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后是来自方家、石家、刘家、季家、徐家、林家、祝家还有吴飞宇和方子彦家的少年们背着红色的布袋,里面装着用红纸包好的牛奶糖、酥糖、红姜糖。
不过现在不发,等迎了亲回来的路上才发。但此时他们每人背着袋子整齐地走成了队列,时不时喊上一句“迎新娘子嘞!”
再后面,是八十个后生组成的队伍围绕着一顶八抬大花轿,方子元骑着白马身披红绸春风得意地跟在一旁。
这八十个后生都是秀才以上、多半举人,还有一个没派官的进士。这种阵容,恐怕整个东黎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而且抬轿也是他们,清一色的青翎学院学子装扮,腰系红腰带,一路吸引了无数人看热闹的目光,并且悄悄议论着。
青阳县、青阳县方家、青翎书院,可不都是前年名动天下的热议词么!
方子健、方子湛、子维也在那八十个人里,只有方小福带着几个小朋友坐在最后面的一辆两匹马拉的大马车上。
车窗开着,小朋友们全趴在窗口好奇地望着外面,不时扭头和方小福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的发现。方小福耐心地一一应答着他们。
方小福并没有摆出公主仪仗,否则她的坐驾会是四匹马拉的大马车,别说她不需要张扬,今儿也是二哥娶亲,哪能抢风头呢?
但是后面还是跟了几十个护卫的,不然东方宇也不答应她出来。
晨风、晨明他们则领着小厮队伍走在最前面,用竹竿挂着鞭炮开道,与后面的合唱团隔着一些距离。
这么多人、这么热闹的迎亲队伍,从方府一路延伸往内城方向,前面的队伍来到了赵府门外,鞭炮齐鸣、府门大开,后面的队伍还没走到。
等方小福的马车终于来到时,前面的人都到了半天了,正在大厅上喝茶、聊天,赵君睿忙上忙下招待着。
他们姐弟的娘亲不在了,大户人家的女主人也不可能亲自做什么,好在仆役丫环多,照着赵君睿的吩咐,也做出了百合荷包蛋汤端上来给迎亲队伍吃。
看到方小福出现,赵君睿特别高兴,方小福和他打了招呼,就被他亲自领去赵安瑶的闺阁小院里,同去的当然还有同车的小朋友,他们不属于迎亲队伍。
已经装扮好正在听姑母教导的赵安瑶看见方小福进来,顿时惊讶地道:“小七儿,你怎么来了?”
“应约而来呀,我说过要来送嫁,岂会失约呢。”
方小福笑嘻嘻地走了过去,送上了亲手绣的一枝桃花的手帕子和一对五彩络子打成的金鱼穗子,可以挂到帐帘外作装饰,也可以吊在屋子里做挂饰。
这样的贺礼不值几个钱,却远比送上银票或首饰更有意义。因为她们双方都不缺钱,姐妹情谊才是最重要的。
赵安瑶欢喜地收下道了谢意。
小朋友们也跑进去纷纷道着恭喜,顿时把赵安瑶乐得眉开眼笑。
她家人不多,又被一座座大小院子隔着,感情更是平淡,规矩又多,像这样热情地道贺、送嫁的场面,真的很少见,也是她在方山村见过之后一直羡慕的。
赵安瑶连忙吩咐丫环去拿点心给小朋友们吃,也跟方小福道了谢,却仍是忍不住抱怨:“两个承诺能兑现一个也好,我不生你气了。”
“让你生气真是不好意思啊,不过我当初其实只答应了一个承诺哦。”方小福上前拉着赵安瑶笑嘻嘻地解释。
“其实当初我心里便清楚,我不能参加你的及笄礼,但你当时那么热切相邀,我只能那么一说。但是我有强调你出嫁我肯定会来,因为我知道,你肯定会嫁给二哥。”
“……那时你就知道了!”赵安瑶本来在吃惊方小福前一句话,想着当时的情景突然又听到后面那句,更是惊得瞪大了眼。
“就你那爱慕的小眼神,还有那挂在脸上的心事,我和三哥要看不出来,会给你制造那么多机会?”方小福笑着打趣她。
“天哪……羞死人了……”赵安瑶没想到原来在那么早的时候就被人看穿了,一切小心事、小动作全在别人的注目下,顿时娇俏小脸红通通如煮熟的大虾。
“哎,今儿可是你成亲的大喜日子,你要羞也等晚上洞房里对二哥羞去呀,这会儿还是攒着劲儿上花轿吧。”
方小福“扑哧”一笑,调侃着害羞的小姑娘。
一旁的陈侯妃在先前与方小福行礼打了招呼之后就站在一旁,没有参与她们小姐妹的话题,这时也被逗笑了。
心想,原来福瑞明公主是这样的性子,和她做姐妹肯定很开心,瑶儿能和小姐妹做妯娌未来肯定相处不错。
没多久拿点心的的丫环也送来了百合荷包蛋汤,赵君睿笑道:“你们快尝尝,味道可正?”
