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4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似乎是约好的,石家兄弟们也只用一辆马车牵行李,大家都背了书箱走向大刘村。奕吉表哥和奕瑞表哥还抱了孩子。
    两边这一走场面就有些热闹了,许多下地的人见了纷纷打招呼,问他们这是要去哪里。近来他们出行都是车马代步的啊。
    大家却只是笑答:“去五子丘走走。”
    几年前五子丘在十里八村就很有名,因为是座不能种庄稼和树林的荒山,还算了银钱亏的是大刘村。如今五子丘更有名了,因为它是座能生金银的宝山。

  ☆、1520。第1520章 小七儿姐好狠的心

林、祝两家的少年们提前得了消息,也跟村塾的先生告辞,背着书箱去了五子丘,小姐妹们除了青青回家帮姐姐备嫁,其他都跟着走了。
    唐彩和唐雪自然也在队伍里,不过妇人们都没走,留下来跟着村里妇人一起做小马夹呢。季家这边也是,只有小兄弟和小侄子过来了,因为先生也要搬过来了。
    两位先生是一名燕字军成员专程去县城接回来的,半下午时就到了大刘村,看见那么壮观又漂亮的五子丘,大呼人间仙境,这才是文人雅士追求的生活。
    不过两位先生并不莽撞,先到方小福他们住的这座山峰拜见了公主和驸马,却选了旁边另一座山峰,说是幽静的环境更有利于专心向学。
    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这边妇人女子多了,外男总要避嫌。
    “也好,学童们每天上下学还能多走走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让他们变得更懂事儿,这是好事儿。”
    方子湛听了先生的选择点头称赞。
    小兄弟们却愁眉苦脸暗呼小七儿姐好狠的心……
    两座山峰虽然相连,但山路要从茶园里经过,不走茶园就要通过石阶先下山,再从小广场走到另一座山峰上山。
    当然还有一条路,那就是从这里往上爬,到了山顶再顺着茶园下山再上山……
    上、中、下三条路任君选择,这是方小福对小兄弟们的回答,顿时让大家欲哭无泪,两位先生却被逗得忍笑不已。
    公主这嫂子当得……还真是精彩。
    小兄弟们想直接住过去,但方小福却看向方子湛,又看向方子健和方子元,结果他们都摇了摇头,于是小兄弟们刚生起的希望又幻灭了。
    走路也是可以默书的,这点他们年少时就验证过了,不然下了学还要干活哪来那么多时间读书?
    他们也不想弟弟们贪玩躲懒反而变得好吃懒做。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方志诚带人立刻把隔壁山峰那座两进大院清理了出来,两位先生和两个小厮,再加几间课室、书房、花厅、轩榭等等。
    而那座山峰就是之前就使用起来的,这也是两位先生识趣之处,不会挑一座完全没有使用起来的占用资源。
    那边目前也就是二祖爷爷他们几个占用了一座一进小院,算是清静中又带热闹的。
    当晚食堂里摆桌吃饭,除了荷叶香,还有荷叶鸡,再加上常例菜,大家吃得也很香。
    饭后散步,大家在宽敞的小广场上走着,沿路还能闻到不远处的荷香,感觉整个人都被荷花荷叶包围了的感觉,吃的、闻的、看的、想的都是荷。
    当晚方小福给《千家诗图本》画了不少关于荷花、荷叶、莲的诗文图,记忆涌动、灵感不止,就连方子湛在一旁都看呆了。
    “原来咏荷的诗还能这么写,真是大长见识。”方子湛看了几首诗,又对比着画册,十分欣赏佩服。
    “嗯,回头我再弄一个《四季诗图本》,春、夏、秋、冬皆有诗,不过我知道的并不多,你也要帮我收集一些来,要有诗人名字的,若有背景注解最好了。”
    方小福画了一阵扔下笔伸了个懒腰,笑看着方子湛说道。
    “好,我现在就想一想,看记得多少首,明儿让其他人也把他们读过的写下来,到时汇总给你。”方子湛连忙说道。
    方小福点点头,把画夹和纸张收了起来,起身和方子湛牵着手走出院子去散步。
    雨停后气温就回升起来了,但山上气温仍是偏低,阳光下潮湿和闷热混杂在一起的泥土草木的气息在入夜之后就沉淀下来,变得凉爽幽静。
    山里的虫鸣声在静寂的夜风里更加明显,檐灯照耀下,小朋友们还在院子里玩游戏,这里住得更集中,大家一块儿玩就方便多了。
    就像当初在别苑里,在京城里。
    今天是第一天,方子湛并未布置太多功课,让大家晚上就在玩耍,交代秦火照看一下就是了,秦婆和袁三娘则在离方小福他们近一点的地方做针线,顺便听差。
    方小福的四大丫环没有带过来,袁三娘如今也不管自己是什么职务了,时常客串方小福身边的管事嬷嬷和干活儿的媳妇子。
    方小福也不去强调职权,因为人家能干好用嘛,所谓能者多劳,工作能力好的人,越发被领导安排更多甚至超出职能的工作,也算正常。
    第二天开始,大家就按之前计划好的开始走入正轨了,自己读书备考、去隔壁山峰上课的都忙碌起来。
    因为当初的提高班已经没有了,如今就只有大班、中班和小班。其实方子湛也可以把小班接过来,这样两位先生各带一个班也能更集中教导了。
    但他们现在还有另一个目的让他放弃了这个念头,那就是让小弟们也跟着每天上上下下地爬山锻炼身体和意志力。
    住山上可不是那么好住的。
    而且方小福说过,往高处走同样的路程相当于平地走的辛苦是四倍,何乐而不为?
