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方小福立刻抓着这一个时辰开始赶书稿。当然,先把赵君睿赶回屋。最近都没见他扎马步,也不知道是在哪个空档时间完成的。
    之后方志义跟着儿子来到小厅,方小福连忙收起书稿走了出来,方志义看着方小福一脸惭愧地说道:“小七儿,让你受委屈了。”
    “沟通问题罢了,不委屈。”方小福摇了摇头笑道。
    “除了你三婶娘,还有你二哥的外婆。”方志义却苦笑,“我没想到连老太太都这么不识大体,真是拎不清啊。”
    “不过徐大舅和嘉寒表哥是明白人,知道我的无辜,这就够了。”方小福露出不在意的表情,也在一旁坐下。
    “不过我发现三婶娘的性子有些像徐老夫人,这是遗传,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咱们还是哄着点,别对着来吧。”
    越是硬碰越上劲儿,不是白给自己找事儿嘛。
    “她一个大人还要你一个晚辈让着,真是丢人。”方志义摇头叹了口气,很是无奈,“都怪我不好,当日在泰昌县接到她,就不该急着说她的。”
    更不该早早将当家主母非小七儿莫属的事儿说出来,他心里有数就好了,谁知道竟被他说中了婆娘的心事啊。
    “这事儿我已经知道了。”方小福看了坐得最远的方子元一眼,说道,“嘉寒表哥当日可不在场嘛,他将事儿告诉了二哥,二哥跟咱们说了。”
    “其实我真不在意什么当家大权,我也没那么多空闲管琐碎事情。”方小福笑了笑,接过方子湛递来的热茶杯握在手中。
    “但这种事也轮不到我一个第三代小媳妇来说,以后谁当家,若不是咱奶安排,就肯定是三房人公推一个贤良淑德的代表出来。”
    “可我后来也有思考过,咱们家如今到处有宅子,生意又分散,以后可能也不会经常住在一起,这当家到底在哪儿当家?当着谁的家?怎么个当法才合理?三婶娘她可有想过?”
    “若只是在府里管管庶务,不是还有管家吗?就像开铺子做生意,不是还有管事吗?若每间铺子都要老板去管,还不得累死?”
    “若三婶娘要的当家大权,是属于咱们整个方家的每座宅子、每间铺子、每块田地、每个管事都要听她号令、由她管辖的话,这野心未免大了些,这么大块蛋糕,也要有本事吃得下才行。”
    “三叔将我这些话转告给三婶娘,让她自己想清楚吧。还有,她不喜欢我没关系,但在这京城里,还请多考虑一下徐侍郎大人的身份比较好。”
    “到了这京里,她可不只是方家夫人,更是徐大人的胞妹,一言一行都有人看着呢。至于我,每天都忙不过来,就不陪她了。”
    方小福一口气说完不由呵呵一笑,便喝起茶来,冷热刚好。
    “这些道理我都跟她讲过了,她现在就是钻牛角尖,觉得所有人都欺负她了,夫君不理解,儿子被你个小丫头拐跑了,她不服气,不能甘心。”
    方志义低头惆怅地叹气。都是钱闹的。
    可他如今只见投入,还未见到赚头呢,家里就先闹腾起来了,真是让人郁闷得彻底。
    “那还有一个办法。”方小福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沮丧的三叔,不由感慨,想以前哪回见到三叔不是精神抖擞自信满满?
