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想见一下陆霸、朱玉强等人,看来只有以后再说了。从魏征发出信息也就一天多的时间,陆霸他们估计要到下午才能赶回来,姜松最后还是决定先启程,由魏征交待陆霸等人下下的事宜。
赶路的速度快不上来,姜松一行也只好慢慢的跟随车队前行。差不多走了二十天的时间,姜松一行才安全到达洛阳。
途中李秀宁一直忐忑不安。姜松也没更好的办法,只能是口头上安慰一下,让她按照想好的策略应负。
“臭姜松,要是我被老爷子赶出家门怎么办?”
姜松微微一笑,知道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太小,却也有可能。毕竟在古代在达官贵人的眼里,面子比什么都重要。女人在达官贵人、大家族的眼里根本就半文不值。
“秀宁,哥家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如果你真的没有地方去了,就到哥身边来吧!”
明知道身边有李秀宁呆着是颗危险的地雷,只是这种情况下,再危险的雷也得接下来。就算是彻底和唐国公翻脸,姜松在那种情况下必须出手帮助李秀宁。毕竟李秀宁落到现在的情境和姜松有关,姜松不可推卸的责任。
“臭姜松,你答应的话要记住,说不定真的走投无路时,只有找你了。”
“秀宁姐姐,你还可以来找晓雅,你难道准备忘记晓雅吗?”
“晓雅,姐姐怎么会忘记你,到时有机会姐姐会来看你的。”
姜松和房玄龄、杜如晦、杜淹、韦福嗣等人回家,虞世南在洛阳有家,当然要先回去。至于黄舍人,押运着为皇帝赚回来的大量金币向皇宫而去。
姜松帮皇帝赚回来的金币,应该进皇宫内库,不能进朝廷国库,毕竟投资的钱是从皇帝内库中拿出来的运作的。古代的封建王朝,什么事都是皇帝一个说了算,不过还是有内库和国库之分。虽然两者之间表面上看没啥联系,皇帝随时可以从二库中调配,按道理内库的钱是皇帝的私房钱一类。这次远洋贸易是皇宫内库出资,所赚的钱当然要进内库。再说了,这么涨脸的事,能让新皇帝亲眼看到金灿灿的大量金币,本身对姜松就是一件非常有利之事,不这样做才是傻蛋呢?
其实,皇帝、朝廷众臣都把姜松一行忘记了,都觉得出海近二年时间没有任何音信,估计葬身大海。派出商队随姜松同行的商家更是后悔无比,觉得这次真的亏大的,都是被姜松那小子忽悠的。随行商家的后台老板、家主也都觉得是船毁人亡,没有希望了。其中最伤心的是苏威老爷子和虞世基,他们二人都有亲人跟随姜松远洋出海。
姜松带着房玄龄、杜如晦、杜淹、韦福嗣几人回家到没有什么人惊讶。姜松的院子里也没有什么人,只有几名搞清洁卫生的下人,连大丫都被送回了大兴城,家里算是无人居住。
虞世南回到家里就不一样了,老婆、孩子激动得热泪盈眶。原本以为挂了的亲人,突然出现在面前,不激动才怪呢?就算是沉稳持重的虞世基,见到兄弟安全回家后,也是激动得老眼泪汪汪,兄弟俩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二弟,回来就好。还以为你们出意外了呢?”
此时的虞世基已经官居内史侍郎,也就是中书侍郎,是皇帝杨广的心腹,算得上是权倾朝野。当然,历史上对虞世基的评价不高,觉得虞世基为迎合隋炀帝的心意,喜欢逢迎拍马,虽没做过什么大的伤天害理之事,却被划成奸臣一类。
姜松的看法不同,觉得吹牛拍马屁是人之本性,谁让任何人都喜欢被人拍马屁。难道历史上的那些英雄、名人、大腕、大儒就不拍马屁么?答案是否定的。这就是一个市场需求的问题,既然大家都喜欢,为什么不允许人拍马屁呢?
