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毒清(皇朝)-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督标正是职业军队,如果永昌出了乱子,正好锻炼一下,这支职业军队的杀性。

四门臼炮,引起了大多数的注意,大将军炮啊!这可是稀罕玩意,杜伏虎这样的,也只是听说过没有见过真正的大将军炮。

“接下来选兵。四门大将军炮,一门炮五十个炮手。只要眼力好,力气大的。

这二百把左轮枪,也是好物件,想要就得拿出本事来,老子这里就一条要求,力气大的优先!”

杨猛的话说完之后,大多数人的眼光都聚在了四门臼炮上,而一桌子的左轮枪,却被忽略了。

这些人以前不是山民就是老百姓,他们判断东西威力大小的标准,就是体型的大小,看着大将军炮那黑漆漆的炮口,就知道这玩意威力不小。

而桌子上摆的黑漆漆的火镰一样的物件,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还是大将军炮实在一些。

而杨猛这次来主要就是选枪手的,炮手滇西有的是,实在不行,找几个合适的炮手来就是了,这枪手却是要实验一下的。

“杜伏虎,找几头牛羊过来,今天晌午吃炖肉。”

为了改善伙食,西校场可是养了一批牦牛和山羊的,没办法,为了试枪,只能拿他们下手了。

杜伏虎去牵牛羊的功夫,杨猛就装好了一把左轮枪,这左轮枪的性能不错,可就是装填很麻烦,如果有子弹就好了!

但这个杨猛只能在心里想一下,子弹?铅头的铜壳弹还好说,那步枪子弹,工序可就多了,一发上好的步枪弹,起码几十道工序,杨猛的前世,也没试制过步枪弹,子弹这玩意的制造门槛可比枪械高多了。

杜伏虎牵来两头牛,十几只羊,正好装上两把枪试试威力,这柯尔特m1847的威力,杨猛也没在活物的身上试过,这次正好试一试。

拿起两把空枪,熟悉了一下击发的过程,觉得能左右开弓之后,杨猛便让杜伏虎,将牛羊散放在三十米开外。

“都给老子瞧好了,这玩意的威力,可比鸟枪强多了!”

跳下点将台,隔着三十多米的距离,杨猛就开了火。随着一声声枪响,最先倒下的就是那两头牦牛,接下来就是八只羊,美中不足的就是有两枪打偏了,这左轮的后坐力太大,左右开弓,杨猛这个玩枪的行家,也失了准头。

“上去几个,把乱窜的那几只羊放倒,剩下的都过去看看挨枪的那几只。”

为了打死那两头牦牛,杨猛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铅弹太软,就怕打不进牦牛的头骨,杨猛下手的位置在那两头牦牛眼睛的部位,头两枪最准两头牦牛双双命中。

而那几只羊也比较惨,三十米的距离,铅弹的威力大的不像话,打哪哪烂,三千多督标转着圈看了一眼倒地的十头畜生,那一桌的短枪,就成了人人欲得的宝物。

“都给我听好了,单手舞的动大刀片的出列!”

看到了左轮的威力,三千八督标也都红了眼,但狼多肉少,一个个矮壮的汉子,不断从人群之中走了出来。

好嘛!这能单手玩刀的人还真不少,足有五六百人,这一人一把现在还没那个条件,杨猛只得提高一下标准了。

“当官的出去!”

杨猛一句话,近百位底层军官就退了出去。

“拿出你们的大刀片,单手练无回八刀,二百个撑得最久的留下。”

四百多人摆好了阵势,从背后抽出了大刀片,一个个就站在校场之中,开始了演练。

一盏茶的功夫,就退出了一百多人,剩下的二百来个。足足舞了半个多小时。才选出了整二百的好手。

“好!你们不错。从今天开始练枪,左手打枪,到大年三十必须能在二十步之内打中靶子,打不中的,把手里的枪给老子交出来!”

