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4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471。第1471章 不失农家子弟的本份
他们成亲都是在京城,每人住着一座大院子,屋子宽敞隔音也强些,如今回来这种尴尬局面立刻就显露出来了。
只有小丫头还茫然无知地想听壁脚呢,真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傻丫头……
大家一起帮忙,方子元和赵安瑶很快就把新屋搬好了,子雅虽然决定在大杂院住到院试之前,但也回来挑了一间屋。
他还拉着徐嘉熙也挑了一间,徐嘉熙有些不好意思,他和小满还没成亲呢,就已经被当作女婿对待了,也很感动。
方家纯朴,也很豪爽,许多事情都是在徐家经历不到的。
上午,亲戚们陆续到来,几乎就是从京城回来的这些人,大家早就住得熟了,也没那么多好讲究的,气氛喜气洋洋。
方杨氏她们四妯娌忙进忙出,邻里妇人也来帮忙,家里两口大锅和二爷家两口大锅全部炖着羊肉,西侧屋角又搭起了简陋小灶,也是以炖为主。
而且在大杂院附近的几家人家里,也安排了炖菜,这样大杂院就以炒菜为主了,再加上辅食、冷盘、汤等,到开席时一桌桌菜是很容易端上来的。
如今的方山村,早已不是八大碗了。如今的方山村人,早已不是当年看见肉就想多吃几口的方山村人了。
大家都穿着新衣裳先往老方家来看热闹,顺便帮帮忙什么的。方小福同方子湛没干活却也没闲着,光打招呼说话就嫌腮帮子疼了。
赵安瑶是新媳妇,但是方子元跟村里人并不算熟,因此他们也只是勉强应酬了一下,就找借口躲开了。
方子湛和方小福都是村子里长大的,尤其方小福又曾一度被公认是老方家未来的当家主母,因此就被推到了前面。
方子健和媛儿则是忙着张罗零嘴儿和糕点小吃,在堂屋里、院子里、院子外面的道上直接就把桌摆起来了,东西全放在上面,可以随便拿,也可以就入席闲坐。
入了座才好奉茶,大人都知这个礼儿,因此打了招呼之后就自己去呼朋唤友坐上了。
子维从镇上回来后也没闲着,一会儿被这个喊去干活、一会儿被那个喊去帮忙。但他也没怨言,只是默默地忙碌着。
方子健、方子元、方子湛都娶了媳妇,今年也有十六的子维秀才,便成为村里包括附近村里养闺女的人家垂涎关注的重点目标。
关注子雅的人还不多,毕竟子雅要小一些,又是在大户人家长大的小公子,农家人还是不敢多想的。
但是子维就不同了,生长在农家,是大家看着长大的孩子,别说大人有意,就是那些小闺女们也十分动心,有几个早就芳心暗许了,只可惜……
子维十三岁考秀才,之后跟着哥哥们住在县城,已经很少在村子里走动,又不爱说话,性子淡淡的,小闺女们想和他攀谈几句都没机会。
可还是有那么几家的妇人,这两天都有找机会同方杨氏悄悄打探,问可有在京城里给子维说定亲事……
方杨氏不好说没有,也不敢说有,便说子维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几兄弟都是自己找的媳妇,他们当大人的还真拿不了他的主意。
打探的妇人都有些怔愣,随即便想可能是老方家的婉拒之言,之后就没人来打探了。消息自然是悄悄传播了出去,大家都知道子维无意在农家找媳妇。
因此今天大家来老方家做客,都只是默默打量着子维,却没人提起“议亲”这样的话题,免得自找难看。
来老方家看过后院又打了招呼的村邻们就往大杂院那边去了,这边虽然也摆了不少桌,但以亲戚为主,村里人尤其是本来就住在上村头那边的人,都自觉去大杂院坐席。
三兄弟就同着他们的爹往上村头应酬去了,老爷子和二爷则负责招待这边的客人。
方小福见他们分工明确,到也不瞎掺合了,就和赵安瑶一起负责带小朋友,媛儿和彩云则带着姐妹们四处奉茶,忙得很。
