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所有人到齐后,菜也全部到位。方志忠兄弟几个也把库房里多的檐灯都拿出来点了,挂到了四方屋檐下。
老方家的院子很宽敞,这时候又被檐灯照得通亮,在这里摆桌吃饭,一点障碍都没有,反而有种节日的喜庆。
小孩子们就觉得异常兴奋,以为又到过年了呢。而且天气正在升温,穿着春衫在入夜时也不觉得凉。
将厨房交给老太太整理,方小福解了围兜,洗干净手后走出来,大家都跟她道辛苦,喊她快入座。
“今晚给大家准备的是火锅大餐,不过时间仓促,条件有限,未能请你们吃上更好料的。就这鱼头火锅,大家将就吧。”
方小福笑着朝客人桌袖手福了福,又老毛病犯了,走到两张大人桌作起了介绍。
“这个鱼都是今天在村口买的,是咱们大河里的鱼。用姜片去腥,辣椒、花椒、桂皮、樟叶调味,冬瓜保鲜、豆芽垫底。”
☆、242。第242章 开个风味小吃馆
这里的百姓不是没吃过鱼头火锅,作料在杂货铺里也可以买到,但是用冬瓜保鲜和豆芽垫底,到是没人这么做。
因此大家都觉得新鲜。除了垫底豆芽暂时看不出来,这一圈切成厚片却未分散的冬瓜,以圈状围在火锅里。
鱼在冬瓜圈内,火锅还在用火炭燃烧,锅内汩汩溢出的鲜浓鱼香让人胃口大开。
今天的重头菜是鱼头火锅,但火锅里不只鱼头,也有一些被油煎成灿黄的鱼块,再加上一旁地上放在端盆里等着下火锅的小白菜,料是很足的。
除了这些,当然还有四个餐前凉盘:醋拌凉木耳、蒜拍小黄瓜、小葱拌豆腐、蜜汁桃李。酸、甜、香、嫩,份量都不多,餐前开胃正好。
等火锅上来,这些凉盘就全撤下了,不然就这大八仙桌,也不够上菜啊。
正菜还有干豆角炖红烧肉、青椒炒肉片、韭菜炒豌豆、鱼香茄子、肉末粉条、份量很足的鸡汤。
再就是一大盘千层饼和一大盘手抓饼,手抓饼里裹了一些新鲜黄瓜丝、辣萝卜丝,还有一个煎鸡蛋。
给方子湛的两只手抓饼里没有放辣萝卜丝。他喝一碗鸡汤,再吃两个手抓饼,再吃点小菜,也差不多了。
六桌人都在边吃边议论,经过方小福的介绍,大家也明了这几道菜的内容和做法了,都觉得不但样子新鲜、做法也新鲜。
其实都是他们寻常可以吃到的菜,但就是没这样做过花样,也算是长了见识。
“小七儿,你那四道凉盘,除了小葱豆腐,其它的回头给我一些,这个下酒不错。这天渐渐热了,吃这些也开胃。”
汪郎中难得主动地开口要东西,顿时让方小福高兴了一下,连忙应下:“好勒,回头小七儿把制作方子也写下来,东西都是寻常的,容易做。”
这些都是现做的,也不可能放很久,因此给方子最好,想吃就吃。
汪郎中见她主动给方子,顿时笑容满面。他当然想要方子,也知道这个就算打包回去也吃不得久的。这不是不好意思直接开口嘛。
小七儿真是贤惠识趣。
其实自三郎出事后,他也有意以镇上儿子的名义收小七儿作义女的。只是他还在考虑这么做是否能让老方家接受,没想到天一书局的文先生就来了。
哎,他家的小闺女就这么让别人抢走了,后悔呀。
“小七儿,没想到这山上到处都是的木耳,到了你手里就变成了这么嫩脆可口的下酒菜,大伯也馋到了啊。”
村长也笑哈哈地开了口。
“村长大伯,这个也很容易做的,先去山上摘木耳,回来洗干净,将蒂部掐掉,放盘箕里晾晒做成干木耳,可以长期存放,想吃就拿些出来用冷水泡发。”
“新鲜木耳吃了不好,要晾晒几天后再用水泡发,炒了吃,煮汤都好,做成凉拌下酒也方便。而且木耳补血、养气、美颜,是好东西。”
其实木耳还含有很多营养成份,作用不少。只是她不敢说,大家不理解在其次,还要怀疑她为何懂这么多了。
“我也是忘了以前听谁说过的,这次三哥受伤,突然想起来,又问过汪先生,证实确实如此,才敢让大哥上山采了许多来。”
见大家听了都很受教的模样,方小福又开始为自己的“博学多才”做维护辩解,呵呵。
“小七儿,回头哥哥盘间酒楼,你来开个风味小吃馆,如何?”文浩天扭头看向斜对面桌的小丫头,目光亮晶晶地笑望着她,突然提议。
“风味小吃馆?”方小福愣住,虽然之前她和二哥说过她无意开美食楼啦,但是文先生怎么起了这个心思呢?
