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4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锦儿表嫂的妹妹苏羽也说给泽扬表哥了,大概端午节前后就会成亲。”方子湛想起来这事也连忙说道。
“哇,这一个个都挑在今年成亲呀,可怎么都是回去就要成亲呢,今年这才春天呢,还有夏、秋、冬呢。”方小福听了也很高兴,也有不解。
但同时也发现一件事,那就是长辈们这个把月还真没让自己闲着啊。
大人们都在,后生手小闺女们也在,每天在一起吃饭、闲逛,相处的机会就变多了,这亲事就好说了啊。
苏羽定给刘泽扬还好理解,苏靖本来就有意把两个妹妹都嫁给大刘村的读书人,虽然刘泽扬未能考上举人,但三年后还有机会。
而且刘泽扬是二祖爷爷的曾孙,在大刘村也是有背景的人。也算是一起长大的,苏靖对这门亲事十分满意。
当然,苏老太太不乐意也没办法,因为没人支持她。苏羽自己都同意了这门亲事,这些日子也能和刘泽扬悄悄走到一起说说话了。
只是周大叔家……也是,周大娘和周大婶可是时刻在为孩子们亲事发愁的,年前把玉霜说给了他们周武,前几天又把他们周瑛说给了方子谦。
周家三兄妹,全部都在方山村联了姻。可是,至于这么赶么?周武还在青阳县刚考上秀才呢……
“咱们家最迟入冬之前就会回京啊,大家希望咱们能去喝喜酒啊。”方子湛笑着解释。
这时候的百姓对于喜宴和寿宴、满月宴都看得很重,去的客人越多越热闹就越体面,也越吉祥。若是冷清清的没什么人捧场,就说明很多问题了。
何况方家对于附近几村来说意义非凡,如今又出了个公主、驸马,更是他们的荣耀。农家人没那么多谋算,就是觉得光荣。
至于自家的那几门亲事,那是早就说定的。
“咦?怎么周大婶完成了任务,胖婶儿好像没听见动静啊。”方小福突然想起来,当初托她说媒的除了周家,也有胖婶儿呢。
只可惜小林哥一直在外面忙着开铺,又跟哥哥到了京城,她也在忙自己的事情,村里闺女们当时又在大杂院里住着,因此一直没有机会。
而李小溪……今年也有十七岁了,去年考到了童生,不过据说名次不太理想,不知今年院试成绩如何。
“胖婶儿已经把布行交给胖妞了,她这次不会同咱们回青阳县,小天哥也被文大哥安排管天一书局的事儿了。”
“文大哥肯定会给小林哥在京城说门亲事的,李子什么时候进京,就看他考得咋样了,听说他答应文大哥,至少考上了秀才才能跟着文大哥当跟班的,不然不要。”
方子湛笑道。方小福听了也哈哈大笑起来。
不过转念一想,撇开李子要当他家天哥哥小跟班的愿望,胖婶儿一家不回青阳县也能理解。梦蕾刚生孩子,也是需要人照顾的。
而天一书局发展那么快,也是很缺自己人的。
就像方家,生意发展得再多再快,管事也培养了许多,但还是会由自家人分工总管,不会由方小福一人管理那么多管事和底下的生意。
家族的凝聚力和团队的力量就在这里。
大家说笑着这些事情,也悠闲地喝完了茶,这才起身去广安楼那边。方子健让媛儿也去看热闹,他去安排事情。
方子元也同样如是,反正安瑶也独挡不了一面,她还是个小姑娘呢,有热闹看一刻都坐不住了。
方小福也拉着方子湛去看热闹,看见唐铭坐在小叔的肩膀上,唐思和石世言他们几个站在一块儿,看得手舞足蹈的很是激动。
方小福见他们开心也不禁笑了起来,但没有走过去而是去了另一头。
现在是腰鼓队和歌舞队在小广场上表演,音乐剧还没开始,大家先热闹一下再坐下来好好看音乐剧。
方小福看了会儿就同方子湛回自己院子了。如今他们新婚燕尔,又已有真正的夫妻之实,也就不矫情了,趁此机会多享受一下二人世界吧。
以前在家想亲个小嘴儿都要偷偷摸摸,如今总算可以堂而皇之在屋里亲个够了。
不过他们也没恣意享受这份宁静,后天家人就要出京回青阳县去,而他们则要进宫回门,之后也要离开。