    于是他就带着一群启蒙班每天读读书、背背诗、写写字、讲讲书生礼仪、社会常识……
    然后方小福抽空也会带他们画画、唱歌、做游戏,然后琢磨一下夏天的美食,也忙得不亦乐乎。
    当然,烤肉在搬过来的第二天晚上就吃过了,但方小福不让大家多吃,容易上火生病。于是大家再也不敢吃得那么积极了。
    日子就这么悠闲地过着,转眼到了六月下旬,六月二十是杨翠出嫁、石奕昭取亲的日子,家里为他准备着成亲事宜,他却在五子丘悠闲地住到了十八下午才回家。
    这也是如今家里人都闲着,干活的人多了,石家兄弟们才能如此惬意。其他兄弟甚至是十九吃了早饭才回家去的。
    而方家这边,也是头天才回的家,第二天先到杨家添妆送嫁,然后同着迎亲队伍一起去石家坡喝喜酒,热闹了一天到傍晚时又直接回了五子丘。
    过了几天就是刘泽磊的儿子百日宴。

  ☆、1521。第1521章 没想到她这样也能游泳

刘家的百日宴之后,梦芙也常带着孩子到五子丘来找姐妹们玩儿了,这时代农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月份太小的孩子阳气不够,要尽量远离阴气重的地方。
    水边就是忌讳中最重要的一处,而满了百日之后孩子人气定型、阳气开始旺盛、灵气上升,反而是邪物最怕的存在。
    因为孩子是纯洁至善之体。
    因此,百无禁忌就从百日之后开始。在这之前出门在外也会尽量避着些,一般是不离开父母怀抱,受父母之气避佑。
    而且出发时要喊乳名,说某某宝宝跟爹娘出发了,到了宿头也要喊某某宝宝咱们到某某地儿了,回家尤其要喊某某宝宝咱们回家了。
    为的是怕失魂在外。
    这也是为何当初刘泽磊带梦芙母子回家时还稍了信儿回来让派家人去接,一个是多个人手帮忙安全一点,好个也是增加自家人的气息。
    回家后梦芙就在家里带孩子,方小福他们搬五子丘这么久她都没过来看过,只有方小福他们过去看她和孩子。
    满了百日之后,她就能抱孩子过江玩耍了,而且戴了长命锁也是护佑之意。
    当然这对于方小福这种穿越而来的人而言,并不太信这些东西,但也知道小孩子柔弱,容易受惊吓到是真的。
    六月下旬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了,方小福让木工作坊做了个很大的澡盆给她。这个大澡盆相当于一个充气式儿童泳池,是椭圆形,深度齐她的膝盖。
    然后在一间敞厅里搁着,里面放了八分的水,午后就教小朋友们练习游泳。方子湛看着她穿着睡衣睡裤在水里扑腾,很是无语。
    没想到她这样也能游泳。
    如果不是在场的都是小孩子,他是绝对不允许她这么做的。
    但她却并不以为意,反而在水里教着小朋友练习挥臂、蹬腿、呼吸、唤气,甚至摆头、保持平衡等等技巧。
    等她这么游了一阵,就听见“卟嗵、卟嗵”几声,小家伙们全进来了。
    因为天气热起来,方小福不让他们穿长衫,一个个都穿着少爷装睡衣,结果下一刻就都全身湿透了,但是大家扑腾起几朵水花,却兴奋得哈哈大笑起来。
    因为人多,小小的浅水泳池就伸展不开了。
    方小福只好退出场地,和方子湛一样坐到外面,看着大家扑腾得欢一脸无奈,然后继续指导大家的动作,让他们有模有样一点。
    这么玩了几天,方小福就让方子湛把他们带到小广场上那片浅水面去试试技术,然后慢慢向江边游动。
    兄弟们河边长大,都是会游水的,但是正在汛期,二祖爷爷不准他们去江心,水深了而且水面不比大河,伸展不开水也很凉,万一脚抽筋沉下去就危险了。
    因此方子湛带小朋友过去只是让他们开阔一下视野,别以为游水就是在澡盆里。同样是浅水,趴下去就能看到一大片江水包围着自己。