就因为这一桌菜呀?她才不要累死呢。
“嘿嘿,人家偶尔当一下小厨娘就好了,天天在厨房里,就不能做手袋,不能做画册了。”方小福讪笑地婉拒。
“傻丫头,哪能让你自己每天做活儿?你这么聪明,点子多,安排又妥当,你来做老板,提供菜谱便好,活儿自有下面的人来做。”
“厨娘、小二、杂役、管事、掌柜,咱们请人。”文浩天似乎知道小丫头在担心什么,不过这些细节话题,他也没私下商讨,直接在饭桌上就说开了。
他打的什么主意,方小福不是太明白,几兄弟却是听明白了。
文先生是在帮小七儿进一步挖掘实力,提升地位和声望。他的提议,相信老方家的大人们,还有村长他们,也都听进心里了。
如果这个话题是小七儿自己说起来,不到实施的那一刻,他们都只会听听就算的。小七儿能赚多少钱,他们都数得到了。
开一家酒楼,最少也得上万两吧,小七儿刚开始攒钱买房,要花钱的地儿还很多,暂时是不作指望的。
可若是文先生开口提议的,意义就不同了。不管是他出钱给小七儿开酒楼,还是他和小七儿合伙开酒楼,有文先生担着,一切皆有可能。
“哥哥的提议甚好。”方子湛突然开了口,“咱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开酒楼需要做什么,真正要做,怕是要到几个月后了。”
“咱们县城的宅子还要修葺,可能还要稍微改造一部分,还有手袋的活儿也不知能做多久,小七儿可能还要想新款式。”
“还有画册要画完怕也要几个月时间。因此等她腾出时间来,怕是几个月后了。”方子湛说了一堆“小七儿很忙”的理由,一脸遗憾地望着文浩天。
在方子湛“婉拒”的时候,文浩天嘴角抽搐了好几下。
这少年的意图,他自然也明白了。是怕当哥哥的用力过猛,让他家小娘子被村里人当成摇钱树、聚宝盆。
“好,等时机到时,咱们再谈。”文浩天似乎只是一提,结果如何并未在意。开风味小吃馆的话题就此结束。
一旁可急坏了村长几人。多好的商机啊,如果小七儿到县城开酒楼,肯定需要不少人干活儿,他们方山村缺田、缺地、缺钱,就是不缺人。
☆、243。第243章 “冻结她财产”的行为
可是人家三郎似乎婉拒了文先生的好意,小七儿也兴趣不大,他们到嘴边上的话也只能自己咽回肚子里。
饭后,又喝了一杯清茶,村长等人就告辞了,方小福赶紧将厨房里还有剩的醋拌木耳和蜜汁桃李分给了村长和六大耆老,跟他们说,这些不宜久放,只吃鲜脆。
文浩天和吴先生没急着走,被两小只拖着去土道上散步。吴先生本来想拒绝,文浩天却是一口答应,让吴先生惊讶地多看了他几眼。
于是两位先生就陪着一大群少年和小闺女们在南边土道上做饭后百步走,星空下场面很壮观。
不过附近的邻居们早已经习惯了老方家这帮孩子的行为,也就不稀奇了,不会再像以前那般等着听八卦。
刚结拜的义兄妹终于可以在一起好好聊会儿天了,文浩天便交代了几件事情。那些和大人们一起时不太方便讨论的事情。
