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富贵(午后)-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切莫学吴大夯。”

“人家现在是吴大正,他与我不是一个性格。我想学也学不来。”

“小九,你南下只带着两个侍卫,这次朝廷却配置了三十名侍卫。”

“大姐,你又胡想了,南下是两名侍卫。那只是在路上,到了潭州后。几个将军也给我配置了几十名侍卫,不然我那来胆量在那些蛮人居住区乱跑?”

是一样性质,不过现在两川乱了,甚至赵匡胤都怀疑不能从两川调动士兵,因此从京城提出三十名侍卫给宋九。

区别就在这里,但宋九不敢说出来。

说走就走,甚至宋九直接放下授课,耽搁了问题不大,大不了象今年上半年那样,再延长学子的学期。然后带着几十名学子,以及负责的官员,勾当人,管事与大匠,整天呆在河洲上,将各种事务落实下去。不能因为自己走了,工程耽搁。

天却更冷了,汴水上结起厚厚的冰冻,看不到一艘来往的船只。

宋九又与韩重赟说了一会话,韩重赟这一回反而说得少,只含糊地说了一句:“巡察可以,巡就是到处走,察就是看,这才是巡察。”

宋九道:“韩将军,巡察使居然让你曲解如此。”

“你兼任巡察使,本就是如此,还想怎样?”

宋九沉默一会,拱手道:“谢。”

“也不用谢,说不定我家那两个孩子以后还要你拉拢一把呢。”

“说笑说笑。”

韩重赟不认为是说笑,若是一年前有人说宋九拉张琼孩子一把,肯定没有一个人相信,但一年后呢?若非宋九,张琼妻子只好带着儿子回老家乡下居住。又说道:“不能多事啊。”

“我知道,下去就是看一看。”

“但也得认真看,有什么想法回京城来禀报,若是糊弄陛下,也不行。”

“谢。”

老韩说得够清楚了,不用什么内幕,这就是老韩替他拿的分寸。宋九看着他,心中感情复杂,若是以前宋九对宋朝过份打压武将是很排斥,但巴蜀那边的事发生后,宋九也不敢说了。这中间还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可是宋九也想不清楚区别出在何处。与老韩喝了几蛊酒,实际就是黄酒,在这时代它度数算是很高的。宋九说道:“韩将军,明年我会制出一个好酒,它比这种烈上十倍。”

“哦,那好啊。”

“不过它偶尔喝之还是可以的,要么在寒天里喝上几口,暖暖身体,不能喝多,我们这些酒性子不烈,只要不喝多养人……”宋九未往下说,说了老韩也未必能听懂。

从草棚里走出来,来到桥边,天放晴了,还有许多游客从南汴水小虹桥上过来,观看长桥,因为它外观是白色为主的,因此赵匡胤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白玉桥。

宋九带着学子与大匠们到处吩咐。

忽视停下,不远处站着潘怜儿,她冲宋九招了招手。

有其他人在此,潘怜儿不大好说话,带着丫环继续往前走,走向偏角处,不时扭回头看一眼宋九。宋九会意,跟了过去。来到边缘未来准备做马厮北面封闭的桥墩下面。

笑嘻嘻地走过去问:“潘小娘子,找我有何事?”

“我听说你要去巴蜀。”

“是啊。”

“要小心。”

“谢,”宋九淡淡说道,然后看着潘怜儿,几月不见,变得更加风姿绰约。

潘怜儿忽然脸上泛起红晕。

“你要说什么?”

“你轻薄了我,让满京城的人都在谈论,为何不派人上门提亲?”

第一百三十二章抢老婆

宋九先是惊诧地看了潘怜儿一眼,然后微笑,问:“潘娘子,你愿意嫁给我。”

“才不是呢,你必须派人上门提亲,那才是爱慕,不是轻薄我,同不同意是我家的事。”

宋九又是乐,小姑娘都找上门来了,还有什么同不同意的,但这是宋代,不可能先谈恋爱,才同居,然后再考虑考虑,特别是潘家这样的大家女子。他徐徐说道:“也不是啊,你看我这急得,我打算明年正店游乐场开业,等于手中有了一些产业,与你家距离缩小,再派人上门提亲。不然现在提了,你娘亲马上拒绝,以后也不好再提了。”

“那个,那个,”潘怜儿捏着衣角,大着胆子来诘问,实际脸上早成了一块红布。

“潘娘子,那天我在聚集苦力们商议,你站在下土桥上观看,我那时看到你就心动了,是爱慕,不是轻薄。虽然许多人说我性子惫懒,我也不懂啊,我这么勤快了,怎能惫懒?”

