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又不能喊“小姐”,因为她确实是方家的小媳妇。最后只能尴尬地含糊过去,什么也没喊。
    他紧张地偷看了方志义一眼,又瞟了瞟方子元。好在方家是农家,对规矩讲究得不是太严谨,若是大户人家,肯定是不允许的。
    没多久,林家人就跟着方子健过来了。
    方小福走到院子外面一看,顿时觉得庆幸,幸亏她和三叔提了用马车送人,不然以林家人这阵仗,恐怕走到天黑也走不到镇上去。
    不是距离太远,而是他们的行李太多,孩子太小。
    林大叔挑着一担箩筐,一头装的是摁成一摞的几床棉被,一头装的是粮食和一些生活用品,担头还挂着一只装了几只鸡的鸡篓。
    林大婶背着一只装满生活用品的大背篓,手里还拿了一只可以洗衣、可以洗澡的大木盆。
    林书奇也挑了一根小扁担,小一号的箩筐里装的都是书,背上还背了一只小包袱。走起路来脚下生风,脸上表情却有些辛苦。
    林小娣背上也是一只包袱,手里还挽了一只包袱,林书宝则背了一只小包袱,手里挽了一只小竹篮。
    方子健则抱了两只瓦坛子。方小福认出来,这是当初送给林家兄弟妹的盐津果脯。他们要在县城住几个月,自然不愿意将这零食搁在家里。
    只是……这些东西零零碎碎的,马车上根本不好放。何况他们一家有五个人,这马车虽是能坐六人,可这些东西放哪儿?
    “幸亏我爹今天坐的是徐家的大马车。”方子元在一旁见了忍不住小声嘀咕,又转头道,“可这没有箱子怕不好放哪。”
    这些东西都太散乱了,根本无从放起。
    “有箱子的。”方小福蹙眉看着从土道上走过来的一家人,忽然说道。她看了一眼站在身旁的方子元和方子湛,“二哥、三哥,你们去我屋里腾两只箱子出来。”

  ☆、323。第323章 拎包入住的便捷

兄弟俩看了她一眼,也没有说什么,便转身去腾箱子。虽然他们家也需要箱子,但这林家人没箱子会更麻烦。
    这一刻,方小福也再次深深地体会到,拎包入住的便捷。
    这又是粮食又是细软而且拖家带口的搬迁,真的好辛苦。想必林家人在家里已是做了一翻取舍的,留在家里的东西肯定更多。
    就算林家因为林大叔的病而弄得家徒四壁,这一家一当也不可能真的全部掏空。真要张罗,东西还是蛮多的,毕竟这个家不是一朝一夕变出来的。
    林家人来到老方家门外,和大家打了招呼,再看了看马车,又看了看自己的行李,顿时都蹙起了眉头,神情很是尴尬。
    先前他们只想到有马车确实便捷了。大人可以用两脚走远路,可是孩子们到底还小,是走不了多远的。
    林大叔和林大婶也是心疼孩子,才没有在此刻计较什么清高事儿,欣然接受了方子健的邀请。
    “林家兄弟,不必为难,稍等片刻便是。”方志义也走了出来,笑着和林大叔作揖打了招呼。他虽住镇上,也不是没回来过,对村子里的人还是很多认识的。
    “有劳了。”林大叔也连忙回礼,有些不好意思。
    没多久,方子元和方子湛兄弟俩就把方小福屋里装布料的箱子腾了两只出来。方子健见了便明白这是要作什么了,连忙也去杂物库找麻绳。
    在方家兄弟的安排下,先将方书奇的小箩筐腾空,书和学习用具都装进箱子里,再把大小包袱放了几只进去,
    另一只大木箱则放了粮食和生活用品,剩下的包袱也塞了进去。好在他们只拿了几天的粮食,分量并不多,不然也是塞不下的。
    在方家兄弟和两个小厮的帮助下,两只大木箱上了锁,搬到马车后面仔细绑好,又把棉被重新整理了一下铺在马车里。
    林大婶带着三个孩子坐进去,因为铺了棉被,这马车坐着还蛮软呼的,对于第一次坐有厢马车的他们来说,无疑是兴奋好奇的。
    林书宝一进去就惦着他的小竹篮和两只瓦坛子,大家轰笑,便将他的东西放进了马车里。林大叔则在车把式旁边的位置坐好,手里抱着一只大木盆,鸡篓搁在木盆里,也不怕掉下去。
    因为林大叔没有进车厢,这能坐六人的车厢里只坐了一大三小四个人,到是宽敞得很。不过林家的两担箩筐就留下来了。
    林大叔说箩筐就放在老方家,等县城那边安置好后,他回家一趟,还要把做手艺的工具带过去,闲时编些篮子、背篓什么的。
    他知道照顾小闺女的人家是不允许私下做活儿,出门打工、贩卖都不行。但他可以做些篾活儿,给方家人在县城里用。
    昨晚林大叔和方小福提起这个决定的时候,方小福还感动了一把,然后就是喜悦,当即便说了一些需求,将来她的大园子做生意,可不得需要不少么?
