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隋唐当好汉-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莹莹,过问是肯定要的,我让岳父大人当董事长,聘请崔灿负责具体的事务。再说了,和其他商家联合,在人才上有保障。毕竟钱庄最后会在隋朝境内都建立起分钱庄,需要的高级管理人才太多,咱家真的没有那么多的管理人员。”
    “那好吧!”
    “莹莹,钱庄方面的所需要的一些凭证、收据等印刷作坊弄好后,咱们要负责印刷一批出来,这几天我会设计一些式样,只要按着样式印刷就成,那样钱庄操作起来方便。”
    “知道了。”
    “少爷,老夫人派人来叫你们吃饭了。”
    “绿衣,我们马上就好。”
    

第319章 掏钱改善士兵生活
    晚饭后姜松没有继续处理事务,陪着莹莹、雨涵二人聊天、交流,享受一下人生,安慰一下二女孩,填补这二年来的空白。这些事是姜松应该尽的义务,更是一种责任,谁让姜松是人家二女孩的夫君,总不能回家还让女孩独守空房。
    “雨涵,这二年来,草原上的突厥人、天台宗对咱家有什么动行没有?”
    “老公,上次结婚时突厥人的偷袭被阻击后,没有发现突厥人再到咱家来偷窃的行踪。至于天台宗从得到的情报看,好象是受到了朝廷、皇帝的打压,也没有派人再来骚扰咱家。”
    “雨涵,表面看上去挺安静的,不过咱家不能放松警惕,要对突厥、天台宗、三论宗继续加强防范,情报也不能松懈。同时注意收集各地的情况,对一些大家族要稍加重视。”
    “知道了。”
    “莹莹、雨涵,今晚咱们三人还是大被同眠吧!”
    “啊!”
    “讨厌!”
    家里面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后,姜松到大兴城中去察看一下征兵的事。这事已经成了当前最重要的事务,算是时间紧、任务重,姜松得花时间去看看,否则心里不踏实。
    姜松往招兵的地方赶去,那里原是一座兵营,地方非常的大,是原来左卫军的兵营。现都城搬迁到洛阳后,原来的左右卫军都跟随着到了洛阳,这里的兵营空闲下来,只有一只军队驻扎在原右卫军的地方。姜松奉旨招兵,大兴城中的官员就把这地方让出来暂时借给姜松征兵使用。
    到达征兵的地方时,姜松非常的惊讶,没有想到前来应征的年青人挺多的,排成长长的一条龙,估计有数十人。难得的是还在源源不断的有人前来排队。
    姜松有点迷惑不解,这些年隋朝境内算得上是国泰民安,没有任何战事发生,百姓的生产生活基本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还涌跃前来应征,难道是隋朝的百姓觉悟很高?不可能,那会是啥原因呢?
    姜松站在一旁观看考核前来应征的人,考核其实非常的简单,左右手轮换举二十斤重的石铔铃,再双手举五十斤重的杠铃。能连续举起十次以上的基本就算过关了,随后再考核一下射箭的水平。
    关陇一带习武成风,会点武艺的百姓挺多的,会射箭的人也不少。这是姜松没有想到的,虽然射箭的水平不怎么好,总比连弓都不会拉要强。
    房玄龄坐在一张桌子旁边负责录,考核的事由噬血护卫主持。这种小事当然不必房玄龄亲自过问,只要在一边看就好。
    “姐夫,这几天招到多少人了?”
    抬头看到姜松,房玄龄呵呵一笑道:“已经招到二百多人,看来在规定时间内,咱们能招到足够的兵源。”
    “姐夫,招收到的那些新兵呢?”
    呵呵!
    “永年,我让你的噬血护卫带着新招的士兵跑步去了,让他们上午跑二十里地,随后回来继续加练体力。咱们时间紧,不能等到招全后才训练,得尽快把新兵的体力提升起来。”
    不错!这个想法真的好,先征招的新兵训练体力,是个好办法。毕竟新兵招完后,最后还是有淘汰。如果是箭法不好,体力再不好的话,绝对会被淘汰。
    “姐夫,想不到百姓会涌跃前来参军,真是出乎意料。”
    房玄龄听后摇摇头道:“老弟,不是那么回事。刚开始时,征兵布告张贴出来,根本没有人前来应征,连续三天都没有招到一名士兵。后来是在聊天时,听说是老弟你负责征招士兵进行训练,年后就要出证,马上就有好几名愿意应征,这几天来应征的人才开始多起来的。”
    “姐夫,小弟没有听懂,这是什么意思?”