潘怜儿不由低下头偷乐。

打一个浑儿,不然小姑娘放不开,宋九又说道:“后来在河堤上又看到你,那时候我不知道你名字家址,于是想办法搭讪。京城人海茫茫,若是错过了可能一辈子错过了。你却以为我轻薄,带着你两个哥哥要揍我。”

“京城许多人说,我能不生气吗?”

“那也是,潘娘子,实际我用心的。时常打听你的消息。”

“别说了,都让她们笑话死了我。”

“要么这样。我从两川回来,就派人到你家提亲。”

“要的。”潘怜儿道,再不提,不但闺密笑话,两个哥哥也时不时笑话。

“潘娘子,你娘亲有何想法?”

“我那好问。”说到这里,潘怜儿从怀中掏出一个香囊说道:“这是我绣的平安符,里面还有相国寺慧圆大师开过光的平安符。你戴上它,两川那边不平静,好让它保佑你一路平安。”

“谢了。”宋九接过香囊,看到她那双小手如玉般的酥白可爱,轻轻地拉着那只小手。

“不……”

“放心吧,我会一路平安的,”宋九说着。又轻轻将她身体带了过来,搂在怀中,在她红唇上吻了一下,不敢做得过份,蜻蜓点水一般,就将潘怜儿放下去。

“宋九。你轻薄我。”

“不是轻薄,是我要你生生世世只能做我的人。”

“你休想使坏,”潘怜儿声音却越说越轻,刚才那一吻将她吓着了,一张脸再次变成红布。忽然说道:“你就是一个坏人。”

然后一路小跑着逃走。

宋九看着潘怜儿的背影。心想难道潘家意动?

随着从桥墩里走出来,却看到潘怜儿坐上车子离开了。这一幕没有人注意。宋九继续忙碌,天色将黑时回到家中,看到一个青年人坐在客厅里烤过火吃茶,青年长相十分文静,只是全身锦裘,想来出身不凡。宋九不认识,他正在与玉苹说着话。

看到玉苹,宋九心中没由来的一阵愧疚。宋九回来了,青年人也不站起,坐在椅子说:“九郎吧?”

“我是宋九,你是?”

“我是侍卫步军司事王继勋。”

“见过国舅,王司事,你不是在汉中吗?”

“早回来了,陛下诏我回京募集新军。”

“巴蜀那边不是还有几万大军?”

“我那知道。”

宋九与玉苹却对视一眼,王继勋也许知道,也许不知道,但就是知道了也不会对他们说。这是朝廷害怕两川军队整个糜烂,而提前做的预防。并且在这之前,宋九也说了一些事。

巴蜀乱了,宋九说传染病,这个混乱也在缓慢传染,秦南西县知县太子中舍王沼在西县为知县时,贪赃受贿,枉杀百姓。结果事情捅到京城,让赵匡胤下诏将其弃市。接着又下诏将京西南各州县官满一年,吏部流内铨考核合格者全部移授两川为官,只有归降人与年七十以上者,勿复改授。开始动手了。但动作小,怕出意外。包括将王沼弃市,纯粹是杀鸡赅猴。若论有罪,王全斌部下最少有五千将士全部当弃市罪处执。

“原来国舅回京募军。”

“没办法啊,为了大宋,不得不来回奔波。”

“是,是,”宋九捧着玉苹沏上茶的茶杯又问道:“国舅来我家是……”

“两件事,回京城我去了你那个河洲看了看,做得不错。”

“不敢当。”

“但我不明白,为何只受了我一半绢帛?”

“当时将钱帛计算好了,顶多用二十五万缗钱帛,实际整个工程竣工,有二十三万我估计就够了。明年竣工,但明年不会再施其他几项工程。这要到后年。钱帛放在我家中我不安心,要派人看护保管,因此与诸衙内约定好,满二十五万缗钱为止,任何一家不得再收。因为是国舅的美意,我们破例收下一半。若全收,规矩一坏,以后河洲无法管理,必四分五裂。到时候诸位投下去的钱不但收不回来,还会亏损。还请国舅见谅。”

“原来如此,我不会怪你,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是对你说一声,我与陛下说好,不日我将带雄武军西下,你与我一道同行吧。”

“与你一道……”

“难道你不愿意?”

