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摸摸鼻子,心里却有了些异样的情绪,觉得有趣,也很开心。仿佛看着他的样子,所有的不愉快都可以抛在脑后了。
“三哥、小七儿姐。”小秋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惊醒了各自脸红的两人,“爹让你们去堂屋。”
“知道了,就来。”方子湛应了一声,转头看向方小福,“走吧,咱们一起去解决这件事情。”
方子湛抱了方小福到堂屋,就看见家里所有人全在这儿了,大人坐着,兄弟妹们都站在一旁,方迎春跪在地上,正哭得声嘶力竭。
见他们来,方子健摸来一条板凳,方子湛便将方小福直接放坐在板凳上。面对一屋子的目光,他也不说话,但神情却比先前淡定许多。
“三儿,小七儿,爹娘对不住你们,没有管教好你妹子,让她总是犯浑。”方志诚红着眼,语气悲怆。
方刘氏坐在一旁神情有些呆呆地,不知道在想什么,没有说话。
方子湛看一眼爹娘,心里便明白了小七儿之前所说的那些话。他再不甘,也得顾虑着爹娘的感受,闹成这样,最为难的还是爹和娘。
“爹娘不必忧虑,妹子大了有她自己的想法,子湛身为兄长也莫可奈何,今日闹成这样,子湛和媳妇也不想得理不饶人,让爹娘为难。”
方子湛平静开口,只是字里行间仍不忘强调小七儿的身份。小七儿是他方子湛拜过堂、族谱有名的媳妇,不是人人可欺的孤女。
听他如此大度,大家都暗松了一口气。这都闹到上吊这么严重了,他们也不知如何是好。三郎肯松口,自然最好。
一直在发呆的方刘氏仿佛才刚回过神来,神色诧异地看了儿子一眼,又盯了方小福一眼,没想到他们肯妥协。
不过她仍是没有开口,又看回跪在当中哭得肝肠寸断的女儿。
“不过子湛仍有忧虑,小七儿现在是伤上加伤,可容不得今日之事再发生一回半次,她身子弱,扛不住。”
“三儿放心,若她再敢犯浑,爹立刻撵她出去,以后她的死活都与方家无关。”方志诚这次发了狠,咬牙恶狠狠地表态。
“爹也无需忍痛说狠心话,方家的闺女还是要方家人来教,以免明年嫁了人,在婆家不好做人。”
方子湛丝毫不为爹的狠话所惊,依然淡定地说道:“要说作媳妇,小七儿还小两岁,她的勤劳和本份、贤良和知礼,可称典范。”
小弟妹们立刻点头,都说三嫂的好,非常地捧场。唯有方子健没有开口,脸色有些不好。他是无论如何也喊不出“三弟妹”的。
这时,方迎春停了哭戏,扭头朝方子湛和方小福瞪过来,双眼红肿,那目光却仿佛淬了毒一般,也不知道到底有何深仇大恨。
“还有小七儿现在一身是伤,恐怕没个两、三个月,是无法恢复如前的。”方子湛无视了方迎春的目光,接着说道。
“这个你尽管放心,这三个月小七儿都不用做家务,只管好好养着。”方志诚点头,算是拍了板,“家务的事……就让你娘多做些吧。”
说着用力搡了搡呆怔着的婆娘。
方刘氏恍然回神,连忙接口:“你爹说得对。这三个月就让小七儿好好养着,可别落下病根儿,家务活儿就不用操心了。”
话说到这份上,方子湛也只能见好就收了。毕竟他们已决定妥协,就没必要再斤斤计较了。不过方小福心底却转了个念头。
“谢谢爹和娘对小七儿的照顾。”
她撑着方子湛的手臂起身,朝方志诚和方刘氏行了礼,忽而道:“不过小七儿也想趁着养伤期间,多学些女红活计,不白浪费日子。”
方刘氏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到是方志诚很是欣慰。这媳妇就是懂事。
“小七儿听闻妹妹们做绣活做得好,是可以赚些银钱做体已的。因此也想学着做些,若是有幸攒到一些,也可以给三哥买些纸墨,让他少些辛苦。”
话说得滴水不漏,大家听了都纷纷点头,暗赞这个媳妇果然是个贤惠的。就连方子湛都转过头来,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方文川老夫妇坐在上座虽然没有开口,但从那微笑的表情、温暖的目光可以看出,他们对方小福的贤惠有多满意。
方家男丁上学,除了固定费用是公中支付,其余支出都得自家出银钱,常导致自家经济紧张。
因此,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们都会自己去谋财路,自给自足。而他们赚到的钱,自然是不用交公帐的。
方家闺女做绣活赚到的体已银子同样如是。但媳妇赚到的钱就不知道如何支配了。方小福不能问,又不能放任不懂,所以刚才便试探地说出了这翻话。
当然,她也是出自真心。如果她赚到钱,不但要给三哥买纸墨,还会给兄弟们都买。对她好的人,她自然也会对他们好。
“你有这想法,娘很欣慰。你懂为媳、为妻之道,也不枉娘多年来的教导。”方刘氏这时候已完全“清醒”过来,露出笑容。
有小媳妇赚钱给她儿子使用,她当然高兴了、欣慰了。
“小七儿谢谢娘的教讳。”方小福心如明镜,也不介意。又福了福,忽而轻蹙纤眉,似有些不好意思,“只是……”
☆、19。第19章 她要赚钱
“小七儿那里就一副帕子可绣,暂时买不起绣品材料。不知娘那儿可有不用的布头,或者碎布也可,能否给小七儿一些?”
