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3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小福则做了帽子、围巾、护腕、袖套、袖笼等等,这几天也抽空把方法教给了彩云,回头她自己可以给陆云轩他们做。
    陆云轩上任时是夏天,此时已是深秋,这一去就是过年也不回来,因此大家准备的都是冬天衣物。
    方子健他们几个还决定等来年院试之后带着一家人都去东阳州走走,让小兄弟们和小姐妹们也见见青阳县外的风景。
    有了明年的期待,家里气氛这才热闹起来,不再因为不舍而生出几丝沉闷、悲伤。
    九月十五吃完早饭,陆云轩就带着彩云和麒儿离开了,小六和小阳赶着马车,陆云逸和随行的护卫们都骑着马,阵容到有些官员出行的派头了。
    方志忠则先去县城调集粮食,随后一步追上。其他兄弟们和方小福也要回县城去,那五十个燕字军已经接到秦婆的指令,已经整装待发。
    因此,除了因为族里事情耽搁了的那些个举人,其他人都回县学去了,留下来的人也跟着方子健他们一行人回县城。
    于是一大早方山村的村口就非常热闹,只见车马排出长长的队伍在往外走,沿路都是打招呼的声音。
    这次媛儿也要跟着去县城了,一路上都有些小激动,只是面对方小福调侃的目光又脸红不已。然后方小福就开始发起愁来。
    “大嫂,大哥好像没有单独的屋子呃……”
    “我、我、我住以前的地方就好了。”媛儿不但声音小,还有些小结巴。
    “以前的地方啊……早就拆掉腾了地儿摆桌吃饭了。”方小福为难地解释。
    “那我、我……”媛儿本想说那我就和你一屋住吧。
    但转念又想到,小七儿不会乐意吧……小七儿的屋很大呢,都是一个人住的,而且他们兄弟几个也时常要去谈事情,她去了可不方便了。
    “还有一个月,大家就不用上县学了,以后屋子还是多的。不过现在嘛……”方小福说到这里故意顿了顿,在见到媛儿一脸焦急又尴尬的表情时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
    这时,车窗被敲响,方小福推开车窗就见到大哥骑在马上无奈地看着她:“小七儿,你就不能告诉她,彩云他们去了东阳州,他们那楼空出几间屋了吗?”
    “这不是想给她一个惊喜嘛。惊在前、喜在后不是?”方小福咧了咧嘴,理直气壮地解释。
    “是哭在前、笑在后。”趴在窗边看风景的唐思便纠正道。跟他趴在一起的唐铭连忙接了一句:“不哭!铭儿就不哭!”
    “……”方小福无语地横了他们两小只一眼,却见媛儿果然是一副想哭又想笑的表情,不由叹了口气,“好啦,新媳妇面皮儿薄,我会注意些的。”
    她要再调侃下去,真怕这个小姑娘会抹眼泪了。
    “彩云他们的屋腾了,他们回来时不就没地儿住了嘛?还是……另外想办法吧。”媛儿这时候也反应过来自己的情绪有些不受控了,咬了咬唇便开口说道。
    “彩云他们下次再回,应该是二哥成亲的时候了,不过,还能不能找到像这次这么好的借口,还不知道呢。”
    方小福见媛儿自己在调节心情,并没有表现得很委屈,不由赞许地笑了笑,解释道:“入仕之后除非请假并获得批准,否则是不能离开任上的。”
    “妹夫是东阳州城守,因此他只能在东阳州城和辖下数县行动,不能随便去其它州县。即使青阳县只有三县之隔,他们也不能随便回来。”
    听了方小福解释,媛儿不禁有些感叹,忽然又有些忧心地看了车窗外一眼,嘀咕道:“那以后他们兄弟几个入仕,咱们一家人不也要分开了?”
