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毒清(皇朝)-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子祺来了,伤好些了吧?”
“不碍事被弹丸擦了一下,再过三五天就要好了。”
“上次剿匪,触了哥老会的霉头,我这里有消息说,他们要在水路上伏击我们。这次回云南的路途,不一定顺利,你安排人手,从陆路秘密回云南,让韦驼子带上三千步卒,沿江而下。
云贵交界处的那一千新军不要动,让他们出一半的人手护着云烟与洋人交易,剩下的一半留在原地,事有不顺就让他们沿途支援。
云南与广西交界的转运站,要布上骑兵,这次咱们要在珠江水路立威。如果时间足够,让老爷子去总督府,找贺长龄弄份剿匪的谕令,时间不够或是麻烦的话,就算了。”
哥老会在杨猛眼里,就是个立威的好货色,他才不管这些人是干什么的,只要敢伸爪子,杨猛就得连人一起剁了。
“知道了。三爷,不用让杨福良去探探风声吗?”
上次与杨福良联手,事情做的很顺利,那个一身匪气的杨福良,也在秦子祺的心里,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那个匪类,我留着还有用,这些事情你自己去办,留下几个精干的人手,跟着帕特里克父子,人选出来之后,直接送到我这里。”
第一百三十一章阴谋的味道
在等待英米两国商船到来的时间,杨猛也开始了对初期来广州那五百刀手的训练,本想把他们留在广州,现在看来是不成了。
不过带回去也好,这些人都是可用的,正好到滇西领兵,广州这边有个二三十人也就够了,留多了浪费,等滇西的人马成军,在让他们来广州,岂不是更好?
杨福良那里,也派下了任务,十三家弄来的人手多是船工脚力,这也正随了杨猛的心意,此次返程,就怕在江面上遇上水匪,水战可不是云南新军的强项,万一遇上了水鬼,被凿翻船只,那损失就不可估量了。
又是十几天的时间过去,东印度公司的三条商船,才在夜幕之下,悄然停在了广州,这三条商船,本该十几天之前到了,因为路上有延误,才姗姗来迟。
当天夜里,杨猛带着五百新军,亲自上船验了枪械,长短枪五万支,全是崭新的,三磅炮一百门,是二手货,刀剑的数量更多,足够装备滇西的人马了。
新枪归新枪,可质量真是不怎么样,除了扳机附近有个狮子狗标志之外,枪身上什么装饰也没有,枪不是卡宾版的,但比卡宾版的长不了多少,做工很是粗糙,有的枪管上还带着毛刺。
三磅炮的质量倒是不错,全是锻铁的,还有一部分是铜炮,炮车的制式一样。这锻铁就是杨猛以前错认的钢铁,经过葛仕扬的教导,杨猛也知道钢铁在欧洲。也是紧缺的东西。不能大规模的生产。
货物都验完了。可没有子弹火药,却是个大问题,除了炮弹和维护枪炮的工具,一点配套的弹药也没有,这个与杨猛当初的单子可不符啊!
一把枪一百个基数的弹药,一门炮一千个基数,这东印度公司的商务代表,在溜达自己吗?炮还好说有炮弹。在广州附近弄一些火药就能打响,可没子弹这批火枪就成了废物,杨猛还想着,给杨福良那批人配上火枪呢!
不等杨猛发问,一个带着礼帽,穿着燕尾服的大清通译就走了上来。
“杨参将,来的时候恰逢印度叛乱,印度那边火药铅弹紧缺,所以这批货里,就缺了步枪配给的弹药。但我们东印度公司,也做了补偿。五千套制造单发铅弹,一千套十发铅弹,五百套三十发铅弹,十套一百发铅弹的模具,就是我们的补偿,这些模具可都是英吉利本国的钢制模具,价格要远远高于应当配给的弹药。
这些做补偿应该足够了吧!还有一句话,算是我送给您的,火药咱们大清也有,您就凑活用吧!订单兀的,您就当做废纸丢了就成,东印度公司您杨参将惹不起!”
