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决战第三帝国-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一来,机场总是会遭到苏军游击队或是散兵、溃兵的榴弹炮、迫击炮的射击。
  另一方面,就是在高加索地区的空战对德军基本没有优势。
  就像之前所说的,高加索地区000到4000米海拔的山峰就像是一把把钢刀似的崚立在外高加索与北高加索之间,这一方面使德军的BF109的高速无法施展,更糟糕的就是高加索山脉还会屏蔽雷达信号……所以苏军战机一出现那基本就在面前马上就投入战斗,甚至有几次德军的机场还遭到苏军战机的偷袭而损失惨重。
  因此,德军在高加索地区暂时只能布署五十架战机,其它战机就在刻赤机场待命。
  但五十架战机显然是无法掌握制空权的,尤其苏第4航空队出人意料的还打得十分灵活,他们时而攻击德军前锋部队时而进攻后勤补给,给德军造成很大的麻烦。
  不过这些还不是最糟糕的,毕竟苏联飞行员大多都没有经验……苏联对飞行员的培训可以说是最简陋的,他们一般情况只进行十个月的飞行训练,总飞行时长在10到20小时左右就算合格并派到前线与敌人作战了。
  与之相比的其它国家,比如日本对飞行员的训练时长大多在五年左右,后期因为伤亡太大把训练时长只有三年的飞行员派上前线那基本都只能是送死或者是用于“神风敢死队”自杀袭击用的。
  因此,苏军战机对目标的扫射和轰炸都不是那么准确,尤其目标是行驶中的坦克和汽车。
  德军中有种说法:如果在战场上遭遇苏联人的战机,那么你只要会知道拐弯就可以无视它的存在。
  这说法并不夸张,因为在苏军这一轮大慨五十架战机的猛轰之下,德军的坦克仅仅只有五辆被击毁。德BF109甚至都打下了十架战机。
  所以德军进攻部队几乎没受影响继续往前推进。
  真正阻止他们前进的是战壕……
  就在德军一路追赶着苏军高歌猛进的时候,前方突然“腾”的燃起了一道火墙,由北到南数十公里一眼望不到头,中间几乎就没有缺口。
  “火战壕!”看着这一幕秦川不由皱了皱眉头。
  这个原本由苏242山地师用于阻拦德装甲部队的战术最终还是在巴库防线出现了。


第六百一十章 高加索
  曼施泰因在作为指挥部的掩体里走来走去,面前站着一众军官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它就在我们面前,就在我们面前!”曼施泰因指着巴库油田的方向说道:“我们甚至都能在望远镜里清楚的看到钻井和黑色的石油,可现在就这样被挡着,半步也无法前进!”
  “元帅阁下!”第28猎兵师师长瓦格纳建议道:“他们的用火战壕挡在我们面前,我们为什么不像之前一样从海面渡过去?”
  “你是说,利用两栖登陆船?”曼施泰因问。
  “是的!”瓦格纳指着地图说:“巴库的后方是里海,只要我们沿着火墙一直走到东南方向的尽头,那应该就是……”
  说着瓦格纳就指着一个点说道:“那就希尔凡,只要攻下这里,我们就可以利用两栖登陆船和两栖登陆坦克绕过去!”
  曼施泰因没有回答,而是把目光投向了秦川。
  秦川知道曼施泰因的意思,于是就回答道:“抱歉,将军。我不能认同你这个做法!”
  “为什么?”瓦格纳少将问。
  “首先!”秦川说:“从这道火墙看,我们就知道苏联人这次的防御是有准备的!而他们又知道我们拥有两栖登陆船和两栖登陆坦克……那么,苏联人肯定会在里海上有所防范!”
  德军军官们不由纷纷点头表示同意,这样做的话战略意图太明显了。
  “可是就算他们知道又能如何?”瓦格纳少将问:“派军舰拦截吗?还是潜艇?”
  顿了下瓦格纳少将又接着说道:“那是里海,少校,苏联人在那只有五艘军舰和一艘一战时期的潜艇,其它的都是些炮艇和渔船,我们的飞机能轻松的压制住它们!”
