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小福心里充满了疑惑,但问题总得解决。
“三哥,我来处理这件事情吧,你们也不方便问人家小闺女什么话。”方小福看着方子湛,小声说道。
刚才二哥和方耆老已经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这种是非确实不好处理。
方耆老相信方小福能处理好这件事,她都能带人大闹镇上孙大户家了,这种纠纷又怎会处理不好?不过……
“小七儿,林家小闺女也是可怜的孩子,你……”
“小七儿醒得。”方小福朝方耆老福了福,又看了一眼另一边村长正和也赶过来的老爷子一群人说话,她便走向林小媛那边。
“林大叔、林大婶,小媛醒过来了,还是先送她回家换身干衣裳吧,再煮碗姜汤,别受了寒才好。这是非对错,咱们稍后再来处理,好吗?”
“什么是非对错?我闺女都被你家逼得投河了,难道还是我闺女错了不成?”林大婶愤怒地吼了一句,继而又大哭了起来。
“小七儿,婶子知道你一片好意,给咱们家一个赚钱的机会,可是小媛也不能枉送性命哪,这活儿怎么做得下去哪?”
林大婶虽然很愤怒,到是没有骂方小福,只是在控诉方刘氏的残暴:“小七儿,你娘是什么样的人,咱们村里谁不知道哪?”
“她自己的闺女不养好,都送家庙去了,她有什么资格来管我家的闺女啊?这是要逼死我的闺女哪。”
方小福本来在默默承受对方的怒火,但见她这么口不择言地指责,黑帽子一顶一顶就扣上来了,只得开口。
“林大婶,我娘脾气暴躁是她不对,我妹子方迎春做错了事送去了家庙也是事实。但这跟今天的事情没有直接关系。”
“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才有了这起冲突。只是我不明白,又没到绝路上,为何要走上绝路?这个原因,怕只有小媛自己清楚。”
“但小七儿现在不问。大婶,先让小媛回去换身干衣裳,喝碗姜汤好吗?还有,汪先生这边看要不要开方子?医药费我们老方家掏。”
方小福说着,便拿出十两银,递到林大婶面前。
“这医药费哪需要这么多银子?小七儿,你这是在甩我们林家的脸子么?”
林大婶却不接银子,红着眼怒瞪着方小福:“大家都知道如今老方家有钱了,可也不能这么欺辱咱们穷人。”
“……”这人是有受迫害妄想症吧?难道林小媛是遗传了她娘的基因,才会将一个小伤害变成大灾难,然后轻易走上了绝路?
“当家的,背了咱闺女走!”林大婶气得起身,大声吆喝着林大叔,“咱们家就是饿死,也不看你们有钱人家的臭嘴脸!”
“……大婶,你还能想得更复杂一点吗?要不要说我们老方家还会杀人放火,灭你全家啊?我们是不是世代有仇,才派我娘来害你闺女?”
方小福也火了,大声顶了回去。这大婶也不知道是真的气得口不择言,还是报复性的扣老方家屎盆子啊?
“小七儿,别跟你婶子一般见识,她也是气急了乱说话。”林大叔背起闺女,听见方小福这么说话,才开了口。
他已经没有刚才的悲伤了,只是很无奈,但也没发火。
“大叔,还有你家的读书郎,请你们自己冷静时想想,这事儿虽是纠纷,事儿却不大。我娘打人是她不对,但小媛投河却过于冲动,并不值得。”
“今日她有惊无险,希望稍后她也能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轻生并不难,可是林小媛,你这么做对得起生养你的爹娘吗?对得起关心你的兄弟妹吗?”
“你来做活儿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贴补家用,给兄弟攒些学费?你若轻生了,还能做什么?”
方小福大声说着,看见林大叔背上那湿漉漉地身影明显地僵了僵。
☆、246。第246章 佩服
“好了,方小福!”那一直没吭声的少年突然大声吼了一句,声音有些颤抖,眼睛便红了起来,显然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就这么看着方小福。
“我们都知道你能干,但我妹子不是你。今日之事,就这么算了吧,至少也要等我妹子好起来再论是非,行么?”
