诚是童生,方志义是秀才。没来的方志忠也是童生。
    晚一日上公堂的四小兄弟,方子健和方子元都是去年考上的童生,一个十八岁,一个十七岁,都是少年童生。
    再有方子湛和方子维,今年刚考了县试,一个第五名,一个第三十一名。可是他们年纪更轻,一个十六岁,一个十三岁。
    县丞是举人出身,本也是个敬重读书人的清流。
    何况面前一溜儿的少年儒生,别小看他们还只是童生,人说后生可畏哪,他一点也不怀疑这四个少年郎今年便会考上秀才,以后金榜题名。
    因此便下了决定彻查此案,一翻着力调查,最后才将林二老爷传上公堂,逼令其交出房契和地契。
    林二老爷虽然不满,却也不敢与一门读书人抗衡。要知道这时代里,士农工商。方家占了最有地位的前两个,林家则是最后两个。
    县丞大人自然是帮袒方家了。
    谁知,这边刚审完房契、地契案,那边又有人击鼓。
    竟然是林春翔的表哥,也就是老太太娘家的侄子周大福,状告林春翔欠银不还,根据字据,应以二女抵债。
    大家都是嫡亲,竟然趁人之危做出逼债还逼人卖女儿的事儿来,也是个心黑狠辣的。
    最后方家兄弟差点和周大福在公堂上打起来了,看得堂上的县丞大老爷也是一阵无语。不过他完全理解这四位少年的心情。
    还有什么比被亲人出卖更伤人心的?
    不过这案子到是不难审理,因为不等他审问,方子湛几兄弟便请求当堂看证据,并询问原告几句话。

  ☆、84。第84章 林家的案子

这本不合理法,但他们身份特殊,有能力为自己担任状师,县丞大人自是允了。
    然后方子湛几兄弟轮番上阵,问了欠款时间、当时原由、地址、证人等,又看了借据,发现根本没有林春翔的字迹,只有印章和手印。
    当下方子湛几兄弟便反控周大福,必是趁林春翔重伤昏迷时,伪造借据,偷出印章,再捉了林春翔的手按下的手印。
    这种说法在逻辑上完全成立,县丞大人听了推断都是眼前一亮。
    方大福自然狡辩,反咬四兄弟血口喷人。
    结果四兄弟齐齐一笑,傲然道:“我们读书人讲究道义、礼法、品德、正直,血口喷人四个字,也只在书上见过,今日阁下到让晚生四兄弟大长见识。”
    县丞大人在堂上差点鼓掌叫好,不过他顾及形象自是不能这么做。但是在公堂外看审案的老百姓里却响起一片掌声,纷纷叫好。
    四兄弟为姑父伸冤,不卑不亢、据理力争的事迹很快便传了出去,成为一时佳谈。
    最后县丞大人打了周大福板子,打到一半时,周大福呜呼哀哉地便全招了。
    原来他见林春翔看着不好了,想捞点油水,可是林家那时已被林家本族的亲戚借探访之名顺走了许多东西。
    没油水可捞了,便伙同婢女盗了印章,造了假借据,打算卖掉那两个赔钱货,总有些利益可图。
    没想到竟牵出了婢女,当场便拘上了公堂。婢女一开始还在喊冤,哭成了泪人儿。
    结果板子一亮,便全招了,竟与周大福所说无二,不过是周大福为主谋,她也只是想在林家败了之前,为自己谋些出路。
    她已经趁老太太卧病时,偷出了自己的卖身契,只要再搞点盘缠,便能回家乡了。就是不回家乡,在当地找个人家嫁了,也能有些嫁妆。
    她的话是没错,可她的心也是狠的。竟然为了自己一点私利,就算计到主家两个小闺女身上,也不想想,这两个小闺女的命运,会毁在她手中。
    四兄弟气得直磨牙,外面看热闹的老百姓也纷纷指责,若不是不敢咆哮公堂,只怕此刻已有人扔烂菜叶和臭鸡蛋了。
    最后,县丞大人拍了惊堂木,喊了肃静。然后判周大福流放三年,婢女交由主家自由发卖。然后林二老爷也交出了房契和地契。
    只是林家被顺走的东西,县丞大老爷就有些无能为力了,最后私下建议四兄弟,不是损失太大的东西,能不追就不要追了。
    毕竟有时候人与人逼得狠了,只会种下恶因,他日亲戚间还要往来,多了敌人反为不妥。眼下只要人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