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弗卡斯想了想道:“姜先生,如果你把贵国的产品集散地选择在这里,你们里斯国的商人在这里受到绝对的保护,不会有任何人敢伤害。另外在税收上享受优惠,只收取你们10%的入境关税,正常的情况下原本是要收取30%的关税。最后就是苏伊士城是是你们东方里斯国商人的自由贸易港,货船、人员进入任意进出,不需要办理其他相关的手续。”
姜松微微一笑,知道这差不多是对方的底线了。这和国民待遇没有什么区别。特别是在关税方面,对方让不真的大。任何一个国家所收取的关税都不会仅仅10%,都会远远高于这个税率。
“弗卡斯城主阁下,你的建议非常的好,我对此表示赞赏。不过我还有几点小小的要求。一是在时机成熟时我准备在这里成立一个联络处,在联络处的地盘内不受东罗马法律的约束,当然,我们也不会做什么违法犯罪活动,这一点请你相信,只是这代表一个国家的荣誉是不可随意侵犯。二是阁下所需要的产品我们每次都会尽量满足你的需求,这一点也请阁下放心。三是希望阁下能通过关系向其他地区、国家的商人发出邀请,说这里是我们产品的集散地,我们也要在这里寻找一些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产品代理商。四是我们的的产品交易按到岸价格结算,税收的事让购买产品的商人负责上交,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我们购买你们的产品时也会要求出售方按离岸价格交易,那样所应上交的税收是由销售方承担。就是说我们要执行离岸价和到岸价二个体系,我们不想为了税收的事让你们觉得我们偷逃税,这些事都由你们这里的商人负责上交、处理。”
姜松当然不愿意和这里的税收部门打交道,这些事能避免当然最好。毕竟在这里是人家的地盘,稍稍找点事是非常容易的,何别让人抓过失呢?把麻烦都丢给对方处理是最好的选择。
“姜先生,你的提法我没有任何意见,只是如果我这里的商人到你们里斯国进行贸易的话,你们给我们什么样的政策呢?”
呵呵!
“弗卡斯阁下,这一点你放心,合作是公平的,既然你给我们10%的税收优惠政策,那我同样也会给你们10%的税收政策,你们的商人在隋朝境内同样受到保护。离岸价或到岸价模式同样适合你们的商人操作。”
贸易本来就是公平的,如果只想占便宜,不想给对方同等的政策谁会愿意和你玩,这一点任何朝代都一样。况且,此时苏伊士这地方能造出象五牙战船那么巨大的船只吗?那些些小船只敢前往中原一带吗?
“好!”
“弗卡斯先生,其实允许我们寻找各地区和国家的产品代理商,对苏伊士城来说是大有好处。这样的结果是大家各自主导市场,不相互窜货,在价格上有保障,利益同样也有保障。在此前提下,苏伊士城会在税收上增加太多的份额,这里一旦成为我们产品的集散地,西洋一带的商人就会大量涌来,对这里的餐饮、食宿、产品销售都是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弗卡斯比姜松想的还远,一旦这里成为东方产品的集散地,不仅仅是税收上的暴赚,关键是城主大人能通过这个平台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和各地的高官贵族有机会密切交往,其影响力不用说都明白。
“姜先生,你说的不错。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大家都有好处。”停顿一下后,弗卡斯望了望姜松一眼后继续道:“姜先生,能把埃及的经营代理权给我吗?”
姜松心里早就估计到,这丫的肯定是要埃及这个省的代理权。至于其他地方还真的不敢多想,毕竟需要大量的人手和傍大的资金。再说了,大家都赚钱事情就好办,如果钱都让一人全赚了,那别人会怎么看,肯定是想办法找荘子。
“弗卡斯阁下,埃及省的市场由你来操作是最好不过,相信在你的操作下,我的产品在埃及省会有极大的销售。”
“姜先生,谢谢!”
听到姜松和弗卡斯二人达成一致,老卡立刻让人起草合作协议,用二国的文字分别书写。把双方具体的内容都细说明白。姜松和弗卡斯二人分别在协议签上大名,这就算是协议生式生效。
旁边的房玄龄小声道:“老弟,你的协议怎么不盖公章呢?”