“好!真好!咱们大清也有,借您吉言,这订单我就当没看见,但有一样东西我得带走。”
杨猛这句话让那个大清通译,松了一口气,可刚嘴刚刚张开,一把刺刀就递了进去。
“你的命老子要了,杨参将也是你该叫的。”
不理惊得目瞪口呆的英吉利船员,杨猛在通译那件黑色的燕尾服上擦了擦刺刀,随手插进了了刀鞘。跟来的云南新军,也拿出了随身带的短枪。
“把船员都给我逮起来,一个也别让他们跑了。”
三艘商船的船员,哪想到杨猛会暴起发难,三百多名船员,全部成了俘虏。四十多名英吉利人,成了杨猛的人质。
从杨猛弄死通译,到三艘商船被控制,拢共不到半个时辰,姗姗来迟的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商务代表,被戏剧性的一幕给弄懵了。
“杨将军,你想两国开战吗?”
这个大清的参将,是个威胁巨大的威胁,他的年纪太轻了,野心太大了。最让东印度公司忌惮的是清国的人口,四亿人,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也不能比拟的。
1840年的战争,英吉利打的战战兢兢,好在清国的皇室太过软弱,没落的帝国太过腐朽,这才让英吉利打开了清国的国门。
《望厦条约》之中的一体均沾,就是英吉利钳制清国的手段,东方的这头猎物太大,不是一个英吉利就能吞下的,借助各国的威胁,英吉利已经在清国身上,留下了足够多的伤口,现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让清国有复苏的机会。
杨猛的出现是个威胁,他训练的军队,已经有了欧洲普通军队的水准,如果不是因为这支军队,还有清国庞大的人口,云烟的配方,就已经到了东印度公司手里。
退役的褐贝丝步枪,几乎被淘汰的三磅炮,可以卖给杨猛,但英吉利先进的火药,是绝对不能给他的。枪炮的射程不够,即使将来两军对战,英吉利军队也能有绝对的优势。
“开战?不是你能决定的,也不是我能决定的,但商业欺诈,就是你们的不对了。我也不难为你们,这三艘商船,你开个价,权当补偿了。”
这三艘商船上,也有火炮,而且是大型的火炮,这些都是云南紧缺的物件,三艘商船,三十几门大炮,还有一些坐在木墩上的短炮,看口径威力绝对不小。
“商船?那不可能!制造铅弹的模具就是补偿,别的条件,我们是不会接受的。”
把商船卖给清国,开什么玩笑,这三艘都是武装商船,稍微一改就是帝国的五级军舰,卖给大清国会恐怕会直接解散东印度公司吧!
“不卖船也行,那就卖炮吧!这三艘船上的火炮我要了,价格可以翻倍。”
这三艘商船都是新船,东印度公司不卖也在情理之中,杨猛索性退了一步,要购买船上的火炮。
“不可能!”
“五倍!”
“我没有这个权利的。”
“那这些木墩炮总行吧?我一样给你五倍的价格。”
“哦……那是臼炮,不适合野战,只能用于海战或是攻城战。不过五倍的价格。可以接受。”
臼炮的射程短。倒是可以出售,云烟对东印度公司很重要,为了这个也只能退让一步了。
“这三艘船上既然有火炮,那肯定就有炮弹和火药吧?这些一并卖给我!”
能谈就最好,杨猛也试着,摸了一下东印度公司的底限。
“不可能!”
“好吧!但云烟我只能付给你们百分之八十,算是涨价吧!”
“绝对不行!咱们之前有协议的,你不能随意或者降低云烟的价格。”
“呵呵!协议?那协议里的火药铅弹哪里去了?这次就当你们欠我的。下次把火药铅弹补齐,不然我还会提价。只对你们东印度公司提价,下次百分之五十。”
“好吧!所有臼炮的炮弹,三分之一的火药,但你得补给我们五百公斤云烟。”
“成交!放人!卸货!”
五百公斤云烟,二十门臼炮,八百发开花弹,五十桶火药,杨猛付出了差不多十倍的价格,才得到这批不会用的臼炮。
交易完成。杨猛与那个商务代表,兴高采烈的的谈了很长时间。直到货物缷完,东印度公司的商务代表离开,他的脸色才变得阴沉如水。
“把货物安置到荔香园,让船队准备动身。”
事情难办了,本想着归途,只有哥老会一个敌人,没想到东印度公司也掺和进来了。黑吃黑的买卖,杨猛做的多了,给枪支不给弹药,东印度公司打的什么主意,他也一清二楚,看来海匪才是此行的大敌。
回了荔香园,杨猛就在考虑着回去的办法,在江上与海匪水匪对战,那跟找死无异,珠江水路不好走了。长江铜道路程太远,要过去的话,得先走海路,在海上对战海匪,那就是送菜啊!
