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媳妇给我生儿子了!”
邻里听见也纷纷搁下饭碗往外跑,都为王秋和刘云欢高兴,有的在说恭喜,有的在大笑:“王家那个老虔婆,这下得给她自己扇耳光了!”
大家都很理解王秋的心情,因为前面生了三个闺女,被他娘闹了又闹,还差点把大闺女给卖掉了。
没有生儿子让他母子决裂,一个家也筑起了一道墙,母子再没有说过话。
不是他也重儿轻女,而是有了儿子能让他们夫妇都扬眉吐气,让他媳妇所受的委屈都能讨回公道!
以后再也没人敢说他媳妇没有儿子命了。
等他买鞭炮回来,就听见隔壁院子里他爹又哭又笑的声音,还夹杂着骂他娘的声音。
“你个恶妇!如今秋儿也有儿子了!是刘家闺女给他生的儿子啊!你个不拿闺女当人的恶妇啊!”王严明的骂声里还带着哭腔。
“爹!你有大孙子了,别哭了啊!该高兴的!”王秋也抹了一把眼泪,高声说了一句,等他爹出来,父子俩就在院门口放起了鞭炮。
随后王秋就拜托稳婆帮忙多照看一会儿,因为他家没有娘能做这事儿。他很快就去刘家报喜,刘老太太一听也是喜极而泣。
还是刘石氏提醒着她赶紧去王家,小妹这时肯定需要照顾。
刘老太太回过神来,立刻张罗了一些礼物就赶去王家。如今王小梅已经七岁多、王小菊也有四岁,都能帮着照顾娘亲、看着妹妹,到是没让人多操心。
只是今天刘香儿出嫁,刘云欢还在月子里惆怅着。大侄子成亲时她在月子里不能来做客,如今大侄女出嫁她又在月子里,也不能回去帮着些,总是有些遗憾的。
方小福同方子湛过来,就看见小姨父从厨房里出来,看见他们来顿时笑着打了招呼。听见他们的声音,旁边屋里突然传来欢喜的喊声。
“小七儿姐!我们在这里!”
“小七儿姐!我在给妹妹洗澡!”
“小七儿姐!洗澡澡!”
“……”
三姐妹的声音此起彼落好不热闹。
“好、好,你们乖乖的,小七儿姐先去看弟弟,一会儿来找你们!”方小福不由好笑地回了一句。立刻就听见屋里乖巧地应答声。
王秋就将刚端出来的一碗鸡汤交给方小福送去屋里,他转身要去泡茶,方子湛连忙拦住,说他们从外婆家那边过来,喝过茶了。
方子湛是外男,自是不便去看小姨和表弟。他们没出月子也不便出来见风,因此只有方小福一个人进屋去,方子湛就和王秋在院子里坐下说话。
方小福进屋和小姨打了招呼,将鸡汤搁到一旁小柜上,走过去扶着小姨坐起身,又去抱起了刚吃饱还没睡觉的小家伙逗了一会儿。
刘云欢自己端了鸡汤吃起来,看着方小福逗小家伙的样子不禁有些感慨,这两年来三个闺女能开心快乐地成长,多亏了小七儿啊。
三个小丫头在方小福的言传身教影响下,思想开阔、性格开朗、做事积极,根本不用当娘的教什么,都说小七儿姐说……然后就去做了。
方小福抱了一会儿小家伙,见他打着小呵欠闭上了眼睛,等小姨吃完鸡汤用湿帕子擦了嘴,这才放回她的怀抱里。
又拿出一块金镶玉的小锁片作为礼物给小家伙。这是看月母子的礼,刘云欢便没有推辞,道了谢就收下了。
正说着话,三个小姑娘就叽叽喳喳地跑了进来,小梅穿着粉紫红色的小袄半长裙,小菊穿着鹅黄色半长夹袄和扎脚长裤,小荷穿着和二姐差不多,不过颜色是粉色。
方小福看了摇头,连忙喊方子湛将带来的包袱拿进来,里面是新做出来的三身绣花小袄、勾花的及膝罩裙和冬布的扎脚裤。
