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跟抱错的对象HE了[GL]-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完饭,趁着天色还亮着,赵子轩带着男同学们,给阁楼上拉了电灯,又将褥子和棉被都送上去交给女生们铺好,未来一个月的住处就算是彻底完工了。
正中的厅堂是直通屋顶的,抬起头甚至能够看到横梁和桁条。这样正好将阁楼分成了两部分,男左女右,也省了生事。
这一天又是坐车又是忙碌,而且除了自己的手机之外,也没别的可玩儿。所以天黑下来之后,大家就陆陆续续打起了呵欠,被奶奶赶着去睡了。
但真的在阁楼上躺下来,大家反而有些睡不着了,自然而然开始夜谈。
“我小时候就特别想住在这样的阁楼上,感觉自己像是童话里住在城堡里的公主,或者古代那种住在绣楼上的大家闺秀。”一个女生笑着说。
虽然大家都知道,身处其中的话,城堡里的公主或者绣楼上的大家闺秀,生活是绝对比不上她们的,自由度和幸福感更是远远不能及。但因为那是故事里的东西,而且距离自己的生活已经足够远,所以就令人不免向往。
可惜城市里的房子都是一层层叠上去的,既没有阁楼,也没有尖顶。
这句话就像是一个开关,彻底打开了话题。大家纷纷说起小时候自己的各种幻想,比如披着床单假装自己是古装剧里衣袂飘飘的仙子什么的……
这种话题平时想起来总觉得非常羞耻,提都不会提。而且大家的关系只是同学,也没有亲密到能够交流这种小秘密的程度。
然而这个夜晚,大家在一个相对陌生的地方,并排躺在阁楼上,这种全新的体验,催生出了交谈的欲望。而且,听着其他人自曝其短,便也觉得自己心中的秘密不算难以启齿了,甚至还能够找到更多共鸣。
“对了,给你们看个好玩的。”听着大家的话,秦敛也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她从床铺里钻出来,小心地绕过其他人,走到最里面山墙的位置,在墙上捣鼓了一会儿,居然打开了一扇窗户——这么说也不确切,应该说是她给墙开了个洞才对。
星月的光芒透过这个不算小的洞洒落进来,秦敛笑着回头说,“这个是阁楼上的换气孔,平时看不出来,要特地打开才行。”
大家纷纷爬起来,走到窗边,从这里往外看。
“这里的星星和月亮好亮啊!”不知是谁感慨了一句。
晴朗的夏夜里,仰望天空时,总会被浩瀚星海所吸引。但是这种感受,在城市里明显淡了很多。因为城市里的灯火太过璀璨,往往会盖过星月的光芒,很多人甚至根本不会抬头去看夜空中的星星。
安静了一会儿,又有人问,“对了,现在是夏天,应该能看到牵牛织女吧?你们能找出来吗?”
一片沉默。银河的位置倒是很容易看出来,但想在银河两侧寻找两颗并不算明显的星星,显然是个高难度的工作。几个女孩挤在窗口,比划了半天也不得要领,最终只能将这个疑问带到了梦里。
梦里,应该会有满天星光吧?
虽然夜谈让睡觉的时间推迟了一些,但也还是比平常入睡的时间早,所以第二天,她们同样早早醒了过来。江婷婷一看时间,简直不敢相信,“居然还不到六点?而我居然醒了?”
讲道理,在学校里上课的时候,她也没有这么积极自觉过啊!
亏她还怕在别人家里睡过头太丢脸,偷偷定了七点钟的闹钟。
感觉就像平白偷来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似的,一时都不知道该做点儿什么了。
好在袁绦一句话,又让大家回到了现实,“醒了就都起来吧。打电话把男生也叫起来,我们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找个地方上早读课。至于心里的各种感慨,先留一下,待会儿可以写成作文,记事也行,写景也可。”
“你是魔鬼吗?”江婷婷立刻哀嚎出声,觉得脑海里一直活跃的各种念头,被她一句话全部扑灭了。
第七十三章 凉面
早读课最终还是在村子后面的空地上和谐友爱地展开了。
虽然同学们很想抗议; 但考虑到他们到这里来的目的毕竟不是度假; 袁绦身为负责人; 这么安排完全没有问题; 便也不得不接受。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来都来了……
这也让秦敛发现了到乡下来的另一个好处。这要是在学校里的话,有些人可能上几天课就不想来了。可是现在都住过来了,就算他们不想上课,也不可能独自提前离开。
而且这村子不大,周围又都是田地和山林; 一派乡野风光,没有太多可娱乐的项目; 极为有效地遏制了他们开小差的可能。
但是想着想着; 秦敛陡然发现不对劲的地方:她建议袁绦到这里来; 只是因为天气太热,而这里又是主场。之所以带上这么多拖油瓶; 主要还是考虑到自家的娃不能随便丢下; 结果这么一安排,住处直接变成了集体宿舍,她连晚上那点跟袁绦独处的时间都没有了!
