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天是沐休之日,这一天是国定假期,不论当官的还是上学的,都在这一在休息,因此这一天也是集市最热闹的。
    他们来京城看的就是热闹,自然不会选冷清清的日子去了。
    而沐休之日也是书局、酒楼、茶楼这样的铺子生意最好的日子,天一书局开张以来已经历过一个沐休之日。
    福缘食楼虽说想赶在这一天开张,但进度上仍然太赶而不得不放弃。因为方小福决定另一间铺子做茶楼,因此也明确交给十二管事去操作了。
    现在大家都知道,这里会安排四个管事的位置,即两个前头掌柜和两个后勤采购。这样的配备也是因为这里是京城,若是县城,留下一个管事便够了。
    会议室里,大会议桌上没了糕点和果盘,有的只是那两张山地图,以及几张方小福的画纸。大家依然如昨天那边围坐。
    “刚才没有和大家说请他们来帮忙,是因为昨夜里我和哥哥们又商量了一下,如果在只有城内这一个选择的情况下,咱们要如何改变策略,尽可能地维持原效果运营这笔生意。”
    方小福依然坐在主导位置,率先开口。
    “如昨晚大家已经谈到的,可在城里多买几座大园子。但这样成本依然很高。所以……我们又作了一个大胆推想。”
    “不知道京城里可有万两以内的宅子?或是贫民区?咱们可以用让他们买更好宅子的利益加上允诺一个雇佣工作机会的条件,让他们将房地契转给咱们。”
    “之后咱们再将那一片全部推倒重建,将所有房地契去衙门换成一张新的、完整的房地契。”
    “之后便可依照原计划施工,也能达到大园子的效果,但是成本应该比直接买大园子便宜,而且这是一整座大园子,而不是由几座拼起来的。”
    “它还有个优势,就是不用在既定园林里改建,而是重新建起一座崭新的、完全符合咱们计划的设施,更有伸展空间。”
    “这个想法不错,只怕比城外买山地还容易操作点。”文浩天率先开口赞同。

  ☆、902。第902章 策略转移的方案

“这个所花成本、人力应该都比城外山地的小,而且在城内也节省了路程,客人想光顾会方便许多。”赵书朗也含笑点头。
    “就是少了出城小住两三天的乐趣了。”赵君睿很中肯地提出问题。虽然他昨晚就支持城内买园子,但城内和城外的优劣势都是很明显的。
    “能去城外住大庄子的多是非富即贵,咱们在城内建这样的园子,虽说少了住两、三天的优势,但在客源上的覆盖面就扩大了。”
    方子元也开口说道。
    昨晚他们三兄弟和小七儿在假设转移到城内投资的前提下,就讨论了很多可行性以及优劣势,今天一早又完善出了方案。
    接着他将这套方案大致说了一遍,算是补充方小福刚才的提议。
    赵书朗和文浩天听了都觉得这个是目前最符合策略转移的方案。
    昨晚他们都只看完了可行性项目书就睡下了,没想到这些少年和小丫头能将新的方案进一步完善到这个地步。
    “京城里要买一片便宜的房屋和地,只有城西南一带合适,那儿都是小宅院和一些菜地,好像还有一片小树林子,算是官方的闲地。”赵书朗说道。
    “说起来,西南城外大约八十里也有一块山地,不过面积不大,没有江河流过,也只有两座小山丘,被官道穿过。”
    “那一片的地有些贫瘠,能耕种的作物太少,大多荒着,被小商贩划了几块建成了茶寮,我曾经想在那边建座作坊,但考虑四周太荒芜而放弃了。”
    他要建的作坊不外乎布料、制衣、手工艺这些,能够提供如意斋生意的货源出产作坊。在繁华而安全保障更大的城内买宅子会更划算。
    此时想来,那块地或许也能考虑考虑?
    “那边的地多年来就没人想去开发么?或者建座庄子什么的?”方小福奇怪地问。地不好不是能更便宜地盘下来么?