右手大刀左手枪,这就是杨猛的法子,远距离的用枪打,近距离的用刀砍。肉搏战之中,才是左轮手枪显威的舞台。

如果这个法子好用,杨猛就会在整个云南新军之中推广,一人一把左轮,一人一把大刀片,别的先不说,先把云南的军队弄成近战无敌的存在。

督标是杨猛的一个试验场,韦驼子那里的八千新军,滇西的几万新兵,都需要重新整合。李星沅和林则徐的到来拖延了。重整云南新军的步伐,可杨猛也从中看到了一些好处。

一年多管饱的饭食。和不间断的训练,让新军的体质在不断的复苏。想督标里这些能单手舞动八斤多大刀片的人,一年之前是不会有这么多的。

刚刚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滇西的新兵,这一段时间的拖延,虽说花了不少钱,但却为杨家养出了一群身体素质还算合格的兵员。

等刀枪组合法得到了印证,就是云南新军,真正成军的时候。能打的兵做步卒和骑兵,不能打的就做炮兵,这一来一去,云南新军的战斗力,就会成倍的增加。

步枪,也是杨猛心中的一个惆怅,没有定装的弹药,即使自己弄出把带着螺旋膛线的步枪,射程和威力,也不一定比褐贝丝这样的燧石枪或者现在流行的击发枪强多少。

膛线对黑火药和圆形铅弹来说,无疑是个门槛,弄上膛线,就会大大延迟装填的速度,不弄膛线,火枪的有效射程和精准度就要受到影响,这事儿杨猛暗地里也想过好多遍,他还是觉得射击速度才是最重要的,十几二十米的射程,在战场上无非是多打一枪两枪的事儿,而且带着膛线,装填的速度就慢了许多。

双方列队互相执行死刑,这样的战法,杨猛还是极端厌恶的,这是对职业军人的侮辱。

组建这么一支左枪右刀的小队,也是杨猛在职业军人道路上的探索,如果有机会投入战场,将是检验杨猛职业军人设想的最好途径。

训练一个合格的军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花费都不小,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从军,五六年的时间混在军队里,二十五六岁退役,这无疑是对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经过五六年的职业训练,军事素养只能算是刚刚起步,再经过几年的实战磨练,三十岁左右他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军人。

三十岁到四十五岁,将近十五年的时间,是一个巅峰期和衰落期,这段时间才是职业军人最有杀伤力的时间段。

做过职业佣兵的杨猛清楚,战场最可怕的不是年富力强的佣兵,而是那些从血水里摸爬滚打出来的老兵油子。

训练职业军人,训练战场上的屠夫、侩子手,才是最节约、最能保持军队战斗力的法子,有了让人恐惧的军队,才能保护自己的家园。

望着一个个摩挲着新枪的矮壮汉子,杨猛的心里充满了希望。

“杜伏虎,让人在二十步之外树上靶子,三爷教教你们怎么打仗。”

右手大刀左手枪,杨猛也是第一次试手,这法子好用是不错,但身体必须协调,不然打枪的时候忘了刀,挥刀的时候忘了枪,这刀枪结合,远近皆打的法子就不管用了。

杨猛的身体协调性很不错,即使这样他也在不断的试验着这种法子,右手挥刀的时候,左手的枪也要配合起来,近战之中,枪托、枪管也算是武器,一番试验之后,杨猛觉得该创一套刀枪结合的法门了。

时间不大十几个箭靶就被竖了起来,杨猛在一百米开外就开始了急速的运动,侧身z字形的战术规避,到了三十米左右,开始开火,六枪打完杨猛也到了箭靶跟前,刀枪结合放倒了面前的十几个靶子,这次演练还算是不错。

“都看仔细了吧?练枪别忘了刀,练刀别忘了枪,只要在你手里的家伙事,都是杀人用的玩意儿,枪该往哪打,刀该往哪劈,以前都交给了你们。

到过年前的这段时间,你们得给老子练出来,这打仗是随时随地的事情,你们练不好,瞧瞧身后的那三千多人吧!

你们手里的家伙事可不是烂大街的货色,一百两银子一把,弄坏了,老子饶不了你们!”

夸大枪炮的价值,一是可以让兵卒们爱惜枪炮,二是能让他们使用枪炮的时候,有种自豪感,几千、几百两银子的东西,握在手里,与握着几个大子儿不值的玩意儿,感受可是绝不一样的。

这种优越感,并不能提高刀枪火炮的杀伤力,但能提高人的气力,精神状态不一样,发挥出来的战力也大不相同。

督标的二百人,听了杨猛的训示之后,握枪的手也加了不少的力气,好像生怕别人夺走似得,看到这一幕,杨猛知道,自己该做的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就看督标和永昌一案的结果了。

第二百零二章几家欢喜几家愁

临近年关又到了各处管事交账的时候了,滇西的六大茶山,已经全部归属杨家,茶山包括那边马帮的收入很不错,足足有三百多万两,滇西六大茶山到手,杨家也是开了一个大财源,收入足足抵得上以前杨家两年的纯利。

