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决战第三帝国-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空并实施狂轰滥炸。
这么一来,德军攻下亚历山大在战略上说没有多大的意义。
但希特勒当然不会因为一个被认为是次要战场的非洲而削弱对苏联的进攻力量,所以隆美尔的反对完全被撂置在一边。
而另一边的英国人其实也不好过。
其难处主要是在空军方面,英军在北非的战机原本有五百多架,在战斗中损失了一百多架只剩下三百六十余架。
德空军第24联队转向苏联后对英军的确是好事,但英国空军却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是否要重新在马耳它岛上布置空军。
从战略层面来说答案是肯定的,在马耳它岛上布置战机可以有效的打击德军的补给线乃至逆转战局。
但是……
英国空军的战机及飞行员的素质普遍不如德军,他们需要用数量的优势保持他们在北非上空的制空权。
如果分出一部份战机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部份到马耳它岛,德国空军就有可能掌握北非的制空权进而以亚历山大为空军基地封锁苏伊士运河和塞得港……这对英军同样也是致命的。
可是如果不在马耳它岛布署战机的话,德军得到充足的补给对英军也同样致命。
于是丘吉尔又向美国请求援助。
这时英、美就用了一个作弊的手段。
此时的美国还未参战,虽然美国与英、苏等国签订了《租借法案》,但这法案甚至规定不使用美国商船运输……因为如果使用美国商船运输的话,德国就有权力击毁美国商船,于是美国不可避免的会被拖入战争。
也就是说,美国在印度洋、苏伊士运河一带用美国商船帮助英国运输补给实际上已经违反合约同时也不能说是中立国了。
但这还只是其次……
为了能够在马耳他岛快速布署战机,丘吉尔居然向美国借用航空母舰,而美国居然也答应了。
要知道美国是未参战的中立国,德军是不能攻击美国军舰的,当然美国军舰了不能有任何针对德军的军事行动。
而美国军舰却在帮助英国运输战机且以中立国的身份通过狭窄的直布罗陀海峡……如果是在交战状态,航空母舰是怎么也不可能进入狭窄的海峡的,那几乎就是自寻死路。
结果,来自英国的126架飞机就这样在美国“黄蜂号”及“鹰”号航空母舰的运输下平安的抵达了马耳它岛。
马耳它岛上空也就是非洲军团的补给线几乎是一夜之间就被切断。
第一百九十三章 进攻
“我们要继续进攻!”隆美尔在会议上说。
希特勒对苏联发起进攻的当天下午第15装甲师就赶到了亚历山大,一起来的还有隆美尔,他一赶到亚历山大就召集军官开了一次会。
秦川虽然不是军官,但在隆美尔指名下也参与这次会议。
“我们无法继续进攻了,将军!”斯特莱克将军一向都与隆美尔唱反调,这次同样也不会例外。
只是斯特莱克将军似乎只有少数几次能在争论中取胜。
“将军!”奥尔布里奇上校补充了一句:“我们只剩下三十二辆坦克,这其中甚至还有八辆是敌人的‘斯图亚特’,而且它们全都伤痕累累需要维修……”
“敌人的情况比我们更糟!”隆美尔说:“而且我们还有第15装甲师,他们还有四十辆坦克!”
闻言奥尔布里奇上校不由与斯特莱克将军对望了一眼……他们原以为第15装甲师不会遭受多少损失,因为他们并没有像第21装甲师那样穿插到敌后并在亚历山大与敌人的‘英格兰弓弩’进行一场恶战。
其实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第15装甲师的任务是在鲁瓦伊萨特岭一带对英军发起佯攻。
佯攻原本是轻松的任务,但问题是这佯攻从白天就开始了,而英军也已经将主要防守力量集中在了鲁瓦伊萨特岭方向……
于是第15装甲师就遭到英军炮火及英军战机、轰炸机的狂轰滥炸,许多坦克在看见敌人之前就被摧毁,能剩下四十辆坦克都算不错了。
“所以我们更不能进攻!”斯特莱克将军说:“我们两个装甲师的坦克加在一起不过只有七十几辆!”
