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决战第三帝国-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克或是慢得让人吐血同时又故障不断的坦克。
这使苏军几乎丧失了独自发起大规模战略反攻的能力……也就是说,如果苏联还想发起同等规模的反攻,只怕要在很久之后,而且是在慢慢积蓄燃油及美、英的援助才能做到了。
所以,当第21装甲师顺利的到达奥廖尔后,整个战场都沸腾起来,认识的不认识的,那一刻都在为库尔斯克的胜利欢呼雀跃。
德军士兵的素质较高……这里指的是德军士兵的文化和大局观方面的素质。
这时代许多士兵打仗都是糊里糊涂的打,只知道直观而简单的打胜仗、杀死敌人、抢土地等,德国军队在这方面有些不一样,他们往往知道自己所做的在战略上有什么意义。
比如面包师就给秦川递上了一根烟,说道:“总算结束了,不可思议的胜利,中校!”
秦川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场胜利的不容易,让人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多米尼克与两人凑在一起:“苏联人这场战役肯定大伤元气,没有一段时间很难恢复了!”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将有一个假期了?”躺在旁边雪地里休息的维尔纳有气无力的说道:“上帝,我真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忘了假期吧,维尔纳!”库恩一边摆弄着自己出了机械故障的步枪一边回应道:“除非我们能彻底赢得这场战争,否则你希望我们能得到一个怎样的假期呢?”
库恩的话是对的,此时的德国就连新兵训练时间都大幅缩短了,又怎么可能会给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假期,尤其还是哪里都需要的第1步兵团。
“我感觉自己再也打不动了!”维尔纳有些厌倦说道:“这该死的地方、该死的生活,还有该死的战争!”
另一边的阿尔佛雷多插了一句:“我有些怀念在意大利部队的日子了,我不知道当初自己为什么会选择加入你们!”
“因为你是个傻瓜,阿尔佛雷多!”面包师说:“我们全都是傻瓜!”
德军士兵们夸张的“哈哈”大笑起来。
老兵当然会有这样的感觉,不管什么事经历多了都会疲惫、厌倦,更何况还是战场上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验,越来越多的鲜血、死亡以及糟糕的生存环境。
秦川也不例外,他也厌倦了这种生活。
但秦川却知道,他们没得选择,只能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直到命运的尽头。
秦川叹了一口气,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改变这一切。
第八百四十二章 故事
驻防的事当然不会让装甲军做,所以第48装甲军和党卫军很快就接到返回二线的命令。
德军部队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两支部队如果同时接到行军命令而且走的还是同一条路的话,那么战斗力强的部队必须走在前头,战斗力弱的部队就在后头慢慢等。
这其实也符合作战的利益,因为战场上总是更希望尽早得到战斗力强的部队,于是也就默认了。
按理说,此时党卫第2装甲军的战斗力要比第48装甲军强得多,不说党卫第2装甲军装备先进的“虎式”、“豹式”坦克,其坦克数量也是第48装甲军的数倍。
(注:党卫第2装甲军只损失一百多辆坦克,还有三百辆坦克,而第48装甲军只剩下六十余辆坦克)
但这一次,党卫第2装甲军却把优先行军的机会让给了第48装甲军。
据说命令是党卫第2装甲军军长瓦尔特中将下达的。
瓦尔特中将是对部下是这样说的:“整场战斗,党卫第2装甲军几乎可以说是被保护的对像,我们不得不承认,装备更少而且更落后坦克的第48装甲军……他们的战果是我们几倍,难以想像如果没有他们战局会是怎么发展,我们会在路上被苏联人缠住无法脱身,就算最终筋疲力尽的抵达普罗霍罗夫卡,我们也会在苏联人的钢铁洪流下溃败而不是像第48装甲军那样骄傲的站在苏联坦克的残骸上对我们说‘嘿,党卫军,跟上!我们已经为你们扫清一切障碍了!’!”
“所以!”瓦尔特中将下令道:“你们以为自己有权力像以前一样走在第48装甲军前头吗?不,至少我认为没有,这对我们,党卫第2装甲军来说是耻辱而不是荣耀,所以我不会这么做!”