凡是历史上大有作为之人杰、英雄、名臣,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都非常的圆滑,算得上是八面玲珑,其所作所为也是拍马屁一类,只是说法不同罢了。毕竟象魏征那样的人太少,是另类。就算是魏征,死后同样被圣贤之君李世民砸碑毁坟,下场也好不到那里。
“大哥,我们没有出什么意外,只是路程太遥远,海面上风浪巨大,速度比较慢。加上到了西洋后还要销售随行的产品,和罗马等国的商人谈事务,耽搁了些时间。”
“回来就好!朝中众臣都认为你们发生意外了,连皇帝都觉得你们真的出事,再也回不来了。”
“大哥放心,我们不仅圆满完成的出访的任务,还为皇帝赚回来了大量的金币。”
虞世南、虞世基俩兄弟从小一起长大,感情非常的好。虽然二人间的观念、观点、为人处事不一样,应该说是二个其然不同的类型,却并未影响兄弟二人间的感情。见到虞世南安全的回来,虞世基真的非常的高兴,二兄弟相互叙说近二年来发生的事,场景极其感受人,不时唉声叹气,不时喜笑颜开,酸甜苦辣全在脸上显现出来。
苏府,苏威老爷子的府上,苏晓雅刚一进入大门,立刻在府中引起轰动,惊叫声响个不停。丫环、下人纷纷奔走相告,一时间整个府上乱成一片。
苏晓雅的娘亲听闻女儿回来后,更是丢下手中的活就往外跑,母女二人抱成一团,幸福的泪水更是湿了一大片。
“乖女儿,你总算回来了!娘自从你走后就吃不香睡不着,每天为你担惊受怕,到寺庙里为你祈福。以后不准再出远门了。”
“娘,女儿不是安全回来了吗?”
听到消息跑出书房的苏威老爷子,见到苏晓雅母女二抱在一起痛骂不停,等了好一会不见停止,心里也是着急,毕竟苏晓雅虽是女孩,在苏老爷子的眼里可是宝贝,近二年没有音信,思念之情是可以想象的。
“好了!好了!孙女过来让爷爷看看。”
“爷爷!”
惊叫一声后的苏晓雅跑到苏威老爷子身边,立刻扑到老爷子怀里撒娇起来。看到孙女没有受到什么伤害,感觉比原来更精神,这下老爷子才放心。
回到家中坐下来,苏老爷子道:“孙女,那小子没欺负你吧?”
嘻嘻!
“爷爷,你说的什么小子是谁?”
“孙女,还能有谁,就是姜松那狂徒。”
“爷爷,你怎么能这样调侃姜哥哥呢?一路上都是姜哥哥在照顾晓雅,特别是在晓雅晕船的期间,如果不是姜哥哥的细致周到的服侍,晓雅真的怕是回不来了。”
接下来苏晓雅把近二年的经历,缓缓的向家人叙说,在苏晓雅的叙说中,家人不时发生惊叹声,有时家人却笑容满面,随着苏晓雅叙说的情节而变化。
李秀宁就没有虞世南、苏晓雅二人那样的待遇了,应该用悲催来形容。进入唐国公府后,下人、丫环也惊叫声不断。李秀宁让人把自己的宝马和从西洋买回来的阿拉伯马交给下人牵走,让另一下人抬着一箱红酒向官邸深处走去。
李秀宁见到唐国公李渊后,马上恭敬的上前跪拜,把礼物呈上。其他人虽然都想和李秀宁叙说离别之情。
唐国公李渊则阴着脸暴呵道:“带进去!”
李秀宁见到亲人的激动心情,迎来的却是唐国公李渊冷若冰霜的暴呵,心情一落千丈。接下来没有什么好说的,李秀宁被强行进行体检。这才是唐国公李渊最关心的事,一旦李秀宁不是完好之身,等待李秀宁的结局会非常的惨。
体检的结果表明李秀宁完好无损,这才让唐国公李渊稍稍松了口气。不过接下来的的话让李秀宁更是痛不欲生。唐国公李渊给李秀宁下了禁足令,不准李秀宁再踏出闺房半步。
第288章 太监升官
李秀宁被唐国公禁足不准出闺房,没有感到任何的不满或意外,这个结局早在意料之中。李秀宁此时担心的是出嫁一事,在唐国公的强压下,她的婚姻大事是无法再逃避,有可能会在近期内和柴绍成婚,这才是李秀宁最忧心之事。
李秀宁并非是讨厌柴绍大公子,柴绍人其实也不错,长相甚至比姜松还俊俏。只是自从认识姜松后,李秀宁从姜松身上看到了认同感和平等的权利。姜松的一些观念非常的稀奇古怪,甚至是超前,和正常的一般人不一样。在姜松在眼里没有男尊女卑的概念,这才是最吸引李秀宁的地方。
作为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娘子军主帅,有主见、想法是正常的,否则也不可能为唐帝国打下那么大的地盘。李秀宁如果是男子的话,历史记载的功勋绝对超过唐初的二十四开国功臣中的任何一人,甚至比李建成的功劳还要大。
