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毒清(皇朝)-第2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是那句话,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太平军的行进虽说有些曲折,但目的极为明确,本以为太平军裹挟百姓是昏招,没想到却是人家的巧妙高啊!

几十万大军,别说打了,就是看看都害怕啊!太平军从将士到家属,大都是头裹红巾的,乌压压遮天蔽日的红脑壳,再加上江面上绵延十几里的船队,有了石达开率领的水营做先锋,不从正面击溃石达开的部属,很难对太平军的大队人马造成杀伤。

“三爷说的不差,自武汉三镇开始,太平军裹挟的都是青壮年的夫妻。”

“唉……石相公也算厉害,行军如箭呐!你看石相公率领的水营,这就是整个太平军的肩头,杨秀清的战略不错,石相公的战术却是顶尖的。

石相公的水营是箭头,整个太平军的水陆大军是箭杆,下江宁,必然呐!”

清军大举溃散,安徽各处形不成有效的抵抗,石达开的战术不能算是闪击,只能算是行军巧妙,他选择的目标,都是没什么防御力的州县,他前脚打下州县,后路的大军跟上劫掠,速度能不快吗?

打下的州县越多,补给的压力越小,现在就看朝廷的应对了。

第五百三十六章天京,天下震惊(下)

九江,三江之口七省通衢,天下眉目之地,也是江西的北大门,陆建灜,钦差大臣,文帅第二的两江总督,自长毛贼出了武昌,不过六天的时间,陆建灜就把九江丢了。

陆建灜折子里的发逆势大、无可匹敌,显然是触了朝廷的霉头,可不等朝廷申斥的谕令下来,安徽频频失地的消息,又传到了朝廷。

不等朝廷有所反应,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界第一州的称呼的安徽省府安庆,又丢了!

丢了安庆,江宁危矣!朝廷也是没了办法,只能严令陆建灜固守江宁,江宁又称金陵、南京,六朝古都、内外双城、城郭绵延百二十里,可谓是江南第一雄城。

结果二十天的时间不到,长毛贼兵围江宁的消息,又到了朝廷的手里。

这下咸丰帝坐不住了,江南是大清的财税之地,失了江南,就是失了大半的国库啊!

朝廷在忙着调兵遣将,江北的绿营,京师的八旗精锐,还没集结成军,江宁丢了!陆建灜死在乱军之中,江宁将军祥厚,依托内城,也只守了仅仅两天的时间,江宁内城是满城,满人聚居之地,结果,江宁城中的满人无一幸免。

这些都没什么的,丢了城池再打回来就是了,杀几万满人也不是不能接受,但长毛贼接下来做的事儿,却是真真正正的触了大清朝廷的底限,太平天国之称早已有之,但朝廷只是以发逆和长毛贼称呼这个所谓的太平天国。

打下江宁之后。洪杨发逆。公开建国定都江宁。改江宁为天京,这些事儿都是有檄文的,可以散布天下的檄文。

大清是满人的朝廷,这天下是满清的天下,定都称国,无疑是满清朝廷最为忌惮的事情,当年先祖自北方入关,如今太平天国自南方起事。由不得朝廷上下不震怒。

满汉之争,两百年不曾停歇,江南剿匪之将,能用的多是汉员,军机首辅也是汉员,江山不定社稷不稳的时候,这满汉之分尤为显眼。

江南剿匪不能尽用汉员、汉将,军机首辅不能由汉臣掌握,疑心开始在京师蔓延,自太平军起事以来。朝廷用的满臣也不少,但结局却都不怎么好。达洪阿、乌兰泰、赛尚阿,不是身死就是革职。

满臣凋零、汉臣崛起,一路带兵打长毛向荣,广西、湖南、湖北、安徽上至总督下至巡抚都是汉员,惊惧怀疑在满臣之间传播的很快,京畿之地,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天京城中的满城呢?

这天下的督抚,又有多少心向长毛贼呢?这些都是疑问,不敢说出口的疑问,天下臣工,**成都是汉员,想想入关之时,大清在江南做的事情,再想想汉人的数量,怎能不让人心惊呢?

