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毒清(皇朝)-第4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若是这么认为的,那就收拾铺盖卷回去养老吧!
这事儿,老子差下面的将官去做好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回去之后多珍重,莫要被人利用了,害的阖族被灭!”
没有张屠户也不吃连毛猪,左骡子虽然有其用处,但这做事之人有的是。不差左骡子一个,无非就是没了左骡子会冤杀不少人而已。为了以后的安稳,十万二十万人,杨猛还是不看在眼中的。
“三爷,可是要行株连之法?”
“不错!既然他们敢参与其中,老子也不会心软,无非是杀人而已,多杀十万八万或是百八十万,于老子而言没有什么差别,老子要的是安稳,不是混乱。”
“三爷,谨防错杀呐!”
“那就不是老子的事情了,也不是你该关心的事情,错杀与否与老子何干?与你这个赋闲的人又有何干?
既然有些人想蹦出来搅混水,老子这边手段寒酸的很,舍杀之外无他法,或许会冤杀一些人,但谁在乎呢?
去吧……”
左骡子既然想要赋闲,杨猛也没有什么留客的意思,杀人而已,谁杀不是杀呢?杀谁不是杀呢?有些事儿,重在一个志同道合,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使强留左骡子,作用怕是也不会太大,弄不好这厮还会起反作用。
“三爷,季高多问一句,不知三爷留下季高要做什么?”
问这话的时候,左骡子的脸上满是苦笑,杨老三这厮果然是不为人子,恐怕自己在沙俄动身的时候,杨老三就算计好了,自己想走?可不容易!
“甄选!”
“甄选?”
“对!就是甄选,暗流势力,很是驳杂,这读书人虽说该杀,但也不该全杀,脏心烂肺的固然该杀,但总有错杀不是?
你乃三湘名士,老子本想用你左骡子的名头,拉回一些人的,既然你我道不同也就算了,一国要崛起总要有些冤案的,多他不多少他不少,老子的军队一样做的来。”
杨猛依旧是实话实说的,无端杀戮是罪孽吗?这事儿得两说着,他口中的读书人,维护的是地主这一类人的利益,算是阶级斗争了吧?这批人留不得,留下就是祸患,杨猛可不想时不时的在国内剿匪。
满清一朝,白莲教、天地会、哥老会这样的会党太多了,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人心的问题,若是要杀,就要杀的彻底,剿匪一事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内部的这些隐患,比外部更具威胁,杀虽说是下策,但胜在速度无与伦比。
“呵呵……三爷的话也说明白了,左骡子还能再走吗?
但要留下,三爷还是要给左骡子一个解释的,这暗流势力如何去杀,若是与沙俄一般,说不好我左骡子也会成为暗流中人。”
左骡子苦笑出声,这杨老三留人的法子不同,条条框框都摆在了你的面前,由不得你不按着他的谋划来,这就是阳谋啊!
“没了左屠户咱也不吃连毛猪,你说的不错,老子对付暗流的手法,还真是与沙俄一般无二,老子不仅要杀暗流中人,他们的家人老子也不打算放过,除恶务尽么!
老子可不想看到将来一群群的小崽子,在背后恨老子恨得咬牙切齿,这些不安定因素,还是早早的处理为妙。”
杨猛从来都不是什么善人,杀人这事儿这些年也习惯了,除恶不尽留下些琐碎,以后处理就更麻烦了,弄不好还要受其反制,对于威胁区分善恶就是自找麻烦。
“以什么罪状论处呢?三爷,朝廷做事,名不正则言不顺。”
问这话,左骡子也觉得自己是白问,但有些事儿,总要去做的,做成做不成另论,起码心意到了。
“罪状还不有的是?构陷就是了,如今的朝廷是大清朝廷,是否有理又与老子何干?”
如今快到了洗白上岸的时候了,罪孽都是大清王朝的,虽说新朝换汤不换药,但新朝二字就是名正言顺的物件。
“三爷具体要杀那些人呢?”
牵着不走打着倒退,说的就是左骡子这样的,事情摆在了面前,左骡子也知道这事儿自己去办,杀的人会少一些,这事儿他左骡子不得不顶上去呐!
