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时若连绣花都不会,传出去可丢的婆婆面儿啊。可小七儿一天忙到晚,还得亏三哥他们每天上学,没有要吃这个、要吃那个,不然我还得抽时间下厨房呢。”
方小福也露出愁容,她每天事儿确实很多,不但有大大小小的兄弟要关照着,还有唐思他们几个小的要管着。
唐铭如今已能连走带爬扑过来了,姨姨、叔叔也叫得很清楚。麒儿坐在童车里每天也要出来逛几回,不过方小福怕树上掉东西,都让彩云放下遮框纱帘罩着。
大表嫂和二表嫂也带着孩子住进来了,不过夜里夫君们回来了要读书,她们都带着孩子集中到敞轩这边玩耍,不去吵闹到他们。
虽然别苑里如今人多、热闹,但大家都是住惯农家的,因此并不觉得多喧嚣、拥挤。
而且别苑里有二表婶管事、李德义管家,还有下人干活、丫环伺候、乳娘照顾,到也不需要方小福多少时间去操心。
不过,安慰情绪失落的徐家大舅时,这些事情自然是要说的。
“小七儿,今年蛋糕生意还是很稳定的,我重点也在拓展铺子、扩大买卖范围,因此,那些方子还是够用的。”
徐守业理解方小福忙碌的无奈,但他也有他的难处,因此还是说道:“中秋、过年都可以用去年的方子撑着,可你还是要抽空儿弄新方子啊,明年总要出新品种了吧!”
“嗯,明年我应该能缓一缓,或者今年我想到了什么口味的方子,也会通知大舅的。”方小福笑吟吟地安抚着徐守业。
就在徐守业欢喜之时突然话锋一转跳了频道。
“大舅,如今我哥哥已是御史中丞,不过初入朝堂仍是新手一个,以后还要徐家多照应些的,就是不知道二舅与我哥哥在政见上是否相合了。”
徐守业心中一跳,连忙笑道:“咱们徐家与文先生都是青阳县出身,说句矫情的话,这出门在外可就是乡里乡亲了。”
“是呀,我也是这么想着呢,大家既是忠君之官,又是同乡,论辈份二舅可是长辈,关照晚辈一二也是情理之中的,政见上应该谈得来才是。”
方小福也打了个哈哈。
徐守业本是精明之人,与方小福打交道都一年了,哪会不明白她话里有话?小丫头刚刚都说忙,哪会花时间跟他闲扯?
“小七儿,可是文先生那边有啥想法?”徐守业正了正脸色,试探地问。
“那到没有,是我刚才想起来这事儿。”方小福连忙说道,神情也多了几分认真。
“大舅也知道,我哥哥一直以来学问好、声望高、当今皇上更是对他寄与厚望,而他也不负众望,以状元之身被钦点从二品朝官。”
“是的,天一先生可是咱们青阳县的骄傲,更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徐守业连忙点头,到不算虚应,如今天一先生可是东黎国最热门人物,走到哪儿都有人津津乐道。
“可是这天下人也知道,天一先生是长乐先生的弟子,长乐先生也是太子殿下的先生,就连太子殿下都叫天一先生一声师兄。”
方小福话锋一转点明主题:“如今天一先生入朝,必是万众瞩目,但同时也会为不同政见之人密切关注,甚至可能会得罪人而不自知。”
“我很担心哥哥在京城过得好不好,我更怕看到他与家乡同僚意见不合,影响仕途。至少……咱们青阳县读书人应该团结、扶持。”
“那是,朝堂之上风云变幻,可比咱们行商之人更复杂莫测,水深得很哪。”徐守业认同地感慨,心里却有些吃惊,小七儿这是几个意思?
“咱们青阳县上百年来可都是文人辈出,京官、地方官占整个东黎国的两成以上,可比其它县多得多。”
“以后,只怕还会更多,而且集中在咱们文家集镇!”方小福说到这里神态间多了几分豪气,还看了徐家大舅一眼。
“那是!”徐守业也骄傲地笑了,“这次院试,你们方家连女婿一起就有五个秀才,而且头榜就占了四个!恐怕整个东黎也没有谁家有这成绩!”
