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再打几个如意结、同心结、平安结,套在带子一头,挂在袋子上,增加一点活泼风味。
说做就做,立刻先去掏大伯的货郎担,看他有没有这种材料。
没想到大伯不但有这种绳子,也有现成的络子卖。应该是过年时卖剩下的,这类货品比较多。
她看了一下,大小不一。有挂家里作装饰的,也有挂床帐上的,也有做玉佩坠子的,也有做扇坠的等等。
省得她现打了,先拿了两个做扇坠的最小的络子用起来。
又拿了麻绳和丝绳混杂搓成一条细长绳子,这是做背带用的,又搓了一根同色的拉带,只是少用一股,线搓得细一些。
很快,一只系了如意结络子的新款小布袋便完成了。做这个袋子容易多了,首先是做得小巧,然后利用了络子的风格,就不用再缝绢花或是小巧玩偶了。
搓绳也比缝长布带要快了很多。现在最关键的是打络子,不同的结有些耗费时间。
吃中饭的时候,方小福便背了新做的小布袋去了堂屋。
她到得比较晚,因此她一出现,所有人的目光便望过来,立刻有姐妹们发现她背的新袋子了,都围过来叽叽喳喳地询问着。
有的嚷着好看,有的直接说她也要缝一个,有的说这个只背银子和丝帕等小物件便好,而且比之前的小布袋更小巧可爱。
方小福任由她们拉着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嘴角满意地弯起。她根本不怕自己做的东西不知道行情,只要在家里亮个相便可以了。
小姐妹们的意见,小兄弟的意见,大人的意见,不同的消费眼光就立刻显现出来了。
方小福一一回答大家的问题,将选布料和制作方法都说了一遍。姐妹们这阵子做手袋自是手艺熟的,听了自是明白。
吃过饭,姐妹们都回了屋,方小福让子鸿过去二爷家,让两位堂伯过来抬布料回去,这些布料除了做手袋的,还有做大脸猫和蓝皮鼠的。
家里只有四位堂姐妹和月莲姐妹会做大脸猫和蓝皮鼠,如今月莲姐妹还在县城没回来,但是玉珑和玉霜回去了,四姐妹今天应该能剪不少布样子出来。
而娘和大伯娘则去和两位堂婶会合,往上村头去了。村长家和几位耆老家都集中在那一边,老方家所在的下村尾偏僻一些,住户也少一些。
这也是他们以前车进车出,抬箱子送货什么的,只要稍加注意,就没有人发现的原因。因为这边的房子没有这么密集。
就算是左右邻居,也隔了菜园子,并没有围墙挨围墙地住着。不会有个风吹草动立刻就有人跑来爬围墙看热闹。
安排好这一切,方小福去看了方子湛,见他已经睡着了,便关了屋门,招呼表婶和表嫂都到自己屋里。
娘和大伯娘都出门了,姐妹们又在剪手袋布样子,因此帮助表婶熟悉手艺和教表嫂新样子的任务,就由她自己来完成了。
新袋子很容易做,农家闺女也都会打络子,因为这也是她们平日做手工赚钱的一个项目。因此表嫂这边很容易上手。
方小福一边讲一边示范,等表嫂学会后,她便开始讲布料的搭配和选择。之所以想到做这款手袋,也是因为这些布料偏轻,不适合做另一款,才利用起来的。
表嫂婆媳听了便去翻看那些布头,区分差别,然后连连点头,确实是差别很大。
傍晚的时候,方子健和方子元兄弟回来了,月莲姐妹却没有跟着回来。
方子健说,这阵子她们一直住在方家,如今经过镇上,就想家了,就送她们回家去了,明天一早再回来。
反正在镇口搭王胜大叔的车回来,安全可靠,就算没有大人跟着,也是不担心的。
方小福一想也是,小姑娘在亲戚家住这么久,家里爹还一直病着却不能侍奉在旁,也真是难为了她们。
哪像她,都在这世界里生活了快两个月了,一直忙着赚钱,忙着给大家带来福利,忙着谈恋爱,已渐渐将另一个世界里的家抛在脑后了。
不过,她也不知道另一个世界里,她的家在哪里。
也罢,反正回不去了,想这些也没用。现在,她反而庆幸爸妈都有了自己新的家庭和孩子,这样就不会太伤心了。
真正会伤心的人,是家住农村的外公外婆还有舅舅他们吧。
☆、232。第232章 文先生要来拜访
日头将沉时,二表哥石奕瑞来了,接他媳妇和娘回家去。老方家挽留他们吃了晚饭再走,但他们说趁着天还未黑,早些回去。
这年头可没有路灯照你,只能摸黑走路,农村里走夜路要点火把,深一脚、浅一脚的总是麻烦。因此如非必要,都没人会走夜路。