“我认为这已经足够了!”隆美尔回答:“英国人只剩下一些战斗力不强的‘斯图亚特’,我们的坦克可以轻松的摧毁它们并突破他们的防线!”
“问题是英国人有的不只是坦克,他们还有飞机和大炮!”斯特莱克将军反驳道。
“我们可以选择在夜里进攻!”隆美尔说:“另外我们已经占领了亚历山大和它的机场,并缴获了足够多的燃油和补给……”
说着隆美尔就指着地图上的亚历山大说道:“我们可以以把战机调到亚历山大……它们可以掩护我们进攻!”
闻言军官们就只能选择沉默,因为隆美尔的这个进攻计划看起来的确可行,英军虽然在飞机上占据了数量上的优势,但德军却有着性能和素质的优势,如果倾尽全力发起进攻的话,的确可以爆发出强大的能量。
见军官们心动,隆美尔就接着说道:“我们的目标是塞得港……一旦我们能拿下这个港口,那么英国人的物资就失去了登陆的港口,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切断了英国人的补给线!”
秦川一直没说话,因为他其实知道隆美尔的想法。
隆美尔之前迫不及待的要对英军防线发起进攻,除了担心防线加固后会打成一战时期的堑壕战外,另一个担心就是时间不在德军这一边……德军的装备是从意大利通过海运运输,而英军的装备则是从印度运输。
很明显,英军的装备和兵力运输比德军快得多,甚至因为英军获得的美式装备在性能上一点都不比德军差。
于是,时间越往下拖德军与英军的差距就会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德军就只有速战速决一条路可以走。
现在……
随着英军126架战机进驻马耳它岛切断了非洲军团的海上交通线使德军的原本就少得可怜的补给更是雪上加霜,于是就更是要求德军能速战速决。
“上士!”隆美尔就秦川皱着眉不说话,就问了声:“你似乎对这个计划有不同的意见?”
此时的隆美尔早已对秦川刮目相看了。
这不只是因为秦川之前救了他的命,也不是因为秦川发明了“扫雷坦克”并凭着它成功的突破了英军的防线……这些在隆美尔看来不过就是灵光一现再加上一点幸运就能做到。
如果说这些都算不上什么的话,那么秦川在亚历山大的表现就在策略上彻彻底底的打败了隆美尔……因为当隆美尔接到第21装甲师受阻的情报时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但没想到不久后隆美尔就得到了德军已经成功夺取亚历山大的消息。
在知道是秦川使用了宣传攻势取得奇效后,隆美尔不由感叹:“这个上士创造了一个奇迹,他用喇叭打败了敌人而不是坦克……如果可以的话,我更希望部队由他来指挥而不是那些只会数坦克、比装备的将军们!”
“是的,将军!”秦川说:“因为我觉得,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英国人会比我们更弱的设想上!”
“难道不是吗?”隆美尔摊着手说道:“我们的确是遭受了惨重的损失,两百多辆坦克打到现在只剩下七十几辆。但我们的损失都是值得的,因为我们的每一辆坦克都击毁了几辆甚至十几辆敌军坦克。这是我们的骄傲,上士……同时也是英国实力被削弱的明证!”
“我当然知道,将军!”秦川回答:“可是就在我们将英军坦克一辆一辆击毁的同时……英国人的装备和援兵正一船一船的运来。”
“你的意思是说……英国人还有坦克登陆?”隆美尔不由瞪着眼睛望着秦川。
“是的!”秦川回答:“因为这种情况在之前的战场上出现过……我们以为已经击溃敌人的装甲部队可以势如破竹了,可是他们又突然冒出来两百辆‘斯图亚特’,全新的一个装甲团!”
“上士说的对!”斯特莱克将军赞成道:“他们的确是在作战期间登陆的,我们审问过俘虏!”
隆美尔不由愣了下,然后就自信的说道:“先生们,你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我们击毁的不仅仅是敌人的坦克,还有他们的坦克乘员……你们以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英国人有能力训练那么多的坦克乘员吗?即便是有,那些新手驾驶的坦克也不堪一击!”