    “老弟,你在武林人士中名声很响亮,这些来征兵的有一部分是武林人士,他们听说是老弟招兵,这才愿意应征。有了这个信息后,我连夜赶抄了数十张征兵布告,专门说是老弟在征兵,噬血护卫往大兴城的四周县、郡的地方张贴,这才引起轰动。”
    姜松有点傻眼!房玄龄的话让姜松有点蒙,怎么可能?姜松和武林人士基本没有打过交道,更不认识什么武林人士。武林人士怎么会冲着姜松前来应征,太搞笑,也太扯淡。
    “姐夫,你不会开玩笑吧?小弟和武林人士没有任何关系。”
    呵呵!
    “老弟,你不认识武林人士,武林人士却都听过你的大名。难道你忘记了几年前你在北方大草原上的事?隋朝境内的武林人士都敬佩无比,都想拜访你,只是这二年你一直不在隋朝境内,无人寻得到你的行踪。还有你和刘宏基切磋过武艺,这事刘宏基和认识的武林人士闲聊过,你在长安一带名声更响,其中有很大成分是刘宏基张扬的。”
    姜松微微一愣!二年前的刘宏基确实是名纨绔子弟,整天只会舞枪弄棒。和武林人士打成一片,每天除了和一群朋友喝酒聊天外就是切磋技艺,这些事姜松是清楚的。只是没有想到刘宏基会在朋友面前张扬姜松,真的出乎意料。
    看来刘宏基在长安一带还是有点名声的,否则不会有这样的效果。此时的姜松觉得真有点小看了刘宏基的影响力,没有想到这小子在长安一带会有如此高的人气。
    姜松还不知道的是,不仅仅是刘宏基在长安一带大赞姜松武艺超强。还有在东阿释放的牛秀,牛进达,那小子没有偷成姜松的宝马‘一点红’,反被姜松擒获。后被姜松释放,这份情一直牢记在心,碰上熟人就大夸姜松的好,把姜松说成是天底下最忠义之士。
    牛进达是武林人士,在武林中还有一定的影响力,牛进达的话甚至比刘宏基的影响大。正是这样,让姜松在武林人士心中高大起来,都以为姜松是忠义无双之士,都很敬仰和崇拜。当然,这些事姜松是不清楚的,否则凭刘宏基一人的张扬怎么会有如此效果,关键还是牛进达的话更起作用,毕竟一年前牛进达已经是山东的武林盟主。
    “姐夫,不会是真的吧?”
    “老弟,当然是真的。你在武林人士心中就是武艺高强,仗义疏财的忠义之士。都是这几天前来征兵的人叙说的,否则为兄怎么会知道这些。”
    姜松听后老脸一阵赤红,羞得无地自容。姜松会是仗义疏财之君子,开什么玩笑?姜松自认为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是个爱财的主,只是爱财不贪财,是合法取得财富罢了。
    “姐夫,你是了解小弟的。小弟自知不是什么忠臣,也不是奸臣、权臣,最多只能算个弄臣。仗义之事更是无从说起,都是虚言。”
    呵呵!
    “老弟,为兄就是喜欢你这种性格,能正确评价自我,这非常的难得。当然,你也算不上弄臣,总的来说还是忠臣,是忠于这个国家、民族的忠臣。”
    “姐夫,你过奖了。”
    “老弟,这次招收的士兵,虽然大多数都说会骑马,为兄看马术娴熟的不到一成。至于箭术方面会稍好一点,基本都会射箭,水平差点,在八十步的距离能十箭中三箭的都很少,大部分都是不沾粑,情况不容乐观。”
    姜松点点头,关陇一带猎户不多,射箭高手基本都出自猎户。隋朝境内的百姓,射箭好的百姓应该还是边境地区,不仅仅是猎户多,关键是边境地区时常要抵抗草原民族的骚扰,射箭是年青人的基本技能。
    “姐夫,不用太担心。估计士信、刘宏基、药师他们那些地方征招到的新兵,射箭的水平会更好。这是地区差异,毕竟关陇一带这些年没有发生战争,更不容易受到草原民族的骚扰,百姓习箭的人就少。”
    “老弟,还有一件事,噬血护卫带着新兵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体力消耗非常的大。朝廷给士兵的生活费很低,无法改善生活。如果再这样高强度的训练,士兵的身体承受不了。”
    这是实情,朝廷下拨给士兵的生活费真的低。如果开展高强度训练的话,任谁都无法承受,这一点是肯定的。这还是姜松不贪污士兵的生活费,如果是其他将军的话,估计士兵的生活费都会被贪污挪用一部分,这样的事非常普遍,估计任何朝代都如此。
    “姐夫,这事我随后让家里提出钱来补助给士兵改善生活,咱们必须确保士兵训练时所需要的营养。如果营养跟不上,无法训练好士兵。”
    “啊!”