方小福抿嘴一笑,自是知道徐家大舅这骄傲的笑容为哪般,当然不是为方家,而是他儿子是头榜第四,他的外甥是头榜第二。
而且他的小弟也入朝为官了,他有三个弟弟,如今两个京官,一个地方官,就他因承担家业而放弃了入仕。
他现在不阻拦长子科举,是因他还年壮,可以多为下一代挡风遮雨,让他们都有机会为自己博一把功名。
因此,若论文家集镇的成就,自然就是徐家和方家了。
“可他们还是初生牛犊,就算三年后能入仕,也是毛头小子一个,让人担心前途哪。最好的办法就是互相照应,不要出现野路子。”
方小福突然又道。徐守业愣了愣,脱口道:“野路子?”
“咱们自然都是忠于皇上、忠于皇储的正统一派呀,如果在仕途上走歪了、走偏了,可不就是野路子?”
“……”徐守业愣了愣,这才惊觉小丫头的真正意图。说什么以后,这是在暗示他徐家的立场要正,不能成为野路子啊。
“小七儿,你是担心二舅在朝堂上久了,会和别人同流合污做错事情么?”
徐守业这才回过味儿来,既然他是和文浩天、方家亲近的,自然是正统这边的,那小丫头的意思就是指他兄弟了。
“也不止二舅,至少咱们青阳县的人都要有所觉悟,可不能站错了队啊。”方小福弯了弯唇,虽不直指,还是直指地说道。
☆、1224。第1224章 买不起为何不让别人买?
“呵呵,这都是我自个儿在这里想着,毕竟二哥他们下个月就要去参加乡试了。”方小福又打了个哈哈,开始自圆其说。
“虽说他们只是想考个举人,不急着进京赶考,可真到明年谁又说得准哪?就像这次就要去乡试一样,还不是说报名就报名了嘛。”
“我想着他们还年轻就要入仕,哥哥已经入朝为官,会不会被人排挤?会不会得罪人?哎,这越想就越多了啊……”
方小福说得还夸张地叹了口气,撇撇嘴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小七儿,别怪大舅说你,你这可真是想多了。不过大舅理解你,你也是担心他们几个,就像我担心你二舅、三舅、四舅一样,只有真切体会过,才能理解。”
徐守业摇了摇头,还别说,这样的话题还真是能够引起共鸣,感同身受。但小七儿的另一层担心,也引起了他的警惕。
不管小丫头是有心还是无意,这朝堂之上站错队可是很危险的。
且不说正统和野路子谁的实力更强大,单就天一先生作为坚定正统派已经入朝来看,这势头就明摆着了。
那些官油子或许会有几把算盘,但与天一先生同期入朝的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官员,正如小丫头刚才说的,都是初生牛犊子。
他们就像一股新鲜活水,会让朝堂呈现不同的面貌,而他们,在必须要站队的时候,肯定绝无意外地挤到天一先生身后的。
小丫头其实还是在暗示他,别让他那几个弟弟站错了队,与天一先生为敌吧?
确实,这对他们、对徐家并没有好处。
想到这里,徐守业脸上神色也明朗了许多,方小福一边在吃葡萄一边也在观察着徐家大舅的表情,见他松开了眉头、眼神坚定了不少,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
若徐家大舅能控制徐家的力量,别再被别人使用,哪怕不保正统,至少别添乱也是一件好事儿了。
“小七儿,以后别想这些了,多想想蛋糕方子啊,还有饼干,这天气热了,不想吃饭的时候吃块蛋糕真是不错。”
徐守业放下茶杯,把话题又拉回到生意上来。
“知道啦大舅,其实我最近也有在琢磨呢,只是事儿多总难集中精神。”方小福明媚一笑,忽道,“不瞒大舅,我上回在京城谈的那笔生意就要开业了,紧张着呢。”
“哦?盛世名园?”徐守业眼睛一亮,顿时来了兴趣,忽又垮下了笑容,埋怨道,“小七儿和人谈那么大的生意,好遗憾大舅没赶上趟儿啊。”
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现在提起时心里还是很酸涩。
“大舅也一直没闲着啊,这生意越来越大、越来越好了呢。”方小福哈哈一笑,并不直接应对那酸溜溜的情绪。
徐守业也便笑了起来,不再说这事儿了。话题又回到下个月的月饼生意上,说了一会儿生意经,徐守业便要离开。
因赶着去京城,还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也没留在别苑吃饭,走时却忽然问方小福,盛世名园开张时,她会不会去京城?