    那即视感可不是说说而已。
    时间在快乐的欢笑声里进入了七月。
    七月七是七夕,小闺女们没玩拜月那一套,却在轩榭里摆上了反果零嘴赏月,然后表演了穿针、唱歌。
    方小福一时兴起又唱了一首新歌,而且是边唱边跳,充满了青春活力,不过……看在大家眼中还以为她喝醉了。
    可她也只是喝了两杯米酒而已怎么就醉了?小朋友一脸问号,因为他们也喝了。
    这夜他们玩得很晚,山上的热闹和灯火通明也吸引了柳絮江对岸的人家跑出来张望,谈论着热闹,都说方家孩子住过来之前五子丘可没这么热闹过。
    夜里睡觉时,方小福还沉浸在参加了晚会的兴奋劲儿里,仿佛回到了学校里参加了迎新晚会,直到方子湛的亲昵动作,才让她恍然惊醒,原来她已经穿越了,结婚了。
    夕阳之后,大家就开始数日子等待那一天到来了,兄弟几个商量好,初十在五子丘吃烧烤,十一早上就回家去收拾行李。
    上月底他们已收到天一书局传信儿,西关的人已经接到了,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事情大家走得比较曲折。
    怕赶不到与他们会合,因此不会过来青阳县,会先藏身于五味楼,适当的时候会找他们,一切以安全为上。
    方小福对这样的安排自然没有异议。唐默他们知道后也是一边抹泪一边点头,这其中的艰辛他们作为当事人是最清楚的。
    只有三个小朋友还一无所知地开心欢笑着。
    初十是沐休之日,对于农人来说没啥变化,但对于村塾孩子来说无疑是一大节日,因为辛苦上学了九天终于能玩一天了。
    而这一天在柳絮江畔,五子丘的对面地坪里,摆了十几个烤炉,还有圆桌凳。方小福指挥十几个村里的妇人就着江水整理鱼虾。
    小鱼剖好给读书郎们自己串上烤着吃,江水虾也留了一部分做烤虾,更多则是像那天一样,交给掌厨的妇人做了几道荷叶虾,每道都是用端盆装着,大片荷叶垫底。
    再加上麻辣鱼片火锅、鱼头豆腐肉丸子炖清汤、东坡肉、咕噜肉、猪扒、酱骨头、酱香鸭掌、红油鸡爪、白水蛋……
    然后烤肉、烤羊腿、烤海鲜、烤蘑菇蔬菜、烤玉米、烤馒头……再加上各种蛋糕、小笼包、千层饼、手抓饼、芝麻球、土豆泥……
    蒸荷叶鸡、烧鹅、荷叶八宝饭、酸菜蛋炒饭、扬州炒饭、火腿西红柿蛋炒饭……
    大刘村把八仙桌贡献了上百桌,全部一字排开沿着地坪摆了一圈儿,就像当初方山村吃百家饭一样。
    所有的吃食都放桌上,想吃什么自己拿碗去装,不过不用自己的筷子,而是用夹子或者勺子、瓢,这样卫生也方便。
    不过今天没请方山村,作为方山村的人跑到大刘村来宴请方山村会觉得奇怪。因此今天只宴请了大刘村、石家坡和北季村。
    南季村离得近,至于请谁不请谁,则交给了二祖爷爷安排,毕竟方小福跟南季村没有交道,也不知谁是怎样的人。
    这是几村来做客的大宴请,方小福设计的是自助餐。烧烤、辅食、正菜都有,不论男女老小,每人一副碗筷,想吃什么拿什么,想坐想站想蹲都行。

  ☆、1522。第1522章 新的征程(大结局)

几千人的席面,也就是几百桌的流水席,男人喝的酒、妇孺喝的酒、小孩子喜欢的果汁,全部都有准备,这场面也是盛况空前了。
    大家都觉得新鲜,有些甚至是一辈子都没吃过的美味,一个个既想饱吃不要命、又想在公主面前维持自己的纯朴形象,一时间也是左右为难、纠结搞笑。
    方小福也只是在招呼的时候提醒了大家几句,吃食种类太多,不要被其中一种撑了肚子,留些空余尝尝别的。
    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也就不纠结了,先每样都尝尝再说。