“哪敢,这是我的荣幸,但这一次不同,我要速去速回,坏了我们自己的营生不要紧,我怕坏了码头。只是三十轻骑迅速南下,到处看一看,便返回京师。”宋九顿了顿又说道:“再说国舅也投下去四五千匹绢,虽然皇上对国舅十分恩宠。我相信也非是一笔小数字吧?”

王继勋点了点头。

“但现在它们还没有造起来,更不要说赚钱。我若是去两川久了,若有闪失,不仅是国家的工程,还有我们的,这都是物格学,没几人懂。到时候诸位也不能怪我,谁让陛下让我去两川公干?然而国舅的钱帛也就损失下去了,说不定其他衙内还会怨恨国舅。何必呢。”

“倒也是。”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王继勋离开。

玉苹怀疑地看着宋九,道:“九郎,你似乎害怕此人?”

玉苹指的害怕与其他的害怕不同,宋九也害怕三赵,但这是两种不同的害怕。

“玉苹,阎罗王好见,小鬼难缠啊。你记好了。这个国舅最好象鬼神一样敬而远之。”

“为何?”玉苹不解,普通老百姓对这个国舅看法还是十分可以的,其父王饶是一代名臣,爱民如子,其姐王皇后更是一个贤后,若非短命。几乎可以与长孙皇帝相媲美。

“你勿用问,看看其他衙内对他的态度,你就知道了。”宋九没有多说,现在王大国舅也许开始吃人肉,也许还没有开始。然而想到这里。宋九忍不住又说道:“将他用过的茶杯扔掉吧。”

玉苹觉得很奇怪,然而宋九不说她也不便追问。

宋九做法十分明智。前面拒绝,后面这个雄武军就出事了。

还是不能马上就走,事情太多,宋九又婆婆妈妈的将胡老大与另一个河中大汉请到家里,自己走后,就让他们两人与郭家一起护卫。家中钱帛太多,没有得力的人看守,真会出意外。

这才到开封府见赵匡义。

赵匡义让他坐下说道:“这行又要辛苦。”

“是啊,二大王,我说不辛苦二大王相信吗?”

“你喝喝这茶。”

宋九呷了一口,赵匡义说道:“好茶啊,苦尽甘来。”

“二大王,还是悠着一点用吧,不然甘未来,在苦里就亡了。”

“亡不亡在于才能,有才能不用心只能苦一辈子,用心没才能只能自取灭亡。”

“唉,二大王,我只是一个凡夫俗子,那有什么才能。”

“行啊,河洲全部交给国家,还有你的官职,一起卸下,我做主,不让你去两川。”

“微臣还是去两川吧。”

“本官前些天看到一头驴拉着一车货物,因为路面结冰,过桥时又有些陡度,驴不愿意上桥。结果车夫用驴鞭狠抽,几下抽后,驴自己儿将车拉过了石桥。很不好啊很不好……”

两个衙吏瞅着宋九,忍不住都乐了起来。

宋九无语。

正说着话,一个小黄门进来传旨。旨意说得很模糊。朝廷让王继勋募数千雄武军准备出征巴蜀,但有一千多名新兵没有老婆。王继勋将这个情况反映给赵匡胤。

究竟二人是怎么说的外人不大清楚了,也许赵匡胤也怕这些没老婆的兵士下去更加胡作非为,毕竟有了家等于有了一份牵挂。因此就对王舅勋说了一句话:“汴梁城中肯定有许多人家嫁女,为军人娶妻也不需要准备多少聘礼财物,只要送点酒肉就行了。”

也就是从俭将兵士的婚事办了吧。

王继勋产生误会,连酒肉都省了,直接派军队跑到大街上,这时代未婚与已婚能从发髻看出来,看到未婚美貌的女子,直接让兵士上去拦腰一抱,扛到肩膀上抱回军营,就是兵哥子的美老婆了。

实际大赵也弄错了,不但一些战火严重的地区多有寡妇村,京城也有许多寡妇,男女失调严重。这事儿办好了,是一件美事。所以赵匡胤说给些酒肉足矣。但不能交给王继勋去办,而是要选一个年高德望的官员来处理。

王继勋敢情将京城当巴蜀那边在玩,这一抢,还不是抢一个,必须要抢一千多个,还要抢相貌漂亮的未婚女子,这时代女子也出门的,不象明清。让他一抢,整个京城被王继勋抢乱了套。赵匡胤一听大怒,派人调查,然后让开封府与禁军联手进雄军武军抓捕。

第一百三十三章荒野(上)

“这才叫胡来,”宋九说道。

“休得胡说!”

