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本来就不肯要,不敢收,就是担心她的娘闹腾。若她不能理直气壮,叫他们如何理直气壮。
    方子湛沉着脸吃面,如果不是小七儿示意他先不要吭声,他早就说话了。
    “小七儿,你是咱们方家的人,这钱又是你赚的,写你的名字理所当然,有何不可?你别乱想,没人会怪你什么。”
    方志诚一见婆娘在问房地契户头的事情,顿时急了,连忙冲过来表态,又拿眼去横方刘氏。
    方小福看了他一眼,淡淡一笑,没有再开口。方志诚见小七儿仍是冷淡,心里颇不是滋味,便颓然地在一旁坐下,也不去端吃的。
    “我没说不能写小七儿的名字,我只是……”
    方刘氏被方小福嘲讽,又被当家的凶,心里也很委屈,就想辩解,突然脑中有光闪过,倏地又望向方小福,脸色便阴沉下来。
    “你说什么?什么大哥、二哥有份?”方刘氏想到刚才小七儿说过的话,语气有些急地问。一定是她听错了。
    “啪!”筷子重重拍上桌面的声音,顿时让情绪有些激动的方刘氏哑了声音,目光吃惊地看向儿子。
    “昨天买了三座院子,一共一千九百两银子,分别写了大哥、二哥和四弟的户头,以后住他们院子的闺女们做的活儿,他们抽一成。”
    “这是我的决定!”方子湛再也忍耐不了便大声说了出来,此刻他冷着脸盯着自己的娘亲,不肯退让一步。
    “也是我兄弟们应得的,可不是谁的施舍。这段时日,小七儿是赚了不少钱,但这不是她一个人能完成的,咱们兄弟都有份。”
    “三哥你别生气,小心身子。”方小福连忙扯了扯方子湛胳膊,目光担忧地看着他,安抚道,“汪先生说你不能发怒。”
    “老三,你身子还没好全,可注意点情绪。这是小事儿,别放在心上。”方子健也连忙相劝。在他麦色的脸膛上到是看不出什么不好的情绪,似乎有心理准备的。
    “是啊,老三,你快吃完碗里的面,然后回屋去,这事儿我和大哥来说。”方子元拧着眉一脸忧虑地开口。
    “不行!这段日子咱们为了赚钱有多辛苦,大人看不见,咱们自己还能看不见么?如果没有你们,我和小七儿能顺利赚到这么多钱么?”

  ☆、316。第316章 子不嫌母丑

“每次送货、进货、谈生意、商讨各种问题的应对之策,哪次少了你们?凭什么大家付出了这么多,却只能我和小七儿赚钱?”
    方子湛固执地不肯听劝,虽然是在回应大哥和二哥的话,但他的目光却是冷冷盯着方刘氏,一脸怒容。
    方刘氏被自己的儿子这么盯着、质问着,心里顿时有种窒息般的窘迫感。为什么,她有一种儿子离她越来越远的感觉?
    “三儿,你别这样,娘只是好奇一问,并没有别的意思。你们兄弟团结友爱,这是咱们家的福气,娘……高兴还来不及,怎会有意见呢。”
    “而且如今手袋子赚了不少,咱们家早不是从前了,娘又怎会像以前一样眼皮子浅?你们出息了,娘高兴还来不及呢。”
    方刘氏慌乱解释着,最后咬牙表态。她没想到,她还没质问小七儿呢,结果三儿就闹开了。为什么她变成了理亏的一方?
    可是三儿的态度让她心慌,不敢再有别的想法,还得着急地解释着,求得他们的原谅。
    方刘氏心里委屈,可是又不敢抱怨半分。她清晰的意识到,三儿好像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是又长了一岁,还是上次在孙家的事情让他对爹寒了心,连带着也对她这个娘冷落了?
