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不屑来这里应酬他们方家的人呢。
毕竟他们方家是农家,就算徐家多年来对方家态度不错,但也没好到坐在一起能聊得热火朝天的情面吧。
徐家现在和他们家亲近,也是因为她能赚钱吧。但是老太太会有这方面的意识么?
他们快走了几步,给徐老太爷、徐老夫人和徐大夫人行礼问安。
“怎么不见子雅?”
果然,徐老夫人本来挂着笑容的脸在没见到她的宝贝外孙后,顿时拉了下来,很是不悦地扫了方小福一眼,然后看向方子元。
“子元啊,这些日子你弟弟过得可好?有没有人欺负他?”
方小福差一点就翻出白眼了,她连忙扭头朝方子湛身侧偏了偏,再抬眼时却发现徐嘉寒正朝她勾唇坏笑。
她朝他眯了眯眼,却又转开了目光,听着二哥的解释。
“子雅这些日子在村塾上学,和自家兄弟们相处得很好,以前相处得少而有些欠缺的兄弟情谊,最近已很融洽了。”
方子元没想到外婆这么多天没见,竟然一开口就只惦着子雅,还说些让人不高兴的话。从她刚才看小七儿的那一眼,想不误会都难。
“哎,我说夫人啊,亲家母在这儿呢,你惦记宝贝外孙也罢了,别操闲心啊。”
徐老太爷心里叹气,脸上却丝毫看不出来无奈的表情,笑着嗔怪自家老妻,试图化解刚才的尴尬。
徐大夫人抿了抿唇,偷看了自家老爷一眼,也想劝劝老夫人,却终是没敢乱开口。
“是啊,亲家母想外孙的心情,咱们都是当长辈的,明白着呢。等以后沐休时,我让子雅来给你请安啊。”老太太笑容温和,说话却有些意味深长。
她没生闺女,不知道想念外孙是什么心情。但她孙儿几个,她自是个个都疼的,因此这份感受她能明白。
但她不高兴亲家母刚才那翻话。什么叫过得可好?什么叫可有人欺负?子雅虽不住老宅,老宅也是他的家!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她早就有一种自家孙子被徐家夺走的感觉,只是以前家境不好,看着小儿子和妻儿住在镇上把家里当亲戚走的心情并不好受,却只能受着。
如今家境好了,孙子也回来了,她便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老实说,她今天就是以这种心情来赴宴的。
徐守业嗅出了不妙的感觉,不由有些诧异,但此刻可不是他询问的时候,立刻笑道:“你们年轻人也别老站着呀,嘉寒还不快带表弟们和小七儿过去那边坐。”
“哎,小七儿,跟表哥这边请,这醉仙楼可比清风阁热闹多了,菜色也要多些,只是特色不如清风阁……”
听着徐嘉寒絮絮叨叨比较着两家酒楼的风格和特色,方小福便笑了笑,感觉这徐嘉寒也是个吃货,说不定还是美食评论家级别的。
“嘉熙,你也过去和大哥一起招待表哥他们吧。”小二送上瓜果、糕点和茶水后,徐守业又看向身后站立的十六岁的温雅少年,慈爱地笑着吩咐他。
“是,爹。”徐嘉熙微低了下头,又朝方家人作了个揖告退,这才走向隔壁桌。
虽然今天徐守业包下了这一层,这一层也有不少包厢,但他们却坐在宽敞的大厅里。不过因被包下,这里便显得安静舒适许多。
整个一层面积却只摆了两桌,不安静舒适才怪。
但徐家的小厮和丫环还是挺多的,因此场面看着还是很热闹。不过上回那个葛嬷嬷到是没在,让方小福心里总算没那么郁闷了。
徐嘉熙走过来和方家兄弟打了招呼,又特别看了方小福一眼,有些尴尬地笑问:“不知嘉熙该唤小七儿呢,还是唤三表嫂呢?”