散步回来,文浩天便告辞回县城去了。方小福本欲挽留,毕竟这么晚了,去县城的路途遥远,他回到天一书局怕都半夜了。
“小丫头,哥哥可是坐马车,不是驴车,夜里路宽,一个时辰足矣。”
文浩天笑着,转身一撩袍摆,身姿潇洒地上了马车,回过身道:“我在县城里等你们,告辞。”
看着马车在夜色里得得地远去,方小福才放下挥了半天的手臂,忽然重重地呼了一口气,又嘿嘿地傻笑起来。
“好了,小七儿,你也累着了,早些回去睡吧,明天不要再下厨忙活了,就在屋里歇着。”方子湛抬起手在她头上轻拍了两下。
“嗯,你们几个也累了,赶紧歇着去吧。”方小福扯下方子湛的手,回头看了一眼兄弟们,笑吟吟地,“有啥事儿都明天再说。”
大家也确实累得够呛,一整天都在忙东忙西地,也没个时间读书,听了她的话立刻闪人。
方子湛今天的精气神又好了许多,睡觉时间也变少了,明天开始可以恢复三餐正常饮食,继续吃药和喝补血茶便可。
但方小福怕他身体底子受影响,还是决定每天一只鸡炖着,他吃不完没关系,小兄弟一人一口也能分掉。
这一夜,方小福并没有早早歇着,虽然她确实很累,一整天都在忙个不停,但她现在精神亢奋着,睡得着才怪。
她坐在书桌前,又一次将那些漂亮的首饰都拿出来欣赏了一翻,只是懒得另外梳发型,这时候能试戴的不多,因此只是看看。
不过那对白玉镯子,就可以戴在腕子上感受一下了。文先生这是礼重心意更重,为她付出可不老少了。
她摇了摇手,连忙停下,小心地捂住镯子。她现在还小,手腕子也细,戴着这镯子就有些松,不动还好,这么一晃,就容易滑落了。
“难道都要等长大了才能戴嘛?”方小福不禁噘了小嘴,对文浩天“冻结她财产”的行为又不满起来。
最后,她将首饰盒子锁进了冬衣箱子底,上面用冬衣牢牢盖住,上了锁,这才拿出那两张房地契,随意地靠在炕头开始思考以后的安排。
虽然之前也说了一些大概,但很多细节肯定是现在谈不下来的,要见了宅子情况才知道。现在说再多也不见得实用。
但是原屋主竟然要搬空宅子,那她们就不能直接搬家,除了不同程度的修葺,还要购买或打制新的家俱和摆设。
终于可以用白纱灯了。而且纱窗也要是真的纱窗,不要是家里这种纸窗。还有……
第二天,方小福心里没事情压着,一直睡到晌午才醒来,吓了她一跳,赶紧爬起来。她没有先去厨房,而是先去了方子湛的屋子。
“三哥,你吃饭了吗?”她一进屋就急渣渣地问道。
“吃过了。”方子湛正在看书,见到她来连忙将书放下,起身迎上来,“小七儿,不用担心,我今天又好多了。”
“嗯。”方小福观察了一下他的气色,又捉着他的手不着痕迹地摸了摸,这才放心地点头,尴尬地笑道,“人家起晚了。”
“你今天就在屋里休息,奶说了,今天没这么多人吃饭了,她一个人也忙得过来。而我的吃食,她也会做了,药也有梦蕾在煎,你不用担心。”
“嗯。”听说活儿都有人做,方小福松了一口气,忽然奇怪地问道,“怎么是梦蕾在煎药,彩霞呢?”