看着那双如困兽般的眼,方小福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了。
人家维护妹子并没有错,而且人家说他妹子不如自己能干,不能要求这么多,理论上也并没有错。
“林小媛,你不要胡思乱想,好好将身体养好,再到我二爷家,我让玉玲姐妹带你,你不用担心什么,你能被村里选上,自有你的优秀之处。”
方小福见林家人的衣服上都有补丁,知道他们家确实是困难,顿时心软了。虽然林大婶说话过份,但是林大叔却算豁达,林家少年也还讲理。
至少,她应该再给林小媛一个机会。
“小七儿姐,谢谢你。”林小媛忽然扭过头来,睁着一双泪眼,冲着方小福说了一句,“等我回家换了衣裳,我跟你解释原委。”
见她竟敢勇于面对了,方小福露出欣慰的笑容:“好,下午我去你家里看你吧。”
于是林家人匆匆回家了,众人围了过来,一阵叹息。
“小七儿,你不但能干,而且有气量,能化解林家小闺女这件冲突,连村长大伯都自叹不如啊。”村长很是感慨,对方小福很是佩服。
“因为村长大伯不是小闺女,不能理解小闺女的那点小面子呀。”方小福笑了笑,很是谦虚。
于是村长等人便笑了起来,刚才的紧张气氛便没了。而方小福的这句俏皮解释,也算是给了村里人一个解释,又替林小媛挽回了一点面子。
小闺女嘛,在家都没被爹娘吼过,出来做活儿被老板呵斥,这很正常,可是小闺女面皮子薄,一时想不开也是有的。
“小七儿……娘把事情办砸了。”方刘氏走过来,有些窘迫。刚才吵架归吵架,她也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但是将事情搞得这么严重,差点出大祸,确实是她的问题了。
“娘,在事情上你并没有错,但在这件事的处理上,你错了。”
方小福看向方刘氏,并不想全盘否定她,即使她以前就有这么凶悍无理,但这件事在客观上来讲,是没有错的。
如果因为有人闹自然就无视本质上的对错,那以后还如何作管理?还如何处理事情?谁挨了批都要死要活,只怕就没人敢管了。
“下回遇到这种情况,你先别生气,了解原因,进行补救,就算损失了两只手袋,也不过是两套布样子罢了。”
方小福委婉地教着方刘氏处事的心态。像她这种一竿子到底的人,可不懂得何为委婉,何为解决之道。
“嗯,娘下回留个心眼儿,不再这么暴躁了,发火并不能解决问题。”方刘氏用力点头,她现在越来越佩服这媳妇儿了。
她吵了半天也没吵出结果,结果小七儿一来,几句话就化解了矛盾,她不得不服啊。
围观的村人都离开了,没有人指责老方家如何,就算有人将这件事传播出去,也没有说谁的对错,说得最多的,是方家小媳妇的各种好。
那手袋子到底有多赚钱,除了参与的人家,没人知道。但村里只挑了五十户人家,可见这活儿的重要程度。
而林家小闺女做坏了两只,方家媳妇竟然打骂,恐怕不只是因为脾气暴躁,还因为这手袋子珍贵,损失大了才会有这么大火气吧?
可是林家小闺女毕竟还小,今年才十岁,做错事也在情理之中。因此这件事客观来讲,确实分不出谁的对错,不好处理。
因此,方小福的处理,也确实安抚了各方人士的心。连看热闹的、爱八卦的,都挑不出错来。
还留在河边的人,除了村长和几个耆老,就是老方家的人了。老爷子父子赶来了,二爷那边也赶来了,小七儿还看到大伯娘和两位堂婶娘也在。
大家看见她在处理了,才没有参与进来,免得人家要说他们人多势众,不是处理事情的好办法。
但方杨氏三人还是第一时间将她们手底下查出来的情况说了出来,然后一脸为难地看着方小福,等她来处理。
“知道那些做坏袋子的原因么?”方小福见村长他们一脸尴尬,因为这些人选都是他们挑出来的,于是直接问原因。
这事儿没有谁对谁错,只有解决之道。
“我们看了一下,有些针线活儿不太好,有些是年纪太小,又是刚接触这种贵重东西,心里紧张,反而出错了。”
“有的是出错了又不知如何处理,害怕责骂,勉强做完,有的是做到一半停了下来。有的是做完了也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针线活儿不太好?年纪小?不知道错了如何处理?