杨猛一笑,恶狠狠的扫了左骡子一眼,从书案上拿起了几分公文看了一遍之后,才开了口。
“在朝,以翁氏父子为首的清流势力,务必要杀绝。
在野,以绍兴师爷为主的幕客势力,也是留不得的物件。
中间,就是那些读了书没本事,还想着做官赚钱祸害百姓的废物,那些个纳捐的也不由留了,为钱做官,老子让他们死在半路。
再有就是那些个心有不甘,给暗流势力出资的金主,这些人是关键,男丁杀绝,女子送入醉浮楼。”
杨猛几句话,就挑出了一个阶级,若是这些人被灭绝掉,那以后的世界就晴朗许多了。
“呵呵……三爷,这在朝在野还有金主都好办,中间这股势力怕是难办呐!
再有就是那些个清流,多是有风骨的人,杀之未免可惜,让他们做学问岂不是更好?”
左骡子笑的极为勉强,杨老三这贼厮鸟是要屠教呐!屠了儒教,翁氏父子与杨老三相比,更是不当人子呐!
“风骨?可是风留骨吗?这些个清流,动动嘴皮子,说大道理一个顶八个,真要做事,八个不顶一个,留下他们只会变乱人心,若是真有风骨之人,哪会以清流自居?
如今这局面,虽说不是国破家亡,但也是社稷存亡之秋,不去干实事,却在背地里耍嘴皮子、使阴招、下绊子,这样的人杀多少也不值得去怜惜。
你可能还不知道,前几个月就是这些人,竟然勾连外洋,给老子施压,若是真让他们发展起来,这大好的国家还不四分五裂呐?
如今实力不济,就敢勾连外国,若是他们有了实力,会不会跟满清的皇帝一样呢?予友邦不予家奴,就他妈是这些个王八蛋撺掇出来的物事,有风骨,老子就乐意杀这样有风骨的王八蛋!”
左骡子不说风骨还好,说了风骨,却惹得杨猛怒气勃发,这些人物,杀他们都嫌脏了大刀片。
“这个……这个……三爷,论罪总要有个轻重的,一律株连抄家灭族,是不是有些过了?”
左骡子唯唯诺诺的妄图改变一下杨猛的态度,但这个时候,多说多错,只能惹起杨猛无边的怒火。
“过什么过?若不是没有时间,老子还真想好好炮制炮制他们,一刀杀了太便宜他们了,没有千百般酷刑折磨,太过便宜他们了。
你左骡子怎么说?留是不留?”
杨猛如今的任务繁重,现在可不是聊天打屁的时候,有些事儿,有个大概就直接去做,征俄是大事,自打破了叶卡捷琳堡已经三月有余了,欧洲那边也该做出应对了,杨猛要在和谈之前,尽可能多的为自己争取利益,至于杀人那只是次要的。
“季高愿留!”
“嗯!那你就留下杀人吧!明日让叶名琛那边,给你一份圣旨,做个巡视钦差吧!”
留下杀人吧,说完了这个,杨猛一端茶盏,就算是送客了。
第八百七十三章八方震动
国内对于征俄的消息,多半还是停留在官方的角度,无非是某年某月大军在沙俄大胜一场或是几场那个,而沙俄境内就不是那么乐观了。
如今若是想形容乌拉尔山以西的战争场面,只能用生灵涂炭、千里无人来表述了,军队如果毫无节制的杀伤平民百姓,起结果只能用恐怖来描述。
自左季高离开沙俄之后,曾涤生指挥大军,步步为营深入东欧平原,虽说防守与劫需要的人数不少,但相对于三百多万前线军队,二百余万后备军队来说,留下的人数,还是很少的一部分。
随着鬼子六的东北军加入杀戮的行列,杀戮大军的行进速度越来越快,前锋大军已经越过伏尔加河流域,抵近哥萨克的老营,顿河流域了。
如今的杀戮大军,已经没有几个敌手了,除了不成规模的哥萨克还在防抗之外,沙俄的主力部队,全部撤到了莫斯科附近组织防御,若是这道防线崩溃的话,那沙俄的沦陷,也近在眼前了。
前方大军看似势不可挡,但杨猛清楚,这大军的兵锋能抵达顿河流域,已经是邀天之幸了,越往前走压力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帆风顺的征俄大军,也将面临着失败。
虽说杨猛可以成倍的拖延失败的来临,但最多十年,征俄大军无论如何还是要战败的,十年,对沙俄来说是灾难,对杨猛来说,也是不可承受之重。几百万大军。十年的消耗。是个极为恐怖的数字,刚刚有些起色的国家,被这十年拖垮,也是可以预见的,两年,最多两年,杨猛就要结束这场战争。
