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刘泽磊的婚房就是他自己一直住着的屋,因为睡的是炕,婚床啥的就直接没打,但是有按炕的大小打了个床框,能挂帷帐。
屋里其它家俱一应都换上了新的,不再是少年住的屋,而是成了亲的大人屋了。
此时屋中装扮也是喜气洋洋,梦芙坐在炕头听着村里另外一位也很有福气的五福婆婆道吉祥,刘泽磊笑嘻嘻地挑起了红盖头。
程度一道道在走,方小福并没有看完,而是去了旁边屋角搭起来的奉茶的地儿,看玉玲这边的准备工作。
姐妹们早就经验十足了,再加上小满几个也跑来说负责清洗杯子、调糖茶、烧开水的琐事儿,石家这边姐妹只需要去奉茶便可。
这样活儿就轻松多了。
因为奉茶只能是娘家姐妹,嫂子是带队、管事儿的,不会具体去四处奉茶。因此姐妹多就轻松、姐妹少就忙不过来,可以找表妹在后勤帮忙的。
奉茶没有问题,方小福又回到婚房那边,在发糖时和兄弟们一起维持秩序。
她在大刘村孩子们心里是很有地位的,因此她一声吆喝,加上刘泽齐他们几个的带头,队伍立刻整齐地排起来了,比在石家坡的规范多了。
在妇人们心里,对方小福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这个刘长青家的外孙媳妇处理事情头头是道,而且气场很强。
再加上她们中很多人都是做过宝宝棉衣的,还想今年也能有这样的好事儿呢,因此只会好好表现,哪里会乱来了?
发糖环节顺利度过,大人们也都喝到了糖茶,说了吉祥话儿这才出了侧院去找座儿。
相比石家坡,大刘村没那么贫瘠,家族人也更齐心一些,长辈又多,就是有人调皮也跳不起来。何况办喜事的还是当村长的祖爷爷家。
因此,这份热闹是从昨儿就开始了,是大摆三天流水席,席面从屋里、院子一直摆到了外面的道路上。
方小福一听顿时震憾到了。流水席她是见识过了,这大摆三天还只是在书上见识过呢,是不是全村人这三天都不用煮饭了啊?
当然,她这想法是有些幼稚的,哪能一个邻人每天带着一家人跑来吃呢?连续三天主要是为了方便那些有些远或者不能及时赶来的人安排的。
然后村里有部分人是可以天天来吃的,但绝对不是带全家老少过来。主要是男子、长辈、同窗这些人,当然小孩子来蹭饭,搬个碗站在一旁吃也是常见现象。
这都是方子湛解释的,方小福这才恍然。
大家去正屋里拜见了二祖爷爷和族长祖爷爷他们,然后回侧院里坐下,到时直接在这儿摆席也方便。
不过很快,王小梅和王小菊就蹦蹦跳跳地找来了。方小福这边一下就热闹起来,又成了孩子王。
吃了喜酒之后,彩云抱着麒儿去婚房哄麒儿睡觉,屋里有她陪着梦芙,外面有玉玲带着姐妹,方小福便吆喝着大家往五子丘逛去了。
此时是早春,柳絮江畔柳枝正绿、柳絮飞扬。五子丘那边以桃树隔了几个区域,此时桃花初绽,远远望去已成风景。
山腰上有种一些新梅,但刚移栽过来没开多少,这时候只见露出绿意的枝条。但春天有桃花、梨花,夏天有荷花,五子丘除了赚钱,还是风景胜地了。
二祖爷爷早在征得方小福同意后,在五子丘那边山坡上占了一座小宅院,几个老头们打算夏天搬过去避暑。
又凉快又方便观景,可馋煞一村子人了。
柳絮江上架了两座相距大约十米的石桥,可供一辆大马车轻松过江,能承重两千斤。也就是说,能让十多个一百多斤的大人同时走上桥通过。
因为要方便车辆通过,桥面是平的,桥洞却是倒月形,淹水时堪堪八分满,不会没到桥面上,不管是什么汛来了都不受影响。
引桥比较长,一边直通五子丘那边垫高起来的青石小广场,一边则伸到了菜园里,与新修出来的村道相通。
就像现代的农村基础建设,要致富先修路,大刘村因为五子丘,村子环境也变得好了。其它道路也学了方山村,用公帐买了砖石铺平,雨雪天气都干净。
☆、1140。第1140章 适用于女人
方小福来五子丘不多,因为交给爹管了,也是给子鸿留着的一处产业,因此除了看帐就不愿意多插手。
现在过来也不问作坊运作,只四处看风景。
“山上的屋子都建好了,咱们啥时候搬过来住呀?”子维抬头看向半山腰,顿时露出开心的笑容。
“你不上县学的时候随时来住。”方小福一句话顿时让他蔫了。他现在可是秀才呢,读书跟不上哥哥们的脚步,是要加倍去刻苦的,哪有空来住啊?