  瓦格纳少将说的对,里海是内海,也就是与外界什么大西洋、太平洋等隔绝,因此不可能会碰到敌人的舰队,于是里海舰队也被称为“养在鱼缸里的舰队”。
  (注:顿河流往黑海,伏尔加河流往里海。苏联于1948年在伏尔加河与顿河之间修筑一条运河,该运河于1952年峻工,这时里海舰队小吨位船只才可以经伏尔加河—运河—顿河—黑海然后再开往外海。在此之前,里海舰队是封闭在内海里)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里海舰队虽然是历史最悠久的舰队但一直以来都是实力最弱的舰队……没有敌人,当然不需要发展,除非敌人军舰可以从陆地上开进里海。
  在这种情况下,德第11集 团军500艘两栖登陆船几乎就可以无视里海舰队的存在。 
  “里海舰队或许不值一提!”秦川说:“但是将军,苏联在巴库有的是部队,他们完全可以在里海沿岸布署重点就等着我们从海面穿插过去!到时我们就会在海面上遭到苏联人的飞机、大炮和坦克的疯狂扫射!”
  “我们可以在夜里进攻!”瓦格纳少将说:“就像之前一样!”
  “对苏联人来说,不会有黑夜的!”秦川回答:“他们可以在我们面前点燃一道火墙,同样也可以把里海烧成一片火海!”
  这一来瓦格纳就没有声音了。
  秦川说得对,巴库有的是石油、汽油,而且这些玩意还都是浮在水面上的,只要把它们用渔船或是别的什么东西往海里倾泻,就可以用汽油、石油铺满海面。
  这样一来,任何时候德军两栖登陆船前往进攻,都有可能陷入一片茫茫的火海里。
  德军军官们显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于是毫不犹豫的就否决了瓦格纳少将的想法。
  “我们为什么不把路填过去?”第22装甲师师长迈尔曼问:“我是说,用推土机填平那些战壕!我们从苏联人那缴获了许多这玩意!”
  “这也不是个好办法!”秦川回答:“虽然它的确可行,但可以预见的是敌人的炮火给我们增加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就算在火墙中填出一个缺口冲进去,也会因为敌人的炮火封锁死伤惨重……更糟糕的还是,我们怎么才能保证苏联人没有第二道、第三道甚至更多的火墙?”
  军官们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苏联人有一道火墙就有可能有第二道火墙,毕竟挖一道战壕然后往里头灌石油并不是什么难事。
  如果德军这样一道一道的往前推的话,只怕部队打光了还没推到一半。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少校?”曼施泰因望着秦川:“我们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
  秦川明白曼施泰因的意思。
  德军的确不能再这样等下去了,补给越来越少不说,苏联人在巴库的防御会越来越完善同时援兵也会越来越多,再随着苏军战机几乎不经断的轰炸和骚扰,德第11集 团军将会是什么结局就不用多说了。 
  但是……
  挡在德军面前的这道防线却几乎是无法逾越的。
  想了想,秦川就说道:“元帅阁下,正面和里海都走不通,那就只有一条路了!”
  “你是说……”曼施泰因将疑惑的目光望向秦川:“高加索?”
  “是的,高加索!”秦川点头回答:“我们从高加索山脉翻过去!”
  “这不可能成功的,少校!”第1山地师师长弗雷科少将说道:“那可是高加索,这意味着我们要丢弃所有重装备!”
  “正因为这样,才更出人意料之外!”秦川回答:“我认为现在是我们该抛下装备的时候了!”
  德军军官们不由面面相觑,这意味着要抛弃坦克、大炮、两栖登陆船等所有的一切。
  “可是我们怎么骗过敌人?”瓦格纳少将问:“如果他们发现我们进入高加索的话,他们就会发起反攻并把我们围困在高加索山脉里!”
  “他们有火墙!”秦川回答:“我们可以留下一支部队,一边在正面佯攻,另一边在里海方向造势,让他们以为我们准备从里海穿插!”