大批的罢免汉员,那只能起到反效果,提拔一批满蒙臣工,才是皇帝该做的事情,四色棍学的帝王权术不少,到了关键时刻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数了数能用的满蒙臣工,却少的可怜。

僧格林沁、穆荫、麟魁、赛尚阿……还有一个就是自己的六弟奕?了,用僧格林沁统兵,用六弟入军机,手头没有合适的人选,随意选人也是不成的,四色棍能拿出手的,也就这两位皇亲国戚了,用了这两人之后,四色棍的心里才稍显平静了一些。

京城的皇帝和皇亲国戚急的团团乱转,一路追着长毛贼的向荣也动作麻利的停下了脚步,虽说被封了个钦差大臣的职衔,但向荣知道如今的钦差多了去了,两江总督陆建灜是钦差,暂署河南巡抚的琦善是钦差,曾国藩这个团练大臣是钦差,就连杨三傻子都挂着钦差的名号。

长毛贼的实力越来越大,向荣也很清楚,各处报给朝廷的折子动辄十几万、几十万,这些折子里或许多半都是臆测的,但向荣清楚,长毛贼的可战之兵,这两年真是越来越多了,打长沙的时候,精兵或许只有几千,但长沙之后,长毛贼的可战之兵,至少在三五万左右。

长毛贼离开武汉三镇的时候,人马可就没数了,几十万总是有的,虽说大多都是老百姓,可老百姓拿起刀枪,一样能变长毛贼啊!

武昌城,是怎么收复的,还不是杨三傻子靠老百姓打下来的,几十万老百姓,拿起刀枪就是几十万人马啊!

自己这两万多口子,精兵能有个五六千?剩下的全是壮门面、吃干饭、抽大烟的货色,打个一两千长毛贼没多大问题,但要是多了,只有跑路一条道可走。

从得知安庆失守之后,向荣就一直在减速,江宁失陷之后,这位索性就原地驻扎了。

河南巡抚琦善,自武汉三镇之后,也落得了个钦差的美名,可这样的差事,却是他最不愿干的,自己因为什么落马?还不是因为当年庚子一役带兵不力吗?

琦善走得比向荣还慢,听到江宁陷落的消息之后,这位也停住了脚步,所谓先到先败、后到后败、同到同败、不到不败!这个时候率领朝廷生力军的两人,都选择了观望,不是不想救江宁实在是不敢啊!

观望也成了天下许多人,正在做着或者将要做着的事情,太平军攻陷江宁,改江宁为天京,定都之后,天京城的百二十里城郭,就挡住了这场由广西而起的,可以覆灭大清朝廷的大洪水。

一路战战兢兢攻城拔寨,终于到了江宁,太平军的高层都是长舒了一口大气,太平军沿路裹挟了几十万难民和百姓,江宁城中也有六七十万的百姓,该杀的杀,该责贡的责贡,相比于永安、武昌、安庆,新都天京,对洪秀全来说无疑是个花花世界。

该享受一把了。选美人做王娘。选幼童做太监。一夜之间太平军的风气好像就变了,大军休整的时间,也是诸王享受的时间,大好的一个江宁城,慢慢的就腾起了妖气。

等待,对杨猛来说也是种煎熬,手握十几万精锐大军,却不能用。只能在武汉三镇,忐忑的等待太平军来犯的消息,这些天的杨猛很是焦虑暴躁。

自己驻防武昌都快一个月了,接任的巡抚张亮基也没从湖南赶过来,那位怕是也在观望吧?等着看太平军的动向,若是太平军回师犯武汉三镇,他就会继续拖延行程,若是太平军没有侵犯武汉三镇的迹象,他就来上任。

于彪在操练新军,古雅月、魏芷晴两人也在忙碌的等待情报。而杨猛却呆在了自己的宅子之中,到了议事的地方。杨猛的心里就焦躁难安,他期盼着太平军到来的情报,又不想出手打太平军。

政治与军事结合起来,恼人的很!为了兼顾大势,现在只能看眼了。

满腔的火气无处发泄,后宅的女人们来的正是时候,这两天杨猛也过起了日夜笙歌的好日子,心里焦躁,杨猛就寻求发泄的途径,莲儿自然是第一个。

杨猛粗暴,一个人很难扛得住,为了发泄,杨猛时不时的还磕一粒秘药,后宅的女人们很快就结成了同盟。

莲儿与唐梅依一伙,布日娜与拉姆一伙,魏芷晴与古雅月一伙,而挑事儿的索朗白玛,也就成了孤家寡人,对索朗白玛杨猛也是最为粗暴,这藏女可恨啊!

她差点就挑起了后宅的争斗,打不得杀不得,但杨猛有招折磨她,各色各样的招式,只要是杨猛想得到的,就在索朗白玛身上试验,好的用在别的女人身上,不好的,要是玩的畅快的话,索朗白玛还得承受。

“爷,江宁那边来消息了。”

“说!”