徐嘉熙与方子湛同年却小月份,方小福是方子湛的媳妇却未圆房,因此他才有此尴尬一问,也顿时让方小福红了脸。
——郁闷的。
☆、839。第839章 就是看她不顺眼
“当然是叫小七儿!”方子元立刻瞪了徐嘉熙一眼。
“哦,那我就这么叫了。”徐嘉熙没想到会惹子元表哥不高兴了,连忙从善如流地看向方小福,笑喊了一声,“小七儿。”
方子湛本来想说可以叫三表嫂的,却让二哥抢先回答了,而他转念一想,小七儿不喜欢被人叫嫂嫂,觉得把自己叫老了,于是便没有开口。
方家这边跟徐嘉寒熟一些,因此加入了徐嘉熙之后,说话的气氛就没之前那般随意了。不过徐嘉熙话不多,只是安静地坐在大哥旁边,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方小福一边喝着茶一边偷偷打量着徐嘉熙,心想着这小子也和他哥一样,是个善于利用自己扑克脸来糊弄人的狐狸。
就不知道他们兄弟谁的级别更高一点。
没多久,果盘糕点撤下,酒菜摆了上来,席中只有方小福是年纪小的女客,也只有她不能喝酒,可是醉仙楼以酒闻名,却没有米酒。
徐嘉寒立刻指挥徐嘉熙去买米酒。徐嘉熙也没任何迟疑,立刻起身就去了。
“果然当哥哥的都喜欢指挥弟弟干活。”方小福见了便忍不住吐槽徐嘉寒。
“小七儿过奖了。”徐嘉寒笑容灿烂了几分,朝方小福拱了拱手,完全将她的话当成称赞了,顿时逗得这边几兄弟都哈哈笑了起来。
他们都是当哥哥的人,因此很能体会这种感觉。
“狐狸,哼!”方小福忍不住骂了一句。以前觉得二哥性子恶劣,但和徐表哥一比,简直好太多了,起码二哥是高冷系的,而徐表哥是厚黑系的啊。
这边说笑着气氛很是热闹,隔壁桌的大人们见了也笑了起来,只有徐老夫人收回目光,不悦地嘀咕了一句:“一个姑娘家,还是学些礼仪的好。”
徐守业正端杯喝酒,听了老娘的话差点呛到。
接着就看见方家人全部拉下了脸色,连忙打了个哈哈,说道:“前儿我刚从京城回来,就听闻方家出了四个秀才,真是可喜可贺。”
说起他们家四秀才,老爷子率先露出了笑容,其他人的脸色也便好看些了,纷纷说了些自谦的话。
徐家这次也考了一个秀才、一个举人,方家这边自然也是一翻恭喜,大家的话题很自然便转到了科举之事上。
方小福这桌也听到了徐老夫人的嘀咕,因为人家根本就是嘀咕给她听的嘛,心里不由一阵恼火,但她只能忍住。
方子湛已经蹙起了眉,她连忙扯了扯他的衣袖,在他看过来时轻轻摇了摇头。
这位老太太就是看她不顺眼,比刘家外婆还要可恶。
但她清楚,刘家外婆是方子湛的外婆,因此不择手段她也会争取人家的认同,因为这对她有意义。
至于这位,只是二哥的外婆,而她不是二哥的媳妇,再不融洽也吃完饭就各奔东西、互不相干了,因此,她不需要去讨好,也不需要去较真,装没听见就成了。
徐嘉寒没想到他家老太太竟然一再找小七儿的麻烦,让他很是尴尬,一时间竟不知说什么好,好在他爹立刻开口岔开了话题。
于是他也连忙说到过两天进京的事情,说他已经准备好,到时就在镇上等他们一起出发。
“表哥,你还真要同咱们一起啊?大舅同意了么?大舅可是刚从京里回来呢,你又跑去干啥?”
