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gl]凰涅天下-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灭族种了。
因此,南军在攻打霍伦城时喊了一个口号:攻打完颜氏,洗雪靖康耻!
愿意投降的,宋军不杀!
这与南军攻打曷苏馆路女真、曷懒路女真不同,这两路是羁縻部,是“自治路”,宋军攻打他们就是毁他们的家,跟他们是否效忠完颜氏是两回事。
但上京路的这些州不是“自治州”,这里的女真人抵抗宋军是出于对部族的归属感,而不是地域归属感,地盘丢了不至于太心痛,但部族的丁壮都丢了那就心痛了。
宋军又吼口号:顽抗到底者,杀!
俄摩河女真就是下场!
俄摩河女真负隅顽抗,所以三千女真骑都死光了。
当然,卫希颜也没有给俄摩河投降的机会——杀鸡儆猴,总要先杀一只鸡才成!
不过,南军先礼后兵的劝降书和喧天口号并没有起到明显作用,但还是有一些效果——
三月初三,南军攻下霍伦城,除了他族军都降了外,还降了两个女真蒲里洐,共计一百女真甲骑。
“降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六军都统制刘汲捋着胡须微笑。
众将大笑,豪气都生。
就在南军攻下霍伦城不久,上京调遣出的一万五千金军就赶到了——距离霍伦城二十里。
女真探骑飞驰而回。
金军都统当机立断,拔军后撤。往北直退一百六十里,一直退回到苏素城(黑龙江五常县东北)。
苏素城位于苏素海甸,“甸”是草原、平原、田地的意思,能被称为“海甸”的,那就是广阔的丰沃之地——在卫希颜的那个时空中,这里叫松嫩平原。
“下一战,要打下上京的粮仓!”卫希颜鼓动诸将,“拿下苏素海,吃穿不用愁。”
宋军士气高昂,鼓歌而进。
竟然只用三个白日,就行军一百五十里,在苏素城十里外择地扎营。
与宋军对峙的金军都统是完颜晟的第四子——完颜宗伟,奉嫡长兄完颜宗磐之命,率兵阻截宋军。
他一到苏素城,就以强势的手段接管了苏素城的一万兵马,又强令苏素各族寨再出丁壮——纠合三千女真甲骑、三千阿里喜,契丹、奚、渤海、汉他族军共两万五千余人。加上从上京带来的一万五千人马,号称七万大军,誓要让汹汹而至的宋军折戟于此。
南廷军也誓要拿下苏素。
这是横亘在南军进取金京之路上的最后一个州,拿下苏素城,前方二百里平原就相当于是敞开的,不再有大堡寨——这不能怪金廷防范不严,毕竟南军攻打的这个方向属于金国的“后方”,而“后方州”没有建制太多军寨。
南军没有立即攻打苏素城,休整了一日。
次日,精神饱满,全军待命。
在进攻的号令下达之前,卫希颜站在望楼上给宋军做战斗动员。
所有的将士都守在自己的位置,战阵在白茫茫无际的雪地平原上铺散出几里远。所有人都静静地等候着,只有风声,和旗帜的声音哗哗作响。
卫希颜的声音清晰地贯入到每一位将士的耳中:
“我们的敌人,就在前方!”
“这一路,我们经历了血战,攻克了一座又一座的城堡,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现在,我们又要迎来血战!”
“自从我们踏上敌人的土地,我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现在,我们又要迎来战斗!”
“不要以为,我们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就将女真人打怕了,吓倒了!”
“要想指望女真人在我们大宋勇锐的旗帜下,望风披靡、不战而降的,可以去洗洗睡了——做梦比较有可能。”
数万将士轰然大笑。
他们可没做过这种好梦——女真人血战到底的勇悍还是很让人惊叹的。
当然,他们更不差!
“打仗,打的是军心士气。众志成城,则山可摧。当年,女真人以几万人打败了大宋几十万禁军,就是因为禁军士气垮掉了!一垮如山崩!现在,我们对女真人先礼后兵,射了劝降书,又要求你们学女真话,喊口号,就是要动摇女真人的士气,让他们生出怨怼之心。——凭甚么完颜部做的孽要他们来承担?