不顾身下索朗白玛的哀叫,杨猛也是边干活边听汇报。

“大事儿!您还是歇息一下再听吧!”

古雅月和魏芷晴两人,可以自由的出入后宅,无论杨猛在干什么,只要有了军情,她们俩整理好之后,就要报给杨猛的。

“忘了她是怎么对你的了,说吧!”

古雅月也是为一个愿意与索朗白玛搭伙的人,虽说跟索朗白玛搭伙,次次都要遭罪,但索朗白玛也是古雅月融入后宅的一条捷径。

“谢谢妹妹了。”

两人的感情,这段时间磨合的很好,索朗白玛也知道,自家男人是有意在折磨自己,但闺房终是快乐居多的,虽说有些时候,实在是羞怯难忍,但总比被冷落要好上千百倍的。

软绵绵的给自家男人披上衣衫,索朗白玛也没忘了感激古雅月,这些日子若不是这个女人,自己或许真扛不住吧!

“爷,自打太平军入了天京,洪秀全就忙着享受了,但下面的人依旧在做事儿,至少二十万大军,正在整训之中。

于将军分析,太平军有三条路可走,第一条,迅速的巩固江南地区,占据长江航道,以江南为基础,再行北伐。

第二条,直接由运河北上,趁军威正盛的时候,一战下京师。第三条,控制江南之后由河南北上,入直隶打京师。”

听了听大体的情报之后,杨猛也在脑中搜索自己的记忆,但对于太平军定都天京之后的事儿,杨猛知道的实在是不多。

依着于彪的分析,杨猛觉得最实际的就是巩固江南的地盘了,太平军前期裹挟大量的百姓,无疑是招妙计,但现在就是昏招了,一个天京养活不了百万百姓,更养活不了几十万大军。

太平军想要在天京成事,钱粮都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尤其是粮食,太平军劫掠的金银,或许够了,但粮食却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军资。

“不说这些,说说天京城中的具体情况。”

洪秀全自永安开始过得日子就比较奢靡,在杨猛看来,杨秀清做天王远比洪秀全要好得多,只可惜,当年冯云山给老洪打下的基础太雄厚了,杨秀清想取而代之很难呐!

若是两人精明一些的话,就该立马巩固沿长江一线的防御,但两人要是真这么干了,太平天国也就不会败了。

虽说古雅月只是提及了一点洪秀全枕于享乐,但杨猛却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这样的情报倒是不多,一个就是太平军在天京城中分男女馆,在贡院选了好大一批有姿色的女子,分发给诸王,再就是弄了好些个幼童做太监。

原江宁满城无一存活,太平军对道士、尼姑杀戮甚重,毁坏寺庙无数,据说要为洪秀全营造天王府!”

听到选妃选小太监一段,杨猛的脸色明显差了好多,听到太平军毁坏寺庙要为洪秀全造天王府,他的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说实话,就太平军那些玩意儿,拆了寺庙建天王府,只能是毁好东西而已。

“天京城中,有什么名胜么?”

第五百三十七章左骡子不简单(上)

“天京城内,若是说海内闻名的名胜,那就只有大报恩寺了……”

古雅月刚要提及大报恩寺的状况,就被杨猛挥手打断了。

“告诉石相公,天京城内只要不是本朝的建筑,能保多少就保多少,老子将来要是入了天京,发现是一片废墟的话,告诉他,老子会把太平军上下,从男到女从老到小,杀个干干净净,能寻到家人的,老子也不会放过一个的。

大报恩寺要是毁了,一样的结果,让影子的内线,把消息带给他!若是都保住了,将来老子到了天京城下,说不得还会接济太平军一下的,咱们之前定的买卖依旧有效,只要不毁古物,可以作价换粮。”

保古物,倒不是杨猛一时兴起,古物这东西,在战乱的时候一钱不值,但到了太平年间,就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积淀,这与血脉里传承的东西,也是一脉相连的。

“爷,为了一个寺庙,至于吗?”

太平军有多少人?现在恐怕不下百万数了吧?为了一座古寺,杀戮百万,古往今来就没这一说。

“若是毁了!百死难赎其罪!现在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了,几十万或是上百万,落到史书里,只是寥寥几句话而已,但大报恩寺,可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玩意儿,可以流传千百年的玩意儿。

据你所说,这大报恩寺是海内名胜,到时候你说,游览寺院的人,会记住是老子保住了大报恩寺。还是老子为了保大报恩寺屠戮几十万呢?恐怕是前者居多吧?