    房玄龄没有想到,姜松居然愿意自己花钱为士兵改善生活。这种事太少,不是一般人会做的。毕竟这补助士兵的生活费不是小数目,如果等新兵全部招收完后,一万多名人的生活费补助,数额是非常巨大的。
    “老弟,你真的想自己掏钱补助士兵生活费用?”
    “姐夫,小弟这次从西洋不是赚了些钱回来吗?补助士兵没有什么问题,花不了多少钱。”
    房玄龄当然清楚姜松从西洋赚回多少钱,只是到手的钱能这样自愿掏出来为士兵改善生活,真的很难得。同时也印证了姜松是爱钱、爱财,却不贪财。该开支的时候绝对不会小气,不该开支的时候,一顿饭都会争论是谁付钱,这就是姜松的金钱观。
    

第320章 牛人不好找
    花点钱为士兵改善生活是值得的,表面上士兵是隋朝的军队,其实说白了是姜松能掌控的士兵。要想让这些士兵对姜松忠心耿耿,采取这种方式是最好的途径,也是最有效果的手段,能在短时间内让士兵忠于姜松。
    在姜松的字典里,钱就是应该这样花。这样花钱能取到最佳的效果,是利益最大化的体现。再说了,到了隋朝如果手中没有实力的话,姜松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得看别人的眼色行事。现有机会掌控军队,姜松当然要让手中掌控的士兵忠心耿耿,绝对服从姜松的指挥和调度。
    房玄龄看了看眼前的姜松,这个干舅子行事越来越老练,考虑问题更加深远。别小看出钱为士兵改善生活这种小事,在士兵的心中却是会翻起巨大的波浪,会让士兵更加的敬仰姜松、信服姜松、服从姜松。毕竟没有人愿意自掏腰包为士兵着想,估计就算是隋朝境内的将军没有人会这样做。
    “老弟,为兄支持你这样做。”
    呵呵!大家都是聪明人,没有必要点破,姜松的目的也不可能骗过房玄龄。况且,姜松也不会在这些事让隐瞒房玄龄,毕竟二人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无法分彼此,目标、利益是一致的。
    “姐夫,还有件事要和你勾通一下,小弟家中的工匠研发出了一种活字印刷术,连印刷机都研发出来了。小弟准备筹建一个印刷作坊,专门印刷各种书籍销售。”
    房玄龄听后微微一愣!
    活字印刷术?没有听闻过,只知道目前的隋朝发明了整体雕版印刷,印刷的成本非常的高,一般人是不会使用的,只有皇室整理的资料、图书才会用雕版印刷出来,那样能更好的保存图书。
    “老弟,为兄只听过雕版印刷术,目前朝廷正在做这件事。活字印刷是什么东西不知道?你想印刷图书销售,这想法很好,是有利于教化百姓的大好事,只是你印刷出来的图书普通百姓或书生买得起吗?就算是按成本销售估计那些书生、百姓也很难承受得超高的价格。很多读书人都会选择自己手抄一份使用,这一点你考虑过没有?”
    呵呵!
    姜松明白这些事,图书的销售价格高的话卖给谁,姜松还想在印刷图书销售上赚一笔钱呢?姜松可不会做亏本买卖,除非是脑残。
    “姐夫,活字印刷术简单讲,就是每一个字都能重复使用,不需要把所有的字都雕刻在一块模板上,只需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书籍用字来组成。印刷完后这些字同样可以收回重新使用。这样一来,印刷成本就大大的降低,不会因为雕刻错一个字而整块雕刻模板报废,只需要在印刷时让人校对就行。”
    房弟龄听后立刻傻眼了!呆若木鸡的盯着姜松看,这种活字印刷术其实非常的简单,只要说明后任何人都能理解,只是没有人往这方面思考罢了。
    愣了半天,回过神来的房玄龄一拍大腿道:“好!好!太好了!”看了看姜松继续道:“老弟,你真的为全天下的读书人做上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活字印刷术绝对会影响未来读书人的格局,甚至会让更多的人走上读书的道路,对于开启民智非常的好。”
    汗颜!
