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毒清(皇朝)-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潘桂的身上沾了不少灰尘,这在他身上到不是平常事儿,看来这位潘家大少。在西山没少出力。

“好!待会儿就出发,我过去看一下。我给你安排的出海的差事。岳父大人准了吗?”

“嗯!说是等帕特里克父子的船队回来再说,不过听老爷子的口气,事情已经成了。”

对于出海经商,潘桂也是跃跃欲试,海商啊!大清这地界还真不是太多。

“既然那边有了眉目,你把西山的事情回去交接一下,就到明湖书院学学洋文和西洋的地理、海图。手里的拳脚也别放下,海上并不安定,这些天我也选一些精熟水性的侍卫给你,你没事儿也到明湖里面多练一下。

医学馆那边,年轻有为的郎中多带上几个,路上也好有个照应。洋枪和火炮的用法,也要到韦驼子那里熟悉一遍,洋枪一定要练好。

我那里还有把米利坚的左轮,你也带上吧!总之就是一句话,有备无患!”

对于把潘桂支到海上,杨猛心里也吊着呢!现在的海路不怎么安全,就怕他一去不回啊!

“我知道了,老三你就放心吧!我这身子骨虽说瘦了一些,但等闲几个壮汉也不是我的对手,纵横七海啊!想想我就按捺不住自己。”

“他们那是让着你呢!自己保重,莲儿那边你也多来几趟,你这一走,就怕莲儿又要不高兴了。我算计着时间,就在这几个月,你也多关注一下你们家的家眷,找几个能替代你的人,在云南撑着潘家的门面。”

林则徐就要来了,也不知有没有机会送一下自己的大舅哥,杨猛只能把该说的话,说在前头了。

“你要忙就忙,宜良这边的家眷我会安排妥当的。”

经过一年多的磨砺,少了广州城的花花世界,潘桂的性子也沉稳了许多,以前读书学来的东西,现在也能用上了,二十多岁的他再到海上游历一番,岳父交给自己的任务也算完成了。

潘杨两家三代之内,都是铁杆的亲戚,自己也需要潘桂成材,不然潘氏没了主心骨,就此倒台,对杨家也是个打击。

安置好了潘桂的事情,杨猛带着一身男装的魏芷晴,就向西山进发了,这次他们走的是水路,杨猛要实地看看滇池到宜良的水路。

“三爷,为什么要走水路呢?陆路不是更方便吗?”

对于这个小了自己很多的男人,魏芷晴和他在一起一点也感觉不到自己的岁数,面对杨猛,她总是感觉自己才是岁数小的那个。

“这就与洋务有关了,水路是个不错的通道,但用咱们的小船,就没什么优势了,我要看看这条水道的宽窄和深浅,实在不行就制造咱们自己的货船。

如果这条水路不能用,就只能用火车了,可这火车能不能成,还要看林则徐的态度,他要是不点头,火车、铁路就建不成了。”

广州那边的船厂,又引进了一家米利坚船商,这是个机会,一旦西山铁厂恢复生产,货物的外运又成了问题,用马驮只怕运费和货物的成本也差不多少。

水运,小船是不行的,见识过英吉利的鸦片趸船之后,杨猛有了自造驳船的信心。趸船与驳船也是大同小异的玩意,只要有了设计图,木制的小型驳船。云南现在就能造的出来。

现在唯一的难题。就是牵引船。如果广州那边成功的造出了轮船,那自己的驳船就有了勇武之地。

“爷您懂得真多,芷晴自愧不如。”

在宜良的那些天,不只是杨猛跟着魏芷晴学了东西,魏芷晴也跟着杨猛学了不少东西,自己这个男人,虽然没读过多少书,字也写的不怎么样。但他的见识,魏芷晴却极为佩服,只要是有的东西,他基本都能说得上来。

“还有更多你不知道的呢!今夜让你见识见识。”

不正经也算是自家男人极为擅长的,大被同眠这事儿,魏芷晴想都不敢想,可自从跟了杨猛,这没皮没脸的营生做了也有十好几回了。

几艘小船,加上侍卫的辅助,大半天的时间才到了西山。这个速度杨猛不是很满意,如果是运货的船只。应该一两个时辰就可以了。

在西山谷尾下了船,西山的样子已经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大变了一下,原本的那些高炉,都被一个个砖石屋子,给罩了起来,而这些罩住高炉的屋子,则是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往山上走去。

“领主大人,这就是我们一个月的成果,您走之后的第三天,我们就拿出了办法,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完工,前几天试了几次,效果很完美。”

葛仕扬这些天瘦了不少,看来西山书院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

“葛师傅,最近很忙吧!我交给你的法子,难道没用吗?”