“布头?碎布?你要这个做什么?”方刘氏错愕,便问道。
“做些小玩艺儿,又可熟悉女红。以前没怎么练过,手艺太差了。”方小福羞涩地笑了笑,“要是再有些棉花就好了。”
这布还没要到呢,又惦着棉花了。站在角落里的方小满忍不住撇嘴,心里冷哼了一声。
而方迎春果然是学不乖的火花桶,此刻自己还跪在地上呢,就忘了前一刻被爷罚了跪,还被爹打了。
这时候又开始冷嘲热讽:“呵,还没圆房,就惦着要布头给娃娃做小衣裳了么?这心也太急了些吧。”
“闭嘴!”方志诚猛然怒喝,“你这个贱丫头还不知错,总学不乖。立刻给老子滚回屋去,中饭别吃了!”
“不吃就不吃,你以为我稀罕!”方迎春立刻从地上爬起来,扭头就往外走。
之前猛哭过这会儿眼睛还是肿的,若她不说话,看起来到有些楚楚可怜的味道,可惜……开口就坏了风景。
经过方子湛和方小福面前时,她还冷笑地瞥了他们一眼,阴阳怪气道:“真是想圆房想疯了吧?可惜,还得等啊,还在妹子我后头呢,呵呵。”
她明年可就出嫁了,嫁的还是镇上有钱人家。明年她就要出嫁,做当家主母了,哪稀罕这穷酸方家?
不过她也清楚,只靠嫁妆还不行,要多赚些体已银子傍身,日后在夫家才能奠定自己的地位,不必受制于任何人。
“还不滚!”方志诚大吼。
方迎春翻了个白眼,一扭一扭地出去了。那嚣张模样,方小福差点抚额失笑。
一个十四岁的无知丫头,也配和她斗?哼。
“他娘,回去看看有没有小七儿说的那些布,还有棉花,给她些。现在练练手也好,学会了给三儿做衣裳也是好的。”
方志诚看着方刘氏说道。方刘氏连忙点头应诺:“好,回头我找找看有没有。”
一旁看热闹的刘杨氏突然说道:“小七儿,难得你有空闲做这种细活儿,又是这么贤惠,大伯娘支持你。”
“回头也给你找些碎布头,让你多些物什练习针艺。只是旧年的棉花已经没有了,不然也给你一些。”
“陈棉花我这边到有一些,不知道小七儿要用多少?现在天渐渐热了,棉衣也用不上。若是学做棉衣要练手的话……奶给你一件小袄的棉花。”
老太太也慷慨地开了口。
方小福心中暗喜,连忙行礼,一一道谢。有了老太太和大伯娘的声援,方刘氏自然不好怠慢。
所有冲突和矛盾到这里就结束了。老太太再回厨房忙活,方杨氏也去厨房帮忙。
方子湛几兄弟和老爷子、方志诚兄弟在一起说话,彩霞和小秋则拉着方小福的手,好奇问她要那些布头、碎布做什么?真的是练手做棉衣?
可是三哥这么高了,这棉衣是碎布头能练出来的嘛?