    姜松一直都以为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复兴,教育是根本保重。只有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才能让国家、民族走上强国之路,这是后世早就证明了的事实。教育兴国、科技兴国早就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姐夫,小弟不仅仅准备印刷各类图书销售,想在印刷图书销售的基础上筹建一间出版社。印刷图书的事已经安排妥当,在近期就会有一部分印刷好的图书推向市场,小弟目前最头疼的是出版社的事。”
    兴奋之余的房玄龄微微一愣!出版社是什么东东也没有听闻过,真不知道姜松要做什么?不过听起来好象和印刷图书有联系。
    “老弟,首先恭喜你印刷图书一事,不过出版社到底是何物,你能解释一下吗?”
    此时姜松才明白过来,出版社是后世的说法,古代那里来的出版社。再说了,连图书都刊印不了,不可能出现出版社这样的新鲜事物。
    姜松轻轻拍拍脑袋,歉意的道:“姐夫,对不起!这事没和你说明白。出版社就是新编写象书一样的刊物,每月、每周或每半月出一份,也是向市场公开销售的书,只是这种刊物属于杂谈一类。可以刊登诗词、文章、经济信息。同时可以刊登各种不同的观点、思想甚至是治国理念,当然也可以刊登儒学思想、法学思想、墨家思想或国家政策的评论和建议。”
    房玄龄听后非常的惊讶,这种方式从未听说过,只听说过人们议论时事政治、国家政策,评论诗词、诗歌的好坏,文章的优劣。当然也有人会撰写各种思想观念,只局限于某一方面。而姜松所说的却是包罗万象,无所不含,居然还准备每周或每月出一份,这就非常的震撼了。
    “老弟,你这样什么观点都印刷出来的话,会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持不同观点的人会破口大骂,你不担心儒生们骂吗?至于刊登诗词、诗歌、纯文章的话到没有任何的问题,如果是涉及到儒学、墨学、法学、佛学等方面的话,问题就出来了,肯定各家都有自己的观点,不可能一样,结果肯定是人人在骂。”
    姜松嘿嘿一声阴笑,骂就骂呗!反正又不是姜松自己写的文章、观点,关姜松屁事,姜松只是提供平台让大家有个发表观点的地方。要骂要吵都是文人的事。姜松自己也写不出好的文章,就算是有观点也不会轻易用文字表达。
    “姐夫,小弟就是要让各种观点都摆在明处,让天下人都知道各种观点的实际内涵,这样天下人都会评价、议论。好的观点、思想是不惧怕别人评价的,更不会惧怕别人骂。再说了,小弟只是提供平台,让文人们各抒己见,说出心中的想法,这很好。道理越辩越明,真理是不惧怕别人反驳的,就让大家打口水仗,这样很好,最后经过辩论肯定有结果。”
    房玄龄现在彻底听明白了,原来姜松不是要自己撰写观点,而是让文人们自己撰写各种观点,让大家在刊物上辩论,这真和姜松没啥关系。这样一来估计全天下的文人都要吵翻天,甚至会形成各类矛盾体。
    房玄龄呵呵一笑道:“老弟,你不会是设个圈套让儒生们钻吧?”