    “因为地不合种,原来住的一些人家都搬走了,这些年来算是方圆五十里没有人烟的荒地了,出了五十里才有村庄和小镇。”赵书朗解释。
    “也就是说,那片地离京城有八十里,再过五十里才有人烟,也就是从京城走过大概一百三十里才有人烟。”方小福又有些奇怪了。
    这不是京城吗?京城外八十里应该仍算是京城范围吧,竟然这么荒芜却无人开垦?没人建房?种不了地难道还建不了房么?
    当她把这疑惑说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摇头失笑。赵书朗道:“就算有人想,也不愿意成为第一人,更不愿意全买下来被人笑呆子。”
    除非有人愿意全部买下来打造成城镇,自然就会有人陆续搬过去了。
    可若建好了城镇,却没有人愿意搬呢?京城里又不是没地儿住,买与不买间就存在了风险。若是想搬的人少,住进去也冷清清的跟鬼城似的。
    因此,敢于尝新的、愿意开创的,还真是没有人。大家都在观望,想等别人先动起来,自己再跟上。
    “那咱们就去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吧。”方小福露出笑容,信心满满地道,“先把那一大块圈起来,没有像样的山丘、没有河流没关系,只要便宜!”
    虽然那块地明显没有之前两块好,但相应的容易搞定,而且成本大大减低了。就算是块废地,她还不能废物利用么?
    “或者稳妥起见,你们先把那一片画下来,我再画一个盛世桃源的规划图给你们,你们再决定是否要圈下它。”
    方小福想了想还是谨慎地提议。虽然她花钱是有些任性的,但现在是大家合作,怎么也要为大家考虑一下不是?
    “那地方我还记得,我先找中介打听一下,若没卖出去,再画出来给你瞧瞧吧。”赵书朗立刻说道。不过他更谨慎。
    若那块地在这期间已经被卖掉了,不是要白画了嘛。
    “那好,西南那块地就先这么说,咱们接着说西南城内的地。”方小福拿了一张画纸递给赵书朗,“京城先生最熟,有劳先生画个简单的平面图即可。”
    “平面图?”赵书朗愣了一下。
    “就是不必将整副景象栩栩如生地画出来,只要展示出哪儿是街道,哪儿是房屋大概多少栋,哪儿是菜地,哪儿是市集。”
    “让咱们能一眼明白它的格局,还有大概面积既可。”方小福解释了一下,作为示范,立刻在纸上刷刷地画起了方府的平面图。
    “原来是这个。”赵书朗了解地点了点头,也学着方小福的样子拿着炭笔画了起来。这对于他也是一种新鲜尝试,很有兴趣但也很辛苦地总算将图画出来。
    主要是这种方位图简单,用线条和框框代替再写上字注明即可。
    方小福看过之后便笑了:“离西门和南门都不算远,离西市也不算远,咱们尽可能地扩大地盘吧,我等下就开始画图,让大家更容易看懂项目计划书。”
    “用画的项目计划书?”
    大家一听来劲儿了,都很好奇想快点看到它是啥样儿的。赵君睿立刻就催促起方小福来,想看着她画。
    方小福见大家都兴致勃勃,也不想耽搁时间,因为“盛世桃源”的框架早就在脑子里准备好了,只是一直没有去画而已。
    她便将昨晚和今天讨论过的内容再复述了一遍,最后总结就变成了四个方案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要做。
    假设东北和东南两块山地都要买下的预算和问题处理方案。
    假设只买东北或东南一块山地以及在城内买下西南一片居民区推倒重建。
    假设东北和东南的山地都不买,只在城内买下西南一片居民区推倒重建。
    假设买下西南那块贫地和在城内买下西南一片居民区推倒重建。
    综合来看,买下城内西南那一片居民区的计划已经得到大家共识,都认为这是最可行的策略转移的方案,只等方小福画下图后便可去执行了。
    而城外那三块地,各有优劣势,仍在推演中……

  ☆、903。第903章 商谈合股

虽然现在摆在面前的是四份报告书要做,要涉及的数据会很多,不可能是坐在桌前一个人就能完成的。
    但是大家心里已经隐隐有个想法,那就是城内的可行性最高,城外的也会是西南的最有可能被买下来。
    因为他们买地不是为了种地,而是度假庄子,是要打造成有山有水有田园风光的庄子。这样,大家才能体验与城里园子不同的特色。
    “小七儿,给城内的添上客栈吧,就算没有城外的庄子那么大气舒适,有客栈就能多个项目弥补住宿问题了。”
    文浩天突然提议。这个提议正好也弥补了之前赵君睿提过的缺憾。
    “嗯,客栈、食楼、茶楼、书局、如意斋、聆听楼、说书阁、戏台,这些都添进去,做成只有咱们经营的商业一条街。”
    方小福自信满满地说着,最后又补了一句:“全部建在一片花海中,再提供大家休憩的长廊、露天长椅、定点定位小吃摊……”
    好吧,她要综合大型商场、文化公园、绿色休闲区、饮食一条街、游乐区、还有动漫里经常会办的文化祭!
