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富贵(午后)-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达到二十万贯以上。若加上其他开销,那是往三十万上跑。秦桧老婆的嫁妆同样有二十多万贯。这是社会因素造成的,因为宋朝一直女多男少,所以嫁女儿往往十之八九为了面子,都会严重倒贴。

暂时还未出现,宋九这次婚礼算是眼下的世纪婚礼。

从潘家往河中去,有一个段就是沿着皇城城墙走的,赵匡胤带着大臣们站在宣德门上看,看到了,对左右说道:“潘美这次放血本了,不要明年没有路费去潭州。”

赵普说道:“这倒是小事,老臣就担心宋九那小子家中往哪儿搁这么多物事,还有这些婢女睡哪儿?”

实际宋家那边也早有准备,多少担礼,要派人通知的,男方也要安排人接担,女方多少人挑嫁妆,男方就有多少人接担,甚至更多,还要寒喧打招呼。

压缩得不能再缩,因此宋九几个房客只好拼命地挤压空间,挪出空房间,困难就这两天,婚礼过后,一些不必要的东西真没地方放,可以放在河洲库房里,或者作坊里。那时候空间就能挪出来,但现在不能动,因为有一个规矩,叫陈嫁,这些陪嫁的东西必须要明天全部摆出来,让贺客进来参观。

于是又挪出四间房。但估计还会挤得慌。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弯奔河中,不能走直线,这么豪华的嫁妆要多兜几个弯子,才能到夫家。嫁妆队伍到一处,轰动一处。还好,挑嫁妆的人都惦念着顺店的美食,没有耽搁太长时间,终于来到便桥,开始放鞭炮接担。

所到之处,全部瞠目结舌。

然后铺,十六个房屋铺得满满的,各种昂贵的嫁妆就不要提了,然后一个个看着那几对双胞胎,这也太牛了。宋九也啼笑皆非,先让她们安顿下来,就这些房子,大家挤一挤吧。然后将抬嫁妆的人接到河洲,顺店酒宴开始。第一天就是六十桌。

第二天还有,宋九要先在家拜祭祖先,然后带着礼物,与迎娶队伍骑马迎亲,有两种人是必备的,一是吹鼓手,二是官私妓女,为什么要让妓女迎亲,宋九也不知道。于是就请妓女吧,将河洲上那些行首一起请来。到了潘家,还有种种礼仪,这是折腾新郎官的。过了许久,宋九头昏脑胀,潘怜儿上了花轿,又出来四对双胞胎,伴于左右。轿夫也要折腾,不肯走,于是念诗词,给利市酒钱,终于起轿。后面跟随着娘家的大队人马。

到了宋家,开始折腾潘怜儿与潘家人,要给钱,要用诗讲吉利话,然后撒谷豆,跨马鞍,进洞房了。大家伙儿一起去吃早茶去。按照规矩,宋九与潘怜儿还要坐一会儿,各坐一侧,这叫坐富贵。潘怜儿小声在盖头下面问:“坏人,多少桌?”

“别问,张博士与燕博士在张罗,多少桌我也不大清楚,有许多人还没有来,晚上才是正宴。”宋九知道,但没有答,怕破坏婚礼的美好气氛。坐了富贵,宋九出来,还要去河洲,拜见女方的各个长辈。

溜达溜达,天就到了傍晚时分。许多人就呆在顺店没有离开,去宋家干嘛,这么多人站都没有地方站。这时候重量级人物一个个到来,包括赵普赵匡义李崇矩楚昭辅刘温叟,若赵匡胤不是皇帝,他多半也要来了。

开始行拜堂礼,要拜男方的父母,宋九父母不在,大姐与大姐夫代替之,但他们在接受新人拜礼时,位置要偏一偏。然后拜家庙,没家庙就拜祖宗牌位。

还有,到洞房要喝交杯酒,又叫合卺礼。但这要过一会儿。拜堂结束,新娘子先扶入洞房,宋九还得要敬酒。并且要跑到顺店,再从顺店跑到各家酒肆。顺店挤了又挤,摆了整整二百十三桌,才将客人全部纳下。还有两河乡亲,又是两百多桌。这不能真喝的,若真喝不要去酒肆,随便在顺店那一层楼也轻易的放趴下。但还是让衙内们灌了许多酒下去。宋九头脑晕晕的来到各个酒肆,还是这边好,一个个体谅,勉强让宋九能踉踉跄跄地回去。

酒足饭饱,宋九花了多少钱,他现在不知道,诸衙内随着两家长辈过来,等宋九与潘怜儿喝过交杯酒后闹洞房。还得喝,只是一会儿功夫,宋九往床上一倒,真的趴下了。衙内们大笑,一哄而散。

第二天早上,宋九头痛欲裂的醒来,潘怜儿噘起小嘴说道:“官人,还没有揭盖头呢。”

这事儿整得,到现在才揭盖头,但外面太阳快要出山了,还算不算洞房花烛夜?