“也许,这些女真甲骑中就有参与过掠宋战争的,但那又怎样呢?人就是这样,一旦不如意,首先埋怨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一旦有了怨怼,就会生出怀疑,怀疑自己的英勇作战是否值得!虽然女真勇士的骄傲和尊严让他们不能丢弃刀枪,仍然会战斗到底。但是,打仗靠的是一口气,这口气就是士气。这口气一旦泄了,就算大军压城,也不会有拔山摧城的气势!
“但,这个气势,我们有!我们拥有悠久的历史,我们拥有悠久的文明,这是星空下最璀璨的明珠!我们以华夏为荣,以华夏为傲!这是每一个大宋子民的骄傲,这是每一个帝**人的荣耀!我们战斗,勇敢无畏的战斗!这是为了文明而战!这是为了国家而战!这是为了信念而战!战斗,我们勇敢无畏的战斗!用热血丹书军人的荣耀,用生命铸就军人的丰碑!前进,前进,摧垮一切敢于阻挡我们的敌人!胜利,胜利,取得辉煌的胜利!用勇士的刀枪铸就钢铁的长城,用敌人的头颅奠基英雄的荣誉,用忠勇的赤诚扛起国家的责任!——
“前进,帝**人!”
“前进,荣耀属于你们!!”
作者有话要说:这人心鼓动的~~~~~~~
正文 336攻心为上
“这是神奇的一战!……”
——《西湖时报》;建炎七年三月二十五日
“前进;前进;荣耀属于帝**人!”
铿锵的军歌如数万枝金戈交相互击。
“咔嚓!咔嚓!”
“咔嚓!咔嚓!”
如钢铁洪流般,带着排山倒海的气势奔流而出。
这一刻,孟钺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铁流”。
他手中的炭笔如风般舞动着,因为激动,笔尖甚至在颤抖。
渴望战斗的热血在他胸腔里奔腾着;仿佛要冲出去的洪流般咆哮着。
“前进;前进,荣耀属于帝**人!”
他不是军人;但他是华夏子民;他要用笔尖战斗,用青墨书写华夏的骄傲;用丹书见证帝国的荣耀。
后方营房内,四五十名火头兵东一堆、西一堆地抱头号陶着,后悔自己当了火头兵。
一名火兵拿出一口大铁锅,挥舞着铁勺“哐哐哐”敲着,“前进,前进,火兵营!”
“啪”,他脑袋挨了火长一计,“敲个鸟,敲坏了拿你脑门顶上!去,去,都架锅烧火去,煮肉汤,烤羊肉!等儿郎凯旋!——娘的,一帮兔崽子,手脚快点!前进,前进,前进!”他挥舞着大勺吼赶着。
众火兵哄然大笑散开,唱着军歌“哐哐哐”地做事,时不时被火长吼上几声,“你娘的兔崽子,手脚都放轻点!这是吃饭的家什,不是喊打喊杀的敌人!”
……
完颜宗伟的胸口被铁枪贯入的时候,脑海中浮起完颜希尹说的一句话,“战国纵横家,唇舌可胜十万兵。”
他不甘地睁着眼,望着越来越高远的天空。
那是一支令人颤栗的军队!
大金完了……
他心里掠过最后这个念头。
“胜利了!胜利了!……”
宋军狂笑欢呼起来,彼此互相抱着,捶打着,将铁盔高高地抛上了天空。
上京的路打通了!
他们,大宋的勇锐军队,将会把赤色宋旗插上胡国的都城!