    一直从上午吃到了下午,方小福才告诉大家,他们要离开了,以后会经常回来走动,大家若有去京城的也可去找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也可写信去京城。
    一翻重情重义的话说出来,顿时让许多人都没了吃的心思,有那跟着方家必善了家境的人家都特别不舍,也十分感慨,就有不少妇人红了眼眶。
    那玩得正高兴的读书郎们和小孩子们也停止了玩闹,露出不开心的表情。
    “表嫂,等我考上了秀才可不可以去京城找你们呀?”突然,刘泽为压抑着哽咽之意大声问道。
    “当然可以呀,此去京城的路我们早就打通了,大家一路南下只要有福缘食楼便可借宿,回头给你们一份行程图,照着走十二日就能到京城。”
    方小福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道。
    她记得这少年比她大月份,当年就跟着刘泽齐他们喊她三嫂,在她不高兴被人喊老而抗议之后,许多小少年都改口了,可他却不好意思,仍坚持喊她三嫂。
    后来她给刘家小兄弟做小马夹,他和几个跟她熟悉的小少年还吵着要她也做了一件。
    如今他也十五、六了,不过农家孩子读书有早晚,他并未参加今年的三试,这才有刚才的“考秀才”一说。
    有刘泽为带头,其他小少年们也都纷纷说等他们考上了秀才就结伴去京城看看,说这话的不只有大刘村的小少年,还有石家坡、北季村和南季村的。
    虽然方小福跟南季村不熟,但二祖爷爷还是请了不少人,尤其是村塾少年们,还有新秀才们。
    这也是二祖爷爷明眼人,他知道以方小福如今的公主之尊,在皇室之中必须是要站队的,他去过京城也见过那些皇室子弟,连皇上都见过了,皇宫也去过了。
    因此,他对朝廷局势也是有些了解了的。这些读书少年郎都应该聚拢来跟着小七儿站在同一阵营才是。
    这么好的机会大家互相结交,何乐不为?
    以他的私心,当然希望全青阳县都站在同一阵营。而且从天一先生、方山村那两个小子还有徐家的亲近程度,都不难看出来目前确是如此。
    看着一个个雀跃不已的读书郎们,方小福自然是爽快答应等他们考上了秀才,就可以去京城玩些日子,她会安排住处,玩到入冬前赶回来上县学便可。
    大家听得都是一脸向往,于是这样的话题又冲淡了方家和方小福即将离开的惆怅。然后方小福也说了下今后的安排。
    也就是小马夹和宝宝棉衣照做,石家姑婆一大家子也跟着离开,因此石家坡的赚头由姑婆自行安排。
    其实这帐怎么分大家早就商量好了,只是今天这么说一个是让石家坡的人有个数,二个也是不明说出来让其它村犯愁。
    季家这边因为方迎春和季琛不会搬走,一切照旧,但几年下来大家虽未发财却也是家境好转了许多的。
    而且季家人商量了一下让方迎春来跟方小福说过,今年开始的赚头让村里妇人增加五十文,明年再增加五十文,后年再增加五十文,一直到活儿做完。
    这么做也是递进式让利给村里人家,而且今年回村后,因为娘家出了公主驸马,季家也从小马夹赚头上拿了五千两捐给了村塾。
    又担大头和村里人一起集资修了村道,难得的是,在这赚头上捡了大便宜的老大房里老爷子也拿了一千两出来捐给村塾,又出了百两修路。
    虽然当初他跑去兄弟家里要钱的行为让人不耻,但他后面得了便宜并未生事,反而尽自己心力做了不少事情,大家才渐渐不说闲话了。
    如今他也拿钱出来,到是让人大吃一惊,顿时敬佩了不少。这吃进去容易、吐出来难的道理谁都懂,说得容易做来难大家都理解。
    可是他却跟着拿了,不为别的,用他的话说就是老弟出了,他也得了不少便宜,哪怕是积德也应该尽些心意。
    这么实在的话,才让人信服。
    再加上季家老外公得了勋官,回来也决定为村里做些事情,见状便也代表老季家捐了一千两,又出了两百两修路。
