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gl]凰涅天下-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念及父亲何栗,她胸口生痛。
  
  父亲孤身在北边,可过得安好?
  
  她有心去凤翔府,纵使父亲见了她斥责喝骂也好,总比这般两地挂牵着叫人省心。
  
  她这念头由来已久,为人子女者尽孝为首。但种瑜父亲身子由来不便,又因父亲种师道的去世悲伤入心,更是羸弱,膝下除了种瑜外再无儿女可孝顺服侍,她来临安后二老欢喜甚多,精神也渐爽朗。何栖云方将北去的心思一压再压,但始终挂在她心坎。
  
  卫希颜的戏言突然成真,让她措手不及,还没想个明白便被强拉到枢府,做了南廷的第二位女官。她有些惶惑,心底似乎有某个东西正在破土发芽,她有些欢喜,又有些恐惧——终有一日,她会为这片天地沉迷。广阔的、新鲜的,呼吸。
  
  她害怕,再回头时已难拔身。
  
  “希颜!”她微微咬牙,拿定了主意,不能这样下去,否则……会舍不得。
  
  “希颜,我想……”
  
  “栖云!”
  
  卫希颜打断她,“我知道你挂念你的父亲,但,你不能去凤翔府。”她眸子深远幽邃,语气带着不可辩驳。
  
  既然将你扯出来了,岂能容你回头?无论是为了种瑜,还是为了师师、汶儿,均容不得你有北去的念头。
  
  “栖云,”她唇角勾起抹清魅笑容,“你父亲定会……安然到得江南。”
  
  何栖云娇躯一颤,眸光不敢置信。
  
  卫希颜眸子清明如水,唇角笑容映入眼底。
  
  “栖云,你放心。那边有可秀的人暗中照看,你父亲过得很好。”
  
  何栖云怔怔而立,片晌,道:“名姐姐从未提过。”
  
  “呃,大概时机未到。”卫希颜眨了眨眼。
  
  她提前戳破此事有着她的考量。既然将何栖云带出,这女子就必得走她设定的道,不能容她因何栗而心思不属,提早道出此事也可安了她的心。
  
  但从北廷带出何栗并非一桩易事。
  
  ——何栗此人,早年是清流名臣,然论风骨却不及怒骂金兵的李若水,论才干也不及现任御史台主赵鼎,偏偏为人迂腐执拗得紧,认准了“一臣不事二主”的死理。现时,凤翔府的北廷授了他个馆阁闲职,虽不居实位,总是赵谌的臣子,要他弃北而就南,这迂腐的主儿定是万万不从。
  
  正因有这个顾虑在内,名可秀在未成事前才只字不提。
  
  何栖云对父亲的秉性自是深悉在心,思忖了阵,便明了名可秀的为难处。她心中一时忧急,却也知这事急不来,关键还在父亲。
  
  她微叹一声。心安得一半,却也提着一半。
  
  卫希颜起身走近,温言安慰:“你莫急。若你父亲不愿,我们绑也将他绑来!”
  
  她语毕低笑,手掌按上伊人香肩。
  
  “你放心!”她作了承诺,掌心温热自薄绸夏服透入,让人心烫。
  
  何栖云微微侧首,轻嗯了声。
  
  过得阵,她抬首展颜,将对父亲的挂虑压下,浅笑问:“希颜,你还未告诉我名姐姐是如何说服了赵总宪?”
  
  卫希颜见她将何栗之事放下,心头也轻松,道:“可秀讲,大宋立朝初,太祖为防五代时武将篡权之弊,立下崇文抑武的国策,此举有利,利在中原百年皆无内乱,但抑武之策致使我朝兵事不。举,湟湟大宋反受欺于契丹、党项、女真等胡夷边。族,更险遭亡国之祸!究其始,源于太祖崇文抑武之策……文治和武gong就如人的两条腿,双腿行走方能平稳,我大宋兴文却废武gong,宛如人仅得一条腿走路,焉能不弱?”
  
  何栖云思索片刻,不由轻轻颔首,“名姐姐看得深远,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原不可偏废……”
  
  但,这和义利之争有何关系?
  