陆路回云南是最好的选择,可走陆路一个是时间太长,另一个原因,就关系杨家的脸面了,走陆路无异于向哥老会低头,即使低了头,这哥老会能不能善罢甘休也是两说。
硬打,步卒是够了,可这次带来的新军炮兵,只有五十多人,炮多人少在江面上对战,如果火炮能用,还能有些优势,如果不能用,麻烦就大了。
海战,水战,杨家没有合适的人手,看来只能看看葛仕扬那边了,如果那帕特里克熟悉水战,就再好不过了。
可找来葛仕扬一问,结果却让人有些沮丧,帕特里克在陆战的方面算是精英,海战只是略懂,属于那种会说的,具体做成什么样,就得看老天了。
至于丹尼尔,这崽子嘴上说自己精通海战,可就怕他是个纸上谈兵的货色,到时候出了问题,添的可是人命啊!
杨福良那边也问过了,做过水匪的倒是能找出几个来,可他们的战法一说,就被杨猛否了,把船靠上去,这他妈要算是水军战法的话,杨猛自己都能当海军元帅了。
数来数去实在是无人可用,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先用一下帕特里克父子了。
虽说坏消息不少,但也有好消息,那二十门臼炮是个不错的物件,八百发开花弹,经帕特里克父子确认都是精品,在水战之中,臼炮绝对是大杀器。
可好消息后面还是跟着坏消息,臼炮是水战的大杀器不错,可杨家的船队不成啊!从商船上弄得这些臼炮,用的都是二十四磅炮的开花弹,后坐力虽说比二十四磅炮小的多,但也不是杨家的货船能够承受的。
杨家这批货船,小半都是潘仕成特意为杨家改装的,杨猛的这位岳父,除了是两广的盐官,还兼职兵部郎中,专门在广州督造战船,借着这个方便,也就便宜了杨家的船队。
大清的内河船,顺流一天五十里,逆流三十里,闲来无事坐着游玩这个速度还将就,可用于运货速度就差了,普通的木帆船或是橹船,载货少速度慢,用于长途运货,一个是速度慢、花费大,另一个就是珠江水路自身的原因了。
珠江水路在广东境内算是平稳,可到了广西就差了许多,小船载上重货,遇上险滩激流很容易翻覆,为了解决返程的问题,潘仕成改装了一批小型沙船,在原有的帆船基础上,加了橹和桨。
带帆、带橹、带桨的沙船,顺风顺水一天能行三百里以上,逆风逆水加上桨橹也在一百五十里往上,这就大大缩短了往返的时间。
这些沙船都是购自江宁上海等地,多数用于载货,船身轻便不似战船一般都是用的好木料,这些船载货量不错,架上三磅炮倒也凑活,可这二十四磅的臼炮,这样的沙船就吃不消了。
一旦在这样的船上发射臼炮,轻者船只会在江里打横,稍有不慎就是船毁人亡的结局。
第一百三十二章出没在海上的轮船
解铃还须系铃人,对于船只杨猛几乎不了解。他以前见过的军舰驳船大清没有,而在大清杨猛见到的除了杨家的货船,就是列强的风帆战舰或是风帆商船,大型帆船难以在内河航行,该选择什么船只,只能找岳父潘仕成出主意了。
英吉利的商船买不到,那就看看米法等国,说不定这也是个建设未来海军的好机会。臼炮的炮弹有限,还是先让帕特里克父子,教授新军操作三磅炮吧!这些小炮虽说威力不怎么样,可威慑力还是很不错的。
交代完火炮的事情,杨猛就直接去找岳父潘仕成了。自从爱婿到了广州,潘仕成提心吊胆忙活了一个多月,好在爱婿的手段不错,坐镇广州力挽狂澜,三下五除二就让事情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至于两广的哥老会,潘仕成觉得问题不大,遇上杨老三,也算哥老会倒霉,自己这个爱婿,做事看着莽撞,但是里面藏着的心机,自己这个纵横官场十几年的老将都看不明白,这次只求爱婿别杀伐过甚,惹起两广的民变就不好了。
没了忧心的事情,交代完自己的任务,潘老爷子也偷得片刻的清闲,让擅长广府大戏的小妾扮上,自己则是品着功夫茶,一边听曲品茶,一边把。玩着自己心。爱的物件。
杨猛在荔香园也没什么约束,打听到潘仕成在后山的大池畔消暑,也就一路走了上去。可到了地方却不是那么回事,亭子里莺莺燕燕。自己好像来的不是时候。
由于心里有事。杨猛的步子也略显沉重。刚要回身离开,却被岳父潘仕成给发现了。
“星斗,来了又回去,这可不似你的作风。来来来,咱们一起听听这广府大戏,品品这上好的茶汤。”
爱婿来找自己肯定有事儿,自从上了杨家的船,潘仕成心里的规矩也少了许多。而周围的这些妾室,在他看来也不过是些物件而已,与爱婿一比什么也不是。
“这不妥吧!咱们还是换个地方吧!”
