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不由又叹了口气,眉头便深深拧了起来。
“二哥,叹气可不适合你。”方小福伸出手指去揉开方子元眉宇间的烦恼,笑道,“咱有天下最聪明能干的团队,天塌下来也不怕,有什么好烦的呢。”
“既然不烦,那你之前躲在这里发什么呆?”方子元捉下小丫头的手顺势握在手中舍不得松开,苦笑着呛了回去。
“我发呆是在愁银子啊,一下推掉这么多赚钱的机会,我心里不适应嘛。”方小福咧了咧嘴,努力笑得灿烂。
她就知道他们哥几个会更愁,果然不出所料,她就不该把真相说出来的。不对……她应该庆幸自己说了,才会知道二哥和三叔竟然私下谈过了成本的事儿。
“好了,你们几个,听最最最聪明无敌的小七儿说的准没错,别再多想了啊。不知道谁说过,思虑太过,就是杞人忧天。”
方小福傲然开口,霸气十足。
☆、958。第958章 这麻烦大了
三兄弟一齐翻了个白眼。这个不知道谁,可不就是眼前这位自诩最最最聪明无敌的小丫头么!
不过大家把话说明白了,心里也舒畅了许多。又因为方小福的坚持,他们便放下了之前的想法,开始讨论新的应对之策。
之后,方小福把三兄弟踢出屋,让他们去找方志义把话说清楚,免得事情又搞复杂了。
而最后这套得到大家一直赞同的应对之策,其实也是一开始的计划。他们被打乱的思绪,经由方小福的分析,又重回到了原点。
那一刻他们只想着应对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却忘了制度里的职权约束条款。这就好像后宫不干政一样,既有约束规则,还怕什么乱呢?
方志义听了子侄的一翻解释,也不由叹息着笑了起来,有这帮正直公正的孩子,他担心个什么劲儿?
第二天,大家都抛开心里包袱又继续忙碌起来。
自茶楼也顺利开业之后,方志义就带着剩下的八个管事去了新长县,同行的还有天一书局的两名管事。
新长县是大家进京路线经过的最后一座县城,也是按方小福的计划从京城往回走增加食楼的第一站。
因为徐守业在来京的路上了,因此方志义也不能一路往回走到家去,因此只是把新长县的事情处理完留下了八名管事后又回到了京城。
徐守业是初九下午到的。
他先到的徐府,知道方家在城东有自己的宅子,连徐嘉寒都住在方府没有住徐府后,也没觉得哪里奇怪,想来是表兄弟们为了玩耍方便吧。
只是徐二夫人和方徐氏对方家人的各种埋怨、抱怨之声,让他不由拧起了眉头。最后还是徐侍郎沉下脸斥道:“大哥一路奔波,让他歇会儿行么?”
徐二夫人心中一凛,连忙说她去厨房准备晚膳,便退了下去。
方徐氏心里委屈本想要找大哥诉苦,可被二哥训斥又不敢开口了,只得低着头默默陪坐一旁。
徐守业和二弟聊了会儿家里的情况,突然发现方徐氏闷闷不乐的样子,不禁奇怪地问:“小妹这是怎么了?”
“我没事,大哥、二哥你们聊,我下去了。”方徐氏却一脸愁苦地放下茶杯,起身告退。
“守德,你给她委屈了?”徐守业不明所以,便看向徐侍郎问道。
“大哥,我是欺负妹妹的人吗?”
徐侍郎撇了撇嘴,也放下茶杯,便从方徐氏在进京路上给他来信说方子元不孝开始,到前不久在五味楼发生的方家人无视长辈的嚣张行为,就他所知的一一说来。
徐守业听完眉头紧蹙,横眼看向徐侍郎:“因此,你一次都没见过子元的兄弟?作为侄辈他们来了京城,你连关照话都没说一句?”