  她虽然纳罕,但心静如空山,方才虽因一时情绪激荡却也转眼即定,也不急着追问,只徐徐研墨,笑颜浅浅,静候下文。
  
  卫希颜忽然扫了眼门口,声音微微抬高,道:“中原与游牧民族千年来争战不休,说穿了就是利益之争。朝廷士大夫只会说教化蛮夷,可有成gong过?然,此路非是不通,而是欲行王道,必得先行霸道。光谈文明礼仪讲不通,腰杆子不硬谁听你的?必须有强盛的武力辅助,咱们的拳头硬了,打得蛮族软了怕了,才是坐下来和他们谈文明的时候。”
  
  签书枢密院事李邴正巧走到相阁门前,这句听得分明,不由伸指叩门,出声道赞:“然也!文治武gong,并行不悖!”
  
  卫希颜笑着停住话头,道:“汉老(李邴字)来了。”
  
  房门无风自开。李邴几步跨入房内,口中兀自道:“妙哉高论!”
  
  “枢密掌书记何氏见过李院事!”
  
  何栖云姗姗走出,盈盈揖礼,官袍衣薄,虽宽大却难掩纤柔窈窕。
  
  李邴目不斜视,“何掌书有礼!”
  
  枢密掌书记是从八品微官,身居从二品高官的李邴却拱手向何栖云回了半礼。
  
  卫希颜看得暗中点头。
  
  在宋朝,直到南宋初,儒家对女子并无太多鄙薄,对才德兼具的女子更是尊重。所谓“女子无才方是德”的说法是从朱元璋始,流毒明清。在宋代,有学识的文人士大夫绝无此类想法,书香之家的女子多会幼承父教,习得诗书知礼仪,若名士之家的女儿不通诗书,反会叫人笑话失了家教,是以有宋一代方出得了如李清照、朱淑真这等名流青史的才女,至于何栖云这些未载入史册的有才女子更是不知凡凡。
  
  ***
  两人行罢礼,李邴再度拱手,面现佩色,“卫相高论,令人耳目一新。”
  
  卫希颜笑道:“这话却不是我说的。”
  
  李邴暗奇,但观她神色不欲多言,便不好追索,遂问:“卫相召邴来,可有要事?”
  
  “唔,我今晨来得早,郑之望递了份荆湖的捷报。我让他传话,请你过来一趟。”卫希颜转身从案上拿起一份奏本递去,“罗霄山匪患清灭,武学也有几十名学子随行立下战gong,陈靖言(陈克礼字)上表为他们请gong,你和赏gong房合计合计,按军中律条记gong封赏。”
  
  李邴应承,却未告声退下。卫希颜既然专门嘱咐兵房承旨传他过来,断不会只为了几十名武学学生记gong之事。
  
  果然如他所料,卫希颜又拿起一道朱红镶边的奏本。
  
  李邴心中“咯噔”一下,朱红镶边——这是言官专用的奏本。有人弹劾卫相?
  
  卫希颜清眉略挑了挑,唇角似笑似讥,也不多说,只道:“你拿去看看,拟个章程给我。”
  
  李邴暗中揣疑,应喏一声拢入袖中,拱礼告退。
  
  他刚走出相阁,还未来得及回手关上房门,便听卫相清悠语声对她的女掌书道:“栖云,如汉老所说,我大宋文治武gong并行不悖,国家方能既强且盛……栖云,这义利之辨恰如文治武gong的关系,并行不悖!”
  
  卫相在说义利之辨?
  
  李邴关门的动作一顿,有心再听两句,但卫希颜治府极严,断容不得偷听行为。他心内遗憾暗叹,足下却是不敢有片分停顿,转身疾步离去。
  
  卫希颜唇角含笑,回思当日名可秀说服赵鼎之言,融通了下,对何栖云道:“孔子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指君子当以义为先,批的是见利忘义者,非指君子者不可言利。《礼记》上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孔子又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何谓君子?将义利完美结合的方为君子……最初的儒家并没有将义利对立,孔夫子更是从未批判过经商行为,后世儒家误解曲解,才将义利割裂开来,造成对立。”
  
  何栖云素腕微动,指间歙墨在方砚中缓缓打着圈,她云鬓微垂,似陷入沉思。良久,抬眸,问:“这是名姐姐说的?”
  
  “我说是我说的,你信么?”
  
  何栖云低头抿笑,面上神情分明写着“不信”。
  
  那还问?卫希颜白她一眼。
  
  何栖云忍笑一阵,似触到心中所感,忍不住轻声喟叹:“世人皆读圣贤书,然多重字节章句之意,却少有人深究先贤圣人出语之时的话语意境,此一谬,何以千里。”
  
  卫希颜道:“正是这个理儿。今人之儒,未必孔子之儒!”
  