葛仕扬是自己手下的一员大将,虽说他是欧洲人,身材魁梧一些,可他的岁数不小了,万一死在西山,自己上哪去物色这样忠诚的外国人?

“很好用,我的压力已经小了很多很多,只是这几天实验滤烟的办法,没怎么睡觉而已。”

“这不是好事儿!你要做的事情很多,不能这么熬,我会从宜良那边弄几个厨师过来,专门给你做些药膳,记着!要经常吃。”

“谢谢领主大人的关怀,咱们去看看全新的滤烟方法吧!”

葛仕扬做了一个请的姿势,杨猛拉着魏芷晴,就向铁厂走了过去,看着一座座庞然大物,魏芷晴已经被镇住了。

“领主大人,就拿这一座高炉做解说吧!

您看这座包围高炉的建筑,这是从教堂的建造之中汲取的经验,圆锥形的屋顶,可以更好的吸收烟雾。而这个建筑身后长长的尾巴,则是滤烟的通道。

烟道旁边那一个个小屋,有的是进出清理烟道的,大部分小屋里面,都有一个皮质的风鼓。我们反向运用了风鼓,改吹气为吸气,这样一来,高炉的烟尘,就能顺利的进入烟道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把烟尘变成了一种商品,那就是在清国很流行的墨,工匠们估算过,西山铁厂一个月的选出的上好烟料,是一些制墨坊一年的产量。我们也用这些烟料,制作了一部分墨。

在炼制焦炭的烟尘之中,我们还获得了煤膏,这种东西加到制墨的原料之中,也是很不错的,比较可惜的是煤膏有毒。

我们滤烟的方法,就叫制墨除烟法。”

葛仕扬解释完了之后,杨猛细细的看了一下,他们弄得这个新东西,很不错的样子,但他还有很多的疑问。

“葛师傅,这高炉要经常重建的,用屋子罩起来方便吗?再有就是生产的过程中,不会煤气中毒吗?”

杨猛问的这些问题,葛仕扬也解答不了,他转身问了一下其他人,这才做出了答复。

“重建高炉虽说比较麻烦,但并不增加花费。您说的煤气中毒之前也有过,但没有死人,这个我们以后会小心一些的。”

“嗯!小心为妙,尽量少死人,滤烟的过程中,烟道里不能有人,高炉那边可以在外面弄个皮风鼓,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还有烟道上的那些风鼓,让人研究一下,看能不能与蒸汽机结合,弄一些机器风鼓出来,这样不仅省力,而且风鼓的吸力更大。”

杨猛提的这些意见,葛仕扬依旧找人议论了一下才做出答复。

“领主大人,您真是太博学了,这个方法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您又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大门。”

“甭拍马屁!把制的墨拿来我瞧瞧。葛师傅你今天做的不错,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商量讨论一下,你的压力就会减小很多的。”

说笑了几句,杨猛就打算看看墨的成色了,能不能用,自己身边的魏芷晴说了算,练字的那些天,魏芷晴在用墨方面比较讲究,应该是个行家。

“领主大人,根据选烟的等级,我们也制了五种墨,这是特选、这是一等,这三种分别是中等、次等和加了煤膏的墨。”

五块大墨带着桌子被抬了上来,笔墨纸砚都齐了,杨猛冲身后的魏芷晴挥了挥手。

“试试看!”

魏芷晴一一试过之后,也有了答案。

“三爷,特选墨和煤膏墨色泽最好,而煤膏墨更胜一筹,与寻常的好墨不相上下。一等墨与中等墨,墨色尚佳,这次等的墨,就有些粗糙了。

这些墨的原料很好,只是配料比别家的墨少了一些,若是有了秘方,这墨的成色还能再提一步。”

“好!成本如何?”