因为是女儿身,所以历史才抹杀了李秀宁对于唐朝建国所立下的巨大功勋。甚至连史记上都没有记录。
皇宫内,黄舍人求见新皇帝杨广。刚开始时杨广没有反应过来黄舍人是谁,还是身边的太监提醒才明白,是跟随姜松出海远航西洋的小太监。
杨广微微一愣,原本以为姜松一行都挂了,突然听到消息还是挺激动的。特别是听说黄舍人押运着上百辆装载金币的马车来内库交付金币,这下更没有任何的迟疑,立刻召见。
黄舍人虽然是先皇的亲信,不过对于新皇帝杨广来说没有什么敌意,宫廷政变时黄舍人不在,黄舍人更不可能有什么阻挡。至于忠诚,谁都喜欢忠心耿耿的人,所以对黄舍人并不反感。
先皇归天,新皇帝已经上位,作为原来先皇身边的太监的黄舍人,当然明白怎样取舍,怎样向新皇帝表忠心。否则这么多年呆在宫内就真的算是白混了。
一见面黄舍人就跪下,拼命的磕头道:“奴才见过皇帝,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黄舍从姜松身上别的没有学会,溜须拍马这一套却学得炉火纯青,连姜松拍先皇杨坚马屁之言都学得一字不差。
任何人都喜欢听马屁之言,况且杨广还是位刚愎自用、很爱面子之君。听了黄舍人的马屁后,心里那个爽就无法用语言形容。脸上更是开心的大声狂笑起来。
哈哈哈!
“起来!给朕说说你们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接下来黄舍人就一五一十的把出海远航的情况,详细的向皇帝杨广报告。特别是海上风险之大,浪花之猛、险象环生说得凶险无比。黄舍人知道,必须把危险说得越凶险越能获得新皇的人赏识。困难说得越多越会捞到好处,这是常理,作为黄舍人当然明白其中的奥妙。所以把整个的过程说得惊天动地,鬼神哭泣,同时也美化了姜松的形象和能力。
“黄舍人,你说姜松这次为朕赚回来了二千多万贯钱,全都是金币?这是真的吗?记得姜松只从皇宫内库拿了一百万贯银子的本钱,怎么会赚回这么多的钱?”
开什么玩笑,二千多万贯,是此时隋朝境内一年的税收总额。这是朝野上下成千上万的官员努力的结果,而姜松则跑一趟西洋就赚回来隋帝国一年的财政收入,让任何人听了都震撼。就算是皇帝再有钱,也狠狠的被黄舍人的话吓了一跳,以为是黄舍人在吹牛呢?
“陛下,奴才那敢胡言乱语,这一切都是真的,押运金币的车辆就在皇宫外面。姜大人说,这钱是内宫出的,所以赚回来的钱要进内库,不能上交国库,所以让奴才押运着金币到皇宫里来,请皇帝示下。”
新皇杨广听后放声大笑,皇帝当然明白进内库和国库的区别。动用内库只需要皇帝一句话就成,如果国动国库的话,皇帝还需要朝中大臣同意才行。一旦动用过多,朝中官员会和皇帝争辩,甚至是反对。
杨广兴奋之余,对姜松更是好感顿生,心里在暗想,这小子真是会做事。如果姜松真把这笔钱上交国库的话,皇帝也无奈,总不能和众臣们去争议这钱是内库不是国库,毕竟都是皇帝一人说了算,天下都是皇帝的,进那一库都成,不好意思为这样的事争辩。
皇帝杨广暴笑后道:“走!去看看姜松那小子为朕赚回来金币。”
这么巨大的财富,杨广也是心动,心中的喜悦之情显现无余。特别是听说都是金币,那里会有半该的犹豫,都想第一时间亲眼看看金灿灿的金币。
得到皇帝的旨意后,上百车辆装载金币的马四娱乐入皇宫内库。杨广看着一箱箱搬下车抬进内库的木箱,兴奋之下亲自打开一箱盖。一道刺眼的光芒从木箱中暴射出来,眼前是尽是金灿灿的金币。
杨广接连开打开数十只木箱后,箱里都泛出金光闪闪的金币,大小一致。实在忍受不住巨大的诱惑,杨广拿起一枚金币放在牙齿上咬了咬,知道是黄金没错。
皇帝身边的太监、丫环同样如此,都被眼前的金灿灿的金币震得惊世骇俗,从来就没有见过如此众多的金币。只有黄舍人相对较平静,毕竟在西洋时黄舍人就震撼过,有了抵抗之力。
“传旨,任命黄舍人为内宫副总管。”
这下反到把黄舍人给愣住了!内宫副总管那就是皇宫内的二把手,绝对是皇帝的心腹,是嫡系中的嫡系。这是一个权利非常巨大的职位,甚至可以说是掌握着皇宫内太监、宫女生死大权之人,就算是皇帝身边的妃子都会巴结的人物,朝中重臣就更不用说了,不巴结成吗?