第二百二十三章皇后(上)

婚礼还没有结束,早着。第二天新妇要日拜,拜镜台镜子,这叫新妇拜堂,拜完了再拜尊长与亲戚,包括秦再雄。还要献一些彩缎等礼物,尊长也要回礼。然后女婿回岳家,谓之过门。

还有酒宴,但以妇人为主,也不多了,今天只有二十几桌。

主要是昨天顺店的用度。

用了多少钱,宋九不会说的,可外面有的是聪明人,而且宋九琉璃账目是曾经公布过的,要么河洲库房里的储钱,这个大家都知道有多少。结果一推算,八离不离十,居然还真算出来,差不多十八万缗钱。酒宴费用就达到十一万缗钱。宋九动了十万缗分红钱不算,因为试验用了五万缗钱,所以又挪用五万缗初夏时的储钱。

也不能完全说宋九花了十八万多缗钱,特别是顺店,那是京城有名的销金窟,也是心最黑的地方之一,利润惊人,会有近两万缗钱重新分到宋九手中。还有两万多缗的贺礼,以及潘家七万多缗的陪嫁,若是包括那十一对双胞胎在内,是近八万缗钱的嫁妆。

宋九还好一点,接下他还要用钱,并且不是少钱,可手头能转得过来。

那边就有些悲催,潘家面子得到了,可眨眼之间就从大康之家变成了小康,差一点快滑入赤贫人家。而且还没有完,成亲第三天后女家必须送彩缎油蜜与蒸饼,有一个夫妻感情好的喻意,这个钱不多,可关健盛油蜜的器皿,已经如此了,不能虎头蛇尾,因此必须用金缸。这叫三朝礼。接着再来,婚后七天或者九天,女婿再上门行拜门礼,女方必须要广设华宴。款待新婿,礼毕后女家备吹鼓送女婿回家。还有,满月大会庆,婿家要开宴,但娘家必须要送不菲的弥月礼。

直到这一天过后,娘家才不用陪钱了,媒婆子任务圆满结束。双方再给一个大红包,以后虽有礼仪,那是亲戚间的平常往来。钱多就多拿一点,钱少就少拿一点。

问题是宋九在顺店里办了酒宴,九天后潘家的会郎宴也必须在顺店办。这个酒宴不会太多,但也有二三十桌。就是按照宋九的婚宴标准来,一桌也有四百五十缗钱。那天许多菜肴用人多,食材不足做借口挡下去的,否则宋九的婚宴一桌还要增加两三百缗。潘家又找什么理由挡过去?因此只高不低。但也不大好说,自唐末后,就有一些骗嫁妆丑陋现象发生,因此宋朝律法严格规订。若是夫妻双方和离,必须将嫁妆退还给女方。

潘怜儿偏不乘车,要随宋九骑马。

宋九看着燕博士与张博士,两个博士装作未看到。

秦再雄哈哈一乐:“这才是油和着蜜,去吧。”

他是蛮子,无所谓,宋九又看着两媒婆,媒婆今天心态好一点。昨天世纪婚礼让她们回家去一夜都没有睡好觉,她们想了想,其中一人说道:“九郎,今天是日拜礼,主要是在你家拜尊长,娘家那边没有多少礼仪,你们夫妇成亲了。合乘一马没事。”

她们主持过许多贵人家的婚事,说没事,大约就是会没事,两人乘马来到潘家。

夫妻感情好潘美夫妻很开心。不过潘美还是忧上心头,他不是沈义伦,但也不是王全斌,虽行军作战会捞一点,一直捞得不过份,不然赵普都不会说他与曹彬是良将。加上家大业大,开支也不小。这样操办下去,手头必须很紧张。

潘美要脸面,宋九不能说,于是寻机对田氏低声说道:“丈母,我刻意将会郎宴放在九天后,九天后是正月初一,一大早我要先来拜年,贺礼当中还有一万多两金银……”

新女婿第一年拜年,带的礼物不能太寒酸,贺礼与潘家陪嫁的嫁妆五花八门,包括一些象牙制品,一些红木家俱,但还有,许多布帛,那不能拜年,太囊肿了。一些金银珠宝,金银首饰也不能化开,不用也没有事,日后可以当成贺礼送给他人。珠宝除非典当,不然不好估价,但那也太亏了。不过有一些人直接送银锭与金瓜子,包括潘家陪嫁中也有一些现钱。不少,但还没有来得及一一清查,究竟多少,宋九也不知道。这里面金子占的比例少,可它贵重。

