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田缘-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明英无奈,只好答应。

    却又忍不住看着冯氏和杜鹃问道:“咱们一块去不就好了,干嘛总是分两路?”

    杜鹃猜冯氏另有打算,所以拿自己做挡箭牌,便配合道:“小姨,我是最怕去人家做客的。你行行好,别拖着我去了。”

    冯明英听了噗嗤一笑,白了她一眼。道:“随你!”

    其实她也不想去。因此倒理解了杜鹃的心情。

    一时饭毕。冯婆子结了账,带着冯明英等人先走了。

    冯氏呆坐了会,仿佛下定决心般,对杜鹃道:“杜鹃。娘……娘有好重要的事跟你说。咱们找个没人的地方去。”

    杜鹃心里“咯噔”一下,暗道“难道娘要把丢了儿子这件事告诉我?”

    脸上却慎重起来,道:“娘,咱们出去找。”

    于是,娘俩就出了酒家,在小镇上四处寻找。

    四下查看后,杜鹃领着冯氏上了小镇背后的黑山,在一片山石上坐了下来。

    这里不但安静,还很敞亮。前后左右都尽在眼底,不用担心有人藏匿,以至于听见她们的谈话。山下就是黑山镇,高高低低各式屋顶铺开一大片。山脚的官道上,依然有三三两两的人车经过。让人诧异这小镇的人流量。

    午后的阳光将山石晒得暖暖的,坐着一点都不冰。

    冯氏对这里很满意,坐着慢慢跟杜鹃说起当年的事。

    她说当日自己在山上生了一对双胞胎,因产后支撑不住,昏迷过去,让狼把儿子给叼走了。但根据后来她撵去找的情形看,儿子并没有被狼给吃了。因此这件事一直在心里梗着,总想把儿子找回来。直到冯长顺进山……

    说到最后,冯氏急切地抓住杜鹃胳膊,哭道:“杜鹃,娘敢肯定,那杨家小少爷就是你弟弟!娘是个没用的,看见他就傻了,不晓得怎么说。娘晓得你是个聪明的,一定能想出法子来。杜鹃,你一定要帮娘要回弟弟。你不是说,你一直觉得有个弟弟吗?就是他呀……”

    杜鹃急忙安抚她,“娘别急,慢慢说。”

    她不禁佩服冯氏,算是有急智的了,想出双胞胎这个说辞来,让自己出面。

    她本就机灵,加上还是个孩子,跟杨元接触自然比冯氏便宜。不过,这也给了她名正言顺的借口,可以公私兼顾,观察杨元究竟是不是李墩。

    想毕,她对冯氏道:“怪不得我瞧着他眼熟,那么像小舅舅,还有些像爹。可是娘,这事咱不能说出来。无凭无据的,要是上杨家要人,人家肯定不认,往后还要防着咱们。”

    冯氏连连点头,道:“你外公也是这们说。所以我今儿就算认准了他,也忍着没敢吭声。杜鹃,你有什么好主意么?”

    她知道杜鹃聪慧,丝毫不觉得自己做娘的跟九岁的闺女讨主意有什么不对。

    杜鹃之前就在想这个问题,心里早有了想法。

    这时假意歪着头思考了一阵,才对冯氏说了一番话。

    冯氏不住点头道:“好,好。就这样。咱明儿再来。”

    杜鹃又劝道:“娘,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事怕不是三两天就能有结果的,得慢慢来。在这之前,你别总是一副丢了魂的模样,要想开些。凡事有我呢,娘就看着吧。”

    冯氏心里升起无穷的希望,也能听得进劝了,“放心。娘这下心里有数了,就不急了。”

    母女俩又低声说了一阵,才下山去了。

    回去的路上,冯氏明显精神振奋,面色好多了。

    当晚回到外公家,杜鹃找表哥借了砚台和纸,又用鸡毛管子做了一只硬笔,蘸着墨汁画了几幅素描。

    晚上,冯长顺听冯氏说了她的打算,忙把杜鹃叫去。

    仔细问了她的想法后,又指点一番,才叹道:“亏得你娘养了你这么个好闺女。也算是没白吃苦。”

    第二天,冯氏便单独带杜鹃去了镇上。

    也不知外公和外婆是怎样安排的,小姨和舅母她们也没追问,也没要跟着陪着。

    来到黑山镇,等到晌午的时候,杜鹃和冯氏又去了私塾。这次,她没有靠近,而是在私塾对面的街上远远地看着。

    下学后,杨元出来四下一扫,就看见了杜鹃。

    他忙跑过来。笑问道:“你早来了?”