  “名姐姐精研深刻,愧煞男儿!”
  
  卫希颜哈哈一笑,面上与有荣焉,又道:“喏,还有,春秋时管仲道:‘仓癝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君子治平天下,必得求利,这正合了《左传》所言:‘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此乃政之大节也’!”
  
  小民求利,普通老百姓没有那么高远的“明明德”理想,只要能填饱肚皮、养活老婆孩子,再无兵荒马乱,那就阿弥陀佛了——这就是普通小民百姓的生存欲。求。真正的儒者为政,当以道义生利益,以利益管百姓,方得天下太平。
  
  当年王安石变法,也是起着“义以生利,利以平民”之心,变法却遭到司马光的猛烈抨击反对,但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非是反对这个“义生利”,而恰恰是看到变法的结果不是使民富,而是国敛民财,不义而富,以致“民不平”,这和“利以平民”的理念何如背道而驰?
  
  王安石作为学识修养均超人一筹的儒家政治者,非是不晓这个道理,但因宋神宗急于变法强国的迫切压力,加上他在识人用人上的偏信不当,最终造成变法变味,失德失信于民,最终被司马光盖上“小人求利”的帽子,实是令人叹息。名可秀曾道:“王荆公识见深远,非人所及,可惜政令不合时势,若得运宜人,其gong业堪比春秋管仲。”
  
  且勿论变法的是非,单从“义”“利”而讲,仁宗朝的范仲淹,神宗时代的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均有着“义以生利、利以平民”的识见,可惜自这四大巨擘消亡后,到得哲宗、徽宗时,朝中已再无可堪比范、王、司马、苏这几人识见的儒学政治家。
  
  古人道:龙生龙、凤生凤。这话未必全面,却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就如名可秀对学问的通达,就来自于名重生和花惜若的言传身教——无论儒墨道法,还是禅净佛学,诸般学问皆可拿来为用,这种非排他性的治学胸襟便非时下宋儒能比。
  
  朱熹的老师二程自称“师出佛老、反通六经”,由佛道悟儒,明性理学以儒为宗,却回头来否定佛道之学,名可秀就曾毫不客气地讥讽二程是“白眼狼”。学了人家的东西,非但不念一点好,反过来回头倒打一耙,这不是白眼狼是啥?
  
  再说散文八大家之一的名儒名臣欧阳修,就明确反对佛老之学;至于当下儒生,更不消说。名可秀曾叹:江湖派别有门户之见,这文人治学上何尝没有“门户之见”?凡囿于一家之言而鄙薄他家者,纵可盛行百年,亦无法历千世而不败。
  
  卫希颜想起了一句话:眼界决定世界、心胸决定天地!
  
  是以千年后仍能被世人记住并赞颂的,依然是老子孔子孟子,而不是什么程子朱子。
  
  卫希颜思维跳跃,转瞬间心中便荡过千思万想,她将名可秀对儒学的理解融合部分后世的观点,也没什么条理,想到哪说到哪,语出不绝……直到觉着有些口渴,随手拿起公案上的青瓷茶盏一口便饮尽,眼尾扫了下壁架壶漏,这才惊觉她竟口不停言地说了足一小时。
  
  何栖云沉思数息,将眉间的惊撼渐次敛于眸底,抬眼,道:“希颜,此文意欲何为?”
  
  她问的是文章用意。这用意不同,行文遣词就有差异,譬如给皇帝的奏章和给政事堂丁相公的文信,相同的内容其行文方式便不类同。
  
  若让卫希颜讲,这就叫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是语言的艺术。再好的理儿说的不中听,也会被人弃之敝履。她眯眼笑道:“投给《西湖时报》,赚稿费呐。”
  
  胡言!何栖云“噗”的一笑,你会缺了那点润笔之资?
  