“大哥,他们不过是一群轻狂少年罢了,仗着家里做生意赚了几个钱就来京里显摆,听说这些日子买了不少丫环、小厮,都包揽官牙一半生意了。”
“这么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我等着看他们摔跤,让他们知道狂妄的后果。”徐侍郎不满地说着方家兄弟的不是。
他本就不认识那些人,也只认方志义是他妹夫、方子元和子雅是他外甥,其他方家人与他何干?何况还不敬他们的婶娘,他的妹子。
他是怎么也看不惯的,冷落他们算轻的,若不是看在子元的面子,他还想出手略施惩戒呢。
“守德你这些年在京为官或许是见惯了那些纨绔子弟,但你这次可看走眼了。不,你没有亲眼去见,光听妇人之言可是大错特错了。”
徐守业很是无奈,叹气道:“我一心结交方家,却不想让几个妇人给坏了我的计划,这可如何是好哟……”
“大哥,方家本来就是亲家,何须你一心去结交啊?就算方家这次出了四个秀才,头榜二名的不是咱们亲外甥么!”徐侍郎不解。
“我的好弟弟呀,你这次可是听信妇人之言先入为主了,方家才不是你以为的那样呢。咱们徐家仰仗他们的地方多了。”
“我得赶紧去找他们,问问到底怎么回事儿。嘉寒宁愿住在方家也不住你这里,我看这件事还有内情。”徐守业说着便起身要走。
“大哥,到底咋了?你不说清楚我心里迷糊。”徐守德心中惊讶,连忙起身追问起来。
虽然他官居三品又长住京城,但面前之中是他亲大哥也是当家人,因此他是端不起架子的,这一着急连家乡口音都露出来了。
“小妹没告诉你,方家是如何发家的?方家目前最有能力的人是谁?”
徐守业顿住脚步回头,见二弟真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不由又是一叹:“她不会光顾着告状,重要的事情全没说吧?”
见二弟摇了摇头,心里不由暗恼,这麻烦大了。
“我这么跟你说吧,咱们徐家能突然开起这么多糕点铺子,全是托方家一个人之福,虽然咱家出了银子买方子,但人家是给了面子才卖的,人家不卖你也没辙。”
“我中秋之前突然来京开铺,又做了月饼大赚了百多万两银子,也是此人谋略。若不是她主动卖月饼方子和生意策略,我根本想不到这上边去。”
“我完全照着她的计划做,就中秋节前那些日子,就赚了这么多,所有本钱一下回收,还有余力增开更多铺子。”
“若她不说,若她的策略不卖给徐家,徐家要少赚多少银子你知道么!尽管她收了钱,但相比徐家所赚,不过九牛一毛。”
“她的想法很多,做生意很有一套,方家的福缘食楼也是她开起来的,有她主事,方家超越徐家不是难事儿。”
“我靠着她的谋略和方子赚了钱,当然要倾力交好,而且我还打算让嘉熙娶方家闺女,亲上加亲。”
“……”徐侍郎听得大惊,这些事他全不知道。他知道的只是那个童养媳不是很贤惠,在家装乖,出了门就野了。
“可气的是,这次我从京城回家,立刻宴请方家人以示谢意,也想趁机为嘉熙提亲。结果没想到……”
☆、959。第959章 气在心头
徐守业说到这里又是用力一叹,有些烦躁地将那天醉仙楼的事情说了一下,包括后来提亲失败的事情。
他是后来才知道那天的矛盾起源于方家的福缘食府开业那天,一件小事就让老太太较了真,事后即使澄清了误会仍揪着不放。
就算这是他娘,他也无法接受她的小肚鸡肠和无理取闹。
徐侍郎这次听得哑口无言,无法辩解什么。
见大哥有气无处出的烦闷模样,不由尴尬,小心翼翼地问:“大哥,正好明儿沐休,我在福缘食楼设宴请方家人吃饭?”
顺便还给方家带去了生意,方家人应该会高兴吧?
“二弟,你知道方家最重要那人是谁么?”徐守业抬头,闷闷地道,“是子元三弟的小媳妇,她此次和哥哥们进京是来谈一笔大生意的。”
“咱妹子抱怨子元不孝,催了她赶路,她怎么不想想人家是否有重要的事情需要赶路?人家小姑娘都吃得了苦,她出门到摆起千金小姐款儿来了,她还好意思告状呢。”
“若不是她已为方家妇,我非得罚她抄佛经半年不可!”徐守业气怒地说道,声音都大了起来。
过来询问用膳时间的徐二夫人刚好走到门外拐角,听见大伯哥的声音不由一愣,听到后面也是一阵阵心惊。
难怪嘉寒前几天会让嬷嬷转达给她那句话,看来这事儿真是闹大了。
可她有什么错?她在五味楼还被人家欺负了呢,她都没找方家人麻烦,此时又何惧之有?不过此时也不便进屋,便转身离开了。
“……那现在怎么办?”徐侍郎苦笑,“这不得罪也得罪了,他们少年人总不至于和大人闹脾气吧?咱摆酒请他们,再说些好话不就行了么?”
