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爷子他们则是笑容满面,心里自豪得很。
方小福也和一些长辈们说了会儿话,便去大杂院看小姐妹们的准备情况。昨晚她说过今天上午要开始教新款小马夹的。
不过为了让更多人提前适应,她会在前面厅上先教自己身边的人,大家在围观的过程里先熟悉一下,之后学时就容易理解一点。
不过这会儿不会立刻教的,因为公祠祭祖马上要开始了。
她到厅上果然看见姐妹们已经摆好了桌子,准备了布料、棉花、剪刀和针线等物,妇人们也出来了,看见她来都问何时开始。
一些本来就出来看热闹的村里妇人知道今天要开始做新活儿,也都积极地等在这边。
“等公祠那边仪式结束,咱们就开始干活。”方小福将唐铭抱起来,免得被来来往往的人群挤到了,又仔细检查了一下棉花的松软度,觉得都还不错。
毕竟经过了一个夏天的晾晒,不再是刚收回来时那种绵软沉实的感觉。
大家正说着话,外面就传来热闹的吆喝声,方小福连忙喊着跑远的唐思,不一会儿方子湛和方子元就找了过来。
方子元将唐思抱了起来又牵过林森,方子湛过来接过唐铭,方小福也和姐妹们一起快步往外走,开祠堂的热闹可比年节庆祝更大,小姑娘总是喜欢看热闹的。
妇人们面面相觑,也好奇农家人开祠堂祭祖是什么模样,便也跟了上去。
出了大杂院,就看见很多人往公祠走去,就连村塾上午都放假了,此时太阳刚刚从山头升到天空,秋风微微吹着,带着河水的凉意,很是舒适。
随着村里长辈们的吆喝,这次考上举人的几个后生便从人群里走了出来,他们的家人都一脸骄傲地跟在后面。
方子健、方子元和方子湛三兄弟也是要过去一起进祠堂的。
方小福连忙接过唐铭,唐思和林森乖巧地着在她身旁,这时林孙氏走了过来抱起了自己的儿子,这样站得高、看得远一些。
唐思仰头看了看林森,不禁有些羡慕。方小福见了便扭头看了看,准备找个人帮忙,这时袁三娘就走了过来把唐思抱起来。
方小福笑看了她一眼,就喊大家一起往前走。快到公祠门口时就发现有人维持秩序,要求大家排队进去。
方小福一看自家大人在前面一些,她和姐妹们在后面一点,便吆喝大家跟紧,也排进队伍里去了。
但他们都是举人家的人,不小心排到前面的人都让开了,让他们排到最前面去了。方小福便道谢,结果被人笑称她是史上最年轻的举人娘子。
于是说笑声立刻传开了,气氛很是热烈而融洽。方小福被人喊举人娘子,也觉得新鲜,而且骄傲,但还是客气地寒暄了起来。
就这样说笑着进了公祠大院里,大院里角落有两个后生负责燃放鞭炮,方小福连忙将唐铭的小手抬起来捂住他的耳朵,将他的小脑袋搁在她肩头。
在方耆老致词上香之后,就看见老爷子、大伯和爹也进了祠堂,和其他举人的长辈一起先上了香,然后才轮到举人们。
之后三跪九拜,祭告天地君亲,一翻简单的仪式刚结束,突然院门外舞进来两只狮子,后面还有两条龙。
排着的队伍一下冲乱了,都急忙向四周散开,将院子中间的场地让了出来。一会儿双龙戏珠、一会儿龙狮戏斗,锣鼓声喧天,很是热闹。
小家伙们见了都特别激动,也不怕鞭炮声了,都手舞足蹈指着场中大叫着。村塾里的孩子们也从人群中钻到了前面看热闹。
不过院子到底场地有限,这么玩了会儿,龙狮队伍就舞着出了院门,大家就往外挤去。
不过方小福怕挤着小孩子,便大声喊着“让娃子们先出去,不要挤着了。”
前面挤着的人有听到的便将话传了出去,也有人停下了脚步,小老虎似的读书郎们便成功挤出,一阵风似地跑了。
之后人群才开始慢慢涌动,到是有素质多了。方小福在后面见了不由点头,方山村的人越来越有觉悟了。
这时方子湛他们已经走过来,一个抱走唐铭,一个抱走唐思,方小福这才甩了甩手,露出了笑容,大家也跟着出了院子,去外面更宽敞的地坪里看热闹。
村里公祠虽然不如大杂院地儿大,但里面院子不小,除了正祠也有厢房和后院,相当于一座宅院,只是院子比一般人家大些,院子外面还有个大地坪。