“你把乡下习俗搬到京城里,小心让客人笑话啊。”方小福却白了他一眼,手底下到是不慢地端了一碗吃起来。
☆、1423。第1423章 按咱们方山村的规矩
“好久没吃了!”
“有点甜了,会长胖的……”
“好吃!”
“我不喝汤,我就吃蛋。”
“……”
方小福还什么也没说,石世言、林森、唐思、葛小宝、刘泽华、季家小侄子、王家三姐妹就在那儿嘀咕品评了起来,还真是一点儿客气都没讲。
方小福撇了撇嘴,无言以对。
“你们几个哦,吃了人家的嘴软,要多说些好听的话知不知道!”赵君睿哭笑不得地喊话过去。
“祝瑶儿姐嫁个如意郎君,幸福美满!”葛小宝率先开口。
“二表婶儿和二表叔天造地设、天生一对!”石世言也赶紧开口。
“瑶儿姨姨上对花轿嫁对郎、和和美美!”唐思接着说道。
“嫁对郎!美美!”唐铭含糊不清地跟了一句。
“……”
其他人也一个接一个地排起队来赞美,典型的从善如流。但显然都是在家里有人教过的,不然哪会这么多话?
想当初吴飞宇成亲时,村塾那帮小子们说祝福话就乱得一个天南地北,让两位先生互相推诿学生归属问题。
“小七儿,不愧是你带的队伍,还不错。”赵君睿忍笑地朝方小福伸出大拇指点赞。
赵安瑶已经咯咯笑个不停了,突然说道:“小七儿,小睿不但准备了这个百合荷包蛋汤,还准备了很多片糖、枣糕、花生酥哦,说也要带去方家发糖给大家吃。”
自然,在京城里是没有这样婚俗的,这是北方普通百姓才有的热闹习俗。
赵君睿和赵安瑶都在方山村住了那么久,经历了那么多场嫁娶,喜欢那样有人情味儿的热闹,自然就把习俗给搬了过来。
“那你们可要多准备些儿了,小睿你是看见的,今儿光迎亲就来了多少人,家里更多。村长大伯、耆老爷爷、汪先生他们可都来了,还有二祖爷爷、族长祖爷爷他们……”
方小福边说边吃,说完也吃得差不多了,搁下碗擦了擦嘴,又叮嘱唐铭和王小荷他们小朋友要好好吃,别弄脏了新衣裳。
大家说了会儿话,就看见成王世子东方宣走了进来:“陈侯妃,都准备好了吗?”
“都准备好了,吉时到了吗?”陈侯妃连忙行了半礼说道。虽然东方宣是晚辈,但他是正经王爷的世子,而陈侯妃虽是赵安瑶的姑母,陈侯的品级却低得多。
“差不多了,小睿赶紧把你家小弟们喊过来,那什么习俗该怎么做,你要叮嘱大家。”东方宣在方小福行礼打了招呼之后,便喊着赵君睿。
“看来小睿是要按咱们方山村的规矩把他姐姐送到夫家啊。”方小福便笑了起来。
“可不是么,他早就嚷着要这么做了,我也没见过这样的习俗,自然也想看个新鲜,还特地叫了世子妃……不,按习俗应该叫我媳妇儿,叫她过来送嫁呢。”
东方宣笑呵呵地解释。方小福却撇了撇嘴,堂堂世子妃被安排了这样的活儿,她乐意吗?做得好吗?
