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决战第三帝国-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题!”
  这一点秦川当然可以理解,MP4射速高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弹药。
  如果是一个团、两个团装备MP4还不成问题,但如果是全军普及……这增加出来的弹药量就不是德军目前在斯大林格勒的后勤能支撑起来的了。
  “少校!”斯特莱克将军直截了当的对秦川说道:“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必须找出一个办法来对付苏联人这种战术,我是说以现有的装备条件!”


第六百七十七章 巨炮部队
  “我们很难找到有效的方法对付这种战术!”秦川回答。
  秦川没有说谎,他知道这就是著名的城市游击战术,化整分零让敌人有种一拳击出却打在烂泥上不着力的感觉。
  城市游击战其实与丛林游击战没有很大的区别,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前者是城市的废墟中而后者则是在丛林里。
  如果有什么战术能很好的应对游击战的话,那么近现代美国、苏联这些大国也不会深陷越南、阿富汗泥潭中了。
  当然,如果敌人是游击战老手就另当别论了。
  比如中国军队就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以游击战对游击战、以特种作战对特种作战,最后打得越鬼子不得不满地找牙主动求和。
  然而……
  先不说德国军队更适合打正规战而不是适合打游击战,即便德军以其高素质适应了这种新战术与苏军打游击战,这也必定是个耗时长、伤亡大的战争。
  而德军在斯大林格勒却耗不起、等不起,因为一到冬天,甚至不需要进入冬天,只需要进入十月气温下降的时候,德军就会因为缺乏御寒装备导致战斗力下降了。
  (注:斯大林格勒十月平均气温在4…12度,进入十一月气温就到零下河水就开始结冰了)
  “嗯哼!”听着秦川的话,维特斯海姆少将不以为意的摊了摊手,说道:“少校,你上次就这么说了,但最终你还是找到了应对了办法,尽管你称其为‘笨方法’!”
  秦川只能报以苦笑。
  维特斯海姆少将不知道的是,上次秦川称“格子战术”为笨方法,其中有一部份原因就是在于他知道这种战术无法解决斯大林格勒的难题,同时也知道在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会转化为这种消耗战。
  这有点像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没有坦克,所以敌我双方只需要挖上战壕,在战壕前布下铁丝网、地雷,然后在战壕里架上机枪,二线架上火炮……
  这样的防线几乎可以说无敌了,只要弹药足够,再多的人上来都会成为尸体。
  于是就演变成了相互僵持的堑壕战,敌我双方都在挖战壕然后僵持、消耗。
  坦克的出现就打破了这种僵局,但在坦克很难机动的高地、城市等特殊地形这样的僵局依旧存在。
  也就是说,斯大林格勒之所以会成为绞肉机,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形成了一战时的僵持状态。
  现在,要想打破这种僵局,又谈何容易。
  “或许我们可以用炮!”见秦川不说话,斯莱因上校就建议道:“如果我们用炮火将敌控区炸成一片废墟,苏联人也就没有了可以藏身的地方!”
  “这或许是个方法!”维特斯海姆少将点了点头。
  “我们有那么多炮弹吗?”斯特莱克将军问。
  “或许我们有!”维特斯海姆少将回答:“这还跟你们有关……”
  说着维特斯海姆少将指着地图上的高加索地区,说道:“你们夺取了高加索地区,曼施泰因元帅恢复了位于外高加索的兵工厂的生产,这其中尤其火炮和炮弹,我们可以用铁路将它们运来。另外……”
  顿了下,维特斯海姆少将又接着说道:“我们还有‘多拉’!”
  军官们闻言不由纷纷侧目。
  秦川当然知道“多拉”是什么,它指的就是德军的巨炮部队。
  “这或许能行!”斯特莱克将军点头道:“要知道它能摧毁100英尺深度的掩体,这就意味着它们能的炸毁或是震塌苏联人的地道!”
  “是的!”斯莱因上校说:“如果苏联人没有了地道,他们也就不能像老鼠一样在我们周围钻来钻去了!”
  “少校,你怎么看?”见秦川不说话,维特斯海姆就问了声:“我想知道你的意见!”
  “恕我直言,将军!”秦川回答:“我并不认为这些巨炮有用,虽然它们的确会对苏联人的掩体构成威胁,甚至会把斯大林格勒炸成一片废墟!”