    所以此刻,林大叔说过几天回来拿工具的时候,方小福等人是了然的。
    在一阵热闹的道别声里,小赖扬起马鞭,吆喝了一声,马车便顺着村道朝前方驶去,随着速度的加快,不久就消失在视线外。
    方小福回了屋,叮嘱姐妹们把杨梅赶太阳晾晒好,又把兄弟们都赶回屋去读书,她则泡了茶送去堂屋,和三叔开会。
    方志义拿出他新制的记事本,有模有样地将最近的事情都说了一遍,方小福也说了她的想法,大家继续磨合大园子的生意经。
    而且大园子即将进入装修阶段,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工作人员的安排。这时代有应聘招工,更多的还是买卖人口。
    找官牙或是私牙,买入需要的人口,拿着人家的身契,就开始训练规矩,然后做活儿。这是很平常也很普遍的现象。
    虽然方小福不能适应这样的买卖,但这时代就是这样。她是可以大量招聘,但人都有私心,没有身契在手,万一有人背叛怎么办?这可不是炒人鱿鱼这么简单的。
    因为这是古代,信息化不发达,科学不发达,思想和精神各方面都与现代不能比。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应对策略和后果的承担能力,也都是不能比的。
    忠诚度是这时代最重视的事情,它的重要性,远胜于一个人的是否聪明能干。
    因此,要找人做活儿,除了要有识人的实力和幸运,也要有身契的约束。一旦背叛主家,是逃不了的,逃了也能报官抓人。
    而且身契在手,犯了事也可以转手发卖,当货物一样卖来卖去,没什么自由可言。
    这是这时代的悲哀,也是这时代的无可奈何。
    方小福不习惯做这方面的买卖,就像老方家不管如今多有钱,也没想过要买丫环伺候,要买小厮跟随。
    即使以后不可避免地会买,但至少现在不会。现在他们还在农家到商家的一个转换过程,变化太快会接受不了。
    “这次买了十八个小厮,年龄小的有十岁,大的十八岁。丫环买了十六个,都是十三、四岁的年纪。”
    “昨天下午已经安排在我家里住下,让你三婶娘按你当初的计划在管理了。”方志义拿着记事本一一汇报着情况。
    方小福不经意地蹙起了眉,说不上是不高兴还是如何,总之心情很复杂。但她并没有对此发表什么意思。
    因为她清楚,这虽非她所愿,却是势在必行。因为她不买这些人,别人也会买去,她改变不了这些人的命运。
    而且她的思想里接受不了,不代表别人接受不了。不管是买主,或是卖家,还是被买卖的当事人,都是习惯的。因为他们生长在这个时代。
    “三叔,以后还会有更多人进来,咱们在食宿上还要有个长远之计。”方小福想了想,提出问题。
    通过最近安排村里小闺女们进县城的事情,她觉得,这搬家住宿的事儿,最好还是要有拎包入住的便捷,要有充分地准备才行。

  ☆、324。第324章 摸索生意经

她不怕那些人素质不好,因为在这规矩大于天的古代,等级地位的差异之下,只要她将培训制度完善,就不怕那些人拖后腿。
    “嗯,大园子里有两个小偏院,可以各住四十人,不过咱们的人太多,怕要另外安排了。还有大小管事、护院、长随、杂役、厨房一应人员……”
    方志义表示理解,虽然他们只是以一座大园子作为营业平台,可毕竟是经营项目多的生意,各方面需要的人手都很多。
    虽然八大院子里也有分属各院的下人屋子,可他们不是要做生意么,又不是住家,那些屋子自然另有安排了,是不能让人去住的。
    方小福这才意识到,当初只要多招人,却未在食宿的问题上多思量,如今安排下来,总是有很多麻烦。
    这也难怪,最近一直忙着安排手袋活儿的事,闲时就完善一下大园子生意的各方面计划,在思虑上总难免会出现断片的情况。
    “住不下的就住到别苑去吧,反正别苑里也有几个院子,还有下人住的小偏院,都可以利用起来的。”
    听她这么安排,方志义自然不会反对。