    这些元素都会尽量合理地融入画中,再尽力在现实中展示出来。
    若是以后每座县城都能有这么一个综合消费平台是属于她的,多好啊!
    方小福一边做着美梦一边被赵君睿推着去拿画画工具。因为她要画的是彩色大图,两支炭笔和一张这么大的纸是搞不定的。
    而三兄弟则留下来和赵书朗、文浩天商谈合股的问题。
    虽然投资计划已经进行到这这一步了,三方也都付出了不少辛苦和努力,但他们还没有谈定最终的持股份额问题。
    虽然这一路大家都在为这个投资项目而投入了不少精力,但现在才是他们的关键时刻。
    “小七儿说过,不和赵先生合股而选择小睿,是因为赵先生财大气粗,怕你用大把的金山银山抢占最大份额,咱们和文大哥就要变成小跟班了。”
    “何况咱们虽说银子比不过赵先生,但也是有自己的优点和优势的。大家谈拢合股份额和合作章程,以后也能团结一致、共同发财。”
    方子元率先开口,语气直白地表明了他们合作的立场,就算份额不等,也不能出现差距太大的情况。
    “这是自然。”赵书朗尴尬地笑了笑,方家兄弟和小丫头在谈判上的直白锐利,他可是早就领教过的。
    想必小丫头的意思更直接粗暴,方子元还算是表达含蓄的了。
    但他没有反驳的余地,因为小丫头的点子确实让他赚了不少,而现在这盘生意显然又是一笔大赚头,他自然不想放过。
    不想放过,当然就要多听听小丫头的声音,也让些利益的份额给她才是。因此,他一早就做好了三方平分份额的准备。
    “我有个提议,大家先听听看如何?”
    赵书朗的话让三兄弟都认真地点了点头,就是文浩天也放下了茶杯,看向他。
    赵书朗说道:“咱们一划为三,我四份,文先生和你们各三份。这样大家股额相近、差距不大,若有意见相左时也不至受影响。”
    “为何我拿四?这个虽说是小睿和你们合股,但小睿长大前还是我在为他担待吧。而咱们之中,论做生意的资历,还是我最长吧。”
    “而且你们兄弟和文先生都是要入仕为官的,于经商一道想必总有不方便的时候,因此,由我拿四成牵头管事,这个合理吧?”
    赵书朗觉得,为了维系三方关系,他真是作出很大的让步了。若是以前和别的商家打交道,他至少要占个六成的。
    但是面前的两家非比寻常,关系特殊,他只能在平分的基础上为自己争取到四成。
    文浩天听了没有作声,三兄弟迅速交换了个眼色,不约心想,他们以前讨论过的结果,也是这个分配方式。
    只是没想到赵先生根本就没作挣扎,如此爽快地选择了这种分配方式,还真不像他以前的行事作风。
    他们又和文浩天交换了下眼色,便同意了赵书朗的提议。
    “赵先生的提议,确实是周全了三方的情况,也算合理中肯。我们接受。”方子元依然为代表说明自己立场。
    “这样也好,我明年就要大考,确实投入不了太多精力,就劳赵先生多费心了。小睿是好孩子,想必五年后就能独当一面了。”
    文浩天也开口表态,又提醒赵书朗生意到底还是小睿的,要多给他机会参与进来。五年后,小睿可就是十五岁少年了。
    对于从小就培养着的孩子,十五岁都能单独谈生意走南闯北了。
    “睿儿以后也要文先生多费心了。”赵书朗微笑着也提醒了文浩天一句。
    当初在大杂院里,他就想请文浩天收睿儿为徒,但文浩天说与师父有约,要收徒也得先请示师父,得到许可才行。
    因此这次到京城,文浩天才带着赵君睿去见长乐先生,还幸运地见到了太子殿下。赵书朗没想到文浩天背后还有这么大的关系,实在是欣喜不已。
    也因此,即便要等明年睿儿才能拜入文浩天门下,但他仍让睿儿像在大杂院那般跟在文浩天身边,不回家也可以。
    而他和文浩天的关系,自然也因为睿儿而变得可靠起来。当然,他与方家如今稳固的关系,自然也是因为睿儿。
    睿儿成为了他们三方的关系核心,也才有了现在这盘投入不小的生意。