反应过来的黄舍人立刻跪下磕头道:“谢皇恩!谢皇帝陛下抬爱,奴才一定好好为陛下办差,视死追随陛下。”
“黄总管,姜松此时在什么地方?”
黄舍人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皇帝是叫自己,看到旁边的太监都用羡慕的眼神盯着自己时,黄舍人才明白过来,皇帝是在问自己话呢?
“陛下,姜大人此时应该在家中等候皇帝的召见。”
古代皇帝没有召见,谁敢硬闯皇宫见皇帝,那不是找死吗?正是由于这样,有些地方官员到都城来朝觐皇帝,有的一等就是数月都未得到召见的机会。谁让皇帝事情多,需要处理的事太繁杂。加上被朝中官员扣压的话,更是茫茫无期。
“黄总管,去把姜松那小子给朕叫进宫里来,朕要见这小子,都二年没见这小子了,朕还真有点想念。”
汗!
姜松要是听到这样绝对是暗骂皇帝无耻,什么想念?都是屁话、假话、废话,是看在眼前金灿灿的金币上才想起姜松。如果没有这些巨大数量的金币,皇帝会召见姜松才怪,都早把姜松一行人忘记得干干净净了。
“奴才遵旨!”
此时的姜松刚刚洗澡完毕,正在桌子边坐下来和李靖、房玄龄、杜如晦、杜淹、韦福嗣准备好好的喝一顿呢?
“老弟,酒你暂时不能喝,说不定皇帝会叫你入宫相见呢?”
“老大,玄龄兄说的对。此时你真的不能喝酒,皇帝见到那么多的金币,不召见你才怪,那可是二千多万贯钱,隋朝一年的税收总额。”
姜松摇头苦笑,知道杜如晦、房玄龄他们说的对,皇帝也是人,见到那么多的金币肯定会兴奋。按正常的思维方式,皇帝也会在第一时间召见姜松进入谈话。如果皇帝见到那么多的金币不召见的话,情况就不妙,等待姜松的结局不会很好。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清楚。
呵呵!
“你们太谨慎了,你们喝‘英雄醉’,我喝红酒这不成了。”
呆在西洋那么长时间,基本都是在喝红酒,不过对于喝贯中原白酒的众人来说,还是觉得‘英雄醉’比红酒好喝。特别是练武之人或士兵更是如此,觉得喝‘英雄醉’更爽,红酒味道有点怪怪的,不大习惯,关键是劲不够大。
杜淹道:“老大,新皇的脾气、性格咱们都不清楚。大家的命运全都在老大身上,你不能出现任何问题,酒以后随时都可以喝,今天老大还是忍忍吧!”
姜松知道眼前的当世人杰心里的想法,新皇帝杨广在这些儒生中评价一直不高,都觉得是杨广采取卑鄙无耻之手段,篡夺了原太子杨勇的位子。特别是在从江南返回洛阳的途中,听说了新皇帝杨广对几名兄弟下狠手,觉得杨广是心狠手辣之君。
姜松也听过一些传闻,不过姜松未当一回事。皇宫争斗本来就是你死我活,谁上位都会象杨广一样,不可能留下隐患。况且杨勇确实是起兵造反了,镇压是应该的,也是正确的,没有什么可非议之处。
封建王朝的皇位诱惑太大,皇权的诱惑太大,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抵抗的。特别是有机会争夺皇位之人肯定不会乖乖服从,都想冒险一争,这是人之常情。在皇位的争夺中采取任何卑鄙的手段都无可厚非,皇帝眼中无亲情、私情,更没有什么道义、仁慈之类的说法,有的只是残酷无情的血腥争夺。
“少爷,黄总管求见?”
第289章 别玩虚的好不
姜松听了家中下人的报告微微一愣!黄总管是什么人?姜松印象中不认识什么黄总管。不过姜松还是起身前往客厅想看一下来人,姜松才刚刚返回洛阳,怎么会有陌生人来求见,不符合常理,对方怎么会拿捏得如此之准呢?