    姜松摇摇头,非常认真的道:“姐夫,小弟绝对没有什么阴谋诡计,更不是为了陷害儒生们。只是觉得不论是治国理念、国家政策、各种学说观点、理论需要一个平台进行辩论,最后得出谁是正确的。这不仅对儒学有好处,对其他学派、理论同样有好处。通过辩论让各学派知道自己是什么地方真的错了,什么样的观点、理论才是正确的,是受百姓的,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姜松内心中的想法不是那么简单,举办一份杂志说白了就是一个宣传工具。而这个强大的宣传工具是掌握在姜松有手中,有需要的时候,姜松可以让这个宣传工具进行诱导式传播。特别是古代这样的情况,没有什么更好的宣传工具产生,一旦拥有一份杂谈方面的刊物,绝对能引导走向。
    房玄龄听后稍稍一思考,就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和重要性。心中更加的感慨万端,这种新奇、怪异的方式、手段真的太匪夷所思,不是一般人能想出来的,对姜松更加的赞叹不已。如果房玄龄知道这些都是姜松照猫画虎而来的话,估计会活活气死。
    “老弟,为兄坚决支持你操办这件事,这事要是办好的话,你手中就掌握了一条强大的议论导向,对于今后有极大的好处。”
    姜松听后苦笑道:“姐夫,小弟是想操作此事,只是手中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你们几位都有正事要办,根本抽不出时间来主持这件事。毕竟这件事是需要人处理大量的事务,对每一篇稿子都要核对、审查。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了的,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对各种理论观点都有研究。可以说必须是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之当世大儒才有可能胜任,且还是要一位正直、公正的当世大儒。”
    姜松自己心中也清楚,最佳人选就是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魏征这几人,他们几人都能胜任。只是他们几人手上都有重要的事务要处理,根本抽不开身。再说了,这种纯学术上的事,姜松不会让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魏征这些真正的实干家来管,那样是大材小用。甚至杜淹、违福嗣二人,姜松真的不知道能否胜任。其实是能胜任的,这二人同样是唐初的名臣,只是姜松不知道罢了。
    房玄龄思考片刻后,也清楚这个人选不容易找到,不仅是要有满腹经纶,还必须是和姜松一条心,是姜松集团内的成员才行。总不能找一名外人来操作,那样杂志就失控了。
    “老弟,人选的事等为兄好好想想,等考虑清楚后让其来和你谈谈,谈后觉得合适再决定不迟,这事不能急,人选太关键。必须是你的人,否则为害同样很大。”
    “姐夫,有劳你费心了。”
    “老弟,别客气,咱们是一家人。”
    

第321章 美人要出嫁
    房玄龄答应帮找,姜松相信就有希望。历史上的房玄龄为唐太宗李世民推荐过无数的人才。不论是文臣、武将房玄龄都尽心寻找、考查,然后再推荐。就连鼎鼎大名的杜如晦都是房玄龄推荐的,其他人才更是不计其数。
    随后姜松细细察看了一下兵营里的情况,这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姜松训练士兵的大本营,得考虑增加一些训练设施。原来兵营里的训练设施基本都毁坏了,再说了,姜松想增添一些具有现代元素的训练设施。
    姜松边察看边用笔画出各种训练设施的图形,安排人制作训练设施外,专门扎了数千个草人,这是姜松为训练士兵刺枪用的。隋朝虽没有火枪,可有长矛、长枪,这二种冷兵器完全可以借用后世的刺杀技巧。
    几天后大兴城中的征兵事务走上正轨,前来应征的人源源不断,加上年关将到,一些边境地方涌入一部分难民,这样一来前来征兵的事不用过多担心,让姜松等人在征兵时有了极大的挑选余地。
    “姐夫,这里的事由噬血护卫办理就好了,你回去陪姐姐、珠儿吧!小弟要到洛阳一趟,年前赶回来。”
    开头忙一下,一旦走入正轨后房玄龄确实没有必要再呆在这里,在姜松的相劝下返回虎跳峡陪夫人、女儿。再说了,过完年后房玄龄就要到琉球岛,得让人家夫妻有相聚的日子,不能老让人家夫妻分离。
    “老弟,这样不好吧?”
    “姐夫,有啥不好,等你把琉球岛建好后,我准备让家人都搬过去住呢?年后你一走又得长时间见不到姐姐、珠儿,乘现在有时间多陪陪她们。”
    “老弟,谢谢!”
    要过年了,大兴城中的征兵事情也差不多了,仅仅长安一带就征招到近三千名新兵。姜松带上十多名噬血护卫向河东奔去,那里有韦福嗣带着人在征兵。河东历代都是兵源之地,姜松征招士兵肯定不会错过。
    见到韦福嗣后,通过了解知道一个多月时间招到了六百多名士兵。姜松让噬血护卫把招到的新兵带到大兴城,韦福嗣让其回家过年,姜松自己没有停留,继续向弘农而去,那里有杜淹带着人在征兵。
    弘农的征兵和河东差不多,招收到了近五百名新兵。姜松同样让杜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