    杜鹃笑道:“才来一会。我娘要买东西。我陪她买了东西才来的。”说完。转头恳求冯氏道:“娘,我跟这个哥哥说会话,成不?”

    杨元忙帮腔道:“大娘,我跟冯志才他们是同窗。我家就在这镇上住。是荷花池杨老爷家的人。我会照顾杜鹃妹妹的。”

    冯氏看着和善微笑的少年,有些心慌地答道:“那……你别乱跑。娘去那边瞧瞧。你……回头记得来找娘。”

    杜鹃忙道:“等下我去林家铺子找娘。”

    林家铺子,是杜鹃干爷爷林里正在山外开的铺子。

    冯氏点头,又瞅了杨元一眼,才转身走了。

    这里,杨元对杜鹃笑道:“走,我带你去个地方。”

    杜鹃问:“你不用回家吃饭吗?你爹娘会不会不放心?”

    杨元道:“我早想到这个了,特意叫小六回家拿了饭菜来。咱们一块吃。”说完朝对面招了招手,昨天那个小厮便提着一个食盒走过来。

    杨元带杜鹃去的地方。竟然也是那块山坡。

    坐下后,杜鹃看了看,还是昨天坐的山石,忍不住笑了。

    她见杨元打开食盒,忙也把自己带来的包袱打开。拿出一个精致的带盖小圆篮子,里面是她临来的时候煎的土豆饼,有甜的,有咸的,还有酸菜肉末馅的。

    小六见了很不屑。

    杨元却很稀奇,先搛一个吃了,立即赞道:“好吃。”

    杜鹃笑道:“我做的呢。”

    杨元眼睛一亮,道:“真的?你这么能干?”

    小六嘀咕道:“厨房的莲香姐姐可会做菜了。”

    杨元瞪了他一眼,道:“你去下边等我。”

    小六只得走开,临走不无埋怨地瞪了杜鹃一眼,心道少爷不知发了什么失心疯,跑这山上来跟个野丫头一块吃饭。

    杜鹃把篮子举起来,朝他笑道:“小六哥哥,你可要尝尝这饼?”

    小六见她笑得那么灿烂,本来对饼很不屑的,竟说不出拒绝的话,鬼使神差地拿起一块,还客气地道了谢,放嘴里咬了一口,转身走了。

    才走几步,急忙转头道:“我再拿两块。”

    杨元一直盯着他呢,见他回头,一把抢过篮子,板脸道:“你不是瞧不上吗?那就不许吃了。哼,我就知道你要回头。”

    杜鹃看着小六尴尬的模样,呵呵笑起来。

    她劝杨元道:“小六哥哥还没吃饭呢,给他几块吧。”

    杨元这才把篮子转过来,示意小六拿。

    这一次,小六毫不客气地拿了五块。

    临去时,眉开眼笑地对杜鹃道谢。

    这会儿,他觉得杜鹃特别讨人喜,难怪少爷要跟他一块说话吃饭。

    小六去山下不远处坐着,这里,杜鹃便和杨元吃饭。

    杨元的食盒里,不用说都是些好菜。

    但杜鹃常吃野味,自己又会烧,因此并不稀罕。

    她一边吃,一边问杨元话,了解了不少杨家情况。

    比如,杨元还有个弟弟,今年三岁了。

    杜鹃听了一愣,笑问道:“你还有弟弟呀?那你娘就没那么喜欢你了,是不是?我娘从生了我妹妹,就惯着她,我和姐姐就靠边了。”

   
 第141章 霸占人子

    杨元明显神色一顿,然后若无其事地说道:“弟弟小,娘肯定要疼他一些。我都上学堂念书了,哪能还要娘操心。”

    杜鹃心便揪了起来,觉得事情肯定不简单。

    男孩子跟女孩子完全不一样,那是要继承家业的。

    可以想象,杨家原先只有这个养子,自然是充当亲生的一样养;后来忽然又生了个亲生的,那还能对养子一视同仁吗?

    若不说破,只怕养子将来争家产。

    若说破……

    对呀,杨家为什么不说破?