“若是这样能解决问题,我也不烦了,就怕……”徐守业又叹了口气,苦笑道,“现在只希望嘉寒能够挽救和方家的关系了。”
想他将徐家粮行和蛋糕铺子又增开了十家之后,立刻马不停蹄往京城赶,希望赶上小七儿上回提过的那笔大生意。
因他家老娘的行为,小七儿对他的态度也冷淡了许多,提过的大生意后来都不肯再说了,真是让人无奈又着急。
他想过若一同进京可能会惹她怀疑企图,让她反感,不如晚些再来,到时再看有没有机会一起合作。
她既然说是大生意,想必就不是几个方子这么简单吧。若到时需要找合伙人,他不是最合适的目标么?
没想到……
“唉,我去方府一趟,不回来吃晚饭。”徐守业越想越捉急,最后一脸烦躁地往外走。
这次徐侍郎也不敢再说什么了。他在官场这么多年,察颜观色那是为官的基本功,刚才从大哥脸色来看,已是濒临暴风雨边缘了。
结果徐守业刚走到花园里就遇见了正走过来的方徐氏,不由沉下了脸色。方徐氏见了大哥连忙过来行礼,正要问他都到傍晚了怎么又要出去。
徐守业却不悦地“哼”了一声,一甩袖子便闷头往前走了,此时他气在心头,根本不愿意理会这个惹事的妹子。
“……”方徐氏一头雾水看着大哥远去,有心想问个明白,却又不敢喊。大哥一脸怒气的模样可真吓人。
不知是谁这么厉害,能把心性最稳重豪爽的大哥气成这样?
方府,方小福和文浩天正在拟聘礼清单,过两天就要回家了,拟好清单就好安排人去筹备。
在农家人眼里,从京城准备的聘礼比县城准备的聘礼更高端大气上档次,更有话题性,更能惹人羡慕妒嫉恨。
而他们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到时就算没有十里红妆,也能轰动石家坡了。
“没想到哥哥会选择在年内完婚,我还以为要等到来年金榜题名之后呢。”
方小福一边琢磨礼单,一边忍不住笑文浩天:“哥哥,你老实交代,是不是等不及了?想讨个老婆好过年呢?”
“确实是怕夜长梦多,还是早点娶回家安心一点。”文浩天笑着解释。他一边整理着从各种收罗来的礼单备用目录,一边挑选着自己要准备的写下来。
今天下午已经让如意斋送了一些贵重首饰过来,已经挑选了一些装了十二盒,又挑了十二盒金头面和十二盒银头面。
如意斋做的是富贵圈的生意,京城如意斋更是做豪门贵族的生意,因此这首饰的品质自又比县城的更有品质,价格更贵。
就这么些首饰已经快两万两了。甚至布料和干货什么的就在青阳县买了,差别不是很大,也没有首饰更有话题性。
“哥哥定好日子了吗?是不是一回家就上门提亲呀?”方小福仍在好奇地问着,“不知道是哪位姐妹这么好福气能成为我的嫂嫂?”