姜松差眯暴笑出声,这种协议有屁用,只要弗卡斯当城主,这个协议就会一起生效。如果更换一人的话,就算是盖上皇帝的章也没有用。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利益均沾决定的。
“大哥,西洋诸国的协议、合同之类的文书都是代表人签字就行了,不兴盖什么公章。再说了,这不过是咱们和苏伊士城达成的一份协议罢了,没有必须盖什么公章。”
接下来当然是产品的价格谈判,这才是重中之重的事,也是双方最关心的事。对于这一点姜松不担心,毕竟有老卡在,老卡早把罗马一带的丝绸、陶瓷方面的产品价格向姜松细说过。姜松知道,丝绸在这里的零售价格是每匹差不多百枚金币以上,在这个前提下,姜松当然知道应该怎样谈判了。
“姜先生,你供给我丝绸价格是多少呢?”
姜松早在心中测算过了,如果按照正常的贸易的话,说收是非常大的一块,现在税收少的很多,那这税收的好处姜松当然想占点便宜。
“弗卡斯阁下,六十枚金币一匹丝绸,你觉得怎样?”
姜松报出价格后,身边的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等人惊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都用眼神傻傻的盯着姜松看,心里在骂姜松太黑了,真的太黑了!这和抢钱有什么区别?
第251章 举杯相庆
姜松也不是那种顺口乱喷的人,报出六十枚金币一匹丝绸的价格不算离谱。毕竟此时的西洋诸国一带的丝绸零售价格高达百枚金币,况且是有价无货的局面。之所以报那么高目的当然是有回旋余地,不能一下子就把价格报实,那样还怎么讨价还价。
弗卡斯摇头苦笑道:“姜先生,你没有搞错吧?六十枚金币一匹丝绸,这样的价格实在太高了,我们根本承受不了。你也知道我们还要找下家接货,下家还要找零售店接货。而且税收还要我们上交,这价格真的无法接受。”
姜松知道是高了点,却也不是很高,不会象弗斯说的那样无法接受。真要是那样的话,丝绸产品在西洋一带就不会是有价无货。再说了,西洋诸国都是一直在对外征战,从其他国家、地区掠夺到了无数的黄金、白银,手中有大把的钱,购买力根本不会有问题。
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等人都用鄙视的眼神看着姜松,都在心中暗骂姜松太狠了,你这不是把人家当成猪宰吗?李秀宁更是差点跳起来调侃姜松,心中也是骂姜松是贪婪之徒,居然报出那么高的价格,那比抢钱还直接。
“弗卡斯城主阁下,你也知道丝绸产品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要经过数百道工序才能成为产品。先是要种植桑树,随后是养蚕,几个月后才有蚕茧,接下来是浸泡、抽丝、纺织等数百道工序。丝绸在我们隋帝国也是非常珍贵的产品,价格也很高。我们不远万里运送到这里,中间要经过浩瀚的太平洋、印度洋,经历无数海盗的袭击,承受无数的狂风暴雨,一路上都死了好多人,这些人都要给予足够的补偿,近一年的航行,数千人的吃喝拉撒都是钱,这些费用加上丝绸本身的成本,我们其实赚的真的不多,每匹丝绸十枚金币不到。”
弗卡斯及身边的官员见松松说的很沉重,一脸认真的样子,都以为姜松所言非虚。如果是一匹上好的丝绸只赚十枚金币的话,确实不算高。
弗卡斯道:“姜先生,你所说的这些都是事实,大海上航行确实是危机四伏,面临太多的危险,这一点我不怀疑。只是你这个价格真的有点高,我们从其他人手中购买时也不过比你的价格高一点点。而你们是生产方,价格应该比那些经过无数道转手的商人要便宜吧!”
姜松一阵鄙视,什么叫高一点点,听老卡说外地商人经过无数转手后,就算是批价都需要九十枚金币以上,还无法弄到产品。当然,九十枚金币是税后价格,姜松谈的是税前价格,税收的事不由姜松负责。
“弗卡斯城主阁下,那你给个价格吧?”