    她心下急速思忖,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于是暂且丢开,从包袱里拿出昨晚画的素描给少年看。

    杨元已经吃好了,接过那画凝神细看。

    杜鹃虽然不是什么书画大家,但以她的素描水平,震住一个九岁的小孩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就听杨元不住问一些绘画的技法,杜鹃耐心解答,听得他双目烨烨生辉,自觉大有裨益。

    最后,杨元问杜鹃,这画中的典故从哪来的。

    杜鹃就等他问呢,便说听老人们说的。接着,娓娓动听地述说起李墩和杜鹃的故事:一对即将成亲的青年男女,也在学堂教书。某日,那女先生为了救一个失脚的学生,跌落山崖,男先生跟着跳了下去……

    她一边说,一边盯着杨元。

    杨元先是带笑听着,神情十分轻松。

    听到后来,两道黑眉便微微聚拢。

    “后来呢?”

    听完了,他才问。

    “没有后来。他们都死了。”

    杜鹃看着他想,后来的故事,就在眼前,结果如何。那就要看你了。

    杨元到底年小,对这样的结局,似乎有些不忍。

    他满脸怅然地叹了口气。望着山下的小镇出神。

    杜鹃也沉默了一会,接着打破沉寂。又说起泉水村的各样趣事,“我们村有个鱼娘娘庙。可灵验了。”

    杨元被这新的话题吸引了心神,转头问:“鱼娘娘庙?”

    杜鹃点头道:“嗯,就是人身鱼尾的美人。是我看见的。”

    她便笑着把当年落水被美人鱼救起,后来村里建起娘娘庙的事说了一遍。

    杨元听得又是震惊又觉神奇。

    他看着杜鹃黑亮的眼睛,竟然相信她的话。

    这引起他极大兴趣,又问起关于美人鱼的其他故事。

    杜鹃趁机说了许多。求子、求姻缘、求平安,都有遂心的。但她也没把话说死,因此也说了没有成的,不知什么缘故。

    “有一天。我在娘娘庙玩,听见一个媳妇求鱼娘娘,说她在山上砍柴时生了个儿子,昏迷的时候弄丢了,求娘娘帮她找回来。她说。她儿子大腿内侧有一片青色的胎记,像云彩……”

    说到这,杜鹃就看见面前的小少年蓦然睁大了眼睛。

    很快,他又竭力做无事一样,问道:“后来呢?那个媳妇可找到她的儿子了?”

    杜鹃摇头道:“没有。好像是托梦给她。要她等。还说那胎记就是云,把孩子飘到山外去了。时候到了,自然能找回来。”

    杨元的眉峰又开始聚拢。

    杜鹃没有再往深处说。

    之前,她对于点破杨元的身世还有些犹豫,不知这对他来说是好还是不好。可是,当她听说杨家已经生了儿子,而且似乎对杨元不太好之后,她就再没犹豫了。

    这杨家看来也不厚道。

    那山里就两个村子,她不信他们真心查找,会查不出杨元的来处。

    杨元静默了一会,又跟杜鹃闲聊起来。

    这一谈,他禁不住对杜鹃刮目相看,私心里不得不承认,这个乡下小女娃读的书似乎不比自己少。不论他说什么,她总能接上话,并且说得很有见地,还能挑起他的兴趣。

    她举止大方,笑容甜美,仿若早春之花般明媚,看了说不出的赏心悦目,心下便止不住地渴望亲近。由不得便将自己生活中一些趣事和重要经历说给她听,且一口一个“杜鹃妹妹”,叫得十分自然和亲切。

    杜鹃也觉得杨元相当聪慧,跟林春有得一拼。

    这更坚定了她的判断:他一定是李墩转世!

    小少年笑起来十分和善,很有老实爹敦厚的味道;然若是一双剑眉微动,眼神专注起来,便又如冯家外公一样犀利了。

    杜鹃看了十分赞赏,这叫会生长,专挑父母两方优点集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两个孩子有说有笑的,根本忘记了时辰。

    小六在下面听得十分纳闷,不知他们说什么这样热闹。少爷是读书人,那小丫头就是一个乡下野丫头,两人怎能说到一块呢?