    她不能接受这样的事情。
    “三儿,你别胡思乱想,你要再有个什么伤痛,叫娘怎么办啊?”方刘氏红着眼眶,声音都在颤抖。
    方小福看着方刘氏一副快哭出来了的表情,心里很是震惊。
    虽然知道方刘氏最近安份了许多,兴许是最近连续的变故让她意识到,什么是最重要的,因此作出了选择。
    但是这样卑微情切的模样,这样生怕儿子误会而急着解释的态度,还真是第一回见到。
    以往的方刘氏是个眼皮子浅、说话毒而且脾气暴躁的无知村妇,虽然方迎春已青出于蓝,无人能比,但她这个老子娘也是够浑的,绝对是爆竹点得着的。
    虽然每次闹腾之后被逼着认错道歉,但下回还是照样会犯同样的问题,然后继续闹腾。
    可是今天,她显然是有心惦记房地契的户头问题,却绕了半天才绕到正题上,这变化已经令人惊讶了。
    没想到后面还能为了儿子变脸而立刻妥协,还说了这么多让人眼酸的话,真是不容易,这变化真的很大。
    不管她此刻的解释是否出自真心,但她为了儿子而想要解释和妥协的心意必然是真。
    因为她这份变化,方小福决定原谅她了。毕竟她本来就是一个无知的山野妇人,还能要求她多识理儿,多有素质不成?
    “娘,你别着急,三哥是身子没好,情绪有些急了,你别往心里去。”方小福起身走到方刘氏面前,声音柔和了许多。
    “但这次是我们应该分给兄弟们利益的,而且以后咱们家要发展家族生意,争取遍地开花,肯定还会有很多这种利益分配,不可能一家人都辛苦着,就我们吃独食的。”
    “而且以后娘想搬进城去,咱们还可以多开铺子,娘自己当老板娘。这对如今的咱们家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儿。”
    “小七儿,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你别把一点赚头都买院子、铺子什么的,这钱有赚,也要攒哪。”
    方刘氏被小媳妇温言相劝,心里便缓了一些,抬起袖子抹了一下眼泪,忍不住相劝:“娘没别的意思,只是看你每次明明赚了不少,结果手头却一直没余什么钱,为你心疼啊。”
    “娘,别担心。咱们现在是投资阶段,钱是大把花出去了,可是等收获的时候,只会来更多钱的,相信小七儿,不会做没把握之事的。”
    方小福没想到方刘氏会这么说,且不说这心疼到底是为谁,就她知道这么说的一份心意,也是难能可贵了。
    “娘,只要咱们家齐心,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儿,没有赚不到的钱。你别担心这些事儿了,快吃面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嗯。”方刘氏点了头,拿起筷子却没什么胃口,低着头,眼泪又吧哒几声落下来了。
    其他人虽然早已见惯了又哭又闹的方刘氏,但这次的感觉却完全不一样,一时间也不知是劝还是骂。
    方小福见她又哭了,回头朝方子湛勾了勾手指,又挤了挤眼睛。方子湛先前确实很生气,可是听了娘后面的话,又觉得心酸。
    正所谓:子不嫌母丑。这娘再浑,也是他的亲娘,他可以跟她理论,可怎么就用了这么恶劣的态度对她呢?
    一时间,方子湛望着娘亲有些出神,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候旁边二哥撞了他一下,等他恍然回神,就见到小七儿勾他过去的手指,和那带着暗示的眼神。
    二哥也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过去。
    “娘,刚才是三儿不好,不该冲你发脾气,你别难过了。”方子湛走过去,在方刘氏身旁跪下,诚恳地道歉。
    “三儿……”方刘氏没想到儿子竟然跪在自己面前认错,先是错愕,随后一颗心就酸酸涩涩地,有些激动起来。
    “这事儿不怪你,是娘一时间没绕过弯子,犯了浑。”方刘氏一把抱住儿子,眼泪滴落在他肩头,打湿了衣领子,“你说得对,娘明白了,真的明白了。”
    “嗯,这样明白的娘,才是咱们的好娘亲。”方子湛欣喜地说道。没想到娘竟然还有真心明白事理的时候啊。
    “好了,娘,你快别哭了,也让三哥快起来吧,他身子还没好利索呢,地上凉。”方小福眼睛也湿润了,连忙在旁劝道。
    没想到一大早竟然将一场利益争吵变成了感人的亲情戏。这样的娘,才有娘的样子啊。
    方子湛和方小福并不知道,方刘氏本身并没有这么高的觉悟,不可能从道理的角度出发来理解这次的事情。
    她首先想到的是儿子的变化,害怕失去儿子,进而不得不妥协,之后心中一念转过,这才豁然开朗,一下变成了明白人。

  ☆、317。第317章 干劲十足

虽然是真的想明白了,但这个过程和参与的因素,却是不同的。
    当然,这才符合方刘氏的性格嘛。不管她是因为什么原因想明白的,有这样的结果就是好收获。
    家里最难搞的人不再成为自己的阻力,大家都可以松一口气了。
    方子湛起身,掏出手帕为娘擦去眼泪,这才笑着离开。方刘氏开始吃面,方志诚也红着眼接过自己老娘送过来的面碗,大口吃了起来。
    只要方刘氏以后不再没事瞎闹腾,家里就真的和蔼了。这是所有人都乐见的。
    吃完早餐,方子健将他连夜完成的画拿给方小福,什么也没说,扭头就走了。方小福望着大哥匆匆的背影,好一阵无语。
    这位仁兄可是害羞了?