于是的,第48装甲军就第一批搭乘汽车赶到几公里外的奥廖尔火车站,然后再搭乘火车运往基辅休整。
或许是有感而发,多米尼克在火车上时给所有人讲了一个故事。
确切的说这不是故事,而是多米尼克在柏林养伤时亲眼所见。
“那时……”多米尼克脸上带着回忆的麻木:“每当一支胜利大军从东线返回柏林时,都会在柏林举行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恰好我听说这次回来的是我所属的部队……你们知道的,我因为负伤提前回来了。于是我参加了这次阅兵仪式!”
“地点在菩提树下大街。”多米尼克接过面包师递过的烟,抽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成千上万的观众在那挥舞着旗子观看,我好不容易才挤到前面,想看看与我一起作战的那些战友有多少人回来……但是你们知道我看到了什么?”
“什么?”
士兵们不由好奇的朝多米尼克望去,就连秦川都被吊起了胃口。
“我看到了……”多米尼克苦笑了一下:“士兵们穿着他们整齐的军礼服,端着崭新的步枪排成壮观的队列穿过勃兰登堡。将军和他们的参谋人员位于队伍最前方,一辆辆指挥车擦得锃光发亮,车上一面面军旗随风飘扬。整个阅兵队伍由帝国元帅戈林率领,他穿着一尘不染的白色军装,上面装饰着红色和金色的滚边,脖子上挂着配有橡树叶饰的大铁十字勋章,所有随行人员都搭乘着半履带车,个个都挺着胸膛朝两侧的观众挥着手……”
“这难道不正是你应该看到的吗?”维尔纳或许受不了多米尼克这过于累赘的描述,于是就打断了他的话。
多米尼克望着维尔纳,然后缓缓说道:“我唯一没看到的,就是我的战友,一个也没有!”
官兵们不由一愣,突然有人笑了起来,接着发出笑声的越来越来,有的人甚至笑得捂着肚子弯下了腰。
这其实并不好笑,秦川知道,他们只是在用某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和心酸……在前线流血牺牲的是一批人,在后方接受百姓欢呼和荣誉的却是另一批人。
当然,这或许是出于鼓舞士气和宣传的需要希望让百姓看到一支军容整洁、威风凛凛而不是满脸疲倦、衣衫褴褛甚至是断手断脚的军队。
但是……
听这个“故事”的人,恰恰是那些在前线作战的人,他们又能有什么样的感想?!
“所以!”秦川说:“我们很幸运,没有回到柏林而是在战场上!”
“是的!”库恩说:“我们很幸运,所以我们坐在火车上,而且在党卫第2装甲军的前面!”
战场的规则与和平社会不同。
和平社会会出于某种目的而制造一些假像,会有许多不合理甚至让人愤怒的事,但战场……却是一个以实力说话的地方,谁能取得胜利谁就会得到尊重。
从这一点来说,战场要比和平社会要好得多。
或许是受到多米尼克这个“故事”的影响,大家都没有了聊兴,各自抱着步枪做自己的事,秦川则靠着窗枕着自己背包睡上一觉。
等秦川再次睁开眼时火车已经到基辅了……火力破天荒的在路上没有遭到苏联军队的伏击,往常总会出现几次这样的事。
后来秦川才知道,不是没有遭到伏击,而是秦川睡得太熟了以致于完全忽略了两次被苏军战机追逐的惊险过程。
秦川问:“为什么没有叫醒我?”
维尔纳吃惊的望着秦川:“中校,我们以为你一点都不在意那几架飞机,副官让我们以你为榜样,告诉我们要像你一样勇敢!”
“呃!”秦川看了表情尴尬的埃伯哈德一眼,然后就回答:“是的,我当然不在意!否则我也不会继续睡了!”。。
但从维尔纳等人古怪的表情来看,他们显然已经不相信秦川这些话了。
“少校!”秦川对埃伯哈德说:“下次再出现类似这样的事的话,我是说以我为榜样……你应该先提醒我一声!”
“是,中校!”埃伯哈德回答,满脸迷糊的问:“可是中校,你就不能私下跟我说这个吗?”