    他本来也想着,这别苑最便利了,空屋子多,离大园子又近,到时候他们俩口子肯定也会住在那里,也便于管理。
    只是这别苑到底是文先生给小七儿的嫁妆,他一个夫家叔叔自然不好将这个想法说出来的。好在小七儿明理儿,自己想到这上面来了。
    谈好了人员安排,接下来就只要继续招人了。当然,主要是以买为主。然后统一培训或者分批培训,反正时间还早着,可以慢慢完成。
    接着讨论的话题主要就是经营项目和策略了,还有一些宣传方式,问题的应对等等事情。一个时辰一晃就过去了。
    因为说过的事情多,不但方志义拿着新制的记事本写个不停,就是方小福也拿了她的小本子写了又写。
    事情谈得差不多,方志义也没什么需要沟通的了,知道小七儿忙,也不占用她的时间,便说他去二爷那边走走。
    二爷那边还在日夜赶制家俱,因为人手都在跟着方志诚做木工活儿,田里反而只能请帮工了。
    如今老方家有银子,村子里劳力也多,东请一个、西请一个,到也请到了好几个人帮忙,每人一天三十文,双抢时五十文,这价钱在帮工圈里可不算低了,因此大家做事还是很积极的。
    老爷子和二爷每天只需去地头安排活儿,也不需要一天盯在那里,就每天去个几趟,有时会在地里一起干活,但大多时候是回来帮忙做木工活儿了。
    不但方志诚这边在赶工,杨家舅舅那边也在赶工,村里还有几户会木工活儿的人家也在赶制老方家的东西,都忙得很。
    之前伐下的木头渐渐变成家俱,自然又要上山去伐些回来。这任务就落在老爷子兄弟和方志真、方志信兄弟的身上。
    方志忠反而不能在这事儿上全天出力,他帮着方小福又是送货,又是收购棉花,安排弹棉被的事儿,又去镇上绣庄采购针线,也忙得很。
    后来还要帮方小福四处收购正在成熟的黄梅。如今正是梅子熟时,大雨还未落下来,方小福要赶着好天气做些梅干。
    这梅干要经过十蒸九晒,工序复杂,自然不比前面那些做法随意的果脯了。
    反正,方小福现在是绞尽脑汁张罗着一些可以储存的零食,准备在大园子开业后充当风味小吃。
    方子湛的屋里,书桌依然是给方小福在用,不过这会儿方小福却没有心思画画,满脑子都是制度的完善。
    她到底只是一个大一的学生,不是专业的管理系,更不是职业的管理人,就算她能有许多不同于这个世界的想法,也只是得益于在现代的信息优势。
    所以,想要打造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只能不停地思考、摸索、探讨、完善,不停地打磨出最好的体系。
    当初有想法时,已经天马行空地写了一些,接着在这段时间里不断地实践、完善,前天又去看了项目平台,今天又和三叔讨论了半天,现在脑子里又有了新的想法。
    因此三叔一走,她立刻回屋抓了纸笔就开始写写划划起来。
    方子湛歪在炕头,手里拿着书却盯着她伏案认真的模样瞧个不停。但他终是没有出声打扰她,只是看了许久,这才将注意力转到自己的书上。
    小七儿都这么努力了,如果他考不上秀才,哪有资格言说爱她?所以,这个秀才,他是一定要考上的。
    天黑之后,老方家的晚饭才摆上桌,因为小儿子回来了,老太太杀了几只鸡,炖了冬菇、红枣,又按照小七儿的方法做了几个菜。
    方志义坐在大人那桌,对于爹娘和兄弟的询问,也没瞒着,就把大园子的进度说了说。他知道小七儿做的事情都没瞒着家里人,在饭桌上是能说的。
    而方小福也将下午完善的制度说了说,大家听了都很欣喜。因为这套制度里不但包涵了员工的食宿管理,也具体到每个院子的运营风格了。
    之前还只是笼统地说一下要做什么什么,但概念化并不深刻,只是大致从广义上有个模糊的印象,他们这段日子就是通过这个模糊的印象开始摸索生意经的。
    也亏得他们大胆,不然谁愿意因为一个还不成熟的决定,就抛出大把的银钱啊?就算是镇上的大户徐家,也不会这么做的。