于是,方小福便让兄弟们将那几两银子的布头,还有表嫂已剪出来的布样子都装进大背篓里,又分装了两只小包袱,给他们带回去。
晚餐还没到时间,方小福先炒了个木耳肉丝和醋溜白菜,都是炒好之后盛起来,再重新放辣椒蒜料,浇了油,再放进来过下锅。
这时候已将方子湛那份分了出来,他不能吃这种香辣,这一份是炒给家里人吃的。
今儿起她就不掌厨了,不过仍然会抽空炒一两个菜。主要是炒给方子湛吃,但份量会预留大家的那份儿,剩下的菜就交给老太太却弄了。
端了一小碗木耳肉丝,一小碗醋溜白菜,一碗米饭,一碗药膳鸡汤,还有一碗药,放进托盘中,端了去方子湛屋里。
每天三碗药腾鸡汤这么补着,方子湛的精神力好了很多,今天睡的时间便少了,下午还自己在院子里走了两圈儿,都没让人扶着。
方子湛屋子里,四兄弟都在,正在说着什么,见了方小福进来,便停住了话头,一起望向她。
“你们在说什么悄悄话?”方小福眼睛尖得很,立刻注意到大家不对劲儿。
“我去担水。”方子健突然说了一句,人便往外走了。
“我渴了,也不指望某人倒茶给我喝。”方子元嘀咕着,也走出去了。
“……”方子维紧随哥哥们身后,一声不吭地走出去。
“呃?这三人什么意思啊?就算我不能听,你们不说便是,我又没咋滴。”方小福不高兴了,将托盘放在桌面上,便噘起了小嘴。
防她?她走便是。
等方子湛自炕边起身时,便看见方小福小嘴儿噘起老高,气呼呼地朝外走,不由失笑,连忙上前一步拉住她。
“娘子莫气,他们是想将这件事留给为夫亲自来说,没有别的意思。”方子湛也顾不上喝药吃饭了,连忙安抚这只炸毛小狮子。
“什么事呀?”方小福一听便顿住了脚步,好奇心远胜于怒火。
“明天,文先生要来拜访。”方子湛抿了抿唇,目光里便多了抹忧郁的情绪。
“我的事情已经传到县城去了,文先生今天见了大哥、二哥,便问起来。大哥怕坊间流言对我不利,便跟文先生详细解释了原委。”
“文先生便说明日晌午来咱们家拜访,今儿他先帮咱们办理屋子过户手续,明日拿了房地契,随时可以搬家。”
“哇,文先生办事好有效率。”方小福听了忍不住夸赞。他们昨天才挑中房子,今天就要办理买卖方过户手续了吗?
“可是咱们现在还不够钱耶,要五天后才有钱呀。”方小福垮下了小脸,有些犯愁。
“文先生替咱们付了,说等咱们以后送了货再分次还给他,不用一次将老底掏空。而且那屋子是别人住过的,若是哪里需要改建修葺,也需要银子使唤。”
“嗯,文先生考虑真周到。”方小福点头,很感动。她确实有将局部修改修改的想法。
“文先生对咱们真是好得没话说,小七儿,这笔恩情,咱们要铭记在心才是。”方子湛拉着方小福的手走到桌后坐下。
“嗯。上回文先生跟我提书稿赚钱的事情,要另外算钱给我,我没要,让他继续照原价给我,只有画册我给抽了一成。”
方小福连忙将上回送货之后和文先生谈过的话说了一遍。只是上回她还没来得及告诉方子湛,他便出事了。
之后她要操心的事儿太多,竟将这事儿抛在了脑后。
“如今书和画都卖得不错,以后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盈利的。”方小福得意地笑了笑,方子湛也为她高兴。
这个话题就结束了,她伸手指了指那碗药:“赶紧喝了吧,喝完吃饭。”
“哦。”方子湛乖乖端起那碗药,蹙眉一口喝光,放下药碗,咂了咂嘴,然后又端起鸡汤喝了两口,这才开始吃饭。
好在如今天气不冷,饭菜搁了这会儿功夫,却也没凉。他这两日被补养着,胃口好了不少,能像平日那样吃饭了。
而且这伙食还比平日地好呢。
“小七儿,明儿起就别炖鸡汤给我了吧,我好得差不多了,何况你给我吃的木耳、红枣、枸杞,都是好东西。”
“等今晚汪先生来给你复诊时,看他怎么说吧。”方小福也不坚持,反正好成什么样儿了,还是得医生说了算哪。
汪郎中本来应该下午来的,但是都这会儿了还没过来,想必是忙得没空,但是他答应今儿过来复诊,那不是晚上会来了。
当他们吃完晚饭又要去散步时,刚走出院子,就见到汪郎中远远地走过来了。他们让其他人继续去散步,自己则回了屋。
正所谓饭后百步走,长活九十九。