姜松之所以要说那么多,就是要让对方了解丝绸产品真的成本高。在姜松的印象中,好象西洋人谈价格时都是一口价,很少有左谈右谈的情况。当然,随着和东方商业交往的增加,西洋人同样也学会了讨价还价那一套,都清楚东方人报出的价格水分太重。
弗卡斯小声和身边的几名亲信、官员嘀咕起来。声音不大,却姜松的耳朵中还是能听到,弗卡斯根本不知道姜松能听懂,甚至会说拉丁语。因为自始自终姜松都没有表现出来,都是让老卡翻译,这样一来弗卡斯根本就没有必要回避。
从弗卡斯几人的小声嘀咕中姜松明白,价格基本搞定。他们虽然感觉有点高,在姜松的忽悠下,真的觉得姜松所说是真的,不准备把价格压太多。
弗卡斯等人交流一翻后,微笑道:“姜先生,你的价格我们觉得有点偏高,我们只能出五十五枚金币一匹丝绸的价格购买你的产品。”
姜松知道这是对方的底线了,不能再讨价还价。再说了,这已经高出姜松和老卡二人的预先确定的五十枚金币一匹丝绸的销售价格。
弗卡斯的话让房玄龄、杜如晦、韦福嗣等人张口结舌,做梦都想不到对方会给出这么高的价格。在他们的心中能销售到二十枚金币一匹丝绸已经是高得离谱了,根本不会想到能卖五十五枚金币。
李秀宁更是在心中大骂姜松,后悔自己的老爷子怎么参加这样的好事。这么好赚的钱,却和唐国公府没有任何关系,让李秀宁心中一阵郁闷。
姜松心中肯定是同意的,只是表面上还是装出一付可怜虫的样子,象是自己被痛宰了一翻的模样。姜松一付悲催的神情,让身边的官员都差点暴笑出声,这太能忽悠了,对方都信以为真。
“弗卡斯城主,为了交你这个朋友,我这次就忍痛割爱,同意你所出的价格。不过你要为我保密,这个价格不能向其他商人说起,这是优惠你的特殊价格。”
姜松完全就是屁话,弗卡斯会为你保密吗?想想都不可能。当然,这样的话姜松不过是为了忽悠对方,让对方相信一切都是真的,真的被痛宰了,是亏本买卖。
弗卡斯见到姜松那可怜的样子,哈哈大声笑了起来,以为是真的占了姜松的便宜。马上很友好的站起来和姜松一个熊抱,轻轻拍拍姜松的背脊。
“姜先生,你这朋友我们交定了!我非常的喜欢你这直爽的性格,不搞什么阴谋诡计,谈判时很痛快。”
弗卡斯的话让李靖、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杜淹、韦福嗣、李秀宁、苏晓雅等差点把自己的舌头咬掉。这样也能获得对方的认同,还有那么多的好感,也太好糊弄了吧!
姜松没有理会身边人的惊讶,继续和弗卡斯商谈陶瓷、茶叶等产品的销售价格。陶瓷产品的销售价格也搞高,利润不错,特别是姜松自己带来的那些陶瓷产品,都是老卡按西洋人的习惯绘制出的花纹烧制出来的,更符合西洋人的口味,其销售价格比其他商家带来的陶瓷产品在价格上高了一个档次。
总的来说,陶瓷产品的回报也非常的高,特别是日常用的碗、碟子、水杯更是订货量巨大。而花瓶之类的陶瓷产品价格虽高,订货量小很多。当然,这只是弗卡斯的订货,其他地区或国家的商人还没有来呢?到最后是什么情况谁也不清楚,只是从弗卡斯的订货量上看,花瓶之类的陶瓷产品今后还控制一点,不能来太多。
茶叶有点出乎意料,并没有姜松开始时想的那么高的利润回报,虽然订货量也挺大的,其回报都不高,也就十倍左右的回报,扣除所有费用外,估计十倍的回报都不到。当然,也非常不错了,比在中原销售的回报高了好几倍。
该谈的都结束了,弗卡斯感觉非常的兴奋,呵呵一笑道:“姜先生,我们是否应该喝上一杯?”
“弗卡斯城主阁下,咱们当然应该喝一杯!”
姜松明白,西洋人事务谈妥后都喜欢喝一杯红酒表示庆祝,这是人家西洋鬼佬的习惯,姜松当然会同意,再说了,今天商谈的价格都让姜松意想不到,都大大的超出原告预定的销售价格,算得上是暴赚了一大笔。
弗卡斯官邸内的下人听到后,立刻端上红酒,姜松毫不犹豫的端起一杯红酒,和弗卡斯轻轻碰了碰酒杯,再和其他人相互碰了碰酒杯,这才小小的呷了一口红酒。
“弗卡斯城主阁下,这红酒是高卢国出产的吧?”