    与其常年分离,还不如就做点生意营生呢,至少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只是这话她只敢在心里想想,不敢说出来。
    “只要为官有道,攒下政绩,升官的机会还是有的,妹夫以状元之身首次入仕就官居正四品,以后进京出任六部官职的机会很大。”
    方小福看着媛儿脸上纠结又忧心的表情,猜测她心中所想,于是安慰道:“而咱们家几个,就算分开也不会太久,咱们的目标都是进京,那时还是会在一起的。”
    “这就好。”媛儿听了便露出安心的笑容。
    她毕竟只是一个刚及笄才成亲的农家小姑娘,对家庭、亲情很重要,却并不理解科举入仕的事儿,这官员任职可不由他们谁说了算的。
    方子健在窗外看了小媳妇一眼,笑了笑并不说什么。
    到了别苑后,方小福并没有真的将彩云他们的屋和陆云逸他们的屋腾空。而是将先前作了库房的那屋腾了出来。
    库房里的东西原本也没多久了,都用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便转到了陆云逸的屋里。这样,即使他们哪天回来,他们的屋还是他们的屋。
    对于这样的安排,媛儿自是十分乐意。当晚方子健就搬进了新的屋子,正式过起了小夫妻的生活,不再与兄弟们挤在一块儿。
    当晚徐嘉寒便来找他们说海产干货铺子的筹备情况。
    南北线上已经开始上货营业了,不说大户人家来挑干货,就是包括福缘食楼和五味楼在内的几家酒楼也都下了长期订单。
    虽然前景还不好说,但目前来看,初期生意是不错的。他们的优势就是大量运输,省了小商贩和大客户们的运输成本与安全问题。
    因为折扣低,小商贩们也会找他们进货,哪怕回头只赚一到两个折扣,那也是净利呢,够省事儿。
    依照方小福的运营策略,这就是前景。

  ☆、1329。第1329章 阳台上突然又出现两个人

“表哥,货的储备要跟上,过年快了,大户人家采办年货肯定会有一个销量走高。”方小福胸有成竹地笑道。
    “趁着这个月开业要找些人沿街、挨户派发宣传单,找锣鼓手穿街过巷吆喝几嗓子也行,尽快让更多人知道咱们铺子,以及咱们铺子的优势。”
    “好嘞,已经安排下去了,我正打算这两天再走趟沧澜州,再储备一些货免得过年不够卖,开春的也备着,省得刚过年又得出门。”
    徐嘉寒笑嘻嘻地说道,倒是有几分商人模样了。
    “好,我三叔正打算去沧澜州把食楼和茶楼开起来,先前因为进京中断了。你们一块儿吧,路上有个照应。”
    徐嘉寒点了点头,盘算了一下时间说道:“那明儿就准备准备,后天一早出发。”
    方子元听了立刻让晨风去通知他爹,大家又说了一下生意上的事儿,一致决定只要今年过年的生意好,就用这笔利润继续拓铺,明年的所有利润全部用来拓铺。
    在这运输很不方便的古代,销售要扩大网络,就只有不停地增加分铺,将网点实地覆盖至更多地方。
    在这不能免邮资的时代,就只有依靠强大的运输队伍和沿路接应、照应的据点了。
    比如一个胜过镖局的自家车马队伍带着货物一路前往目标地,是住客栈安全?还是住自家有护卫看守的宅院安全?
    所有力量都是自己的,也没有外人渗透进来搞破坏,这才是最安全顺利的。
    因此,每个大商家要走南闯北跑生意,首先就要打造一个自家安全的运输渠道。
    当初方小福和四兄弟在五味楼与如意斋赵书朗谈判,方子元就提及了这一点,从而为自己争取利益最大化。
    如今他们的网点还不算多,覆盖面也主要是在南北线上,打通的是青阳县至京城以及京城周边,现在则延伸至东南沿海。
    而现在,就是从青阳县到沧澜州这条东西线。既然已知那五十个燕字军曾横扫青城山六帮两派,就说明那些人也不是无敌的,他们还怕啥?
    暂时都可不利用陆云轩的关系,免得有人说陆云轩治理青城山治安是为了自家利益才这么做。
    他们只要低调地将食楼、茶楼开过去就好。听说天一书局已经在那边拓展分局,也不知道拓展几家了。
    当初小林和小千在沧澜州看了铺头,剩下的就交给管事们,东阳州则是小林的大哥李小天在负责。只要不经过青城山,就不用交过路费不是?