方小福哭笑不得。她这手袋子已经是最简单的针线活儿了好吗?又不要你绣花。
最后一计数,七十人里有近二十人做坏了袋子,一共出现三十只坏袋子。
方小福抚额,从这数据来看,有不少人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啊,不然损失量应该能控制在二十只才是。
做坏了也没啥,三十套布样子而已。
但损失不能这么算,这三十套布样子没什么成本,但剪它们的人却花了时间,可能就是一到两只布袋子的时间,而这是十五两到三十两的价值。
唉……
“算了,事情已经发生了,帐面上的损失就不要再提了。大伯娘、堂婶娘,你们下午开始,带着布样子去陪那些小闺女吧,给她们多些时间询问。”
方小福换位思考了一下,觉得也是她疏忽了。
自家姐妹没出过乱子,也是因为自家姐妹都是老手带新手,一直在一个屋里,互相比对着,上手自然快。
两天时间确实太匆忙了。
可是那些小闺女是教完还没完全领悟,可是教的人就赶下家了。然后她们就只能自己琢磨、领悟,还考较她们的针线功底。
于是她将这次事故的真正原因说了出来,大家都很惋惜,只能尽量去挽救了。
☆、247。第247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因为手袋子被做坏了不少的事情,方小福只能重新思考解决之道。原本她是计划五天之内,教会那七十人,并且如约送货。
就算一人只做了两天,七十人也有二百八十只的数量,不算少了。而家里姐妹们这两天没能好好做活儿,数量也不多。
为了不增加计数的麻烦,她决定先送那七十人的,姐妹们的还是按十天一送的标准来。
这样,就会出现一次是七十人的量,一次是近九十人的量,一次是载一车就够,一次怕要载两车,这样交叉进行。
可是如今才两天就坏了三十只,再加上之前的准备工作消耗了一些时间,这些人真正做活儿的时间也就这两天。
也就是说,明天就是约定送货日了,能送出多少货呢?只能拿姐妹们的先凑上了,下一次送货还能减少一些数量。
只能这样子了。
因为明天就要送货,这次是村里都知道的事情,也就不需要赶早回避别人的视线了。所以这货可以明天一早再去验收,不必今晚就收回来,集中搁家里还危险一些。
回家的路上,方小福家自己的计划说给大家听,大家听了自是同意。快到家门口时,就见到方子健和子维匆匆走出院子,迎头碰上。
“发生什么事了?”方子健立刻扯了方子元追问。方子湛经过这一阵闹,有些疲惫了,方小福拉着他回屋,中饭前还可以睡一觉。
方子健听了过程后,也是一阵无语,最后只是叹气嘀咕了一句:“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大哥为何这般说?难道你知道什么内幕不成?”方子元立刻嗅出其中的微妙。
“你在镇上住着自然不知。这林家原本虽然清贫,但还没到困窘的地步,林家长子林书奇是子拓的同窗。”
方子健知道二弟不熟,便说了起来。
“只是去年冬天他爹病了一场,他每天晚到早退,既要做活儿,又要上学,确实很辛苦,今年就没去过村塾了。”
“他们的先生姓方,是咱们本家,还为此去过他家,知道他家的情况不好,就要为他垫付束修,却被拒绝了。”
“那林书奇说,他晚一、两年再读书也没关系,他还年轻。但是家里需要他照顾,这事儿拖不得。”
“大家都知道他家是外地搬来的,一个个都有傲骨,宁愿吃苦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因此也不知怎么伸手。”
方子健说完,又叹了口气。
“原来如此,这就怪不得了。”方子元听完,也跟着大哥叹气,“村长安排那小闺女做手袋,怕也是知道他家情况,特地安排的。”
