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gl]凰涅天下-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希颜伸手接过,微笑,“多谢。”
萧素然声音如雪湖,清澈中蕴着冰冷,“三十年后,我会来找你。”
“好。”卫希颜微微一笑。
萧素然又深深看了她一眼,足尖点地,身姿如掠湖轻鸟般没入宫幔后,跃出后殿,无声而去。
卫希颜徐步走上丹墀,在冰凉宽阔的金漆御案上盘膝坐了下来,意态悠闲地阖目养神。
片刻,步声沉稳,伴随着踉跄慌张的小步。
卫希颜睁开眼眸。
雷动负手立在大殿前的广场上,雄姿英伟,仿佛气势宏阔的高宇朝殿都被比得矮小了下去。
在他身后,年少的金帝完颜亶被雷暗风扯着胳膊往前,仍带着稚气的脸上惊惶不安。
“君来迟矣。”卫希颜语声淡致。
雷动目光扫过她身前的黄绫小包,浓黑刀眉一扬,蓦然仰首大笑,声震殿宇。
片刻,笑声歇止,雷动沉浑的声音道:“没想到,萧翊之徒竟会将玉玺拱手奉上。”
萧翊之徒萧素然,金国国师唯一的关门弟子,完颜晟托付国印的护玺使。
雷暗风握拳咬牙,惊雷堂先后派出了十名高手潜入金宫夺玺,却都折于萧素然手下,甚至他亲自出手也吃了不小的亏——这个萧素然,身手绝不在当年的雷夜雪之下。
“人情不好欠啊。”卫希颜悠悠道,脸上没有半分得意之色,清远目光望向殿门外的青白天际,“此女不出十年,必成宗师大境。”
她没有细说,雷动心中却已了然,能被萧翊收为唯一徒弟——完颜宗弼只是记名弟子——其资质悟性必然不凡,但能否成就宗师大境,不仅仅在于资质悟性,还取决于道心,而被卫希颜这么断言,想来道心也坚如磐石。
十年成宗师,若二十年、三十年……或会超越萧翊。
雷动轩眉,“这个人情果然不好欠。”
说着身影一闪而没,未几,飘然而回,左手提两坛酒,右手执两只翡翠盏。
手一扬,一坛酒、一只盏,如轻羽稳落御案。
“枯候无趣,不如饮酒。”雷动扬声豪迈。
“善。”卫希颜拍开酒封,欣然倒酒,“希望这坛酒饮完,该来的人都来了。”
两人一殿内,一殿外,徐斟徐饮,洒脱至极。
当耶律大石带着亲兵大步跨上乾元殿的白玉石台阶,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他脸色僵了僵,手指蓦然握紧刀柄,转而又松开去,大笑着迎上前,“雷太师怎么不入殿?”
他目光穿过大开的十六扇殿门,当然看见了盘坐御案的卫希颜,这话便含了挑拨。
雷动睥睨目光扫来,声音沉浑威致,“大宋先至,总要礼候诸盟国。”
耶律大石噎了下。
敢情当自个是这里的主人了!
他哈哈仰笑两声,咽下这口气,遥遥点头向殿内的卫希颜致意,便也负手站在殿前广场上,等候其他两路统帅的到来。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终于要分赃了~~~
抓虫重更一下。
正文 343上京协议
乾元殿的殿堂广阔;内部建构形同宋式;但殿顶是帐篷式的穹庐;穹顶分方向开着八个天窗,镶嵌着宋朝买来的透明琉璃瓦,早晨的薄阳穿过明瓦,透入到大殿上。
大殿内又点起了一百二十枝烛台,是出自大宋的龙涎香烛;烛心灌入了珍贵的龙涎香;不仅将宏阔的大殿照得如夏日般亮堂,还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
不过;此时殿中的人都无心欣赏这馨香;各怀心思,虽然殿堂明亮得纤毫毕现;但人心诡谲和内里暗潮却无法照现。
这已经是城破后的次日早晨。
城内顽抗的女真军已尽数被歼灭,完颜宗磐等女真将领战死,只有完颜宗干率万余女真残兵从北城东门突围,仓惶逃往上京路北部的蒲与路。耶律大石派耶律余睹率两万人马追击,自己坐镇乾元殿与其他四国统帅商讨战后利益的分割。
此刻大殿正中置了五张金漆雕饰的高案、锦椅,五路大军的统帅各踞一案一椅,彼此相距一丈,成一横列开,面向丹墀御座。
高殿御案前,一幅长三丈、阔两丈的金国详细舆图被横展开来,由五位统帅各自的亲兵或侍卫分执一角,另有五人手执笔毫色盘侍立一侧。
卫希颜的坐位居中,也表明她代表的南廷宋室将是最先的利益分割者。