突然间,周围就爆发出一阵笑声……他们再也忍不住了。
第八百四十三章 调动(求月票)
五更了,还有月票吗?有就交出来……
********
第2装甲师被安排在基辅城内的一个军营里。
能被安排在城内的军营里是件很幸运的事,因为就往往意味着会有更多的补给和更齐全的设施。
比如秦川等人所在的军营里就有暖炉,在秦川等人赶到前就有勤务兵在炉子里生好了火烧好水,里头甚至还有几个可以同时容纳两百人的公共浴池……据说这里在被占领之前就是苏军的兵营,所以各种设施完全符合部队的要求和生活习惯。
如果是在城外宿营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他们甚至还要自己搭建帐篷。
后来秦川才知道,这些其实并不是第2装甲师幸运,而是特莱斯科夫少将特地为第2装甲师安排的……这里是中央集团军群的地盘,特莱斯科夫少将是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他当然有能力“特别照顾”秦川所在的部队。
毫无意外的,士兵们赶到军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涌入澡堂……没有什么会比一场大战后从汗臭、血腥以及硝烟味中挣脱出来更让人惬意了,尤其是此时还是寒冷的冬天,在热水里泡个澡能让官兵们忘掉所有的不快和烦恼。
于是,数百人赤条条的涌进澡堂,在烟雾燎绕的热水中有的像孩子般打着水仗有的拼命的撮着身上的泥洉。更多的,就像秦川一样安静的泡在水里,闭上眼睛好好的享受一会儿……甚至都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睡着了,在睡梦滑入水中狠呛了几口才清醒过来,醒来时他们甚至都搞不清是什么状况,许多人还以为自己还在战场上。。。
所以,对于疲倦至极的士兵们来说,危险无处不在,就算在澡堂里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就是在澡堂里想要找到某个人是十分困难的,这不仅是因为里头的热汽和昏暗的灯光成级数的降低了能见度,更因为所有人都是赤条条的几乎没有区别。
通讯兵就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找到正闭目养神的秦川。
“中校!”通讯兵说:“特莱斯科夫将军在办公室等你!”
办公室距离澡堂只有一百米远,几分钟后穿上军装的秦川就跨进了办公室的木门。
“中校!”特莱斯科夫摊了下手,说道:“对我的安排还满意吗?”
“这是你的安排?”秦川有些意外。
“这是应该的!”特莱斯科夫回答:“犒劳下从前线胜利归来的英雄,这是我的荣幸!”
“谢谢!”秦川说。
“你不必这么说!”特莱斯科夫回答:“事实上,应该说谢谢的是我,或者说我们!”
往四周看了看,特莱斯科夫就说道:“他们对你的表现很满意,中校。他们简直无法相信你和你的部队居然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尤其是普罗霍罗夫卡……所有人都以为第48装甲军会全军覆没,我们甚至有找个借口把你调回来的打算,但是没想到……你居然能凭着一道反坦克壕就反败为胜!”
“我只是碰巧有点运气,将军!”秦川说:“同时我自己也想活下来,所以不得全力以赴!”
“说得对!”特莱斯特夫少将点头说道:“那么……我们打算把第2装甲师调往西线,有什么问题吗?”
“不,没有问题!”秦川回答,接着又问了声:“什么时候?”
“或许就在这几天!”特莱斯科夫少将小声说:“你觉得……应该把第2装甲师调到哪里?马奇诺防线,还是大西洋壁垒?”
想了想,秦川就回答道:“那就看我们是否带着装备了!”
“什么意思?”特莱斯科夫少将对秦川这话有些不明白。
“如果第2装甲师在苏联补充装备,我的意思是坦克……”秦川回答:“那么就应该调往马奇诺!反之,如果是在德国补充装备就应该调往大西洋壁垒!”
秦川的意思很清楚,就是不能把装备调到大西洋壁垒去面对美、英军的轰炸,除非这些装备本来就在大西洋壁垒等着第2装甲师去接收。
特莱斯科夫少将点了点头,然后又问了声:“那么,你们是希望调到大西洋壁垒哪里呢?”
秦川想也没想就回答:“隆美尔将军所在的地方!”