“小七儿,你今儿也是我的送嫁姐妹哦,回头还得张罗张罗的。”赵安瑶却拉了拉方小福的手,很怀念当初帮着派糖的时候。
“放心吧,姐妹们都在你安然居陪着你,奉茶的事儿交给丫环去做便可,你人手不够咱们府里还有很多,都做了安排。”
“你只要担心二哥今儿别被人灌得太醉,不过我有叮嘱晨风和晨明,今儿不许沾酒,万一二哥醉了,还能扛回屋呢,你也……”
这次不等方小福说完,赵安瑶再次咯咯笑个不停,原本她还有些紧张的,毕竟新娘子头一遭嘛,可是方小福一来,她心里就只剩下开心,完全忘了心慌是什么感觉了。
“好啦,以后你们两妯娌有的是时候说话,现在得再张罗张罗,准备发嫁了。”东方宣也在一旁呵呵直笑,觉得这个堂妹真是太有意思了。
方小福便吆喝着已经搁下碗起身准备出发的小朋友走到院子里去等着,她出了门这才看见一群妇人站在那儿,见了她来连忙行躬身礼请安。
“各位不必多礼,安瑶就要出嫁了,不耽搁各位话别。”方小福抬手虚扶,客气地说了一句便走到一旁去了。
这一个个如今到知道给她行礼了,当初在五味楼对方家那可叫一个不客气啊。说到底,她们的礼貌只是对于她的身份,而不是她,更不是方家。
因此,她也不想浪费她的善意,在一个讲等级制度的人面前,何必跟人家谈交情?
很快赵君睿就领着五个庶弟和堂弟过来了,每人都抱了只小木箱出来,方小福猜测着这恐怕不是陪嫁首饰,而是大家给的添妆银子和添妆首饰等物。
只有添妆才不会放在嫁妆清单里,是随着新娘子走的,所以才出现压轿童子。
随着小院外鞭炮声响,东方宣背起了表妹出了闺阁大门,身后赵老夫人、陈侯妃等妇人抹着眼泪走了出来,颇有送嫁的气氛。
赵安瑶已换上了大红嫁衣,头上戴着当日定亲花冠,与当日赵书朗拿出来给家人看的不同,今天已挂上了珍珠双喜遮面帘,没有再用红帕盖头。
花冠就等于红盖头,一般有钱有势的人家才用得起,红盖头则普及于寻常百姓家。
这就好比一个公主是不可能遮红盖头出嫁的,一个妃子进宫或进府也是不会遮着红盖头的。
这也是为何当初方小福第一个就想到要设计一个价值高的花冠出来的原因。
一路从后面小院来到前面大堂,在赵家宾客们的羡慕和祝福声里,东方宣将赵安瑶背到花轿里放下,摸出两只红包放到她手中。
“瑶儿,今天出了赵家门,以后就是方家妇了,你要好好的,与夫君举案齐眉、和和美美。”东方宣作为兄长说了一些祝福的话。
“知道了,宣表哥。”赵安瑶极力忍着哭腔应诺。虽然她一直盼着这一天,可真到了这一天心情又复杂起来了。
她抬头就透过遮面帘看到花轿外站着的爹的身影,爹正含笑看着她,目光里充满了宠溺的慈爱,让她连忙又忍住了泪。
☆、1424。第1424章 风光出嫁
昨晚爹说,要她开开心心地出嫁、以后也开开心心地生活,这就是他的心愿。
赵安瑶踩着轿板起身,朝着不远处的爹盈盈下拜,算作道别。再回来时,她就是方家新妇了。
方子元也在一旁含笑看着,直到轿帘放下,他才朝赵书朗深深一揖作别,又朝东方宣作了个揖,然后翻身上马,大喝一声:“迎亲回府!”
随着他的大喝,迎亲队伍一起喊了一声“噢!娶新娘子回家喽!”
赵家的送嫁鞭炮刚响起,方家迎亲成功的队伍也放起了鞭炮,在一阵噼哩叭啦声里,大家谁也别说话了,队伍向前走就是。
若说来时队伍长长的,此时回程的队伍就更是长得翻了倍了,因为多了嫁妆队伍。
被迎亲队伍惊动而一路赶来看热闹的人群,早把赵府门外的道旁挤出人山人海的壮观。
也收到了少年们派发的开路糖,一人一个纸包,一时间道贺声响起一片。方家可是准备了几辆马车拖开路糖的,根本不怕不够发。
而早在东方宣背新娘子出来之前,方子元就在这儿作揖道谢忙了好半天了,也因此很快大半京城的人都认识了这位新郎官。
如此俊俏优雅又知礼的公子,听闻还是去年齐云州的乡试第三名,听说是为了保护当时还未现身的公主安全,才放弃了去年的会试。
因此,大家对他的印象十二分的好,再加上赵安瑶被送上花轿前的模样也被大家看见,纷纷惊叹,郎才女貌!郎才女貌啊!