    就算是那晚去镇上了解三叔铺子被烧的情况,三叔站在废墟之中也没露出过这样的神情。因此她想说出和三个哥哥商议的最后结果。
    “当初我和三叔约定的,三叔管理所有福缘食楼,盈利五成都归三叔,青阳县福缘食府一半是我哥哥的,我的那一半再分一半归三叔。”
    “这份约定至今不变,希望三婶娘还记得,不要以为全部都是你们三房的才好。而这一半在以后也会是不少利益。”
    “这份利益才是你们三房的,你们交不交公帐是你们的事情,不由我侄媳妇来说道,这个家也不是我在当。”
    “三婶娘要当家,你们三房的这份家财就够她想怎么当就怎么当了。至于大房、二房的家,也不是她想当就当得了的,不信的话,让她回家去试试好了。”
    “至于我,不参与她的游戏,也不对她的行为和决定作评价。”方小福说完笑看着方志义,“三叔,怎么说你就自己看着办吧。”
    反正她的意思,已经更深层的表达出来了。三婶娘如何想,她也管不了,也不想赔进她的时间。
    “小七儿,真是难为你想得这么周到。”方志义抬头也笑了起来,只是笑容有些勉强。

  ☆、934。第934章 不会分家

“其实在你让我管食楼生意,分一半利益给我,又让你大伯管田地庄子,分一半利益给他的时候,我就知道你其实早就考虑到这一天了。”
    “你辛苦赚钱再投入到家里来,添置产业又作好分配,你不亏谁,亏的只有你自己,你什么都没争过,却已将结果安排到这份上。”
    “正是知道你的辛苦和用心,三叔才感到惭愧。其实你不必分我这么多,我抽一成都能发家致富了。”
    方志义说到这里眼眶有些泛红,一边是不能舍弃的浑妇,一边是愧对的侄媳妇,真是叫他两难。原本觉得理所当然的一半利益,如今却如一块烙铁,拿不上手。
    “三叔不必为难,我早就说过,咱们老方家以后肯定会不断壮大繁盛,以后生意越来越大,三叔肯定越来越辛苦,因此你拿的是你该得的。”
    “虽然前面是我投入了本钱,但后面还得靠盈利来继续增加铺子,而这份盈利里边,就有三叔的辛苦。”
    “现在是咱们齐心协力发家致富的时候,我刚才那些话,只是要说给三婶娘听的,关于分家的问题,我和哥哥们也谈论过,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不会分家。”
    也就是说,虽然方小福把话说到了这地步,方徐氏就算想分家也不可能。分家是要各房人到一起发表意见的,都同意才会分,若有人不同意,就难分。
    首先方志义三兄弟不会分,就算他成亲以后住在镇上,沾着徐家的光,但他没将利益带回方家,也一直没有彻底撇开老宅。
    这是他在方、徐两家的夹缝里寻求的两全,全了父子兄弟的情义。如今家境好了,生意大了,孩子们也大了,分家不会是他说了算,更不会是方徐氏说了算。
    “我明白了,我会再和你三婶娘谈谈的。”方志义点点头,表示明白方小福的苦心,也知道儿子兄弟几个已经为这个家作个各种预想并且已有答案。
    既是如此,他就不多想了。
    喝完最后半杯茶,方志义便起身离开,方子元再次跟上。他爹刚到,哪里知道四方居在哪儿了?还得他陪着过去,顺便再说说话。
    方小福起身伸了个懒腰,看着方子湛和方子健露出苦笑:“要是我娘也争起来,这家里就热闹了,呵呵。”
    “二婶娘最近好了很多了,尤其肯听小七儿和老三的话,这点很重要。”方子健单手撑着头懒洋洋地看了方小福一眼。
    若是以前的方刘氏,他们根本不必走出方山村,就已经被闹腾死了。但自从那回房地契事件后,她就改变了很多,知道凡事多想想,多为儿子想想了。
    等方子元回来,文浩天也和赵君睿过来了,今晚依旧背心法口诀,之后复习早上的练习,一直到快子时才睡觉。
    第二天早起继续练习,然后路步、练拳,清早的花园里热闹得很,一直到太阳升高,他们回去梳洗之后就去吃早餐。
    进偏厅的时候,方志义和赵书朗、汪二郎中已经在吃早餐了,方徐氏也坐在一旁吃着,看见他们进来只是瞟了一眼,便继续吃着,没有要说话的意思。
    到是方志义笑哈哈地和他们打招呼,夸他们很用功,以后做个文武双全的读书人真好。
    子雅听了很高兴,现在他就有这样的愿望,想做个像天一先生那般文武双全的潇洒男人。
    他也坐到了那一桌接过他爹的话头,说自己自从跑步、练功以来,人也精神多了,也不赖床了,读书都特别有劲儿了。
    听了他得意的话,方志义哈哈直笑,一晚上的苦闷也消弥不少,看着小儿子的目光也充满了和蔼。
    方小福看了他们那桌一眼,和方子湛坐到了另一桌,刚开始吃饭,李全就小心翼翼地凑了过来,低声道:“三少夫人,那十七个女管事过来上工了。”
    “好,先单独……等等。”方小福迟疑了一下,再道,“给她们一座小院,两人一间屋,有多余的屋子,就让袁三娘把绣工最好的那二十三人搬过去,挑最好的优先。”
    “以后绣花的和做坐垫的分开管理,不要让那十七人接触坐垫这边的事情。先让她们安顿自己,中午我会给她们花样子,下午干活。”
    “对了,给她们一些布料让她们抽空自己做衣裳穿,府里没空为她们缝制。以后都会直接给布料,鞋子也是一样。”
    听着方小福的安排,李全一一应是,等方小福没有新的吩咐了,连忙领命而去。
    方徐氏也听到这边的说话声,虽然没有抬头,但心里不禁想起昨晚方志义转达的方小福那翻话。
    如果只是管管一府庶务,还有管家,若要管更多更大的事,她管得下吗?就像刚才,管家来找小丫头请示,小丫头的安排如果换了是她,会怎么安排?