第一百九十四章 看法
隆美尔说得对,坦克要形成战斗力不仅仅只是坦克加上士兵就可以,它还需要经过训练的坦克乘员的驾驶。
而且由于坦克还需要成员之间的紧密配合,所以至少需要几周的训练。否则,就会像隆美尔说的那样:“新手驾驶的坦克不堪一击”。
没人能反驳这一点,于是新的进攻在当晚就展开了。
幸运的是,因为第21装甲师只剩下二十四辆“三号”坦克而且大多都带着这样那样的故障,所以主攻的任务就安排给了还有四十辆坦克的第15装甲师。
因为担心遭到英军“斯图亚特”的骚扰,所以隆美尔就将丹尼尔少校仅存的八辆“斯图亚特”编入第15装甲师……其用意就不言自明了,为的就是在夜里再打一场“渗透战”。
另外,意大利132阿里埃特装甲师也做为主攻部队的一部份。
这支“公羊”直到现在还没打过一仗……确切的说是没有主动发起进攻过,他们在托布鲁克防御战中发挥了一些作用,所以也算是参战了。
因此这个意大利装甲师拥有几乎满编的一百五十辆坦克……如果仅从数量上来看,意大利装甲师可以说是德、意军里最强大的一支装甲师了。
隆美尔认为,此时的英军与德军互相都打得精疲力尽,意大利军队虽然战斗力不尽人意,但也许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还是对意大利师充满期望的。
第21装甲师跟在两个主力装甲师后头做为预备队。
至于两个意大利步兵师,它们像往常一样被安排在亚历山大驻防,同时负责保护并协助后勤部队运输补给。
意大利步兵师的任务让许多德军士兵都羡慕不已。
“我不明白!”缩在汽车角落里像个乞丐似的裹着个被单的维尔纳抱怨道:“我们是来帮意大利人打仗的不是吗?为什么看起来像是他们帮我们打仗!”
接着维尔纳就注意到满脸尴尬的阿尔佛雷多,于是就补上了一句:“抱歉,阿尔佛雷多,我不是针对你!”
“不,没关系!”阿尔佛雷多回答:“事实上,我也觉得这不公平,我们在这行军打仗,面对的是敌人的飞机大炮,随时随刻都有可能送命,而他们却能在海滩旁吹着海风尽情享用我们用生命夺取的仓库里的物资……”
“忘了这些吧!”面包师插嘴道:“这是现实,如果我们想要获得胜利的话就必须得这样,如果我们跟意大利军队互换一下角色……那么我们就看不见意大利步兵师了!”
“是的,他们已经被英国人歼灭了!”一个新兵说。
“歼灭?”面包师笑着回答:“不不,他们还在享受美酒和海风,只不过在英国人那边了!”
“哄”的一声,车厢里就笑作一团。
阿尔佛雷多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说道:“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必须到的黎波里才能找到他们了!”
德军士兵们就笑得更欢了。
士兵们说得对,这的确是残酷的事实,意大利军队因为不会打仗所以总能得到安全而又轻松的任务……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无法完成那些危险、困难的任务。
而德军士兵却要在这沙漠中无休止的征战,也就是能者多劳。
秦川看了看车厢里的德军士兵们,个个蓬头洉面的,身上都冒着一股令人难以忍受的汗臭味,有些人甚至军装都破得不成样子,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手里的枪,不是因为他们眼里透露出的坚毅,还真会把他们当作难民。
“嘿!”顿了下,维尔纳就问了声:“你们对早上的事怎么看?”
“什么早上的事?”面包师问。
维尔纳没有回答,只是朝雅科普的方向扬了扬头,于是大家就都知道了……维尔纳指的是雅科普收音机里播出的那个消息。
“我听说苏联有很多军队!”雅科普说:“还有很多坦克和飞机!”
“我认为……”面包师说:“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挪威,南斯拉夫等等,我们干得不错,尤其是法国,现在有点夸张了!”
“嘿!”库恩插了一句:“我就当作没听见!”
“少尉!”面包师笑了笑:“我不会在乎的,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能活多久不是吗?”
面包师的话说的没错,士兵们的压力实在太大了,他们需要找点话题来宣泄下,同时也因为这时战场,随时会送命的战场,所以不需要在乎是不是在讨论元首哪里不对。
“好吧!”库恩回答道:“我睡着了!”
