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连启蒙班也散了,季家将自己家的小朋友都带回大杂院去,葛小宝也跟着走了。石世言、林森和唐思也只能歇下来,不过他们身边还有爹、有叔叔,一样可以教。
    现在最难搞的就是这些个情绪失落的自家小兄弟们了,就连刘家小兄弟也眼巴巴地望着她,好像在说他们也想去京城里见见世面。
    一时间方小福还真是头疼,方子湛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今日不知明日事,他们现在承诺也没用,什么情况得进了京才知道。
    “你们好了,可以在京城看花灯了……”子雅坐在一旁,满面忧伤地感叹着,让不远处的石奕昭默默无语。
    石奕昭是慧儿的哥哥,今年也有十八岁了,只是读书晚一点,今年没让他去考童生试,准备明年连考,现在和子拓、子雅、林宏钰、唐默他们一个班。
    此去京城虽然让他兴奋,但他要参加二月的童生考和四月的院试,因此过完年就要赶紧回青阳县。
    时间紧迫,真的是只能看完花灯就往回赶了。
    “哎,你们怎么回事?”方子健和方子元清点完行李和车马,走进来一看气氛不对,顿时虎起了脸,“不是说了咱们年关前要赶回来吗?这么赶你们去了干啥?”
    难道去京城一日游啊!
    “石家都去京城过年,你们到时也不想回来咋办?”子雅也红了眼眶,急的。
    子维默默吃饭,完全没有要参与的意思。其实他也不能去,但他知道真相,知道被留下来的目的,因此他什么也没说。
    子拓也是想去的,只是子雅都求不到的机会,他想有啥用?
    “到时再看吧,如果咱们决定在京里过年,就捎信儿回来,接你们过去行了吧!如果咱们赶得回来,你们现在哭哭啼啼的不是白搭嘛。”
    方子湛终于开口,不管是哪个结果,都不算谎言了吧。
    “你们能不能就在京城过年呀!”子旭立刻睁着一双泪眼期盼地望着方子湛。
    “噗。”方小福顿时被逗笑,无奈地道,“都说明年接你们去京城了,到时让你们在京城住得不要不要的,怎么非要现在就去呢?”
    “……那怎么一样?小七儿姐你喜欢穿新衣裳还是喜欢穿旧衣裳?”子胜一脸愤愤地反驳方小福。
    “……”这孩子是喜新厌旧么?方小福白了他一眼,严肃地强调,“小子,衣不如新、人不如旧,你可别做那喜新厌旧的负心汉啊!”
    “……”子胜顿时傻眼了,怎么一下扯这么远了?
    “我们想去京城看看外面的天下,但我们时刻记着自己是青阳县人,是农家学子!”子鸿便板着小脸接了一句。
    “……”子胜立刻猛点头,还是六哥聪明!
    “好了,就照三哥的意思这么说定了!”方小福撇撇嘴,不想跟小朋友论理了。
    “如果咱们赶回来过年,啥也不要提了,明年带你们去就是。如果咱们不回来过年,就让天一书局捎信儿回来,让老四带你们去,他识路!”
    “我也识路!”子雅立刻挥了挥手臂增强存在感。
    “在京城过年!在京城过年!”子旭立刻露出笑容雀跃地喊了起来。
    于是话题又回到原点去了。方小福翻了个白眼,决定不理会小朋友了,他们只对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十分执着。
    子胜却连连点头,觉得子旭想法真的不错。
    “你们的爹还没回来呢!娘给你们做的新衣裳都做好了没有?收拾行装也要几天呢。你们急啥啊,等你们差不多收拾好了,咱们应该也快有信儿来的。”
    方小福抚额,无奈地说道。
    “噢!”
    “我可以不穿新衣裳!”
    “我现在衣裳够穿了,长个头不要那么多新衣裳的!”
    “咱们今儿早些下学,回家去问问娘,有几件冬衣就行了!”
    “听说南边没那么冷,不用厚棉袄的!”
    “让咱奶多做些大馒头路上带着,饿了就吃,不用怕错过宿头!”
    “错过宿头咱们就睡马车!十天就跑去京城了!很快的!”
