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gl]凰涅天下-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在阎罗殿里等你喝酒呢!杨再兴心里嘿嘿冷笑,上前抱拳,低头恭谨道:“禀告孛堇,阿呼孛堇喝多了,其他孛堇还在喝酒,让小人先送些好酒过来,还有三车粮食,说是给关口孛堇的薄礼。”
那蒲里洐面皮一松,叫人检查牛车上的货物有无异状,又打量杨再兴面生,便问:“兀那汉儿,以前没见过你?”
杨再兴恭谨回道:“小人得阿呼孛堇赏识,前些时日才提了汉军牌头。”
那蒲里洐听他女真话说得流畅,又见他身材不高却隐隐有着矫健,便哈哈一笑,自以为明白阿呼为何要提拔这汉儿了,心中怀疑尽去,挥手让他赶车进去。
很快,从牛车卸下来的烈酒灌进了嗜酒如命的女真人腹内。这些酒封坛前都洒了曼陀罗粉,即江湖人称的蒙汗药,因为酒是烧刀子勾兑,浓烈呛喉,便将下药后的轻微苦涩味都掩了去,而且这些酒中下的药量都不生,约摸两刻钟后才会昏睡过去。女真人先让汉儿兵验酒,见
无异状便都呼喝着灌起酒来。就连城头轮值的女真兵都在这些“汉儿兵”的殷勤下将端来的一碗酒喝了。
就在一众女真兵都昏昏蒙蒙时,杨再兴率领三名陆战兵分别摸向东西两侧的烽火台,两人一组,用送酒做掩护。这些烽火兵倒是尽忠职守,竟能忍着酒虫子躁动,当值不饮。
杨再兴一边劝酒一边接近,猛地暴起,一腿扫倒那名烽火兵,跟着扑上去咔嚓拧断他的颈子。同组的陆战兵挥出的军刺被另一名烽火兵拔刀挡住,他提膝狠狠撞上那名烽火兵裆下,趁他闷哼弯腰时军刺跟着刺进肺部,连捅几下。
两人端掉这个烽火台,又继续摸前,故伎重施,突袭搏杀,先后端了另外两座烽火台。回转关口,东侧那边的两座烽火台也已被两名陆战兵端掉。
留守在关口的二十几名陆战兵已将城墙上失去大半战斗力的女真兵割了喉,并将抵抗的汉兵搏杀,跟着打开关门,吹响尖锐的短笛。伏在山坡灌丛里的二百名国防军士兵听见笛声,立即起身冲上关口,清理金兵,接收关防。
杨再兴已经率部推着载粮的牛车,沿着“长城”内道往西,突袭五里外的中关。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蒙汗药:
用曼陀罗制成蒙汗药,是何人何时发明,尚不知。但古书中有关此药的记载颇多。医书载:“神仙醉,押不芦,曼陀罗等药食之,令人轻身通神见鬼。”这里的通神见鬼是指产生各种幻觉。
宋代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载:“五溪蛮汉,杜杞诱出之,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
☆、城关之战
三月二十一;清晨,微雨。
马蹄踏在杂草丛生的古驿道上,不疾不徐的声音带着一种从容,骑队的身影在守关军士的视线中渐渐清晰起来。
陡然一道高亢利落的吼声:“礼!”
肃立在关门左右的两排甲袍军士猛然擎枪立胸;城头垛口边;如同一排标枪的士兵动作整齐划一地抬臂击胸;发出沉浑而有力的砰然声音。
卫希颜圈起马鞭轻磕眉际回礼;策马进了关口;扬蹄而上;沿着“长城”内道一路往西。城垛上的士兵转身目送;直到骑队最后一骑的身影在视线中消失,行礼的手臂才缓缓放下,心口的激动却如野火蔓烧般无法遏止。
“吾之马蹄所至,即大宋之土。”
卫希颜的坐骑扬蹄飞纵,马蹄铁敲打在城道上,溅起点点泥泞,一路从前关到中关再到后关,伫马立在“长城”最西端的城垛上,俯瞰西海湾的海浪拍打着陡峭的崖壁,激起层层白沫又退散,一浪接一浪,周而复始地不停歇。
杨再兴满身慓悍之气地站在丈外,正向卫希颜禀告夺取苏州关的过程,末了,他语调铿然地道:“枢帅马蹄所至,已是大宋之土。”那充满锐气的眉眼仿佛出鞘的宝刀,正喧嚣地渴望着下一场战斗,“枢帅马鞭指向哪里,第七部的军刺就插向那里!”