耶律大石一双鹰鹫般的目光里隐藏着锋锐,其他两路统帅——西夏晋王察哥和高丽北面军都统朴元成的面色也都肃沉着。
各路攻打金国遵循的原则是“谁先占谁得”,而攻占上京商讨分割利益,也要遵循这个原则——谁先破城,谁先攻下金宫,战利分割上谁就占先。
而南廷宋室占了先,北廷宋室其后,再其后是辽、高丽,西夏察哥竟是最后抵达乾元殿的。
卫希颜暗里忖度,西夏人约摸是被北廷军下了绊子,或是被北军在西面城抢占了地盘,才被阻滞得最后攻入皇宫。只不过在金国利益分割上,北廷与南廷的冲突不太大,即使南廷占先,对北廷也无多大威胁,相对而言,倒是和西夏相争更多,趁着攻入上京之时先坑西夏人一手,是很有可能的事,大约,这也是北军攻打皇宫迟于南军的原因——若论暗线内应,北廷职方馆不会弱于南廷方舆司。
她手指慢慢地敲打着扶手,盯着丹墀上的舆图,声音清淡却不容置疑,“曷苏馆路、曷懒路、速频路,以金京为界的上京南路,皆归本朝。”
高丽统帅朴元成差点没跳起来,上京南路都分了南廷,他们高丽还占什么?况且,曷懒路的曷懒甸现下可是他们高丽占着,难道南廷还想从他们口里夺食?
但他最终没跳起来,按战利分割规则还不到他说话的时候。他强行按捺下怒火,紧紧攥着扶手,寻思着若与南廷争夺上京南路,可以拉到哪方作盟友。
耶律大石的脸色也不好看,曷苏馆路、曷懒路、速频路倒罢了,虽然以前也是辽国的领土,但毕竟偏远,然而上京南路尽数划归南廷,犹如在他心上划刀子。
西夏察哥暗地松了口气,这些地方跟夏国利益不相冲。
跟着,雷动提出北廷的利益分割,包括——
隶属西京路的大同府长城以北的地域和宣德州,隶属北京路的泽、宗、利、锦、义五州,隶属东京路的广宁府和沈州,隶属咸平路的咸平府南四县和韩州,隶属上京西路的信州、隆州。
除了卫希颜外,耶律大石、察哥、朴元成的脸色都阴晦如雪天。
北宋国胃口太大,也不怕被撑死!
三人心里齐齐咆哮着。
耶律大石强吸口气按下怒意,利落又强横地提出大辽国的利益分割,同时也是对南北两宋分割要求的一个回击——
临潢府路及其以北的西北路招讨司、乌古敌烈司——原属辽国上京道的地域;蒲与路、胡里改路、上京路、咸平路四路,以及与临潢府路相邻的北京路大定府,均归回辽国。
耶律大石忍痛让出了曷懒路、速频路、曷苏馆路、婆速路、东京路和西京路的剩余几州,但坚决维护上京路和咸平路的完整,包括北京路也不能与北廷和西夏尽数割去。遂与南廷和高丽的冲突便集中在上京南路,而与北廷、西夏的利益冲突则最大。
列在第四序位的高丽统帅朴元成毫不含糊地提出,包括婆速路、东京路、咸平路贵德州,曷懒路曷懒甸、上京南路会宁府两县划归高丽。
西夏察哥早就按捺不住,他脾气本就暴烈,一巴掌拍在高案上,声音在大殿里震响,“西京路的云内州、丰州、长城以北的大同府、宣德州,北京路的大定府、兴中府,咸平路的咸平府北四县和韩州,上京路的隆州,全属大夏。”
便见御案前的巨幅舆图上已经五色圈子齐集,代表南廷的朱色、北廷的黄色、辽国的黑色、高丽的蓝色、西夏的青色——五色圈子拢住了金国辽阔的地域,很多地方都先后有好几色圈子迭加,显见这些地域利益分割冲突。
这一天的会议当然商讨不出结果,可谓不欢而散。
但各方都已经提出了利益要求,接下来的细节商榷就是各国谈判使的事了。
接下来的日子,金国乾宁殿好比热闹的菜市,五个国家的谈判使团在殿内捋袖子喷唾沫,差点没打起来——“寸土必争”,真正体现了这四个字。
谈判期间,五国兵马也没闲着。
五路大军各遣出一万到数万不等的人马,执着金国皇帝签署并盖国玺的投降诏书,奔往后方,会合看守后路的军队,向还没有陷落的城池受降——因乾宁殿的谈判还在争议中,哪国兵马抢得快,受降的地盘就是谁的,至少占了先手,就算以后撤出,财货资源也已掠夺一空。
而在抢地盘上,显然南北两宋占了先,就在四月十八日的上午,南北两廷的兵马就执着投降诏书分赴后方,而直到四月二十日夜里,在三路统帅着急上火的催促下,才拿到了这份“姗姗来迟”的投降诏书,各自咬牙切齿不已。但谁让玉玺和皇帝不在自己手中呢?——耶律大石、察哥、朴元成想起这事就呕血。
说起来辽、夏、高丽三军攻打上京城都付出了颇重的代价,反观南北这两宋,攻城的前几天只吆喝,而他们损兵折人,到后来却是宋人最先攻入城,又抢占了皇宫,国库和皇宫的财物宝货大部分都被两宋掠了去,怎不让人呕得吐血?