  “为什么呢?”维特斯海姆不由疑惑的问。
  “问题在于……”秦川不答反问:“当我们把斯大林格勒炸为废墟之后,苏联人的这种战术是否就无法实施?他们依旧可以在废墟中与我们作战,反而对于我们……在一个个巨炮炸出的大坑和废墟前,坦克却无法前进、无法机动!”
  这并不是秦川危言耸听,而是史上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时的确就有用上巨炮部队。
  投入巨炮的正是曼施泰因,原因是它在进攻塞瓦施托波尔要塞时用巨炮取得了胜利,于是希特勒就将其调到斯大林格勒继续朝苏控区猛轰。
  但结果却并不理想,原因就像秦川说的,想用炮火消灭敌人并摧毁所有的地下工事基本不可能……尤其那些巨炮炮弹不过只有几十发,它对于密如蛛网的地道工事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而它带来的副作用,却是大片的废墟和大炮影响了德军自身的机动。
  闻言维特斯海姆少将等一众军官不由沉默了。
  迟疑了一会儿后,维特斯海姆少将就说道:“如果我们没有其它办法的话,为什么不试试呢?”
  对此秦川也无法反驳,毕竟打仗这事是说不准的,更重要的是维特斯海姆等人不像秦川一样知道历史,所以他们会希望试试也无可厚非。
  于是在斯大林格勒内苏德双方兵对兵、血对血的展开厮杀时,德军巨炮部队的集结的计划就着手进行。
  但巨炮部队的集结并不是想像的那么容易。
  “多拉”巨炮的另一个名字就是“重型古斯塔夫”,它是二战中最重型的火炮,其口径为31。5英寸。
  像这样一门巨炮,仅仅是将其拆解运送都需要60节火车车厢。这种火炮的操作、保护和维修需要4120人,单是发射控制和操作便需要一名少将、一名少校和1500名士兵。
  更糟糕的是,将这门巨炮安装起来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而德军军官似乎都没有意识到一点,时间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无奈,对崔可夫这种城市游击战的无奈。
  p:关注&bp;)


第六百七十八章 炮战
  不过维特斯海姆少将所说的炮战也并非只是“多拉”巨炮,还有从外高加索地区运送来的苏联火炮和炮弹。
  这些可以算德军的额外支援。。。
  原因就不用多说了,史上的德军在进攻斯大林格勒时不仅没有得到来自外高加索的援助,反而在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同时还陷入高加索山脉的敌我僵持。
  于是,来自柏林的补给就被一分为二,一部份运往斯大林格勒一部份运往高加索。
  但是现在,因为秦川的努力德军以很小的代价就获得了高加索地区的胜利,于是补给不但没有被一分为二,反而德军还可以利用高加索缴获的兵工厂生产装备以及外高加索的农业支援斯大林格勒。
  所以,至少到现在,斯大林格勒还没有出现补给困难的时候。
  换句话说,秦川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影响至少有两方面:一是争取了一个月的时间,二是争取了补给。
  当然,如果说还有第三个贡献的话,那还有兵力方面。
  只不过在这方面的贡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高加索地区需要大量兵力的防守,这其中尤其是巴库。
  巴库位于里海,里海上游连着伏尔加河,苏军整个东南方面军就在伏尔加河东岸,一旦德军在巴库及外高加索地区的防御松懈或是兵力薄弱,苏军东南方面军就会沿着伏尔加河进入里海进攻高加索地区。
  这导致曼施泰因的第集团军只能留守巴库,甚至因为巴库十分重要同时里海、黑海海岸线十分漫长,希特勒还为第集团军补充了几支岸防部队和防空师……防空师是用来保护巴库油田使其不被苏军轰炸的。
  斯大林格勒这边,维特斯海姆就将从外高加索运来的两百门90式榴弹炮,另外再从各部队手中收集从苏军手里缴获的这款火炮凑齐了八百门架在了斯大林格勒城外。
  (注:德军从苏军手里缴获了大量的90式榴弹炮,德军将其分配编号为:LeFH 388)
  其实重要的并不是火炮的数量,而是炮弹。