方小福表情不善地盯着徐嘉寒,提醒着他应该多留在家里陪他爹才是正经。
“嘿嘿,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我爹可是很乐意我去京城逛逛的。”徐嘉寒笑眯眯地看着方小福,发现她对他总是凶巴巴地,很可爱。
“可咱们路线已经确定好了,也不会作多余的停留,可能还会赶时间而早走晚歇,甚至日夜兼程呢。”方小福撇了撇嘴又道。
“你一个小姑娘都可以,难道你还怕表哥我跟不上么?”徐嘉寒终于收起了笑容,朝方小福翻了个白眼。
方小福扑哧一笑,手中的筷子差点没拿稳。
没想到总是笑容满面的公子会突然翻出一个白眼,而且还是朝着一个美少女,这形象实在有点……惊悚。
徐老夫人听见这边的笑声,扭头看了一眼顿时露出嫌弃的表情。这样举止轻狂的小媳妇,若在他们徐家肯定是要狠狠调教的。
“米酒买回来了。”徐嘉熙抱着一只青瓷酒坛快步走回来,搁在方小福面前笑道,“清风阁的米酒,小七儿应该喜欢吧。”
“嗯,上回喝过,确实不错,多谢,辛苦你了。”方小福歪头看着和她家少年个头差不多但皮肤要白嫩些的少年,含笑道谢。
“……小七儿客气了。”徐嘉熙没想到方小福会向他道谢,一直挂着的微笑错愕了一下,忽然脸上浮起一抹可疑的红晕,仓促地回了一句就低头给方小福倒酒。
“好了,你也快回座吃饭吧,之后我自己来倒就行了。”方小福发觉了徐嘉熙的紧张,心里好笑地说道。
“那好,随意。”徐嘉熙为方小福倒了第一杯酒后,便将酒坛搁在她面前靠左前一些的位置上,不影响她吃饭,要倒酒却也方便。
他们一桌只有六个人,座位很空,搁几个酒坛子都不碍吃饭。
徐嘉熙做好这个细节后才回了自己的座位,又举杯敬了方家兄弟一杯,这次方小福也有了米酒可以干杯。
大人桌有徐守业调节气氛,年轻人这桌方小福也不再多话,只是听兄弟们谈论一些读书人的话题。然后若无其事地将方子湛面前的酒杯倒上了米酒。
结果她这个小动作立刻让徐嘉寒发现了,说酒桌如考场,是不允许作弊的,因此方子湛被罚了三杯。
气得方小福朝徐嘉寒挥了挥拳头,咬牙切齿地瞪了他好几眼,心里把这笔帐给记下来了,来日一定加倍讨还。
看着被气得张牙舞爪的小丫头,徐嘉寒心里大叫畅快,脸上却挂着无辜的笑容,状似关心地道:“小七儿,为何要给子湛换酒?今儿咱们可是要不醉不归的哟。”
☆、840。第840章 与众不同
“喝酒尽兴便好,贪杯伤身。何况咱们下午还有事情,哪能学公子哥儿游手好闲可以随便喝、喝倒了睡、睡醒了继续喝呢。”
方小福没好气地呛声。
“呃?”徐嘉寒忍笑地露出吃惊的表情,“小七儿说的怕不是公子哥儿,而是醉倒街头的酒鬼吧?”
一桌人都笑了起来,旁边那桌也传来笑声。
徐守业喊话过来:“小七儿不必担心,来到醉仙楼就要体会一下醉的滋味,不过醉仙楼的醒酒汤也很有名的。”
醉仙楼的醒酒汤也很有名……的。
方小福嘴角抽搐了几下,拼命忍住想翻白眼的冲动。这古人有自找罪受的爱好么?既然要醒,又何必喝醉?既然想醉,又何必要醒?
不明白。
她不明白。
但她也没有再阻止了。
方子湛不可能一辈子窝在方山村,以后去了县学可能会和同窗喝酒,年轻人到一块儿拼酒应该是很平常的事儿。
就是以后走上仕途,同僚、上司下属到一块儿就算不拼酒,小酌肯定是常有的事儿。若他的酒量不涨,仍是很危险的问题。
既是如此,那就趁现在还没到不得不喝的局面,尽情地练出酒量吧。
这顿饭一吃就是一个多时辰,因为年轻人这边拼起了酒,而且玩起了酒令游戏,气氛一时很是高涨。
大人桌就要含蓄稳定一些,只是聊聊天、劝劝酒,然后早早撤了席,换上了小吃,喝起了茶。
好在这时代酒局没有喝酒不准离席的规矩,他们喝多了可以去茅厕,回来整个人都轻松许多。
而且有了方小福教的解酒绝招,三兄弟越战越勇,最后反是徐嘉寒有些招架不住了。而徐嘉熙早就采取了守势,不敢敬酒只被动地喝避不掉的酒。
“奇怪、奇怪……”徐嘉寒觉得哪里不对劲,可他又发现不了秘密,喝得脑子也有些晕乎乎了,嘴里一个劲地嚷着“奇怪”。
方小福见状这才得意地笑了起来,大有报仇的畅快感。
“小七儿,咱们到那边去喝茶吧。”这时,徐守业走了过来,红光满脸地提议。
方小福看他一眼,便明白徐大舅要说正事儿了,便点了点头,又和大家打了声招呼,便起身随徐守业走到相隔远一些靠窗的方桌坐下。
她坐下后扭头看了一眼,发现离他们刚才吃饭的地方竟有几米的距离,这才有些明白为何徐大舅会包了一层却在大厅摆桌的用意。
如果是在包厢里摆桌,应该也有能摆两三桌的大包厢。可空间毕竟小了,如此时他们要谈正事便有些回避不开其他人。
可若徐大舅带她去别的包厢,又会显得过于隆重,而且对于方家人来说,又会造成被抛开的错觉,怕大人们会不高兴。
因此在大厅摆桌既宽敞自在,又能在大家的视线所及之处,避开大家的关注。只是为何要特别避开,方小福还不是太明白。
因为她已经将三十万两的事儿告诉家里人了,这里没有要特别回避的必要。那么……徐大舅是在避开他家的人么?