姜松是瞎蒙,在后世只知道法国红酒出名,世界上最好的红酒出自法国。此时喝到的红酒确实非常的好,当然就联想到是法国产的。
哈哈哈!
“姜先生,你对红酒很有研究,这红酒确实是高卢国产的。高卢国产的红酒是世界上最好的酒。”
姜松当然相信,毕竟后世地球人都明白法国是红酒的主产区,基品质是最好的,也是历史最悠久的。
姜松也挺敬佩高卢鸡的,在这个时代就能生产出如此好的红酒,最让姜松无法理解的是居然是脱糖,和后世所喝到过的法国红酒没有大的区别,虽然姜松鉴别不出酒的好坏,却知道技术真的很棒。
房玄龄、杜如晦、李秀宁、李靖、杜淹、黄舍人、虞世南、韦福嗣等人是喝过红酒的,那是从西域过来的葡萄酒,其口感受也不错,和眼前的高卢红酒当然无法相比。只是他们这些人喝不惯高卢红酒,这酒的味道和他们原来喝的完全是二回事,一种是含糖,一种是不含糖,口味怎么可能会一样呢?
姜松看到身边的人喝下高卢红酒后,其表情都露出惊讶的神色,这种惊讶不是说酒好,而是觉得这都什么鸟酒,难喝死了!姜松看到他们的神情,却懒得解释,也无法一下子解释明白,再说了当着西洋鬼佬的面解释,不是丢了的事吗?
“好酒!好酒!”又呷了一口红酒后姜松称赞一翻,不过确实是好酒,这一点没有忽悠人。
“姜先生,这酒是六十年以上的珍品酒,现在都很少能见到了。”
姜松相信,心中也知道红酒其实是有二种,一种是能贮藏的,这类酒贮藏的时间越长酒的品质越好,另一种红酒是不能贮藏的,只能喝新鲜的,越新鲜越好,一旦过了保持期就不能再喝。
对于红酒是否能贮藏,这一点不要说姜松身边的人不清楚,就算是后世的人知道的都不多。都以为红酒和高度白酒一样,贮藏的时间越长越好,其实这是要看是什么类型的红酒。在欧洲几十美分一瓶的红酒其实是不能贮藏的那一类。当然,不能说这类红酒不好,也有好的,只是不能贮藏罢了,区别就在此。
第252章 给美人买首饰
姜松放下手中的酒杯,事情基本谈妥,双方都达到了各自目的,算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也是到了告辞的时候,别指望西洋鬼佬会请你嗟一顿,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就算是真的请也是实行+制,西洋鬼佬才不会帮你埋单呢?这一点姜松心里很明白,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如果是中原人接待的话,生意谈妥后绝对是大吃大喝一顿,会热情主动的请对方,这一点是中原人的习惯,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这要怎么看。
“弗卡斯城主阁下,居然事情谈妥了,那我们就先告辞吧!”
呵呵!
“姜先生,晚上在这里为你们一行开一个欢迎宴会,到时候我会安排人前去接你们一行,希望到时一定前来参加。”
姜松在心中狠狠的鄙视一顿,什么欢迎宴会,不就是弄个Party,都是屁话!西洋人会这样客气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是人家西洋鬼佬觉得今天谈判很爽,占到了大便宜,想搞个集会庆祝一下。对于西洋人来说,Party这类事非常的普遍。
“弗卡斯城主阁下,到时候一定前来参加。”
出了弗卡斯官邸,姜松让老卡带大家在街上逛一下,欣赏一下苏伊士城的风光。此时的苏伊士城虽然比不上后世,却也算是相对繁华的都市,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这里成为一个重要的码头城市。
“老卡,如果有高卢商人来的话,咱们也购买些红酒回中原,这酒真的不错。”
“好的。”
“唉!臭姜松,那种什么红酒好喝,你不会是脑海进水了吧?大家都觉得非常的难喝,只你一人觉得好喝。要不你问一下大家?”
“晓雅,你觉得那高卢红酒好喝吗?”