说着就拉紧了披在身上的毛毯,将帽檐压低遮住了自己的眼睛靠在汽车上。
“大熊,你对这些有想法么?”维尔纳伸出脚来踢了踢坐在对面的大熊。
“我?”大熊笑着回答:“我只希望自己能平安的活着,然后回家与亲人团聚!”
“你是等不及回去见你的未婚妻了吧!”维尔纳的话引起士兵们一阵别有用意的哄笑。
“上士,你怎么看?”笑了一阵面包师就把目光转向了秦川:“很多人相信你是部队里最聪明的人,你似乎知道一切!”
“所以我们想知道你的想法?”雅科普补了一句。
“什么想法?”秦川这是明知故问。
他不想欺骗这些单纯的战友,但又不能说出真相。
“对进攻苏联的想法!”面包师不打算这么轻易放过秦川。
想了想,秦川就说道:“我认为……苏联离我们太远了,不是我们需要担心的,同时担心也没用不是吗?”
“那你认为我们需要担心什么呢?”维尔纳问:“英国人吗?他们已经快被我们赶下地中海了!”
“不!”秦川回答:“我们更需要担心的是美国人!”
德军士兵们不由一愣。
面包师点头说道:“是的,英国人会把美国人拖进战争的!”
“我可不担心美国人!”维尔纳说:“我听说他们非常反对加入这场战争,照我看,他们可以待在家里又有什么理由要到这鬼地方来呢?”
维尔纳说的没错,但秦川却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第一百九十五章 格兰特将军式
第一天没变化,第二天同样也没有动静。
第三天,德第15装甲师师长格罗少将就下令放缓行军速度并联系空中侦察机让他们密集侦察。
原因很简单,第一天、第二天的平静过于反常了,英军不但没有派出“斯图亚特”骚扰,甚至就连一个侦察单位都没有碰到。
更何况,连续两天第15装甲师已经前进了两百多公里,而意大利132装甲师因为速度不够快而远远落在了五十公里后……这已经是隆美尔一再催促的结果了。
格罗少将认为现在应该加倍小心,因为英国人不可能会让他们这样长驱直入直奔塞得港,那可是英国人剩下的最后一个港口。
但不久,格罗少将就收到通讯兵递上来的一个电报。
电报是隆美尔发来的,上面写着:“我就在你们头上,为什么放缓速度?”
“将军!”格罗少将回电:“这很反常,英国人拥有空中优势,他们本可以在我们行军时用战机轰炸,也可以用‘斯图亚特’对实施骚扰,但他们什么都没做。他们就像希望我们逼近塞得港似的……”
“我们已经讨论过了!”隆美尔说:“英国人正在抓紧时间休整,他们的部队两天前刚刚逃回塞得港!”
隆美尔说的也有道理,英第八集 团军各支部队都被德军狠揍了一顿:第7装甲师、第15装甲师、澳大利亚第6步兵师、新西兰第2步兵师,印度第4步兵师等等,南非1师和非洲军就不说……这些部队德军都懒得讨论。
所以,英军需要将这些几乎被打散的部队重新整合在一起形成一股足以抵挡德军进攻的力量。
但格罗少将还是认为有些不对,因为这与英国空军没关系,德军虽然加强了空中力量,也在空中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始终都没有在夺取制空权。
“加快行军速度!”隆美尔下令:“这样我们傍晚就可以赶到塞得港并发起进攻了!”
“是,将军!”格罗少将无奈的应了声然后命令部队加快速度。
隆美尔就是这样,他永远也不会考虑士兵有多疲惫,也不会考虑这中间存在多少不确定的因素,他只考虑一件事……用最快的速度打乱敌人的一切布署。
这时天空中传来一阵机枪声,格罗少将抬头一看,天空中不知什么时候多了几架飓风战机,他们正在驱赶德军侦察机。
这或许是正常现像,因为这时德军已逼进塞得港一百公里的范围,英军当然不会再让德军侦察机肆无忌惮的侦察。
但格罗少将却觉得这不一般……这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如果硬要有什么解释的话,那就是第六感。
隆美尔因为没有在前线,其实也可以说在前线,只不过它是在空中观察,而且从空中往下望前方一片空旷,于是理所当然的就以为没有危险。
但这一回英军却成功的骗过了隆美尔。
英军用的方法与德军一样……用土黄色的帆布覆盖,从空中很难发现有什么不妥。
接着,地面突然响起一阵隆隆的炮声,一队侦察兵在跨过一道丘陵时遭到了炮击。
隆美尔从空中举着望远镜往下看,然后就对驾驶员说道:“通知地面部队,前方有一队敌人隐藏的反坦克炮,歼灭他们!”