至于后续的战争,还是交给蒙古诸王去打理吧!战争从来都不是国家崛起的主力。虽说战争的作用非凡,但他更大的作用却是消耗国力,如今的杨猛只是在等待着大军清空占领区,伏尔加河南北的地域必须要清空,这里是沙俄的粮食产区,只要没了东欧平原的粮食,再加上一个新兴的蒙古,沙俄这几十年之内,算是有的头疼了。
当然坑杀鬼子六的八旗兵也是必要的举措,战争。在杨猛这里已经接近尾声了,让鬼子六率领东北军前出顿河流域。与哥萨克死磕,才是老正经。
无论杨猛如何谋划,他在沙俄占尽了便宜,这事儿是毋庸置疑的,整个乌拉尔山脉以东易手,东欧平原半数易手,这也算是天大的便宜了,西伯利亚的失陷,起初的沙俄或许被蒙在鼓里,但随着战争的进行,战俘的产生,许多事情就不再是秘密了。
对于西伯利亚地区的失陷,最初得到消息的时候,沙俄的高层并不认账,原因也简单,西伯利亚地区太过辽阔了,这么大的一片领土,不是清国几百万军队可以吃的下的。
从战俘口中得到的消息,也让一部分沙俄高层,有些担忧,三个月的时间,沙俄向东派出了数万探听消息的人员,虽说九成九的人回不来了,但剩余的那些人还是带回了一些模糊的情报。
大面积的制造无人区,就是杨猛的手段,你的疆土?连你的百姓人口都没有,还怎么能算是你的疆土呢?
杨猛的手段很简单,若是战争不能达成目标,就往西伯利亚移民,等人口发展起来,来上一次独力战争就好,国际条约,也不是全无漏洞可寻的。
汇总情报、继续审问战俘,战俘之中的沙俄少数民族的话,还是可信的,西伯利亚失陷已成定局,如今清国将战争的矛头对准了沙俄腹地,灭国之患就在眼前,如今沙俄要做的不是什么反击,而是如何保证沙俄一国还能存在。
一份份求援信件,被沙俄的使节们带着,马不停蹄的赶向欧洲世界,沙俄的政客们,如今也明白了一些事情,此次沙俄被侵占大半的领土,实则就是英法两国的替罪羊。
就欧洲关系来看,英法两国以及德奥等国,是不会坐看沙俄被清国灭亡的,心里有了根底,沙俄这边也就不再掩饰什么了,无非如今的沙俄,已经走在国破家亡的边缘了,些许面子,当不得什么大事。
有了这样破罐子破摔的底气,沙俄将西伯利亚地区失陷,东欧平原大半失陷,举沙俄全国之力,也不能抵抗清军的根底,一遭都爆给欧洲诸国。
沙俄的政客们很是光棍,意思也极为明确,无非你们不能让沙俄灭亡,你们这些个惹祸的王八蛋不出头,沙俄也不管清军的动向了,大不了等清军破入欧洲之后,大家一起去流亡。
沙俄政客们,有些不要脸的手段,这次委实触到了欧洲诸国的痛楚,尤其以英法两国最为痛苦,这两国与清国之间的仇恨,是很难化解的,焚毁了人家的皇家园林,人家怎么会不报复呢?
而最为痛苦的就是法兰西了,英吉利是岛国,与欧洲隔海相望,怎么也有些缓冲的余地,法兰西就不同了,一旦沙俄被灭掉之后,清军势必是要找法兰西放对的,一旦开启了大规模的陆战,沙俄一国尚不是清军的对手,法兰西的高层,对自家的陆军也没有什么底气可言了。
在沙俄政客们口中,清国发动此次战争,起码用了过千万的军队,这虽说有些夸大,但欧洲诸国还是信了,没有这么多的军队,也很难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征服大半个沙俄。
这个数字也是差不多的,杨猛动员的军队,在五百万上下,而沿途征用的民夫,不算国内的几千万,仅在西亚就动用了超过千万的民夫,一个士兵十个民夫,若是将军队所用的物资,一一细分的话,这次战争,杨猛不仅动用了西亚等国,还动用了大清的举国之力,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
这些消息到了欧洲各国手里,与清国关系尚算和睦的德意志也坐不住了,原因无他,德意志与沙俄离得太近,而奥国那边也是一样,德奥不分家,如今的德奥也正在向一统迈进,身边突然窜出清国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怎不让人心惊胆颤呢?