大哥杨勇下属的云南商号,在贩卖湖广茶叶尾料入藏一事上的收入也颇为可观,一百多万两的结余,也证明了杨家老大在买卖上的作为。上好的滇茶入川黔、进湖广,各地的粗茶入滇,一进一出杨家在茶叶的买卖上赚了个盆满钵满。

云南商号所属的洋货销售,利润也是不菲,广西、云南、四川、藏边,四省洋货的利润也有四百万左右,但这个利润里面是含着水分的,综合一下,洋货的收益也就三百万左右。

广州城的潘仕成也发来了账簿,半年的时间,通过十五家商盟的扒皮买卖,杨潘两家在广州和上海赚了两百万两。杨家收购的各地土产,经过广州商路销往国外,收益不多只有一百万上下。

杨猛最大的吸金项目云烟,去年的货值也达到了一千多万两,可换回来的洋货仅值三四百万两,这些云烟三分之一强许给了米利坚的壬雷斯,四分之一强换了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鸦片,出去这些就是和其他国家零星的交易了。

云烟已经有了流行的趋势,下一年,杨猛决定无限量的扩大云烟的产量。

杨家去年的收入在千万两上下,这可是个大喜讯,看到了这个庞大的数字,杨士勤不由的揉了揉双眼,不可想象啊!两年的蓄力,老三一发力杨家的买卖就翻了五六番。这还刚刚是个开始。

三省的铜课、盐课,去年虽说没挣钱,但也没亏多少钱,如果不算解入京师的五百万斤精铜,那三省的铜课怎么也得有几十万的盈余。

西山零零总总也有个几十万的收益,再加上杨家在云南各地的房产租金,再加上其他一些零碎收入,也有个一百万上下,这些都是随到随花的小钱,如不入账都无所谓的。

再有就是杨家的黑色收入。揭铜官黑幕,杨家发了一笔天大的横财,但那些金银,都被杨士勤给窖藏了,但凡涉及铜官产业的收入。除了土地和房产,收入的金银。全部被藏了起来。那是笔大钱,也是杨家的后路。

前半年杨福良在江南各处劫掠,收获也是不小,鸦片不算,收获的金银细软、古董字画也值个三五百万。

杨家平定滇西官场之后,老三抄家、敲竹杠得来的金银也在两三百万上下。截留的朝廷税赋也有个几十万银子,这些总在一起,杨家的收入还是极为可观的。

杨家的收入庞大,可耗费更多。杨家老大杨勇,丁保钧、丁泰辰父子,就属于不怎么受待见的了。买粮换地,老大杨勇一年花费六七百万,购置藏边的牛羊马匹,一年也在三四百万上下,仅仅杨老大一个人,就把杨家正道来的银子花了个差不离。

宜良的丁泰辰,修水渠、建农庄、养八千新军,一年的花费也在三四百万上下,他爹丁保钧,接了滇西的担子,单单几万新兵去年连吃带喝,就是四百多万。

一年的收入不够花费,还把杨家累年积累的本钱花了一多半,就这么个花销法,明年弄不好就要吃老本了。

再有一个就是银贵钱贱,洋货那一百多万的水分,就是吃了朝廷的亏,年初时一两银子能换一千八以上的制钱,年中的时候,朝廷的那帮狗才,弄了个银钱通用、贵钱济银的狗屁方略,制钱长了行市,最离谱的地方一两银子五百制钱,这一进一出可是差了好大的价码。

杨家的洋货,去年收了近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制钱,都是钱贵的时候收的,一百万两银子,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没了。

杨家也不想收制钱,可与朝廷对着干,是杨猛明令禁止的,无奈的杨家管事、账房们只能吃下这么一个窝囊亏了。

银贵钱贱根源就在鸦片,虽说杨猛的云烟能收回三五分的现银,可两三年的时间,远远收不回数十年间,被列强的鸦片掠走的金银。

整个大清,现在已经处于银荒之中了,那劳什子银钱通用、贵钱济银的方略纯属扯淡,这么玩朝廷捞不着好处,百姓捞不着好处,商家同样也捞不着好处,只会白白便宜了列强各国。

那些王八蛋,现在已经开始用银子兑换大清的金子获利了,再这么下去,经济上大清也要被列强狠狠欺负一把了。

从朝廷的邸报上看,也不是没有合适的法子,开银矿就是个不错的法子,整个大清,一年的银矿产出也有个几百万,持续的开采,也是个解决燃眉之急的办法。

朝廷开银矿,杨猛再用云烟慢慢把金银刮回来,用不个三五七年,银荒就会大大缓解,可朝廷清流们的一句话,就把这个极好的方略给废了。

‘聚众藏奸’就这么一条理由,开银矿的方略,就被朝廷搁置了,杨猛当时看了邸报,只是一笑了之,没想到银荒竟然让杨家也吃了一个暗亏。

杨家年底的结账,因为老爷子的关系,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就草草了事,当然对各地管事的赏赐是少不了的。