有些规矩可以随便破,可有些规矩还是不能破的,亭子里的那些女眷,八成是自己岳父的妾室,自己上去一个不好称呼,再一个瓜田李下的,传出去惹人非议。
“你们下去吧!曲子不要停!”
潘仕成一挥手,除了唱曲的。和摆弄功夫茶的,其余的女眷。都应声退下了。
“说话方便吗?”
望着几前摆弄功夫茶的女人,杨猛就想到了自己大哥的遭遇,别漏了不该漏的东西,给荔香园惹上麻烦。
“你也下去吧!我自个来就行,招呼那些弹琴唱曲的也换个亭子。星斗,过来坐吧!”
爱婿的谨慎,也让潘仕成想起了杨老大,有些事儿还真得避讳一下。
“岳父大人,还是返程的事情,咱们的货船上二十四磅臼炮难以发射,有好一点的船只吗?”
“这事儿不急,先喝口茶汤听段广府戏,你这个岁数正是飞鹰走马的时候,该享受就得享受,该逍遥就得逍遥,过了好时候,就是有好东西也没有好胃口喽!
回去的时候,我让人给你弄几个瘦马,一路上也能消遣一下,做事的时候多着呢!累垮了可不好!”
自从来了荔香园,自己这爱婿就没闲着,先是坐镇剿匪,然后是十五家商盟,海滩约战,这些事儿耗费了多少心力,潘仕成这个老泰山看在眼里,这么做事情,铜人铁罗汉也得累垮。
“没办法啊!有些事儿一旦做了就停不下来,一旦停下来,杨家灭亡、潘家灭亡的结果我接受不了。不瞒岳父大人,起初我只是想凭着云烟,过上锦衣玉食、莺燕环绕的日子,可没曾想,一步步就走到了这里。
朝廷无能、列强觊觎,我本来指望发家致富的云烟,却成了自己的樊笼,做事情束手束脚不说,还得忍气吞声,都是这世道逼的啊!”
喝了几杯滚烫的茶汤,杨猛也发出了一声喟叹,道出了心中的无奈,好日子就在眼前,可总能看到却摸不到,一件事接着一件事,除了忙乱,自己好像就没有正理八经的享受过。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你这一弄未尝不是大清百姓的福祉,康雍乾所谓的三朝盛世,流了百姓多少血?蕴着黎民多少泪?书上没有,可这世道记得清楚。
荔香园能成为广州第一家,也是时势所致,庚子以前的广州,伍家才是第一家,而荔香园那时还只能仰望伍氏,可庚子一战,伍氏被林老虎打压,伍家家主伍秉鉴那个时候才想起捐官,走官府的路子,可是已经晚了,伍秉鉴被林老虎下狱,惊惧而死,伍氏在广州的脉络一蹶不振,这才有了荔香园的崛起。
荔香园因何而起?不是我经营有道,也不是靠着潘氏的底蕴,而是我靠上了大清朝廷。林老虎看不起我,那又如何?我在广州春风得意,那林老虎呢?堂堂一封疆,满胸壮志又如何?还不得到伊犁那边玩沙子?
这天下将乱而未乱,满汉虽说表面是一团和气,可改不了、也洗不尽骨子里的满汉之别,大清这国祚是保不住了,一代?还是两代?弄不好这大清就得在你我翁婿眼前崩灭。
现在正是你蓄势的好时机,想想我说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拒守云南等待时机,到时候等你成了势,乱中求胜不过是反手之间的事情。
步子不可太急,有的时候慢一慢、缓一缓,并不是坏事,你的年岁还太轻,心机城府绝对是上上之选,但阅历还是稍显不足,花花世界迷人眼,趁着年轻多享些福,吃尽了、看尽了、玩尽了。以后也不会被俗世之物迷了眼睛。
吃喝玩乐虽说纨绔。但未必不是阅历。你这孩子心急了!”