“而那小闺女自是欢喜,可又担心做坏了要赔,或者丢了活儿,因此心里有压力,一紧张反而做错了。”
“结果二伯娘发火肯定很吓人,小闺女又想为自己辩解,结果挨了一巴掌。二伯娘肯定还说了一些难听的话,以那小闺女的家传傲骨,肯定受不了,因此就投了河。”
方子元侃侃说出他的推论,觉得就是这么回事儿了。
兄弟几个去了方子湛屋里,把推论一说,大家又是一阵感慨。
当初他们曾提及自家生活好了,不会忘记还有很多人和他们以前一样,在贫困中挣扎的事情。因而小七儿便有了捐助村塾的决定。
那个时候他们也想过,等那林书奇回到村塾后,就能受益了。他在村塾时,读书还是很认真的。
“我今天看林大叔的气色,虽然清瘦,但也没什么病相了,应该是恢复得差不多了,不然林大婶也不会让他背闺女的。”
方小福回忆着当时的情形,说道。
“嗯,他们家再熬几天,就会有所改观了。”方子元说道。
他在镇上长大,回方山村这么久,也没见过穷成这样的人家,他们老方家条件有限,也没穿补丁衣裳哪。因此心底很是感慨。
“小七儿,下午你去林家时,弄些蜜汁桃李送去吧,他家也都是小娃子。”方子湛歪在床头,叮嘱道,“再拿些糕点。只要不给银子,他家应该会接受。”
“嗯,知道了。反正不是特地买的,他家应该不至于顽固到一概不受吧。”方小福耸肩,到是并不怎么担心。
一年前赠李子那一幕,也没见林小媛拒绝呀。
有了决定,立刻行动。
兄弟们去摘桃子和李子,枇杷不好做成这样,因此只能等它熟了再摘。方小福则喊了姐妹们来帮忙,将新鲜木耳处理出来,赶太阳晾晒。
下午,方小福和方子湛便提着两盒糕点,用糕点盒子装了一盒蜜汁桃李去了林家。一座泥砖屋子,盖着茅草顶篷,是一正两厢格局。
林小媛已经恢复正常了,正从家里走出来,见到他们来了先是一愣,接着便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方三郎哥,小七儿姐,让你们费心跑来一趟,真是过意不去。”林小媛虽然只有将近十一岁年纪,说话还是有念过几年书的气质的。
这样的人竟然会因为小冲突而投河,真是让方小福百思不得其解。虽然二哥猜测是傲骨问题,可她还是觉得这个理由不够。
毕竟话是这么说,但实际上又有谁会这么不爱惜自己的性命呢?
“小媛,吃饭没有?人好些了吗?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方小福笑着询问。
“吃了。”林小媛小脸红透,小声道,“已经没事儿了,正准备去找玉玲姐呢。”她本来是想不开,但经方小福骂醒,不想放弃这个赚钱的机会,因此着急想要去继续做活儿呢。
如果不是娘一直拉着她,要她多休息,至少也要吃了饭再走,她早就跑了。
“嗯,你去吧,我们找你爹娘说说话就走。”方小福见她变积极了,自然高兴。
其实林家离方家也不算远了,过了田畈和果树林,就到了老方家门前的村道上了。而林家虽在上村头,这附近却只有他们一家,最近的也隔了一个小山坳。
林家的人已经听见动静走了出来。
“三郎,小七儿,你们来啦,快屋里坐吧。”林大叔见是他们,连忙热情待客。
☆、248。第248章 道歉
“小七儿,之前真是抱歉啊,婶子也是气红了眼,说话浑,你别介意啊。”林大婶立刻走过来道歉。
有错认错,到是个爽快的。方小福原本心里有别扭,这时候也就不想计较了。
“大婶哪里的话,当时情况,换了谁都会忍不住的。”方小福便笑道,“但是搞出这样的事情,有歉意的是我们才是。”
大家进了堂屋,坐在板凳上。
方小福见林家果然快和家徒四壁没啥区别了,堂屋里只有一张八仙桌和四条长板凳,心里不由又是一翻感慨。
“这些糕点是昨天小七儿的义兄送的,家里多,带两盒过来给你们也尝尝。”方小福寒喧之后开始拿礼物,“这盒蜜汁桃李是我刚刚在家做的,你们尝尝?”