长辈?还是晚辈?
抑或是分散在四周还有徐老夫人和徐大夫人身后站着的那些个丫环婆子?
哎,做个有钱人其实也蛮辛苦的。没事养一堆闲人,做什么都不喜欢自己动手,然后自己的隐私啥的也没有了。
若是顺便被敌方安插了眼线甚至暗棋,随时能给你一记杀招,那真是得不偿失啊。
“小七儿,大舅回来得有些晚,没耽搁你的事儿吧?”
徐守业的声音瞬间拉回方小福有些飘远的心思,她连忙回头看向他笑道:“没有,今儿才二十七,我们是三十上午出发。”
“为何是上午出发?出门都是清早迎着朝阳出发的吧,或是天光就走。”徐守业错愕了一下,随即呵呵笑了起来,这小丫头做事就是与众不同。
“早上我还有笔银子要收,收了再出发呀,后面可是至少两个月不在家呢。”方小福笑吟吟地解释。
其实,如果不是子胜他们几个坚持,不想让他们偷偷出门,她都想提前一天或是推后一天,趁大家上学时悄悄出发的。
“出门在外可不要带太多银票在身上,万一弄丢了可要哭鼻子了。”徐守业见小丫头说起收钱的事儿就眉开眼笑的小模样,又不禁笑了起来。
不过他作为经常出门的大人,还是要给句提醒的。毕竟这次出门的都是一帮孩子,总是难以让人放心的。
“这是约定的三十万两,小七儿收好。”徐守业摸出三张十万两的银票递给方小福,又忍不住提议,“待会去钱庄开个户头吧,到京城要用时再取出来。”
方小福有些犹豫。
她是很不甘心让钱庄赚她钱的,可是后来兄弟几个还是觉得这么多银票搁身上不安全,放家里也不放心,还是存进钱庄稳妥。
“若是小七儿决定存钱庄了,大舅给你去作保,即便只有三十万两,我也可以让钱庄给你一枚漂亮的玉佩作信物。”
徐守业见小丫头有些心动但又忍着的模样,于是继续劝道。
出于大人的好意,他实在不放心他们携巨款出门,而且还是去京城这么远。就算后面有大人同行,也还是不安全啊。
财不露白,是古今通用的道理。万一在路上不小心被小偷惦上了,可不是麻烦么。出门在外还是低调一些的好。
“如果我存五十万两,会不会有更漂亮的玉佩?”方小福眼睛一亮,便有些雀跃起来。漂亮的玉佩品质应该也不差,总要个几百两吧?
“嗯,让你挑。”徐守业忍笑点头。没想到这么会赚钱的小丫头居然这么好哄。原来她喜欢漂亮的玉佩啊……
他的目光便在小丫头纤细的手腕上扫了一眼,瓜青玉镯品质不错,只是戴在小姑娘腕子上派头有些大了,小姑娘戴翠玉或白玉会活泼一点。
但小七儿不是普通的小姑娘,以她的能力,而且极可能会成为方家当家主母的架势,戴这样的玉镯也是合适的。
☆、841。第841章 为何给她钱?