虽然他们都是年轻人,但长时间呆在屋里,读书的读书,做活的做活,都是缺少运动的,因此,至少要多走动一下。
以前他们没有重视这项散步活动,如今在方小福的潜移默化下,已渐渐养成了习惯。
汪郎中给方子湛探了脉,又问了一些反应,又给脖子重新上了药,重新拿了几包药出来,还是一样煎法,吃完就不用吃药了,只要再疗养半月,便不会落下病根。
方小福又问了一些注意事项,知道药膳确实不用吃了,但是去油皮的鸡汤还是可以吃,炖些红枣、冬菇也是可以的。
再有红枣枸杞茶还是可以喝,木耳也可以吃。暂时别吃寒凉和辛辣食物,就是要温补着,过了半个月之后再复诊一次。
方小福谢过,又朝方子湛使眼色。
方子湛连忙拿出银子要塞给汪郎中,汪郎中自是不肯要,说他们为方山村谋了大利益,他这点小付出根本不算什么。
☆、233。第233章 准备招待贵客
方子湛急得作了个大揖,解释道:“先生对子湛的呵护,子湛一直在心中铭记。先生对方山村的贡献,子湛也很清楚。”
“只是子湛出事,先生已是尽心尽力,这医药费也不是小数。先生之恩,子湛无法回报,至少这银钱要给,不能让先生担负哪。”
“是呀,汪先生,您对咱们晚辈关照,也不能不收医药钱哪。您这么亏本看病,小心有一日药庐便没钱开了哦。”
方小福在一旁打趣地说道:“至少您给咱们算个折扣人情价便是了。再说了,您也不用担心银子的问题,那孙家可是在公堂上赔偿了一百两呢。”
汪郎中便被她说得笑了起来,看着这对小儿女的目光很是和蔼:“既然你们俩都这么说了,老朽便收十两吧。”
方子湛立刻拿了十两出来:“多谢先生。明儿等子湛好了,去县城时再买好酒来孝敬先生。”
“好,到时老朽调些解酒茶,给你备着。”汪郎中笑呵呵地,就如那晚他说过,要给子湛练练酒量的。
“先生,那个解酒茶能治三哥的酒醉?”方小福惊讶地询问。
解酒茶、解酒汤她到是知道一些,还想着过阵子给兄弟几个试试呢,只是汪郎中毕竟是老中医,他的法子肯定更好。
见汪郎中点头,她立刻笑开了:“不瞒先生,和三哥一样醉酒症状的,还有大哥和子维。二哥好些,不会那么明显。”
“那就让他们一起来练练,有老朽守着,不会出事儿。”汪郎中又道,“不过酒量如读书,要慢慢累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其实小七儿觉得,以他们兄弟的年纪,不要喝酒最好。”方小福突然蹦出一句话。
方子湛大窘,以为小七儿嫌弃他喝酒。
汪郎中却是颇有深意地看了她一眼,赞同道:“小七儿说得不错,少年人太早喝酒对健康不太好,如非必要,不喝最好。”
因此,不要贪酒,甚至酗酒,但酒量还是要稍微练一下的,至少不要给人家一杯放倒了哪,太容易出事了。
这次如果不是方子湛酒醉睡着了,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然,被人强塞婚约之事依然存在,只是被他提前带出来了而已。
而现在,大家显然都不愿意提起婚约之事,便只关注他的酒量问题,希望下回不要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危机。
送走汪郎中,方小福和方子湛皆是心情大好,他们手拉手走去南面,在果树林外面追上了大家。
方子健见他们心情不错,便问起明天文先生要来家里的事情。
方小福不忘白了他一眼,这才说道:“明儿一早,你和二哥便去县城买些好菜,准备招待贵客。这任务要是办砸了,要你们好看。”
兄弟俩哆嗦了一下,同时垮下了脸。
“小七儿,咱们要备什么菜,还有先商量一下吧,免得大哥和二哥到了集市也没个头绪,买回来怕也不好配菜。”
方子湛连忙救援兄弟。
方小福这才饶过那兄弟俩。当然,她可不承认自己是在记仇,报之前他们无视她而走开的仇。
“那咱们明天就按五桌的数量备菜吧。按八大碗来摆,家里时鲜小菜可以算三碗,河里再捞个小鱼清炖鲜鱼汤,再炖个鸡汤。”
“还剩下三碗,需要猪肉、新鲜鸭子和熏鸡、再买几条大鱼,留着晚上做鱼片火锅,还有白豆腐、黄豆芽,还要一些作料。”
方小福一边想着,一边掰手指数着,眉头却不知不觉地蹙起来了。这古代的食材作料都有限,想要整出像样的菜来,只有大城市的有钱人家吧。
比如宫延御厨?