    他看看天色不早了,不得不出声打断他们,提醒少爷,该去上学了,晚了的话,夫子要罚的。

    杨元这才醒悟,急忙跟杜鹃告辞,约定明天还来这里相见,他带他的画儿来给她瞧。

    杜鹃求之不得,自然答应了。

    下山的时候,杜鹃心情很好,一蹦一跳的。

    杨元忙伸手拉住她,道:“小心些,杜鹃妹妹。这山上都是石头,跌倒了会磕破皮的。”

    杜鹃扬声道:“我可是山里姑娘。那一天不走山路?这样的小山,对我来说太平常了,可不比你们城里的小姐,娇滴滴的。”

    说完,自己先忍不住笑了。

    上一世,她可是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如今反过来了。

    杨元见她在山石上行走如履平地,身姿就像翩翩飞舞的蝴蝶般轻盈,便不再说了,且童心大起,也跟着她跑跳起来。

    到山下,杜鹃先对小六道:“小六哥哥,叫你等久了。”

    小六立即笑道:“这不要紧。我总是跟着少爷的。”

    因对杜鹃越发喜欢,便留心细看了她一眼。顿时惊觉这丫头长得可真美,不过一身粗布衣服,不大惹人注意就是了。

    便把对她的轻视之心又收起几分。

    杨元叮嘱杜鹃。不要自己一个人乱跑,“有拐子拐小孩呢。一定要跟大人一块出来才行。要是家里大人不许。你明天就不要来了。我等过了时候不见你,自己就会走,不妨事的。”

    杜鹃不想他竟有这番细心,又这样信任照顾才见了两次的自己,十分开心——这就是缘分呀——忙答应了。

    杨元和小六把杜鹃送到林家铺子门口,看见冯氏接她进去,才转身去私塾。

    小六见少爷这样。便建议道:“少爷真喜欢那丫头,那丫头也是个伶俐的,不如买来伺候少爷。”

    杨元停下脚步,愕然看向小厮。

    小六心想说对了。笑眯眯地等着少爷夸奖自己。

    孰料杨元愣了会,大声骂道:“狗东西!黑了心了你?”

    小六顿时着忙,辩解道:“少爷,我怎么黑了心了?她来咱家,又不吃苦。不比在家种地强?”

    杨元叱喝道:“好好的叫人家母女分离。你怎这样心思恶毒?你是如何看出人家日子不得过了,要卖身为奴的?人家今儿给你吃的饼子里面还有肉呢。”

    小六这才想起来,忙自己骂自己蠢。

    其实他心里很不以为然,觉得那乡下丫头就算不穷,在家种地也比不上给少爷当丫鬟好。管吃管喝有衣裳另外一个月还有几百钱呢。

    杨元也懒得理他,自去上学去了。

    然杜鹃关于那个丢失孩子的一篇话终究在他心里留了阴影,有些疑惑又有些不安,以至于听课时老走神。

    好容易挨到傍晚下学,他打定主意试探娘亲。

    杨家是黑山镇上的大户人家,四进的大宅院。虽然比不上豪门贵族之家有气势,也是亭台敞轩错落林立,假山怪石嶙峋嵯峨,小桥流水迂回婉转,一派江南园林盛景,其间仆从往来穿梭。

    杨元回到家,先去见娘亲。

    他母亲刘氏正和府城来的陈家姨母在外厅坐着说话呢,弟弟杨真和表妹陈青黛正在一旁玩抓子儿。

    刘氏乃一精明妇人,衣饰大方得体,言谈干练爽利。

    她妹妹陈夫人是一富贾之妇,通身金碧辉煌。

    见他来,陈青黛立即欣喜地跑过来,要拉他一块玩。

    杨元含笑,也没拒绝也没答应,先给娘和姨母见过礼,然后笑道:“今天在私塾门口碰见个人,把我认作她表哥呢,说长得好像。”

    刘氏眼底闪过一抹异色,很快泯灭,跟着笑道:“那你就去给人家当表哥去,还省了我操心呢。”

    一边招手示意他上前,替他整理衣领,再摸着他脸颊慈爱地说道:“我才跟你姨母说,自打生了你弟弟,我也没精神管你,把你耽误不少。所以跟你爹商量,送你去府城书院读书。你可愿意?”

    杨元顿时大喜,忙点头道:“当然愿意。”

    刘氏就笑了,把他搂在怀里,对陈夫人笑道:“你瞧瞧,听说要出门,就高兴得这样。再没说不舍得爹娘和弟弟。我白疼你了!”

    最后一句话是对杨元说的。

    杨元靠在母亲怀里,感受着久违的温情,昂然道:“儿子读书光宗耀祖,还不是为了给爹娘争光!将来,说不定还能给娘挣个诰命回来呢!”