方小福却露出纠结的表情,说要看哥哥们忙不忙得过来。等徐守业走后,她的表情顿时垮了下来,忧愁地叹了口气。
盛世名园可是去年就开始创建了,整个冬天、春天、夏天,都在忙碌的建设之中。投入大管事就有几十人,小管事就更不用说了。
这么大阵仗,在京城里都不算新闻了,不论哪个阶层的人都在好奇盼望着呢,根本不知道盛世名园是什么。
盛世名园更像一座大庄园,花园、道路、假山、水渠、池塘、院子、楼阁、亭子……再加上它的名字“盛世名园”。
很多人都认为就是一座大庄园,而且建设的还是如意斋的老板,豪商赵家。因此了解赵家的人又以为是在建一座别庄。
可是赵家人也不知道是在建什么,对于别人的好奇根本无可奉告。但反而让各种猜测、议论甚至谣传都冒了出来。
一直支持、拉拢赵家的那些势力也蠢蠢欲动,但赵书郎却轻描淡写地说,建座园子而已。之后就不敢多说了。
可他虽说作了解释,却也等于没说。这建园子的人多了去,可谁会买下几条街来建?只是之后赵书朗就很少露面了。
如今京城西南的盛世名园都快开业了,西南城外那片本是贫瘠的地却始终未能买下来。一开始是无主荒地,但衙门总有理由拖拉。
后来赵书郎亲自去衙门放话,说既然衙门连荒地都不放出来,说不得他只好去工部问问原由了。
这时代所有土地、农耕、建造、水利、运输等等都是工部所辖,但是有主的农田、山林什么的又归户部入籍管理。
朝中六部在各县衙又有六房负责当地所属工作。可在京城,这买地不成竟是如此原因,就能直接上工部去上告了。
这时才有消息出来,说那片地早被瑞王世子看中,正在筹银子要买。既然是皇室子弟要买,衙门自然不敢往外放卖,只能等人家筹齐银子不是?
有答案就好,当时也快过年了,结果英王世子闹完福王之后,转而又将瑞王世子买地的事儿当成笑话在朝堂上说道起来。
他在朝上提了三个疑问,为何瑞王世子会看中一块贫瘠得无人愿买的地?为何想买却只放话而始终未买?买不起为何不让别人买?
一时群臣都惊到了,有人暗叹这小霸王竟为了一块地又扯皮上了,也有人暗里看起热闹来。
世子们没有实职、也无宣诏并不能上朝议政,但英王世子同时还是安宁侯,王、公、侯等有爵之人是可以上朝的。
正因为他天天上朝、常常找茬,英王觉得丢脸,早就告病在家,不屑与子同朝议政了。
可买地之事被安宁侯起了头,其他三侯立刻呼应,还真是让人为难啊。尤其瑞王更是黑了脸,宽袖中拳头紧握,也不知是在怪儿子无能,还是怒侄子生事。
可是事情闹腾起来,反而谁也不好买,谁买就会成为被怀疑的目标。
☆、1225。第1225章 得利的是汉王
后来还是安平侯言旭明提议,既然不好卖,不如给禁军金吾卫作训练场地,反正种不了地、面积又不小,可不正好建营房和校场么?
这时高王便出来反对了,说禁军已有大校场,何必多建一个?不如给巡城卫得了。
这时成王也插一脚,说金吾卫和巡城卫不都是禁军所属么?要这么多大校场做什么?不如给京畿大营……
结果大家又为其归属问题争了起来。
四小安侯和几位叔王互不相让,反而是福王、善王、祁王这三位皇子装聋作哑谁也不吭声。太子也神态自若,从开始就没参与过。
但明眼人都知道,为谁争吵为谁忙。
最后无聊得直打呵欠的六皇子汉王突然一声大喝:“谁也别争了,不就是一块鸟不拉屎的穷地吗,给我建个跑马场好了。”
其他人还想反对,但汉王突然发怒了,直接上前跪向父皇,说福王在城南有块好地,又建庄子又有猎场,他羡慕多年了,如今要块贫地跑跑马不过份吧?