    谈拢了合股份额后,他们便就实际管理上的问题讨论起执行章程。
    这些,方小福早有融入现代管理制度的元素,和兄弟们讨论之后拟了详细条款。因此现在讨论起来,三兄弟可说是胸有成竹。
    文浩天见三兄弟很有见地,知道是小七儿早有准备,因此他自然是支持的,只是补充了几个自己的建议。
    赵书朗见状也补充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其实当初有了初步合作意向后,他和文浩天就谈过如何合作的一些问题了。

  ☆、904。第904章 囤房也要讲策略

后来在福缘食府,他又和方小福、方志义探讨过一些生意经,还有合作上的问题。
    方小福拟出来的条款初版,就是总结了这两次谈话意见的。今天合作三方在这基础上又完善了一下,算是定下了最终版本了。
    方子元主说,方子湛主记会议记录,方子健则负责章程最后整理抄写。
    又过了一会儿,方小福和赵君睿才回来,方小福在前面拿着两张圈起来的大张画纸,赵君睿在后面拿着颜料盒、镇纸。
    “我想起来还要先画出平面图,可以更直观知道咱们要做什么,刚才就先画出了平面图……”方小福一边进来一边解释为何来这么晚。
    刚才到了东屋她又看了一眼赵书朗画的平面图,突然想起来她也应该先画一幅重建后的平面布局图才是。
    效果图是基于这布局图之上的,两者结合才更有利看清楚整体面貌,做到心中有数。
    她说着将其中一个画卷搁在桌上,让大家打开,介绍道:“这就是未来咱们要建出来的项目,你们先看着,我接着画。”
    她将另一张空白画纸铺到长会议桌的另一头,就让赵君睿帮着调颜料,以前在别苑的时候她画蛋糕效果图,两人可没少在一块儿摆弄颜料。
    她这一画就停不下来,大家见她如此专注,连话也不敢说了,就怕惊扰到她,也不敢凑得太近去看。
    最后在文浩天的提议下,他们悄悄退出会议室,转移到隔壁敞轩里继续说话。
    “小七儿这是要新建一条商铺街呀,整条街都是咱们的。”赵书朗满脸笑容压低了声音。
    “盛世名园、福临门、樱花大道、桃源客栈、杏林说书台……这些名字可真贴切雅致。”文浩天也忍不住有些陶醉,轻笑道,“居然还有君子亭。”
    君子亭,本来没有什么意趣,但四周翠竹环绕,还有竹制的长廊曲折回绕,在竹林中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形式。
    文人士子在此喝茶小歇,确实是好去处。
    两人又聊了一下观后感,赵书朗便有些坐不住了。“我先去找中人打听西南城外那块地,顺便也问问城内的情况。”
    “别。”文浩天立刻说道,“赵先生不是怕对家盯上么?打听的事儿还是我找人去做吧,我刚到京城,又有天一书局的生意,就算想买块地,别人也不会多想的。”
    “那到是,何况你天一先生的名头,还有这鼎盛的人望,想来就算有人盯上你,也不会轻易出手拦你的路。”赵书朗便笑道。
    他在京城经营这么多年,明里、暗里自然有不少对家甚至仇家,但天一先生不同。
    天一先生不只是经商,更是新晋解元,来年春闱的状元之选最热门的人物,皇帝关注着,太子还是他师弟,朝中想拉拢他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而且这还只是台面上的名气,民间有传闻,天一先生少年游学,朋友遍天下,三教九流皆有路走。
    有了这层顾虑,便由文浩天去打听两处地的情况,赵书朗负责招人。
    当然,首先要招的就是管事,有了管事才能将工作层层分派下去,而不是他们自己揽着累死累活。
    其实当初在老方家,方小福就已经提醒过他要安排相关人手,还有寻找能种花种树的花匠,招集花种、树苗等等。
    这一个多月来他已经陆续安排下去了,也是有不少准备的。