要合理运用时间,就不能等出发时再去整理行李,因此,什么东西要带走,什么东西可以留下,就要提前清点梳理清楚。
总之,他们很快就又忙起来了。一直忙到中午才去外面吃饭。
今天天气竟比昨天还好一点,上午能见着花花阳光了,南风习习,裹夹着阵阵花香,伴着桃花、梨花的缤纷春色,大家在小广场上摆席,吃得好不惬意。
吃完饭苏靖就带着家人回新长县去,因为苏羽亲事已定,也跟着离开了。一同走的还有苏锦母子和刘泽飞,到时在新长县等方家一起回青阳县。
方小福也同大家一起送别了他们,刚回自己的院子,腰鼓队和歌舞队就来给方小福和方子湛请安道喜。
不过不是给公主和驸马,而是给他们的三公子和三少夫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方小福教出来的。
王智就是其中领头之人,如今已经十六岁的他变声期已过,加上三年来当队长的历练,已成长为稳重内敛、胆大心细的管事人才。
而如今王智已被安排成为京城盛世名园聆听楼和歌舞团等项目的大队长,底下又分了各个项目和小组的中队长和小队长。
而王智如今是不在合唱团唱歌的,但他也会参与教歌,主要还是管理底下的人、统筹练习和上台安排。
还在青阳县的时候,方小福便教了他许多管理上的事情,都是带着现代常识和技能的一些知识。
然后让他在实际工作中物色合适的人选,培养更多这样的人才出来,因为盛世名园不止一家。
王智虽然只有十六岁,却是拿八十两薪俸的。
方小福和他们说了会儿话,又给每人封了十两银子红包打赏他们,便安排马车送他们回盛世名园去了。
☆、1451。第1451章 离别在即
表演音乐剧的人员则是下午又表演了一场才过来请安道喜的,也是方小福当年培训出来的人,大家说话气氛便亲切许多。
最后也封了每人十两银子,让他们回去休息。
大家在吃中饭时就知道了出发日期定在后天一早,因此看完音乐剧,要回去的人就回屋收拾自己的行李去了。
方子元已经带着子维去安排要带回家的物品和车马,小兄弟们也没有只顾着玩耍,都十分自觉地跑去帮忙。
而徐家人也过来和方小福致谢、道别,他们明天一早就出发,因此今晚是在徐侍郎府里吃饭,晚上回去收拾行李,明天就不再过来道别了。
因此方徐氏拉着方志义也去了徐侍郎府吃晚饭,方子元说抽不开身就没有过去。
徐侍郎已经知道方子元放弃去年春闱的原因,看见这个外甥便只是叹息,到是没再说什么了。可是方子元心里却不开心,他觉得二舅功名心太重了。
而前倨后恭的二舅娘,他也亲近不起来。还有个对他不死心的表妹,前阵子满十七岁,居然说出“不介意给他当平妻”的话,可真正吓到他了。
就是昨天来公主府做客,他也时刻避得远远的,生怕发生拉扯。好在他娘没在这事上给他使绊子,不然可麻烦大了。
不过为防万一,他还是私下跟大舅提过此事,结果大舅说,二舅有意将闺女嫁入太子府,听说太子今年要开始选妃了,身为正三品官家的嫡女,机会很大。
方子元听了便不好说什么了,虽然他觉得这机会是大,但希望并不大。太子殿下是什么人?会选一个娇纵任性的闺女为妃么?或许庶妃会考虑一下吧。
这事他还没来得及跟小七儿和老三说,只有他和嘉寒表哥知道。
嘉寒表哥也说不看好此事,不为别的,就冲着太子殿下与安宁侯对小七儿的宠爱,对于曾经冷落方家甚至在小七儿面前拿过乔的人,不踩一脚就是给徐家面子了。
可是徐二夫人却以为,她如今拼命向方家示好,就能通过方家这条线搭上东宫呢。
以后太子登基,她闺女就是皇后,再不济也是个皇贵妃,她这当娘的至少也是个一品诰命吧。
晚饭的时候,方小福同文浩天确认了太学读书的事情,已是举人的后生们就不回青阳县了,过几天就安排报名,下个月正式读书。
方子元和方子健还有石家兄弟也都先报了名再请假,等从青阳县回来就直接进太学,一直到下一场春闱到来。