因为这时候农作物还有很多是没有的,有的也受时令和地域的限制,并未普及。像现在常吃的牛羊肉,在这里也很受局限。
因为牛是农家宝,平日都是用来犁田、耕地、拉车,哪里会有人宰杀它?就是病死、累死,都要伤心好久,恨不能埋了它,又岂会为了一点利益而出卖、宰杀?
羊在这世界里已有,只是他们这一块地方是没有的,要从很远的地方运过来,也就有钱人家尝个新鲜吃过,嫌腥臊,都不爱吃,也就没有市场了。
至于这种寻常农家,一般就是自家菜园子里摘些小菜炒了,或者煮个粥、蒸个窝窝什么的,都是自家就地取材。
能吃上鱼和肉的已经家境不错的人家,能吃个鸡蛋也不错,鸡都是留客才宰的。但这已是招待贵客的待遇了。
老方家,以前也就是炒菜放油,再常吃鸡蛋什么的。最近伙食到是好起来了,时常吃鱼和肉,最近连鸡都在餐桌上常见了。
煎蛋也变成了蒸蛋、煎蛋饼、蛋皮汤、炒蛋等不同花样。
“小七儿,你刚说的这些菜,村口就有买的,不必去镇上了。”方子湛又开口打圆场,“再说,大哥和二哥都去了镇上,半天都打不了回转,别误了咱们的事儿。”
方小福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只得点头同意了。
“那就让他们明天劈柴、担水,还有去河边捞鱼,再去村口把咱们要的菜都买回来。”方小福立刻又开口,反正就是不要轻易饶过那两个家伙。
“知道了,小七儿,你明天就只管安心掌厨,跑腿打杂的活儿,交给我们,行了吧?”方子健无语地苦笑。
“我和子维去村口买菜,大哥在家劈柴担水,姐妹们就帮着在厨房打打下手,可以了吧?”方子元也难得主动地表态。
如今他吃住在老宅,早已练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好本领,即使没有小厮,也能活得有滋有味。
“这还差不多,看你们表现良好的份上,这次就原谅你们了。”方小福这才露出灿烂的笑容,在这星空下显得熠熠生辉,俏丽动人。
方子健和方子元见了,竟不约而同扭开了脸,表情有些别扭。
方小福也未在意,只以为他们是不满她的霸道,但她在他们面前才不会顾虑这么多呢。最近他们早就把她宠得嚣张多了。
☆、234。第234章 文浩天来的时候
第二天大早,大家吃完早餐便各自去忙了。姐妹们有的打扫院子、有的喂鸡喂鸭、有的去摘菜、有的去洗衣。
正是一个篱笆三个桩,齐心协力、万事不忙。半个时辰,她们便做好了所有的杂事,便回屋做活儿去了。
方小福安顿好方子湛的营养餐,便在厨房里忙活了。老太太喂了猪后,便又提了鸡篓去村里人家买鸡,家里的都是生蛋鸡,吃了可惜。
方小福跟她说了,这次不用买乌骨鸡,就普通两斤重的便成。因为方子湛如今要温补,因此太营养的反而不宜吃了。
在厨房里忙了一阵,又给绿豆浇了水,方小福便背了一只小背篓去菜园子。
她没有惊动小姐妹们,反正如今是她们做活儿,她也不便总是把她们调出来做事,损的可是大家的利益。
娘和大伯娘昨天下午和晚上都在教村里那些小闺女做活儿,很晚才回来。今儿一早又去山上砍柴、扯猪草回来,这会又一起去河边洗衣、捞鱼去了。
有她们捞鱼,方子健便去担水,回来后劈柴,也不浪费时间。老爷子父子三个一早便去了地里,因为文先生今日会来,他们也得早些赶完活儿,早些回来待客。
大家都在忙,方子湛坐在屋里有些忧伤。因为他是最闲的,身体才好些便有些坐不住了。觉得这样不对,像个米虫。