昨天晚上光顾着新鲜了,她居然完全没想到。这会儿回过神来; 不由暗暗后悔。
并且在心里的小本本上,给第一个提议住阁楼的江婷婷记上了一大笔。
同学们的怨念并没有持续太久。
从山上下来,吃早餐时,袁绦见几个同学在挠露在外面的胳膊和小腿; 就默默放下碗,进屋拎出了一袋子的驱蚊产品,从驱蚊喷雾到驱蚊贴再到蚊香手环,应有尽有。
于是大家刚刚才冒头的怨念,又瞬间消泯了,跟袁绦道了谢,就各自选了自己比较喜欢的产品用上,顿时感觉安全感都增加了不少。
这里毕竟跟学校不一样,新鲜感还是很足的。至于学习强度,是他们一直以来非常适应的,只不过几天假期,让大家都变得懒散,需要一点时间重新将注意力集中起来而已。等到适应之后,很快就如鱼得水了。
甚至在学习之余,还能抽空体验一下乡村生活的乐趣。
这个季节,地里、山里,能吃的东西太多了。休息时间,袁绦或是让大家到地里去帮忙,或是组织他们跟着村民进山采蘑菇摘野果,感觉可比城里大多数娱乐设施好玩多了。
晚上大家通常选择坐在天井里纳凉,听爷爷讲他过去的辉煌战绩。
虽然也才过去三四十年,但那些事距离这一代年轻人,已经非常久远了。而那个年代,像秦爷爷这样敢于出去闯荡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就浑浑噩噩地被时代的浪潮推着走,讲不出这样波澜壮阔的故事。
而这些故事,不但让大家对于这几十年来国家的发展脉络清楚了很多,还极大地丰富了大家的作文素材。
“这要是高考也这么搞,阅卷老师会不会觉得是作弊,或者提前押题?”秦敛旁观袁绦批改这些作文的时候,忍不住吐槽道。十几个同学,至少一半在作文里引用了爷爷的故事,而且内容大同小异。
“高考还有命题作文呢。”袁绦沉稳地道,“老师们的见识远比这更多,应该不会在意。而且大家现在只是接触的素材不够多,等以后了解得多了,就会按照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这种引用同一则材料的情况会大幅减少。”
不过在袁绦看来,再多的变化其实都只是细枝末节,框架是大同小异的。而她要做的,是帮助大家把这个框架搭起来。阅卷老师或许会觉得这些文章千篇一律,但并不影响他们按照标准给分。
需要严正申明的是,后塘村是有wifi的,爷爷奶奶非常跟得上时代,对这些新东西并不排斥,甚至玩儿得比一部分年轻人还溜。这也是大家对他们倍感亲切,迅速就适应了这个地方的原因之一。
但等真的熟悉之后,年轻人们拿着手机的时间反而不多了。
手机当然也很好玩,但什么时候都能玩儿,但后塘村估计只会来这么一次。而这里各种好玩的东西,毫无疑问都可以在朋友圈刷屏无数次。
不过,同学们最喜欢的却还是张奶奶。
一开始,张奶奶的存在感是不如爷爷的,毕竟她没有那么多的故事可讲。但很快,张奶奶就用一份简简单单的凉面,收买了所有人的心。
因为一下子来了十几个正在长身体阶段的孩子,爷爷奶奶肯定照顾不过来,所以从村里请了一位婶子,专门过来给他们做饭。所以一开始,大家并不知道张奶奶还身怀绝技。
直到这一天,天气实在太热,大家坐在廊下休息闲聊的时候,说起晚饭想吃什么,袁绦随口说了一句“凉面”,路过的张奶奶就笑眯眯地摸了摸她的头,“那晚上奶奶给你们做凉面吃。”
虽然说是要做凉面,但只有一种食物,难免单调。所以张奶奶还打算做豌豆凉粉和米豆腐。
这两样东西的做法相似,豌豆凉粉是将晒干的豌豆碎成块去皮,然后再用水泡发,磨成水浆,再入水熬煮成糊状,最后冷却定型。米豆腐则省去了去皮的步骤,熬煮时需要加入碱帮助凝固。
当张奶奶泡好米,端着豌豆打开了西厢的某个房间时,大家才发现,这家里居然还藏着许多他们不知道的地方。
比如这三台一字排开,功用不同的磨盘。
应该是大家在电视里见过的碾子,一块条状巨石放在石盘上,转动它就能将谷物碾碎。张奶奶一开工,过来看热闹的同学们纷纷热情开口,“奶奶,我们来帮你啊!”