别小看这一座寺庙。等到了后世。说不定咱们的人,就会挺起胸膛说,这是我们的老祖宗建造的奇迹!若是毁了,还有什么可傲气的呢?

我这话说给石相公听听,不然他以为老子这是在开玩笑呢!”

杨猛说完之后,就从地上的衣袍里取出了装着秘药的银盒子,一看到这个物件,古雅月和索朗白玛的脸上。都露出了惨笑。

杨猛的日子过得煎熬而奢靡,整个大清上下,却进入了观望期,太平军也在他们的新都整顿兵马,暂时的平静,让许多人喘了一口气儿,也让许多人的心悬了起来。

平静过后就是狂暴,长毛贼的攻陷江宁之后就没了动作,朝廷那边可不能再等了,年轻的恭王奕?入了军机。也显示出了年轻人的魄力,重用蒙古王爷僧格林沁。直隶、山东、河南、安徽的八旗、绿营都在他的统辖之下。

这是京师的最后一道防线了,一旦长毛贼打破这一防线,那满清的老老少少就该退回关外了。

被革职的赛尚阿,也被安排到了僧格林沁的军中,毕竟他还是有些剿长毛的经验。

僧格林沁掌兵之后,没有重用赛尚阿这个无能的,而是重用了自己的心腹爱将胜保,让他率军驻防安徽,胜保到了安徽,这局势就明朗了许多,一直在湖南蘑菇的张亮基也就到了武昌。

“爷,新任巡抚张亮基来了,您是不是见一见?”

望着锦榻上拥着夫人莲儿和梅依夫人的杨猛,古雅月不禁暗叹,自家男人是不是有些荒。淫了?这十几天,他就没怎么出宅子,许多事情都是她和芷晴夫人在操办。

“见他个狗才做什么?老子现在是掌军的,而且还是老资格,怎么着,他也该来给老子请安!

不对,这湖南幕中的左骡子跟着他来了吗?”

说起这张亮基,杨猛也想起了左骡子,这些天拱被窝拱的满脑子都是白花花的物件,向来反应很快的杨猛,也有些迟钝了。

“嗯!左骡子也跟着来了!”

重重的嗯了一下,古雅月也发泄了一下自己心中的不满,自家男人那可是不管白天黑夜,想起一出是一出,自己和芷晴夫人忙的不可开交,他也没少作践。

“那就去看一看!将我的官袍拿来!”

人家都是官服,到了杨猛这边也变成官袍了,从一品武将的官服,完全被改成了充满江湖味的短打扮。

“爷,您是不是也要克制一下啊!一天数女,您就不怕垮在了武汉三镇?”

被作践是命,古雅月也乐得接受,只是瞧着自家男人有些发黄的脸膛,她有些不忍心了。

“这差事儿就得一气儿做完了,做的她们都怕了,这武汉三镇过不多久就是前线,这两天也该安排她们回去了,这一离别又不知是多长时间,对我对她们来说,都是难熬啊!”

事儿也就是那么多的事儿,谁处理都成,无非没什么大事儿,懈怠个半月二十天的,不耽误大事儿,现在就是杨猛对后宅尽责的时候了,不狠狠的玩,怎么能让诸女害怕呢?

一旦温吞吞的干活儿,让她们尝到了甜头,你也来我也来,带着女眷打仗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就是个常胜将军,败一场,失了女眷,名声受损是小事儿,万一被要挟,或是后宅这些女人的后台再出了变故,那损失就太大了。

“您倒是有心了!张亮基就在码头等着呢!我陪你过去吗?”

在军中效力,杨猛的女人也是一身号衣,脚蹬马靴,瞅了一眼古雅月,虽说娘气的很,但说她是个文弱书生也讲究。

“这犊子本事不大架子不小,既然出来了,那就装回孙子呗!”

两人骑上马在一队睚眦的护卫下,打马就直奔武昌的码头而去。

“可是张抚台大驾?杨三来的迟了,还望抚台大人原谅则个!”

隔着老远杨猛就粗着嗓门对着码头的一艘小船大喊大叫,码头上站着的两人,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季公。这就是收复了武汉三镇的杨老三。倒是嚣张狠呐!”