确定了太学读书的事情,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果然荣华富贵皆浮云,只有读书是王道。当晚大家在花园里喝酒畅谈,好不热闹。
不过当晚,文浩天没有参与那边的热闹,而是和方小福、方子湛在屋里讨论方小福尚未完善的策划。
林宏钰、秦火在院子里守着,以免有人靠近。
最后方小福把详细策划用炭笔写在了本子上,交给文浩天拿走。这样明天就不用起早去写了,文浩天也不用起早过来。
第二天吃了早饭,大家都结伴去逛京城,最后吃吃京城的美食,最后看看京城的美景,最后买点京城的特产……
离别在即,他们没有离愁,只有恨不能把京城打包带走的惆怅。
而这一天,方小福同方子湛除了吃饭都没有出院子,有时在东屋坐在一起看会书,说说接下来的生意思路,有时在西屋一起歪在床上看画册,顺便卿卿我我一翻。
经过时间的沉淀,他们相处越来越自然,所有的害怕、顾虑、紧张、激动情绪都随着一次次的亲热行为而理顺,再没有别扭。
而这两天,唐默没做别的,就带着小朋友四处玩耍了,第一天在府里看了热闹,第二天就去了盛世名园看樱花、吃蛋糕。
因为这是方子湛许下的承诺。但是方小福失约了,这让唐思和唐铭很不高兴。
不过石世言和葛小宝还有季家小侄子得了爹娘教导,到是没那么执着了,还帮着开导唐思和唐铭。
虽然没有姨姨和三叔叔,但还是如愿吃到了盛世名园的樱花小蛋糕,还有梅子饭团、文字烧、樱花肉……他们的不开心总算平复了。
当晚,大家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丰盛晚餐,连长乐先生一家都来了。自然,东方宇也来了,作为方小福的娘家兄长,也就是亲家的身份来送别方家这些亲戚的。
不过饭后他们并未久坐,而是借口离开却悄然进入了方小福的院子,将皇上看了她的策划后决定明天拟旨公告天下的事情说了一遍。
“福王和善王他们反应如何?”方小福更关心这两只大老虎的反应。
“组建海军巩固海防、打造商船出海加强与海外诸国通商并且将已方利益最大化、将葡萄酒生意献给朝廷加强与各国生意往来。”
“哪一件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尤其你那篇论强国海防重要性的文章,就连福王看了都哑口无言,恐怕一时半会是找不到词来反驳你的。”
“还有你那套对于天灾的应对办法,既有上回募捐赈灾款的经验,又有以后预防和应对的整套策划,从朝廷到当地官府,从县学到百姓,都有关联作用。”
“就连善王都说,他想不出来这么详细有利的方案。”东方宇说着深深地看了妹妹一眼,老实道,“就是我也想不出来。”
“哥哥你又没有三魂不全过,想不出来很正常啊。”方小福连忙安抚了一句,转而又道,“而且咱们可是连自己的葡萄酒生意都拿出来了,换了他们怕是做不到的。”
“不过他们没怪我插手国事,我还是很感激的。毕竟巩固海防已是兵部的事情了。另外还有,这所说的全部都要钱,如果他们说没钱,我的策划就无法实施的。”
方小福嘿嘿一笑,摊了摊手。
“他们知道国家利益的重要性,不会将私心摆在前面的。若连这点觉悟都没有,这天下早乱起来了。”东方宇压低了声音说道。
方小福点点头,表示理解。
☆、1452。第1452章 公主回门
第二天吃了早饭,方小福同方子湛送了方家人出了京城东门,看着长长的车马浩浩荡荡地渐行渐远,他们也乘着普通马车回到公主府,换了公主仪仗朝皇宫驶去。
今天又是一个绵绵阴天,有那熟知天色的人说,雨汛期快来了。有人开始往家里储粮,有人担忧地去地里查看庄稼。
就算是在京城里,普通百姓最关心的一样是粮食,而不是吃食,更不是消遣游乐的事情。民以食为天,体现的是天下民生。