“等那天你自然就知道了。”文浩天并不上当,而是温和一笑,便一句话带过去了,气得方小福直瞪他。
等他们拟好清单时,敞轩外暮色已沉。
这些天夜色都来得有些早,虽然没有下雨下雪,但阳光却懒洋洋的,仿佛随时就会消失在云层后面。
他们担心回家路上就会冷起来,因此今天上午方小福就开始整理行装了。
他们家是准备了回程冬衣的,但石家表哥和刘家表哥们并没有,这一晃月余,气温早下降了许多。
因此,今天一早安排了府里十几个妇人专门为大家赶制冬衣。
府里招来专门照顾那八十多个孩童的嬷嬷,自上工以来就忙着为那些孩子缝冬衣,为了加快进度,方小福也让府里其他妇人在帮忙了。
她也正式和袁三娘谈了去青阳县的事情,袁三娘一听便暗松了一口气,立刻答应了。
既然此事说定,她也开始为自己和郑玮亭赶做冬衣,林杜鹃见状也来帮忙,到是很仗义。方小福见了也很满意。
职场之上从来不缺竞争和争斗,若能团结互助、友好相处,真的很不容易,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方府一片忙碌,终于到了快吃晚饭时,门上来报,徐家大舅来了。大家刚到厅上,听了消息顿时愣住,徐嘉寒立刻往门口赶去。
方小福和兄弟几个也迎了出去。
☆、960。第960章 无人能管
徐守业在看到子元兄弟还有小七儿迎了出来时,心里顿时暗松一口气,他们还给大舅这个面儿,事情就有回旋余地。
“爹,怎么才到啊?去过二叔府里没有?”徐嘉寒上前扶住老爹,露出欣喜的笑容。
“嗯,从那边过来的。”徐守业低声说道。徐嘉寒顿时笑容一凝,便知他爹急巴巴地赶过来是知道一些事情了。
“大舅一路辛苦,快进屋说话。”方子元也走了过来,行礼邀请道。其他兄弟一齐行礼,作了请的手势。
“大舅这是刚到呢?还是这时候才得空儿过来呢?”方小福见徐家大舅没有骑马,坐的是侍郎府的马车,故意笑问。
“我刚到不久,在你二舅家喝了一杯茶,知道嘉寒住在这儿,想着好久没见你们了,就过来这边了。”徐守业见小丫头明知故问,不禁有些尴尬地解释。
“哦,那大舅不是还没吃饭嘛?正好咱们要开饭,不嫌弃就一块儿入席吧。”方小福作恍然状,又热情地发出邀请。
只是徐守业听了心里别扭极了。这小丫头一定是故意糗他的。
“好啊,也是我来得巧,那就不客气了。”徐守业心里颤抖,脸上却仍声色不动地笑着,假装没听懂小丫头话外之意。
好在方小福不再说什么了,徐守业在子侄们簇拥下来到正厅,又与文浩天等人行礼打了招呼,这才入席。
看着摆了几桌的热闹场面,他心里不禁感慨,希望和方家的关系没有受到影响。
“大舅是从青阳县出发的么?不知这一路天气如何?可是更冷了啊?有没有下雪?”
方小福此时最关心的就是回程的天气,这时候没有天气预报,她又没出过远门,实在没有应对的经验。
“天气是有些冷了,能穿得上棉袄,但下雪还早着呢,估计得到下月吧,最快也要月底了。”徐守业连忙说道,又问,“你们啥时候回去啊?县学要报名了吧?”
“按计划是大后天一早就出发了,县学有十天报名期限,月底能赶得上。”方子元接口说道,“不过也不能再耽搁就是了。”
“那是,学业为重,你们还是要注意些别迟了。”徐守业便说了一句,忽而又笑道,“只是我刚到,你们又要回去了,我还想着能和你们一块儿启程呢。”
“大舅生意为重,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又是方子元接话,“对了,我娘还住在二舅那边,也不知何时回去,不如等大舅回去的时候带上她好了,这样我也能放心点了。”
“这个……”徐守业没想到外甥这么快就进入正题了,顿时让他有些窘迫,不知这招接还是不接呢……
“我们这次回去还带了不少小娃子,小七儿准备组新的合唱团,这一路事儿多,又要赶路,我怕照顾不到我娘。”
“我爹这会儿还没回来,他等见过大舅之后就要出发去陈丘县开铺了,会一路往回开新铺,不便再折回京城接我娘。”
“除非我娘肯跟他一起走,但肯定会赶路辛苦,不过若能放宽心怀,这一路风景风俗还是可以看看的。”
“若她不愿意,就只能请大舅费心了,总不好由着我娘无人能管吧。”方子元表情淡定说得随意,但徐守业听了却表情凝重地看了他一眼。
无人能管,可是包含了很多意思的吧。
“回头我问问你娘,这事儿你就别管了,照顾好你们自己就行。”徐守业无奈,只得表态。
方子元见大舅同意,自然不再说什么了。而方小福在和方子湛低声说着回家的安排,并没有在意方子元和徐守业的对话。
文浩天和吴先生、小方先生还有汪二郎中也在说着回家的事儿。今晚赵书朗不在,这桌就是他们这些人,还有默默吃饭没有说话的徐嘉寒和方子健。
徐守业见大家都各有话题,气氛很是融洽,并没有让他担忧的情况出现,心里不禁奇怪。难道只有子元他娘在闹别扭,方家这边根本没人在意?