“等荷花开时咱们就能来住!”子胜却昂着头霸气地宣告,“去县城太远,伙伴太少,咱们下回沐休就来这里!”
他的提议立刻获得得一大群小兄弟的欢呼附和,包括刘家这边、石家那边的小兄弟们。就连赵君睿都有些雀跃不已。如果荷花开时他还在这边的话……
“等我从京城回来,就过来这边住几天。”文浩天也适时开口凑热闹,一旁吴先生和小方先生默默扭头看向别处,觉得这位同窗师兄好幼稚。
大家都哈哈笑了起来。不过,陆云逸的提议却获得了所有人的赞同。
陆云逸说:“河水鱼我到是吃不少了,江水鱼在咱们镇可是很贵的,还不是每天买得到,如今看这柳絮江真是好地方啊,要是能在这里网鱼吃就好了。”
于是一大群人立刻都两眼放光地望住了方小福。
“这有何难,初十等小兄弟们放假,咱们来这里烤鱼吃、炖鱼汤吃,这里就有豆腐作坊,鱼头豆腐汤好喝又补。”
“还要烤肉!”
“还要香喷喷的荷叶鸡!”
小兄弟们立刻开始点菜。
“现在没有荷叶啦,要等三个月呢。”立刻有人提醒。
“……”于是充满期待的人立刻垮下了脸,可怜兮兮地望着方小福,好像在等她变出荷叶来。
“现在找荷叶来不及了,手撕鸡你们也没少吃,到时借作坊的厨房,做个八宝蒸鸡可以不?”方小福撇嘴说道。
“八宝蒸鸡是什么?”子旭立刻好奇问道。
“就是把鸡肚子挖空,填些红枣、香菇、玉米、山药、天麻、太子参、当归、茯苓、枸杞进去,蒸出来的鸡肉带着药香,吃了对身体好。”
“里面的八宝可以给姐妹们吃,你们吃鸡肉就好了。”方小福解释。这些东西主要是补血、养气,适用于女人的,但男人吃了也不坏。
大家光听八宝就觉得嘴馋了,自然说好。今儿初八,就是后天的事儿,大家很快作了任务分工,就这么定下来了。
一大群人又热热闹闹地在五子丘四处逛了一圈儿,一个下午就过去了,赶在傍晚前回到二祖爷爷家,刚好前面有两桌吃完了饭,帮忙的后生们正在收拾桌子。
刘泽飞也在帮忙队伍里,看见他们来连忙招呼他们过去,说先占住桌儿,一会儿又能腾出两桌了,很快就能上菜。
方小福眼睛一转,立刻吩咐小朋友们占位、等位,他们去婚房那边看看情况。
见一切顺利,刘泽磊的娘和大嫂也有过来关照,梦芙已在适应刘家的环境,方小福又说了些安慰的话,便让彩云抱着麒儿出来准备吃饭。
她带着孩子自是不能吃太晚,晚了夜风凉。
吃了饭,方小福他们便去和二祖爷爷他们告辞,先回家了,石家那边要晚一点,因为婚房那边奉茶的任务还没有结束。
迎着夕阳晚霞,赵安瑶透过车厢好奇地打量着山边的风景,又转到另一边看田园风光,最后方小福将车门整个拉开,两人坐在车门口视野一下宽敞了。
赵安瑶见识了太多的第一次,一路上都兴奋得叽叽喳喳个不停,也会问很多逗笑天真的问题,但被大家笑话也渐渐习惯了,不会尴尬。
第二天,是玉玲和石奕祥回门的日子。
本来在过去三天里,他们是应该来舅爷爷家的,但自家也是舅爷爷之一,两家又住得近,如果回来那回门咋办?