“不急。”卫希颜曲起的马鞭轻轻磕打着城垛,目光遥遥望向东北。
整个苏州关已经拿下,但她并不急着向北推进。
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夺取一城一地,尤其是对付女真这种国家,拥有庞大的疆域却只有几十万的部族人口,消磨他们的壮丁才是最佳战术。
就目前而言,如果急着突进,不但会迅速引来上京的关注,而且打下地盘后需要铺开兵力防守,对于才刚上岛的南廷军队来说并非上策。
“奇兵之后,就要出正兵。正兵之后,又要出奇兵,你们的军刺先备着,有用到它的时候。”卫希颜微微笑着,“至于现在,该是国防军上场的时刻了,你们可不能抢戏。”
“哈哈哈……”城墙上的将士都哄笑起来。
巳时,东方突然传来“轰隆隆”的如雷声响,虽然隔了七八里远,关墙上的官兵仍然能够清楚地听出那是大炮的轰鸣。
“炮轰了!炮轰了!”关墙上正在忙碌地浇筑炮台的国防军士兵都往东望去,兴奋地咋呼,直到都尉一声吆喝:“干活,干活!修好炮台,有你们威风的时候!”众军士齐声哄笑,呼喝着干活,以那轰隆隆的炮声为号子,关墙上热火朝天。
***
苏州关“长城”依山势而建,两边高中间低,金军当然选择地势较低的中关攻打。
从中关的城面上望下去,只见两边的丘陵山坡夹着中间一片不算开阔的平地,宽约五十丈,能容五十骑并骑冲锋。
便听一阵连番的巨大爆炸声响,掀起无数湿泞草泥,飞溅而起的炸弹碎片穿透了所有的阻碍物,包括披甲的骑兵和没有披甲的战马,阵阵惨嚎悲嘶的声音合在硝烟中弥漫开去。
冲锋的三百骑几乎倒下一半,幸存的骑兵赶紧勒马掉头,冲回阵营。
这种炸雷般的轰击将后面的金军都震住了,率军的女真猛安晃了晃被炸得嗡嗡作响的脑袋,瞪着眼不敢置信的模样,“这就是南人的霹雳砲?!”几位谋克、蒲里衍也都骇然瞠目。
这些女真骑兵是曷苏馆部的苏州猛安驻军,打过辽军却没打过宋军,只是隐约听说过南朝的霹雳砲声响如雷,却都不曾目睹,这会只道眼前就是传说中的霹雳砲。
女真猛安缓过神后,跃身上马,拔刀高吼:“大金国连南朝的京城都能攻下,霹雳砲再厉害也阻挡不了女真勇士的冲锋!”说着举刀喝令,“整队,冲锋!——女真无敌,铁骑无敌!”
“女真无敌,铁骑无敌!”金军被大炮轰沉的士气又激扬起来,握拳捶打着胸膛嗷嗷吼叫。
号角声吹响,马蹄践踏着雨水泡得泥泞的平地,三百骑女真骑兵再次发起了冲锋。
细密的雨丝落在城关炮营都尉的眉毛上,渐渐凝成水滴滚下,却丝毫没有阻碍如石像般坚硬的眼神。“开炮!”都尉手中的三角旗猛然落下,震吼声音冲出胸膛。
“轰!轰!轰!……”
巨响的炮声仿佛将雨丝都炸裂开去,上百发炮弹再次落在关墙一里外的平地上,泥土雨水齐溅,浓烟中人仰马翻。
连续两次冲锋都被大炮轰退,女真猛安改变战术,命令骑兵和阿里喜步兵都分散开去,从中间的平地到两边的丘陵山坡地带,横出长达一里的战阵,攻打城关。
苏州关的城墙南陡北缓,因为主要防御从南方海路来的敌人,所以南面城墙高于北面城墙,北城墙仅有丈高,骑兵冲锋提缰跃马就能跨过,但两边的山坡地带阻碍马速无法跃关,只能冲到近前,再踏马插箭蹬杆上关。
此时,一里长的城关上,二百名弓箭兵散开上前,手中弓箭缓缓移动着,眯细成线的眼睛捕捉着攻上来的目标,拉弦待射。
虽然卫希颜的主要精力放在热兵器的研制上,但她很清楚至少二十年内热兵器无法完全取代冷兵器,因此南廷军队并未放弃弓箭兵和骑兵这两个兵种,反而改变了作训方式以适应更高的考核标准。
譬如弓箭兵,按照国防军步军的配置要求,每伍必有一名弓箭兵,每都必有三十一名
弓箭兵,即步射四比一的比例,经过五年的打造,不计马军,二十五万步军至少有五万合格的弓箭兵。