方小福不知道大杂院那边一次开了多少席,但家这边却是头席就一次摆了三十桌,二席摆了二十桌,十分热闹。
快吃饭的时候,方小福才看见林书奇和林书宝兄弟俩过来。
林书宝到是很热情地跑过来喊了“小七儿姐”,林书奇依然是那么别扭,不过有作了个大揖,又让弟弟也行礼。
林书宝刚才忘记了,此时被哥哥提醒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一直傻笑着连忙行了个书生礼。他与子胜差不多大,今年都是八岁了。
“书宝怎么才过来,前儿也不见过来玩啊。”方小福笑吟吟地看了看他,又看了看站在一旁已经十六岁的少年郎。
如今家境好了,也没再穿补丁衣,不过依然很朴素,不失农家子弟的本份。
“前儿你们回村的时候,我有跟着大家到道边看见你们,不过被挤到后面去了,后来又回村塾里上课去了。”
林书宝挠头不好意思地解释:“后来好不容易下了学,可是哥哥不让我过来,说你们长途跋涉,一路肯定很辛苦,也有很多事情要忙,就不过来添麻烦了。”
“果然像你那木头哥哥说的话。”方小福听了点头,白了林书奇一眼,笑道,“不过若是有功课做的话,确实不能太贪玩儿。”
“是、是、是,我一直有用功的,哥哥说村塾虽然不收束修了,可咱们也不能糟蹋村里的好意,还有先生的心血,要好好读书才对得住大家。”
因为弟弟说话太直接,林书奇在一旁黑了脸,想阻止又觉得太明显,反而尴尬,一时竟是傻眼了。
“你哥哥说得在理儿,话说你哥哥今年有参加县试和府试吧?”方小福瞥见林书奇无措的表情,忍笑地问弟弟林书宝。
“有!过几天就要去参加院试了!”一说到这个,林书宝就有些激动,他哥哥如今也是童生了!
看着典型的以哥哥为荣的孩子,方小福想到三年前和他们兄弟妹打交道的画面,不由一阵感动。
这两年他们在方山村还是住得少,和大家见面也少了,可大家依然待她如初,让她觉得温馨。
☆、1472。第1472章 林书奇的心事
方小福笑看着林书奇:“要好好考哟!也别太给自己压力,考试考较的是平日的实力积累,太紧张很容易出错,心事也别太重,会影响发挥的。”
“嗯。”林书奇看了方小福一眼,意味不明地应了一声。
谁知,林书宝在一旁却大感惊奇地道:“小七儿姐你好厉害!竟然一眼就看出哥哥的问题了!”
“……不是吧?”方小福大吃一惊地看向林书宝,“我就随便鼓励一下他啦,这就说中啦?那他不是很欠骂呀,这都要考试了竟然还有问题?”
“就是呀,不过他没说啦,是我偷偷观察发现的……”林书宝立刻凑到方小福耳边嘀嘀咕咕起来。
“……”林书奇看着当他面说他悄悄话的两人,顿时不知该哭还是该笑,最后闷闷地说了一句,“林书宝,别老缠着明公主,一边玩儿去!”
“咦?你怎知我名字?”方小福又吃了一惊,好奇地看着林书奇。
“县城里都传遍了,虽然不知你本来的名字,但是公主还朝加封福瑞明公主的诏书早已诏告天下了。”林书奇解释。
虽然公主封号全称是福瑞明,但是非正式场合,大家是可以叫最后面那个字的。
“我本来的名字叫东方琪,家里哥哥们叫我小琪儿,当时年纪小懵懂无知,来到方家时也没说清楚,就变成小七儿了。”
方小福笑吟吟地解释,又道:“不过我的名字你不能随便叫了哦,你可以叫我三郎嫂子,也可以叫小七儿。”
她还记得三年前他别扭地叫她全名“方小福”,也不会忽略他刚才见面时虽然行了礼却没有开口叫她的别扭样儿。
不准他叫全名,可难死他了吧?
果然,林书奇板着的脸红了红,表情有些纠结和懊恼,张了张嘴还真不知如何叫。方小福也不说话就这么等着,最后还是等到他憋了半天才闷闷地道:“三郎嫂子。”
“真乖!”方小福见他一副委曲求全的表情忍不住咯咯直笑,欺负一个性格别扭的少年也挺有趣的啊。
“小七儿姐、三郎嫂子……”林书宝在一旁也纠结了,他是不是也要改口啊?