    当然,天一书局要过青城山,只要你敢收银子,就要有承担后果的觉悟。
    第二天兄弟几个就回了县学。此时县学有的学生已经离开,大部分还在,也有一些新生进来,但还没到入学高峰期,大家都还算从容。
    科举是三年大考,因此,今年考了童生的学子只能等明年和明年的童生一起参加院试,通过院试则为秀才,每年十月则为县学大开的高峰期。
    大家可以在县学读到参加会试时,也可以只读一年,但最少得读上一年,除非你在一年之内遇上了大考并且高中离开。
    像陆云轩、苏靖、徐嘉寒他们就是。而像方子元他们,即使考上了举人,只要没有参加会试高中,而时间上也未满一年,就可以继续回县学深造。
    有人在此读了两年,有人未满一年,又有人没轮上号或者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在第一时间进入县学,如今也必须要进来了,不然后年又是乡试时,谁不想多些准备?
    可像方家这几个兄弟常常请假的情况,还真是少见。可人家考上了举人,师长们也不好说什么了。反正位置在那儿,来了就读,走了不留。
    方小福听说后忍不住吐槽:这时代的老师心态真好!
    九月十九深夜,阳台上突然又出现两个人。
    方小福听见动静抬头望去,顿时囧囧有神。这次太子哥哥没有来,来的是哥哥和长乐先生。也是一身黑色夜行衣,在窗外月光映照下有种说不出的高冷感觉。
    “小七儿叫见长乐先生!哥哥!”方小福起身迎上前先是恭敬地朝长乐先生行礼,然后立刻抱住了东方宇的手臂,笑吟吟地仰着头,“哥哥,怎么又过来了?”
    “有事情要和你说。”东方宇很满意妹妹越来越亲昵自然地表现,目光柔和地笑道,“学工艺品的女管事已经在路上了,晚两天就会到。”
    “长乐先生是来和你说画册事儿的,他会在青阳县呆些日子,想让你把画册早些完成,不要误了明年的上市。”
    东方宇瞄向一进屋就好奇打量了几眼然后自行在椅上坐下的长乐先生,替他解释来意。如果这话让长乐先生自己说,妹妹肯定又不高兴想讨价还价了。
    “哦。”方小福也扭头偷瞄了长乐先生一眼,到是没有说什么,转头看了一眼屋门,解释道,“三哥刚下楼了,我去喊他准备些茶点过来。”
    “不用,等他来了再让他去准备不迟。”东方宇却拉住妹妹,“还有一件事儿要先和你商量。”
    “哦?”方小福疑惑地看了他一眼,到也没多想,便请他在桌前入座,又将早就画好的那几册画稿拿出来放到长乐先生面前。
    长乐先生坐的恰好是她的位置,而她的桌面上正铺着刚刚在画的衣饰图。长乐先生一点也不避嫌地就欣赏起她的设计稿。
    她只好赶紧把画册稿拿出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了。
    但也不敢明着收拾衣饰图,免得又惹长乐先生不高兴。如今她也不敢像当初那样无所畏惧地敷衍人家了,免得找她三个哥哥告状,她可吃不消啊。
    长乐先生看到厚厚的画稿顿时眉眼含笑,看了她一眼赞许地点了点头,便仔细翻看了起来,还真是安静。
    东方宇也不避嫌,就拉着妹妹一起入座,说起了京城里的事儿。
    京城里还能有什么事儿?
    能被兄妹两个都关心着的,就只有中秋节宫宴之后,现任英王妃涉嫌捕杀瑞明公主和英王世子而被当场逮了个正着的后继事情了。

  ☆、1330。第1330章 真公主的安危

皇上一怒削了现任英王妃的所有封号和封赐之物,罚入后院禁足,在朝堂下旨命御史台、大理寺、金吾卫联同刑部审理当年血案真相。
    之后文浩天就同几个刑捕出了京追查此案,大理寺翻看所有涉及或可能涉及当年的案卷,调查当年谣言里涉及的人,追查传谣之人。
    只要涉及官员、官眷,金吾卫立刻上门抓人,全部关入天牢慢慢审讯,一时间京城里风云变幻,许多人内心都在颤抖不安。
    即便不关自己的事,可看到这么多盛极一时的大官都有牵连,哪怕只是无心传了个谣,都被请到天牢去喝茶,这叫官场上谁不自危?