还有三双绣花鞋和薄棉布小袜子。
三姐妹一看小七儿姐又给准备了新衣裳顿时两眼放光地扑了过来,不过不是先扑向新衣裳,而是抱住了方小福,挨个在她脸上亲了一口。
刘云欢入秋以后身子越发沉了,孩子个头又长得快,一时也没来得及给她们做多的衣裳,秋天的还够穿,走亲戚也有新衣裳穿出来。
可这不是入冬了嘛,天又突然转冷了,还没来得及赶做新的出来,她又生了,如今月子里能顾到的事儿就太少了。
因此三姐妹自己洗了澡,结果穿的还是秋天的衣裳,小袄也是春天的,穿着总有些不合身。小菊穿的还有小梅的,小荷穿的却是小菊的。
本来妹妹拣姐姐的旧衣裳在农家是很平常的事儿。可今儿不是要去做客嘛。
对于小七儿的体贴,刘云欢是又窝心又惭愧。
她还是第一次生儿子,比怀前面三个就折腾一些,又生怕有事儿,心思放在三个闺女身上的就少了些儿。
不然早该给她们把冬衣都做出来的。
方小福帮三姐妹把新衣新鞋都给换上了,又给她们把头发都扎好,每人戴了四朵小巧绢花,脖子上戴了一条米粒珍珠做的花坠链子。
再加上手上都有一条小手链子,笑容明亮地站成一排,就像花园里的小精灵似的。
“小姨,我把她们三个先带过去了,一会儿迎亲队伍来还能抢到开门红包呢。”
把三个小姑娘打扮好,方小福又夸了她们几句,直把她们夸得红了脸,脸上的笑容却越发灿烂,这才对刘云欢说道。
刘云欢连忙道谢,又叮嘱三姐妹今儿要听话,不要给小七儿姐添麻烦。三姐妹都开心地答应着,又过去摸了摸弟弟,这才先出屋去了。
方小福又和刘云欢说了几句话,这才离开。
☆、1336。第1336章 到底是嫁出去了
王秋看着三个蝴蝶似的闺女朝自己扑过来,连忙蹲下身一一抱了她们一下,也叮嘱了一翻才让她们跟着方小福和方子湛离开了。
今儿是刘家嫁女不是刘家娶媳妇,是没有外客更没有流水席的,只有亲戚家在送嫁之后吃顿饭,因此不需要多忙。
加上刘云欢又在月子里不能出门,王秋并没有早早去刘家帮忙。反倒是他家这个月也要忙满月宴了,也要提前好好划算的。
王秋是在半个时辰后才去的刘家。而方子湛和方小福又成了带小朋友的专业户,这次除了刘泽华,刘泽夕也拽着他的袍子不松手。
因为是刘家嫁女,张家外婆终于又上门来了,不过仍旧是臭着一张脸对所有人,只对她的两个外孙女才有笑容罢了。
张家大舅娘反是态度好了许多,可能张彦平有好好跟她谈过,这次见了方小福居然还福了福行过半礼,尴尬地道:“小七儿,以前是我当大人的失礼了。”
方小福没想到她会挑在这时候来给自己道歉,不管是有意做给别人看,还是因为看见自己而想到了需要道个歉。
“张家舅娘无需客气。”方小福微微一笑,右手微抬,算是礼让却受了她一礼的意思。
张家大舅娘见状不由一愣,但她的目的是道歉,人家嘴上说了客气话平日待她儿子张彦平也不错,因此也没有多想,便微笑着点了点头就走开了。
可是方小福的反应却看傻了附近许多熟悉她的亲戚。
小七儿这是受了人家长辈半礼啊,而且没有还礼。他们都很惊讶。
这时张彦平走过来,拱手含笑道:“多谢你们不予计较,我娘终于走出这一步,于她自己也是一件好事。”
方子湛笑着还礼,方小福这次到是有朝张彦平行了平辈半礼,笑道:“谁都有过错之时,只要能改,心里能转过弯儿来,就是好事。”
大家又说笑了几句,突然门外传来刘泽冬的嚷嚷声:“来了!来了!快关门!不、不是!快准备鞭炮!”