这个东西一看就好好玩的样子!
“好。”送上门来的苦力,奶奶自然不会拒绝,笑眯眯地点头答应,让出了位置。
但这些养尊处优的少年人很快发现,这种力量型的工作,根本不是他们能玩得转的。没一会儿就感觉胳膊隐隐作痛。好在人多,大家轮着上,倒也不觉得负担有多重……
才怪。
只碾碎豌豆的话当然可以承受,但问题是后面还有将豌豆和大米磨成水浆的部分。这是用角落里的另一台石磨,两片小小的磨盘拼在一起,看上去不大,实际上也是用一只手就能转动,而且有水做润滑,也确实比推碾子要容易。
而且磨完了米浆,就要上锅熬煮了。而熬煮的时候,为了避免糊锅,是要一直翻搅的。
他们要做的可是十几人份的食物,工作量着实不小。这种工作,想也不太适合年纪大了力气又小的张奶奶,大家自然是当仁不让地接手了过来。
结果就是隐隐作痛的胳膊变成了明显的痛。当时还觉得可以忍耐,第二天醒来一条胳膊都酸胀疼痛,这是后话。
当下,大家在嘻嘻哈哈中结束了这部分工作,正眼巴巴地等着冷却定型时,听到外公在外面招呼他们去吃西瓜。刚才在热锅旁边忙活半晌,浑身是汗的年轻人们顿时一窝蜂地涌出去,瓜分了外公带来的两个大西瓜。
西瓜放在旁边不远处的水井里镇过,凉丝丝的,没有冰镇的那么刺激,但那种凉意却持久而悠长,浑身的暑气似乎都被它卷走,让人格外舒坦。
吃完了西瓜,良心发现的众人回到房间里,又急忙刷了两小时的题目,这才觉得刚才浪费的时间被找补回来了一些。
此时太阳已经走到了地平线附近,将西边的一片天空染得十分绚烂。
余晖没有多少热度,山里的气温便很快降了下来。奶奶招呼大家在院子里摆上一张条桌,铺上白色的巾布,然后便将冷却凝固的豌豆凉粉和米豆腐都端出来,倒扣在了条桌上。
冻好的豌豆凉粉呈透明状,米豆腐则是淡黄色,颤巍巍地放在条桌上,看起来十分诱人。
凉面则是装在菜篮子里,摆在一边。
除此之外,桌上还摆着琳琅满目的调味料,其中一部分同学们甚至都没有见过。
江婷婷好奇地一样一样看过去,闻到其中一份调料时,忍不住伸手拿了起来,“奶奶,这是什么啊?这个味道怪怪的,也要放进凉面里吗?”
“这是木姜子油,放在凉拌菜里,风味和口感都很好。”张奶奶笑吟吟地,“你要是实在不习惯,就不给你放。”
她说话间,已经拎起刀子,麻利地将米豆腐切成条,又用特制的擦丝器将豌豆粉擦成细丝,再搭配上凉面,装入面前一字排开的碗中,再在上面垒一层薄薄的黄瓜丝。
先放一勺葱,一勺酸萝卜,一勺炸得酥脆的黄豆,一勺酥花生,再加入盐和辣椒油等调味料,然后浇上酱油和醋,最后再浇上用姜片和蒜泥熬成之后冷却的水,然后滴入几滴木姜子油。
同学们排队上前,没人领了一只碗,拿起筷子开动。
煮熟之后用凉水湃过、又用熟油搓过的凉面微微卷曲,看起来有点像是方便面,口感却要韧很多。豌豆凉粉很软,入口即化,本身味道不重,便将调味料的味道完全凸显了出来。米豆腐的口感则要饱满很多,又是另一种体验。
调料应该是精心炮制的,味道比在城里吃过的都好。木姜子油的风味,在一众调料之中也十分突出,开始时有些吃不惯,但两三口之后,又觉得这凉面里绝不能少了它。
吃进嘴里,就有凉意从口中一路散发,恍惚能令人腋下生风,实在是夏日清凉解暑之佳品。
满满一碗,吃完后居然还有些意犹未尽。
“张奶奶,您平时怎么不做饭?”有同学忍不住问。要是天天都能吃到这样的美味,就算袁绦的补课安排再魔鬼,相信他们都能坚持下来的。
张奶奶正坐在桌前吃自己的那一份凉面,闻言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回答。她坐的姿势也很好看,吃东西的姿势也好看,安安静静的,叫人轻易联想起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倒是一旁的秦爷爷开了口,“天天都做饭,怎么显出这味道难得?”