  考虑了一会儿,曼施泰因才点了点头,说道:“这样苏联人就会把兵力集中在正面和里海沿岸,当我们从高加索山脉的那一头突然出现的时候……”


第六百一十一章 第1山地师
  第22装甲师和第28猎兵师的一个团被留了下来。
  曼施泰因对这些留下的部队做了任务分配:第22装甲师负责在正面佯攻,也就是偶尔开着坦克露下面朝对面打几发炮弹装作在火战壕面前无可奈何的样子。
  第28猎兵师留下一个团的任务就不用说了,占领巴库南面的希尔凡然后在里海边聚上两栖登陆船。
  这其实都是在冒险,也就是一旦被苏军发现德军主力已经转向而发起反攻,那几乎就意味着德军完蛋了。
  但秦川相信苏军不会这么做。
  这一方面是苏军已经被德军打得失去了信心,另一方面则是两军之间燃起一道经久不熄的火战壕……火战壕在阻止德军的同时也会阻止苏军自己跨越。
  秦川猜的没错,秋列涅夫大将在知道德军的攻势停下来时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在此之前,他还一度担心德国人会不会有什么方法跨过这道战壕继续进攻,但现在看来这个担心是多余的。
  另一方面,秋列涅夫又得到德军汇聚在希尔凡的情报……对此他早就有所准备,于是抓紧时间调集兵力防守里海沿岸。
  当然,这其实是上当了,只是秋列涅夫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在秋列涅夫把注意力转向里海方向的时候,德军第集团军主力也就是第山地师、第28猎兵师及第一步兵团就已经进入高加索了。
  这或许也可以说是一种巧合……第山地师曾经就在这片地区里以一师之力力抗苏军一个山地军,也就是第3山地军,下辖第9、第20山地师,之后又加入了用高加索本地猎户和青壮临时组建的第242山地师。
  德第山地师虽然兵力远不如苏军,但他们却一路打得苏军山地部队节节败退,最辉煌的一刻就是第山地师站在山头上可以看到远处的巴库油田。
  但最终,第山地师还是没能达成他他们的宿愿。
  失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补给不足、兵力分散等等,但这都不影响苏军对第山地师敬畏,苏联人对第山地师的评价是:“只要给他们一座山,就休想从他们身上跨过!”
  进入高加索山脉后,秦川等人就感觉到这一点了。
  首先是体力上的差别……那些看起来瘦骨嶙峋、弱不禁风的山地师士兵一进入山地就像一群猴子似的活磞乱跳的,在第步兵团的士兵已经气喘吁吁的时候,山地师的士兵却背着一个弹药箱脸不红、气不喘,十分平静的从他们身前经过。
  “哇哦!”面包师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我们在他们面前表现得就像是个傻瓜!”
  “别太放在心上,中尉!”维尔纳说:“这就是运动员和普通人的差别!”
  “你的意思是……”阿尔佛雷多有些不服气的说道:“在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战斗后,还是普通人?”
  “差不多可以这么说!”维尔纳擦了擦汗,回答道:“虽然我也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是……你要知道,山地和平地是不一样的,它的差别就像网球和羽毛球!”
  “我可不这么想,维尔纳!”多米尼克反对道:“我们知道网球和羽毛球不一样,但现在我们都是在走路!”
  “说得对!”维尔纳回答:“但走平路与走山地……需要的肌肉却是不同部位,山地师的家伙适应了,而我们却没有,明白了吗?”
  说着维尔纳就背着枪继续往高地爬去。
  如果仅仅只是这些的话,山地师当然就无法称之为山地师。
  为了尽量避开苏军在险要位置上布下的防御……苏军在东高加索山脉上并非没有一点防御,再加上他们又对地形熟悉,所以就在必经之路上布下兵力和防御。
  德军此时就面临一尴尬的境地:他们如果突破这些防御的话,就有可能暴露德军主力进入高加索的情报,接着苏军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
  但这个问题却并不难解决。
  “苏联人把我们想得太简单了!”弗雷科少将对着地图说道:“或许是因为他们熟悉地形,所以他们犯一个错误,他们以为只需要防住必经之路我们就无法通过!”
  “难道不是吗?”瓦格纳少将反问。
  弗雷科少将不由翻了翻白眼,然后回答:“任何山峰都阻挡不了我们,瓦格纳少将,这些山峰对苏联人来说或许是条绝路,但对我们来说……它们就是路!”