恐怕在下个月之前,市井中的话题都要谈论今天的盛况了。
方小福领着小朋友站在赵府门内,默默看着队伍开始向前移动,然后嫁妆队伍慢慢接上,这一走可走了好长时间,可见队伍之长了。
她同赵书朗道了别,让秦火出去通知人将马车赶到赵府侧门口,这才带着小朋友上了马车回程。
沿路听着合唱团在唱着祝福的歌,沿路听着此起彼伏的道贺声,方小福心里一阵感慨,终于又高调了一回啊。
不只是他们方家高调,赵家同样高调。想必以后想要攀比的人家,可有得学了。
方小福见大家都趴在窗口看得不亦乐乎,也凑了过去朝窗外望去,看见长得看不到头的嫁妆队伍不由猛撇嘴。
赵先生这是故意的吧,全部用马车装多好啊,节省空间、节省人力啊……
昨天安床,其实赵家已经将嫁妆里的大件家俱物品送到方府,摆进了“安然居”里。
今天是其它嫁妆随行,比如金银珠宝、首饰摆设、绣品衣饰、被子幔帐、书画瓷器、屋地契、田契等等。
不但品种多、数量也不少,自然场面就壮观起来了。
赵家是京城豪商,如意斋在这天下已经有超过三百家的铺面了,一天的盈利可能是普通小商家一辈子也赚不到的数目。
作为赵家嫡女、继承人的姐姐、成王的外孙女,赵家自然会让她风光出嫁,除了昨天的大件,今天随行嫁妆仍有百抬。
南方婚俗不像北方那么粗犷霸气,多到用马车来拖,但这长龙般的嫁妆配上红绸大花,自然是非常喜庆热闹、夺目异常的。
好不容易马车拐到城东来了,方小福可以猜想到,前头队伍已经到方府门前了,而她才进了这一片的范围。
书上说“十里红妆”,大概也就是这么回事儿吧。
方小福突然反应过来,立刻让护卫绕开队伍向前赶,她要尽快回家去。
“小七儿姐,这是咋了?”
“姨姨?”
“……”
小朋友们正看街景看得欢乐,这时疑惑地扭头看向方小福。
“等咱们到家,拜堂都拜完了,送入洞房了,咱们就要错过热闹了。”方小福的解释,顿时让大家也明白过来,着急地推开车窗催着快点儿。
当马车来到方府门外时,就看见花轿刚刚停下,方子元在踢轿门,媛儿同梦萱过来扶新娘子下轿。
她们俩虽是表妹,如今却都是嫂子,在这京城里自然是她们俩最适合了。
“赶上了!赶上了!”小朋友们欢呼着自己跳下马车,唐铭也要跳,一名护卫在马车旁连忙把他抱了下去。
王家三姐妹斯文些,在后面踩着踩凳下的马车,方小福最后下去。
此时这条街上全是看热闹的人,有附近的邻里、有准备进府喝喜酒的客人、有沿路跟来的路人。少年们发糖发得手臂都酸了。
按照事先安排的,这糖是不用带回府里去的,沿路没发完的就在府门口也要发完再回去。
小朋友们得了方小福的提示,先进了门在道上等着,然后一路跟随新人往“悠然居”走去。
原本现在的“明然居”才是这座府第的正院,但如今掌家的是方子健和媛儿,他们住的“悠然居”就成了正院。
后来家里长辈们到了,祖宗牌也摆到了“悠然居”,一家人吃饭也在那边,大人们也常聚在那边,因此今天的喜堂也设在那边。
虽然方志义和方徐氏占着一座大院,但也只是一座大院而已。方徐氏虽然心里不高兴,却是再也不敢流露出来了。
新人走向“悠然居”,一路上新娘头上的花冠都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农家人是不认识什么东珠,但京城里自有识货的人,这会儿已经来了不少客人了,都在看着呢。
来到喜堂,老爷子和老太太端坐在正中,方志义和方徐氏、二爷和二奶奶各坐两侧,其他长辈们则坐在下首客座。
新人拜堂,村长大伯做了司仪。人群从喜堂外挤到喜堂里,方小福和小朋友们放弃了慢慢走而总算抢到了一角站位,可以全程观看了。
人群里都是喜气洋洋的声音,不过有一人目光黯然,极力压抑着心里的酸涩,看着心仪的男子和一个她不认识的女子拜堂成亲,眼泪静静地淌了下来。
“二姐。”苏霓一直担忧地注意着二姐,见状连忙递过帕子小声喊回她飘远的心神。
苏羽连忙接了帕子擦了擦,露出浅笑朝妹妹点点头。
新人完成拜堂礼然后去“安然居”,大家又呼拉拉往外跑,要看洞房里的热闹。