问话的同学不由哑然。
秦敛凑到袁绦耳边,低声道,“其实是爷爷小气,不想让奶奶给这么多人做饭,怕她累着了。要是来的只有你和我,肯定天天都能吃到奶奶做的饭菜。”
疯狂暗示jg
袁绦忍不住笑出了声,“不用,奶奶经常问我想吃什么玩什么的。”她如果开了口,第二天肯定就会有。不过正因为知道,袁绦一直都很克制。没想到今天随口一句,被她老人家听见了。
秦敛微微一愣,放下筷子,故作黯然地感叹,“好了不起,我已经不是爷爷奶奶最爱的宝宝了。”
明知道她是故意的,袁绦还是心软了。她把自己碗里的花生都挑出来放进秦敛的碗里,“别怕,我最喜欢你。”
第七十四章 祝英台
要说对于住在这里; 秦敛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话; 那就是爷爷总会一不小心叫出她的小名。
虽然他老人家看起来身强体健; 但毕竟不年轻了; 也跟绝大多数老人一样,开始喜欢回忆往昔,追念那些美好的时光。秦敛这次回来,极大地满足了他老人家含饴弄孙的期望,也让他经常回忆起她小时候的事,所以这个已经消失了好些年的称呼; 就又冒出来了。
他老人家叫不要紧,但同学们听得多了; 叫她的时候就难免口胡。口胡着口胡着; 他们对她的称呼就逐渐从以示尊敬的“敛哥”变成了“壮壮”; 让秦敛十分不能忍。
威严何在?
然而历史的潮流无可阻挡。已经不在江湖好多年的敛哥,其实从那次春游这个名字被赵子轩叫出来时; 就已经有了不妙的预感; 现在更无力抵挡这种变化。毕竟大家这么称呼并无恶意,甚至比叫敛哥时多了一种亲昵。
秦敛总说袁绦跟大家有距离,但她自己又何尝不是?
不一样的是,袁绦是太稳了; 走在别人难以企及的路上,而她是太飘了,叫人摸不着她的行动轨迹。虽然她在学校里声名赫赫,但是敢于亲近她的; 几乎都是那些“坏学生”,除了张子玉之外,其他安分守己的学生,往往都对她敬而远之。
现在,在她把袁绦推进人群中的同时,她自己也被这些人拉了进去。
感觉并不坏。
所以除了最开始装模作样地生了几次气,渐渐的她也就不再挣扎,顺其自然了。
唯一让秦敛比较安慰的是,“条条”这个昵称,虽然已经过了明路,但大概是对于她和袁绦的亲密关系都有所猜测,又或者是因为袁绦现在毕竟是负责给大家补课的小老师,所以到目前为止,尚且没有同学打算挑战这个称呼。
所以说,同学们也不是没有眼色的。相较之下,叫她壮壮,反倒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
当然偶尔有些时候,他们也会老老实实把称呼改回来,比如现在。
“敛哥,咱们到这里这么久,还一天假都没有放过,这个情况,你得给袁绦反应一下吧?”江婷婷蹲在秦敛身边,一边做贼似的左顾右盼,一边小声道。
秦敛好笑,“你们怎么不自己去说?”
“那我们说,和你说的效果能一样吗?”江婷婷好话不要钱似的,“谁不知道你跟袁绦最好。你的意见,她肯定能听得进去。”
“说吧,你们到底想怎么样?”
“我听奶奶说,明天三王庙那边有庙会,嘿嘿……”江婷婷搓手,“咱自从来了这里,绝对凡事都听安排吧?但是乡下虽然好玩,待久了却像是与世隔绝一样。难得有这样的热闹,地方也不远,我们还没逛过这种乡间庙会呢,既然碰上了,肯定得去看看吧?”