赵匡义匆匆召集衙役,宋九也离开开封府向西北跑。不是开玩笑的,以前印象中宋朝很保守,可看架空小说里所写的又不是,搞不懂。来到宋朝才知道确实不是那么保守,只能说稍稍内敛,比如夏天衣服外面是一层轻罗,很薄的,不亚于薄透装,里面是一个亮丽的胸围。但为了掩饰,有人开始披一些褡子,也就是一件小轻袄,起一些遮羞作用,不然后面走光面积太大。

也就是这样了。

甚至宋九还没有看到一个裹脚的女子,都是天然的美丽大脚。

然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包括路边的老太太头上还插着花,在街边击着鼓儿唱着歌,引来路人雅笑声。也有一些胆大的女子公开约会,这才有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优美的句子。

有的小两口感情好,公开拉着手在大街上散步。

正是这种风气,潘怜儿才有胆子诘问他。相对而言,潘家算是家风森严的,有的娘子胆子更大。

王继勋带着一群衙内乱抢美丽小娘子,是不会抢到河中去的,一个西北,一个东南,抢那么远,那不是京城震动,是全国震动。然而这些从各处招上来的大兵哥,认识谁啊?自己也不认识。何为美丽,七分打扮,三分天然。若是潘怜儿沦落成一个乞丐。还能称为美丽吗?

想到这里匆匆忙忙跑到潘府,将潘惟德兄弟约出来。问情况。

潘惟德摇头:“国舅太胡闹了,西城区有不少贵人的,他手下不问青红皂白,乱抢一气,这回陛下一定会严惩不怠。”

看来潘怜儿未受害,不然潘惟德不会如此冷静。但一定有一两个贵人家的女子受害了,才引起公愤,反馈到赵匡胤哪里。

与两兄弟说了一会儿。回家。

索性刻意耽搁两天,看赵匡胤如何处理这件事的。处理得迅速,开封府与禁军飞奔而去,捕杀了一百余人。随王继勋负责此事的小黄门阎承翰知情不报,杖数十,王继勋贬为左右衔使。

宋九听后摇了摇头,这种处置肯定不好。但对自己来说,却是好事。

终于离开京城。

宋九身份越来越贵,这回送行的衙内更多。一直送到南薰门,宋九说道:“诸位且回吧,我下去走一遭,很快就回来。”

“这差事好啊。我也想去,”符昭寿道。

“别去,若无侍卫,此时去巴蜀未必是一件好事。”宋九慎重说道。

忽然抬起头,看到路边一辆马车停下。潘怜儿从马车里走出来,用手抚胸。又合什,做了一个手势,但动作很利索,趁大家根本未注意时,马上就上了马车。马车未走,大约坐在车中隔着车帘子看。

宋九冲她扬了扬手,接着对高琼、葛霸说道:“我们走吧。”

……

“前面就是牛水(注),过此水,往南去二十里路就是盘石县城,要么往南去盘石县城小息一夜,要么就在此扎营,还能看看百姓如何淘金,明天一早起程,前往资州城。”陪同宋九的小吏说道。

这一行还是很苦。

在宋九想来,有葛高二人,再加上三十轻骑,到巴蜀来应当没事。

而且临来前又打听了消息,两股势力,一股是吕嘉的,他被击败后,压缩到雅州一带,不能再往西跑了,往西就是大渡河,再往西就是羌人与吐蕃人居住区。

第二股力量是全师雄的,压缩到益州东北简州金堂县附近,据险而守,只能守,不能反扑。

但过了剑门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少错误。

全师雄反叛,邛、蜀、眉、陵、简、雅、嘉、东川、果、遂、渝、合、资、昌、普、戎、荣,也就是益州周围九成以上的地区都有百姓或败兵参与了叛乱。

全师雄将军队集中起来,一路望风披靡,多次击败宋军,迅速抵达新繁,此时离益州只有二十几里路。幸好刘光义与曹彬领兵破之,全师雄稍稍退却。这时候王全斌与王仁赡才壮起胆子率军出击,全师雄败走灌口寨。徒党散保州县。