一路上公主仪仗经过之处,都有人望过来,笑议着公主回门的事情,也有大胆之人走到路边高声道贺。
方子湛走出车厢朝路边作揖还礼,顿时获得好评如潮。这是一个谦恭识礼的驸马,是个和善斯文之人。
就在百姓的议论声里,马车直驶入皇宫,东方宇等在宫门内询查之处,带着他们俩直奔御书房,路上将那边的情况先说了一遍。
方小福听得心中一凛,随即打起十二分精神有如上战场的勇士。
东方宇哭笑不得,安抚道:“妹妹,我相信你能应对那几个老头,你不用紧张。何况还有哥哥在呢,皇上也已经下了旨,只是那些人说还有疑虑想要问你,圣旨这才压下来了。”
“当然,说问你那是客气话,其实还是不甘心就这样被你插手搅了局,想要用自己的威风吓到你,只要你害怕就容易露出破绽,他们就有机可乘了吧。”
“呵呵,那他们也太不了解我了。”方小福呵呵一笑,想到她一弱女子力辩群雄的场面,就觉得很激然。
哥哥以为她紧张了,其实她是因为要和那些大人物进行辩论比赛而激动。
御书房里,皇上坐在上首,太子和福王、善王、祁王、汉王站在两侧,下首除了两个老头有座儿,其余几人皆是站着。
而那有座的老头,一位是太子的外公言成华,一位是福王的外公卢云翔。
言成华既是帝师也是国丈,如今还挂着御史大夫之职,不过御史台的工作实际都是御史中丞文浩天在做。
而这自然也是皇上当初直接把文浩天安排在这个位置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个位置的重要性,要确保权力的平衡,必须是德行威望都够资格之人上位。
而卢云翔则是丞相,领导着六部管理之职,在朝堂之上与言成华分庭抗礼、势均力敌。这也是为何多年来福王渐渐势大的原因。
至于站着的那几位,则是六部尚书以及兵部左、右侍郎。至于谁是谁的阵营,大家心里有数。方小福也从东方宇那里听说了。
方小福同方子湛走进去,先给皇上磕头请安,起身朝几位王爷哥哥行礼,又朝坐着的、站着的大臣行了晚辈礼,举止间十分谦恭有礼。
尤其方小福那一声“言爷爷”、“卢爷爷”,喊得两位老头顿时眉开眼笑,不住点头含笑夸公主明丽大方、端庄温婉、聪明能干,又夸了烧烤的美味,道了感谢。
大家说了一阵客气话,皇上这才开口拉回正题。
“明琪儿,本不该在你归宁之日把你喊来说这些事情,但你日前奉上的有关国家利益之策,实在是太惊人了,皇伯伯欣慰之极,只是大家仍有一些疑惑想要了解多些。”
皇上坐在上首含笑看着他的小宝贝,成了亲换了装扮,气质到仍是之前那个明丽可人、稳重大方的模样,没什么变化。
“皇伯伯开心就好。本来这些想法都是明琪儿年前就在琢磨的,皇伯伯待明琪儿那么好,明琪儿也想尽自己的努力回报皇伯伯,就当明琪儿尽孝道的独特方式吧。”
“只是,现在就这样拿出来确实有些仓促,但以一国之力同时展开去做,也不是没可能,毕竟路是人走出来的。”
方小福笑吟吟一翻话,瞬间释放了几个意思。
除了对皇上的孝道,也抢先解释了为何她能这么快想到这么多办法,这么多办法是否一定可行?她凭什么觉得这么多办法都是成功的、有利的?
她把“丑话”说到了前头,又说路是人走出来的,一时间还真让那些攒了许多问题打算慢慢质问的人,突然不知如何开口了。
她一个公主,都说是尽自己的努力回报皇上了,她也没说她的法子一定能成啊,这是她的心意和诚意啊……
“明琪儿有这份心,皇伯伯就很开心了,不愧是无章大师预言的福星,你的这些策划不说为咱们东黎带来多少福祉,但就这些经商项目,是肯定能大大充实国库的!”
皇上把方小福大大夸了一翻,言语间流露出激动的情绪。
“皇上所言甚是,明公主赚钱有道,方家的发家史老臣也听说了,老臣相信善于生意之道的明公主想出来的商机,肯定是能为朝廷带来大利益的。不过……”
卢丞相率先开口,阻断皇上捧高方小福的意图,提出疑虑:“明公主为皇上献策,与三年前唐、林、祝三家之罪有何关联?”