一万多缗钱,若化成金银也不过几千两,一辆车子就拉过来,谁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这怎么好。”

“丈母,我娶了怜儿,以后就是一家人,何必分得那么清楚。这些钱放在平常人家都是巨财,放在我手中,只是一个数字。一会儿过来,一会儿过去。”

田氏哭笑不得。

“丈母,怜儿也担心,我在路上与怜儿商议过的,回去盘点一下,凑一万五千缗钱过来,以金子为主,但千万不要对潘将军说,就说你手中还有钱帛。”

“这也太过份了。”田氏喃喃道。

得留下来吃饭,潘家兄弟一一过来陪酒,怜儿说道:“不准灌他酒。”

昨天灌醉了,盖头还是早上揭开的,但潘怜儿死活不会说出来的。吃完饭,与潘美聊了一会,骑着大黑载怜儿回家。但刚到御街就遇到一个扫把星,王继勋带着十几个家奴,将宋九堵上。宋九勒住了马,冷冷地看着他。王继勋人多,甚至有的家奴腰里还佩着朴刀,但宋九不相信这么多老百姓眼睛盯着,王继勋敢动手。就是在城外,他也不敢动手,击杀一个三司判官,王继勋当真不知道后果?

王继勋说道:“潘家小娘子,这红装穿得艳哪,但我保证让你三年内变成一个寡妇!”

说完带着家奴一哄而散。潘怜儿在马上气得全身发抖,这可是新婚的第二天,两人终于有了夫妻之名,但还不没有夫妻之实,就听到这句话。

宋九看着王继勋的背影,冷冷道:“怜儿,不用管他,老天让他亡,必会先让他狂。”

赵匡胤确实在这件事上做错了。若是他小舅子杀奴婢得罪的是平民百姓,那次抢亲可得罪了许多贵人,再看赵匡义与相关的官员呢,他们为了替这些贵人们隐饰,抢了那家的闺女也不公布,加上赵匡义的种种手段,至少在京城许多人的心一点点在偏移。还有呢,以后的洛阳……

一个王继勋,就等于赵匡胤送了赵匡义的千军万马,宋九受了气,甚至都没有准备上弹劾书奏,上了不会管用的。

那就走着瞧。

潘怜儿又担心地说:“九郎。你以后出行要小心,他手中没有兵,石汉卿手中有兵。”

“石汉卿比他机灵,放心吧,”宋九说道。内幕连潘怜儿也没有说,他巴不得石汉卿与王继勋走得近,可这老小子死活不上当。宋九又一笔花费开始。喊了几个主管,给他们三万缗钱,去请人抄书,常见的书坊都能买到,但多是十三经与史册,可许多冷门的书籍却成为珍本,在一些人家收藏着。这些书籍随着时间久了,会逐步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实际有的书籍十分珍贵。特别是一些关于自然科学以及工艺技术类的书。

想印刷不大可能,成本太高,只能手抄,手抄书也贵,自己抄不计工钱,笔墨纸砚用不了多少钱,但别人来抄。就要算工钱的,一本十来万字的书,这时候抄写缓慢,从抄写到校对。又必须是小楷,一天只能写五六千字,速度慢还没有。看似三万缗钱数量巨大,只能誊抄两万本书。但到了书院,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有一本书过来了,再让学子抄写,权当他们练小楷字的,那么就能变成十本二十本,然后装订成册,这些孤籍就不会失传。它们很重要,是文明的火种。

宋九还向赵匡胤提出了请求,让皇家也将那些收藏的书拿出来,让文人誊抄,以让这些孤籍珍本通过更多渠道保管起来,并且承诺以后若是进了书院,抄出数本或数十本,每本书都拿出两本,赠送给太学。

这是重视教化,赵匡胤立即答应。

还在继续花钱。

潘家要脸面,不知道怎么赔,于是买了十一对漂亮的双胞胎赔嫁。衙内们看是心动,于是向宋九讨要。时代在进步,包括双胞胎在内,她们也不能算是真正买来的,买来的是服务时间,一般到了五年后,她们都会有人身自由。但在这五年内,主人可以任意将她们转让送人,或者上床等等,只要不出人命,或者因苛待逼得奴婢自杀。不但奴婢,包括小妾家妓都是如此,她们在这时间内不是人,是一件商品,可以送人,也可以向人讨要。除非个个象玉苹那样,得到赵匡胤如夫人的口诏,那没有一人敢动弹的。