方小福见他急急忙忙的样子,而刘泽齐他们几个则立刻将早就挂到竹竿上的鞭炮扛到院门外去,不由莞尔。
这次刘香儿出嫁,除了刘泽飞和苏锦回来,还有张彦平作为表哥也回来,就只有刘家小兄弟们和子鸿回来了。
其他人都没有回,就连唐铭他们都被丢在别苑里没有带来。方小福才有空闲帮着带刘泽夕和王小荷他们。
刘泽华和王小菊已经四岁多,不需要人时刻看着,自己就能到处去玩了。
不过放鞭炮的时候大家都往院子里跑,先不管外面迎亲的队伍是什么模样,把门关起来讨到开门红包再说。
当然,今天方小福同方子湛是不可能去凑这种热闹的,他们可是表哥表嫂,是大人。不过新郎进门之后,方子湛还是有同刘泽飞、张彦平一起去招待。
方小福则同王小梅一起带着三个小朋友,远远看着热闹,好在刘泽华和王小菊也懂事,这时候也陪在身边,不时叮嘱弟弟妹妹听话。
等糖水出来大家在院子里占了一张小桌每人一碗吃起来。好在这时候方子湛过来了,不然方小福一个人要看着三个孩子可真不容易。
他们一个不到一岁半、一个不到两岁、一个两岁多点,她得多变两双手才行。好在王小梅能带好小妹,也给方小福和方子湛减了压。
之后吉时到,刘香儿就盖上了红盖头,被大哥刘泽飞背了出来,刘张氏在后面还在抹着眼泪,方迎春也在方刘氏的搀扶下从屋里出来。
看来她们都是在对刘香儿进行婚前家庭教育,怕以前还有没来得及教的,在这最后一刻想要多教一点,就怕她到了夫家不能好好做人。
从敞开的院门看到刘香儿上了花轿,方小福心里微微一叹:到底是嫁出去了。
然后她又朝正忙着收拾随嫁物品的刘莲儿望去一眼,又不由暗暗叹气。
希望这一个也能安生一些,将来找个好婆家过日子吧。只是刘莲儿这性子若不改改,以后怕比刘香儿吃亏一点。
以现在刘家的家境和刘泽飞的功名,刘香儿看着是低嫁,但她夫婿也是童生,明年若考中秀才,以后仕途上每走一步都是成就。
要配刘香儿,足够了!
这次是刘家嫁女,方小福和方子湛自是不会随行,他们与刘香儿夫婿也不熟,没有去的理由。
苏锦作为娘家嫂子带队,但刘香儿只有一个妹子,因此小满和小秋还有张彦平的二妹也在队伍里。
刘泽飞作为亲哥是不便随行的,就在家带儿子。随轿童子则是四个小兄弟刘泽齐、刘泽冬、刘泽光和刘泽华。
刘泽夕太小,自然还被方子湛抱着呢,看着哥哥们都跑了不由瘪了小嘴,但被方小福哄着“我们吃蛋糕去”,注意力立刻就被转开了。
方小福顿时被他软萌的模样给逗笑了,这小家伙和他哥哥一个样儿,都是小吃货啊。
刘泽华两岁的时候可好玩儿了,很机灵可爱,喜欢学舌,口齿还比同龄孩子清楚。如今四岁多已经能背不少二言、四诗、五言诗了。
刘泽夕还要到十二月十六才满两岁,说话就没那么利索了,都是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在说,能说的有限。
但是一样很萌,对喜欢的人很粘,脾气很好。可是每次小侄子叫他“夕夕”,肯定会生气,虎着小脸瞪过去,大声道:“叫小叔!”
小叔侄俩每天都是戏,热闹极了。
张家大舅娘在刘家又坐了会儿,就跟自己的公婆和大家打了招呼,同张彦平父子几个转去自己的娘家。张彦平是两边的表哥,也是可以去的。
张家其他人到是还在刘家坐着,两边都是亲家,他们决定在这边吃了中饭再赶去那边吃流水席。
对于他们这种赶场的行为,刘家人自是能够理解,不会见怪。何况娶亲本来就比出嫁要隆重热闹些,是要大摆宴席的,亲戚去得越多越体面。
☆、1337。第1337章 这时候去京城?
刘香儿的事情一了,大家的话题很快就从“闺女终于长大”的感慨上,转到了半个月后刘云欢的儿子王小阳的满月宴上。
不怪大家这次的重视程度不同于任何时候,就是生了四个儿子的刘石氏也没有被这么关注过。实在是刘云欢的事情让大家多些疼惜。
问了王秋,知道满月宴定在十月二十八,也就是出了月子两天后。这样也给刘云欢一个准备的时间,那时她也能抱着孩子出屋自由走动了。
这时刘老太太就问一直没有吭声儿的方子湛和方小福:“你们在县城里住着,要捎个信儿也不方便,今儿说定了日子,记得回来吃席啊。”
十月二十之后,大家都会从县学陆续离开,算是一年前入学的最后一批了,而这个月同时也是新生正式入学的日子。
明年新秀才出来,这时候入学的人也差不多要离开了。能否多呆一年,取决于新入学的人数。
而离开县学后,刘泽飞自然回家了,做客什么的方便自不必特别通知他。可方子湛他们是长住县城的,刘老太太才有此一提。
方小福顿时为难了。方子湛看她一眼,便道:“咱们过几日就要去京城了,月底怕都到京城了。”因此,满月宴什么的,他们根本来不了。
在场所有人听了他的话顿时都愣住了。
是听说方家二郎定了个京城大户人家的闺女做媳妇,前儿还去京城下聘呢,可没听说今年就要成亲呀,他们又去京城干啥?