以前没有大杂院的时候,村里晒粮、舂米、公磨都在这边。
如今大杂院外面地坪连着村塾前面的操场,面积更大,连村道都变宽了,丰收后大家都喜欢往大杂院那边晾晒。
因此公祠这边的地坪就时常闲置着了,而此时却异常的热闹。
不止有龙狮,还有彩船、大头娃娃、八仙过海……在锣鼓喧天和鞭炮声里各展神通,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方小福看了也不由感慨,自她穿越过来也有这么久了,也见过不少热闹了,但像现在这般还真是少见。
可惜一早不知道,没给小兄弟们请假,到让他们错失了这次看热闹的机会。而且她原定的教学任务只怕也得推后了。
谁愿意放着这么大的热闹不看,跑回去干活?大人还好,小姐妹们那眼睛都瞪得老大、看得津津有味的样子,还真是让她说不出赶人的话。
不过很久没看过这样的热闹了,她自己也不愿意此时走开啊。地坪四周已经围满了人,她扭头一看,发现公祠围墙上都爬了不少人,树梢上也有,不由好笑。
这时,旁边突然挤过来两个女人,还有一个孩子的“咿唔”声,方小福看过去,顿时愣了愣。
☆、1238。第1238章 厌恶
刘翠抱着一个三个多月大的孩子挤到了人群的前头,不时逗着孩子看向场中的热闹。
刘杏花在一旁也看得咯咯直笑,喊着:“平安,你看那边,那个大头娃娃像你一样可爱!哎,你怎么要哭啊?好、好、好,姐姐不说你了,你比大头娃娃可爱多了!”
“好啦,咱们家平安可没那大头,咱们家平安最可爱了!”刘翠亲了亲宝贝儿子,笑着哄他。
可是三个多月大的孩子能看什么呢?他只是觉得这里太闹,吵着他睡觉了。因此一直露出哭脸,只是还没有完全发作而哭出声儿来。
方小福收回目光,拉着方子湛走去另一头,其他人也跟着她走,在离热闹中心远一些却也宽敞些的地方停下来。
“姨姨,为啥到这里来?这里看不见大头娃娃了,被长龙挡住了。”唐思被方子元抱着,恨不能站得更高一些,此时疑惑地看向方小福。
“二哥你带他去前面些看吧,我在这里歇歇就回大杂院去。”方小福笑了笑,对热闹没那么有兴致了。
方子健走在媛儿身边,两人正说着什么都在开心地笑着,旁人也不去打扰他们,都围在方小福身旁。
方子元有些审视地看了方小福一眼,还是将唐思搁到肩头带着他寻找最好视角去了。小姐妹们也朝前面挤了挤。
方子湛注意到方小福的情绪,干脆一手抱唐铭、一手牵了她往大杂院走。唐铭还要看热闹就不高兴地喊了起来“看、看!闹闹!”
“咱们去喝米汤,喝了米汤再来看。”方子湛便哄着他。
小家伙一听喝米汤立刻不闹了,乖乖地伸着小手抱着方子湛的脖子,只是目光还是有些不舍地望着热闹之处。
“小七儿,你怎么了?”走到人少处,方子湛才问起来。
“刚才看到刘杏花了,看来是已经改过了,很活泼开朗的样子。”方小福撇了撇嘴小声解释。
方子湛握住她小手的手指紧了紧,垂眸看着她:“这样的结果也好,于老实叔,于村里,都是好事。但咱们可以不原谅她。”
“我还以为你会觉得我太狠心了,因为我也不想原谅她。”方小福猛抬头,脸上表情放松下来。刘杏花可是欠着她一条命呢。
“她处处使坏也算了,但她当初那么伤害你,就算你能原谅,我也不会,只是碍着老实叔才不计较而已。”方子湛说着便移开了目光,敛去目光中那抹冷意。
“算了,咱们不理她就是了。不过老实叔终于有儿子了,也算苦尽甜来,好人好报吧。”方小福感觉到他的情绪连忙说道。
方子湛点点头,朝她微微一笑,两人相视而笑,不再说这个话题,去了大杂院厨房,发现这里的妇人并没有去看热闹,而是忙碌地准备中饭。
今天公祠祭祖,肯定要大摆宴席、全村同庆了。不过人数太多,这次是不能一次摆下百桌的,最大限度也得分两次来摆。
便是如此,她们也忙得够呛了,中午给内院里准备的午饭要简单许多,早上吃的鸡蛋面,中午是一个包子、两个馒头一碗粥和几道酱菜冷盘。