宋九对此不喜,可就这时代,也不能反对。因此主动让这些双胞胎在学舍里找对象,不找不行,必须找,否则我就要将你们送人。短短几天内将九对美貌如花的双胞胎出嫁。好贵的,一对双胞胎潘家是花了七八百贯钱买来的,几乎与行首身价相齐。但转眼间成了学子的媳妇儿。而且是从宋家出来的,宋九多少要拿一些嫁妆。

还有两对,岁数太小,一对只有十三岁,一对只有十四岁,宋九留了下来。以及潘怜儿的两个服侍婢女,珠儿,云儿,实际这两个婢女过来就等于送给宋九做小妾的,半妾半婢,宋九也可以不要,将她们送人。因此宋九也劝她们嫁人,两婢不同意,又说潘怜儿必须要人服侍。宋九便没有再劝,书院还早,天天见面,又是情窦早开,会有未订亲的优秀学子让她们中意。现在强求了,反而不美。

二十四个婢女,年还没有过,只剩下六个。

正常初一拜年,又是会郎礼,宋九带着一车子礼物过来,潘家来了许多亲戚,宋九将一些礼箱打开,各种精美的果子以及其他礼品。只打开了一部分让客人观看,余下的没有打开,也比较多,谁都没有注意,宋九让仆役抬到田夫人的房间。奥妙就在那些没有打开的箱子里。田夫人心定了定,带着亲戚前往顺店办会郎宴。

第二天一大群闺密过来,许多人艳羡万分,个个都想象潘怜儿这样出嫁,但这是不现实的,于是吵着潘怜儿要请客,也就是到游乐场玩一玩,或者到买一点小吃。要求并不过份,可有的人要潘怜儿向宋九要钥匙。

歌剧院造型太漂亮了,特别那略带一些粉意的红色,让许多女子看后都尖叫起来。然而它一直未开放,外面装好了内部未装好。实际内部也装了差不多,但还要经过一段时间调试,那些请来的戏子要不停的排练。他们表演得不好,歌剧院装璜得再漂亮也不会起作用。但元旦节到了,一起停下。只有两把钥匙,一把在管事手中,一把在宋九手中。她们一起央请潘怜儿,向宋九要钥匙,好进去参观。

潘怜儿迟疑地不答话,她也不知道会不会坏宋九的规矩。

这些女子便更加闹,特别是宋家小娘子,又从华州回来了,是随着宋偓一道回来的,宋偓回京叙职,包括他的妻子,两个儿子一起带回京城。宋九看着她闹,于是“不怀好意”地盯着她的小鸽胸。

第二百二十四章皇后(下)

宋小娘子一下子跳到远处。宋九哈哈一笑,但皆不知道他笑什么。

玉苹说道:“九郎,你就将钥匙交给她们吧,象宋家娘子她只能在京城呆一段时间,剧院那边开业,她也早回华州了。”

宋九将钥匙交给潘怜儿,不然吵得不得安宁,一群女子这才浩浩荡荡奔向河洲。家中暂时安静,玉苹道:“不如我们到大姐家坐坐。”

“要坐去五姐七姐那边吧,大姐在河洲店里。”

玉苹收拾礼物,宋九忽然问道:“苹儿,你准备了多少嫁妆?”

河洲有一些特殊人薪酬比较高,例如那些顶级厨师,一些工匠,各个管事主管勾当人,极少数手艺特殊高超的女工,以及其他一些重要成员,一般每月薪水不低于五十缗钱,最高者包括奖励达到近百缗钱。玉苹毫无疑问,是拿着顶尖薪水的,这没有人疑问,不但河洲,京城其他地方各店铺管事也有这种薪水。只能说宋九在工匠方面薪水给得高,包括女工,而且其他地方工匠一般不会达到这种薪水,那怕是顶尖工匠。

宋九筹集契股时,玉苹又变卖了一些首饰,那时候钱帛十分紧张,多一份本金就多一份早日开工的希望。以至于她随身只有几件舍不得的首饰了。用这些便卖首饰得到的两千余缗钱,一起放在契股里。还有汴水两边一些大户,但他们放得并不多,几百缗有之,几十缗有之。到了普通百姓甚至多数只有几缗钱。但七凑八凑的居然凑出来三万八千多缗钱。