    “……”
    小兄弟们刚刚还沉浸在忧伤与愤慨里,结果转眼就满血复活,叽叽喳喳地好像准备去远足了,已经开始商量起出发的事情。
    “……”方小福被雷得外焦里嫩,完全找不到话来阻止他们。
    “……”而望着一片欢腾的场面却变得眼泪汪汪的,则是连明年都没有机会的刘家小兄弟们了。
    但他们什么也没说,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大哥将来能在京城里谋得一官半职,他们还有机会去,否则啥也别想了,想多了都是泪。
    吃了饭,心情不一的小兄弟们就去方府继续上学了,石家的小兄弟则停了课,都在整理自己的书箱,去到京城也要读书的。
    方小福和兄弟们没有再回方山村,不想又生事儿惹人惆怅担忧。
    只托回去接家里人的二表叔、大表哥、二表哥、石奕和他们带了信儿回去,说最迟十二月初就会有信儿回来,不必担心。
    也带信儿给林、祝两家的妇人,让她们收拾一下第二天跟着石家的马车到七里坡会合。其他人则从县城出发。
    如今总帐房的成员走了一些,留下来的加上后备成员,都被石奕吉安排了活儿,再让他们搬回五子丘的院子,这样离家近一点,冬雪来临时也多个照应。
    方小福让秦婆带着剩下的燕字军成员全部留下来,年前接家人进京时就保护他们,而不必再从京里派人过来耽搁时间。
    她只带了秦火和春柳、夏荷,说好下一批再把燕儿和莺儿带走。
    秦婆知道长乐先生随行护送,而且公主是混在石家的队伍里走,石家是天一先生邀请的岳家亲人,这一路上肯定是安全的,也就不多说什么地遵从了吩咐。

  ☆、1343。第1343章 想好怎么出场了么?

在这离开的前一天,她把几座府里的管家包括这座别苑的李德义,都叫到一起开了个会,安排他们管好各自府里的庶务。
    照顾好小孩子、过冬一应问题要及时解决、过年红包依例怎么发还怎么发,安全问题、梅林待客得继续……
    这几个管家已经知道他们要进京的事情,但此时听她这么安排,就知道他们肯定是不回来过年了,都认真地点头。
    京城里的管家能在两年无主家的情况下管好府里,他们也能。尤其李德义,他一直知道方家虽然府第多,但真正的主场还是他管着的这座别苑。
    因此,他心里的责任感就更强一点了。
    和管家开完会,又立刻和所有管事开会。
    当然不是食府和食楼的管事,而是后来安排在一座新府第做针织活儿的那些管事,还有小方府的管事们,对工作上的事情都吩咐了几句。
    海产干货那边的事情她没有多管,是二哥和徐嘉寒在管,徐嘉寒再去沧澜州还没回来,二哥自会安排好。
    彩云去了东阳州,她的那一百人继续在小方府统一管理着。
    反正每月收益都是如意斋直接存入她们的户头,她们将所须成本抽离出来交给方小福,其它一应事宜都无须操心。
    一应事务都做好安排后,方小福也将袁三娘调回了身边。
    袁三娘和郑玮亭也要跟着回京去,在青阳县住了两年,方小福注意到袁三娘和郑玮亭性格都开朗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么拘谨防备。
    她可以猜到都是有故事的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因此袁三娘不说,她也从来不问。但从几个细节处还是被她发现了一个秘密。
    郑玮亭根本不是袁三娘夫家的什么小叔子,而是继子。有一次她和方子湛无意中听见了郑玮亭叫袁三娘“姨娘”。
    这个姨娘,可不是小姨、姨姨这么简单,不然他们完全没必要用假关系。而且明明是回娘家投亲,结果落得只能靠做工糊口的艰难生存局面。
    可即使在这样的窘迫下,还优先想到的是让郑玮亭读书。而且从郑玮亭平日的举止进退来看,他本来应也是富贵人家的子弟。
    方小福不撬人家隐私,袁三娘自也充满了感激,尤其是东家对郑玮亭的照顾,无论是生活上、地位上还是学习上,都没有二等对待。
    这样的主家值得她一辈子尽心尽力地效忠。
    当晚,别苑里已只剩下小读书郎们和要去京城的人,离别在即,气氛越发异样,正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方小福假装没看见,吃了晚饭就牵着唐铭去花园里散步,唐思和林森喜滋滋地跟在后面,虽然他们对京城已记忆模糊,但他们高兴的只是出门玩儿。
    也就是跟着大人去旅游的那种喜悦感。
    方小福去后院里看了那些从京城带回来的孩子们,当初还有那么多两、三岁的孩子,这两年下来,也算是幼儿园大班了。
    能识不少字,会数数和简单的两位数加减法,张口能背不少五言诗,最擅长的是唱歌和跳舞、做操。
    方小福叮嘱唐思、唐铭他们不要将去京城的事儿告诉大家,然后只是陪大家玩了会儿,又把那些媳妇、婆子们叫出来好好叮嘱了一翻,这才离开。
    回到敞轩这边,就看见小兄弟们围着方子湛,再三叮嘱一定要早些回信儿给他们,他们也好早些准备行装。
    方子湛已被缠得额头冒汗了,但为了明天一早不耽搁行程,只得一一应着,又叮嘱大家下个月的书一定要念完,十二月才能放假。
    小兄弟们虽然不太乐意,但知道读书为重也只好答应了。这一答应,无疑就是给自己设下了时限,再早也得等十二月出发不是?