随着真实消息的散播,欧洲世界也实实在在的八方震动了一番,得到这些消息之后,就是求证了,沙俄的使节们,带去的不仅仅是战争的消息,还有战场之上的缴获。
新式的后装步枪、可以连续六发的柯尔特,这些都让欧洲世界震惊了,后装枪,在欧洲世界一直被视为异类,可各**方见证了纸壳德莱赛的犀利之后,一下就失声了。
而最为震惊的还是德意志,德莱赛这玩意,最初就是他们流给杨猛的,虽说外观上还是差不许多,但德莱赛内部的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粗短的撞针,纸壳尾部的底火,这些对枪械设计师来说都是创举,这样的步枪,比作为原型的德莱赛,无论是在射速、射程还是威力上,都有极大的提高,欧洲世界在枪械上已经落后了。
柯尔特这东西,欧洲各国的军方,更为熟悉,当年柯尔特为此专门来了一趟欧洲,但结果却是让人扼腕的,若是早知道柯尔特如此犀利,不装备的才是傻子。
但是,人谁有前后眼呢?柯尔特的犀利,是几十万哥萨克用生命试探出来的,马战之中,柯尔特左伦之犀利,几乎是无可匹敌的,传说之中的鞑靼铁骑,靠着人手一把的柯尔特,一万人足以屠灭三万哥萨克骑兵,一万人打散十万人的哥萨克骑兵队伍,也不是什么奇迹,东欧平原之上,这样的战列已经有数次之多了。
当然有震惊的就有惊喜的,国际关系与人际关系差不许多,唯一不同的是,国际关系比人际关系更为缺乏底限、更为卑鄙、无耻、不要脸面。
克里米亚战争之前,沙俄装的不小,一向以欧洲警察自居,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就有不少的欧洲小国,在坐看沙俄的笑话,这次沙俄眼看就要被灭亡了,这些之前受过沙俄欺负的小国,一方面在阻拦沙俄的贵族往本国逃遁,另一方面则是准备好了桌椅板凳、酒水美食,等着坐看沙俄灭亡。
小国就是墙头草,谁强他就向谁倒,沙俄灭亡与否与他们无关,如今对这些小国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什么欧洲荣耀,而是找机会对东方的大帝国示好。
战争的脚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左骡子的无奈退出是个不错的例子,同样这战争也不会以国家的意味而转移,无论英法德奥还是沙俄,无论他们怎么震惊,也无论他们怎么胆寒,杨猛麾下的大军,没有得到命令之前,在杀戮上是不会有一丝停歇的,错非沙俄举国上下再无一个活人。
战争走到这一步,欧洲一方已经有了对策,如今对抗不是办法,现在就是合欧洲诸国之力,也很难对抗清国的千万大军,组织军队反抗也是需要时间的,而这段时间,足以让沙俄的那群废物撂挑子了,挡不挡得住,谁也不敢说,但拖延时间,和谈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了。
第八百七十四章八旗之殇(上)
和谈,也是很有讲究的,让沙俄投降,显然是不可能的,一旦沙俄全面投降,就意味着清国势力进入了欧洲大陆,这是英法德奥等国所不允许的,也是沙俄无法接受的,边打边谈,如今的沙俄多少有些无力应对,而派军队支援沙俄,也是昏招,一旦战争结束的时候沙俄被灭,那现在的派兵,就意味着与清国结下了死仇。
直接派兵是不可能的,但军事援助却是可以的,这样即便是沙俄战败了,各国也有话可说,这只是国与国之间的买卖而已。
欧洲世界,动起来的速度也很快,半个月的时间,沙俄在支付了一些象征性的费用之后,欧洲各**械库中,足以组建百万大军的军火,算是易主了,真正的易主就要等时间来运输了。
边打边谈,最关键的一点是还能打,和谈未启沙俄前线的气氛却越来越紧张了,硬仗就在面前,杨猛一方派谁去打,也是很关键的问题。
曾涤生的电报到了京师之后,连日操劳的杨猛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八旗的路走到头了,沙俄的血性,需要八旗去印证,毕竟如今还是大清朝的天下不是?
“计长,这次该是鬼子六登台唱戏的时候了,如何才能全数坑杀八旗新军呢?”
国内的八旗兵,已经寥寥可数了,杨猛也不打算动他们,全数杀了有伤天和,只要将鬼子六的五十多万八旗青壮坑杀在沙俄,旗人就再也无法翻身了,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被汉人同化。
“分兵出击。一战尽没!”