“书宝叫惯了小七儿姐,不用改的。”方小福忙道。反正村里人也没来问她以后怎么称呼她,还一个劲儿地叫小七儿呢,好像她的身份从未改变一样。
这样也好,挺亲切的。
听她这么说,林书宝纠结的小脸立刻展开了,笑着连忙点头。而林书奇被笑,略一拱手就黑着脸走开了。
这丫头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性子都这么“恶劣”,让他想平静面对都难。
“小七儿姐,那我也找子胜他们玩去了。”林书宝见哥哥不好意思地离开了,连忙对方小福说道。
“好,自己拿东西吃啊,不要讲客气,想喝什么茶自己去茶桌那儿。”方小福连忙喊着,也没把小朋友当客人。
林书宝应了一声便跑开了。
方小福看着他跑开又看了一眼走到子维那儿说话的林书奇,又开心地笑了笑。
今儿只有他们兄弟过来了,想必林大叔和林大婶正在厨房那边忙着。而林小媛还在大杂院做活儿没有出来,林小娣去年也符合年龄要求进了大杂院。
如今林家有两姐妹做活儿,如今只有村里抽一成,剩下的九成都是小闺女自己赚,想必林家已经攒下不少了。
但是兄弟俩衣着举止依然朴素,而且据林书宝刚才悄悄说的,哥哥怕考不出好成绩会对不住爹娘的期盼,对不起妹妹们的辛苦。
毕竟手袋是他们家如今的重要经济来源,他一个什么也不做的读书人,除了在功名上回报,也没有第二条路了。
这就是林书奇的心事,被因为敬仰而观察着自己的弟弟给发现了。
林书奇和林书宝同方家小兄弟们都是吃的二排席,方小福和媛儿也是吃的二排,与彩云、安瑶轮流,一直到半下午才撤席。
亲戚们吃了饭自己去村里走动,也去大杂院那边看热闹。邻里吃了席、喝了茶,也都各自散去,不会老挤在院子里拖着主家说话。
毕竟主家要忙的事情多,大家也要体谅不是?
因此到了半下午时方小福也得空回了屋里。
正好在她屋里睡午觉的唐思和唐铭起来了,大家在炕上说了会儿话,方小福就给他们把衣裳穿好,去厨房打了水给他们洗了手脸,就带着他们去大杂院那边玩儿。
大杂院那边其它地方都撤了席,帮忙的妇人正在洒水打扫地面。
院门前的空地上几乎都是满桌,都是村里汉子们和后生们在那儿喝酒、说笑,不少桌都在拼酒很是热闹。
方小福一路走过去,不少人和她打招呼,她也笑着回应,目光在寻找着方子湛的身影,她这明显找人的模样顿时逗笑了许多人。
“小七儿放心吧,今儿你家子湛没喝多少,都是你家爹给挡了。”
“就是,今儿咱都不灌新郎的酒,让他们的爹喝!”
“……”
方小福从哄笑声里听出大家调侃的意味,不由哭笑不得,只得大声说道:“大家也要健康喝酒!不要喝醉了啊!”
“没关系,反正我也没媳妇,不怕身上有酒气进不了屋啊!”一个后生突然大声调侃,于是又一阵哄笑声响了起来。
“……”方小福看过去,认得是方子湛的同窗,不过没考上举人,不由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这是在笑话她在京里成亲时搁过的狠话啊?
“等你有媳妇的时候再说这话试试看!”方小福笑着呛了一句回去。
然而回应她的却是更热闹的笑声,许多人都笑得前俯后仰地喝不了酒了。
“小七儿,子湛他们在院子里给长辈敬酒呢。”这时村长大伯从大杂院里走出来,见了这边情形连忙走过来说道。
“我、我就是来瞧瞧这边热闹。”方小福顿时有些不好意思了,怎么满世界都知道她是来找她家男人的呢?