“是,将军!”
隆美尔想当然的以为那些是反坦克炮,而且只有一小队……事实证明他的判断错了。
格罗少将用几分钟的时间将前方队伍展开为战斗队形,步兵从汽车上跳了下来跟在坦克后,然后缓缓的向前方的丘陵推进。
但是当“三号”坦克冒出头时,才突然发现立在面前的不是反坦克炮,更不是几辆,而是一长排几乎看不到头的坦克,他们从未见过的坦克。
“该死!”车长对着步话机大叫:“它们是坦克,新式坦克!后退……”
但这时后退已经来不及了,只听“轰轰”几声炮响,开在最前头的几辆“三号”就被炸成了一团火焰。
“怎么回事?”隆美尔吃惊的往下望,接着他就发现问题的严重性……英军坦克已经撤下了伪装启动了发动机,霎时整个沙漠就沸腾起来,到处都是尾气和坦克开动时扬起的灰尘。
“上帝!”隆美尔看着下方那堆像怪物一般的坦克群,惊讶的说道:“上士是对的,英国人得到了新型坦克,而且投入实战!”
这批坦克的确是新型坦克。
美国人称之为M3中型坦克,英国人嫌这只有编号的叫法容易弄混,于是就给它取了个名字“格兰特将军”式坦克。
英国人的做法是符合战场需要的,而美国人则因为还没参战没有经验,所以给坦克取名大多十分相近很难区分,比如M2轻型、M2中型、M3轻型、M3中型等。
这种叫法用在战场上无疑是在自找麻烦,通讯兵要是只喊出一个“M2”或是“M3”,或者炮火声掩盖了“轻型”、“中型”,接收方就不知道指的是什么坦克。
如果是别人,在碰到这种情况十有八九就会下令撤退。
但隆美尔不是别人,他只迟疑了几秒钟,然后就对驾驶员说道:“告诉他们,前方大约有敌人80辆新式坦克,歼灭它们!”
驾驶员不由惊讶得张大了嘴巴,但还是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隆美尔是对的,坦克与坦克的对决,除非是像速度比“三号”快得多的“斯图亚特”,否则逃跑都没有意义,因为那就是把自己薄弱的后部装甲暴露在敌人的炮口下。
与其如此,还不如与敌人硬碰硬。
就算对敌人新型坦克的性能一无所知,就算数量远不如敌军,就算心里还有对敌人新式装备的恐惧……但至少能拼掉几辆坦克死得其所。
格罗少将也知道这一点,于是他就冲着步话机大喊一声:“前方敌人装甲部队,准备战斗!”
“准备战斗!”
……
命令被一声声的传达下去。
验证德军素质的时候到了。
第一百九十六章 格兰特将军式(二)
一 战斗在第一时间就进入了白热化……坦克战往往就是这样,它们讲究的就是速度,所以往往在第一时间就排开阵势接敌互射。
英军准备更充分,坦克也更多,所以从英军方向打来的炮弹就像雨点般的朝德军倾泻。
其实这也得利于“格兰特将军”式坦克的三层车体设计……这玩意装备有两门炮,一门在顶部的37MM坦克炮,另一门是中部右侧的75MM炮。
另外,“格兰特将军”式坦克车身宽内部空间大,所以两门炮的备弹量都很大……前者为178发,后者为46发。
因此,英军一开战就使劲的朝德军发射炮弹,一发接着一发几乎不停歇。
这也是英军坦克乘员训练程度不够的一种体现,其37MM口径的火炮在500米内的穿深只有36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