怎么说,梦蕾也是来家里做活儿的,怎么好意思让人家一直做家事儿呢。
“彩霞和小秋一早去村长家了,那些报名的今天开始学手艺,大伯娘安排了彩霞和小秋过去,先教一拨。”
“因为那些报名的人多,村长就给了几个选择,一人只能学一种,一个家里不管多少人,也只学一种。”
这样也避免一个家里来几个人,将不同品种全学会了,到时候会影响别人做活儿。
只学一种虽然是不同的手艺,但若好好做,都卖给如意斋的话,至少价钱是一样多的,没啥差别。
也就是说,虽然老方家将手艺放出来给村里人做活儿增加收入,但前提是你得安守本份,正确对待这件事情。
如果你乱来,搞坏了市场,影响了村人利益,最终也会害到自己的。因此各种情况都要考虑,总要将损失减到最低。
方小福暗赞村长和耆老们为了方山村确实思虑了许多。
虽然是靠着她的手艺扩大利益范围,他们自己也有沾光。但他们依然是为了村里更多人的利益,可谓思虑周全。
虽然都是在利益链上走,但他们是真心为村人付出,勇于承担,值得敬佩。
这天,方小福确实不被允许进厨房做活儿,她将那几道菜的做法跟老太太说了一遍。
还有案桌下搁着的那盆正在发芽过程里的绿豆,也提醒老太太,要每天浇两次水。
然后就回屋了,她也有画册和书稿要赶活儿,搁了几天完全没沾边儿,这会儿还要在脑子里过一遍故事线索,寻找创作状态。
☆、244。第244章 出人命了
彩霞和小秋在上村头忙着教新手,其余的姐妹们都在屋里继续做手袋。
方杨氏和方刘氏四人依然在上午去巡视一趟那七十个小闺女做活儿的情况,怕她们做得不够好,影响送货。
毕竟不是自家做活儿,有什么情况能及时发现,老手带新手,大家都在一个屋里,询问起来也方便。
这七十个小闺女来自几十个家庭,又全是新手,光看一遍,做一遍,不见得就得心应手了。
像今天早上去检查时,就确实出现了不少做坏的手袋,气得方刘氏当场就飚火了,直接把她负责的底下那几个小闺女骂哭了。
另三人那边情况也差不多。只是她们脸色虽然不太好,却是没有像方刘氏这样开口就骂,有一个顶撞的还被甩了一耳光。
而等方小福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是村里一个婆子来报的信,她猛敲老方家的院门,气喘吁吁地喊道:“老方家的,不得了啦,出人命了!”
这一声喊就像晴天霹雳,顿时惊动了老方家所有屋里的人,不知道发生啥事了,什么出人命了?
一时间,所有的屋门都打开,屋里的人涌到了院子里。去开门的是方子元,他屋子离院门最近了。
“大娘,你说清楚,发生什么事了?”院门一开,那婆子差点摔进来,气喘如牛地一手抓着门柱,一手伸着,却怎么也说不出来了。
“大娘,你先缓缓,有什么事儿慢慢说。”方小福也到了,见这大娘还没缓过气来,不禁有些着急。
人家跑成这样想必是很着急,而且跑了很远的路才来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呢?但眼下也只能等这老婆子喘过气来才行。
她示意小满去倒茶水来,她上前轻拍着老婆子的背,帮她顺气。
过了一会儿,老婆子才喘过一口气,立刻结结巴巴地道:“小七儿……河边、投河……你娘……”
——轰!!!
刚走过来的方子湛脑袋里“嗡”地一声,身子就往前栽去。
“三表哥!”众姐妹吓得立刻围了过来扶住他。
方小福也是吓到了,想立刻去河边看看情况,可是又担忧地看了一眼被吓得晕倒的方子湛,大哥和子维上山摘木耳了并不在家里。
“我去看看什么情况。”方子元便说道,兄弟当中只有他能立刻赶去了,“哪个妹子带路?”
“我!”青青立刻跑过来。她是本村人,路最熟了。
于是两人立刻跑了出去。
方小福过来替方子湛揉了揉背,又掐了掐他的虎口。等方子湛清醒,她安慰道:“没事的,这时间河边有人洗衣,谁落河都会很快被发现的。”
只要救治及时,顶多呛几口水罢了。何况娘常在河边走,连鱼都能网,又怎会落河呢?
“发生什么事儿了?”老太太在后院喂猪,听见动静赶来时已在后面了。见是上村头的李婆子,不由疑惑,“李嫂子,这是咋了?”
“方家的,你媳妇搞出大事了。”李婆子接过小满递过来的茶水咕噜咕噜喝了几大口,总算缓过来这口气,她没注意到有人先去河边了,这时候才打开话匣子。
“这两天不是有人跟你们家做手袋嘛,住在方耆老家里,有个小闺女因为做坏了活儿,被你那个恶媳妇打了,后来就投河了,哎哟,那叫一个惨……”
“……”方小福听了顿时无语极了,不知是该说娘太暴躁,还是该说那小闺女太冲动。做坏活儿?得做多坏才能闹出人命啊?
“李大娘,那小闺女救转过来没有?”方小福心里想吐槽,更也知道现在结果更重要,立刻打断那婆子的话头。
“……啊?救转过来了吧?”李婆子先是一愣,继续思索着,又摇了摇头,“我不太清楚,我急着来给你家报信了。”
“……”方小福又一次说不出话来了。
“李嫂子,谢谢你赶来报信啊,到屋里坐吧,当时啥情况呢?村长和耆老们到了没有?汪郎中呢?”