    当晚方小福才将自己手边要用的东西仔细检查了一遍,收入小箱子里。长乐先生出现在阳台窗口,还特别示意地咳了两声。
    方小福扭头看了一眼,说道:“明儿就要出发了,先生不收拾行装么?”
    “先生腹有诗书,何来行装?”长乐先生立刻端出高雅的姿态说了一句深奥的话。
    方小福嘴角一抽,懒得理他。
    “小丫头,想好怎么出场了么?”长乐先生等了半天没回应,只好自己走了进来,好奇地问。别人也罢了,这丫头的想法到是有一听的价值。
    “我没打算出场呀,先看看热闹,最好是别让人发现了。”方小福一边收拾一边漫不经心地回答。
    “……时间有限呢,哪容得你慢慢看呀。”长乐先生撇嘴,有些不满意这个答案。
    前面的假公主已经引来几批杀手了,朝廷的追查也渐渐有了眉目,至少目前就知道已有两个主谋出逃了,金吾卫和东宫暗卫都在缉捕中。
    而现任英王妃的娘家,已经被十几道证据指证,合家在天牢团聚了。至此时,算是真正扳下第一个幕后真凶。
    但据东方宇调查所得,真凶不止一个。到不是说当年英王嫡妃有多大能耐需要招来这么多人的谋杀。而是这背后牵扯了各方利益,自然就有人参与。
    英王妃和她背后的娘家,只是祸首的源头罢了,他们的目的一如市井所说的那般,灭嫡夺位,因此在借助别人势力时,就互有牵扯,利益增多,问题也就越来越多了。
    而东方宇和方小福的娘亲是军侯嫡女,这背后牵扯的就不只是后宫那点野心,还有兵部、驻军等问题。
    若无各方势力牵制,又怎会藏住这么多年?
    如果不是当年东方宇以一双绣花鞋证明妹妹生死不明、皇上又追封公主,而方小福从西边跑到了东北,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逃生的。
    民间不知,但当年朝堂上的人却多有猜测,皇上的突然追封,一方面是震慑,一方面怕也是万一小郡主死了,这就是她的缢号追封,下葬时也是公主待遇。
    但皇上虽建衣冠塚,却又强调是陪伴枉死英王嫡妃的一点纪念,并不明说是尸骨找不回的原因。圣意不明,旁人自是不敢议论什么。

  ☆、1344。第1344章 大家顿时被雷到了

何况当年明琪郡主只是一个不到四岁的小女娃,她的利用价值早就没了,自然也就没人多花心思在她的问题上。
    几年下来无人再提,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谁还会像东方宇那样锲而不舍地暗中追查着、寻找着?