    可惜因为肤色的原因,想看脸红还真不容易。
    方小福将三张画收好,就开始画画。最近总有事儿忙,搞得她的书稿和画册都快赶不上进度了。
    好在书稿已交上六册,这个月再出一册,还有三册存稿可以周转。而画册已经交上了五册,这次再交一册后,就要转回来专写书稿了。
    一个上午,老方家的院子里都静悄悄的。大人们在外面忙,小闺女们呆在屋里做手袋,兄弟们在读书,方小福也在忙自己的。
    吃中饭的时候,方志忠回来将棉被、家俱等物的赶制进度说了说,又无奈地望向方小福笑了笑,说出一件事。
    “如今整个村子里都知道咱们家在县城买大院子了,如果不是知道家里有手袋活儿,不方便登门,他们都要跑到家里来道恭喜了。”
    说起来,这帮村邻还是很识趣的,知道避嫌。
    “大伯,是不是我们家近来太高调了些?”方小福有些担忧,目前知名度对他们家来说,不见得是好事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啊。”方志忠呵呵地笑,说道,“如果是以前,村里人不知道这些事儿,咱们还有机会低调,如今是怎么做都低调不了的。”
    方小福无奈地叹了口气,也笑了起来。正好姐妹们端菜进来了,这个话题就没有再继续下去。
    吃饭的时候,方小福便跟一屋子姐妹们说了新样子的事情,让她们从明天开始全力剪布样子,将家里所有布料全部剪完,到时候新人手进来要用的。
    等大伯去县城送货再买布料回来,就开始剪新样子了。等她们学会新款,就安排她们去教县城的闺女们。
    家里的四妯娌继续教原来的款,晚上得空也会剪布样子。虽然她们也想抽空做一些自己赚钱,可这布样子是大量需求的,没有办法回避。
    好在小七儿如今不抽她们的成,也算是一大福利了。
    吃完饭,姐妹们洗干净手,立刻回屋去做准备工作,各屋里还有不少没开剪的布匹,都是要先做搭配,然后分工合作的。
    方刘氏和方杨氏下午也不用去上村头了,因为方小福的方法,这大面积教学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虽然方山村整体素质偏高,但仍是会有些村妇时常在外面闲走、悄悄传人八卦。
    可是如今大家都忙着在家做活儿赚钱,谁还有空扯人闲话哦?除非出门必要,连串门子的都少了。
    因为村长一直在叮嘱保密,不能让人偷手艺,否则大家都没得赚。
    说得多了,再蠢的妇人也记住了。不为别人,就为自家,她们也会死死闭上大嘴巴。因此,一时间方山村还真是变得安静了许多。
    因为都有钱赚,大家干劲十足。方小福从娘和大伯娘那里听说了这情况后,不由好笑。不过这样也好,大家有觉悟,才好管理哪。
    方小福见娘和大伯娘下午有空,便让她们到她屋里学新样子。她屋里的布料是昨天在县城买回来的,跟之前的略有不同。
    当初方小福做了两个新款准备谈价,却遇上如意斋高层压价,最后一怒压下了那两款。不过后来在天一书局里,还是拿出来给周掌柜看了一眼,便封锁了起来。
    那两款手袋的布料与旧款是一样的,而今天要拿出来的布料,只有一半是一样的,一半是全新的。都是她在胖婶儿进的新布里挑出来的。
    她直接拿了新布出来,一边讲解这布料的不同,合适做什么东西最好,一边拿着剪刀便开始剪起来。
    托她这个大师傅的福,当初教得彩霞和小秋都不用画饼子定位,就直接用剪刀剪出了不同的布样子。而彩霞和小秋教下去的徒弟们,也学了这一手。
    方小福剪得很慢,方便娘和大伯娘看清楚。
    好在她们虽不是方小福亲自教出来的,也是剪过不少布样子的人,小玩偶的、小布袋的、手袋的,如今也算是经验丰富,学着很快。
    方小福剪第二个布样子的时候,换了一匹布,这两匹布品质一样,颜色不同,两人看一眼便明白,这是要她们各剪一匹布。
    第二个布样子才剪了一半,村长和方耆老、吴耆老就过来了。