    而那四套方案,第一套就交由三兄弟带领一众兄弟来做,虽然他们心里已有搁置的准备,但还是选择把方案做出来,就当推演测试。
    中午,方小福和赵君睿在敞轩吃饭,吃完继续画画。三兄弟和大家在厅上吃饭,并且说了方案预算的问题,大家都欣然应诺。
    石奕和、刘泽磊可是总帐房成员,其他人也是后备军,对预算之事自然跃跃欲试。
    吃完饭他们一起去了图书室,拿了算盘、纸张,先讨论出一应项目,就是推演如果做成此事需要多少人手、材料,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所需成本。
    而这些也是方小福他们之前开会讨论过的,现在只是更详尽细化地记录下来。但这里的数据只作参考,主要是定下项目。
    之后,他们就会根据这些项目去做调查了解,再将数据一一补充起来。此事也是说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的。
    不过这些少年人却兴致勃勃,完全没想过遇到阻碍会怎样。
    傍晚,文浩天回来了,并且带回来好消息。方小福画了一天也到了尾声,画面整体已见雏形,便扔笔歇会儿,和文浩天说说话。
    “我除了自己去找中人,也托了几个朋友直接去找那些主家相问,没想到竟有两家正在卖宅子,还有几家听说咱们的价钱不错,也有些心动。”
    “我已经把那两家经过中人的宅子买下来了,房地契在这里。”文浩天说着拿出两张有些陈旧的房地契,“我见那两家是要搬走的,便没说提供一个工作机会的事儿。”
    “嗯,提供工作机会的事儿是咱们让人家痛快拿出房地契的附加条件,开始还是别说,免得那些人心思活了会更难搞定。”
    方小福连忙说道,又问了花费,先登记在册。他们谈拢了合股,却还没有出资,等赵先生那边管事到位,帐房先立起来,之后就好操作了。
    他们就之后如何低调收购那一片所有房屋地产的事儿又详细探讨起来,他们本来就有顾虑,因此提防应对就更加重要。
    而方小福一开始就认为,买地、开铺都要有目标,囤房也要讲策略。
    虽说中人那边一定要过,但最好是连中人也要防备着,不能让他起疑。因此,在统计出那片区域一共有多少户人家后,就要使用不同身份和理由去切入。
    尽可能快而稳地将那一片盘下来,只有所有房地契都拿在自己手中的时候,这算真正的顺利走出第一步。
    若是被别人在其中买下哪怕是一道空隙,都会破坏他们的整个规划,若是能花钱解决还算好的,就怕如赵书朗所说,被对家盯上……

  ☆、905。第905章 不会失了初心

赵书朗是晚饭后回来的,也带了银票回来付给了方小福约定的四十万两。
    方小福笑容灿烂地收下,一点也不避讳地说道:“今儿咱们已经商定了合股份额,拟定了合作章程,但还没有拿出原始股本,现在……”
    她说着便扬了扬手中的大额银票,惹来无数白眼。
    你就不能假装忘了这事儿,等别人说起吗?你就不能将这些银票先在自己手中攥热一点,等明天再拿出来吗?
    这刚过手的票票就要投入它用,还真是……让人想装作不是等钱下锅都难。
    赵书朗也有些傻眼了,他们是已经商定了合股份额,可他想拿出来的是一百万两啊!
    也就是说,若他拿的是一百万两股本,那么每一成就是二十五万两,方小福和文浩天就要各拿出七十五万两。
    原始总份额就是二百五十万两银子。
    可是方小福扬着手中的四十万两,难道她只打算出这么多原始份额?那总份额可就要降低近一半了。
    “小七儿,我很看好这盘生意,下午想了想,觉得咱们不能等京城这一档做起来了再去别处拓展新的,就算不能一夜之间遍地开花,咱们也可以一次多开几处的。”
    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