也就是这十几个州宋朝仍然没有收复过来。

本来全师雄再次战败,是大好歼敌机会,但因为分赃不均,产生纠纷,吕翰与部下反叛。韩重赟未说多少,他只让宋九明白一个大概事情经过,也没有必要说。

实际这次反叛规模比宋九想像的还要恶劣。

先是吕翰反叛,王全斌在两川胡作非为,不但两川百姓对他痛恨,任人唯亲,分赃更是如此,在宋军中也积累了许多仇恨。看到吕翰反叛,横冲指挥使吴瓌与军校孙进呼应,将知州武怀节与都监刘汉卿杀死,与全师雄部署刘泽合势,军力迅速达到五万人。然后分兵资州与普州,将普州刺史刘楚信驱走,杀死通判刘沂。果州校尉宋德威与指挥使冯绍文也将果州知州王永图与通判刘涣杀死呼应,又有遂州牙将王可僚,因为他手中兵力少,于是强劫州民为兵,共同参与谋乱。

曹彬只好回师,但亲自指挥战役的是曹翰。此人乃是宋朝史上有名的屠夫,嘉州一役,杀死数万人,吕翰势衰,败逃向雅州自保。

但不是除这两处,其他地区就能控制了的。益州附近因为吕馀庆坐镇,渐渐恢复生机,其他各州县一片混乱,有宋军,还是继续不和的宋军,有反叛的宋军,有全师雄手下的武装力量,还有响应全师雄实际各自为战的反叛力量,战败逃散下来的各路人马。大批亦民亦匪的流民,民间的自保力量。这些力量也不可小视。

闹得最大的两次。一次一支反叛力量打着全师雄的大旗,集众攻打剑州州城,刺史张仁谦称足疾不敢出战,准备弃城逃跑。通判董枢不同意,引兵主动出战,将其击败,招降数百降兵。张仁谦感到惭愧,故意将董枢灌醉。将几百降卒杀死,诬蔑董枢阴与贼通,上书朝廷,正好中使从剑州经过返回京城,下诏御史台审问,黜其为宋州教练使。

又有一群流寇集合起来攻打眉州,刺史赵延进不懂军事。只看到对方不知几千几万流民,不知道实际是乌合之众,自己手中只有几百士兵,这打不赢,也想逃到嘉州避难。通判段思恭开官库,用官帑为赏。于是诸军鼓勇力斗,将流民击退。段思恭有功了,有人嫉妒,说其擅发官帑,请系狱治罪。赵匡胤没有同意。反而用段取代赵延进为知州。

其实这些攻城掠地,与全师雄根本就没有关系。全是流民自发式的组织。

宋九出了剑门,闻听到后,不得不小心。

葛霸与高琼是勇猛,但不是当真以一能敌万的。若是几千流民往上一围,自己这三十三个人连骨头渣子都啃掉了。但到了这里,没办法,最少得进一趟益州。这才能说好了,我看过了,想不出办法。吕相公,你位高权重,是宋朝有名的良吏,还是你来想吧。只能七绕八绕的,还好,普州一线让康延泽打通。

王全斌不安好心,只给一百人让康延泽去收普州,这里也是全师雄大本营地区,仅叛兵就达到数万人之众,王全斌有意借叛兵的刀来杀康延泽。然而康延泽自有办法,到了简州,正好全师雄两次被击败,许多手下逃散。康延泽将他们招集,许其无罪,但要他们必须戴罪立功,以后不会再追究。得到一千多名亡叛,教习其战阵。然后向普州开拨,普州刘泽也不以为意,就一千一百人,还有一千名严格来说还是自己手下,有何危害。于是让其手下大将申雕率五千人出战。被康延泽大败,除了将一百多名首领斩首示众外,余下尽释,抚以威信,又招集到三千叛兵与流民。将其编制,挺进遂州,这时州城悉被焚荡,康延泽依山设栅自固,聚粮于遂州。

刘泽这才慌了神,亲率三万人出战,结果大败。康延泽于是挺进普州,刘泽迫于局势,率领手下残兵败将,前来普州投降。

不然宋九很有可能都没有办法到达益州。

“江文书,你是哪里人氏?”

“禀巡察使,我就是益州人氏,承蒙吕相公不嫌,将小民招为文书。”

一般胥吏分为五大类,文书吏,司法刑狱吏,账薄吏,仓场库务吏,督课押运吏,往下细分,还能分成几十种。后四种油水足,不过弄不好会承担相关的责任。只有文书吏责任少,也能捞到一些油水,甚至能得到官员的信任,在荫举保举时,说不定有吏摇身变为官。这是最贵的小吏。

宋九抵达普州后,益州虽安,但周边地区最乱的还是在益州,吕馀庆怕出意外,让这个小吏亲往普州迎接宋九。

“朝廷如今能控制多少州府?”

“除了雅州,基本都能控制吧。”

“我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