    方小福听见声音连忙放下剪刀迎了出去,四兄弟听见声音也连忙走出来打招呼。
    方小福便让方子湛待客,让他们先谈着,她这边把布样子剪完就来。村长他们一听在剪布样子,心知让小七儿亲自动手的肯定是在教新样子了,立刻笑着让她去忙。
    半个时辰后,方小福看着娘和大伯娘都自己动手剪了一个布样子出来,检查无误,便让她们把整匹布先剪出来,其它配套的纱纺料子晚点再教。
    一只手袋不是一块布剪下来缝一缝就成的,如果只是这样,一天都能做好多只了。
    这一只手袋需要的配套材料,除了高品质的面料,也要细腻的里布,中间还要隔一层撑形状的粗纱。
    因为面料上没有绣花,方小福当初也嫌麻烦,觉得浪费时间,就直接在面料外层再套一层漂亮的褶皱轻纺作袋裙。
    而且她打算这次新款多配一套袋裙,可以让用户换着用,就像买了两只手袋一样。相信不管是哪个时代,哪个阶层的女人,都会很乐意占这种便宜。

  ☆、318。第318章 新款

而相应的,小荷包和囊袋也会取消,只配一只形状大些的放化妆品的小袋。这只袋子会做成两格,外面缝一层轻纱。
    这样设计依然是走取巧路线,不用绣花,而且会用一字针而不是十字针,效率上自然会提高很多。
    等大家做熟了,一天做两只半完全没问题。但她依然不会让那些闺女们提速,到不是怕她们多做多赚钱,而是不想让她们累着。
    相信每个人都有多赚钱的心理,如果不是为了多赚钱,谁会来做活儿?谁愿意远离父母和村子,去陌生的县城里?
    她相信,只要她松口,这些小闺女们就是夜里少睡觉,也会拼命多做的。但她是绝对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
    她是聪明的奸商,却不是黑心的奸商。不会为了赚更多钱,而忽略大家的身体承受能力,无视她们的健康。
    在这天黑要点油灯的时代里,针线活儿又极需要眼力,又多是重复着同一个动作,也是很辛苦的。
    何况她们还只是九岁到十二岁的小女孩,在现代还是不知事、无忧无虑的儿童。
    让她们过早承担家计已是不易,若是因为给她做活儿弄得视力不好,甚至将来眼瞎或者有其它身体隐患,叫她怎么心安?
    这赚钱重要,健康更重要。因此,就算她的新款设计更简便了,也绝对不允许她们提高进度,有时间不如做点别的。
    到时候她会教她们一点乐子的。当然,她们也可以偶尔抽空给自己做新衣裳穿,到时她会让胖婶儿多进些细棉布回来。
    这是方小福心里的打算,而她也要继续琢磨新款,新布料也肯定是要增加的。
    既然叫新款,自然要有变动,有新意才行。她准备下次再改新款,就做子母袋,让客户觉得买一只袋子等于买了两只,绝对划算。
    这个划算,肯定比增加一副袋裙更有优势。是可以实打实地将一只手袋分成两只来用的。套在一起用、只用其一、一分为二,全看用户自己喜好。
    她敢这么变动配件,也是考虑到这手袋是高端商品,消费群体肯定局限在有钱人的圈子,而这个圈子想必很多人已经购买了前面的款式。
    如果新款和前面的款式、配件差不多,除了资源重复,也没新意,勾不起这些有钱人的兴趣,消费力度肯定大不起来。
    而且,如果新旧款样子差不多,也会给人“不过如此,我也会做”的想法。因此,每组新款肯定要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不论是外观上,还是实用上,都要有改变,让人愿意期待下一组新款,甚至为了买新款而挤破头,这才叫成功。
    方小福叮嘱娘和大伯娘多练习把布样子剪熟之后,就拿了院子的布局图去了堂屋。
    堂屋里,方子湛正陪着村长大伯和方耆老、吴耆老喝茶,说着人手安排的事儿。
    方小福走进去,和他们行了礼,就把布局图递过去给他们看,然后走到方子湛身旁坐下,方子湛递过来一叠写满名单的纸。