此战,完颜宗伟带来的八千女真甲骑全部战亡,奚人、渤海人共亡八百余,苏素猛安的二千女真骑战死,阿里喜战亡二千,余众五万七千余人——包括苏素甸的四千女真骑——皆降。
许多金军,一见宋军铁流般的气势,前方的军兵顿然气泄,还未交锋,就哗然转身,大呼奔逃,女真督战兵挥刀连杀,却止不住这股士气摧垮的山崩之势,反而被逃跑的他族兵愤怒搠死。
完颜宗伟号称的七万大军,事实上真正交锋作战的仅一万五千人。
而与宋军交锋作战的这一万五千人,因为士气的影响,战斗力几乎削减了一半。甚至女真人的骑兵都完全没有发挥出他们的勇锐气势,就被宋军的攻势淹没。
这是一次兵力占绝对优势——指真正交锋的兵员,士气也占绝对优势的不对等战斗。宋军歼敌一万三千,己方仅仅战亡二千人,另有重伤、轻伤二千余。
“这是神奇的一战。”随军采撰孟钺在文中这么写道。
南廷宋军拿下苏素后,并没有立即北进,卫希颜下令就地休整。
她在等待着其他诸路的进军。
南军的进军太快,这么一马当先打到金人都下,必然面临金军的洪流攻势。
现今,戍守上京的金军应该还能凑得起十几万人马,其中作为主力的女真军应该还有七八万,其中:完颜宗磐都统的三万御帐军、完颜宗干都统的三万京帐军应该都没有动,调派出去阻截各路的必定是其他女真权贵的本部族兵,以及再次征召的女真丁壮。如果都城被围,金廷必定会征召所有女真丁壮入伍,至少再凑个二三万。
卫希颜自然不想一臂挡之。
金国的都城要打,利益要占,但不能让己军折损太多。
八方会上京,来的都是狼。
留存实力,才能在群狼共舞中攫取最大利益。
南军在苏素城一休整,就休整了二十多天——
一方面收缴战利品,补充军粮牲力,并统计军功;一方面医治伤兵;一方面整顿降兵。
宋军并没有抢掠苏素海甸,当然,苏素城里的粮仓是尽数入军,但对各部寨——包括女真寨——都没有实行强占强抢。宋军列出了一长串的赎俘名单,上面明码标价,拿钱拿粮拿牲畜就可赎走自己的族人。
苏素甸的各部落寨原本还提心吊胆地防备着宋人抢掠——金军攻入宋人国内就是这么干的——但当接到宋人的赎单时,却都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
虽然还是要出钱出粮,但好歹儿郎们能回来;要是宋军真个动手强抢他们的钱财,难道他们就能抵挡得住?七万大军都一战而溃,他们一个小部寨还能挡得住宋人的勇锐?!
而且,听说宋人大军中有“神”的庇佑,所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听说他们金国的“神”就是被宋人的“神”杀了,女真勇士失去了距离长生天最近的军神庇佑,所以一败再败。
人性就是如此,一旦遭遇失败,往往归于“不是不努力,而是运气不好”。西楚霸王项羽英勇盖世,最终也落得个乌江自刎,挥剑哀叹“时不利也”,非战之罪——不是他打仗不行,是老天不帮他。
这些以神为信仰的部族遭遇失败,自然也要归于他们的神,非战之罪,而是无神之庇佑。
为什么会失去天神的庇佑?
——因为完颜氏!
宋军宣教营很好地引导了这一点。
大宋王师挥军攻打金国,是因为完颜氏攻打了我们中原,掳走了我们的皇帝,抢走了我们的妻儿姊妹,此仇不雪,天神不容。
第一步,先是用赎俘制消去各部族人的抵抗心志;紧跟着第二步,祸水东引,将集聚在各部族心中无法发泄的怨恨引到完颜部身上。
须知,五万五千名身强体壮的战俘,加上几十个拥有丁壮的部落,真要暴动起来,宋军即使弹压下去,也要花费极大的精力,所以要消弱反抗,减少仇恨。
这样,苏素海甸就稳定了。
当然,还有最简单的一个办法:不服者杀!
“我们不能杀俘,这会引起各部族的强烈反抗。”
“当然,这是从战略上来讲。从大宋的仁义之道来讲,也不允许杀俘。”
卫希颜在军中,最常做的事就是给军中将领灌输理念。
“屠杀,固然会激发出一支军队的凶性,成倍增长战斗力。但我们的军队,需要的不是凶性,而是士性。凶性是兽,士性是人。我们是人,人为万物之灵,难道要退化去做兽吗?”
“古时候的士,可以士为知己者死,一笑而刎,慨然而死!为什么?因为他们心中有‘士’的信仰,所以能坚定赴死。为什么最初军人叫‘士兵’?因为军人是士!是拥有坚定的信仰,能够忠勇作战、慨然赴死的士!”
“这个‘士’,是仁,是义,是忠诚,是维护天下安定的信念!”