  “不骗你!真是投给《西湖日报》。”卫希颜一本正经。
  
  何栖云看了她一眼,若有所思。片刻,落坐。铺纸提毫,行文如流水。
  
  相阁内,唯有狼毫的细微娑声,窗外不时几声蝉鸣,叫得嘶响,却更显得室内安静。卫希颜端盏凝目,只觉那素腕雪肤的女子手虽在动,行笔间却不带出一丝烟火气,宛如雨后空山的幽静,又如水墨山水的气韵天成,不浓,淡淡的,让人安怡。
  
  卫希颜竟不忍将茶盏搁下了,只怕那细微的瓷音会破坏了眼前这怡人的景致。她就那么站着,茶盏端在手边。
  ……
  
  “嗒!”何栖云轻轻搁笔。
  
  “好了。”她唇角笑意微微,如清水出芙蕖。卫希颜虽不觉闷热,也添了几分爽气。
  
  “看看可合你意?”她道。
  
  卫希颜这才放下手中茶盏,走近,倾头看去。何栖云的字恰如其人,清丽婉约,又静而自安,令人观之心宁。
  
  她一目十行看下去,容色渐现惊叹。什么是帝京才女,她这番又再度见识到。先前那半时辰的滔滔千言,她自觉无甚条理,何栖云却将这百句千句归纳合整,述理分明,又逻辑严密;更令叫绝的是,笔下以两生一问一答辩诘的方式阐论,恰如二生辩战,本为枯燥的儒理竟是如此的鲜活生动,且用言精辟无赘语、文风明净又深邃入味——不过盏茶gong夫,竟得如此文章。
  
  卫希颜读之再读,只觉口齿生香。
  
  “好、好!”她迭声直笑,“论马上gong夫,我比你行;论笔下gong夫,我是拍马难追。哈哈,果然、果然……”果然是名实相副!
  
  何栖云只抿唇浅笑,容色清丽娴静,未有丝毫矜色,待卫希颜欢喜过了,方问:“可要署名?”
  
  卫希颜早有腹案,扬眉一笑:“就叫‘枫山居士’!”
  
  何栖云眸子一闪,“好!”提笔落下。
  
  卫希颜信步走到窗边,一手推开。
  
  碧空高阳,风起微澜。
  
  这风,来得再大些!
  
  

作者有话要说:因为“功”字被系统误识为“不良词汇”进行锁文,某西只好暂时先改成拼音解锁。待系统正常后再改回来【望天……无语凝噎ing】

备注:
总宪:御史台主的别称。

这章论儒家的“义利之辨”,此为儒学争辩关键之一,故而不吝用墨。
某西向来认为,军事科技经济等可盛一时,但真正渊源流长能影响千年的,仍然是思想!或许和军事扩张、政治斗争相比,写思想似乎枯燥了些,不如武斗政斗来得爽快,看得多痛快淋漓呐!写的人痛快,看的人也爽快。叹气,某西就是个找罪的,非得拈这种不讨好的来写【哈哈】但,乐在其中!
这阵子在看朋友推荐的《原本大学微言》,南怀谨著,所谓原本,是有别于朱熹编注并流传明清的《大学》,而是曾参(孔子弟子,称曾子)所著的原文。尚未读完已觉受益良多!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看。






假中作真

  京西的天没有一丝风。
  
  旌旗密匝如云,却扛不住日头毒辣,无力耷垂。
  
  两旁林木稀拢,黄土道上尘土微扬,大队黄衫黑甲、打着鱼鳞绑腿的士兵如一条长龙,蜿蜒向北。有人抬手抹脸,一甩就一把汗珠子,甲衣下的军衫已湿透,被汗裹着黏糊糊一团,脚下愈走愈沉……“娘的,这狗屁天气!”队伍中不时传出低低咒骂。
  
  “这贼厮鸟!”
  
  蒋宣骂咧咧一声,一把扯开汗湿的襟口,甩开巴掌使劲扇了扇。
  
  “今年这天怪得慌!”师将马成抬头看天,却被明晃晃的日头刺得眯了眼,策马驱前几步,抱拳道,“蒋帅,这天又热又闷,军士们都受不了,不如停军休憩一阵?”
  
  蒋宣又骂了句“贼厮鸟”,马鞭在空中扯了个响,陡然扯开喉咙高吼一声:“传令下去:全军——大步行军!”
  
  什么?包括马成在内的诸师部将官均不由惊诧张眉,唯有军部都监军赵林眉头一夹,若有所思。
  
  蒋宣挥鞭打马,策马奔前,一路笑声豪越,“儿郎们,鼓起劲来,打得北军屁滚尿流……哈哈……”
  
  “赵监军,起歌……都给我扯起嗓子唱,唱出咱国防第三军的威风来……谁要哼得像个小娘们,本帅一鞭子抽得他股腚子开花!”
  