“没问题!”特莱斯科夫少将与秦川握了握手:“我会尽自己的努力促成这次调动,希望你是深思熟虑过的。不过,如果你临时改变主意的话,随时联系我!”
“好的,将军!”
这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特莱斯科夫少将就恢复正常的声调说道:“我代表中央集团军群欢迎你们的到来,你们在前线的表现真是让人印像深刻……另外,克鲁格元帅因为公务缠身没能亲自前来,我代表他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被特莱斯科夫少将这么一提醒,秦川倒想知道一直提议进攻的克鲁格元帅现在是什么状况,不过现在却没机会问了。
木门打开,斯莱因上校带着几个参谋走了进来,见到特莱斯科夫少将赶忙挺身敬礼:“将军,第步兵团上校团长斯莱因!”
“很好,上校!”特莱斯科夫少将说:“你们对这里的一切还满意吗?”
“当然,将军!”斯莱因上校回答:“非常满意!”
特莱斯科夫少将与斯莱因上校握了握手,然后又称赞了第一步兵团一番,这才找了个借口离开。
不得不说,特莱斯科夫少将是个很好的演员,因为他一点都没有觉得不自然,而且似乎完全投入到这个角色中去,与刚才对秦川的态度判若两人。
斯莱因上校对此一点都没有怀疑,在特莱斯科夫少将离开后,斯莱因上校就不无羡慕的望着秦川说道:“中校,看来你的声望越来越高了,中央集团军群参谋长竟然会出在我们办公室慰问……我想,特莱斯科少将更多是想见见你这个‘传奇上士’吧!”
“上校!”秦川回答:“你以为我会因为一个少将到这里慰问就激动不已吗?”
斯莱因上校翻了翻白眼,回答道:“好吧,你的确不需要因为这个激动。但是,你一定要说出来吗?”
第八百四十四章 部下
第21装甲师在军营里休整了五天,这其中还补充了一些兵员。
第21装甲师会在这时候补充兵员也是有它的道理的……东线已基本稳定,苏联没有能力发起大规模反攻,这也意味着东线不需要那么多的兵力。
于是,既然第21装甲师将要被调往西线,那就顺便在这里补充好兵员将他们成建制的带到西线,这些新兵还可以部队开往西线的路上与自己的新战友熟悉一下……
其实对于补充兵,无论是原部队还是补充进来的新兵都不太愿意。因为经验告诉士兵们,待在老部队里才会有更多的活下去的机会,因为每个人都熟悉你并且习惯你的存在,而且彼此了解,知道只有与战友互相依靠才能尽可能的保住大家的性命。
更重要的还是……在老部队里还能有“友情分”,当你负伤的时候,不用怀疑,总是会有几个好友帮你一把。但在新部队时看到一张张陌生的脸,你就会感到不安……因为你不认为他们会在关键时刻冒着生命危险帮助你,这才是最致命的。
但补充进来的新兵也不完全都是新面孔。
比如补充进第1步兵营的补充兵里就有一个特例……能进入第1步兵团的基本是有战斗经验的老兵,这一点是对第1步兵团的“特殊照顾”。
按照惯例,秦川与这些新兵们随意交谈,询问每个人的姓名、过去的职、背景,打过几场战斗等情况。
同时部队里的其它人也在旁边听,偶尔也会问几个问题或是交流一下,这样可以促进彼此的了解。
在这些补充兵中有一名来自阿尔萨斯,长得矮壮带着一撮八字胡。
库恩突然问了声:“你是不是在达姆施塔特的新兵连干过?”
“是的,长官!”他爽快的回答,然后带着惊喜的望向库恩:“上尉,您也在那干过?我们是战友?”
库恩愣了下,似乎有些后悔问了这句话,他甚至决定闭嘴不回答,但看到秦川询问的目光,他才有些为难的回答道:“不,中士,我们不是战友。事实上,我过去曾是你手下的一名新兵,那时你是那的教官,不是吗?”
中士半张着嘴巴,过了好一会儿才紧张的回答道:“是,是的,上尉!”