“那三家之罪是刑部、兵部、大理寺联审,朝廷下判,是国事,明公主献策岂能与国事牵扯?明公主就算想插手国事,年纪也太小了吧?”
资历也不够啊!
“卢爷爷此话可让明琪儿一头雾水呢,怎么明琪儿心里想到有利于朝廷的法子还献出错来了?卢爷爷这是怪明琪儿不该献策么?”
方小福睁着澄澈大眼无辜地望着卢丞相,想将两件事扯到一块儿转移重心顺便再扣她帽子?也看她愿不愿带呢。
没想到小丫头轻飘飘拆了招还倒打一耙,卢丞相目光闪了闪,微笑道:“明公主莫生气,老臣只是有些疑惑想要求解罢了。”
“明琪不敢,事儿都是明琪惹出来的,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方小福十分谦恭地朝卢丞相福了福,说得十分坦荡。
不过那委屈之意也很明显,看得皇上一阵心疼,只是他也知道这次如果扛不过去,拟好的圣旨到是不太好颁下了。
毕竟当初下判诏书是他批准的。
☆、1453。第1453章 这丫头真记仇!
“那老臣也不矫情了,有三个问题想请明公主解惑。”卢丞相注意到方小福情绪外露也不知真假,但他有他的立场,因此表情严肃地说道。
“第一个,听闻两年半前明公主曾来过京城,然后大肆买人,就连当初被发配官卖的罪臣家眷也全给买了去,这是为何?”
“第二个,听闻明公主当年买了这些人却并未安排事务,也未安排在京城府邸而是带回了青阳县去,还安排了那些少年读书,这是为何?”
“第三个,明公主在下嫁出宫之即突然跪求皇上恩赦罪臣家眷,这是为何?”卢丞相不提献策之事,却是句句围绕着罪臣家眷说事儿。
一时间御书房里安静得只剩下呼吸声,这次就连东方宇都有些情绪不稳了,气的。
这老狐狸栽赃不成,又转移话题想把人往沟里带啊。
“当年明琪进京寻找商机,找合伙人打造盛世名园,这在京中当时就不是秘密了,买西南城外那块荒地时还被人绊脚未能成功呢。”
“要说到大肆买人的问题,我这么大座京城府第,难道不要人干活?不要人看家?买人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方小福说到这里还翻了个白眼,明白表示这问题很无聊。
“熟悉明琪生活习惯的人应该知道,明琪身边伺候的丫环不多,签下死契、活契的女子却有许多,她们在干什么?她们至今尚在府里为明琪赚钱。”
“卢爷爷不知道明琪很会赚钱么?明琪在自家府里开绣坊,大肆买进绣娘或是年纪小、手艺不好之人进行培养,这有问题么?”
“顺便一说,合唱团、歌舞团、舞台剧团那些也是需要大肆买人才能做出来的,不买人难道要我自己去唱、去演么?”
“至于那些罪臣家眷,老实说,当初我并不想买,太贵。”方小福说到这里收了反驳的气势,垂下眸子露出悲伤的情绪。
“可是当我看着那么小的孩子羸弱不堪地站在面前,有如惊弓之鸟一般看着我,最小那个更是随时会死去般的模样,我的心很痛。”
“我不认识他们,也不知他们因何获罪,我只是想起了十一年前的自己,两天没吃没喝,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看着茫茫的山野迈不动腿。”
“当我终于倒在路边要喂了野狗时,是我方家爹救了我。他一个出外做工回来的农家百姓,在家境并不好的情况下尚且拣了我回去,将我养大。”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方小福说到这里拿出帕子擦了擦眼泪,继续说道,“那一刻我想到了自己,我决定买下他们也是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
“再说了,当初决定买人时我们也是很害怕的,毕竟是罪臣家眷呢,以前从来没遇见过这种事情。”
“可是,既然官牙能把人放出来供主家挑选,那就是合法的,就算没有任何理由,我的决定也不违反律法。”
所以老头,你的问题真的很无聊!
方小福心里默默吐槽一句,接着解释人家的第二个问题:“至于第二个问题还真是莫名了,呵呵。”方小福轻轻一笑,竟带了些嘲讽,让卢丞相不由沉下脸色。
“那些妇人,我可是立刻就安排了做针线的活儿,就是带回青阳县也同样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