“领主大人,咱们这些墨多是用的普通材料,成本很低,除了煤膏墨,其他墨都是一样的配料,加上人工,只是市场上最便宜货物进价的十分之一。”

“嗯!让人弄几个配方,特选和一等制作好墨,中等和次等照市面上的最低价销售。

看看次等的选烟还有什么用途,可以的话,就不用次等了。

煤膏墨有毒就别产了,把煤膏拿来我瞧瞧。你们再找一找利用煤膏的办法,以后这西山书院也要照着这个模式来。

无论是炼铁、炼铜还是采矿,下脚料也要给我找出用途来。”

这制墨除烟法,也给杨猛开了一条思路,变废为宝不是不行,只是不用心而已。一个隐藏烟雾的法子,就能引出一项生意,这环保也不是无利可图呀!

想到这一点,杨猛的想法又来了。

“葛师傅,这炼铁剩余的残渣,有没有什么用途?把他找出来,把铁厂的每一样东西都要用起来。即使是炉渣,也能用来铺路的。”

“领主大人,我们会继续摸索的,这些天出了一批钢,我让工匠们打了几把钢刀,性能还不错。”

一听出了钢,杨猛的双眼也亮了,好事成双啊!

第一百七十六章江湖搦战

西山出了钢材还打造武器,杨猛本以为是个惊喜,没想到刀剑呈上来之后,却让他大感失望。

五六把刀剑一气排开,一看卖相就很一般,乌青色的刀身,全然没有光泽,刀柄、剑柄还有配饰,全部都极为粗糙,一看就是赶工的玩意。

杨猛试了试这些刀剑,性能还算凑活,比之前杨家刀手们用的熟铁刀强了不少,但与自己腰间的鬼头刀一比,这些就属于垃圾了。

葛仕扬这人做事,注重实用,看来这些刀剑也是在这个指导思想之下打造的,但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显然不能让杨猛觉得满意。

“铁厂的钢材没有别的用途吗?比如说打制枪管、铸造火炮、或是制造机械?”

“领主大人,火枪火炮的工艺还在摸索之中,制造机械,我们还没有图纸和母床,这些钢铁,暂时还不能大量的使用。”

造枪、造炮说的简单,做起来却是个极为繁复的工程,虽然有了一部分英吉利技工,可这半年以来,他们打制了不少的枪管和零件,但质量却远远达不到要求。

枪管的炸膛率高到了离谱,一些零件虽说样子不差,可组装起来的枪械,根本无法使用,这也是困扰葛仕扬的一个大难题。显然一些制造火枪的关键技术,这些英吉利的工匠并不知道。

“半年多的时间都摸索不出来吗?你把工艺整合一下,我让人出去试试吧!”

这个又是杨猛自己给忽略的问题,英吉利那边没有门路。就试试壬雷斯的米利坚方面。他答应自己的左轮手枪。应该也差不多有信儿了,正好让他再弄一些造枪、造炮的技术。

“领主大人,这样的刀剑可以继续打制吗?”

“你说呢?”

打制这些玩意,虽说实用、成本低,但杨猛是很不满意的。

“我不清楚!还是领主大人来做决断吧!”

葛仕扬秉承了一贯的作风,不知道、不明白的事情,绝不胡乱发言,但从杨猛的语气里。葛仕扬还是可以听出不满的。

“既然这些钢材还没有合适的用途,你就先打制刀剑吧!但这些刀剑必须是精品,而且能批量生产。

这段时间西山聚集了不少铁匠,再组一个西山刀剑厂,先不要急着打造刀剑,你和丁管家联系一下,让他请一些铸造刀剑的名师过来,西山书院那边也要需找一下铸造刀剑的方法。

有了技术之后,先不要急着成批打造,将样品呈上来。我点头之后再说。

再有就是铸造刀剑过程之中,找到的那些技术。也要看看能不能用到别的方面,西方的技术虽然不错,但也别忘了与大清的一些古法相结合。”

最初铸铁配方的改变,现在的制墨除烟法,前人的许多技术,看来并不落后,只是没有得到推广罢了,杨猛要为云南设计一条道路,那就是中西结合的道路。

“好!我们一定会尽快的。”

“快的不一定是好的!我要的东西要又快又好!”

正当杨猛和葛仕扬研究西山发展方向的时候,一个刀手,拿着一张小纸片,悄悄的递给了魏芷晴。

“三爷……”

看了纸片上的内容,魏芷晴的脸色变了一下,然后便一脸忧色的喊了杨猛一声。

“什么事?”

“两广哥老会的一百多人,到了昆明武庄,刚刚西山接到了老爷子的飞鸽传书,说是要让三爷过去一趟。”

“两广哥老会?好!我不去找你们的麻烦,你们反倒打上了家门,好!”