这些弓箭兵平日的训练目标是百步“移动靶”,驱赶兔子、野狗乃至捕获的野狼在八九十步外的广阔栅栏内来回奔窜,要求箭矢射中它们背上套着的尺长横靶,箭矢射空或者射中活物的都要惩罚。
最初,这种训练场面十分引人发笑,而且对弓箭兵的射击要求也比百步穿杨更刁钻,引起怨声无数,但这种训练着实有效,持续五年下来,每名合格的弓箭兵都是百步内的神射手,不求箭箭红心,但必须中靶。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军队的战斗力是用银钱堆出来的,南廷军队的训练似乎更加印证了这个道理。以弓箭兵为例,作训方式虽然很有实效,但耗费也高出很多,仅仅是那些移靶活物的花费,每年都是一笔大开销。
所幸南廷拥有富庶的江南和繁荣的海贸这两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即使军费庞大也支撑得起,这却是北廷无法相比的,即使有那银钱也是花费在骑兵、战车、弩机和甲胄上。
所以,单就步射弓箭兵而言,南廷弓箭兵若称第二,当世绝无第一。他们唯一缺乏的,是面对敌骑冲锋的实战。
城关上的二百名弓箭兵有一半是老兵,一半是从未战斗过的新兵,初次面对女真铁骑的冲锋难免紧张恐惧,但有了先前两轮大炮的轰炸声势,让这些弓箭新兵消去了大半临阵的紧张,握弓拉弦的手沉而稳。
平地上的骑兵冲锋已进入百步内。
这段城关上的弓箭兵指挥猛然大吼,“放箭!”
“咻!咻!咻!……”
第一排五十名弓箭兵,四十枝箭射了出去。
这些弓箭兵每日训练前都会听到教官的吼训:不要浪费你的箭!
意思是:宁可让敌兵冲近你身前,也要确定必中才放弦。
或许两三息,也或许四五息,接连响起“咻咻”声,另外十枝箭也射了出去。
不论先射的箭还是后射的箭,每枝尾羽箭都命中骑兵的身体或战马的身体,三角形的精钢箭尖不仅能穿透双层铁甲,而且让中箭处流血更快,即使没有命中要害,也会使人或马失去战斗力。
“放箭!”
“放箭!”
“放箭!”
三段城关上的三名弓箭兵指挥的吼令交错迭起。
二百名弓箭兵的羽箭先先后后射出,统共夺去了二百金军人马的战斗力,或者命中要害死亡,或者流血不止无法战斗——即使骑兵自己没有中箭,但失去战马的骑兵已经不是骑兵。
女真猛安色变,急急喝令吹号撤军。
整个苏州只驻扎了一个猛安,即十谋克三千户,按一谋克出
一百正兵和一百阿里喜计,一个猛安拥有一千名正兵(骑兵)和一千名阿里喜(步兵)。但青泥浦盐场和苏州关的失陷,已经让苏州猛安统共失去了五百步骑,今日出战的九百步骑也已折了近半兵员,再打下去损失不起,只得先行撤退。
但宋军却不打算任由金军安然撤退。
关门轰然打开,三百名全身披甲的宋军骑兵策马冲出,冲压成型的铁盔将整张脸都掩住,只露出了鼻梁,嚯嚯吼着向金骑追杀过去。
一百骑女真骑兵拨马断后,两支骑兵迅速冲近,吼叫着厮杀起来。
女真人的骑术胜过宋军骑兵,但宋骑的兵器更锋利,只有三四十斤重的长柄厚背刀并不算重,但精钢炼打的刀刃往往能够削断女真人的狼牙刺或刀枪杆柄,裂甲破肉更是寻常,这一消一长之下,双方骑兵的战斗力相差无几,人数多者便占了上风。
断后的一百女真铁骑全部战亡,南廷骑兵损伤五十余骑,折损比例二比一,除了以多胜少外,精钢护甲的作用也有一半。
卫希颜伫马高处观战,马鞭扬指笑道:“这场战斗充分证明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叶清鸿斜了斜眉:胜之不武。
卫希颜哈哈仰笑,“你当剑客比武呢?”