方小福却笑而不答,只说到时候她们就知道了,可让她们着急死了。还有一个人也很着急,那就是方小满。
方小满的智商定是姐妹们里最高的,只是心思太重,喜欢耍小聪明。她不理方小福,方小福也不会理她,只当她不存在。
所以方小满虽也好奇死了人家要这些布头、碎布是做什么用,却因为关系不好,而无法问出口。
饭后,方子湛抱方小福回屋,给她搽了昨天的伤药,就想再帮她搽今天的伤药,结果她死活不肯,说让彩霞和小秋来帮忙便可。
这会儿彩霞照例在厨房帮着煎药,小秋在厨房洗碗,小姐妹忙完才端着药碗过来。
看着小七儿喝完药,方子湛将一颗药丸交给她,叮嘱她在某个时辰服下,切记不要忘记。因他下午在学堂,只能这时候给她。
方小福见了那药丸有些犯迷糊,并不记得昨天在迷糊中已服过一颗。但方子湛的叮嘱,也让她想起之前汪郎中说过的话,便小脸严肃地点了点头,表示她不会忘记。
方子湛和兄弟们一起去了村学,彩霞和小秋帮忙搽药膏,之后便坐在炕上绣花,气氛就如上午方迎春出现之前那般和睦温馨。
没多久,方杨氏便拎着两只包袱过来,一只装着不少碎布头,都是以往家里人裁衣时剩下的。不过这些布头真是碎的,不可能再做一件像样的衣裳,哪怕小衣都不够。
也不怪她小气,方子胜才五岁,若能做小孩子的衣裳,定然会给他做了,又哪会这般剩下来不用?
不过看着这些花色丰富的不同布料,方小福还是很感激,连声道歉。方杨氏又指着另一只包袱,说是奶给她的棉花。
看着满满一包袱的棉花,虽然不是云一般的雪白,略微有些泛黄,但也不是太差。方小福再次表示感激。
现在,她要赚钱,没有这些东西可不行。这些可是她暂时能想到也能利用起来的赚钱法子的主要材料。
没多久,方刘氏也拿着一只大包袱和一只小包袱过来,说她只找到这些,又拿出一些线,让方小福先用着。
方小福自然又是一通感激,丝毫不因她是娘就有所怠慢。
方刘氏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没说什么就离开了。
接下来的时候,方小福示意小秋去栓上屋门,然后迅速挑了一块淡粉色碎花布,拿起剪刀迅速剪了两块奇形怪状的布,穿了针便缝了起来。
彩霞和小秋看了半天,眼睛却是越睁越大,连手里的绣活儿都扔一边,顾不上了。
大约一刻钟后,方小福将缝好的布块翻过来,又缝上两块豌豆大小的黑布后,就抓起一团棉花扯啊扯了一会儿,再塞进布中,最后封上。
“哇,这只小动物好可爱!”小秋率先发出惊叹。
“这是什么动物?怎么看着好像见过,又好像没见过?”彩霞却蹙了蹙眉,歪头思索着。
“这是粉色小猪,不过还没做完,还差鼻子、耳朵和尾巴。”方小福笑呵呵地解释。因为心情大好,连身上的痛意都轻了许多。
☆、20。第20章 不知道有没有市场?
方小福继续灵巧地做着第一只玩偶,完全无障碍地速度让针法看起来都带着一种美感。
彩霞和小秋两个凑在近前,两眼眨也不眨地看着,对这种制作方法感到新奇。
这世界并不是没有这种布玩偶,她们两个幼时也玩过,现在屋子里还摆着几只呢。
不过都是些简单造型的人偶,而且是偏平的,不是这种圆鼓鼓地很逼真的物件。
而且,这种粉色小猪好可爱呀,是她们拥有的玩偶完全没得比的。
看着两个小丫头那灿晶晶地喜爱小眼神,方小福也多了些自信。只是她心里仍然没底儿,在这个世界里,这种类型的玩偶,不知道有没有市场?
希望赶集日到来时,她的脚伤能好,能有机会去集市上看看。
绣花虽然稳妥,成本到底高些、风险到底大些,而且效率也慢些。尤其对她一个现代人来说,绣花偶尔玩玩就好,当工作太累人了。
而做玩偶却是她以前在学校时跟宿舍姐妹学的,熟手一个,做起来轻松自如。
用了一个时辰,方小福用同一块布做了大、中、小三个型号的粉色小猪,看着像长得一模一样,只是大小不同。
吁了一口气,方小福放下针线,伸了个懒腰,结果伸到半途就开始呲牙咧嘴,肩膀痛、手肘痛、手腕也在痛。
看向两个拿着玩偶爱不释手的小丫头,方小福笑问:“你们看了这么久,学会了吗?”