徐子渭也是研究过兵法的。而且在东南半岛有过实战指挥。杨三爷的问题,在徐子渭看来很简单,送上去就是了,保管死的干干净净。
“当用督战队,大军在沙俄进军顺畅,容不得败仗,不管是派谁上去,宁死不败!
这次是个不错的机会。看来欧洲世界已经在准备议和了,而且还是边打边谈,沙俄此次的反扑必然凶悍异常。
三爷,秀成觉得不仅要派八旗兵上去,蒙古那边也该处理一下了。
八旗与蒙古,合共出兵百万,一战下莫斯科,剩余的蒙古人马与曾涤生的西北大军,作为督战队,任何溃败的队伍。全数绞杀!
这样不仅能进一步消耗沙俄的国力,而且也可以整肃朝廷与蒙古。桀骜的人物一去,这沙俄前线的大军也好管理了。
此次大战之后,三爷可以准备让蒙古建国了,东欧平原一部、伊希姆草原,可以划给蒙古,至于西亚兵,大半留给蒙古就好,西北的新军,也要拨付一半左右,这样以后的战争,就与咱们没多大干系了,当然国内在近期还是要支持一下蒙古的。”
李秀成虽说降了,但他降的是杨三爷不是满清朝廷,对于满清他还是心中有气的,一听要坑杀八旗新军,李秀成的眸子也亮了起来。
“嗯!算是不差的法子,就打莫斯科吧!让曾涤生在大军身后组织炮阵,这边的火炮,已经全数到了前线,数万门火炮的炮阵,既可以支撑八旗与蒙古打莫斯科,也可以换上散籽儿做督战之用,给曾涤生下令,打不下莫斯科,上去的人不准活着下来。
东北军自鬼子六以降,必须全数压上,至于蒙古,那几个炸刺的也一并派上去吧,至于说辞,莫斯科是沙俄大邑,非精兵强将不可下!
秀成,你有意去沙俄吗?若是想去,你与石相公一文一武,倒是能闯下些功业。”
八旗必须坑杀,蒙古也必须整肃,此事趁早不趁晚,一旦和谈开始,杨猛这边就没有机会一次坑杀近百万人马了。
李秀成这次开口,倒是让杨猛眼前一亮,若是石李二人能在沙俄联手,以后的蒙古新国,他俩也要占一席之地的,两人终是太平军出身,明火执仗的任用,杨猛这边还是有些忌惮的,若是两人愿意留在沙俄,则是最好不过了。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李秀成也是有苦自己知,虽说杨三爷对他比较看重,但看重归看重,在任用上还是有些缩手缩脚的,内情,李秀成也清楚,出身而已!
虽说杨三爷用人不拘小节,但太平天国毕竟是臭了名声的,多日的学习,也让李秀成不甘寂寞,他自认有宰辅之才,但新朝的宰辅却没有他的位子,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这次说不得真是个机会,闯一闯,未必不能成事的。
“呵呵……愿意就好!”
杨猛这边笑的也有些勉强,石达开是军人,他可以大用,但李秀成的出身,也实在令人扼腕,南方对于太平军可是深恶痛绝的,大用李秀成,杨猛也要面临南方百姓的压力,与其雪藏在身边,不如送出去让他祸乱沙俄,制衡蒙古诸王,相信有自己的推送,蒙古新国的宰执之人,非李秀成莫属了。
“三爷,鬼子六此去叶卡捷琳堡寸功未立,这战事凶恶,咱们要防着鬼子六降俄呐!”
见杨三爷与李秀成之间的气氛有些尴尬,徐子渭变挺身出来为杨三爷解围了,旗人,历经大清二百年已经有些糜烂了,这降俄之事,鬼子六做不出来,下边的八旗兵未必做不出来。
“嗯!此事虽有后招,咱们也要防备一下,秀成,这事儿就交给你了,你此去沙俄,就不要与曾涤生共事了,与石相公一起协助蒙古王才是正理。
若是鬼子六的人马大批降俄,蒙古那边也要钳制一下的,若是事不可为,不可强为,和谈之时老子自然会让沙俄一方屠杀这些降俄之人。”
徐子渭的提议算是不错,蒙古诸王已经与沙俄结下了死仇,再怎么他们也不会降俄的,但八旗兵就两说了,清初的八旗是有血性的,但如今的八旗就不好说了,降俄他们未必做不出来。
“谢三爷栽培!”
“唉……你我都是明白人,这事儿就不明说了,你将来若是掌了蒙古的相权,这友好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