杨家的精细账目,只有管事、账房们查证,这一年杨猛对贪污的惩处极为酷烈,各地管事们的收入明显减少,而赏赐的银两也是杨猛根据秦子祺和账房们的回报定下来。

不贪不拿收入不减还要增加,贪污克扣丢命是小事儿,弄不好还会祸及家小,大半年的时间,杨家的管事们谨慎了许多,与赏赐金银相比,贪污克扣的损失对杨家来说更大。

一个瞒报一个虚报,损失可是不小。有了贪污克扣,损失金银还是小事儿,精熟的管事、账房因贪污克扣被斩杀,对杨家来说损失更大。

这一年杨猛杀了不少人,滇西的贪官、绿营的将官、杨家的管事、各处的山民、滇黔川粤的鸦片贩子、哥老会的匪徒、伶仃洋的海匪,这个才是杨士勤心情不佳的原因。

一年杀伤数万人,自家的老三给杨家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罪孽。这些消息是杨士勤的人手报上来的,对于这个数字,杨士勤也很震惊。老三有许多的暗手。

这个数目还是保守的数目,老三真正杀了多少人,可能只有秦子祺知道吧!

劝诫,怎么劝诫?杨士勤知道许多人都是该死的,祸及家小是老三不对。但没有这么狠的手段,想镇住杨家的基业可不容易。对此杨士勤也只能默默的自己承担了。

今年的年节。杨士勤没有搭戏台,也没有组织什么水牛大战,今年杨士勤打算开水陆法会,一是超度亡灵二是为云南祈福。

连续两年的大旱,最倒霉的不是庄农佃户,云南的庄农佃户大半属于杨家。两年的时间,杨士勤可以拍着胸脯说,杨家没有饿死一个庄农佃户。

最倒霉的就是云南的中农富农了,好田、水田大多聚在各族地主们的手里。中富农耕种的都是些旱田、中田和山田,连年干旱对他们的打击最大。

云南的几十万户中富农,现在九成九变成了杨家的庄农佃户和长工,两年的饥荒,饿死的人多半就出自他们。

持续两年的饥荒,今年最甚,入了杨家的庄农佃户还好些,即使地里没有产出,也能得到一些口粮,吃不饱那是肯定的,但饿死也不至于。

给杨家干活,还能管饱,杨家在云南修水渠、修炮台等等这些大项目是与舍粥结合在一起的,管吃管住,养活了云南三成的劳力和他们的家人,这也是杨勇那边花费巨大的原因之一。

可一场饥荒,死了家人失了土地,搁谁身上也不好受,虽然勉强的活了下来,可这些人活的并不怎么如意。

杨士勤在云南各地做水陆法会,也得到了大部分庄农佃户和中富农的支持,云南不能再旱了,杨家是善人不错,可连续两年全境舍粥,庄农佃户们最清楚需要多少粮食,来年再旱,只怕吃垮了杨家,云南死人无数啊!

而去年一年,过得最好的就是一些良善地主了,那些横行乡里、危害一方的,大多被杨家收拾了,而这些良善人家,杨士勤不准杨猛对他们动手。

手里有地有粮,粮价连年飞涨,这两年这些地主们的收入,都快赶上十年八年的收入了,而这些地主,也是承了杨家的恩惠。

粮食九成九都是杨家买去的,这两年的饥荒,让杨家走出了云南府,走出了滇西,在云南仁孝杨家,不仅在庄农佃户里说了算,在地主豪绅之中,杨家也是执牛耳者。

滇西经历的历次回乱之后,这一年也算是比较安定的,李星沅用兵,打的是声势,接下来的林则徐也是主动忽视了滇西,再加上杨家在滇西的势力,各族百姓,又看到了清平世道的影子。