“应该会逢了。”彩霞抢先回答,脸上满是喜悦。
“拉棉花应该没问题。”小秋吐舌,俏皮地笑着。
“那也行啊,我剪样子,彩霞来缝,小秋你就拉棉花好了。”方小福被她们俩逗笑,便想让她们试试。
她一直只做一个款式,除了暂时不弄太丰富以免有心人使坏,同时也是想让彩霞和小秋学着。
于是下一个时辰,彩霞和小秋一人拿着两块布开始缝啊缝个不停,看她们专心致志、如临大敌的小模样,方小福这才开始剪了第二个花样。
一只粉色长耳兔。
好在方家女孩子多,同是粉色款式的布料就有好几种,布头也是大小不一,而且多是绸布、绢布、棉布。
方家的生活水平确实可以。方小福也是和两位小姐妹在闲聊中得知,方家公帐不会管他们穿衣问题。
那么各房一个月才两吊钱,哪来的闲钱可以穿得这么好?
通过两个小丫头陆续零碎的谈论中,方小福渐渐了解。原来各房儿子赚到的钱要上交公帐,各房媳妇赚到的钱只需上交一半,各房儿女赚到的钱就不用上交了。
那么她这样的小媳妇,是不是也要上交一半?这一半交给公帐,还是交给方刘氏?
看来还真是个问题,等晚上问问方子湛。
等彩霞和小秋终于缝好一只粉紫色棉布的小猪时,方小福已经做好一只粉色长耳兔,一只浅柚色长耳兔。
这时彩霞和小秋不依了。刚才她们太专心自己手上的活儿,竟是没看见这只长耳兔是怎么做出来的。
方小福答应明天教她们做长耳兔,今天就让她们再熟练一下做小猪的活计,于是姐妹俩便不闹了,继续缝第二只。
方小福看了看时辰,吃下了那颗药丸,心里已开始琢磨着第二个可能赚钱的办法。
其实赚钱的法子有很多,能利用起来的也不少。不过,做着最顺手、最安全也最低调的不多。
当然,还要涉及到精力、效率、成本、效益和成本回收的问题。
综合考虑,目前最方便实行的,有两个。一个就是现在正做着的玩偶。有没有市场,能卖到什么价钱,等集市日就知道了。
而另一个……
傍晚,方小福在方子湛放学一回家就来看她的时候,就拿出下午的成果给他看,看得他冷脸呆滞,一副不可思议的傻样儿。
方小福也不管他在怎么想,便说了自己的计划。
“好,先收在我的柜子里,半个月后就是集日,正好也是学堂休沐日,我带你去镇上看看。你先别做太多,一个是别累着,一个是好卖再多做些。”
不得不说,方子湛还是谨慎的。虽然支持方小福的做法,但并没有被幻想的利益蒙蔽,知道要先去镇上看行情,根据行情再决定数量。
虽然目前这还没有什么成本,但人工就是一项很大的成本呀。
方小福点头同意,决定开拓第二个经济项目。
“三哥,你有没有多的笔墨纸张可以借些给我用?”
“有,你要写字?”方子湛有些惊讶。
“嗯。”方小福点点头,便说出自己的想法。
她没打算骗他,毕竟在这个家里,只有他是与自己关系最亲近之人,也可能是一辈子的保护伞,所以他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
听了她的想法,方子湛已经惊讶得完全破除了一惯的面瘫表情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说道:“我听学堂的吴先生说过,他以前有位同窗好友,就很喜欢编故事,思维很灵活,脑子里好像总有说不完的故事。”
“而吴先生的那位同窗住在县城,开着一家不大不小的书局,也有笔墨纸砚卖,但更多的是书。除了学生用书,也有江湖笔记、神话故事、山野传记。”
“吴先生的那位同窗,卖的这类书里,就有不少是他自己编写的。听说一本要卖到三、五十文钱,甚至故事长的、销量好的,能卖到五钱银子。”
以这里的生活水平,能卖到五钱银子应该不便宜了吧。一本能卖到五钱银子,十本就是五两,同一本书一年总要卖个百八十本吧?