    一席话听得他娘和姨母都笑了,都十分欢喜。

    说笑间,杨元早把试探的事忘光光了。

    刘氏又道:“你还小,去那么远娘不放心的很。正好你姨母来了,说要接你家去住。你姨母家又大又宽敞,又只有你青黛妹妹一个闺女,你去了,正好能作伴。吃穿住方面,有你姨母照应,我才能放心。”

    这回杨元却没有应声,只听着。

   

 第142章 乍见即分

    一时丫头来请用饭了,方才丢下这话,都去用饭。

    晚间,刘氏屏退了身边伺候的人,和丈夫杨玉荣以及妹子陈夫人商议道:“听元儿先前说的,我觉得这事有些不对。还是早些把他送走吧。”

    杨玉荣道:“先把小六叫来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刘氏忙制止道:“别问。问了才不好呢。这孩子是个有心的。回头露出点什么来,叫他心里膈应,反不好。直接把他送去府城。真要是那家人找上门来,咱什么都不认,他能有什么法子?”

    杨玉荣点头,对陈夫人道:“往后麻烦妹妹了。”

    陈夫人笑道:“麻烦什么?这不是我自个的事么。我正好白捡个上门女婿。”

    几人都笑了。

    刘氏叹道:“这也是他的福气。我原想着有了真儿,这家就不能交给他了——总不能把家业传给外人——想着怎么把事情说开呢。又怕老爷子生气,才没敢说。再说,二房要是知道了这件事,肯定揪住不放了。我就一直没说。偏妹妹来了,又看上了他。这不是他的造化是什么?”

    原来,杨元是杨家长房的杨玉荣捡来的。

    因杨玉荣年过三十五还没有子嗣,便瞒住了,充作亲子养,要继承家业。谁知三年前刘氏居然开了怀,生下杨真。他夫妻二人待杨元便大不如从前了,且有了防备之意,担心他长大分家业。

    原也想过要公开他身世,赶他走的,只是碍于杨老爷子跟前,不敢说出实情,又忌惮二房,所以才拖延下来。但从此对杨元就冷淡了。又不敢做得太过明显,怕人起疑。

    今年,刘氏在府城的妹妹来黑山镇姐姐家做客。见女儿青黛总黏着杨元玩,杨元看去也很聪慧。便开玩笑说要跟姐姐结儿女亲家。

    刘氏心里一动,想着妹妹只这一个闺女,便生出一个念头:要把杨元给妹妹做赘婿。

    这可是万无一失的好法子。

    她便将杨元的来历说了。

    陈夫人大喜,仔细询问他们在哪捡到杨元的。

    杨玉荣便含糊其辞,目光闪烁。

    刘氏却向妹妹透露道:“那山里就两个村子。妹妹想这孩子还能是哪里人?妹妹也别问了,把这事烂在肚里,就当他是我的儿子。寻不到根才好呢。这才妥当呢。”

    陈夫人连连点头。也巴不得此事永远不为人知。

    且说眼前,杨玉荣冷哼了一声道:“这是看他读书还好,将来也许有出息,才把青黛许给他。不然。陈家那大一份家业,能便宜他?他就算知道身世,又有什么可委屈的?真找回亲爹娘,也不过是个穷种地的。能像现在这样读书进学?”

    陈夫人笑道:“话是这么说,能瞒还是瞒着好。别费心养一场。却养个白眼狼出来。”

    刘氏还是有些忧心,道:“将来入赘,总要给个理由吧?把长子给人做赘婿,面子头上说不过去呢。老爷子那边不好交代。”

    这件事如何跟老爷子交代,他们夫妻还没想好。

    杨玉荣却道:“我想了几天。觉得这也不算难办。等过一二年看他读书情形,要是不错的话,就给他和青黛定亲。等成亲的时候,我们再把家里闹出点事来,然后劝他,说陈家就一个闺女,不如过去继承家业,省得在杨家跟兄弟争产,失了兄弟和气。凡读书人,都是有些傲气的,想必他能听进去。爹那里,我到时候把事情告诉他。他难道还肯把家私传给外人?肯定巴不得送走他。”

    刘氏和陈夫人听了都点头。

    商议定后,三人又生恐节外生枝,定下明天陈夫人就带杨元走,私塾那边,由杨玉荣出面了结。

    却说东厢,杨元的书房内,陈青黛正缠着杨元,一会问字,一会要讲诗,一会要教画画,总不让他安生读书。

    杨元眉头一皱,随即舒展开来,认真对青黛道:“刚才我娘的话你也听见了?府城的书院不是随便能进的,听说要考核的。你难道想我丢脸考进不去?”

    陈青黛就犹豫了。

    她心性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