大人们商量之后就当两个舅爷爷都是娘家,都在回门这天一起回了,多出来的时间去其他老亲家里。
因此今天老方家都在二爷家吃饭,方杨氏和方刘氏吃了早饭就过去那边厨房帮忙,老太太则忙好后院里的事儿才收拾妥当了过去。
方志义也带着方徐氏回来了,直接去了二爷家。经过上回之后,她变得异常沉默,依然不好相处,但也没再吊着臭脸待人了。
知情人都装作没看见,昨天在石家坡也是这般。
而方小福和姐妹们一起干完厨房里的活儿差不多时间了才过去。赵安瑶和赵君睿都将自己当成老方家一份子了,大家到哪儿他们跟着走就是,一点也不懂将自己当外人。
陆云逸也是,不过他也确实可以算得上方家人了,虽说他还没上林家去提亲,但大家都已经知道他和月莲的事儿了。
只是最近方家和石家喜事儿多,月莲又还小,他也还年少,才没急着提亲,按陆云逸的意思,是想明年先定亲,等他考上举人就成亲。
长辈们自然没啥意见,虽然陆家娘不咋滴,但陆家还有族亲撑腰,兄长当家,嫂子又是自家表姐,月莲嫁过去也不会受委屈。
这样的亲事自然是让人满意的。
到是徐嘉寒和徐嘉熙就不方便再蹭饭了,昨晚他们回镇上前说后天一早他们直接从镇上再买两只羊腿来,八宝也负责采购,省得大家还要跑趟镇上。
方子元又让表哥顺便再把五花肉买一百斤,要切成薄片,吓得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但转念一想,他们这么多人,到时村里老少肯定又馋着,一百斤真是不算多了。
可也是小半只嫩猪的量啊……还不带骨头、肥膘的。
当晚让老爷子和大伯做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竹签儿出来,又把背篓都清洗干净了倒挂在衣架上晾着。
第二天,方小福和姐妹们都早早在厨房里做起了小馒头,准备今天在五子串烤,又忙着整理几大罐调料,兄弟们则整理起烤炉、钓竿、鱼网。
然后方子健和方子湛拖装备往大刘村,方子元去村口铺子买肉切片,还要了几根筒子骨炖汤用。
☆、1141。第1141章 临行前的相聚
方小福说鱼头炖豆腐做清汤,放两片酸菜调味。另外再炖个老骨红、白萝卜汤,又鲜又营养,可以晚点喝,把骨头精华都给炖出来。
今天主要都是烤的东西,多喝汤可以调和。
做这些的时候,方小福并没有瞒着方迎春,都有仔细教她,以后她在季家也可以弄这样的汤一家老少都滋补,成本也不高。
通过这些天的营养调理,方迎春比年前刚回家时滋润了不少,没了憔悴,皮肤也变水嫩了,发质也好了。
如果季琛此时再见她肯定要吓一跳,觉得自己拣了大便宜,娶了个大美人回家。
而且方迎春和当初的小满一样,性格也开朗阳光了许多,没了孙家未来当家主母的美梦,又吃了那些苦头更珍惜眼前得之不易的生活,因此性情反而稳定了不少。
一家人见她确实在改变自是欣慰不已,都道心态果然很重要。
因为这次烧烤动静很大,家里大人也说要去尝尝,上回在河边他们都没吃到,如今事儿不多,正好也去散散心。
结果二爷那边也全家出动,方小福暗暗咋舌,心想幸亏二哥说要一百斤肉,不然哪够吃哦。
最后大人都坐马车走,兄弟姐妹全部走路,再次远足。大家都兴奋得自动自发去准备竹筒装水,又要换掉身上的新衣裳。
不过这次方小福没让他们换衣裳,毕竟如今的五子丘也不比以前的荒山荒地,他们也可能挖不了土坑,都用烤炉。
两个烤炉自是不够用,但是再加三个去掉烟道管的壁炉就不一样了。炉子都用来炖汤、烧茶水。如果能挖洞的话,烤炉就全部用来烤羊腿了。
加上唐默他们一行,连唐彩和唐雪都喊进了远足的队伍,不过那些妇人都是坐马车走的,小六赶车。唐铭交给袁三娘抱的,就当出来晒晒太阳。