这样就省出不少时间和锅灶来准备中饭了。不过管事的伯娘还是将今天特殊情况给内院闺女们解释了,大家到是没有意见。
方小福端着一碗米汤走出厨房,和等在小院里的方子湛一起要往偏厅那边走去。这时刘杏花脚步匆匆走进大杂院便往厨房这边走来。
刘杏花眼尖看见方子湛和方小福说笑着还抱着个小娃儿走过来,脚步顿时停下,猛地转身朝院墙走了两步。
方小福端着米汤走得比较专心,方子湛却是看见了刘杏花躲避的窘迫模样,目光冷了冷,但什么也没说便无视地走了过去。
如果是以前,就算他讨厌刘杏花也不会表现得这么明显,但那次在镇上孙家遭遇了被人诬陷清白还差点丧命的经历后,他对这种无耻肖想自己的女子就特别厌恶。
两人到偏厅上坐下,给开心的唐铭喂了半碗米汤又喝了几口茉莉花茶后,方小福就去厨房送碗,结果就让好事的妇人拉住了。
因为刚才刘杏花也来厨房讨了半碗米汤。
虽然刘翠有乳,但她早就听村里妇人说大杂院里都喝米汤,每天去蹭饭的孩子也有,因为小七儿说米汤滋补,老少皆宜。
因此她的儿子刘平安出生后,她也在喂乳的情况下每天给他喝个三、四回米汤,果然小家伙长得结实,汪郎中这样就很好。
今天她们母女带着平安出来看热闹,还没到做中饭的时候,就过来讨碗米汤先喂着。她在倒座那边坐,注意力又在儿子身上,到是没注意到方小福和方子湛去了偏厅。
可厨房这边忙活的妇人却是看见刘杏花躲避方小福的窘样。
这会儿便有人捺不住好奇心,想问方小福到底有没有看见刘杏花,有没有和她说话?又说方小福这阵子住在县城的时候多,不知道刘杏花确实改变了很多呢。
方小福心里郁闷得很,脸上还得微笑着,说她确实不知,她忙得很,若刘杏花真的改好了,这不是很好么,老实叔也能放心了。
见她提到了刘老实,妇人们却又叹气不已,说闺女改好,对刘老实自然是一大欣慰,可闺女名声受损,这方山村和大刘村是没人敢娶了,愁嫁呢。
于是妇人们便自己围在一起嘀咕起来,方小福不想跟她们闲扯这种事情,将碗洗干净了放回碗筐里正要出去。
身后突然有个妇人就感慨了一句:“连方迎春都嫁出去了,刘杏花应该也可以啊,别太挑了,走远一些找个老实本份的种地汉子便是。”
“……”
厨房里突然安静下来,没说话的妇人都不安地朝方小福看了一眼,意识到自己说错了的妇人则一脸惶恐。
方小福已停下了脚步,缓缓转身又若无其事地走了回来,而且平静的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说话也是平心静气的。
☆、1239。第1239章 惹口祸
“婶子这想法也没错,不过你想得太简单了。我家迎春可是我们祖外公作媒,季家妹夫家风好、品德好、性格好、人也确实老实本份而且勤劳孝顺!”
“妹夫家境是差了些,也仅仅是家境差了些才耽搁了,别的一点儿也不差!我家迎春和她夫婿也是自己相对了眼,缘份到了!如今人家小俩口好着呢!”
“而且啊,季家婆婆性子好,哥哥嫂子年纪大些,待迎春也很照顾,小姑子、小叔子也很乖巧懂事,能有这样的婆家,可是迎春的福气!”
方小福落落一席话说出来,先前开口的妇人哑口无言,只得讪笑着。
另几个妇人连忙附和方小福的话,改口说闺女能嫁到这样人家确实是福气,她们也有闺女,若能嫁这样的人家也能安心不少。
方小福又笑了笑,便转身离开了,不再说多余的话。等她一走,几个妇人便瞪向惹口祸的妇人,压低了声音把她骂了一通。
那妇人也知道刚才说话太过了,只得陪笑脸,说她也是一时口快,没想那么多,到不是有心要说方迎春什么闲话。
方迎春嫁去北季村的事儿她们是不知道详情啦,但方迎春带走的嫁妆有多丰厚她们还是知道的。而且没多久北季村也做上小马夹了。
刚才方小福说的妹夫也就是家境差些,其它一点也不差,如今赚了这一大笔,家境哪儿还会差?唯一的缺点都不是缺点了,这不是完美么?