“这时候去京城?”方刘氏回过神来,不解地追问,“再两个月就过年了,下个月又要下雪了,你们有啥事儿不能等明年开春了再去吗?”
方刘氏到是没去想他们去京城干啥,她儿子和儿媳妇儿有生意要做,跑来跑去她也能理解的。
可是这天也冷了,雪也快下了,年也快到了,还跑这么远才是让她担心的。
面对这样纯粹担忧的娘亲,方子湛还真是无言以对,又不好在这里解释什么。
“娘,这是早就计划好的事情,必须要去的。”最后,方子湛只能这么说了。
其他人见他这么说,便不好说什么了,纷纷说起这一路都是方家的食楼,去京城也不再像以前那么未知、辛苦。
这么说无非是安慰方刘氏的罢了,一般人若无非去不可的理由,是绝对不会选在冬天出远门的,因为会赶不回来过年。
冬天往往是大家往家里赶的时候,哪有人往外走呢?
只是方家发迹全靠方小福,如今是他们要出去,旁人自是不好阻拦,阻拦也是不吉利的,谁不想顺顺利利的呢。
到是刘泽飞知道后有些无奈。方子湛他们第一次去京城,他因为媳妇有孕在身而没去,后来两次都是方子健和方子元去的,其他人都在上学,他也不好说去。
今年春闱到是同大家一起去了,可每天都是关注考试和考生的事儿,不是自己参考却胜似自己参考,并没有好好逛过京城。
京城那么大,他们还有好多地方没去过呢,真想再去啊……
这次县学也不用上了,时间有了,儿子也好带了,又是亲表弟方子湛去,可不正是机会么!
可偏偏在这时候!家里肯定没人同意,他也不可能这时候把妻儿一块儿带上吧……
冬天不是问题,问题是接下来的年关。
方刘氏虽然不再说什么了,但接下来却显得有些闷闷不乐。方志诚去了一趟五子丘回来,就注意到气氛的不同。
知道方子湛他们马上要去京城后,也是一脸吃惊地表情看向他们:“怎么这么赶?铺子不是都开起来了吗?”
虽说他知道他们同别人还有合伙生意,可京城里那个大园子已经开起来好久了,听说生意不错,不需要他们这时候赶去京城吧!
“爹、娘,咱们在京城也有府第,前儿不是说了嘛,以后咱们一家人都搬过去,过年也在京城里。”于是方小福笑了笑说道。
“在京城过年!”方刘氏也惊得变了脸色。
“你们要在京城过年?”方志诚却突然意识到什么,表情有些凝重。
平时不管他们怎么往京城跑,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就算以前他们确实说过以后可以都搬去京城,可那是以后啊。
他知道小七儿早不是以前那个小七儿了,越大越能干,能干到他很担心三儿以后会守不住她。因此,他绝对不会认为小七儿此时说的这句话会是闲话。
看着方志诚不安的表情,方小福不由撇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本来好好的气氛,突然就被他们要去京城的事情搞得有些沉闷起来。而且所有人都在看着他们,等着他们回答。
“……怎会呢,咱们家还没搬过去呢,就咱们几个在外面那还叫过年了?”方子湛笑了笑,勉强回答。
大家似乎都松了一口气,方志诚也放下心来,点点头道:“你们有你们的计划,爹不阻拦你们,但是你们也别忙忘了,年关一定要赶回来!”
“是呀,要早些往回走,别赶着大雪封路可不好……”
“呸!呸!呸!瞧我这说的什么话呢,京城在南边,进了德昌州天儿才会冷起来,就是下雪也没几天路了,很快就回家了!”