    现在的名单,还是按现有入住情况安排的,最后面附着上回挑选出来还没有用上的名单。方小福仔细看了看,尤其注意她们的年龄。
    这总数一百二十人,都是最符合她当初条件的,年龄大部分都是九岁到十二岁,一少部分是村长和耆老们自家的小闺女,年龄最大的就到了十四岁。
    原本方小福还想着,让一院子小闺女们的年龄范围扩大些,让大姐姐带小妹妹,以避免她们换了陌生地儿会认生,会想家。
    但现在想来,这个方法怕是不实用了。因为这年龄大些的毕竟在少数。
    而村里确实还有不少年龄大些的,她却要把她们都留在村子里。说弃子太严重,但观察期肯定要的。
    现有的这一百二十人这段时间表现还不错,她还是很满意的。
    看完名单,方小福一抬头,就看见三个大人正挤在一起挨个看图,低声议论着什么,根本没空关注她这边。
    她莞尔一笑,也拉着方子湛咬起耳朵。
    在看着这些名单的时候,她心里便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不按一家一家的范围搬,而是按一屋一屋的范围,逐步更替。
    比如村长家当初腾了三间屋,加上自家闺女住的一间,不算后来临时腾的客房,也有四间屋。
    这次搬家不会一次腾空四间屋,而是一间或两间,然后腾空的屋立刻添新人手进来。
    在娘她们教了手艺之后,只需稍微陪一下,便可让她们跟还没搬走的熟手一起做活儿,还是熟手带新手的规则。
    这样一拨一拨地更替,可以让熟手传授住宿和做活儿的各种经验,避免意外问题发生。
    而且,新手进来,也可以自己从熟手身上学习,而不必担心全是新手,什么都不懂,无所适从。若是那样,娘她们也会很辛苦。
    方子湛听了连连点头,支持她的决定。
    “小七儿,这院子都很不错,而且从画上看就挺显大的,应该是比咱们村的屋子宽敞许多吧?”村长这边听见了小七儿嘀咕的声音,便抬起头扯开话题。
    “嗯,比咱们家的屋子要宽敞些。”方小福也连忙抬起头回应。
    “那每屋里住五个人也不会挤吧?”
    村长和两位耆老刚才在看画的时候就算了一下,每座院子的正房给照顾小闺女的人家住,还有东、西两厢、倒座,有的还有后罩房呢,能住不少了。
    “嗯,可以的。”方小福说着又拿出自己随身携带的记事本,翻开到某页看了看,这才又道,“按每屋住五人来算,四座院子一共能住进二百七十五人。”
    之前按三人标准算,能住一百六十五人,现在一下飚升了一百一十人啊,这差距可用几千两银子来算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四座院子能住不少人,但方小福将具体数字算出来,他们还是很震惊。心里竟不约而同冒出一个念头,咱们村的小闺女够不够啊?

  ☆、319。第319章 人员安排

“这数目是往高里数的,如果这么多人搬走,而村里的屋子住不满,就留一部分下来。如果村里的够住,这些人就都搬县城去。”
    “如果四座院子实际不够住,多出来的人数就住到我们家去。这院子里也不是所有屋子都一样大的,若是哪些屋子小了住不下五个人,肯定有人多出来的。”
    方小福看着一脸震惊的大人们,笑吟吟地分析着她的想法。
    “这些院子都集中在城西,除了我哥哥的这座一进小院远一点,另外三座都很集中,距离我们自家住的院子也近着。”
    “我们自家住的院子明天也要安排人去修炕,前面的倒座房和后面的后罩房都能住不少人了。而且院子都近,能互相照应着。”
    “那敢情好。”听了方小福的分析,村长高兴地笑了起来,嘴角都快咧到后耳根去了。这人员安排得当,可都是大把的银钱哪。
    就算赚大头的是老方家,村里大家也能跟着赚不老少了,说不准还能成为文家集镇下的第一富村呢。
    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