“这就是军队的士性,这就是军队的信仰,这就是军队的荣誉精神。”
“我们的军队,必须血染兵戈才能铸就铁血!但是,这支军队的灵魂,必须是血火中淬炼出来的宝石,凝聚的是士性、信仰、荣誉!只有维持它的纯粹,才能永葆光芒。”
军人是士。
在这个时代,“士”是最高的阶层。
卫希颜重新将“士”赋予给军人,就是要打造军队的内核。
在她看来,战争的胜利,包括灭亡金国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一个国家的军队必须拥有自己的信仰,并且是牢不可破的信仰。那么,无论这支军队遭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都是不可摧毁的。而拥有这种军队的国家,也必定是巍然屹立的强国。
就像一个民族,必须拥有她的内核。那么,无论倒下去多少次,都必定能再次站起来。
随着赎单的开出,苏素海甸的各部族很快动作起来了,赶着金银,赶着牛羊,到宋军营寨中交割赎人。宋军开出的赎价当然不低,但还不至于让各部落倾家荡产的地步——总得给人留下余地。
就算赎回了人,但部落财力大损,短期内恢复不了,也无力作乱了。
当然,还有好些部落凑不齐赎金。
这也无妨,宋军把这些部落的俘虏打乱部族混编成“志愿队”。
所谓志愿队,就是按自己意愿选择:一是为志愿屯田队,到曷懒路为宋人的“井田”开渠引河,挖塘建湖,翻地屯田,等等;二是为志愿务工队,由宋军战舰送到南洋岛上务工挣赎钱。
名为“志愿”,其实也就只能选择第一项,有谁愿意远涉重洋去一个陌生地方呢?
但这种做法很有效果。
这也是人性,虽然都是同一个结果,但自己选择的,比起被逼迫的,心理上更有安慰感,抵触情绪也要小得多。
而且,这种做法还给宋军博得了“仁慈”的名声——反正其他部族是从没见过战胜的部族还给战败者予以“志愿选择”的。
当用强大的武力征服对方后,跟着展现一些仁慈,会让被征服者产生顺服并积极配合征服者的心态——卫希颜记得前世当律师的妹妹提过这种被绑架者的心态,这些被绑架者甚至会帮着绑架者逃避警察的追捕……她记得不太清楚了,但大致意思还是知道。
卫希颜对俘虏的管治就是搬用这个理论。
她要的是俘虏的顺服,甚至产生感激。
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事实证明这的确有可能发生。
首先,表现在押送俘虏过程很安定,没有人暴动,也没有人逃跑——在冰天雪地里,不带口粮的逃跑跟自杀差不多——宋军押送部队仅仅三千余人,就将没有被赎出的四万名俘虏顺利地运回了曷懒路。
其二,表现在半年后,当有些部落终于凑齐赎资赎人时,这些在曷懒路屯田的前俘虏们却多数都不愿意回去了。
宋军也不是对所有俘虏都允许赎出——对于各部族俘虏中的五十夫长、百夫长、千夫长这些统兵官,宋军不允许赎回,强制解送南洋。
宋军的解释是,因为他们是军官,比起普通士兵更应该承担战争的责任,所以必须到南洋宋城服役赎战争罪,五年服役期满便可返回。
这些各族军官和他们的部族都很憋屈,又不是我们主动发起战争,赎什么战争罪?
宋军的理气更壮:谁让你们的皇帝是完颜氏!所以,你们是代完颜氏赎战争罪。
这下,就连苏素甸的女真部族对完颜氏都窝了一肚皮的怨气,更别说契丹、奚、渤海族和汉儿军兵了——他们完全是被女真人逼的啊!