偏生他们还没法发作,只能忍下这口气。
其一,辽、夏、高丽三军都是一路突进,还有不少地方仍在金人手中,如果不尽快出诏受降,就如背后芒刺,不能安心。而送到各路宣降的诏书必须有金国皇帝签押并盖国玺大印,否则若被指为伪诏在受降时就可能发生意外,必需得到南北两宋把持的投降国诏。
其二,南北两宋军力强悍,即使他们三国大军联合施压,恐怕未必能压得下两宋联合,更何况,他们三国兵马也不是没有矛盾,尤其辽国与西夏,为了北京路的领土归属争得厉害。
总之,五国大军各怀心思,在争取盟友的同时,也时不时暗里踹对方一脚,利益之下,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仇敌。
而这时,在咸平路尚未失陷的懿州,完颜宗辅等来了完颜宗隽的勤王兵马,两路集合起来约有十一二万军力,女真甲骑却只有四五万人,上京城破、皇帝被俘的消息已经四散传开了,勤王大军也已人心不稳——王都没了,还勤什么?
完颜宗隽和完颜宗辅两人都不甘心投降,但军心已经不稳,若挥师夺回京城只怕没多少人追随,而且与攻打京城的五国大军相比兵力不足,所谓夺回京城无异于自投罗网。
两人私下密议,最终决定带军北上,从咸平路和临潢府路交界的兵力空虚地带穿过,再突破辽军的防线,往蒲与路和完颜宗干的余军会合,蛰伏东北再做长远打算。
二人计议一定,便立即行动,将凑拢的十二万“勤王”大军分为两部,一部是人心动摇的他族军,共计六万余人,分两路,一路遣出去攻打北廷宋军占据的咸平府城,一路遣去攻打夏军咸平府归仁县;余下的五万多人马全是女真军,包括阿里喜,悄然从懿州出发往北,穿过咸平路与临潢府路交界的草原,往东北行去。
攻打咸平府城和归仁县的两路他族军攻城受挫,回过神来便知受骗,女真大军根本没有在后面,心中恼恨加上士气一泄,索性投降。
这时,完颜宗隽和完颜宗辅亲率的逃亡军已经进入临潢府长宁县东北的草原,昼夜行军,不敢多停。至四月三十,终于越过临潢府界,跨入上京路的肇州境,抵达长春县南面的白马泺——在这里,却未逃脱辽军。
一场大战,双方死伤惨重,但完颜宗隽、宗辅仍然带着二万七千人马突破了辽军的封锁。抱持着冲出去才有活路的破釜沉舟之心,一路拼杀突破辽军重重阻截,最终只余不到万骑突围奔进蒲与路,而辽军也付出了四万多人的伤亡代价,给正在戮力重建辽国的耶律大石又蒙上一层阴霾。
金国各地不断在宣诏受降,大体上投降诏书一至,绝大部分县城和部寨都开门开寨出降,少数地方有反抗,但对于整个金国而言,只是不起眼的小浪花,很快就被压平下去。
至五月中,庞大的金国地域被五国兵马瓜分占据,即使没有出兵占据的部寨也向最近的占领军县城或州城呈上了降书。至五月下,蒲与路总管府也向耶律大石的大辽国呈上降书,表示接受大辽国的羁縻。
金国完全覆灭。
至于完颜宗干与宗隽、宗辅会合后的女真残军,已经逃向了蒲与路辽阔的北方,那里气候酷寒,森林广袤,千里渺无人烟,即使蒲与部的族人都很少涉足,女真人逃入到莽莽丛林,追击的辽军要想彻底清剿绝非易事。
当然,这只是耶律大石要头痛的事。毕竟,蒲与路是归入辽国的羁縻部——其他四国对此都无争端。
到六月初的时候,谈判争吵五十天的国土分割终于落定。
南廷分割了金国的速频路、曷苏馆路,曷懒路不包括曷懒甸的所有地域,曷懒路与上京路会宁府相邻的三百里地域。
高丽得到了曷懒甸,但相应地不得不放弃上京南路——会宁府的领土要求。这是南北两宋加上辽国三方共同施压的结果,高丽只能退步妥协。除此之外,还分割到整个婆速路,以及东京路的辽阳府和澄州、贵德二州。