  弗雷科少将说的没错,正如之前所说的,德军山地师的素质与苏军山地师的素质完全是在两个层面上,尽管苏军山地师有相当一部份是从小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也不例外。
  苏军山地师,充其量就是掌握了在山地机动、作战等技能。。。
  德军山地师还有一项苏军没有同时也无法想像的技能……攀岩。
  这里的攀岩指的绝不是爬上一块岩石,而是选择一条能避开苏军防御的路线然后直接爬上峭壁。
  当然,这并不需要每个人都会攀岩,只需要几个人爬上去然后再往下绳索。
  但那几个能在无保护状态只借助一些基本工具比如铁锁、绳套、攀岩鞋就能爬上峭壁,还真有些让人难以想像。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埃伯哈德对此有些惊讶。
  “这是他们的专业!”秦川说。
  这对秦川来说并不意外,这一方面是他在现代时就知道有这种攀岩的危险运动,那些人在征服一座又一座山峰中找到快乐,甚至还有不借助工具徒手攀岩的。
  另一方面,则是他知道第山地师之所以能以一个师的兵力对抗苏军三个山地师并且还能占据上风,其中有一部份原因就在这里。
  因为只要会攀岩,那么山峰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片坦途了,他们可以轻松的绕到敌人的后面,或是用更短的时间就抢到敌人的前方挡住他们的去路。
  只不过现在,他们的这项本领不是用于对抗敌人山地师,而是用于穿插。


第六百一十二章 勃兰登堡分队
  苏联外高加索方面军指挥部。
  一份份由空军侦察和潜伏在敌占区的情报人员发来的情报传到秋列涅夫手里,他和参谋分析了一会儿,然后渐渐放下心来。
  “看来他们是无计可施了!”秋列涅夫大将说。
  “是的!”政委萨德日亚回答:“德国人或许是侦察到了我们在里海沿海布下了防御,所以聚集在希尔凡但却没敢发起进攻!”
  原因当然不是这个,但迫切的希望取得胜利的苏军指挥官往往会主观上为敌人一些较为奇怪的举动找到借口。
  如果是德军指挥官,他们的考虑方向更可能是相反的,比如:敌人为什么迟迟没有进攻?他们在等什么?是否会有其它情况?
  这与指挥官的素质也有关,但很明显苏军指挥官的素质没能达到这个程度。
  因此,秋列涅夫接着就自信满满的给斯大林发了份电报:“斯大林同志,我很高兴向您报告:我们已成功的将敌人阻止在巴库防线前,如果敌人继续向前推进,会非常缓慢并遭受严重的伤亡。当然,德国人没有其它选择,所以我相信敌人会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发起进攻,但很快就会耗尽力量。指挥员们斗志高昂、充满信心,士兵们磨拳擦掌、严阵以待,我相信不久后,我们将会在这场战斗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与苏军的自信相比,德国最高统帅部则显得忧心忡忡。。。
  “他们在哪?”希特勒问。
  “他们距离巴库还有20公里!”卡纳里斯指着地图回答:“但他们被苏联人挡住了,苏联人用石油在那烧起了一道道火墙阻止我军前进!”
  希特勒想了想,就下令道:“命令A集团军加快进攻速度,同时命令空军为第集团军提供掩护!”
  “是,元首阁下!”
  在希特勒的命令下,第二天德空军就加强了对高加索地区的轰炸。
  轰炸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针对位于北高加索的苏第四航空军机场,另一方面则是对外高加索方面军驻守的巴库。
  十分巧合的是德国空军的两枚航空炸弹直接命中了外高加索方面军指挥部,方面军参谋博金中将和政委萨德日亚当场阵亡。
  秋列涅夫大将则因为当时在沿海视察防御工幸免于难。
  这场轰炸使秋列涅夫大将更加坚定了德军几天内就会发起进攻的想法。
  德军的确在几天内就会发起进攻,只不过不是秋列涅夫以为的方向……
  此时的第集团军,正在高加索山脉上艰难的前进着。
  越往高处爬就越寒冷,不过幸运的是第集团军不需要翻过高加索最高峰……最高峰是“厄尔布鲁士”峰,海拔542米,山顶常年积雪,如果要翻过它就不是“艰难”能解决的了,而是要被冻死在上头了。
  巴库是位于山势相对较为缓和的东高加索,而且还是在高加索山脉的终点段,所以海拔不是很高只有一千多米,但即便是这样夜里的低温还是让人瑟瑟发抖。
  但这些对于士兵来说算不上什么,冻了一夜后第二天他们还是强撑着继续上路。
  这时与山地师的差距又再一次突显出来了……山地师对这些状况都习以为常,而普通部队包括第一步兵团在内都疲惫不堪战斗力成级数下降。
  “我都不知道如果碰到敌人的话,我们是否还能战斗!”雅科普或许是受了伤害有些发烧,路都有些走不稳了。
  “放心吧!”阿尔佛雷多回答:“当子弹从你头顶飞过时,你就会像打了一剂强心针一样感觉自己又有力气了!”