“小七儿,要是你现在有空的话,我想说说手袋的事儿。”村长大伯笑了笑,却突然说道,“本不该挑在今儿说,但你也忙,专程去找你还得耽搁你。”
☆、1473。第1473章 延长赚头
小七儿如今的身份不同,生意又多,这次回来方山村也是为了做客方便,待此间事了肯定就出门了,再要找她也难得多。
因此村长大伯略一思量,决定抓住眼下的机会。
“好呀。”方小福一听顿时明白,想必是问她手袋的下文,毕竟去年下半年就因为款式快做完了,数量有限而减少了不少人手。
如果她不接上新款,大杂院不久之后就要清空了。
方小福让唐思带弟弟去找林森和季家小侄子们玩去,季家今天来做客,吃了饭也回后面院子去做打扫,等季青茵出嫁之后,他们也要搬回来继续做活儿了。
毕竟年已过完,京城也去过了,接下来当然也要收心继续干活赚钱。
方小福说去姐妹们院子说话,就同村长大伯往右巷走去,看着前面唐思带着唐铭蹦蹦跳跳进了林森住的院子,不一会儿三个小家伙就跑了出来,往前朝季家院子跑过去。
而她也推开了姐妹们的院子,喊了一声,立刻就见到彩霞和小秋和梦芸跑出来,别的姐妹并不在院子里,方小福喊她们去奉茶,就在她们小厅坐下。
“小七儿,我也是回来才知道,这些日子手袋已经做到最后一款了了,本不该再来找你,毕竟这活儿也做了这么久,要赚也赚到了。”
“只是……这人要尝到了甜头也是不舍得说放手就放手的,”村长大伯说到这里尴尬地笑了笑,“何况你们家这次又给村里不少厚礼,又给村塾捐了银子。”
“至少未来十年,方山村的孩子读书都不用交钱,而且能接受很好的教导,村里人也能过得很舒心的好日子。”
“但是我和耆老们商议着,光靠着你们家给的利益总是容易坐吃山空,还是要让村人自己干活赚钱,才能更珍惜你们家给的这份情谊。”
“孩子们也能更明白生活其实是很艰辛的,不能因为村里出了位公主驸马,这钱就能从天上掉了,不用自己努力了。”
“所以我想,看能不能延长赚头,让他们自己通过劳动赚钱,你们给村塾的钱,我也不想他们花得太快,还是要紧着点用,将十年好过变成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保障。”
“所以小七儿你看……”村长大伯絮絮叨叨地解释着自己的目的,再次让方小福动容。
按常理说,村里出了位公主,作为村长就算想要更多福利都能理解,毕竟他也不是为自己在讨好处,他是为整个村子着想。
但是这位村长,却在为他的整个村子着想的同时,也没忽略老方家和她的感受。
他要的只是一个更长时间的基本保障,而不是一人得道、全家升天的虚荣感,也不想让整个村子理所当然去吃定了老方家。
“大伯想法长远,小七儿佩服。”方小福起身福了福,表示她的敬意。作为一村之长,村长大伯的品德和道义,她是一直很敬佩的。
这种人也值得全村人去信赖。
“其实在回程的路上,我就已经想了四个新款手袋,也已经教给了彩霞、小秋、梦芸和玉雪,让她们过几天教会大家。”
“虽然如今坊间也有仿货,竞争大导致如意斋生意没有当初那么容易,但商机依然还在,毕竟在款式上,依然是咱们夺得先机。”
“另外小马夹和宝宝棉衣虽然没什么赚头,但咱们常换款式,又是如意斋在卖,这市场价值还是有的。”
“至少三年内应该都有机会。”方小福微笑着说起自己的打算,其实她也是早有考虑的,毕竟以后她也不住方山村,总想先把村人的未来经济项目安顿好。
“不过现在入夏快了,可以先从薄款小马夹做起,入秋之后就加棉做厚款。就算是增加以前做过的旧款,也一样有市场。”
“这衣裳旧了、破了总要换新,换新换的是布料子,又不一定非得换款式。换款式只是挑动有钱人追求新式样而保障价值罢了。”
村长大伯没想到小七儿已经考虑了这么多,心里欢喜欣慰,哪里还接得上话来?
“芹香嫂子如今应该能抽些空闲出来吧?大伯不妨再挑五个年轻媳妇子出来,组成六个小管事,以后也需要她们自己去完成这方面的事情。”
“明天让袁婶子带着她们去祥记挑布料子和针线,回来就先学第一款,再教下去。这几天我们都还在村里,我会多琢磨几款出来教会她们。”
“不过我想,这些年大家都是依靠着我做出来的款式在做事,不知道平日有没有自己琢磨一些不同的样子呢?”