见秦敛沉吟不语,她咬咬牙,终于拿出了自己最大的筹码,“你放心,袁绦那里,我们也有说法。你看这段时间,我们的作文已经把后塘村给写遍了,也写不出什么新意来。这个庙会就是个很好的素材嘛!逛完了回来,我们一人一篇游记,行不行?”
这么自觉?秦敛乐了,“行,我去跟袁绦说。不过她同不同意,就不能保证了。”
“看你这话说的,你都开口了,袁绦还能拒绝吗?”江婷婷朝她眨了眨眼睛,怂恿道,“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就交给敛哥你了。必要的时候,美人计什么的也可以用起来呀!”
秦敛不由眯了眯眼睛,更加肯定江婷婷一定是猜到了什么。
不过她不说、不问,秦敛也就装作不知道,丢下手里的石子,站起身往袁绦那边走。
有一篇作文打底,袁绦果然答应得非常爽快。
于是第二天一早,天才刚刚放亮,他们就踏着晨曦出发了。
本来爷爷奶奶还打算让他们在家里吃吃过早餐再走,但大家之前就打探过,听说庙会上会有非常多的小吃,哪里愿意现在就填饱肚子?
逛庙会嘛,不就是吃吃喝喝玩玩。吃过早餐再去,到时候看到想吃的东西吃不下,岂不是太让人难过了?
太阳还没有出来,山林间笼罩着薄薄的雾,夜晚形成的露水还未散去,在树叶和草叶上轻轻滚动,晶莹欲滴。
秦敛呼吸着晨间新鲜的空气,整个人感觉清醒得不得了,精力也十分充沛。
将近二十个人,就算走在路上也是非常热闹的。而且走着走着就分成了几个部分,领头的是几个喜欢运动的男生,中间是秦敛为首,体力不错的同学,然后是围在在奶奶身边的几个,最后才是体力连奶奶都不如、只能勉强跟上的体力渣。
秦敛前前后后地跑着,负责维持秩序。
没一会儿,她就发现最后排的女生们停了下来,聚在一起小声惊呼着,不知看到了什么。秦敛跑过去问,“怎么了?”
“嘘——”一个女生回头朝她比划了一个安静的手势,然后才指着一个方向低声,“看,祝英台!”
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秦敛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才发现一片碧绿的草叶间,一只小小的白色蝴蝶正伏在上面。它张开的翅膀上,有着淡淡的花纹,非常漂亮。此刻,那翅膀被露水打湿,变得十分沉重,轻轻地扇动了一下,又无力的垂下来。
传说祝英台和梁山伯死后化作白蝴蝶,比翼双飞。女生这么称呼它,似乎也没错。而有了这个名字,它仿佛一下子就带上了灵性,让人不由自主地关注起它的命运来。
“哇,白蝴蝶!”身后忽然传来惊呼声。原来是跟在奶奶身边的江婷婷发现异常,也跑了过来。
她挤在人堆里,看了那只蝴蝶一会儿,突然道,“对了,你们记不记得,我们初中的时候好像学过一篇课文,叫什么来着……写的好像就是主角救了一只奄奄一息的白蝴蝶……”
“你快闭嘴吧!”站在她对面的同学脸色忽然一变,开口阻止道。
然而已经迟了,江婷婷听见袁绦在自己身后道,“叫《白蝴蝶之恋》,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白羽。”
“!!”江婷婷也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更意识到顺着这个话题继续说下去,很有可能又会有一篇作文从天而降,压在所有人的背上。毕竟最近袁绦最喜欢做的,就是随手指一个主题让大家写作文。
电光火石之间,江婷婷的大脑运转速度到了此生之最,终于急中生智、灵光一闪,大声道,“我知道了!我决定把这只蝴蝶写进今天的作文里,作为其中一个素材!”
“……不错。”袁绦点点头,把话题转到了现实上,“这只蝴蝶的翅膀好像打湿了?”
“我带了纸巾。”一个女生说,“要给它擦干吗?”
“会不会弄伤它啊?”另一个女生不无担忧地道,“据说蝴蝶身上有一层粉尘状的鳞片,万一弄掉了也不好吧?”
“没事,不用管它,等太阳出来,晒干露水,它就能飞走了。”不知什么时候也走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