方刘氏说完觉得不妥,竟在那儿自己“呸”个不停又自己圆话。大家都笑了起来,纷纷附和着。
“是呀,前年他们第一次进京都能轻松应对,如今这道儿好走了当然更轻松了。”
“听说去年子湛的两个兄长去京城,也是赶在年前回来的。”
“他们兄弟几个出门多,去京城也有几回了,经验肯定比咱们一辈子没出过青阳县的要多,不用担心的!”
“……”
方子湛和方小福对望一眼,微微一笑,并不多说什么。
吃了饭之后,他们也去五子丘看了看,找二祖爷爷他们几个老头聊了会儿天,就把小朋友们送回刘家,和大人们打了招呼就带着子鸿回县城去了。
明天刘泽飞带自家小兄弟回县城。
☆、1338。第1338章 听说京城里不安宁
因为他们今天就走,方志诚和方刘氏也没机会和他们多说什么。晚上回到家和老爷子他们一说,大家都吃了一惊,觉得有些不妥。
老爷子就埋怨儿子:“你怎么不把三郎拉到一边问清楚,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要这么急?大郎和二郎他们去吗?”
“是呀,大郎才成亲呢,他要去,媛儿去不去?”方杨氏也有些担心。
老太太今儿也去了刘家,毕竟是亲家,做客还是要去的。方杨氏在家干活到是没有去,并不知情。
这时候老太太就叹了口气:“我也想问的,只是当时大家都在场,三郎和小七儿也不肯多说,想必是不方便。”
以为回到家能问的,结果他们说走就走了。唉……
大家都沉默起来,最后老爷子去找二爷商量。如今三郎和小七儿虽然恢复了以前的样子,也不给他们脸色看了,可他还是感觉得出来。
他们对他话不多,要问什么还是要找二爷去问,才能问到些事情。
二爷听好也不知说什么好,最后老兄弟一商量,决定托刘泽飞带信儿过去,不管他们去京城做啥,都得回来先和家里大人说清楚,不能让大人担心。
于是方志诚连夜去了趟刘家,刘家大人听了也觉得是这个理儿,哪能什么都不知道就让他们走这么远呢,到时天寒地冻的在路上搁住可咋好啊。
第二天中午,因为刘泽飞带信儿,于是整个别苑里的后生们都知道了,都感叹说要是年后去就好了,他们也去京城再逛逛啊。
方小福顿时很无语。当晚长乐先生过来上课之后,趁着吃宵夜的机会,方子湛就悄悄将家里人的忧心说了。
因为家里人还不知道真相,而他们此去,是要真公主现身的,这真公主一现身,还不进宫去面圣么?
到时皇上会有何旨意,谁也不知道,都得靠方小福自己去争取了。
“这事儿暂时还是别说的好,免得你家人先担心起来,这几个月怕不好过。等事情有个定论了再说。”长乐先生一边吃着酒酿丸子一边淡定地说道。
方子湛听了只能点头,他们本来也是这么想的。可万一家里大人逼问起来,要如何解释呢?
“你们保证过年前能赶回来不就行了?或者就说你们在京城过年,这样就不用冒雪赶路那么辛苦了啊。”
“大人担心也就是担心你们赶不回来过年吧?但你们以后总要离家做官的,他们最担心的肯定不是这个,而是怕你们在路上不好走。”
“打消他们的疑虑不就行了,撒个善意的小谎也不会?”长乐先生见方子湛一脸纠结,不由横了他一眼。
真是个老实的后生,这在官场上可要吃亏的。
方子湛顿时被说得尴尬了,讪笑道:“是有这打算,只是没有找到更好的理由让他们不去多想。”
“唉,还好文天一替你们想到了。”长乐先生放下调羹擦了擦嘴,突然说道。
“……”方子湛顿时张大了眼,有些不敢置信。文大哥没有给他们传消息呀。
“我那徒弟媳妇年后就要生了,他们进京也有一年多,明年就是第二年了,咱们青阳县的习俗,生了孩子是要立刻报喜,娘家人要去照看月母子的。”
长乐先生漫不经心地说了起来:“因此,只要咱们决定让真公主现身,就由我将石家人接去京城里过年,等出了月子再让他们回来。”
所以?
方子湛有些不解正要询问,心中突然转过一个念头,顿时欣喜起来。
“文大哥的意思,是我姑婆他们去了京城过年,我们几个就算没赶回来过年,在京城也不至太孤单让人担心?”
“可不是么,有你们石家这么多长辈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