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靖话完后,大家都点头同意,只有罗士信微笑着提出不同的看法:“松哥,大家说的都对,只是有一件事必须马上确定,就是征招士兵的标准,没有标准怎么征招,不能是什么人都招进来,咱们要招士兵就得招身体素质强悍、过硬的,宁愿少而精也不能降低标准。你不是一直告诉小弟说走精兵路线,不能因为时间紧而降低征招士兵的标准。”
    姜松一直坚持精兵路线,姜松一直以为几只狼绝对比一群绵羊更具杀伤力,宁愿养几只强悍无比的狼,也不能养一群绵羊。
    呵呵!
    “士信的话是对的,咱们征招士兵首先就是要考核应征者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是成为精锐士兵的最基本要求,这一点不能降低标准。另外就是弓箭的水平,这也是重点考核的项目,最后就是骑术,最好是会骑马,那样训练时会省很多时间。”
    冷兵器时代,士兵的身体素质太重要,没有强悍的身体条件支撑别指望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这是前提条件。其次就是弓箭的水平,射箭水平的好坏不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必须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行。所以在古代优秀弓箭手都是军队中的宝贝,都是重点保护的对象,一般不会让弓箭兵参加近身肉搏,弓箭的远程攻击能力很强大,在战争中起重要的作用。
    中原一带,会骑马的人很少,只有边境地区才会多,毕竟中原缺战马,普通的百姓那有钱购买马匹来骑。马术的好坏是评价骑兵实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所以这次征兵姜松是很头疼的,原先以为能从左右卫中挑选出五千名骑兵出来,现在无指望了,只能靠自己训练。在大草原上作战,骑兵是关键的兵种,只有骑兵对能抵抗草原铁骑,靠步兵抵抗代价太高,不划算,不是姜松所想要的。
    李靖摇头苦笑道:“永年,身体素质、弓箭水平、骑术三项皆达到标准的太少,估计咱们能招到一千名都是非常幸运了。”
    罗士信反对道,“药师兄,这不一定,此时已经深冬了,边境地区肯定又会遭到草原铁骑的骚扰和掠夺。正常情况下,这个时期边境地区的百姓会向内地逃荒。如果咱们到边境地区征招士兵的话,不仅能征到身体素质好的,还能招到会骑马、会射箭的人,毕竟边境地区的百姓很多都会骑马,也会射箭,只是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已。”
    姜松听后有点迷惑不解,实施《杀胡令》后边境地区受到草原民族骚扰的情况大大下降了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士信,《杀胡令》还在实行吗?”
    “松哥,你们离开中原时间太长了,情况不清楚,《杀胡令》已经在去年就取消了,听说是东突厥的启民可汗派人来和朝廷勾通,朝中很多官员反对继续实行《杀胡令》,说什么太不仁义,是无耻的行为。”
    靠!
    “怎么会这样!”
    “松哥,你也别激动,这事是有原因的,朝廷为了消灭契丹人,答应取消《杀胡令》的前提条件是东突厥的启民可汗派铁骑进攻契丹。这是以胡制胡的策略确实取到了作用,契丹人真的被启民可汗消灭了。”
    姜松听后叹了口气,摇头苦笑道:“士信,契丹消灭了,意味着东突厥启民可汗的实力又增强了,契丹俘虏不都成了启民可汗的手下的吗?契丹的存在原本是可以牵制一下东突厥启民可汗,现契丹灭亡了,东突厥再没有后顾之忧。结果就是东突厥今后能专心对付、骚扰隋朝边境地区,这是得不偿失之策。”
    房玄龄淡淡的道:“永年,别生气,朝廷中就是有这么一波人,行事没有大局观,考虑多的是自己的利益好处,没有人真正为中原的百姓着想,这数千年都如此,你再急也没用,事情都过了,已经成事实,无法挽救。咱们还是继续研究征兵事宜,别生闷气了。”
    姜松想了想道:“宏基带上二名护卫到晋阳一带征兵,晋阳城中留下征兵人,最好深入到马邑一带,那里应该会有不少被突厥铁骑骚扰离家的百姓;士信带二名护卫到燕赵之地征兵;义贞也带二名护卫到山东一带征兵;药师兄到西凉一带征兵,也带着护卫上路。征兵时一定要注重考核身体素质,这一点不能降低标准。如果大家能在年前赶回来最好,最迟不得超过正月十五必须赶回大兴城,咱们新兵的训练基地就安排在那里。”
    “老大,我们几人呢?”