呃,好像也不是很多。而且这还是人家当老板的收入,扣除成本……而她作为生产商,卖故事的价钱肯定连这一半都没有。
那么,只能薄利多销了?一次卖十个故事出去,假设一个十文钱,也就是一吊钱。好少……
方小福眉头轻蹙,思索着如何将利益最大化。方子湛说着话,看见小七儿这副思索模样,心中暗暗惊奇。
好像自昨天之后,他就发现小七儿有些不同了。
☆、21。第21章 积攒商机
是性格有些变化,但他能理解。昨天到今天,连遭欺负的她,若不迅速成长,很难保护自己。
虽然他也笃定是要保护她的,但他还要去学堂,到底不能事事周到。如果她能懂得保护自己,他也觉得欣慰。
感觉到方子湛眼神的异样,方小福笑了笑,也不在意。
“三哥,你有没有看过那些故事书?你觉得哪类书最多人喜欢看?”方小福想了想又问出疑惑。
毕竟她还对这世界的书市不熟悉,现在多了解造势,积攒商机,才是最重要的。
“吴先生有不少这类藏书,有些是他在同窗那儿买的,有些是同窗送给他的,我到是借过一些回来看。”
“据我了解,江湖笔记和那些山野传记最受欢迎。”方子湛如实回答,忽而又有些脸红,“我就最喜欢看。”
没想到冷面哥秒变脸红哥。方小福差点又要笑喷了。
不过现在她还有问题要问,只好忍了忍,但依然柔唇紧抿过了好一会儿才能开口。
“不知这个最受欢迎,是你认为的,还是吴先生说的,或是吴先生那位同窗证实的呢?”
方子湛脸更红了,低声道:“我听吴先生说时,自己想的。”
“……”敢情是那位吴先生最喜欢这类书,也藏了不少。而方子湛接触得最多的自然也是这类书,又喜欢看,所以就这么想了。
“那三哥可知,这类书每本有多厚?就是有多少纸张?或是一个故事有多少个字,有什么规定没有?”
“……”方子湛正要说他哪知?可转念又想到,小七儿是想编故事卖钱,这个自然要了解清楚,于是说道,“我手头正好还有两本,等会儿去数数。”
“好,三哥要是没空,可以找彩霞和小秋帮忙,数数应该没问题。”方小福知道他要读书,不敢占用他太多时间,便想了这个办法。
方子湛点头,忽然说道:“等下我就将书拿过来,你也可以看看,这两本书正是吴先生的同窗编的,很精彩曲折。”
“嗯,好。对了……镇上有没有说书,或者戏楼什么的?”想到另一个可能,又赶紧问出来。
“酒楼茶馆到是有说书的,戏楼到是没有,听说县城里有一个戏班,也就在庙会或集日时唱上几天,平日多是有钱人家接了去唱几场。”
“那可有唱曲儿的?”
“……这个不太清楚,应该是有吧,一般人也听不起。”
方小福大致了解了一下,算是对市场有些了解了,抬眸再看方子湛仍是一脸绯红,垂眸似在思索什么,不禁一笑。
“三哥放心,小七儿要编故事,肯定只卖书局这类地方,至于书局能将故事做成怎样的利益,是人家的事儿,咱就拿简单干净的钱,也省心。”
方子湛似乎松了一口气,连忙点头:“对,就算钱少些,也省心,也不招事儿。”
看来他真是在担忧这事儿,怕她为了赚钱而去接触那些说书、戏班、唱曲儿的人。那些人就如江湖三教九流,水深得很,可不是他们庄户人家玩儿得起的。
“三哥明日找吴先生打听一下,看看他同窗那儿是否对外收取故事,长短故事的费用几何,若吴先生问起,就说是你自己课余想攒些书本钱。”
方小福理解他的心情,心里突然转过一个念头。
虽然她脑子里故事一堆,但这毕竟不是现代了,她确实不符合太过招摇,哪怕博到文艺女青年的名声,在这时代对她肯定也不是好事。
绣娘和写书女,绝对是绣娘更受人正常对待。
方子湛错愕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点了点头:“好,明日我会找吴先生打听清楚这事儿,也会问清楚哪些书类最受欢迎。”
“嗯。”方小福笑了笑,又道,“我猜呀,那些江湖笔记多是写三教九流的见闻和规矩,男人看了既新奇又长见识,肯定是男人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