于是四小安侯消停了,说也不错,到时还请汉王也让他们去跑几圈儿。几位叔王见状就不好说什么了。
这汉王年纪还小着,平日痴武、喜欢军中生活,上朝却只是应景儿,别人经营权力,他总打瞌睡,并不参与。
皇上便下旨将那片有争议的地包括附近的山林全给了汉王。
这次三方争强,得利的是汉王。
只是,盛世名园就只能在城内先开起来了。
本来方小福并不知道,文浩天说这些事儿时是对三兄弟说的。但后来东方宇自己提了起来,说等风头过了,会帮她把那块地弄到手。
而今,盛世名园所有建筑、植物和娱乐设施已初步建成,一应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培训之中。
方小福在青阳县培训出来的合唱团已达到两百多人,她打算将六十个年轻男女先送去京城,再有二十个变声期少年也送过去。
这几个月来重点训练他们跳舞和走位等肢体的基本功,还有年轻男女练习了《落日英雄梦》的三场戏目,变声少年练习了校园剧和十几个小品。
原本是计划队伍先行,等乡试之后,她也会和三兄弟去京城,把盛世名园的几个项目巩固一下,以保开张顺利。
但现在因为她身份的原因,进京城可能会有风险,以前不知情到不觉得,这京城也随时去得,如今心境不一样了,行动起来就有些束手束脚,让人很是无奈。
因此现在队伍虽在王智的带领下同两个管事去京城了,但她能不能跟上开业的脚步,还在犹豫当中。
其他兄弟并不知情,还在说若他们也考上了举人,就跟着一起再去京城逛逛,去年没逛到的地方,今年还是有机会实现的。
转眼到了八月初,方子湛他们读书越发勤奋了。
县学师长们为这期学子的勤奋认真感动,还特地为他们报考乡试的人开了几回小灶,重点讲解近几届乡试出题风格,甚至让他们做了不少模拟试卷。
方小福作为现代大学生,虽然想法颇多,但在这时代里也不敢乱出主意,以免误导大家,反而害他们发挥不好。
因此,她也只能默默为他们加油,唱歌给他们听,说笑话给他们听,以自己的方式为他们解压。
八月初五应试之人就不去县学了,回家与家人团聚,之后赶往州府应试。
方子湛他们没有回家,而是和别苑里其他人一起在福缘食府玩了一天,当晚早早睡觉,第二天吃了早餐就坐着马车出发。
苏靖一直住在县学里,虽然也来过别苑几回,但主要还是住在县学里,这天也跟大家一起出发,颇有种归队的感觉。
这次别苑里除了子维被方小福反对报考乡试,其他人都参加了,很多人都当是去熟悉下考场,为三年后做准备的。
子维未能参加而闷闷不乐。方小福再次严肃地开导他:“明明是个小少年,为啥要把自己弄个跟个小老头儿似的?”
“你瞧瞧人家嘉熙,明明和陆二弟差不多大,却连童生都不是。难道是他学问不好?读书太少?我估摸着他读书不会比你少,他只是没去考而已。”
“你从小有读书天赋,可也不能读成书呆子啊,该玩耍的时候还是要玩耍,该睡懒觉的时候还是要睡懒觉的。”
“难道你今年考上了举人,明年就去会试?殿试?一个十五岁的官,你说朝廷该怎么安排你?几品都嫌小啊。”
子维一直低着头听训,这时候才抬头白了方小福一眼,但还是不说话,又移开目光去望着天空。
“我知道你想表现得更好,你也不想被哥哥们撇下,可你怎么不想想,大哥十九了、二哥十八了、三哥十七了,你才多大?”
“还有你姐夫二十二了,苏靖也十九了,嘉寒表哥也十九,其他人就不多说,最小的也差不多十七了,你说你一个十四的小子去掺和啥?”
“知道了,我等三年就是。”子维终于沉默不下去了,闷闷地开口,“到时我一定考上头榜!”
“就是,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年纪小付出就比别人多,何苦让自己这么累呢。三年后再娶个媳妇儿,成家、立业!”方小福见他终于妥协了,不由笑道。
结果,子维面无表情横了她一眼,便直接走掉了。
“哎,子维同学你害羞啥啊?这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是很正常的嘛……”
然而子维同学早已走得没影儿了,好快!