  原因是德军在从哈尔科夫沿着顿河前进一直打到斯大林格勒的这个过程中缴获了几乎数不清的苏军火炮,它们有相当一部份都因为没有足够的炮弹而被德军士兵当作垃圾一样随意丢弃在路边。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外高加索的兵工厂可以生产炮弹,于是这些火炮又重新被捡起来并交到工兵手里进行简单的维修……他们其实并不能说是维修,而是将那些无法正常使用的火炮拆开,可以用的零件做为备件用在另一门火炮身上,差不多就是一种整合。
  这样足足做了两周的准备,在这段时间里也积蓄了大量的炮弹。
  接着,一声令下,包括德军手里的榴弹炮一起,上千门火炮一齐朝斯大林格勒苏控区猛轰。
  炮弹排山倒海般的在前线炸开,炸在废墟上、楼层里,在“隆隆”的响声中爆开一片片石块和尘土。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苏军也不示弱,他们的炮兵马上就对德控区展开了报复性轰炸。
  而且苏军的炮火似乎更猛烈,因为就像之前所说的,苏军的炮兵比德军还要强大,他们拥有极为可怕的火炮数量……2000门,而且还有比德军更多的炮弹。
  一开火炮弹就狠狠的砸在斯大林格勒的德控区内,霎时就地动山摇。
  也不知道斯大林格勒是得罪了谁,不管是苏军还是德军都把炮弹往城里尽情的倾泻。
  无数爆炸环绕在四周,似乎要将驻军在前线的士兵不管是苏军还是德军全部吞没,弹片漫天飞舞,嘶嘶作响从头顶掠过,在附近炸开的炮弹狠狠的将石块和泥土掀到空中然后再洒落到士兵们身上。
  士兵们束手无策,只能蜷缩在战壕里祷告着,等待着这场风暴结束。
  秦川用手肘撑着地面艰难地趴着,双手捂着耳朵,紧紧闭住双眼,任由泥土和石块像雨点般的落在钢盔上,徒劳的试图将面前惊人的恐怖摈弃在外……这根本就不是人力能阻止的,有时秦川都觉得人类很可悲,何况要制造出这样的灾难为难自己同类。
  炮击整整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到后来已完全分不清哪些是从敌方打来的哪些是从自己人方向打来的炮弹,因为整个天空都被炸黑了……其实那是硝烟和尘土遮住了阳光,使斯大林格勒看起来就像是进入黑夜一样。
  第步兵团可以说是一支身经百战的部队,每个士兵都训练有素而且十分英勇,但就是有几个士兵在这样的轰炸中崩溃了。
  起初没有人知道,因为炮声掩盖了所有的声音,而且这个士兵挤在战壕的角落里。
  直到炮声渐渐停下来的时候才听到他声嘶力竭的叫喊声:“我受不了了,我要离开这,永远离开这……”
  士兵们原本还以为他受伤了,第一时间就喊来了卫生员。
  但卫生员将他按倒在地面检查后,发现他没有一点伤。
  “埃里克斯!”认识他的士兵用力摇晃并大喊他的名字,但无济于事。
  这个叫埃里克斯的中士完全失去了控制,嘴角吐着白沫,双眼因恐惧而睁得圆圆的,不管谁靠近他都哭喊着又打又叫。
  “他疯了!”面包师喊了句。
  然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秦川,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样的士兵。
  秦川也不知道,为了安全起见,秦川就下令道:“缴下他的枪和手榴弹!”
  “是!”
  面包师几个应了声,将埃里克斯控制住并将装备从他身上强行卸了下来。
  “放开他!”秦川命令道:“让他走!”
  士兵们松开了手,埃里克斯像着了魔一样跳了起来,嘴里一边胡乱的喊着什么一边跌跌撞撞的朝后跑去,不久就消失在硝烟和尘土中。
  士兵们看着他的背影,难免都有点不是滋味,因为说不定哪天他们自己也会突然崩溃成了这个样子。
  后来才知道,在炮战中出现这种状况的不在少数,还有许多闯出战壕冲进炮火里的。


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变
  这件事让秦川明白了一点,并不是身经百战、训练有素的士兵就一定能经受住战争的考验。
  确切的说,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秦川等人现在之所以还没倒下、没崩溃,不是他们够坚强,只是时候还没到而已。
  或许是因为这个建议是斯莱因上校提出的,所以不久后他就到战场来视察情况。
  他在看到眼前的一片废墟之后,就对身边的秦川说道:“你是对的,少校。炮弹不能解决问题,它阻碍了坦克前进的道路。现在,我们得在这片废墟上毫无遮掩的朝苏联人冲锋了!”