    “克明,你这段时间负责和相关部门协调一下,把所需要的各种武器装备、粮草、车辆等物资的手续提前办好。姐夫到小弟家叫二名护卫负责在大兴城征兵;执礼、老韦、大书法家都带上护卫在洛阳城周边地区征兵。我要赶回大兴城一趟,和那里的匠作坊协调一下,看能否为咱们专门生产一批武器装备,还有远洋贸易方面的事要和老卡商量,钱庄的事也要商量,事情太多,忙完后会返回洛阳城和大家汇合。”
    

第306章 书院名声大振
    姜松安排完后,所有人都立刻行动起来,刘宏基、罗士信、程咬金三人是马上动身赶路,前往各自负责征兵的地方。没有办法,时间紧任务重,要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征招到一万二千名身体素质极好的新兵,真的非常困难。姜松一伙心里清楚,再困难都得上,没有任何条件可讲,更没有退路,只能往前冲。
    考虑片刻后,姜松前往屈突通的军营中,从屈突通那里借了数百名士兵来用一下,主要是对杜淹、韦福嗣、虞世南等文职人员的保护,毕竟这几人不会武艺,姜松手上没有更多的护卫,只能是请屈突通帮忙。
    对于姜松的求助,屈突通没有任何废话话,立刻抽调了手下最精锐的士兵给姜松,这才让姜松放心,不用再担心手下几名文职官员的安全问题。
    一切安排妥当后,姜松和李靖、房玄龄二人带着几名护卫马上向大兴城奔去。反正李靖到西凉征兵,也要路经长安,肯定是一同上路,在路上几人还能研究一下工作上的事情。
    “大哥,新兵招回来后,训练就得靠你了,咱们必须在短时间内成军。”
    “老弟,训练士兵你放心,只是你家中的噬血护卫能否抽调几名过来帮助训练士兵。为兄真的很喜欢你家中的护卫,那是为兄见过最优秀的士兵。”
    呵呵!
    “大哥,借一段时间是行的,长期就不行了,那些护卫手上都有事要办。”
    不是姜松不舍得,实在姜松自己还严重缺乏护卫呢?很多地方都需要加强,很多事都需要护卫去处理。有些事只有噬血护卫才能完成,其他人无法进行。特别是在执行一些任务时,噬血护卫都是小团队作战,那样才能发挥其团体作战的能力。一旦分散独立出去,实力大大被削弱,容易受到伤害。
    “老弟,为兄不打你家噬血护卫的主意,知道是你的宝贝,只是让他们过来帮忙一段时间,只要新兵训练结束后就还给你。”
    姜松微微苦笑,训练这批噬务护卫容易吗?那是姜松的心血,不仅是姜松亲自训练,还亲自带队深入草原进行猎杀,都是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经过那么多的获杀才让其成长起来,真的不容易。此时让姜松再训练一波出来,姜松抽不出时间。
    几天后,姜松终于回到家中,一种亲戚、温馨的感觉迎面而来。说不想家那是鬼话,离开时匆匆忙忙告别新婚的妻子,一走就是二年时间。姜松自己都觉得挺内疚的,真的对不起莹莹、诸葛雨涵二女孩。
    “松哥哥,你怎么才回来啊?”
    刚进大门的姜松被迎面来的姜淑小妮纠缠住,腻着姜松撒娇不放。二年就见,姜淑也长高了好多,都变成大姑娘了。估计是长期坚持锻炼身体的原因,此时的姜淑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曲线优美之极。
    “淑妹,都大姑娘了,还老腻哥的身上,就不怕别人笑话吗?”
    “松哥哥,你是哥,我妹,有什么好怕的。谁让你一走就是二年时间,人家很想你,家里人都想念你。连那些小丫环都在唠叨你什么时候回来呢?”
    “大哥哥,珠儿也想你。”
    姜松放开姜淑,弯腰把房奉珠抱了起来,用手轻轻捏了捏房奉珠水滴般柔嫩的小脸蛋,呵呵一笑道:“珠儿,都长这么高了,进书院上学了吗?”
    “大哥哥,珠儿已经上了一年多了。学会了上千字,还会算加减法呢?”
    呵呵!