八月十五,考生们还没回来。
方小福本不想回方山村,可小兄弟们得回去,然而他们都惦着哥哥们的情况,都不想回去,说如果哥哥们回来,肯定是先回这里。
这样他们就能第一时间知道情况了。
最后方小福只好托赶回来的大伯回去带信儿,把大人们和留守的小姐妹都接了过来,就像去年的中秋节,都在县城过。
包括石家、刘家也都过来了,林家和祝家的夫人,唐家姐妹也来了。
方小福在方府摆了几桌,安顿大家住下。
然而当晚,东方宇却来了。
☆、1226。第1226章 太子殿下来了
圆月挂在天边,月色明媚清亮,走在路上根本不需要提灯。
因为小孩子需要睡觉了,方小福和彩云几个还是回来得挺早的。
安置好唐铭他们,方小福哼着歌儿回到自己屋里,打算偷闲再默写几个饼干方子。这还是今儿吃月饼的时候突然想到的。
结果推开自己的屋门就看见月色满窗,室内被照亮,两个黑衣男子正坐在她的桌前,听见门口的动静而抬头笑望着她。
“……”方小福傻在门口,一时竟忘了尖叫示警,也忘了招呼来人。
“三少夫人,茶来了,你的茉莉花茶,还有发糕、土豆饼。”燕儿的说话声在楼梯上响起,窗子的微光照亮了楼梯。
“给我吧,你们刚吃了月饼,别太早睡,小心长胖。”方小福连忙回身接过托盘,上面放着一只小茶壶和一只大盘子,上边分开放着几块发糕和土豆饼。
燕儿本来想说有些重,她送进屋就好,结果因为方小福后一句话,让她哭笑不得,注意力也就转开了。
将东西交给方小福后就蹬、蹬地下楼去了,说是要拉着莺儿她们到园子里走一圈儿。
方小福看着燕儿下了楼,这才转身,结果就觉手上一轻,小茶壶被人拿走了,还没来得及说话,装发糕和土豆饼的盘子也让人端走了。
“……”方小福默默进屋,转身栓上屋门,然后回身看着东方宇,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因为他还带了个人来,不认识的人,让她不敢开口。
“小琪儿,怎么还不过来?真的想不起我是谁了?”接过盘子的人正拿了一块土豆饼在吃,结果没听见身后动静,回身看过来,表情很受伤地说道。
“她连我都不认得,还会认得你?”东方宇将桌上茶杯拿起倒了一杯带着茉莉清香的茶水,一边递给对方一边说道。
“那怎么一样,小琪儿可是说过长大了要嫁给我的。”
“她也说过要嫁给我呀,又不是只对你说过。”
“……”看着两个黑衣人在自己屋里喝茶、吃饼、争宠,方小福有些哭笑不得,感觉这气氛……真是诡异。
“小琪儿,太子哥哥来看你了,还傻站在那儿作什么。”东方宇发现妹妹还没过来,不由无奈地说道。
原来是太子殿下来了。
方小福有些吃惊,一时更加无措了。她该行什么礼?该以何种身份拜见太子哥哥?
“小琪儿,太子哥哥为了你,可是至今仍空着妃位啊,你到好,下落不明这么多年,成了别人家的人也罢了,竟然还把我这么重要的人给忘了!”
就在方小福思绪有些乱时,身子已被一双手臂圈住怀里,皇太子东方宸哀怨地控诉着,有力的手臂又紧了紧,似在传达着他的思念。
“太子哥哥……”方小福感受到他的亲昵,一瞬间紧崩的神经便松开了,也回抱了他,歉意地道,“对不起,我把自己也给忘了。”
“我都听说了,想不起来没关系,让哥哥找着了就好。”东方宸也有些动容,声音紧了紧,有些闷闷的。
这些年他和东方宇可从未放弃寻找,却没想到妹妹已成了农家童养媳,是他们疏漏了。知道消息后他也和东方宇一样,心是崩溃的。
“抱了一会儿就行了啊,别老霸着,我还没抱呢。”东方宇走过来用力拉开东方宸,再将妹妹抱回自己怀中。
方小福被抱来抱去不由囧囧有神地翻了个白眼。
好在哥俩互相牵制,也让她得回了自由身,正式向东方宸行了个蹲身大礼,但被他立刻扶起,宠溺地摸摸她的头。
方小福撇了撇嘴,终是没有抱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