☆、1425。第1425章 真正死心
方小福在路上才看见苏羽和苏霓两个,交代秦婆和秦火带着小朋友们先过去,她则走过去同那姐妹俩打起招呼。
虽然苏羽和苏霓在大杂院里做了那么久手袋,但她们不能随便出来,方小福也没空进去,其实并不多见。
方小福已经知道如今大杂院里手袋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她没有新款出来,那些小闺女们年纪大的到了及笄之年已经说了亲的,也要出去嫁人了。
因此这次过年作为一个界线,今年要出嫁的人过完年就不用再回大杂院了,剩下还符合条件的人数骤减,就可以将剩下的款多做一段日子了。
方小福早在去年九月就取消了自家人的最后一成而转给了村里。之后她没有再关注过大杂院的事情。
而苏靖在新长县当官,苏羽去年及笄,苏家到苏靖任上过年,就没让她们再回大杂院了。
苏家有意让苏靖为她安排婚事,但苏靖却希望二妹在大刘村读书人里挑一个,苏老太太自是不乐意,事情便先搁下了。
今年方子元成亲有给苏靖下了帖子,而因为方小福的关系,苏靖也收到了公文,可以进京来做客。
苏家是今天摸黑出城,到京城时还是上午,正好赶上了新人拜堂成亲这一幕热闹。苏羽的心早在知道消息时就碎了,只是今天亲眼见到,还是痛得不行。
苏霓想要她不来,但她却要来亲眼看见,说这样才能真正死心,可以没有牵挂地去嫁人,再也不用思念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人。
方小福并不知道这些内情,只是注意到苏羽脸色不太好,关切地问她:“苏羽你怎么了,要不要请汪先生把把脉?”
“不用,就是早两天身子不太爽利,今儿还有些懒懒的。”苏羽笑了笑,含糊地解释。
方小福却以为她是月事刚走,正奇怪这不应该精神好转么,怎还脸色苍白呢?但也没有多想,三人说笑着朝“安然居”走去。
路上,苏羽咬了咬牙问起了方子元新娘子的事情,方小福自是把赵安瑶的事儿说了一遍,听得苏羽脸色已近惨白。
“小七儿姐,我想同二姐去方便方便,你先走吧,我们随后就来。”苏霓突然说道。
“好啊,知道位置吗?夏荷你带两位小姐去。”方小福没多想,立刻吩咐四大丫环之一带路。方府那么大,人口那么多,自然是要多修几座茅厕的。
苏羽有些不愿,但被苏霓拽着手给拖走了。方小福只当她们姐妹小动作,笑了笑便走了。今儿客人多,她也不能一直陪着这对小姐妹啊。
苏锦抱着儿子陪着娘家人一起,已经到了新人院子,只是已经挤不进去新房范围了,但方府的宽敞,还是让苏老太太惊叹不已。
等方小福赶到时,新房里的仪式已经完成了,东方宣的世子妃在方家这边小姐妹们的指点下开始派糖。
挤在前面的自然是青阳县熟悉婚俗的大小少年们,然后京城宾客里也有带小孩子的,便自发在后面排队,觉得很是新鲜。
赵家有派二十个丫环跟世子妃同行充当奉茶姐妹,谁让赵安瑶姐妹不多,而且千金小姐也不可能亲自泡茶呢,只能用丫环凑数了。
方小福来的时候,“安然居”的客人已经在喝茶了,姐妹们得了她的吩咐一直陪在新房里或附近,让赵安瑶心安不已。
小兄弟们得了糖反过来帮着维持秩序。
当然,最熟悉也最遵守婚俗过来领糖、看新娘的人都是青阳县来的,京城里的妇人自是不乐意这样,觉得掉身份。
徐老夫人也领着媳妇们和儿子的妾室们过来看外孙媳妇了,上回徐守业发火之后,徐老夫人到是看开了许多,今天也不会在这样的场合摆脸色。
徐二夫人自然也因为徐老夫人和徐大夫人的态度,而变得收敛了不少。
她们在新房里看了新娘子、让新娘子认识了一下徐家长辈,就坐到小厅里去喝茶了,方徐氏赶过来亲自招待她们。
方小福过来陪赵安瑶说了会儿话,又去各处看了看客人的安顿情况。
客人主要还是青阳县来的,不论老少都自己找地方坐了,反正院子大,比他们在村里的家还大,有的是地方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