张亮基也是读书人。内敛才是德行,嚣张跋扈就不讨喜了。

“东翁,可不能以貌取人,这杨老三厉害呐!川西平朵康就不说了,能以几万百姓的损伤,轻取武汉三镇,这人绝不简单。

若是给我七、八、十来万百姓,我拢也拢不起他们来呐!更别说攻城了。要是收复武汉三镇,阵斩万余长毛贼,起码要五万朝廷的精锐之兵,若是绿营的话,十万也难!”

七、八、十来万,早被向荣当成了笑话,许多与他有旧的人,在书信之中,都知道了这个笑话,可左宗棠并没有把杨猛用七、八、十来万百姓。收复武汉三镇的事儿当做笑话,杨老三此人绝不简单。

张亮基和左宗棠的画像。杨猛都看过了,虽说不是素描,但两人的面相截然不同,隔着老远还是能区分的开的。

“抚台大人,杨三盼您可是盼了许久了,这攻取武汉三镇之后,百姓的粮食可都是老子掏的腰包,这账你回头得给老子结清喽!”

初一见面就来讨债,张亮基对于杨老三的印象就更加的坏了,如今自己身上,除了百十两盘缠,啥也没有,这杨老三开口就是武汉三镇百姓的吃食,这笔账没法算呐!

再看这杨老三的衣着,更是不像话,那身上穿得是从一品武将的官服吗?补子倒是从一品的麒麟补子,可打扮就跟号衣没两样儿,对襟的袍子只到大腿,下边就是马靴和肥裤子了。

上身更是不堪入目,一掌宽的板带,上面插着短刀、短剑,袖口也不是马蹄袖,生牛皮泡钉护腕,紧紧在匝在了手腕上,官帽子倒是正经的红顶小帽。

仔细一看,那补子也不是丝织的,闪亮亮的样子,怕是金银丝织就的,扣子也是虎首铜扣,这杨老三像山贼多过了像朝廷的武将。

“杨军门,本抚台也是初来乍到,有些事情还得您多照应啊!”

杨老三是个什么脾气,张亮基来之前也了解过,当面对掐,平白的失了身份,万一再被这杨老三打了,也没处说理不是?

“这位是……”

杨猛此来的目的,就是回回左宗棠,这左宗棠的长相,黝黑而沧桑,跟个山中的老农也差不多,说他三四十也成,说他四五十也成,瞧他耳根后的头发,已经夹杂着银丝了。

“湘阴名士左季高!”

张亮基代左宗棠回答了杨老三的问题,瞧着杨老三跋扈的样子,张亮基的脸上也露出了怒色。

“嗬!你就是左骡子?”

“正是!”

“听说你会治理内政?”

“尚可!”

“那就跟着老子在武昌城转一圈吧!抚台大人同去,咱们以公事为重!”

自己大老远来了武昌,不设宴款待也就罢了,还拉着一起巡城,张亮基的面色一沉,就要出声,却被身旁的左宗棠给拉住了。

“正好!杨军门以国事为重,是我辈之楷模啊!抚台大人一路坐船也没怎么动弹,正好巡城活泛一下筋骨。”

左宗棠要是婉拒的话,就说明张亮基无心在湖北多呆,接了自己的话茬子,看来这张亮基也打算在湖北常驻了。

“好!老子最喜欢爽快人了,咱们是骑马还是走路?”

“走路就好!这样更能体察民情民意。”

“那就走路!”

说完之后,杨猛的手一挥,远处的睚眦就齐刷刷的下了马,将马匹往码头的拴马桩上一系,三十人排成了整齐的队伍,就站在了四人的面前。

进城之后,一听是杨军门来了,武昌的百姓大多都是跪地相迎的,杨猛没料到这点,只能带着错愕,一一挥手致意。

“杨军门,这武汉三镇的百姓,一日耗粮几许?”

瞧见了杨老三在百姓之中的威望,左宗棠也有些暗暗皱眉,本想着来了之后,就让杨老三出城驻扎的,没想到这杨老三倒是会卖好儿的,就依着武昌百姓的拥戴,想把他赶出武昌,怕是不易!

“耗粮几许啊?”

听了左骡子的问题,杨猛也不回答,只是沉声问了一句。

“爷,武昌一日耗粮十五万斤,汉口十万出头,汉阳七八万斤,武汉三镇一日耗粮三十万斤上下,折银六千两上下,咱们在武汉三镇,舍粥一月又十四天,共耗银二十六万两。”

古雅月粗着嗓子报出了一个个数字,听得左宗棠和张亮基频频的皱眉,这耗费太大了。

“左骡子,一日六千两一月又十四天,一共二十六万,记下这笔账,咱们回头再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