“针法、裁剪都是大家做熟的,又看了我这么多个布样子,不管是手袋也好,小马夹也好,宝宝棉衣也好,其实略作改变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如果大家能做出这方面的尝试,就算以后我不在村里,也不用担心没活儿。但要提醒的是,不要将新样子突然做出许多来。”
“要提前做好一个送给如意斋,如果如意斋同意,再做就稳妥一些。”毕竟这些妇人虽然勤劳,还是习惯代代相传,在创新上思路保守了一点。
村长大伯听得连连点头,喜道:“是这个理儿,是这个理儿。”
“就算手袋和小马夹、宝宝棉衣不好做了,不还有小玩偶那些呢。”方小福想了想又说道。
“我能琢磨着做出大小不同的小狗、小猪、小兔,大家做熟了也能做出小猫、小猴、小马、小驴。”
“就是小猪还能做出不同的形状和模样来,只要像,又有可爱有趣的特色。能哄孩子们和那些小闺女们喜欢,不就有价值了嘛。”
村长大伯突然在身上摸了摸,竟摸出一本小册子和一小截炭笔,当着方小福的面就开始认真地做起记录来。
方小福嘴角轻撇,想要笑却又忍住了。这样认真的村长大伯,她都不好意思笑他。
方小福端起小秋送过来的茶慢慢喝了两口,等村长大伯写得差不多了,这才又说起村里继续做反季菜的事情。
就算没有烧烤,光反季菜就很有市场了,尤其还有方家的食府、食楼是收货商呢,根本不愁没销路。
等村长大伯喜滋滋地离开,方子湛也找了过来。
☆、1474。第1474章 为了孩子更好的未来
当天晚上,方小福就把这些日子慢慢积累起来的手袋和小马夹、宝宝棉衣的新款框架图拿了出来,看了看,又开始琢磨新的款式。
自从长篇的书稿《落日英雄梦》和画册《大脸猫和蓝皮鼠的江湖游记》完成后,她就没有再出过需要一直赶着连载的作品了。
“公子羽”如今是方子湛在用,画册她也只出过两部相对而言短了许多的《千家诗图本》和体育竞技类作品。
后来为了给长乐先生画画,也花了不少时间。毕竟给一代名儒画画,可不是由着自己想法来的,还要先学习人家的著作,理解了意思才能构图的。
再加上和哥哥合伙的生意,她一直很忙,什么蛋糕方子、衣饰设计图那些,反而靠边儿了许多。今年还没画几张呢。
这次回来的路上她和方子湛就商量过了,先把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几座村子的财路安排好,不说天下第一村,至少在未来能过得安稳一点。
村里出了个公主也不能白出不是?
第二天吃了早饭,方杨氏和方刘氏去河边洗衣裳,彩云在厨房里洗碗。
方小福就把媛儿和赵安瑶叫到隔壁屋里,也就是方子元和赵安瑶刚搬走的她原来的那间屋,开始教她们第二款小马夹。
第一款早就在路上教给袁三娘和林、祝两家妇人还有唐彩、唐雪了。她的打算就是小姐妹去教手袋,这些人教小马夹,两边可以同时开始。
今天袁三娘带着村长大伯挑选出来的六个管事媳妇子去镇上学习选布料子和针线,也算是让李掌柜认识一下新的管事吧。
毕竟以前都是方家的妯娌们负责的。
而大杂院里,林、祝两家的妇人和唐彩、唐雪已经开始分批教村里妇人新的款式了,这样也不耽搁。
毕竟今天教了自家村里,明天还要去大刘村呢。为了方便省事,方小福昨天就和季家、石家说好了,明天派出代表到五子丘集中学习。
方小福是觉得,做了这么久还不掌握些诀窍,让自己的人累个半死,是一件很失败的管事事件。
总要从未知领域摸索到最适合稳妥的有利办法,让事情更好更便捷完成的。
等方杨氏和方刘氏晾好衣裳,也过来学习。方小福教给她们的却是第三款,半上午时两个堂婶娘也过来了,方小福再教她们第四款。
这是目前为止她能拿出来的新款,后天就由大家过去教,选出来的六个媳妇子,每人在熟悉第一款的基础上,再各掌握一个新款,这样就有五个款。
但是第一款是六人都要找袁三娘学的,因此可以撇开不算,要让六人各掌握一款,就还差两款。
按一年做一到两个款,又分厚薄款来完成,这里总共七款足够满足三年稳稳的赚头了。再加上稍后她决定把宝宝棉衣教给杨家五个舅娘。
不与小马夹新款掌握者重复,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