宋军跟着给了他们一颗甜枣:非女真族的俘虏军官,可以减少赎罪期一年。
他族军的俘虏军官们立时平衡了——有更痛苦的在前面,自己的痛苦也就不算痛苦了。
“军官是一支军队的灵魂和脊梁,抽走了军官,士兵便如没了脊椎骨的身体,自然就垮散了。”
如此,就不用担心几万俘虏兵团聚在军官之下,重新形成力量。
而且,能当军官的,必定是部族中的精锐,不仅仅指武力强,也指头脑,宋军将这些精锐都被远远地解到南洋去了,这些部落即使大量赎回自己的部族兵,也很难回复往昔的实力。
同时,宋军也给上京城开了一张高价的赎单,允许非军官的他族兵被赎回去。
宋军派了一个使臣带着赎单去上京。
上京城内鸡飞狗跳。
女真权贵不同意拿钱财赎人,大骂宋人是强盗。
契丹、奚、渤海权贵虽然也心痛钱财,但一个部族,最重要的是丁壮人口——钱财失了可以挣回来,但丁口失了就折损了根本。
相对而言,汉官的反应不那么激烈。毕竟汉人不是部落制,加之汉人人口多,对丁口重视远不如其他部族。何况即使有汉官的子弟被俘虏,那也是军官,普通军兵关他们什么事?自然不肯拿钱赎人。
宋军只给了四天限期。
四天不见人带赎资到苏素城的,所属部族的俘虏便立即解运南洋。
没有多少时间留给他们争论,惶惶心急的契、奚、渤三族忙着筹备赎资,有些无力全部赎回的,就按着名单拣重要的军兵——家中有能力出钱财的——赎回。
女真权贵无法阻挡,否则就犯了众怒。这当口,正是要拉拢诸族共同抵御敌人的时候,不能再起怨气。
就在其他各路紧赶往上京进军的时候,南廷军却优哉游哉地坐在苏素城里忙着数钱,全军上下都嘻嘻哈哈地一派欢腾。
每名军士怀中揣着派发下来的军功单,一个个都乐滋滋地咧开了嘴。不仅是武阶升了好几级,还有那些奖励的银钱,都够家中买好多田了。国师说了,等打下上京,就每人给三个月的探亲假,回家看父母、娶女人、生孩子……
宋军“嗷嗷嗷”在营盘中吼叫操练着,人人都盼望早点开拔,早点打到上京。
也有个别将领对放回这些俘虏产生疑虑,担心增加上京兵力。
卫希颜哂然道:“几千人算什么兵力?况且败军之将不言勇,这些俘虏心里有了阴影,再次面对我军时,能有再战的勇气?让他们回去还有好处,经他们的口多多宣扬我军的气势……就好比沸锅里放了一瓢冷水,连带的整锅水都不沸了。”
——打仗之前,先攻人心。
三月十四日,也即宋军攻下苏素甸后的第六日,国防第七军的六个师从曷懒路抵达苏素城:其中四个师补上南军之前的伤损,并分别替换第五军、第六军的一个师——换防下来的两个师将在大军开拨后,驻扎苏素甸,防守宋军后路;另外两个师,一个师押解战利品,一个师
作者有话要说:貌似,还要两三章才能给便当呀~~~~一写开就收不住笔,驾驭能力还上有待加强啊~
趁放假这几天,好好更几章——主要是上榜了,不努力不行(泪目)~~~~
正文 337上京被围
时间回到三月;当南廷宋军停驻在苏素海甸整顿时;其他诸路仍在加紧进军。
三月初十;草原联盟军终于攻下肇州城,打败援城的金军,往上京都城进军。
当进军到距离都城仅五十里的宜春县时,遭遇到戍卫京都的女真京帐军伏袭,被两万京帐军打得溃不成军;一直退回到肇州城才喘下气来。
这一战;草原联盟军损失了将近一万人,整合肇州城的留守部队;还余下三万人马。诸部族族长商议后;决定暂时驻城不进,观望时机。
完颜宗干率领的京帐军打了一次大胜仗;金廷为之振奋,上京城内低迷的士气也得到了回复提升。
但各地失守的战况让金廷才刚振作的精神又沉了下去。
进入三月中,大部分地方不再落雪。虽然天气仍然寒冷,厚逾一尺的积雪仍然覆盖道路,但没有雪暴的天气给诸路进军减少了最大的阻碍,行程都加快起来。
而对金军来说雪暴一直盘旋在头顶,士气仿佛被风雪刮到了天边,再也扯不回来。
金国皇帝的薨逝、完颜宗翰的死亡,让女真人的军心前所未有的狂躁,就仿佛困在雪地的野兽,在预感到要死亡前的一种混乱暴躁。
这种狂躁让女真骑军在战斗之初爆发出凶猛如虎的战斗力,但战斗的节奏呈现一种狂乱的状态,完全没了章法。女真将领已经无法掌控战场的进退,而这种狂躁下的凶暴无法持久,很快被掌握战斗节奏的敌军破开阵形,分割围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