她笑罢又道:“两军交战,胜利有多种因素,天时、地利、人和、士兵的战斗能力等等,而士兵的战斗能力因素中,唯兵革之利不需要训练就可得到——拼的是国家的财力和军械技术。”
“所以说,”她微微笑道,“这场战斗的胜利,是国力和技术的胜利。”
作者有话要说:备注:
关于杨再兴:南宋抗金名将。祖籍相州汤阴(今属河南),和岳飞一地儿的,但祖父辈时已南迁至江西吉水,是南方人。
史上,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杨再兴才成为岳飞的部将。考虑其籍贯和从军经历,文中置为南廷之将。
☆、袭扰战术
苏州关战役后;接连晴了几日,城关上的宋军忙着修筑炮台和城墙,务必要赶在金军下次进攻前,完善城防工事。
苏州的猛安孛堇率残部逃回苏州城寨后;就立即派出快马向盖州建安城的曷苏馆路兵马总管府报讯;并请求援兵。
兵马总管府立即派出三千步骑增援苏州;但军队才行出盖州地界;就接到后方传来的军令;先去增援穆州。
穆州是辽东半岛东部的一个大州;在苏州之北;盖州之南,东面全是大海,海岸线绵长还有不少深水湾,譬如州城东南一百五十里外的石人汪,就是一个两边有巨礁的深水阔湾。
南廷的十五艘水师战舰就隐伏在石人汪内,先以两百骑兵登梢船上岸,然后奔袭西北四十里外的会农县。
会农县有汉人、契丹人四百多户,女真人五十户,即一个蒲里衍。五十户女真人都住在一个寨子里,以蒲里衍的名“会罕”为寨名。
因为女真人还保持着原始的农牧渔猎制,所以每户都是大家庭,包括女真主人、本族奴隶、买入或掳掠来的契丹汉人奴隶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包括奴隶都计为该户的口数,一户约有八、九口男——会罕寨共五十户,计四百二十口男,但仅有甲士三十四名。
甲士指拥有战马兵甲的骑兵正军,女真人不交租税,无其它徭役,壮者皆兵,分为常备正兵和在户正兵。
常备正兵即常备军,金朝建国后才成定制,按一个谋克(300户)出一百正兵和一百阿里喜计,即:每户三丁出一丁为正兵,另出一口为副兵阿里喜。无论正兵还是副兵,他们的马匹、兵甲都是自备,平时驻军训练,战时立即出兵。
除了征调军中的常备正兵外,女真人在户的壮丁也是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但因为马匹兵甲需自备,所以每户能养多少甲士不仅跟壮丁口数相关,还跟财力相关。
会罕寨在穆州女真寨里算是中等,四百二十口男壮,有财力配备为骑兵甲士的只有三十四名,无马无甲的刀枪壮丁五十余人,其余一百男丁只有打猎用的弓箭,箭簇多是兽牙或硬木削尖,铁箭头的极少,至于壮口奴隶则不允许有铁制兵器和弓箭,持棍棒以充武力。
这样的武力对付精甲利器的南廷骑兵显然撑不住。
那三十四名骑兵甲士当先被精钢护甲的六十宋骑围攻射杀,那些没有马匹的女真步壮根本无法抵抗精钢铠甲的骑兵冲锋,很
快死伤殆尽,至于奴隶的战斗力就不用提了,敢于反抗的都被骑兵撞杀或砍杀,大多数奴隶都很听话地蹲下举手投降。
宋军只损失了二十五骑,迅速清点损失,并回收射出去的铁箭和战亡同袍的兵器,同时闯进各户门舍搜粮,全部扔到寨中空地上,和寨里人的兵器弓箭等一起浇油放火,最终烧得只剩下兵器的铁制部分,成了半废品。又将寨中所有牲口,包括牛羊幼马等全杀光,只牵走可以骑乘的战马,驮着二十五具战亡同袍的尸体扬蹄而去,留下一寨子哭泣怒骂的女真老幼、女人和奴隶。
当初,李宝、吴璘曾建言说:“要彻亡金虏,则男女老幼当尽杀之。男壮是兵员,当杀;老人是经验智者,当杀;□是兵源补充,当杀;女人繁衍未来兵源,当杀。”
这两人都曾目睹金军在河北屠杀村乡堡铺后的惨状,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卫希颜没有采纳这个意见,她道:“杀光女真族还有其他外族,屠杀只是下策,强大自己则无惧任何外虏。国家强大需要军队成为钢铁长城,这样的军队,必须拥有不朽的灵魂,但军魂的构建绝对不是残暴。以屠杀而言,虽然能使军队更快达到战争目的,但是,它也给军人的荣誉染上不光彩的血腥。一支荣誉被侵蚀的军队,他们的灵魂也会堕落,即使勇敢强悍,也不能称为军人了。”