  “哈哈哈!”众军轰声大笑,被主帅的豪迈意态感染,挥臂纷纷呼应,“嚯!嚯!”
  
  都监赵林一个纵身卓然立于马上,手中马鞭“叭嗒”挥响,“全军——听我号令!”
  
  “听令——听令——”各师、部、都一营一营传下去。
  
  “风云起、山河动——唱!”
  
  雄壮歌声如山而起。
  
  “风云起、山河动,吾辈军人当自强……旌旗裂、雷鸣震,狭路相逢勇者胜……”
  
  军歌锵锵,奋发激昂。
  
  南军一扫先前的萎靡样儿,扬起旗帜在烈日下挺胸大步急行,汗湿的脸庞上红潮十足。
  
  尘灰弥漫中,师将马成突然明悟,想起军帅这阵正在读孙子兵法,又吆喝军中大小将官都得看,他记得有篇讲“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敢情蒋帅这就是在一鼓作气,憋着劲儿往前赶!
  
  他们累,北军也累!
  
  谁先赶到地头,谁就能以逸待劳!
  
  *********
  
  “报——”
  
  北军哨探翻身滚下马,单膝跪地,面上汗珠滚滚却顾不得擦上一把,抱拳禀道:“报!敌军已到杞子坡,距虎丘原不到五里!”
  
  北军主帅吃了一惊,挺直身板望了眼前方,问身边副将:“我军离虎丘原还有多远?”
  
  副将掀开舆图,“禀王帅,还有八里左右!”
  
  主帅不由拧眉,这蒋开诚竟跑到他的前头去了!
  
  这领兵的北军主帅正是王德,靖康二年他和蒋宣、韩世忠在真定城共御金军,突围后却各奔南北宋廷。今日一战,何灌派他率军与昔日老搭档对阵,绝非偶然。
  
  “王帅,若让南军先到,以逸待劳……”副将语声迟疑。
  
  王德断然下令:“传令全军:跑步前行!”
  
  “是!”
  ……
  
  “传令——跑步行军!”
  
  “跑步——前进!”
  
  逶迤的长龙渐渐向前跳动,耷垂的旗帜随着哗哗的跑动招展开来,黄土道面渐嚣尘上。
  
  一队军士约摸百来人行在队伍最后,每人双手拖着树枝左右曳地,尘土腾腾,迷天迷地一片,远远望去如十万大军疾奔,声势赫赫。
  
  ***
  
  “报——”
  
  探马再度飞骑而至,“报!南军已到虎丘原!”
  
  王德勒马抚须。终是被蒋开诚抢先一步!
  
  他沉吟片刻,问那哨探:“南军旗帜如何?”
  
  “禀王帅,南军旗帜竖立如林,远望肃严有序。”
  
  王德又问副将:“我军离虎丘原还有多远?”
  
  “禀王帅,不足半里!”
  
  “好!”王德嘿嘿一笑,“传令:全军择荫地休息,列阵持兵,不得坐卧倒地!”
  
  “是!”传令兵飞奔而去。
  ……
  
  左右将尉均是不解。
  
  王德道:“南军旗帜整齐有序,显非刚至。我军若急行奔到,一逸一劳,强弱立分。”
  
  众将点头。
  
  “南军此时士气正盛,不可强撄其锋。我军原地休整回复体力,南军久候不至,反会心急,其势一竭,我军当可后发至人!”
  
  众人闻之心服。
  
  “但此处距虎丘原已近,为防南军攻我不备,休整时必得严持阵型、不可懈怠!”
  
  “王帅英明!”
  
  ***
  北军这一歇就歇了小半时辰。行军到虎丘原时,已是巳时四刻,日头拉得更高。
  
  前方歌声如雷,一滚赶着一滚。
  
  “南军这是在做什么?”王德拧眉不得其解。蒋开诚这是演的哪一出?
  
  哨探多次打探陈州军情形,对南军营中时时传出的歌声已见怪不怪,报道:“禀王帅,这是南军在竞歌!”
  
  竞歌?王德侧耳听了阵。那歌声雄浑,似是百人千人齐唱,此起彼伏,如波涛迭迭不停,一浪更比一浪高,听那阵势,倒似在较劲喊嗓子!
  
  北军将尉面面相觑。听这嗓子,南军劲头儿十足得很!
  
  王德谋算落空,也不气馁,沉喝下令:“全军列阵,缓行向前!”
  
  “是!”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