听到是两广哥老会到武庄找事儿,杨猛瞬间就变得有些冷厉了。

“葛师傅,西山这边缺少的技术和设备,要尽快的拟出一份单子。刀剑的打造,也要尽快。

桂哥,你就留在这里吧!把事情交接完了,就去明湖书院那边。

芷晴,拟一道命令,让韦驼子分派三千新军去云贵边界驻扎,时刻准备沿珠江水路下两广,让韦驼子备足了弹药。

咱们回武庄!”

一行人,弄好了马匹,就匆匆的赶向昆明的杨家武庄,好在马匹随船运了过来,不然又要耽误时间了。

杨猛的体量大,至今就只有一匹坐骑,大哥杨勇也花大价钱买了许多上好的藏马,可能驮着杨猛正常前行的马匹依旧没有。

河曲马、蒙古马,没有这样的好马,新军的骑兵也是个短板啊!可事情不凑巧,下任云贵总督是大清虎臣林则徐,杨猛不得不拖延藏边那边的脚步了。

林则徐的到来,虽说让杨猛急忙活了一段时间,但也并非没有好处,滇西的官员、西山的制墨除烟法,都是在这些压力之下才促成的。

也不知林则徐来了,能不能让自己在陕甘商路上有所突破。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骑在马上的杨猛,思绪依旧在云南的发展上,对于两广的哥老会,他并不是十分在意。

“三爷,又要大动干戈了?”

杨猛不在乎,可魏芷晴在乎啊!自己的男人是个什么样的人物,魏芷晴还不太清楚,但提到新军,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杀人。

照着杨猛之前的说辞,魏芷晴觉得有些心神不宁,再怎么说她也是一个女人,一想到要杀人,她的心里就满是忧愁。

“不一定!怎么?害怕了?”

望着一脸忧愁的魏芷晴,杨猛微微一笑,轻声问了一句。

“有点……”

“习惯了就好,没办法啊!我也不想杀人,可总有王八蛋不长眼,非要往老子的刀口上撞,既然他们不怕死,老子更不怕看他们死。在大清要想做事儿。不杀人怎么能行?”

数数这两年多来。或直接或间接因自己而死的人,差不多也上万或者几万了,可杀了这么多人,依旧有人不开眼,依旧有人要找自己的麻烦,看来这人还是杀得少了。

“人不是猪狗,让我怎么习惯?”

魏芷晴算是个正经的读书人,杨猛的论调。和她所学的东西,很不协调,听着杨猛视人命如草芥的说法,魏芷晴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当他们是猪狗不就行了?三爷行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挡在路上的,我从来就没把他们当做人,杀再多我也没杀人的感觉,你以后可以试试。”

“怎么试,让你的女人挥刀杀人吗?”

“不是不行!世道如此。你不杀人人杀你,为了自己能好好活着。杀人就是好好活下去的技能。

跟你说这个干嘛!来,到爷的马上,咱们说说心里话。”

杨猛的冷血,让魏芷晴很不适应,见她紧了紧衣服,杨猛便想和她一起乘马。

“不了……”

近一个月的时间,魏芷晴见到的都是杨猛在云南在宜良的活民善行,可杨猛杀得人也真是不少,这些事、这些天被抛在了脑后,现在想起来,魏芷晴也有些手足无措了。

善人善行、视人命如草芥,这两者在魏芷晴的心里,这么也串联不到一起,她所读的经史子集,讲的多是仁义道德,杨猛刚刚的话,对她来说颠覆性太大了。

“慢慢适应吧!”

见魏芷晴的眉头紧皱、小脸发白,杨猛也没有强求,继续打马而行,不大的时间杨家武庄已经在望了。

一行人到了武庄,门口有些清冷,进了庄子,在仆役的指点下,杨猛一行人到了庄子后面的演武场。

好嘛!这还没怎么着呢!就已经交上手了,杨家这边老爷子杨士勤坐在上首,他的一帮老兄弟坐在一旁,后面站着百十号背着火枪的云南新军。

哥老会一方,也是人头繁杂,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和尚有道士,像极了传说中的武林大会。

演武场中,正在较技的两个人,一个是个须发稍微有些花白的灰袍道士,另一个就是杨猛的大伯父,老爷子杨士勤的结拜大哥孙顺了。

两人过手极慢,一个是岁数大了,再一个就是两人使的全是杀招,戒备、防御的时间,远比动手的时间要多的多。

“老爷子,怎么让大伯父上了?”