    “珠儿就是聪明,比哥还厉害,认识的字比哥多。不过要继续学习、天天向上,多学文化知识,长大后做个科学家。”
    “大哥哥,科学家是什么东东啊?”
    昏!
    “珠儿,科学家就是学识渊博的人。”
    “松哥哥,那淑儿长大后当什么?”
    呵呵!
    “你?女侠呗!”
    “松哥哥,你讨厌!”
    旁边的房玄龄、李靖二人一直微笑看着。房玄龄见到女儿抱起来才说了二句,房奉珠就挣脱下来扑进姜松的身上,搞得房玄龄一脸苦笑。
    “姐夫、大哥,你们二人还是先去看大嫂、大姐吧,其他的事随后再聊。”
    姜松抱着房奉珠,牵着姜淑转身,准备先见娘亲,刚见到就被姜佩芝暴呵道:“臭小子,回到洛阳那么长时间,怎么不回家来看看莹莹、雨涵,难道连娘亲都忘记了?”
    “娘亲,儿子什么都能忘记,就是娘亲永远不会忘记。儿子也想一返回中原就来看娘亲及莹莹、雨涵,只是皇帝不准假,儿子也不敢抬腿就走。这不,皇帝才一准假,儿子就立刻赶回家来了。”
    姜佩芝嘴上是呵斥姜松,其实心里挺高兴的,毕竟姜松不是游手好闲,是办正经事,是为朝廷、皇帝办事。对于古代大家族来说非常的重要,要想让家族持续发展壮大,朝中有家族中人做官是必须的。朝中无人,时间一长就意味着家族的衰落。当然,这个观点不只是古代如此,后世的任何国家都如此。
    “松儿,这次准在家呆多长时间?”
    “娘亲,时间不会太长,在年前还要返回洛阳一趟,年肯定会在家过,这一点请娘亲放心。”
    “松儿,听说皇帝封了个小岛给你,难道咱家都要到那小岛上生活吗?”
    “娘亲,此时那小岛上没有什么人,是个贫穷落后的地方,上面什么都没有,您老暂时不能到小岛上生活,等儿子把小岛开发好后再说。到时候娘亲想到小岛上生活也行,不愿意的话就继续在这里生活,没有人敢强求您老。”
    “松儿,娘老了,什么地方都不想去,只想呆在这里,你赶快让莹莹、雨涵二人生个孙子、孙女出来,娘亲现在最想的就是抱孙子、孙女。”
    汗!孙子、孙女不是说想有就有的,这事谁说得准,得靠运气。
    “娘亲,您老才到中年,怎么能说老呢?儿子不是从西洋购买一些好马回来了吗?您老没事的时候骑骑马、舞舞枪,多活动一下,您老能长命百岁呢!”
    “松儿,你购买回来的马是好马,只是家里原本就有很多的马,你又大老远的买那么多回来做什么?”
    “娘亲,那些马儿子购买回来是做种马用的,咱们家原来那些马品种不是很好,需要用好的种马进行杂交,这样能产下优秀的马匹。”
    正在此时,姜勇兴奋的冲进来,老远就叫道:“少爷,你可回来了。”姜松微微一笑,和姜勇来了个熊抱,相互擂了几拳。
    “松儿,去吧!你和小勇说话去。”
    姜松告辞娘亲,和姜勇回到自己的书房,绿衣小丫环也跟着进来,为姜松、姜勇二兄弟泡好茶后,这才问道“少爷,你怎么去这么长时间,小姐是天天在思念你。”
    “绿衣,你也在思念少爷吧?”
    “讨厌!”
    “绿衣,需要派人去接莹莹吗?”
    “少爷,已经安排人去虎跳峡接了。”
    “小勇,怎么家里的人都不愿意在虎跳峡住吗?”
    “少爷,关键是老夫人对这里有点依恋,在虎跳峡住一段时间后,老夫人就会出来住些日子。老夫人出来住、少夫人她们当然就得跟着出来住。再说了书院一直在这里,少夫人她们还在书院教学生,不出来行吗?”