    可是方小福这么做了,因为她来钱快,又一直以来思路清晰、脑子转得快,从一开始就带着一家人很顺利地赚钱,因此她在大家的心里就是个能干的、靠谱的,所以她说什么,大家都信她,虽然担心过,却没有怀疑过。
    晚饭刚吃没一会儿,小赖赶着马车回来了。
    老太太便从厨房将留给他的饭菜也端上来。老方家到底是农家,规矩没那么多,因此小厮每次来都是跟着大家一起上桌吃饭的。

  ☆、325。第325章 我们家的马车来了

吃了饭,在方志义离开之前,方小福拿了七千两银票出来交给他。
    这是前天文浩天给她的一万两大额银票,但她之前已给了三千两储备开支,所以这次只给了七千两,合起来正好是一万两。
    这么做也是为了将来登帐记录方便。方志义收了银票,便坐了马车离开。
    今晚,方小福和方子湛兄弟有空,继续去土道上散步,方小福问了他们命名和对联诗词的进度,都说写了一些,还不是太满意。
    见他们都是一脸别扭的模样,方小福估摸着是他们想精益求精,反而思维局限了,没什么灵感出来。
    不想他们太有压力,只说不着急,离开业还早着呢。
    连着两天,方小福都专心在屋里画画,没有再过问别的事情,新款手袋自然有她培训出来的人再去培训大家,不需要她操心了。
    第三天中午,小兄弟从村塾带回来文浩天的信。
    “我们家的马车来了!”堂屋里,大家刚到齐,还没开始吃饭,方小福拆了信一看,顿时惊喜地叫了起来。
    方子元正好离她最近,听了一把夺过信件,凤眸扫过信纸上的内容,不由咧嘴而笑,补充说道:“一辆带车厢的马车,一辆没车厢的马车,文大哥好贴心啊!”
    知道他们家人多,买的都是大马车,带车厢的能坐六七个,没车厢的能坐到十个去,就像王胜大叔的驴车。
    而且两辆马车,一辆带车厢,一辆不带,也是考虑到他们家送货的问题了,用着方便啊。且不管方山村这边的送货,他们在县城里也要送货啊。
    “文大哥处事一直这么贴心的,靠谱得很!”方子健见老二看得眉开眼笑,忍不住伸手把信夺了过去,坐在座位上。
    他也往信纸上溜了几眼,笑了起来:“还有四匹马呢,幸好咱们在县城的宅子都有马厩,不然还没地儿养着呢。”
    “都是退役军马啊!”一向只在关键时刻作总结陈辞的安静少年,此刻也站在大哥身后,瞄到了信纸上的内容,一脸喜悦地开口。
    难怪文大哥隔了这么久才买到马车和马,原来是等这批退役军马下来啊。虽说是退役的,可别小看它们的能量,可不是普通马力能比的。
    不说是千里驹,这脚力肯定非常好。
    他好想有一匹自己的马啊!
    三兄弟轮流看了信件,也将内容传递得差不多了。反倒是方子湛,因为晚来一步,没能抢到信件,一脸憋闷地坐在那里。
    不过他也没憋闷太久,因为这马是他们兄弟都喜爱的话题呀。没多久,饭桌上关于马的话题就越扯越远了。
    不但已经骑过马的四兄弟,两位堂兄弟和小兄弟也兴致勃勃,听着听着就忍不住参与进来,说来说去,都是对骑马充满了渴望的。
    而另一边的姐妹们,也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同一个话题,不过她们最感兴趣的是马车。
    她们当中,还有不少人没去过县城呢,去过县城的几个也只坐过驴车。坐过马车的也只坐了短短的一段路程,根本不过瘾嘛。
    当然,那都是别人家的,跟她们自家有是完全两回事儿,以后她们可以坐着家里的马车去县城啊。
    方小福看看这边,在热火朝天谈论着马的品种和骑马的经验;看看那边,在叽叽喳喳讨论着坐马车的幸福感;再看看大人桌,都满面笑容在听着大家的讨论。
    对于这一屋子的激动情绪,方小福无语望天……好吧,她低下头默默吃饭。
    吃了饭,方小福又将信件完整地看了一遍,然后递给方子湛。
    方子湛收了起来,问她:“小七儿,咱们现在也没搬家,马车还是先寄放在哥哥那里吧。而且家里也只有大哥会赶车,是不是还要请个车把式?”