  斯莱因上校说的没错,甚至这种战术都无法给苏联人带来多少伤亡,因为崔可夫又下了道命令……一听到炮声,所有驻守在建筑里的士兵就转入地下室。
  地下室与地面建筑之间一般都有厚厚的土层相隔,而且它们还位于地基中最坚固的部份,所以即便是地面建筑全都被炸毁了往往也无法对地下室构成威胁。
  苏联人在那里等炮击结束,然后就可以通过地道转移到别的建筑或是地面。
  “但是这改变不了什么,是吗?”秦川问。
  “是的!”斯莱因上校回答:“他们运来了‘卡尔’,另外‘多拉’已经在组装了。他们会认为常规火炮或许起不了多少作用,但‘卡尔’和‘多拉’却可以!”
  这在秦川的意料之中,巨炮这玩意应该是属于一战时期过时的军事理论的产物,原因是这些火炮的尺寸过于庞大,支持和使用它们所需要的人员和物资毫无性价比可言,更糟糕的还是……像“多拉”巨炮这样的玩意还必须得时刻防备着敌人空军偷袭,因为苏联空军飞行员老远就会看到一个巨大的目标在下方。
  因此,“多拉”巨炮的布设就不是简单的一门巨炮的问题,它还必须在周围布下防空火力,甚至还要为其安排战机保护周围空域。
  而所有的这一切,为的就是让它能每小时发射三发炮弹,而它炮管的寿命只有150发。
  如果说用它来对付像塞瓦斯托波尔那样的要塞式炮台还有点道理,因为这些要塞式炮台每一个都有相当的价值,但是打斯大林格勒……即便是摧毁了一幢楼或是几条地道又能怎么样?斯大林格勒有千万幢这样的楼,苏联人马上又能挖出几条类似的地道。
  但很明显,计划进行到一半,维特斯海姆乃至保卢斯都不会轻易放弃,就算提出这个建议的斯莱因上校意识到自己错了也无济于事。
  “抱歉,少校!”斯莱因上校说。
  “什么?”
  “我指的是自己提出的这个愚蠢的建议!”
  “拜托,上校!”秦川回答:“这与你无关!”
  斯莱因上校摇了摇头,然后什么话也没说就离开了。
  秦川能理解斯莱因上校的想法,他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个建议不成功而感到沮丧,而是因为他提的那个建议会害死许多部下乃至其它部队的德军士兵。
  这一点倒是真的,因为情况进一步恶化。
  德军是进攻一方,不管面前是废墟还是大楼都必须进攻。
  如果是大楼的话,德军士兵还可以在坦克的掩护下抵近大楼,然后一幢接着一幢的清除。
  但如果面前是一片废墟,那么坦克不但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反而还会成为负担……德军步兵必须用冒着敌人的弹雨和炮火占领这些废墟,并清除出一个通道来使坦克能继续推进。
  更可怕的还是,无论任何时候苏联人都会试图与德国人近身作战,也就是逼近至50米左右的距离,即便是废墟也不例外。
  而这个距离甚至是投掷手榴弹的距离,敌我双方躲在战壕里就可以朝对方抛出手榴弹。
  也就是任何时候都不会安全,吃饭、休息,甚至方便的时候都有可能从对面突然抛来一枚冒着青烟的手榴弹。
  于是,一场又一场的血腥厮杀就在苏德两军间展开。
  两军相距如此之近,以至于大炮、坦克、飞机全都失去了作用……确切的说,大炮还有用,因为苏联人有时完全不顾炮弹会炸死自己人朝前线开炮,毕竟对他们来说,能炸死几个德国人都是赚到了。
  这使作战更接近一战,确切的说是更接近原始肉搏……一片手榴弹甩过去之后,就大喊一声朝对方阵地发起冲锋。
  五十米的距离,那几乎是一眨眼的时间就冲到了,然后就是刺刀、石头、牙齿,可以用得上的都用上。
  在这方面第1步兵团明显有优势,原因还是因为MP43。
  装备了MP43的他们,即便是敌我之间只有五十米,但打出的火力还是能够将苏联人的冲锋一次次压回去。
  即便是这样,第一步兵团还是付出了五百多人的伤亡……这个伤亡虽然对于整支部队来说已经算好了,因为其它德军甚至都有整团都没剩下几个的情况。
  但对于第1步兵团来说,这样的伤亡已经不可忽视了。尤其第1步兵团还是精锐部队,他们会空降、会与坦克协同、甚至还会两栖登陆,可所有这些技能都无法施展,只能呆在废墟里与苏联人互掷手榴弹或是近身肉搏。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斯莱因上校终于无法忍受这种折磨,他把秦川叫到了他的指挥部,苦恼的说道:“少校,我们不能让战斗继续这样下去了!”