北廷得到了金国东京路的广宁府和沈州,咸平路的咸平府南四县,北京路二分之一的州县。
西夏为了得到长城以北的大同府和宣德州,不得不将北京路的占据领土让出一半,与北廷置换。至此,西夏的领土扩张到了阴山以南,与汪古部毗邻,东面则扩张到北京路的兴化县(河北承德),相当于向东扩进了一千里。
余下则是辽国分割得到的领土,比起其他四国分割的领土,是最大的一块,但与以前的辽国相比,领土缩水了三分之二——耶律大石实在是欢喜不起来。
上京城的归属最终给了辽国,但四国兵马攻破金都不能没有“辛苦费”,虽然耶律大石很想咆哮“金京的财货都被你们掠光了,还想要什么补偿”,但战利品是一回事,补偿费又是一回事,要想其他四国兵马乖乖退出金京,耶律大石就得给“破城辛苦费”——每国补偿三十万铜钱。
西夏、高丽都要银钱,南北二宋提出可用汉户作抵,并标出详细价码,匠户、农户、商户各值多少钱。
耶律大石财政吃紧,虽然知道这些汉户比银钱更值钱,但此时能省钱却是最好,遂按价码交付汉户,均按整家人计算,男女老幼各有价码。
至六月十五,一切分割包括补偿全部议定,五国统帅又坐回乾元殿内,共同签署五国领土分割协议,史称《五国上京协议》。
签订协议的当夜,卫希颜与雷动在城外的松蓬山顶赏月。
这一夜,两人谈了什么,无人知晓。
但长城之外,再次风起云涌。
而整个北方的局势,也在这一夜的对话中奠定。
卫希颜独立树梢,仰望十五圆月,衣袂在夜风下簌簌翻扬。
北方已定,接下来就是……
作者有话要说:接下来,是什么哩?哦哦,金国篇终于结束,撒花~~终于搞垮一个,下面继续,再接再厉……~~~
正文 344大功难赏
从六月二十日起;两宋、夏、高丽四国兵马陆续撤离金京;押着一车一车的金银财宝迤逦出城;宋军队伍还有上万拖家带口的汉户,极其浩荡地开拔出城,将满目疮痍的上京城留给了同样满心疮痍的新辽国君主。
六月二十五日,尚未正式登基但已行帝令的耶律大石废去金都上京,保留会宁府之名;授任耶律余睹为会宁府留守;驻守一万兵马,耶律大石则率辽军及诸部落联盟军班师回临潢府——重为辽国京城;复名上京。
接下来;新辽国忙着皇帝登基大典,并安抚犒赏草原及大漠诸部;而南北两宋廷的国内早已掀起了沸腾的热潮。
“这是辉煌的战争!……”
“这是足以载入史册的胜利。……”
“王师洗雪国耻,大宋恢复光芒。……”
“灭强虏,长城之外亦有汉土,功勋之业可追汉唐。……”
这场战争灭亡了一个疆域盖过宋朝并且武力□宋朝的国家,这是宋人最为之振奋的,用报纸上的评论来讲,这是“灭化外强虏,重建‘中国强盛,四夷咸服’之精神。”
在这种举国狂欢的情绪之下,似乎任何褒赞都不过分。
报纸的激情评论,民间的激动议论,朝堂的鼓吹赞词——无论是对皇帝英明的赞颂还是对王师威武的赞扬——这些都毫无疑问地将卫希颜的声望推高到了一个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她在大战之前的那些战斗动员言辞,都被随军采撰一字不落地记下来,传回国内发表到报纸上,令人读之鼓舞,又引发深思,随着战争的最终胜利,这些言辞也深深刻入人们脑海,成为一种隐形的精神力量。而这些生动深刻的战争动员,让远在海外的卫希颜拉近到报端,仿佛近在眼前的清晰,伴随着恢宏的战争场面,伴随着铁流般的铿锵推进,坚不可摧,屹立成一道丰碑,令人仰望。
赵构扔下报纸,宽大的赭红衣袖一拂,黑檀漆金的御案上便“哗啦”飞下四五份报纸。
“都下去!”