客厅中只有黄舍人带着一名陌生的小太监,这下姜松感觉莫明其妙。难道站在黄舍人身边的是黄总管?不象啊!黄舍人坐椅子上,那人是恭敬的站在黄舍人身后,从什么地方看都不象是什么黄总管。
“黄公公,你老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丫的!你小子刚回洛阳城中,不赶快向新皇帝表忠心,跑到老子这里来做啥?你的钱财随时都可以来取,有必要这么着急吗?难道死太监还会怀疑姜松扁了你的钱财一成,真是的。
黄舍人在西洋赚到的数十万贯钱暂时放在姜松这里,等空闲时再来取。谁让黄舍人是太监,能直接进宫,押运皇帝金币进宫入内库的事当然是非黄舍人莫属。这事是商量好的,只是姜松觉得此时黄舍人不应该出宫,应该好好呆在皇宫内才对。
黄舍人还未开口,身边的小太监出声道:“黄大人现在是内宫副总管……”
“放肆!谁让你多嘴?”不等身边小太监把话说完,黄舍人暴斥一声。
微微一愣!姜松这才知道跟自己出海远洋的黄舍人升官了,居然一下子升那么多级,真是意想不到。官职的大小还是次要的,关键是内宫总管是个掌控实权的高位,其权力之大让人震撼。内宫总管职务,就算是当朝三公、宰相之类的一品高官都要巴结。
回过神来的姜松马上笑容满面的道:“黄总管,恭喜!恭喜!”
“永年老弟,你这是什么话?咱俩什么关系?你怎么也客气起来了,在你老弟的身边,奴家永远是你的大哥。咱们风风雨雨近三年,你对奴家照顾时常涌入眼眶。奴家有今天的成就同样是你老弟成全的,以后千万别说什么总管不总管,咱俩就是兄弟。”
黄舍人说的是真话,更是心里的话。一名小太监如果不是碰上姜松的话,根本不可能爬到内宫总管的高位。这一切都缘于碰上姜松,这一点黄舍人非常清楚。通过近三年的相处,姜松对黄舍人算得上是尽心关照。
此时黄舍人升高官了,做了内宫总管,成了手握重权的人,真正是位高权重。在姜松面前黄会人还是不敢托大,这不仅仅是二人有密切的友好关系。关键是黄舍人同样还继续需要姜松的支持,别的不说,仅仅赚钱方面就必须依靠姜松,跟着姜松既能赚到大把的钱,重要的是这钱来路正,不是非法所得,是合法经营所得,心里踏实。另外黄舍人毕竟是内宫高官,在宫外还是需要有支持者,这才能在宫里站稳脚跟。
姜松意想不到黄舍人会升任内宫副总管的高位,成上皇宫内的老大。这位子一般都是皇帝的亲信占有。看来皇帝杨广对赚回那么多的金币很兴奋、很开心,否则也不会提升黄地人为内宫副总管。
既然黄舍人都重用了,姜松自己应该不会太差,毕竟到西洋诸国出使、贸易姜松才是主管,功劳当然是最大的一个。
“黄总管,你老赶到这里来是准备把那些东西搬回家吗?”
黄舍人话是那样说,姜松只当做是对方客气。表面上不敢托大,还得尊敬有佳,这太监可不是好伯伯,电影电视里都是阴毒狠辣之辈,随时都会翻脸不认人。
正是因为如此,三年来姜松一直提防着黄舍人,很多敏感的事都不敢让黄舍人知道,更不会和黄舍人谈什么敏感话题。对于太监姜松一直没啥好感,觉得身心不健康的人,行事不按常理出牌,只要有利自己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老弟,那些俗物暂时放你府上,有时间再说。奴家这次是奉皇帝之命来请你入宫,皇帝现在就想见你。”
意料之中的事,如果皇帝见到那么多的金币不兴奋、不激动的话说不过去。正常情况下会在第一时间召见姜松,所以姜松不觉得奇怪。
“黄总管,那你稍等片刻,我更换一下衣服就随你进宫。”
这第一次见新皇帝成广总得衣冠楚楚,换上朝服,不能随意为之。虽然姜松非常不愿意穿朝服,却也必须更换,这是关键时候,在小的地方更不能出事。
“永年老弟,今后为兄还需要你大支持、关照!”
黄舍人明白,自己都升了这么大的官,那主管人姜松升官是肯定的,绝对不会比自己差。这一层关系必须延续下去,这对双方都有好处,这一点黄舍人心里明白,毕竟在宫里混了那么多年,人情世故非常的清楚。
“黄总管,你这什么话?兄弟才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