  “我知道!”秦川回答:“可是上校,你该知道,如果我有办法的话,就不会让自己陷入这种危险中了!”
  “可是你总是有办法的,不是吗?”斯莱因上校说:“不管怎么样,结束这种局面!”
  想了想,秦川就说道:“如果说有什么办法的,我认为……我们不应该这样被苏联人牵着鼻子走,也就是要改变游戏方法!”
  “是的,我们当然要改变!”斯莱因上校说:“问题是怎么改变!”
  “我们要改变进攻方向!”秦川看着地图,然后指着一点说道:“攻其必救,强迫苏联人与我们打正规战!”


第六百八十章 攻其必救
  “攻其必救?”斯莱因上校说:“你说的是中央渡口?”
  所有人都知道此时的中间渡口是斯大林格勒的重点,因为苏军几乎所有装备和补给乃至兵力都是通过这个渡口运进斯大林格勒的。
  (注:装备和补给需要用渡口设施大批量卸载,部队渡河比较灵活,可以使用临时港口运输)
  顿了下,斯莱因上校就说道:“可那是苏联人的防御重点,他们仅剩的五十余辆坦克就布置在那里,我们如果能打到中央渡口,差不多也就把苏联人消灭了!”
  这就是德军一直没有进攻渡口的原因之一……苏联军队几乎可以说是围绕着中央渡口防守的,就像斯莱因上校说的,占领中央渡口一点都不比直接占领斯大林格勒低。
  “不,不是中央渡口!”秦川回答。
  “那么……”斯莱因上校摊了摊手,说道:“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地方是他们必须救援的!”
  秦川指着地图上的一点,说道:“马马耶夫岗!”
  “马马耶夫岗?”斯莱因上校有些不解:“为什么会是它?”
  “它海拔虽然只有02米!”秦川说:“但却是斯大林格勒唯一的制高点,更重要的还是……它距离中央渡口只有六公里,炮兵观察员在这里可以直接观察到中央渡口!”
  莱因上校不由哦了一声:“也就是说可以用炮火封锁中央渡口!”
  “是的!”秦川点了点头。
  “可是马马耶夫岗的位置在伏尔加河畔!”斯莱因上校说:“要打到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看看这个!”秦川指着地图说道:“这里是火车站,然后是第六学校,接着是机场,再往前大约两百米就到马马耶夫岗了!”
  斯莱因上校闻言不由连连点头。
  这一点倒是他想到的,火车站、学校、机场,都是建筑单一、有大片空地而且视野开阔的地方,这些位置可以想像不会有太多的废墟适合德军的装甲部队作战,反之苏军则没法在这种视野开阔的地形上实施“贴身作战”。
  于是,非常规作战就会转变为常规作战。
  又由于这个马马耶夫岗是苏军所必救……不救的话德军就可以在这里引导炮兵对中央渡口实施轰炸封锁,于是苏军就必须主动朝马马耶夫岗发起进攻。
  斯莱因上校对秦川这个计划当然没问题,他马上把计划向斯特莱克少将报告,斯特莱克少将又向维特斯海姆少将报告。
  “可是我们的火炮攻势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维特斯海姆少将说。
  由于增加了人手加快组装进度,“多拉”巨炮再有一周的时间就能组装完成并投入使用,同时“卡尔”也已准备到位。
  “将军!”斯特莱克少将说:“这与我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