    “为什么不把书院撤到虎跳峡呢?那样就不需要天天往外跑了。”
    “少爷,这不行。咱们家的书院现在名声大振,慕名而来的学生越来越多,规模扩大了好多,目前仅仅是学生就有五百多人。前来求学的人还在源源不断,咱家都有点应负不过来了。按这样的速度,估计不用多长时间,学生人数就会达到上千人,到那时书院还得扩大,教室还得再修建。”
    姜松非常的惊讶,没有想到自己才离开了二年时间,泾松书院就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真的让姜松很震惊。在姜松的印象中,就算是那些大儒兴办的学堂,能达到数十人的规模就是非常大的了。就算是朝廷的学府,每年只招收三十七人,学生的人数也只有数十人,不到百人。
    “小勇,五百多名学生都是主动前来求学的?”
    “少爷,咱家的作坊规模越来越大,这二年又新开工了一些作坊,作坊内的员工也越来越多,书院里有一半的学生是员工的子女,另外一半是外地到书院来求学的,不过基本都是商人家的子女,有极少一部分书生。”
    姜松点点头,泾松书院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家中员工子女的入学问题,随着家中员工人数的增加,子女肯定会增加,这一点能想到,只是外地求学的居然会有那么多,让姜松意想不到。
    “小勇,外地来求学的人,到咱家的书院来求学什么呢?”
    “少爷,主要还是来学数学的,至于你编写的什么物理、化学没人懂,也无法教授。”
    哦!这下姜松明白了,看来方便简单的算术确实能吸引人。商人在经营活动中最基本的就是算帐,采用原来的古老的方式确实挺麻烦的。算术不一样,易学简单,使用方便。对于从事商业经营来说很重要,正是这样才吸引商人的子女前来学习。
    “那咱家的老师怎么办?没有那么多人教啊?”
    呵呵!
    “少爷,老师是大家一起上,凡是懂的不论是丫环还是护卫都可以上讲堂。至于识字方面到是招聘了几名书生来担任,反正咱家书院不教四书五经,还是能应负的。”
    姜松听后摇头苦笑,这叫什么书院,十足的扫盲班。认点字是针对娃娃而已,前来求学的人也仅仅能学点小学算术,估计初高中的数学都没法教授,毕竟初高中的数学姜松还没来得及教家里的人呢?
    

第307章 产品新突破
    泾松书院火爆起来,出乎姜松的意料。题就出来的,原本泾松书院只是解决当地村民及姜松家作坊内员工孩子的读书问题,没有考虑过对外招生的事。现在既然收院有高达五百多名学生,姜松就得考虑让泾松书院上正轨的事。
    泾松书院严重缺乏老师,吸引学生的其实就是简单的算术一门课程。算术课也同样缺乏老师,目前是靠姜松家中的自己人在临时教授,这肯定不行。再说了,姜松家的人也仅仅学会小学的加减乘法,更深的数学同样不懂。
    老师的问题姜松一时也无法解决,更深的数学只有姜松懂,其他人是不懂的。况且这初高中甚至是大学的数学课程不是说马上就能学会,得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姜松虽然也时常抽时间到书院授课,却不是长远打算,毕竟姜松时间有限,不可能整天呆在书院。现在就更不行了,为皇帝、朝廷办差,手上有太多的事务需要处理,得想一个更好的办法出来才行。
    “小勇,书院的算术只教授点加减乘除法之类的东西吗?”
    “少爷,这已经不错了,加减法能教授的人还多,那乘除法只有二位少夫人能教授,原来士信也能讲一点,其他人都不懂。不过来求学的人就是冲着加减乘除法来的,另外对一些你写的科谱常识也有浓厚的兴趣,那些人识字方面不用教,在家时早就学会了。”
    “好了,这事以后再聊,书院的发展确实需要认真策划一下。”
    “少爷,你购买回来的马匹已经交给专人负责饲养,那些马真的很好,体形高大健壮,比咱家原来的马匹强太多。”
    “小勇,那些马都是从西洋挑选出来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改良咱家的马匹。你会告诉饲养马匹的人,不仅是马匹之间进行杂交,还要注意同类马匹间的交配,这样能保持马匹的纯血统,这事非常关键,别到数十年后,要找一匹纯血统的马都困难。进行交配的马匹一定要记录清楚,把详细的交配记录在案,还要注意观察后代的成长情况,找出什么马匹之间交配能产下最优秀的马,这是个长期的事。”
    纯种马匹的保护太重要,后世要想找到一匹真正的纯种马比登天还难。特别是一些优秀的马种,原本数量就少,加上混交,没有人注意保护纯种马的延续,结果就是很多优秀的纯种马灭绝。
    “既然这样,随后交待饲养马的人,让其多注意,把工作做更细一点。”
    “小勇,那数百名从西洋来的工匠安置得怎样?”