  “是的!”面包师说:“死亡的威胁会加速肾上腺激素的分泌,那就是你的强心针!”
  “可是……”雅科普说:“我似乎已经习惯了死亡的威胁了,所以这可能不会有什么用!”
  “那就看看这个!”维尔纳给雅科普递上了一张照片。
  雅科普接过一看,就不由疑惑的说:“你怎么会有这个?”
  “在非洲时从美国人那缴来的!”维尔纳说:“我忘了是哪场战役了,似乎是在西西里岛!”
  士兵们凑上去一看,原来是张大尺度照片……美国政府往往会给士兵发一些这样的照片或是明信片之类的用以打发战场的空虚和寂寞。
  “哦,维尔纳!”秦川说:“我记得西西里岛战役距离现在已经有半年了,你居然一直藏着这东西?”
  “好吧!”维尔纳回答:“我只是把它忘在包里了,直到雅科普需要才想起来……”
  “别解释!”面包师说:“我们知道是怎么回事!”
  说着士兵们哄然笑了起来。
  这时前方就传来了几声枪响,士兵们赶忙趴低身子拿出武器。
  但没过一会儿危险就解除了。
  正在秦川疑惑的时候,一个通讯员就跑到秦川面前说道:“少校,斯莱因上校让我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们交好运了,刚才碰到了一队‘勃兰登堡分队’的自己人!”
  闻言秦川不由一愣,果然是个好消息。
  秦川当然知道“勃兰登堡分队”意味着什么……他们是扮成苏联人的样子在敌后活动并收集情报,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熟知这一带的情报甚至还可以有效的骗过苏联人。
  显然,刚才的那几声枪响就是德军侦察部队与“勃兰登堡分队”的人撞在了一起。因为“勃兰登堡分队”无论武器、军装都是苏军的样子,所以肯定会发生一点误会。
  后来秦川才知道不只是发生了一点误会还出现了伤亡……一名“勃兰登堡分队”队员被当场击毙,两名队员被打伤。
  但“勃兰登堡分队”的人训练有素,他们第一时间就判断出可能是碰到了自己人所以才会在第一时间对伪装成苏联士兵的他们“痛下杀手”,于是赶忙表明了自己身份。
  这样一来事情就简单多了,德第集团军甚至都不需要再攀岩绕行,直接利用“勃兰登堡分队”里应外合的闯过苏军的“关卡”就可以了。


第六百一十三章 勃兰登堡分队(二)
  与第11集 团军相遇的勃兰登堡分队是一个特种连……勃兰登堡分队一般情况都不会有太多人在一起行动,为的就是担心目标太大而且分散行动也更容易获取情报。 
  连长是个叫埃里希的年轻上尉,秦川没过多久就见到了这个身着苏联上尉军装的年轻小伙子。
  “很高兴见到您,少校!”埃里希朝秦川敬了个礼。
  他是专程来见见传说中的“传奇上士”的。
  “我也是!”秦川简单的回了个礼。
  不远处的维尔纳就打趣道:“嘿,上尉,你是来向我们投降的吗?”
  “哦!”埃里希风趣的回答:“我似乎更应该向少校介绍我的苏联名字……”
  说着埃里希就装出一副沮丧的样子在秦川面前鞠了个躬:“阿列克谢耶夫向您投降,尊敬的少校,我想活着!”
  士兵们不由被逗得哈哈大笑。
  “所以!”秦川一边继续往高处爬一边问着埃里希:“你们每个人都有两个身份?”
  “当然!”埃里希回答:“事实上,不只两个身份,如果必要的话我们还可以有三个甚至更多身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