说到底她还是年纪太小了些,再大个两三岁,气场就完全展现出来了。
啊,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小丫头喜欢玉!玉佩、玉镯……
“成交!大舅,咱们一会儿就去钱庄把户头开了吧。”方小福终于下定了决心,也就不忸怩了。
其实出门前方子湛就把小金库里的银票拿了三十万两带在身上了,只是一路上方小福仍是纠结着,拿不定主意的样子连兄弟几个都忍不住要鄙视她了。
没想到纠结了这么久的人,居然被一块漂亮的玉佩轻易给哄住了。如果兄弟几个知道,怕是要再次鄙视她了。
“对了,大舅,剩下的饼干方子我还没有弄,这些日子一直很忙,怕要等我从京城回来了。”方小福正要伸手拿钱,想起来这件事情,便又收回了手。
毕竟这三十万两里有十万两是预付的饼干方子钱。
“目前这些方子够我铺子用的了,最迟下月底我还会去趟京城,在附近州县继续开铺,到时你把方子给我就成。”
徐守业不以为意地说道。他没有提他到底赚了多少银子,但从他的姿态来看,应该是赚了不少了。
“大舅信心满满,看来此次京城之行,除了本钱全部收回,至少应该还赚了对倍吧?”方小福试探地问了一句。
就算她只是个半吊子商人,也知道不宜问人家的营业额的,她又不是收税的。就算问了,人家也不会说的。
果然,徐守业打了个哈哈,含糊地说道:“时间仓促,赚多少我还没看帐,不过本钱确实收回了,不然我也拿不出这三十万两呀。”
“前途乐观就好,若不能让大舅赚对倍,我这策划人也觉得不好意思的。”方小福见此便不再多问,也笑着附和了一句。
“小七儿是经商奇才,有你谋划肯定赚钱的。”徐守业忍不住夸了一句。但他终是忍住了继续说下去。
这次他按方小福的策划在京城开了一家大铺头的蛋糕铺子,格局也按方小福提过的要求来打造的,更是严格按照方小福的策划打开京城的月饼生意。
蛋糕和饼干自然生意也非常好,但开张之际正是中秋佳节,因此主打便是月饼,而且还是新式月饼。这销量在短短的半个月里就已经让其它糕点铺子无法运营了。
这种突然冒出来抢了别人生意势必头的新铺,若在平常不出三天就可能被其它商家联手灭掉了。但徐家糕点铺是徐侍郎家的糕点铺,谁敢出手?
就算京城里是贵族的天下,徐侍郎只是个小小的侍郎,但人家总归是三品官员,还是户部的三品,就是在朝堂之上都有一定发言权,哪个贵族愿意主动得罪这种官?
虽然这时代里商家一样排在等级最末,被世人轻视,但并没有被打压的先例,而且也没有律条明言官员家族不能经商,只要官员自身不沾商便可。
因此,官商可以通婚,商家也能出考生走科举之路,风气很是开明活跃。也因此东黎国的经济其实很繁荣。
只是经济命脉大部分掌控在官商手中,反倒是农家人要看天吃饭、做工的凭手艺谋生,相对要艰苦许多。
徐家得天独厚,此次京城生意想不赚钱都难。方小福说对倍赚还是保守猜测,她相信实际利益应逼近三倍才是。
若只是六十万两,相信以徐大舅常年经商的胃口,这根本不算什么利润,毕竟还要支付她三十万两。
虽说这里边还包括了饼干方子,但商人就是这样,总想尽快摊完成本,早日进入盈利局面,因此,大赚大摊、小赚小摊。
刚才从徐大舅的话里,方小福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相信能爽快付出三十万两的徐大舅,去掉一应成本开支,纯利肯定在五十万两以上。
想明这点,方小福便不再问月饼了,只问了下蛋糕和饼干的销售情况,知道也是大好,便建议徐大舅依然和之前那般,即使同在京城里,也可以开分铺,扩大销售网点。
一座县城都有那么大,何况是王者之都?分东、西、南、北开四家都不算多的。而且分流可避免排长队和供不应求的局面,还能给客人提供方便不是?
再者了,京城应该也和她理解中的一样,是按官、商、平民这样的等级分布的吧?而且还分内、外城和皇城。
这样,增加铺面就是必须的了。
“嗯,我记得小七儿以前说过的网点销售模式,这次在京城开出第一家后立刻就在另三个方向各开了一家。”
徐守业见方小福提到这个顿时有些得意,不是为自己作出此等英明之等感到得意,而是为此次信任了方小福的策划而作出大胆扩铺的行为,感到得意。
“之后以京城为中心,向外扩铺吧,粮行、糕点铺子,都可相辅相成扩充出去,互相扶持,财源滚滚。”
徐守业被小丫头最后一句话逗得哈哈大笑,方小福见徐大舅这般开心,心里也很乐。
不过她乐的不是此次圆满完成任务赚回三十万两,而是即将出发的京城之行,会是他们老方家生意的新起点。
只要在京城里立足打开局面,同样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也是一样财源滚滚。
换句话说就是给徐家的经营策划,于他们方家同样适用。
正说笑间,就见徐老夫人身边一个婆子走过来朝徐守业行礼,低声恭敬地问道:“大爷,老夫人让老奴过来问问,为何给她钱?”
为何给她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