    一时间市井里全是关于英王府和当年血案、现任英王妃恶毒争宠、英王宠妾灭妻还宠庶灭嫡的光荣事迹,每一件都话题性十足。
    一时间朝野都轰动不已,而且随着案件深入,受牵连之人也越来越多,甚至牵扯出其它案件。皇上震怒,又着吏部加入,重点清理吏治。
    而那位吏部右侍郎与其手下一干人等也终于被治罪了,这次不是因为嫡孙女****罪辱没家风的问题,而是自己为官不廉、涉嫌操控官员升调黑幕、结党营私等罪名。
    除了从翰林院调了个大学士兼任吏部右侍郎,吴飞宇也从员外郎升任参事,官阶上升一个大阶,成了从四品。
    方子彦也被从户部调去了礼部任参事,和吴飞宇真是一对好兄弟,同时入仕、同级升官。这才一年多,算是升得快了。
    而朝廷官员动荡不小,好在新入朝官员也不少,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就是影响社稷安稳都有可能。
    而这一翻调动能够顺利进行,主要还是新官储备足够,而这么一动,却也如重新洗牌,旧官格局发生变化,新官都是谁的人,就看谁的了解更多了。
    而太子殿下早就得了方小福的提醒,对新入仕之人从金榜题名时就开始记录名单,从出身籍贯到所上塾学、县学、家庭背景、朋友圈子、个人喜好、品德声望等都有做详细记载。
    然后,做了势力所属的分析,也包括忠君派系和中立派系。
    但东方宇此次要说的重点并不是这些,而是朝局因他揭开的当年血案而开始发生了这些变化。但是这都是旁枝,当年血案的真相却依然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
    时隔十年,凶案现场所有证据只剩下所记不多的当地衙门关于山匪袭击的案卷,以及当年参加调查之人的寻找、追查。
    所谓山匪自然是早已从这世间消失无踪了,查这个并不实际。但当年开始东方宇就从未放弃过追查,他手头握着许多现在已查不到的证据。
    只是他不能一次拿出来,而是要提供一个顺其自然而且正面官方的途径展示出来。
    原本这一切都在按照他的思路进行,只是市井里慢慢又流传着一个新的说法,那就是当年在血案中失踪的小郡主,如今到底是否安在?
    毕竟英王世子在中秋宫宴上突然离开去见的妹妹,也只是据说找到,并没有证明是真的,但却引来英王妃的亲临辨认、刺杀,从而被抓现行。
    可是关于妹妹说,后来却不了了之了,只知道皇上颁布了一系列指令,却只字未提小郡主的情况。
    哦不,如今已是皇上亲封的瑞明公主。
    原本东方宇可以装聋作哑,可市井里的人说得多了,连朝上都有人在议论纷纷,有人忧虑瑞明公主早已不在人世,有人提议派人去民间寻找。
    与东方宇交好的汉王、安锦侯跑来问他,到底有没有找到小琪儿?就连福王、善王、祁王和一些世子们都来问了,并且商量说怎么个低调而安全地去寻找才好。
    这一刻,他们都像世间好哥哥,摒除政见立场,只为了寻找那个小妹妹回来。
    就连安西侯都飞鹰传书回来问他怎么回事儿。对于大家的积极关切,作为最亲近的太子殿下和东方宇本人,真是为难不已。
    他们若是不在意,别人会怀疑,若是太在意,别人又要多问。这火侯还真是不好拿捏。
    因此,在事情开始持续发酵、牵扯面越来越广也越来越偏题的时候,要如何拉回到主题上达到为娘亲报仇的目的。
    东方宇可算是绞尽脑汁,最后长乐先生提议,要么再用一次假公主吸引暗中敌人现身,要么就把真公主接回来。
    不管真假,事情闹到这地步,只要他们放点风声出去,公主是当年现场目击者,认得那山匪头目,也偷听到一些真相。
    想来有些人会坐不住的……
    可是不管出真假公主,一旦这个计划实行,方小福这个真公主的安危就让人担心了。毕竟如今朝野都在关注公主的生死和下落。
    很快就会有人怀疑到她身上,至少青阳县很多人都知道她是方家当年拣的孤女,从小养着的童养媳。
    而在京城里,卢先生、柳先生已经见过方小福,只是一时还没想到这边来罢了,因为他们不知道童养媳的事情,只知道她是方家小媳妇。
    但徐侍郎没准就知道了,常在京城跑的徐守业难保不会猜到。都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因此,东方宇便坐不住了,正好长乐先生想集中解决画册的问题,就同他一起悄悄易容换装出了京城,匆匆往青阳县而来。