    “少爷,那些从西洋来的工匠真的不错,连欧阳老爷子都承认在一些领域比咱们的工匠强。根据少爷你信中所说,把工匠都交给欧阳老爷子直接管理,一些工匠分配到相关的作坊,一些工匠按你的要求单独搞研究,在资金、人力上大力支持,要什么东西都尽量满足,这批人到咱家后,积极性非常的高,觉得咱家给的条件真的好,不论是待遇还是工作条件都是他们原来根本不敢想象的。”
    这数百名西洋工匠才是姜松此次西洋之行最大的收获,钱财的收获比起这数百名工匠来,姜松更看好工匠。这批西洋工匠,虽然不是西洋最顶极的工匠,却也不差,绝对算得上优秀中的好手,极少部分已经进入顶级高手的层次,这一点姜松心中明白。只要给这些人良好的条件,他们一定能研发出好的技术、产品出来。
    “小勇,这批工匠中,有很大一部分工匠是奴隶身份,咱们不能把那些人当奴隶看,一定要尊重、重用,在生活、生产上多关心。如果有条件的话,为这些人介绍个老婆之类的,这样能让这些工匠沉下心来为咱家研发新的技术和产品。这只是首批西洋工匠,随后老卡在远洋贸易中还会继续高薪招聘或购买西洋工匠到咱家来。如果安置好现有的西洋工匠,会对下一步吸引西洋工匠到咱家来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姜勇心里明白姜松的想法,对于姜松的话基本都会严格执行。毕竟这几年姜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切都是由于姜松的决策和指导,这一点姜家所有人都清楚。就算是姜松的娘亲现在都基本不过问,不插手姜松的事务。再说了,姜松现在也算是位高权重,是朝中重臣,是皇帝的新贵,说出来的话姜家谁会不听呢?
    “少爷,给西洋工匠介绍老婆的事,随后向老爷子说一下,这事只能让老爷子出面。这类事我无法操作。”
    “小勇,家里那么多漂亮女孩,找到合适的心上人没有?”
    嘻嘻!
    “少爷,小勇哥哥有心上人了?”
    “绿衣,你知道是谁吗?”
    “少爷,就是你的宝贝徒弟啊?”
    宝贝徒弟?姜松一下子没有过弄明白,谁是自己的宝贝徒弟,貌似没有明确过这方面的事。姜松是教过许多人,连那些丫环都在其中,这到底是谁呢?
    “绿衣,别逗了,到底是谁?”
    “少爷,就是李淳瑛,难道不是你的宝贝徒弟吗?”
    这下姜松还真没有想到,李淳瑛确实是姜松的徒弟,是一名化学方面非常优秀的天才。在姜松的指导下能自学初高中化学的人,就算在后世都是很难寻的,况且这是古代,化学这类学科基本就是空白。
    正是因为李淳瑛的特殊才气,姜松也确实是用心在教她化学方面的知识。李淳瑛现在算是姜松最信任人之一,把手雷等一些较敏感之类的事都交给她负责。
    李淳瑛整个身心都扑在化学方面,算是一名科学方面的痴迷者,平时除了化学方面的事很少关心其他的事,甚至连话都很少说的女孩子。没有想到会和姜勇对上眼,真的意想不到。
    “小勇,恭喜!淳瑛那女孩非常的不错,你可要好生对人家,别辜负人家女孩子。”
    姜勇摇头苦笑道:“少爷,这事还没有着落呢?老爷子不同意,说什么淳瑛不懂人情世故,整天只会呆在实验室里,性格孤癖。”
    “小勇,这事你放心。随后我找福叔帮你说去,那么好的一个女孩子咋了。人家要相貌有相貌,有人品有人品,在化学方面是真正的牛人,是我见过最优秀的化学专才。淳瑛所从事的事,绝对会让她名垂青史。”
    李淳瑛性格确实是耿直,心里藏不住什么,不会说阿谀奉承的话。这些对于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是最大的优点,科学研究本来就是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当然,正由于这种性格,在生活上确实是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少爷,这事以后再谈。你带回来的那批工匠中,有二名玻璃方面的高手,他们生产出来的玻璃其品质真的比咱家原来搞出来的要好很多,杂质更少,透明度更高。最难得的是能将玻璃弄出各种形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