对于南廷骑兵来说,他们不是匪徒,能够不杀那些无力反抗的老弱幼小,心理上当然轻松,至于烧光杀光寨里的粮食牲畜后,那些老弱女真人能不能活下去,就不是他们关心的了,毕竟,饿死人的事没有发生在眼前,更何况,那些牲畜尸体也是能裹腹的。
就在宋军骑兵分散搜粮时,一名壮健的女真妇人悄悄摸出寨子,奔到十里外的八石寨借了匹马,打马飞奔穆州城,哭诉说有宋人三四百骑烧杀抢掠,残暴无比。穆州猛安大怒,当即点齐五百骑,驰往会罕寨。
这时宋骑正在攻打八石寨。这寨子建在半山坡上,寨里的人紧闭不出,人人拿着弓箭在土墙头严阵以待。宋骑也不强攻,斜马伫立在女真人弓箭不及的地方,呼喝叫骂不休。当骑兵统制的望远镜看见北方大队金骑扬尘过来,便立即呼哨一声,率军拨马而去。
五百金骑在后面追赶,眼见宋骑慌张弃了旗帜,一路往海边奔窜,率军的谋克下令紧追不舍。
临近海边两里时,那谋克隐约望见海面上出现大船的影子,又见那些宋骑奔到滩涂时,一
边慌张往后望,一边大呼小叫往海边跑去。
那谋克当即下令冲锋,“不要让南狗上船逃了,拿弓射杀他们!”五百金骑纷纷打马疾驰,用最快的速度冲向宋骑,并摘弓上箭,准备趁宋骑牵马涉水时发箭射杀。
这时,海面上的十五艘水师战舰已经一字横开,用侧舷面对岸上,当金军骑兵驰入望远镜视野一里时,开炮的鼓令擂响了。
“轰隆隆……”
巨大的爆炸声让金军骑兵都懵了一下,跟着就有人或马被飞溅的弹片射中,摔落跌倒不迭。
金军骑兵正在全速冲锋,就算骑术再精湛,也很难立即勒马或拨马后转,加上突如其来的巨炮轰鸣,让马上的骑士茫然间没有及时反应过来。而就这几个呼吸间,水师战舰上的大炮轮次发射,炮弹没有停歇地落下,当金骑反应过来并拨马后撤时,已经死伤大半人马。更为糟糕的是,这种血肉横飞的视觉冲击瓦解了女真人的士气,纷纷打马直逃。
停在海滩上的宋骑立时策马追杀过去,摘下硬弓,一边追一边搭箭拉弦。
这些宋骑的马术不及女真兵,驰马回身射箭的本事更不及女真兵,但正面冲锋的射箭准头却是平日训练的要课之一,纵然不如步射弓箭兵那样例无虚发,但三箭中一箭的准头却是有的。
其实。无论步射还是骑射,说到底都是熟能生巧,只要有足量并且严格的训练,中原士兵完全能够缩短和游牧士兵在骑射上的差距。
而且,南廷骑兵的硬弓钢簇箭无论射程还是流血杀伤力,都不是女真骑兵的弓箭能比。前面逃跑的金骑只要中箭,如果不立即拔箭止血,过不多久就会失血过多而死,更何况是在急奔之中?即使女真兵马术精湛能够蹬里藏身,但战马却是藏不了的,一旦中箭,就是必死结果。
最终,女真骑兵活着逃回穆州城的不足百骑。
穆州的常备军也只有一千正兵和一千阿里喜,而作为主要战力的骑兵正军经此一战就折损近半。
宋骑经此一役后,越发猖狂地四处攻掠女真寨子,能打的就打,不好打的,就远距离射火箭,一旦望远镜里出现大队金骑,立刻呼哨逃去,无一例外地逃向海边。
金骑已经吃过一次大亏,再不敢追近海边,但还是被炮轰了两次——第一次是距海面二里之地,第二次是距海面三里之地。
这让金军吃不准宋人
的炮到底能射多远,为策安全,一旦宋骑逃入海边五里之地,金军就只得停马,大骂南人无耻无赖。
宋军这种游骑上岸骚扰、船炮海面接应的战术让穆州猛安焦头烂额,却又束手无策,只得向建安城救援。就在这段时期,与穆州西部接壤的复州也遭到宋军同样战术的打击。
建安城的曷苏馆部万户孛堇先后接到这两州的求援,遂各派出两千步骑增援,至于最先求援的苏州,因为处于辽东南端,相比穆复二州的军情居于次要,遂暂不派援,只令苏州猛安征召本地各族兵员,严防宋军往北攻打。
苏州猛安只得暂且搁下夺回苏州关的心思,一边往各寨县发征召令,一边派出探哨查探宋军动静。
然而,这些女真探马却被杨再兴的水师陆战兵一个接一个干掉。在接连三个小队十五骑探马都一去不返后,苏州猛安吃亏长了记性,探马再不敢接近苏州关。
于是,苏州的金宋两军保持了一段互不相扰的平静期。
宋军趁这段平静时日,加紧将苏州关工事完成,站稳了辽东第一步——宋军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