滇西的大局虽说不错,但永昌还是个是非窝,是个各族百姓的苦窑,永昌的数万哨练,李星沅忌惮,林则徐忌惮,杨家因为林则徐的原因也一样忌惮。

旱灾、饥荒,不仅回回过得不如意,汉人百姓,各族山民过得也不怎么如意,七把香会、永昌哨练,已经成了永昌的一霸,各族百姓眼里的恶棍。

永昌的回回仇视七把香会和团练,永昌的汉人也一样,许多加入香会的百姓想退出,许多哨练也想退出,可上船容易下船难。

自林则徐下令擒拿七把香会和永昌哨练的会首、骨干之后,沈振达在永昌民间的地位,愈发的高涨,七把香会代会首、永昌练总,凭着金鸡村的哨练,沈振达稳住了自己团总的地位,凭着永昌团总的地位,他又稳住了七把香会代会首的位子。

胁迫汉人百姓,胁迫永昌哨练,沈振达在永昌的影响力也达到了顶点。

云贵总督林则徐,自郑夫人亡故之后,精神一直不济,年关也是他调整自己的时候,十几天的清闲时光,也不知他能调整成什么样。

年前的胡来,已经让永昌有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永昌的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就怕沈振达发难,林则徐怀柔,一旦林则徐退了一步,永昌之事就麻烦了,弄不好滇西回乱,又会轰轰烈烈的起势。

马青虎也回来了,一年多的历练,加上杜文秀平日的教导,这位也算是成了材,文武兼备,将来滇西的事情,马青虎也能出上一份力了。

可依然压在总督府牢狱之中的杜文秀就阴沉了许多,为了讨公道,在京师蹲了一年多的大狱,这位永昌的秀才,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

第二百零三章风起永昌

道光二十七年,无滋无味的年关,林则徐经过几天的休息调养,气色大好,十几天的时间没有杂事缠身,林老虎的精气神也在慢慢的回归。

但郑夫人之事,还是让林则徐在心里对云南存下了怨念,他林元抚不是圣人,不可能不犯错,永昌之事后期的步子有些凌乱,但并不耽误大局,破五之后押解人犯到省城受审,不用改也没必要改。

云南是朝廷的云南,法纪为先,若有扛官藐法的人物,林老虎也狠下了心肠,云南多蛮夷,夷性犬羊不可顾惜,如若有人在永昌一事上变乱,少不得要用一下杨老三那个杀才。

人这个东西,一旦性情大变,好恶都会跟着改变,徐夫人亡故,林则徐回归故里的想法根深蒂固,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想法让林则徐打算在永昌一事上用雷厉风行之法。

以前不怎么待见的杨老三,就成了一个很合手的人才,张必禄说的不错,平滇西之乱少不得杨家这头恶虎,而之前的林则徐还是比较厌恶这样的屠户、侩子手的。

就因为徐夫人之事,林则徐承了杨家的恩惠,停在后堂的灵柩,至今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每日里去后堂,问着那股幽香,林则徐就会想到徐夫人的音容笑貌。

爱屋及乌,原本林则徐处处提防的杨家,也就成了好人家,回想起至今以前的谨慎,林则徐都觉得有些好笑。自己太苛刻了。

杨老三顺眼,杨毅更是顺眼,自从自己这位关门弟子回到昆明,在他和刘存仁的辅助之下,林则徐身上的担子,一下就轻了大半,每天里他也能拿出时间到后堂陪陪自己的夫人了。

年前年后这段时间,林则徐从来不踏出总督府一步,变相的把自己给圈禁了,林则徐性情的改变。让杨猛有些拿捏不住了。

林则徐的为官从政。经验太丰富了,他初来云南之时,杨猛、徐子渭、魏五,三人合力才勉强与林老虎打成了平手。不是三人的本事不够。而是因为林则徐的地位。

云贵总督一职。让林则徐占了优势,杨家要避开林则徐的视线,让杨猛三人出于绝对的劣势。一番争斗打个平手,杨猛已经算是胜了。

二哥杨毅,林则徐的幕客刘存仁,在其中都起了莫大的作用,自己的事情自己清楚,若不是收了魏芷晴,稳住了魏五,单靠自己和徐子渭,正面对付林则徐,暗中防备魏五,几乎毫无胜算可言,现在这个结果已经是最好、最完美的了。

林则徐足不出户,重用二哥杨毅,这个让杨猛有些摸不着头脑了,难道这林老虎又要利用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