林大婶原本习惯性想要推拒,可是又听说都是家里的吃食,又想着小七儿确实不错了,她要再推,人家面子上也不好看,因此便道了谢,收下了。
昨天下午,老方家的热闹,他们隔得近,没看到也听到了,自是知情的。
“大婶,可别舍不得吃,尤其是这蜜汁桃李,是要吃鲜的,我都是现做现吃的,酸酸甜甜,果肉也脆,你尝尝。”
方小福便熟络地开了口,目光看向站在门口的三兄妹,又笑着喊他们:“林书奇、书宝、小娣,你们也来尝尝。”
林书奇没有动,林小娣和林书宝却是欢喜地走了过来,接过方小福递来的竹签子,叉了一块桃肉吃起来。
“好吃,不酸牙,还甜甜的。”林小娣吃了几口,立刻发表吃货的感受。方小福听了便笑了起来。
“比树上摘下来直接吃好吃多了,我记得去年的味道就有些酸酸的。”和子胜差不多年纪的林书宝也露出可爱的笑容。
他的话顿时让一家人脸色有些窘迫,方小福也觉得心酸。
“这个吃多了对牙不好,也不利于存放,因此我们只带了一小盒过来,下次做了再送给你们吃吧。”
方小福看着小姐弟俩吃得欢乐,便笑道:“等果子再熟些,我做了干果脯再多送一些给你们吃,好不好?”
“好,多谢小七儿姐。”
两人竟是异口同声,方小福更加高兴,因为他们没有排斥自己。林大婶有心制止,但见此情景也只得扭开了头,没有说话。
“小七儿姐,你做的这个好好吃,你好厉害,会做好多东西。”
正要走,又觉得客人上门而自己要离开是不礼貌的,因此林小媛又走了回来。她也尝了一块李子,由衷夸赞。
小七儿姐确实心灵手巧,不像她笨手笨脚的。
“我家里小弟妹多,这果子又是自家树上的,还没到采摘时,先弄几个下来尝尝,就想到这法子了。”
一般人家可没这么多蜜糖,有也舍不得用,因此不会这法子很正常。
方小福说着,朝林小媛使了个眼色,示意她拿竹签叉一块给她哥尝尝。林小媛看了一眼,立刻领会,便叉了一块桃肉递到林书奇嘴边。
林书奇本不想吃,可见着弟妹们期待的眼神,只好张了嘴,一脸别扭地咬下。“嗯,好吃。”
听他发表了意见,姐弟三个才松了一口气。
林小媛又吃了两块,这才放下竹签,看着方小福,一脸严肃地福了福,开始道歉。
“小七儿姐,我做错事在先,又和你娘顶撞,还闹得投河这么大事,真是抱歉,是我不好,对不起。”
“知错能改是好孩子,接下来就好好努力去做事吧。”方小福来之前已经息了要了解真相的念头,虽然心底很是好奇。
因为二哥的推理是一个原因,但她相信不止。可是她不打算问了。如果真是还有别的愿意,想必就是走上绝路的真正原因。
她怕问了,反而是撕开人家的伤疤,这种痛,她理解。
果然,见她没有追问原因,林小媛似乎松了一口气,脸上便多了一抹浅浅的笑容。林家其他人的脸色似乎也好了些。
“你快去吧,但若身子有什么不适,可别瞒着,别落下病根儿,就悔不当初了。”方小福提醒道。
“嗯,没事的,我回家洗了个热水澡,又喝了一碗姜汤,中午还吃了一大碗饭呢。”林小媛笑着,又朝方小福和坐在一旁的方子湛福了福,这才快步离开。
“小七儿,谢谢你还肯给小媛机会。”林大叔开了口,感动地道,“虽然我家确实很拮据,但也知道,她犯了这样的错,是不能再留下来的。”
“大叔不必介意,其实这错不少人都犯了,并不只有小媛一个。只是她正巧在我那暴脾气的娘手底下查出来的罢了。”
方小福苦笑:“我娘在家就这脾气了,你们也别放在心上了。小媛这两天就跟着玉玲姐妹一起学着,做熟了再回方耆老家去。”
“大叔嘴笨,也不会说什么客气的话。小七儿,这事儿就有劳你们费心了。”林大叔露出憨厚的笑容,而林大婶已经扭头去抹眼泪了。
虽然她有傲骨,可有钱赚的活儿,谁不愿意做啊?傻了才不去做。何况这活儿又不辛苦,又不背井离乡,生活也安稳,又适合闺女们做,为什么不做啊。
这是失而复得的活儿,她心里是有些激动的。
林书奇也走过来,朝着方小福作了一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