苏晓雅是姜松的忠实者,一般情况下都会顺着姜松的话说,很少反对姜松的。所以只要是李秀宁在作怪,姜松第一个询问的人就是苏晓雅。
“姜哥哥,那酒……那酒挺好的,只是有一股淡淡的酸味。”
姜松听后傻眼了!这都说的什么话,那里来的酸味,那是人家红酒特有的味道。当然,后世一些红酒真的酸味挺重的,那是质量出了问题,真正上好的红酒,酸味是非常淡的。
程咬金则毫不留情的道:“少爷,那什么红酒真的好难喝。”
“老弟,那酒和中原喝过的红酒味道不一样,不太习惯。”
“老大,真的不好喝,味道怪怪的。”
“不好喝!”
姜松傻眼,除了老卡点头说好喝,没有人认同姜松的观点。
呵呵!
“告诉你们,这红酒少喝点对身体有好处,不象咱们中原的‘英雄醉’容易灌醉,对身体伤害太大。再说了,口感是习惯问题,只要多喝就会慢慢习惯,味道也是一样,都有个适应过程。”
老卡微笑道:“姜先生说的对,这红酒真的是西洋一带最好的酒,千多年前从波斯传到西洋诸国,最后引起高卢国人的喜爱,种植、酿造在西洋诸国中是最优秀的,其生产出来的红酒也是最好的。”
“老卡,找家好点的珠宝店,咱们得为秀宁、晓雅二女孩购买一点首饰,晚上集会时别让苏伊士的达官贵人觉得咱们寒碜。咱们也要把秀宁、晓雅二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姜哥哥,我有首饰的,不用买了。”
姜松摇摇头,知道苏晓雅、李秀宁身上的首饰都是以玉石为主,外加一部分金首饰,这在中原一带是主流。而西洋一带的主流首饰应该是白金、钻石,至于其他的玉石不是很看重。
“晓雅,既然到这里了,哥当然要给你们购买点西洋一带的首饰。”
“晓雅,不要白不要,反正是花臭姜松的钱,咱们接受是给他面子,别人想送都没机会呢?”
姜松差点昏倒,这都是什么逻辑?貌似是宰傻冒唉!
到了一家苏伊士城中最好的首饰店,里面全是高档货,白金钻石项链、手链、耳坠占有很大的比例,最难得的是钻石很大,有的居然达到二十多克拉,这在后世的话,绝对是天价,在现在的时代价格不算太贵重。
“臭姜松,这些首饰很一般唉?都是白银做的,黄金做的很少。”
汗颜!
这些首饰还叫一般,其做工非常的精湛,钻石也够分量,算得上是极品首饰了。居然把白金说成的白银,姜松差点被李秀宁的话给雷晕。
“秀宁,你不懂就别乱说,什么白银做的?那是一种珍贵的金属,叫白金,比黄金还贵重,怎么说是白银呢?还有这些钻石都非常灿烂,成色非常的好,重要的是足够大,这在咱们中原你见过吗?”
“姜哥哥,你说这是钻石、白金?怎么以前没有听闻过,也没有见过?”
姜松摇头苦笑,古代中原人只知道玉石、黄金最珍贵,那里会清楚白金、钻石也挺珍贵的。钻石、白金在西洋人眼中比玉石、黄金贵重多了。
“晓雅,钻石这东西很名贵,数量极其的少,特别是大的钻石更是很难碰到。至于白金就更稀少了,比黄金还珍贵。这二样东西在西洋诸国都是最贵重之物,那里是玉石、黄金能相比的。咱们中原一带基本不产钻石,只盛产玉石、宝石一类,更不产白金,所以中原人不清楚钻石、白金的贵重。”
虞世南苦笑道:“中原真的没有这些东西,只是看上去也没有什么贵重之处,真的很贵重吗?”
“大书法家,任何东西当你第一次见到时都会觉得不怎么样,其实是一个习惯、爱好问题。如果大家都觉得好,那你看时就会顺眼,钻石、白金你们没见过,当然觉得挺一般的,其实都是好东西,离开时建议你们都购买点回家哄老婆。”
“老大,看来各地的风土人情真的不一样,连爱好都不一样,物品的珍贵鉴别都有差别。”
“大书法家,别酸了,现在到西洋,有时间的话你自己多走访一下当地的民风民俗,了解一下当地的文化、习俗,你会得出自己的见解,现在说啥都没用,还是由你的眼睛告诉你比较好。我说再多都没用,不如你的亲眼所见所闻更有说服力。”
姜松见李秀宁、苏晓雅二女孩左看右看,就是不知道选购什么好。这也不能怪二女孩,毕竟这种白金、钻石她们太陌生,根本不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