    十年过去,如今也该有个了断了。
    第二天大家比平时早起半个时辰,照常跑步、练武、吃早餐,然后搬行李的搬行李,收拾屋子的收拾屋子。
    就连唐铭都被叫起来洗漱、吃了早餐,这会儿坐在椅上又打盹补瞌睡去了。唐思和林森在一旁坐着说话,顺便守着他。
    方小福在屋里换好一身男式劲装,扎起马尾,将一条紫色宽边绣花额带系在头上,正前方微向下突出,有如一个大V形状,对眉间朱砂痣有些遮挡。
    虽说不能完全遮住,但效果还是有的,会让人第一眼被额带吸引过去目光,而忽略底下那若隐若现的朱砂痣。
    另外还准备了太阳帽叠放在随身小布袋里,随时可以戴上。
    当她干净利落地出现在大家面前,而且非常潇洒帅气的扬了扬手臂和大家打招呼,甚至包括脸上灿烂的笑容都带着明亮的感觉。
    这不是一个妩媚的女子模样,这是一个英气十足的顽皮小少年啊。如果不是身高和身板上的劣势,少年之前也不必被人加上个“小”字了……
    看着她这模样,大家恍然想起两年前,不由都笑了起来。仿佛又回到了那一路奔向京城的紧张时光里。
    “姨姨,我也想要系那个!”唐铭第一个跑过来,仰着小脸渴望地伸手指了指方小福头上的额带。
    “哎哟,小宝贝你真捧场啊!”方小福哈哈一笑,无比豪气地伸手摸向小布袋,再拿出来时,竟抓着一把各种颜色和形状的额带……
    大家顿时被雷到了,纷纷扭头看向别处。
    “想要的赶紧排队,不要一会儿就没有了!”方小福将早就为小家伙们做好的给了他们,剩下的则在手中扬了扬,吆喝起来。
    结果,除了小兄弟几个,大哥哥们一个也没动,全装没听见。
    连子胜、子旭他们几个都跑过来拿了一根,子拓他们大些的不好意思,被子鸿、子淳帮着挑了一根。
    最后剩下的方小福正要收回袋中,林灿、林杰、祝天康他们也走了过来领走了。
    于是大家都系上了额带,一时间到也挺有风景的,二表婶她们几个则看得笑呵呵的。出远门前的激动、兴奋、喜欢、紧张、好奇……所有的心情都汇成了欢声笑语。
    所有的行装都已装箱贴上标签,按人分配记录在册。这样谁要找自己的物品时也不用挨个去翻找了,记住自己的标签号就行。
    每天要用的小物品可以放在自己坐的马车里。
    像方小福,她的衣物和方子湛的装了一箱,首饰、东珠、玉佩、玉器那些另装了一箱,随身要写要画的则装在小箱里放到自己的马车上。
    与她同车的是唐思和唐铭,方子湛赶车,方子元骑马,其他人也随便坐了,到七里坡后再重新分配车厢。
    早在石家决定进京过年后,方小福就同大家在纸上分配好了座位,按老人两人一车、大人两人、三人、四人一车、小孩子四人一车的标准。
    还多带了几辆空马车随行方便骑马、赶车的人轮流休息。也因此,拖行李的平板马车就有十几辆,坐人的有厢马车是几十辆。
    这还是后来方小福说,准备几件冬衣便可,到了京城再做新衣裳,过年还早,自己动手都来得及,才没有又多出几辆马车拖更多的衣箱。
    除了几个兄弟会赶车外,其余都安排的小厮。再有方子健他们团队里的那些个护卫骑马随行,天一书局也派出了十几个护卫。
    虽然没有当年从京城带着百人左右的孩童那阵容,但此次队伍也是很庞大的。不同的是,当年有钱如今更有钱。
    因此方小福决定此次可以赶时间,却不要亏待自己。算好行程之后,今儿城门刚开,就有两名护卫骑马向前去落脚地定客栈去了。
    没有通知当地的食楼或书局,因为方小福觉得这条道上至少大哥和二哥已经跑熟了,不用像第一次出门那般战战兢兢的。
    依然用了一辆平板马车拖蛋糕和苹果、装水皮囊每人一个自己带着。
    一切装备妥当,人数清点之后,在留守小兄弟们羡慕的目光里,车队从别苑出发了,太阳刚升上天空时,他们已到了七里坡。
    七里坡茶寮刚蒸好的大馒头正冒着热气,姑婆他们一行坐在那里正吃着,方小福他们这边都是吃过早餐出来的,只是下车坐了坐,喝了杯热茶。
    唐彩和唐雪跟着林、祝两家妇人出来了,看见方小福他们立刻过来行礼,然后拉着哥哥和小侄子的手开心不已,她们又可以回到京城去了。
    梦菱、梦萝、梦芸、琪儿、恬儿也是一脸兴奋,又和方小福说其他姐妹们好想来,可惜不能来,她们要多买些礼物带回来给她们。
    方小福一一笑着附和她们。等姑婆他们兴奋地吃完,大家重新分配了马车、安排了赶车小厮,就再次出发。
    这次石家人都去京城过年,只有梦芙没有来。
    梦芙已是刘家媳妇,若去了京城,就不能在刘家过年了,而且梦芙有了身子,也不宜长途跋涉。
    因此前两天刘泽磊回大刘村时就跟着回去了,怕留下来送别姐妹家人进京,心里会有些失落。
    但她娘说一定在她生产前赶回来,为她坐月子,让她心里又好受了些。
    车队浩浩荡荡一路向南,马车上都插着天一书局的小旗,引来路人好奇地观望。
    也有人上前打招呼,前面的天一书局护卫则拱手还礼,说是奉天一先生之命接了去京城的亲戚。这样大家就不好多问了,人家的解释简单明了不是?