伴随着皇帝低沉的声音,御书房内仿佛蕴着无边的寒意,两名内侍心中抖颤,立刻疾步无声地退下。
赵构微闭着双目仰靠在御椅子上,经历过功盖先祖的狂喜和朝臣捧颂的飘然之后,赵构心中的喜悦渐次淡去,代之而起的是一种焦虑忧患,他不得不考虑,如何封赏卫希颜?
大宋军功向来以曳北之功为最,而卫希颜这次的曳北军功实在太大,不仅是一场战争的胜利,而且是灭亡敌国并分割几千里领土的浩大军功。
这个军功怎么封赏?
论爵位,她已是国师,秩比亲王;论职官,已经是武职官中最高的枢密使;论文官阶,她在黄河一战后就被靖康帝追赠为太师——虽然人没死封赠却不可剥夺,而太师已是文官的最高官阶;论武官阶,当年收复洛阳后她就已晋位武官最高阶太尉。
还有什么可封赏的呢?
不止赵构焦虑,很多朝臣在庆贺赞颂之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卫希颜还没回国,皇帝和政事堂已经头痛起来。
***
南军撤出金京后,卫希颜并未立刻回国,还有许多后续事宜需要她安置处理,包括收服桀骜不驯的东海女真速频部,开发利用新的资源,军队的戍守轮换,新领土军镇民治的宗旨,商路的建立,大将的封功赏级,等等。
所幸这些不是她一人料理,名可秀与僚臣已经制定了详细的治略发过来,相应的治州文臣也将陆续任命派遣,卫希颜主要操心的还是军镇之务。
南军占领的新领土已经更名为三州——曷苏馆路为辽东州,曷懒路及毗邻会宁府的三百里土地并属一州定名为吉林州,速频路更名肃慎州——女真族源自于两千多年前归属中原周王室的“肃慎”一族,以此定名,即表示女真自古就是中原统辖,如今是回归中原,而非侵占。为了研索这些资料,秘书监的修撰们费了不少精力,最终从史料中刨出的女真起源让政事堂很满意,立即贯以名之——文官们一旦用心,那些精巧心思便将速频部的女真人给绕了进去,觉得“肃慎”这个州名好,原来他们速频女真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呀,两千年就臣服归属周王室,这对速频女真来说反而是值得骄傲的事,表明他们的祖先在两千年前就已经“化夷为华”了。
八月,治理三州的文官陆续渡海抵达,卫希颜分别在统门营与乙离营港口接见这些文官,移接三州事务,交待海外州文治武功的要略,与内地州治理有何不同之处,哪些是必须顾忌且不可违背……嘱咐、鼓励,又敲打、告诫,如同对待初至南洋瑞宋州的那批文官,很是“生动深刻”。
九月,卫希颜启程回国。
随同她班师还朝的是六千名轮假军士,都换上了崭新军袍,身姿笔挺,意气高昂,只有六千人,那股军威锐气却比六万人还要浩荡。
赵构亲率百官至钱塘江北的南土门外迎接。
当日,万人空巷,蜂拥而出,喧天的乐声,热闹的人群,威仪的军姿,构成了一副得胜还朝的盛况景画,足以让坊间百姓津津乐道好几日。
相比将士们端严面容下心中沸腾的兴奋,无论是皇帝亲率百官迎接的尊荣,还是数万百姓欢迎的盛大喧腾,都无法令卫希颜的心神波动分毫,看在别人眼中,卫国师依然是清远疏离的感觉,仿佛世间的功勋荣华于她而言,都只是天际的浮云,只是淡淡看一眼而已。
“卫国师还是一如既往啊。”立在百官中的学士承旨谯定捋着雪白的胡须,唇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