上回大端午节,方迎春和夫婿季琛是下午回的娘家,因为方子湛他们二房中午都在大刘村吃饭,直接过去将方迎春和季琛接到了刘家。
下午才一起回的老方家,吃了晚饭趁着天未黑透,才带着回礼赶着驴车回北季村去了。
本来方刘氏想留他们住一晚,如今方迎春的屋空着也没别人住,他们住下也是方便的。只是方迎春惦记家里,如今做小马夹忙,家里还有许多活儿要做。
长辈们见她有个为人媳妇的样子了,都觉得很欣慰,便让他们回去了,回礼自然也很丰厚,不过仍是以各种吃食为主。
但村里很多妇人是看见的,虽然不如一年前给彩云的那么夸张,但也装了一驴车呢,而他们小俩口很甜蜜的样子,大家背地里自是一翻猜测。
都以为是方家拿钱铺路,让季家后生收了这个恶女,得岳家便宜呢。
没想到刚才方小福一席话,直接就将季琛和季家的人品家风给夸上天了。
大家再想想方小福的能耐和方迎春如今的表现,也没从北季村传来不好的传言,更没见老方家有什么事儿闹腾,因此便觉得方小福说的是理儿,之前是她们想多了。
方小福走出厨房的小角院,就看见方子湛牵着唐铭从偏厅走出来,一路朝她走过来,立刻将刚才的不快抛开,笑着迎了上去,两人牵着唐铭继续去看热闹。
她刚才一翻话说得铿锵有力,只是不高兴这些人背后竟然还想小看老方家。但刘杏花的近况,她早就从娘和大伯娘那儿听说了。
去年因为刘杏花和刘翠闹的事儿,她们被关到了公祠旁边的小杂院里。
一开始刘翠和刘杏儿还很疯狂、仇恨方小福,后来刘翠知道后怕了,真心后悔了,又怀上了孩子,村长对她便宽待了几分。
但并没有立刻放她们回家,因为刘杏花还有待观察。
后来方小福给彩云安排了宝宝棉衣的生意,全村都在做活儿,一天有两百文收入,刘翠和刘杏花母女后来也加入了这个做活儿的队伍。
后来刘翠肚子大起来,身子沉了,做活儿便没那么赶,增加了休息时间,有时也会在刘老实的搀扶下出院子散步。
只是刘杏花仍不能出屋,只能在她爹在场时到院子里活动一下。
刘杏花在疯狂之后就是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每天在发呆不知道想些什么。
一开始还能和娘说说话,听着娘的劝诫还能诉说一下自己的委屈。
后来娘有了身子,她便一句话也不说了,只是每天醒来就开始做活儿,累了就睡觉,饭来了就吃。
后来方迎春风光出嫁,刘翠趁刘老实出门时来到刘杏花屋外大哭。
说方迎春那样的恶女都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改变了性子,如今嫁了个好人家,开始重新做人了。
为何她的闺女不能知错?为何要如此受苦如今连及笄礼都办不了?为何要在心里装着仇恨折磨着自己?
一翻哭嚎之后,她又说起曾经开心的往事,说了很久很久,从刘杏花还在她肚子里时就很调皮说起,说到她哇哇出生、学走路、会说的第一句话、会叫的第一个人……
说她小时候那么可爱善良,为何要那么死心眼跟自己过不去?
好好一个闺女,今年是她的及笄之年,方迎春已经顺利及笄出嫁,难道她要将自己最好的年华关在这种屋里,要将自己下半生都毁掉么?
刘翠一边哭一边说,一边说一边哭……屋子里,沉寂已久的人终于开始呜呜地哭出了声,继而变成啕嚎大哭。
院门外,被母女动静引来的红林婶子和几个村妇听了也不禁抹泪。虽说刘杏花做过的事情可恶,但她到底是个闺女,一个闺女最重要的是什么?
她这么做无疑也是在毁掉自己的一生啊。
做大人的在旁看了也是无奈。而刘翠的哭诉都是肺腑之言,大家都是当娘的,怎会不理解这份心情?一时都很动容。
当刘杏花终于哭喊着“我错了”的时候,刘翠却因情绪激动牵动了胎气,扶着门窗就要站不住了,吓得刘杏花在屋里尖叫大喊“来人啊!救救我娘!”