    不对,这安排的不是一般丫环、嬷嬷的事情,而是什么活儿?
    十七个女管事,二十三个绣工最好的人,花样子……
    这是要开绣坊么?
    如果是她当家,她会想到在府里招这么多人开绣坊么?不,她顶多就是拿钱买铺子、买庄子,自己安排管事干活,或者收租。
    而且她也不会想到直接给布料让下人自己缝衣裳穿,她会找制衣铺长期合作,以最实惠的价钱订制统一的服装分发下去。
    果然小丫头的思维就和常人不同,做什么都是歪歪的,不像话。
    方徐氏心里不屑地哼了一声,却是没有开口挑刺儿。方志义昨晚将话都挑明了,让她不得不重新思考眼前的问题。
    她一边想着事情一边慢慢吃着早餐,方志义、赵书朗和汪二郎中都吃完了,都离开去忙自己的了。
    方小福一边吃一边已经开始琢磨起花样子先用哪种好,兄弟几个见状便问是不是在想屏风的事儿?
    方小福点点头,就把想法说了。
    大家一听其他人还好,徐嘉寒便笑了起来:“小七儿你这是当局者迷啊。这都快过年了,多好的机会啊。”

  ☆、935。第935章 留白的空间

赵君睿一听也跟着笑了起来,别有深意地盯了方小福一眼,让方小福哭笑不得。可不是吗,之前小睿不就说过年有商机,让她赶着画新年款衣饰图吗?
    屏风不是同理么。
    有钱人家过年换新屏风,不就像她印象里的农村过年贴新窗花嘛?
    “那好,就弄些富贵吉祥寓意的图来看看效果吧。”方小福不再纠结,便笑了起来。
    “怕是要弄上颜色看看效果了。”方子元在一旁提醒。
    “知道了,最后还要简单一点,这样绣得才快,才有赚头。”方小福已经想到要画什么了,顿时笑得更欢了。
    见她这般,大家也安心不少。
    吃完饭,大家也回屋读书,约定一个时辰后到花园里练武,吃完中饭再回屋读书一个时辰,之后再练武。
    若不好好规划自己的时间,他们都觉得一天晃一晃就过去了。
    而方小福当然是先回屋画花样子去了。她要画的其实简单,一枝桃花、花瓣若雨,桃树下是三只吃草的羊。
    一枝独秀伴随着花雨漫天,三羊开泰伴随着莺****长,桃辟邪、草丰收、春光好、羊吉祥。而且色调不浓且单一,但是画面会有种清雅的悠远意境。
    最主要是屏风留白很多,绝对比那些花开富贵、鸳鸯戏水要省时、省力。
    她很快画完一幅,想了想又画了一幅花雨纷飞的桃花树下,几名孩童嬉戏而远处一角只露半边草屋并且有炊烟缭绕的田园风光图。
    仍然是留白很多的图,而且与前一幅颜色风格都相近。好吧,她是就着调好的这几种颜料才画了同一风格的图。
    比较了一下,发现两幅图都是中间留空太多,担心受众范围太小,于是又画了融入现代元素的中国画。
    春梅报喜、梅兰竹菊、红梅傲雪、孔雀开屏、金猴献桃……横向大屏、竖向折屏、小座屏、木格屏等不同风格屏风,都有考虑到。
    因此她的画即使呈现在同一张画纸上,也可以因大小、方向而截取一半或一角来绣到布面上,达到一图多用的作用。
    这一画,就到了中午,方子湛来喊她吃饭,看着铺了一桌面的画纸,不由吃惊得瞪大了眼,半晌才道:“每一幅都很美!”