吃完饭,文浩天他们陪着喝了一杯茶就告辞了,其他兄弟也各自散步去了。方小福也说他们要去散步,请徐嘉寒陪他爹坐会儿。
“我爹也去散步,体会一下咱们在这里的生活也好。”徐嘉寒立刻说道。
“对,我也去感受一下。”徐守业虽然不明白儿子的意思,但也立刻作出反应。
方小福他们自然不会反对,虽说徐大舅是客人,但他们府里客人多了,个个都要招呼周到还不累死?还是让他们自己招待自己吧。
于是徐守业也跟着人群去了花园散步,见大家都是三三两两地走在一起,边走边聊,时不时便传来欢快的笑声,不由又是一阵感慨。
“爹,这就是我们这近一个月来的生活,大家同出同进、朝夕相处很是快乐。”
徐嘉寒陪着他爹慢慢走在最后面,这时说道:“等回青阳县上学,我也要跟他们住一块儿去。而且文先生有教大家练武,我也在学着。”
徐守业听着惊奇不已,他这儿子已经被这群农家孩子给同化了吗?居然会喜欢上这种热闹的生活。不过文先生教武,到是意外收获。
“既然是你喜欢的,就去做吧。”最后,他自然只有支持的份儿。
“对了,你姑姑和子元是怎么回事儿?怎么又扯上小七儿了?”徐守业见他们父子离方小福他们远了,便问起儿子来。
徐嘉寒在这件事里其实是最有资格客观公正发表意见的,如今他爹来问,他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当下便从出发的第一天,他在镇口等到表弟一行然后去七里坡茶寮等姑姑到来开始说起,一直到几天前五味楼那一场故意为难的行为。
徐守业越听越气,最后徐嘉寒都说完了,他还在呼呼地喘着粗气,说不出话来。
“姑姑怪子元听小七儿的不听她的,一直赌着一口气呢。她看小七儿不顺眼,也是因为她把小七儿当成她争当家主母的拦路石。”
☆、961。第961章 少一个仇人便多一条路
“连姑父都拿她没办法,子元也不肯向她低头,小七儿到是在处处忍让,只是姑姑心里不痛快,事情就这么拧着了。”
“爹,这事儿你先别气,还是想办法解决吧。再这么僵持下去,我怕到时传回方家老宅,事儿就大了。”
徐嘉寒担忧地看着他爹。若是他们徐家姑娘在夫家争权没争到还惹了众怒,传出去丢的还是他们徐家的脸啊。
因此,虽是姑姑在夫家的事情,他们作为娘家本来管不着,但是也不能放任这样的事情发生啊。
“唉……”徐守业又叹了口气,也知道儿子说的在理儿,此事光生气是没有用的,还是要去解决,不能拖久了更不能闹大了。
最后他又问起儿子是否知道这些日子以来方家的生意情况。徐嘉寒自然也将他知道的情况说了一下。
在知道方家已经和文浩天、赵书朗谈成了合伙生意后,他只能用无言以对来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了。
如果他娘和妹子没有惹小七儿不高兴,小七儿会考虑让他加入的吧?若没有考虑,当初也不会跟他提及大生意这件事儿了。
能让他们一次拿几百万两出来做的生意,到时回利绝对在三倍以上,不然没人愿意冒险投入这么多钱的。
徐嘉寒又将赵家父子的身份说了,徐守业又是一阵感慨。
没想到当日在方家别苑里见到的小少年,居然是如意斋少东家。当时小七儿可是说那小少年是如意斋周掌柜的远房亲戚。
“小七儿为何要骗我说是周掌柜的远房亲戚?如意斋少东家的身份难道见不得人么?”他心中闷闷地想着,嘴里便嘀咕了出来。
“这个进京之后我就听他们说了,当时小睿是在躲避家族里争权夺位的人暗杀,不得不隐瞒身份藏在方家……”
徐嘉寒将原委说给他爹听。这事儿本来谁也不知道,还是进京之后某个机会,大家聊天时才知道的。
到了京城,赵君睿的身份自然瞒不住了,再瞒就有些不厚道。但他的苦衷、目的,也都跟大家说开了。
当然,最激动的还是和赵君睿在大杂院里共同生活那么久的石家兄弟和刘家兄弟们,而且他们也是手袋赚头的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