“哇哦!”维尔纳不由笑了起来,他看了看中士又看了看库恩,饶有兴趣的说道:“上尉,我猜……您在新兵的时候没少被教官殴打或是辱骂吧!”
这个不用猜也知道,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很难得会有几个人碰到脾气好的教官。
“是的!”库恩点了点头,扫了中士一眼,说道:“我们给中士取了个外号,叫厨房蛮牛,因为他总是会对我们在厨房餐具上的清洁吹毛求疵,我记得……我负责清理一个铝制大咖啡壶,中士在其中发现了两滴小小的咖啡渍,于是我遭到痛斥,中士还郑重其事的向我讲解了清洁对士兵来说有多重要,随后,我不得不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来清理厨房设备,直到每一件物品都让他满意为止!”
周围的官兵们不由欢呼起来,这个有趣的经历或者也可以说是巧合给他们枯燥单调的生活带来了欢乐。
接着许多人就七嘴八舌的向库恩建议:
“上尉,这是上帝给你的一个复仇的机会,现在你可以对他下命令了!”
“上尉,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命令他像你当初做的一样,把厨房每样东西都清理干清,直到每一件物品都让你满意为止!”
……
而另一边,那个中士,曾经是库恩教官的中士,就可怜兮兮的站在那,满脸的生无可恋。
“不,中士!”库恩走上前去拍了拍中士的肩膀让他放松下来:“事实上,我很感谢你。因为你让我知道了,一个人要成为一名战士,就必须忍受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考验,同时也不能有任何一点疏忽……这或许就是我成为一名狙击手的原因!我相信,我们以后会成为很好的战友的!”
全场都愣了下,然后“哗哗哗”的响起了掌声。
库恩做的是对的,这不仅是因为教官训练职责无可厚非的原因,更因为这是战场……战场已经够残酷的了,在这里呆久的人都不会有兴趣再去折磨自己人。
甚至退一步来说,这些自己人很有可能在战场上就会成为决定你性命的人……谁敢保证下一个受伤的不是库恩而是中士呢?!
后来中士果然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勇气以及库恩的眼光和做法,后来他甚至还成了库恩的得力助手。
第五天,命令就下来了……所有的装备包括坦克、步枪等全都留下,部队前往火车站。
之所以要留下装备甚至连步枪也不例外,主要是因为运输因难。
后勤部队将弹药、坦克等运往前线,前线部队回国时又将装备带走……装备来来回回的全都在路上做无用功。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让部队空手回去,到另一个前线接收另一批因为休假或是别的什么事被调离的部队的装备。
战士们听到这命令个个都兴奋极了,因为他们以为这一定是有一个休假,于是纷纷打开伏特加举壶相庆,并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高叫着:
“致我们的假期!”
“为我们可以活着回国!”
……
却只有秦川知道,他们很可能要失望了。
他们或许会回国,也就是回德国,但不会有什么假期。
原因是这时代的交通相对比较落后,而部队的士兵则来自各个地方,没有半个月、一个月的假期根本就没时间回到自己家乡并赶回来。
另一方面,秦川听说美国人已经开始轰炸法国……这也就意味着法国方面的局势已经进入紧张时期了。
所以,高层不可能给这支身经百战能在战场上发挥重要的作用的部队长达一个月的假期。
也就是说,德国只是他们途经的一个地方,幸运的话,他们可以透过车窗看到自己家乡。
第八百四十五章 顺路(求月票)
秦川没有与自己的部队一起搭乘火车,他接到命令与斯莱因上校一起搭乘飞机赶往法国。
不过虽说是搭乘飞机,但其实还是经过一番要命的折腾,原因就像之前所说的……美、英已经对法国展开了全面轰炸。
这轰炸不只是对大西洋壁垒这些沿海工事的轰炸,更多的是对法国公路、铁路、桥梁的轰炸。
美、英希望以这种方式阻滞德军的调动以及补给的运输,从而使登陆更为顺利……这就是历史上美、英的“运输”作战计划,他们对法国境内72个目标进行为期90天的大规模轰炸。
据统计,在轰炸实施的这三个月间,美、英共计投下了69591吨炸弹,其中盟国远征军(包括波兰、荷兰、法国等军队)投掷了101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