院门外的妇人回过神来,立刻有人跑去喊汪郎中、报村长,红林婶子和另一个妇人也急忙推开院门冲过去扶住了刘翠,将她扶到另一侧屋里躺下。
好在刘翠以前就不是个身子弱的,否则也不可能有力气和刘老实打架了,也不会一吵架就一蹦三尺高了。
☆、1240。第1240章 回头是岸
在红林婶子她们的安抚下,刘翠也慢慢平缓情绪,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很快又跑来几个妇人,都在按自己的安胎经验照顾着她。
等汪郎中过来把了脉、下了针才没出事儿,这时候都快八个月了,出事儿很容易一尸两命的。
之后,刘翠又和刘杏花掏心窝子谈了一次,多是劝闺女就算不为别人、不为爹娘,也要为自己的将来想想,不要再拧下去了。
在刘杏花哭了一夜之后,第二天才说她会看开这次的事情,她不要将自己的一生搭进去,连方迎春都能改过自新,她也能。
村长和耆老们见她能够醒悟过来,商议之后就让他们一家人搬回了自己的家。刘翠也快临盆了,还住在小杂院也不好,对即将出生的孩子也不公平。
刘杏花回家之后没有再往村里闲跑生事儿,每天除了洗衣做饭、收拾屋子,就是在屋里做活儿。
她说没想到方小福那么会赚钱,比钱她是比不上了,只能多做些活儿,为自己多攒些嫁妆吧。爹娘的积蓄不能都花在她身上了,得给弟弟留着。
以前家里就她一个孩子,她是不会这么想的,可现在不同了,娘又有了身子,如果不要她、抛弃她不管,她也只能认命。
但爹娘并没有抛弃她,在她人生最黑暗痛苦的日子里一直陪着她、照顾她、劝解她。虽然她不说话,但心里还是明白的。
如今她决心改好,自然要先做一个孝顺的闺女,不为别人,只因回报爹娘对她的不抛弃。
见她收了恶劣性子,开始本本份份做人了,刘老实觉得很欣慰,刘翠也大松了一口气。她的闺女还有救啊。
村长他们虽说放了刘杏花回家,但一直都有关注着的。几个月下来见她都没有生事儿,也是很欣慰的。
方小福听说了刘杏花的事情后也曾感慨,她能够悔悟过来,也算是回头是岸了。
不过感慨归感慨,要原谅却很难做到,毕竟这之间还隔着一条人命呢。她善良,但她不是圣母。
公祠那边热闹过后,大杂院这边外面的地坪里就开始摆桌椅了,人群便开始往这边移动。
村长和耆老们张罗着优先举人家入席,之后是村里有辈份的,还有喝酒的汉子们。今天是村里设席同庆,大家都有得吃,但不局限什么菜式,有菜下酒就不会有人嫌弃。
方小福也把唐思和唐铭带回身边,又让林、祝两家妇人自去厨房端了饭菜回自己院子去吃。一个是她们不习惯这么热闹且男女同席的场面,二个是给村里人省张桌子。
方小福看了看很快就围得差不多的席面,便让姐妹们也端了些吃的回自己院子去,她也带小朋友过去,这样的场面,小孩子吃不了多少还要占个位置确实很浪费。
方子湛他们也觉得她去小院里吃还舒坦一点,外面热闹是热闹,也挺嘈杂的。而他们要同大人四处去敬酒,也没条件照看她们。
唐思和林森虽然想看热闹,但还是乖巧地跟着方小福走了。她们在自己的小院里摆了桌子,一样沐浴在秋天的阳光里,吃得很欢乐。
唐铭坐在童车里,方小福不时喂他一口清淡的菜,等吃完了饭再用汤泡饭喂他。
等大家都吃完饭收拾了桌子,她才吆喝着回前面厅上去,原本上午就要开始的新款,这时候要再不做,今天就做不完了。
交代唐思和林森不要跑远,她开始分批教人,没轮到的人会帮忙看顾唐铭,到也方便。
还在吃着饭的妇人们听说已经开始教新款了,都没心思吃饭了,匆匆吃完嘴一抹就跑了过来见席。不过方小福却说,刚吃完饭先去洗手。
大家一听顿时不好意思,一下都跑光了。
其实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