还有林书奇、林书宝、林小娣三个,季家表兄弟们和七表舅今儿也不读书了,也跟着来踏青,长长的远足队伍一路高歌从田间穿过,光是走路就让每个人都很开心了。
到了五子丘,二祖爷爷听说了此事,立刻让刘泽磊和刘泽扬送酒过来。家里宴客买了很多酒,大家不够继续往家去拿。
当然,他也要报餐,说晚点就来。族长祖爷爷早在刘泽胜到来不久,也拿着钓竿提着鱼篓过来了,而且还自带小凳。
方小福一边张罗准备工作,一边想了想,干脆让方子湛去北季村把老外公他们都接过来,难得这么好的天气,就当踏青。
没想到她才这么提议,石家那边姑婆和姑爷爷他们也来了。刚生孩子的,还没生孩子的,也都来了。这一车车跑了一趟又一趟。
于是这一天,在五子丘的烧烤盛会就像一次休闲的家宴,来了很多老少亲朋,都在五子丘参观着,更像作坊落成乔迁之喜。
不过人员增加了,参与进来干活的人也变多了,方小福仍是主要担当调配的工作。怕鱼不够吃,兄弟们全部去网鱼了。
而徐家兄弟到来也吓人一跳,因为徐家大舅和徐大夫人竟然也来了,不但羊腿有好几只,还带了酒过来,方志义也带着方徐氏过来。
方小福见这阵仗,便有些明白,徐家已经知道那件事儿了,是来示好的。
但这事儿有大人处理,她不犯着把自己搭进去瞎操心,因此行礼之后仍然忙自己的。
好在有几处地方是可以挖洞的,并没有全部被青石铺满,到是解了些烤鱼烤肉的围。只是吃的人太多了,她不得不思考出路。
后来让她想到,喊方子湛先去外婆家找些腊肉、土豆、面粉,找来这些材料后,交给姐妹们处理成她要的。
又让方子健和子拓回趟家,把家里平底锅拿来,再去摘些温室辣椒。再去大杂院厨房多拿些冷盘来凑数。
然后又让子鸿去小舅作坊要些五香豆干和水豆腐。
之后,方小福见招拆招,利用新增加的东西又做了几道菜出来,加上冷盘,都是开胃美食,大家喝酒方便。
再加上不时烤好的肉串和小鱼,两种汤还有一直蒸到八宝材料用完的蒸鸡,大家都吃得很尽兴,厨房还提供了烤鸭、风鸡和大米饭。
桌椅和碗筷则是二祖爷爷那边提供的,今天已是流水席第三天,客人没那么多了,减少十桌的数量直接移到五子丘小广场上,还送了几道菜过来。
于是,这次野炊又增加了二祖爷爷家的喜庆。
之后,方小福注意到很多人都在朝三位即将进京赶考的举人敬酒祝福,于是又想,这更像是一场临行前的相聚。
这一整天方小福很累,但觉得累得快乐,看着老少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就连徐大夫人都过来笑着对她道了辛苦,就觉得所有辛苦还是值得的。
傍晚,二祖爷爷让流水席多开了一批,所有人吃了饭各自回家。方子湛他们赶着马车光是送人都辛苦了。
不过远足的人仍然是走路回去的,因为方小福说消食。
等回到家,赵君睿一脸满足叶感慨:“这才是生活!”
“虽然我希望天天都呆在这样的生活里,有吃有喝有玩儿,可是好累啊!我的两条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赵安瑶却一边捶着两腿一边好像举步维艰地朝屋里走去。可是她说的话仍是逗笑了大家。没多久,方子元主动打来一桶热水,让两个丫头泡泡腿。
“二哥,我想泡个澡行不?”方小福却不满足泡脚,大声提了条件。
“我也要!我也要!辛苦二哥了!”赵安瑶不知何时起跟着方小福叫顺了口,还真当方子元是大哥哥了。不过这么叫着相处起来反面自然了些。
一时间还真让方小福摸不透她的心思了,若她只是小姑娘心性,年纪渐长时喜好会有所改变,二哥的媳妇儿不是要飞了嘛?