    方小福一听也纠结到了,话说这有了车不会开,也是个麻烦事儿。车子上不了路,就只能停在家里当花瓶了么。
    她的目光在兄弟们当中溜了一圈儿,然后默默叹了口气。她相信,除了大哥愿意学赶车,其他人肯定只想骑马。
    虽然她可以逼着他们学,但他们肯定只是卖她面子,而不是出自内心的喜欢,不是自愿的。
    “咱们先问问村长大伯,这城里的炕修得怎么样了,预计何时能往城里搬,再给哥哥写信,先借他两个车夫用着,然后……”
    方小福的目光瞟向还在聊天的人群,喊道:“大哥、二哥,别光顾着聊骑马的心得,也研究一下赶车的技术啊。”
    “……”方子元听见喊声正要转头,就听见后面那句话,顿时脖子一僵,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转过来,那一双目光望着方小福便充满了无限委屈。
    仿佛方小福让他赶车就是欺负了他,不让他骑马就是不能好好做朋友了。那双表达着委屈的强烈目光,看得方小福心里直发颤,恍惚有种真的欺负了他的错觉。
    方子维早在小七儿和大哥、二哥“交流”的时候,就默默退出讨论圈,悄悄往外走了。他可不要学赶车,以后当了车夫,就没马骑了。
    傻子都知道,这马车两辆,单骑马四匹,是根据他们家情况来安排的。马车肯定是载家里姐妹们的,这四匹马可不就是大哥、二哥、三哥还有他来骑?
    刚学会骑马的少年心里喜滋滋的,充满了期待。
    “子维!”
    方子维一脚已踏出门槛,蓦然听见身后传来的声音,顿时身子一僵,但另一只脚却怎么也迈不出去了。
    得罪小七儿的后果很严重,他赌不起!
    “你们四兄弟还有子拓,都要学会赶车,以后会不会让你们赶车是一回事儿,但这门技术必须学会,以备不时之需。”
    方小福望着一个个往外溜的身影,凉凉地开口:“技多不压身嘛,你们还年轻,要好学一点,勤奋一点!”
    “今儿晚上就去找王胜大叔学习吧,必要时,明儿跟着王胜大叔去赶一天驴车,好好实践一下、熟悉一下,回头就拿自家的练练手。”

  ☆、326。第326章 学赶车

“听说这马车一辆可值三百两银子,一匹单骑马也要两百两,咱们也不能买回家闲搁着不是?请车夫之前,总要有人赶得动嘛。”
    这马即使是退役的军马,价格也是高出民间普通马几倍的。
    寻常三、五十两能买到一匹马,他们家的可还是有人脉的哥哥找关系买的,不然不会是这个价钱,也不一定买得到。
    要知道,每年军马退役,全国各车行都盯着呢,买回来转手给权势人家、江湖侠客,行市非常好的。
    像这样一次出几匹给同一户人家的情况很少,不是别人买不起,而是有银子也买不到。笑话,要都让你一个人买光了,别人买啥?
    这也是方家兄弟激动的地方,如果不是小七儿的义兄有人脉、面儿大,他们是不可能有这样好处的。若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
    所以,小七儿要他们学赶车,他们都没兴趣,骑马还差不多。
    “马不会闲搁着的。”方子元没什么底气地嘀咕了一声,也不知道是想申辩呢,还是在反驳?
    不过在接触到小七儿那渐渐瞪起来的大眼睛时,他撇了撇嘴,尴尬地笑了笑,改口道:“我们兄弟向来好学,这赶车的事儿不大。”
    “那好,我等着坐你们赶的马车。”方小福露出明媚的笑容,虽然模样俏丽温婉,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笑容里带着威胁。
    “没问题。”方子元只得应诺。
    “知道了……”方子维弱弱地应了一声。二哥都妥协了,他还能强杠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