翠儿抱怨宋九。

实际宋九早就知道,但一直未说。

现在收益了,翠儿再也不会抱怨。李妈妈那边还有薪水,也不低,于是母子俩合计着,不可能象潘家这样办,不要说玉苹。整个京城也没有几家敢这样出嫁。更不敢请三媒六证。但可以在家里面热闹热闹,比如宋九说的让两河百姓做娘家人,在顺店办纳妾礼。再如玉苹可以用手中的钱治办一些家俱帐幔摆设,将洞房布置得漂漂亮亮。

比不上潘家,但几千贯钱砸在一个房间里,这个房间也会变得无比的奢侈华丽。看到她们在暗中准备,宋九玉其美事。也当是一种补偿,花了近万贯钱,买了各种美玉宝石珍珠首饰,从髻钗环坠到戒指项链手镯脚镯。除了名份外,其余的玉苹什么都有了。

也有衙内说九郎,你太奢侈了。纳妾也在顺店里办。

宋九只答了一句,你们看一看河北那些仆役是什么态度,再看看河洲仆役是什么态度?

是吃一顿,但是两河乡亲心中会心存感谢,工作时就会努力认真,效率提高,回报也高了。就能发出更多的薪水与奖励,他们工作积极性会更高。河那边人心越是摇动,待遇就越不提不上来,一是良性循环,一是恶性循环。但实际还是对玉苹的一个补偿。

虽是纳妾,也少了三媒六证,但钱不会少花,至少京城每年不知几千或几万亲事。能超过这个纳妾费用的,不会有一百家。那么玉苹心中就会平衡。也能算是嫁妆吧。

玉苹嗔道:“奴家偏不告诉你。”

两人先是来到五姐家,租的房子,不过新房子一盖起来,就不用再租。然后又到七姐家坐了坐,联手回来。天色渐暮,潘怜儿带着提着大一包小一包的一群闺密回来。进门就抱怨道:“那些勾票人心好黑,一张红票卖五百文钱,九郎,你管一管他们吧。”

“五百文?”

“是啊。有的人还喊价六百文。”这些小娘子激动地七嘴八舌怦击着。

“是太心黑了,”宋九走来走去,该想的办法早想过,不能再限购,再限购有的大户人家难道派六七个仆役来买票?甚至他还设了三层栅栏,派数名仆役巡逻,防止票贩子强行插队。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涨价,将游客吓跑一半,票就不会那么紧张。但这个办法宋九不想,除非宋朝以后物价上涨一倍,才打算涨一部分票价。但这样倒下去也不是办法,想了一会,他将青衣喊来,画了一张图纸,让他找胡老大请一些乡亲立即去河洲。

这些小娘子还不懂。

宋九做了解释,也就是延伸票贩子买票的时间。再建栏杆,若是一家人起得早来买票,买好了票直接进去也行,出来也行,不过顺着一道栏杆慢慢地出来,绕到东面果子店铺前面再折回来,只是单道,通道还比较狭窄。不仅票贩子,一些大户人家也要派人先来买票。人多,票贩子想跑都跑不起来,一来一去,近两里路,越是节假日会走得越慢,若是等主家过来的人不急,甚至还可以看一看广场上艺人表演节目,但票贩子就悲催了,出来后是广场,还要跑到东边去排队。最少半个小时过去。若有人攀栏杆,仆役上前,以破坏栏杆为名罚款一贯钱。那么本来可以一人买三次四次票的,现在只有买两张票。

等于是限购。

还会炒,但不能让票一起在票贩子手中,那么会越炒价越高。价越高,票贩子就会越来越多,最后能一半票被票贩子把持,那么说不定就会出现一贯钱的天价票。

未来还有,无论剧院或者竞技场,必然还会继续出现票贩子,想完全杜绝那是不可能的。

韩家小娘子说道:“还好,没有勾衣人。”

“什么勾衣人?”宋九让她说得有些糊涂。

“就是买衣服排队的人,九郎,你为什么不让怜儿带我们去衣作坊买。”韩家小娘子眼中放着光道,那多好啊,一不用排队,二又便宜,想买什么样子就买什么样子。

“你回家问你哥哥,能不能进去。”宋九忍不住乐了。初四,诸学子一起回来,但不是上课的,而是要做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丈量。将河中所有住宅面积全部丈量出来,甚至量过一次后还要复量一次。以免出现误差。

花了数天逐一丈量好,宋九将那幅河中规划图贴出来,同时下面还有一些文字说明。第一条是补贴,以在河洲建设天数计算,包括白玉桥码头几项产业与作坊的基础建设,上班后不算。七百天为第一档次,从平地起才三年多点时间。一个也没有,但今年一年施工下来,可能会出现十来户,这个一户人家补贴四十缗钱帛。第二个档次是五百天到七百天,也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