    他们没有多出是因为他们虽然做手袋活儿,但一路抽成下来,又分到各房里其实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多钱,至少赚头比季琛家小得多。
    但是该尽心意的时候还是不含糊的,家里子孙并无异议。
    有这三家出头,如今村道都修得宽敞整齐了,村里祠堂也修结实了,村塾也对启蒙班免束修了,还多请了两个秀才上课。
    读书郎们学习的质量也跟着提升了不少,而这些变化,全村人都是看在眼里的。这都是跟着方家得利的。
    大刘村就更不用说了,还有手袋赚头和五子丘活儿呢,算是除方山村外过得最悠哉的村子了。
    南季村是早就听说小马夹和宝宝棉衣活儿的,一直没有机会介入,如今正主儿就在面前,还说到了这事儿上,多好的机会谁不想把握?
    只是大家都有些不敢开口,就围住了自家的村长,还有几个耆老们。
    那年那天方小福在青漓江测绘五子丘时遇到打招呼的季大爷,就是耆老之一,与老外公家还有亲戚关系,这才说到喝了云喜丫头的回门酒。
    如果出嫁摆了酒,回门一般是不摆酒的,而不管是出嫁还是回门,都不会大宴请,只有自家亲戚来做客。
    其实南季村的村长和耆老不是没来找过二祖爷爷,只是辈份低了压不到二祖爷爷头上,而二祖爷爷以南季村妇人曾经来大刘村害人为由拒绝了。
    因为有坏心眼的人,就不能保障保密的问题了,南季村在那件事情上自知理亏,后来就不曾再开口。
    可今日被这些妇人围着想求赚钱机会,还真是让他们为难了。
    以前方小福自是不在意南季村如何,可如今她也想扩大一下自己的影响力,能多些号召力,就像天一先生那般,走哪儿都能受人敬重爱戴追随。
    因此她主动走过来笑道:“我跟南季村不熟,这事儿还得找二祖爷爷掌掌眼安排人选,不过当年南季村妇人怂恿我小姨的婆婆卖孙女,这事可是千真万确。”
    “而我小姨的婆婆也是南季村出身,这些年我才不敢与南季村打交道。不过今儿既然二祖爷爷请来了大家,说明你们在二祖爷爷、在大刘村心里,都是好人。”
    “再加上南季村和北季村的关系,因此我愿意为你们分忧。妇人的活儿,你们挑好人选后来找二祖爷爷,另外我还给你们一个反季菜的赚头。”
    妇人的活儿跟其它村一样,一百文计件,可以在自家做,但不准私下传出去,我会安排人收货,不准私自卖给别人。”
    “坏了我赚头的后果,你们可以找相熟的人打听打听。”方小福说得这么直白,也是有几个考量。
    首先要让他们清楚,至少要让他们将她的意思传回去,这活计她为什么不给、又为什么会给,让那些心里打着小九九的人放明白点儿。
    然后,这笔赚头她打算攒起来成立助学基金,由县学来管理,照顾家境困难的学子,助其完成学业,有机会走上科举之路。
    既然她有这个计划,自然需要资金来源,姑婆已经同意将石家坡的划一两出来交给她,剩下的给村里抽两成,然后分散给家里亲戚,他们走了,亲戚还在。
    大刘村这边,同样是划一两,然后给村里两成,剩下的分亲戚。主要是刘张氏和刘石氏的娘家亲戚,老季家不需要。
    方山村这边同样如是。他们做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是自家已经赚了不少,二个去了京城之后跟着方小福也有活儿做,不愁没钱赚。
    于是方小福手头就有三两来源了,当然是做得越多赚得越多。如今南季村又主动找上来,可不正好?
    南季村没亲戚,怎么分法她还要和二祖爷爷他们合计合计,因此现在只说到选人和赚钱项目。
    “另外反季菜,有想种的人家可安排到大刘村学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