还是老太太有耐心,上前要请李婆子坐,于是李婆子便跟着老太太进屋去了。
“应该是救转过来了,不然咋只有人来报信,没有其它动静呢?”方小福见那李婆子这会子竟然无事人一般,远没有刚才那样要死要活的状态,心里也不那么急了。
“三哥,你回屋里歇着,姐妹们也继续回屋里做活儿。我去看看。”方小福吩咐着大家,“别担心,这是纠纷,不是人命案子。”
是纠纷就要去解决,是人命案子就要报官了。
姐妹们都很担忧,但她们也知道自己做不了什么,便听话地回屋里去了。
“小七儿,我也去,我在屋里也坐不住。”方子湛拉着方小福的手,坚持不肯留下来。就算投河的不是他娘,出事的还是他娘。
都把人家小闺女逼得投河了,还不叫出事么?
“好吧,咱们一起去。”方小福也知道他心里的担忧,便牵了他的手,忽又朝着堂屋那边喊道:“奶,我和三哥去河边看看!”
“去吧,小七儿,好生处理着。”老太太赶出门,叮嘱着。
她没说快让人去地里叫老爷子他们,她也清楚,真出了大事儿,村人第一个通知的就是村长,村长就会派人通知老爷子他们了。
她只是提醒要好生处理着,是不希望因为这次事情给老方家带来不利的影响。
虽然让村里小闺女做手袋是给村人谋福利,但真出了事儿,人家不会感激老方家如何好,只会怪老方家如何不好的。
任何事情在人命面前,都不值一提。
等方小福和方子湛手拉手气喘吁吁赶到时,就见到河边洗衣裳的那一片围满了人,不过都离岸边麻石埠头有点距离,并没有朝着河水里看。
显然是人已经捞上来了,也听见了哭骂声,但并没有打起来。这情况显然比预期的好。两人相视一眼,便大步走了过去。
“三表哥!小七儿!”青青在人群里看见他们两人,立刻喊了一声,就跑过来将她知道的情况讲诉起来。
☆、245。第245章 轻生并不难
方子元正在和村长、方耆老说话。
方子湛见到汪郎中正指挥着两个媳妇子在对那小闺女施救,心里松了一口气,又有些担忧,似乎那小闺女还未醒来。
“我们先过去看看。”方子湛说道。于是三人走到了方子元那边,然后看向一旁还在掐架的两个妇人。
其中一个就是方刘氏,另一个想必是那小闺女的娘,哭得凶、骂得也凶,方刘氏也不甘示弱地回辩着。
“老三你不用担心,这事儿一个巴掌拍不响,处理可以稍后,先等那姑娘醒过来再说。”方子元见方子湛一脸忧虑,便说道。
他已经从方耆老口中知道了事件过程,便作出了他的判断。然后看了方小福一眼,但终是没说别的了。
虽然他认为他的判断是正确的,但人家到底是要投河,差点就把命给送了,这时候还要指责对方,便有些残忍,村人也只会站在人家那边。
谁会相信一个投河的是错的?会认为逼得人家投河的是对的?
方小福看了看那个正在吐水的面容惨白的小闺女,依稀认出她是上村头靠近下村屋边界的林家闺女,叫林小媛。
家住在她家南面果林尽头的田畈对面,隔着田畈可以望着她家的果林子。家里有父母和一个哥哥、一个弟弟,还有一个妹妹。
去年方小福和三哥几兄弟摘李子时,还曾给过她和她弟弟妹妹一些,当时她还是个嘴馋的小丫头片子,拿到李子眉开眼笑,连声道谢,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今日为何因为方刘氏的几句打骂,就去投河?
“醒过来了!”不知谁一声惊呼。方小福扭头看过去,就见那林小媛颤动了几下眼睫后,便睁开眼来。
“媛儿,我的傻闺女啊!”正和方刘氏对掐着的妇人便扑了过来。
“娘……”林小媛虚弱地喊了一声,便呜呜地哭了起来。
旁边站着的一个大叔和牵着一对小弟妹的少年也急切地跑了过去。那姐弟眼睛都哭肿了,那少年也是眼眶红红的,只是死死咬着唇,不让自己哭出来。
那少年和子维差不多年纪,这会儿应该在村塾才是,怎么在这里?难道报信的先跑村塾通知了他,却不去老方家?真奇怪。
方小福心里充满了疑惑,但问题总得解决。
“三哥,我来处理这件事情吧,你们也不方便问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