    虽然她画的很多图都在这时代有,但她的画法不同,看似画面相似,细看就会看出很多差别来。
    或者说,她是用漫画的手法来画的,呈现出来的特点当然不同了。
    但她也不知道这样的画法和内容是否被更多人接受,有没有商业价值。所以和方子湛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就用这些图试水。
    她只画了九张图出来,一屋分一张,再从二十三人里抽一个绣工最好的出来,凑成十八人,另外二十二人……先缝衣裳吧。
    去前面吃饭的时候,方小福注意到方徐氏不在,便看了方子元一眼。
    “去二舅家了。”方子元走过来将赵君睿拎到一旁去,自己抢下了他的座位,然后看向方小福笑道。
    方小福见二哥和小睿又抢座儿,不由无奈地笑了笑,便不去管了,和方子湛一起坐下。文浩天不好意思抢,但也在这一桌占了个位置。
    他现在没什么事儿,也没出门去,除了教这帮人练功,就是在屋里赶写书稿。
    小丫头的《落日英雄梦》要结局,他的《侠客江湖》就必须能撑得住这个市场的销售需求,就必须不断存稿再存稿。
    回青阳县之后又会忙起来,就只能把握住这些天了。
    吃完饭,方小福就把上午画的那九幅线条偏简单的图拿出来给大家瞧,大家见了都说眼前一亮,很不错。
    明明不是什么稀奇的画,但看着就觉得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是作为画,意境都取得很不错,作为屏风,却留白太多,最后文浩天提议,全部按折屏的要求绣出来看看效果。
    折屏是可以折叠也可以拉开的屏风,图是小幅竖向的,将这些留白太多的图分成几块做成折屏,就被木格冲淡了留白的空间。
    大家一听都说好,方小福便同意了。她本来就是揣摩着画然后给大家看效果的。
    主意一定,趁着大家在偏厅喝茶聊天的空档,她和方子湛跑了一趟后院,那十七个女管事和上回说自己有祖传双面绣技的姑娘也刚吃完饭回来,见了他们连忙行礼。
    方小福将图拿出来,说明了自己的计划,大家听了都好奇地过来看图。
    “需要什么布料和针线,去找林姑娘领用,不需要你们熬夜赶工,但做工一定要仔细,要出好绣品,不能怠慢。”
    方小福提出要求,又道:“虽说我招的不是绣工,但我要的是能卖钱的绣品,若你们做得好,我也不会亏待你们,若是不好,那就继续耗着吧,直到我的耐心用尽。”
    十七个女管事听了心中一凛,连忙说她们定会尽心尽力。那名双面绣的姑娘则是张了张嘴,又迟疑地说不出话来。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只要你能和她们一样完成工作,你的工钱就和她们一样,这里没有年纪区分,只有实力差别,用实力说话。”
    “当然也要安守本份,不得作出违规叛主的事情,否则,谁也保不了你,还有你们。”方小福允诺之后又敲打了一翻。
    “是,谨记三少夫人教诲。”那姑娘连忙低头行了礼,没有再说什么。
    见她听明白了自己的话,方小福便不再此事上多说什么了,好不好不是她多说几句就好,而是要人家做出来看结果的。
    她又询问了一下这里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上的情况,知道大家都很满意目前的生活,便拉着方子湛的手离开了。
    经过另一座院子时看见袁三娘出来,便停下来又问了做坐垫的情况,知道大家已经上手,比昨天做得顺利多了,她也满意地笑了。
    “让大家好好做,过年时给她们发红包,买绢花。”方小福又许下承诺,袁三娘顿时笑了,替院子里那些小姑娘们道了谢。

  ☆、936。第936章 做个长期赚头

“三哥,咱们得赶紧准备间库房才行,这里人多,做起来比咱们家要快,坐垫神马的,也要用箱子装着才行。”
    “嗯,府里只怕没合用的箱子,又不像咱们家能做背篓、藤箱,只能去麻烦文大哥了。”方子湛无奈地笑道。
    “何必麻烦哥哥?今晚跟赵先生说,让如意斋送十只大箱过来,以后也是每五天让他们自己来人收货,咱们以后又不住这里了,还得他们来管事才行。”
    方小福拉着方子湛的手晃了晃,笑得很是算计:“就当这些人手是我替如意斋找的,他们还不用花银子买画,真是便宜买卖了。”