方子元一声不吭又提了两桶水过来,给她们倒进浴盆里,两个小姑娘也不计较了,一起共浴,边泡还边唱歌。
方子元在门外听见不由猛撇嘴。
☆、1147
二月十一,梦芙回门。
二月十六,方迎春出嫁。
终于轮到老方家办大事了,有了前面二爷家和姑婆家的经验,方小福这个娘家嫂子当得风生水起,经验十足了。
季家虽然家境有限,但这场婚事算是他家几代人里最隆重盛大的了,同来迎亲的除了那天一起喝酒的七个后生,也有季家几个表哥。
因是同族兄弟成亲,季家人没有作为娘家亲戚到这边,而是准备直接在季琛家喝喜酒的。
老方家这边,和季家有亲戚关联的就只有方子湛他们二房人,加上娘家人不方便去夫家,因此仍是只有兄弟姐妹过去。
而二爷家玉玲已嫁,和石家姐妹一起过来送嫁,但不会去北季村,同去的除了子拓兄弟四个,还有玉霜姐妹三人。
这次连彩云都不方便过去了,因为和男家没有关联。因此,方小福一个人带着小满姐妹三个和玉霜姐妹三个,不过赵安瑶也有了经验,能算得上一个帮手了。
方迎春的嫁妆虽然没有玉玲的丰厚,却也根据她最近的表现,方小福为她又添了不少。
首饰都是镇口首饰铺子里买的,光金银头面就各有十六盒、其它首饰也装了十六盒,珍珠一百颗。
压箱银子也增加到两千两银票,再加上家里大人给的,就有近万两了。另外还有兄弟们添妆的金银锞子也有上千两。
本来赵君睿姐妹也要添些首饰,被方小福拦下了,因为她准备的首饰没那么高档,而赵君睿给的肯定好些,有了对比就麻烦了。
最后赵君睿也和兄弟们一起添了金银锞子各两锭,赵安瑶则是一百两银票。
方迎春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激动得当场就痛哭起来,说她有了这么多钱,这辈子还愁啥?还眼皮子浅啥?还眼红别人啥?
虽然这话说得让人哭笑不得,却也是真心话,大家都表示理解。
除了这些,各种四季布料也是一整车,再加上绣品、夫家人衣裳鞋袜、床上用品、婚房用品、棉被细软、成亲一应用品等等都装了四马车。
家俱也是头天送过去的,季家新砌的侧院,没有在婚房砌炕,用的女家打制的八宝雕花床。若到了冬天,有壁炉就不用烧炕了。
而买地的事儿一直到现在出了高价也只凑足了十亩地,这才作罢。
这么多嫁妆对于如今的方家甚至二爷家、姑婆家、老外婆家,都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方迎春,却是天大一笔财富,才会让她如此激动。
对于季琛家,在看到这么丰厚的嫁妆进门时,也是吓到了,傻在那儿差点忘了迎新人拜堂。好在大舅奶奶作为媒人之一,有过来帮忙,不然都糗了。
而方家女带着丰厚嫁妆嫁进季家门的事儿也风一样传遍了整个北季村。
有人听了替季琛高兴,有人也不禁眼红,尤其那个一口拒绝了亲事的第一家后生的娘亲,更是肠子悔青。
如果方迎春还只是那个恶女,她到不后悔,可问题是方迎春在北季村住了那些天,很多妇人听说她要嫁季琛,都有找借口去看过,见她腼腆有礼,绣活儿又好,都觉得季琛没有太亏。
那时她也只是多份好奇,并未动心,何况人家已经和季琛说定了。可是今儿成亲这盛况,顿时让她气得跺脚。
多好的媳妇哟!这么有钱的亲家她居然放过了。
那位曾经被方迎春挑中的后生虽然心里遗憾,但也没有太在意。毕竟和季琛哥比起来,他年轻,还等得。季琛哥老大难问题得以解决,他们做兄弟的也替他开心。
方家带来奉茶的糕点和零嘴也非常丰富又多,村里妇人们下午都坐在院子里舍不得走了,一个个见了季家大嫂都调侃说这二媳妇进门,可要把大媳妇比下去了。
方小福在不远处听见不由皱眉不已。
这些妇人不知方家根底,说话可没那些顾虑了。如今吃了方家的好,想着多说点方家的好听话,又或者自以为是玩笑话,却不知是很拉仇恨的。
因此她立刻拉着方子湛一阵耳语,然后方子湛去悄悄和二哥一阵耳语,然后又拉着大哥守了门,方小福和赵安瑶进婚房。
方迎春正在新房里好奇地打量着。喜糖都分过了,大家都在外面吃,进来找她说话的人反而少,这会儿正闲着。
因此看见三嫂进来立刻拉着她说季家好像也不错。
“迎春,还记得昨晚我教过你的事情吗?”方小福却一脸正色地看着方迎春,准备最后一次教妹。
方迎春愣了愣,但见三嫂表情如此严肃,连忙敛了敛心神,低声说起来。
“知道,明儿一早敬完茶就将压箱钱数两千两上交家里公帐,就说我如今是季家一份子,为季家尽份心意是应该的。”
“再给两个读书的弟弟各准备一千两作读书之用,交给婆婆收着。再把金银头面各拿四套出来、还有两盒首饰,都给妹妹留着添妆。”
“还有镯子,给奶的、婆婆的、婶娘的、大嫂的,都要在明儿一起给他们,不能漏掉谁,另外给小侄女的银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