    听了哥哥一翻解释,方小福久久没有说话。正思索间,方子湛回来了。
    方子湛是同二哥去听取管事工作汇报了,又和大哥商量了一下接下来的事情,这才回来找方小福。
    方子元到是没有上来,他和方子健一样上县学时日不多,又是必须要应考的,因此如今不用东奔西跑了,还是想多些时间专心读书。
    方子湛看见屋里的人先是一愣,随即回过神来立刻栓上屋门过来行礼。方小福便小声将刚才哥哥说的事儿简单说了说。
    “那就回去吧。”方子湛听了略一思索便道,“以前不现身是为了安全,可如今不现身却可能被人暗中行刺,反而危险,不如走到明面上去。”

  ☆、1331。第1331章 三句不离生意

如果到了明面上还有人刺杀,那就等于送证据上门了。
    就算来的只是死士杀手,至少也让外界看个明白,当年的事情真的是有人蓄意谋杀,是有秘密的。
    不然干啥要杀一个当年只有四岁的小公主?肯定是因为幕后之人害怕、心虚。
    到时,民意渐渐清晰了,东方宇再放些消息出去,先让市井百姓聊着、猜着,让对方应对着,然后再放证据。
    到时,就算方小福一句话也不说,甚至说她根本不记得了,别人想自救也来不及了。
    听了他一翻分析,东方宇不禁笑了,点点头道:“我确实是这么打算的,只是现在两难的就是小琪儿要不要回去的问题,被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只有回去一条路了。”
    “既然只有这一条路,那咱们也别多想了,何时回去最合适?哥哥你的计划何时执行?我若回去,要面对的那些人的资料,你都带来了吗?”
    方小福这边看看、那边看看,最后有了决定,既然她是当年的幸存者,今日报仇就不要袖手旁观了。
    “朝廷势力分布,英王府那些人的情况,那个女人背后的势力,差不多都在这里了。”东方宇也拿出几本小册子,递给方小福。
    方小福连忙接过来翻开一本,顿时差点被笑到。原来东方宇也学她的用炭笔横写的方式在小册子上写字了。
    “你这种写字法子不错,习惯之后还能写得挺快的,手腕也不累。”东方宇看妹妹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了,不由笑道。
    炭笔不用沾墨,随身携带方便,字体小而清晰,不占纸面,同一张纸能写更多字。这对于他们常在外面行走的人传递消息、记录资料非常适用。
    “我还有一套数字记帐法,回头给你看看,能省下很多帐册纸张。”方小福笑着又推广起自己那套半吊子会计理论。
    没想到东方宇还真感兴趣地立刻让她演示出来。
    “三哥,你去找奕吉表哥把咱们去年的五子丘总帐和分帐拿来,就说我要看看五子丘生意如何。”
    方小福转向方子湛,“下去的时候让二哥去看看宵夜,让秦婆去泡一壶绿茶,准备三只茶杯,再要一盘点心。”
    方子湛答应着立刻去了。
    “妹妹,今儿宵夜吃啥?”东方宇等方子湛离开立刻问道。
    “今晚只有三鲜水饺,不过下午做的南瓜酥应该还有些,我琢磨了两种做法,一种糊芝麻,一****了奶油,味道还不错。”
    说起做吃的方小福就一脸自豪。如今南瓜丰收,光做菜得吃到啥时候?因此她就积极琢磨新的零嘴吃法,打算放到食楼去卖。
    “好,五味楼的辅食正要换新,好像也有南瓜做的小吃,回头送些你尝尝,到时你多琢磨两种出来,给五味楼也上一盘。”
    东方宇立刻兴致勃勃地说了起来。一开始方小福还挺有兴趣,听到后面就哭笑不得了,哥哥真是三句不离生意。
    不过此时闲着也是闲着,方小福便把自己这几天画出来的几款以南瓜为主食材做的小吃图拿给东方宇看。
    “小丫头,你这画可真是栩栩如生呢。”长乐先生一听有画立刻又凑了过来,看得啧啧不已,毫不吝啬地夸奖着。
    “先生过奖了。”方小福嘴上谦虚着,脸上的笑容却透露出她的得意。她一现代学画的,当然跟这些古代的画家不同了。
    古代的画到底是抽象派、意境派为主了。
    三人凑在一块儿看画,没多久方子湛就回来了,在外面叫门。方小福疑惑地看了一眼屋门连忙走过去开门。
    方子湛一手拿着几本帐册,一手端着大托盘,又不能用脚踢门,只好叫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