    如果她要卖图,按照惯例肯定是要开价每幅一万两的,一万两银子也就是两千只坐垫的赚头。
    如今她只算八十个人手做坐垫,一天做两只,一个月就是四千八百只,要赚到两万四千两银子。
    再去掉棉花、工钱、生活费用等成本,她净赚两万两还是没悬念的。甚至,整座方府的工钱都能承担下来了。
    以绣坊来养一座府第,比从食楼帐房领取生活开支要简单方便。在以前她觉得交给食楼管府第很方便,尤其是主家不在的时候。
    但方徐氏的态度让她担忧,为免以后多说话,不如现在就改变策略。
    当晚她请了赵书朗到敞轩喝茶,又让方子湛去把图收回来给他看,然后谈合作的事情。
    “图都很不错,只要绣工好,再配上好屏座,肯定好卖的。但要说卖多贵,这个还难说,我也不敢作保证。”赵书朗中肯地说道。
    “如意斋卖多贵也是如意斋的实力,这个我也没什么想法,只要我这边能养活这帮绣娘,养活这一府上下,自己再赚点小钱就够了。”
    方小福却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说出自己的想法:“若我只卖图肯定省事儿。但我也想弄个绣坊玩玩,做个长期赚头。”
    “毕竟手袋年底就做完了,明年恐怕没那么好卖了,也不能再作依靠。就是这些绣品样子,我也不会交给同一批人。”
    “若她们这次试手还可以,下次我就动真格的画些套图出来,不这么散应该好宣传一些。另外,可以多做一些小桌屏摆设。”
    “好呀,那你下次多画一些适合做小桌屏的图出来吧。”赵书朗笑呵呵地看着方小福,很期待她动真格的画些套图。
    她肯动真格的,他就有大赚头了。
    “先谈价吧,价钱好我才有劲头,赚不了几个零花钱的事情我还是别浪费时间了。”方小福翻了个白眼,很嚣张地说道。
    “那我估个价给你参考吧。”赵书朗无奈地说道。他也知道,提钱谈价有提前谈价的好处,那就是避免后面提价。
    他最怕小丫头喊提价了。
    方小福虽然没有接话,但也坐正了身子,做好认真聆听价格的姿态。
    赵书朗弯了弯唇,便说道:“咱们就从几种用途的屏风按大小来谈吧,但考虑到实际销售价值,确实不好预估,只能走低预算了。”
    “……”方小福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整幅的大屏五十两,折屏按小幅来算,这样我在制作几扇的时候就有余地一点,也不亏你,就按十两一幅吧。”
    “若是一座六扇折屏,就要六幅图,就有六十两了。四扇就是四幅图,九扇就要用到九幅图。”
    听了赵书朗的解释,方小福又点了点头,还是没有开口,等待着他继续说下去。
    “桌屏这个我预测会是销售最好的,就按三十两来算吧。这还只是屏面儿,我还要配好材料的屏框、屏架,还有制作成本。之后才能放铺子里卖。”
    方小福又点了点头,见赵书朗不再接着说,这才开口道:“我能理解先生的谨慎,毕竟这不是新鲜玩意儿的手袋,也不是常常更换的新衣。”
    “消费群体虽然是大户人家,但也不会有哪家没事就换屏风玩儿的。但大户人家只要消费就出得起钱,价高质量好才有面子。”
    “而这个都不是我的功劳,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画一些新奇有趣的图出来,让绣娘好好绣出来,再配以如意斋上好的材料,最后组成好卖价钱的屏风。”
    “小七儿看得通透。”赵书朗赞许地说道。现在制作流程有一半在她手中,这成本其实已经被提高了,若在他手中,只是买图就方便多了。
    “这个价钱我到是没什么想法,只是不知道我的绣工绣出一幅屏面儿需要多久时间。若一幅大屏面儿要一个月甚至更久,我只能请她回家自己玩儿去了。”
    方小福突然叹了口气,心里飞快地盘算着这笔赚头。
    就算把袁三娘和林杜鹃都算上,她现在有二十个人可以做这份工作,若是都绣大屏面儿,一个月就算能绣两幅好了,也只有两千两银子。
    可是她要付出二十人的工钱、生活开支,还有她画绣品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