爱婿杨猛也应了他的名字,做事刚猛异常,但过刚易折,忍气吞声、忍辱负重,就是他所欠缺的,潘仕成借着听曲喝茶,也点了他一下。
“唔……”
潘仕成这话说的时机很合适,杨猛低哼了一声。也陷入了沉思,阅历自己也有,可与潘仕成、魏五这些人一比,还是他们更适应大清,自己貌似有些脱节了,一步赶一步,一脚撵一脚,自己这次新生,自宜良开始,好像都在赶时间。
忙活了一年半。自己得到了很多,失去的只是享受。但这么走下去,还会失去什么就不得而知了。东印度公司、哥老会、大清、列强,自己是在走钢丝啊!稍有不慎满盘皆输,到时候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得多!
广州的天气闷热,也不知是冷汗还是热汗,瞬间就布满了杨猛的额头,雷厉风行看来也并非是做事的好法子。
“呵呵!有些感悟了吧!事情该做还得做,只要慢一慢、缓一缓就好。
荔香园有几个退下来的御医,这是我花了好大的代价弄来的,这些人精擅养生,这次你也带回去几个,云南那边的事情,不要做得太急,忙中出错这话,也记在心头。
可是返程的事情,又有什么不妥之处?”
自己这个爱婿,潘仕成也看不透,心机城府太深,做事毫无端倪可查,栽培杨猛,潘仕成自认没那个资格,但偶尔提点一下,凭着自己几十年纵横商海,十几年纵横官场,还是能做到的。
“嗯……,是船只的事情,咱们的货船,载不动二十四磅臼炮,我找您来拿拿主意。”
岳父的一番提点,让杨猛有些神思不属了,说话的语气也有些懒洋洋的。
“臼炮?还是二十四磅的,这可算是重炮了,当得上大将军的名号,是攻城拔寨的好东西,东印度公司能把这个卖给你,不简单啊!
至于船只,这个简单,广东水师有些上好的沙船战舰,我给你弄几艘小一些的,珠江航道应该还是能够通行的,一艘战舰装上两门炮,应该问题不大。
只是这珠江水道狭窄,不然我造的那艘铜皮轮船,就能用的上了。”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轮船这个名字对杨猛来说,可是很亲切的,只是不知道岳父口中的轮船是个什么物件。
“岳父大人,可否说说这轮船,沙船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
听到轮船二字,杨猛刚刚的懒散一下就不见了,双眼也是充满了希冀之光。
“轮船而已,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年前的订单,不是要火轮吗?这轮船就是火轮,只是咱们自己造不好。
道光二十二年,我花了无数银子,让能工巧匠做了一艘铜皮轮船在白鹅潭试过,行进尚可,只是放入内河不甚灵便,也就被朝廷搁置了。
当年林则徐、长庆也做过人力的轮船,性能也一样不如人意,与洋人的相比差了太多,同样被朝廷搁置了。潘世荣继我之后,也造了一艘火轮,那船还不如我造的,结果也被搁置了事。”
提起陈年旧事,潘仕成也是不胜唏嘘,不是他不想帮着大清,而是朝廷不成了。庚子之战,洋鬼子打到家门口,朝廷把造船的事情还当回事儿,可自从签了《江宁条约》,造船的事情大都被搁置了。
“洋人的轮船,咱们能购置吗?具体是个什么样子?”
原来自己一直小看大清了,轮船都能研制,不管性能如何,这无疑是个好的开端,造船之事被搁置,对大清来说不是好事,对自己来说却是个好消息。
“难!朝廷也买过,英吉利那边防着咱们呢!庚子年,林则徐买过五六艘西洋战舰,其中就有一艘明轮的小火轮,这些都是从米利坚处购置的英吉利旧船。
庚子一败,水师的这些船,全被英吉利人俘获了,《江宁条约》一签署,世道清平之后,朝廷就没了购船的心思,这些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
洋人的轮船多是明轮铁壳火船,我初次听说是在道光十年,当时英吉利的福士号,在伶仃岛附近游曳过。道光十五年,我才见到了真正的铁壳火轮渣甸号,只是这火轮到了广州没两天,便在虎门挨了炮击,退出了伶仃洋,以后去了哪里我就不知道了。
到了庚子年间,英吉利借着铁壳火轮,纵横大清的江河湖海。这些铁壳舰船速度极快,船上的炮火也凶猛异常,纵横肆虐几无可匹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