思虑再三,他也出了屋子,正好看见方小福背了小背篓往菜园子出去,连忙跟上。
方小福见他一脸急切地走来,似乎又担心她会骂他,因此表情很是纠结,但脚步未停,一直走到了她面前。
“娘子,为夫没用,至少可以陪你说说话。”似乎真的很怕她会生气,会赶他走,方子湛连忙说道。
“好。”见他这模样,方小福又怎会凶他?她也舍不得。这少年是个生怕自己占了便宜的纯朴孩子,若不给他点事儿做,他会落下心病的。
“你也别闲着,去帮我去那边的辣椒先摘五十个过来。”方小福随手一指,就指到了辣椒的方向,于是吩咐。
“好嘞。”方子湛眼睛一亮,顿时欢天喜地应了一声,转身就走过去,却因转得太快,头一阵晕眩就差点摔倒。
方小福连忙扶了他一下,安慰道:“不着急,慢慢来,我还要摘别的菜。”
“嗯。”方子湛尴尬地应了一声,这次不敢再乱激动了,平抚了一下情绪,这才迈步。
看着他轻松不少的背影,方小福的目光柔了柔。
方小福和方子湛回来的时候,方子元和子维也将菜买回来了,大哥也担好水、劈好柴了,于是方小福让他们回屋换身衣裳,不用再做活儿了。
反正方小福最近心里事儿多,也静不下心写字、画画,因此她干脆将时间都搁在厨房里,一个人慢慢准备着食材。
老太太也把鸡买回来了,方小福让她杀了四只,切成碎块,用开水焯了一下备着。她切好了大块的肉和肉丝、肉片三种花样。
文浩天来的时候,果真是晌午。马车停在老方家门外,文浩天刚下马车,在院子里散步聊天的几兄弟立刻迎了出来。
双方见了礼,文浩天便特别看了看方子湛,又问候了几句。方子湛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请文浩天进屋。
姐妹们听见动静,也一起出来见礼,文浩天看着一屋子的小闺女恭顺有礼地朝自己行礼,连忙作揖还礼。
方小福从厨房跑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把菜刀,顿时让几兄弟嘴角猛搐,尴尬不已。文浩天见了却是哈哈笑了起来。
“小七儿,你又一次让我刮目相看了。”文浩天两手负在身后,笑吟吟地望着对面不远的小女孩。
她今天穿的是烟蓝色襦裙,红色碎底子半臂,梳着双髻,红色发带随着发丝垂落鬓角,站在厨房门口,巧笑嫣然。
“小七儿出得厅堂、下得厨房、能写会算,是居家出行必备好帮手。”方小福俏皮地吐舌,典型的王婆卖瓜。
“嗯,也是子湛的贤内助。”文浩天自然知道小丫头在说俏皮话,也便顺着她的意思夸了一句,笑容更深。
这次轮到方小福咯咯笑了起来,方子湛到是红了脸,不过脸上也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大家站在院子里说了几句话,文浩天又和也从厨房走出来的老太太、方杨氏、方刘氏见了礼,这才在兄弟们的招呼下进了堂屋。
虽然上回他也来过老方家,不过只在门口打了招呼,并未进屋。这次专程来拜访,自又不同。
这次他还带了不少礼物过来,让小林一一搬进屋里。都是些布料、茶叶、糕点、酒这些寻常百姓用得着,但一般人家用不起的东西。
老太太自是一翻推让,最后才收下,道了谢,又将文浩天夸赞了一翻。
如今她的公帐上也有不少银子了,自不会再像以前那般眼皮子浅。但人家文先生带着厚礼进门,礼数周到,她又如何不高兴呢。
方小福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