孙顺的身体不怎么好,杨猛是知道的,再说了六十多的人了,万一有个好歹怎么办?

“没法子!江湖事江湖了,他们既然打上门来了,咱们就得迎战,对头的身手不错,咱们这些人,也就你大伯父能拿的出手了,哥老会来势汹汹啊!”

杨家算是半个江湖人,杨士勤也有些无奈,规矩不能随便破,既然人家依着规矩来了,杨家也不能不守规矩。

可自己这帮老兄弟,都不年轻了,五六十岁的年纪,再上场打擂,一个不好就会丢命啊!

两父子说话间,孙顺那里却漏了败象,不是拳脚不成,而是身子骨不成了,实实在在的挨了一脚,孙顺败下阵来了。

“咳咳……唉……不成了,老三,你上的话,不要下死手。”

雄心万丈挨不过岁月如刀,六十多的孙顺,咳了几下,嘱咐了杨猛一句,就赶紧坐了下来,这实实在在的一脚,委实挨得不轻,要不是孙顺卸了大部分的脚力,这一下就能要了他的老命。

即便如此,杨猛也在大伯父的手心,看到了一抹嫣红,这是咳血了,大伯父虽说身上有病根,可这咳血八成是被打的。

“承让!第二局谁上?”

台上的那个半老道士,刚刚可是下了死手的,要论杀人的手法,整个武庄能赶上杨猛的不多,大伯父都不行,其他人上去也是白给。

“我来!”

阴沉沉答完了之后,杨猛就开始换衣服了,卸下身上的护甲,杨猛换了一身新军的装束,走到了擂台边缘。

“老三……”

“上了擂台各安天命,死了就怨他们身手不好!”

老爷子杨士勤要说什么杨猛很清楚,无非是留手而已,刚刚与大伯父对战的那个道士都不留手,他也没这个必要,所以老爷子一开口,就被杨猛堵了回去。

“鄙人……”

“别说了,待会儿不死,再报名号吧!上了擂台就分生死,老子杨猛接着下面的,不想死的给我滚出杨家武庄。”

杨猛一句话,哥老会的阵营,就乱了起来,虽说上擂不忌杀手,但这些都是私底下的道道,不好摆在明面上的。

“杨士勤,这话当真?”

台上那个老道人,并没有接杨猛的话茬,而是直接将矛头转向了杨家的老爷子。

杨猛何许人也,珠江口剿匪朝廷的走狗,珠江八船疑案的罪魁,伶仃洋屠岛的主使,杨家握着刀把子的人,哥老会到云南搦战,就是害怕杨家的练勇,这次来云南主要是想找回些面子。

珠江口杨猛一通狠杀,直接扒了哥老会脸皮,混江湖的,最在意的就是面子和名声,哥老会远道而来,其实也不想把事情闹得不可收拾。

第一百七十七章弱肉强食就是江湖

“我家老三既然发了话,就照老三说的来,刚刚云清道长也不是没留手吗?说这话就没意思了。”

两广哥老会来势汹汹,不说事儿先开打,杨士勤和他的一帮老兄弟,碍于江湖规矩,无奈的应承了下来,没想到这第一场就伤了大哥孙顺。

自家老三的话虽说有些蛮横,但道理就是那些道理,无非是把事情摆在了台面上,对于两广的哥老会,杨士勤并没有多少好感,上来就下杀手,他们真以为自家老三是个守规矩的呢?

“咱们是来说事儿的,不是来玩命的,咱们就先说说珠江口的事情吧!”

杨猛的深浅云清不知道,但看他的架子,就不是个好对付的,脚步沉稳、双臂粗壮,行走之间连贯圆润,内行看门道,杨猛辅一登台,云清就知道杨家老三是个扎手的货色。

“呵呵……好!想说事儿是不是?那就先打擂,活下来的再说事儿,来的这些有一个算一个,都别走了,三爷陪你们练练手。”

杨猛戏谑一笑,说事儿?刚刚对大伯父孙顺下手的时候,也不见他们留手,这是来说事儿的吗?

哥老会来云南的目的,杨猛清楚的很。面子和声名,那都是扯淡,他们来这里无非是想牟利。珠江水道现在就是杨家的天下,广州、广西的商路,这一两年,杨家占了大半。

哥老会的这些人,除了山匪就是镖局,山匪拦路扒皮。镖局也和他们是一路人。无非是借着山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