    中午穿过小镇在路边茶寮吃了碗热汤面,休息了一会儿就继续出发了。带着老少这么多人出门,他们也不好像以前那样一路逛奔,至少三餐得按照保证。

  ☆、1345。第1345章 低调回京

但他们车马实在太多,吃个饭也要进镇只怕要惊动半个镇子,因此大家商议尽量在官道旁的茶寮、野栈解决中饭。
    尽量赶在入夜时到客栈投宿,晚饭、早饭都能好好吃一顿,也能好好休息。
    而且投栈都像以前那样,直接包整间或半间客栈,对于大客栈则包下一两座跨院,方便管理。反正他们有银子,也不打算在这方面节省。
    按方小福的话说就是,出门在外,尽量别让自己过得太辛苦。
    不过刚开始趁着大家对外面充满了好奇,觉得一切都很新鲜的时候,他们赶路还是很快的,连着三天后就开始慢慢减速了。
    每天呆在马车上颠着,即使铺了棉被可以躺着睡觉,还是觉得头晕眼花的。坐着屁股麻、躺着骨头又要散架。
    后来,他们不但减下了些速度,而且每三天就歇一天,在县城里歇一天还能出去逛一逛街,看看别人县城的生活,这让大家的兴奋度又飚了起来。
    只是长乐先生时而骑马出现在队伍里,时而在方小福车厢里坐一坐,时而又不见了,到夜里投宿后不久又会回来。
    大家没想到长乐先生比天一先生更有江湖气,神神秘秘的,都觉得惊奇,但都识趣地没问。不过方小福和三兄弟却从长乐先生那里知道了最近京城的形势。
    听说不但瑞明公主现身了,连英王嫡妃都出现了,而且是半夜出现在现任英王妃的正院,如厉鬼般要索命,吓得现任英王妃大喊救命,说她再也不敢了……
    这动静第二天就从英王府传了出来,流入市井之中。
    最近以英王府为中心、以当年血案为事件、以现任英王妃灭嫡夺位为源头、以瑞明公主到底是死是活为猜想,市井里空前欢腾。
    每天酒楼、茶楼都在热议,如果说还有第二个话题,那就是今儿又有哪个官员被查了!又有哪个凶手被抓了!
    进京队伍到了泰昌县后就能听见市井的议论声了,到了泰阳县这种话题就越来越多,连石家人都注意到了。
    本来市井话题,大家听听就算,何况他们还是赶路的,也不会在意别人谈论什么。可这越走越听得多,而且都在说同一件事,就不得不引人好奇了。
    于是到了徐岳县后,他们都张起耳朵去听,果然又听见了同样的话题在热聊,都不禁奇怪。这不会是皇家秘辛吧?这么聊法不怕官府治罪吗?
    “哎,你们说这坏人咋这么多呢?”
    “就是,当官不是为朝廷出力、为百姓谋福吗?咋连王妃都敢……唔!”话未说完被人捂了嘴。
    “别乱说话,小心隔墙有耳!”捂嘴的人提醒。
    “外面的人都在说,这后院里的女人太可怕了!”
    “就是,太凶残了!还有瑞明公主好可怜!”
    “听说瑞明公主十年前下落不明,近来才被找着,听说是来揭发血案真相的!”
    “可是没人见过这位公主啊,只知道英王世子说是找到了妹妹!”
    “唉,兄妹能相认也好,娘不在了,又有那样的爹,唉……”
    “……”
    一开始只是小兄弟在客栈前面听别的客人说,就回来也叽叽喳喳地发表意见,后来表婶和表嫂她们去街上逛时听见路人在说,也回来发表感慨。
    最后连小姐妹都从小二那里听说了,很同情那位公主……
    还没有发表议论和见解的,只有老三房的大人和表哥他们了。方小福和三兄弟也出奇地安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