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民国之铁血少帅-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总之,山西得到了十万只毛瑟g98、三千只伯格曼冲锋枪,不下五百挺机枪和掷弹筒,至于火炮,还是没摸清楚,也难怪,这等重要军火交易又岂是那么容易被别人知道的。
就算是这样,阎锡山的力量也可怕,以山西一省供养十万军队,不是四川那种连枪都无法配齐的部队,而是武装到牙齿的先进陆军,至少比起北洋军来也不差。
这也是为什么北洋一直交好他的原因,要知道山西可是个好地方,靠着煤炭,富可敌国。
如果直系占领了山西,那之前失去的一切都可以补回来了,因为山西带给它的利益,足以抵消江西、湖北、湖南三省。
明面上的数据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敌人故意告诉你的信息。
徐世昌突然说道:“阎锡山那边不用琢磨了,我已经知道他的用途了,少帅冯庸已经知会了我们,这个月十五号会前来京城商讨大事,而山西代表阎锡山、东北代表张作霖也会到。”
什么?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震惊了,他们当然知道徐世昌召开这个会议,肯定是有大事情宣布。
可谁也没想到‘炸弹’来得这么凶猛,好家伙!消息里面蕴含的东西,厉害了。
张作霖与南方军站在一起,这是所有人都不怀疑的事实,毕竟南方冯家不可能无缘无故扶持他们。
就算是通家之好,那也没有这么豪爽的份,唯一的解释就是张作霖与冯德麟达成了协议,惟南方马首是瞻。
第四百六十章 令人赞叹
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阎锡山居然也会投靠南方,这可是个老油条,身上一股子浓厚的晋商味道,精明狡猾。
交好南方的确是他的手笔,毕竟不得罪任何人才是处事之道,甚至西北的马家、云南唐继尧、广西陆荣廷都和他交往甚密。
可不知不觉间就站队了,这是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一个精明成老鼠的人,居然会如此果决,令人惊叹。
更可怕的是,局势变得对北洋特别不利,奉系三十万武装到牙齿的军队与山西至少十万军队呈两角之势,加上南方军在察哈尔的两个师,彻底堵住了北洋北上的口子。
南下简直是死路,南方军至少五十万大军磨刀霍霍,你敢来,他就敢动手。
或许现在没有五十万了,毕竟西藏、新疆、唐努乌梁海、云南局势微妙,至少需要十五万部队防御。
但就算只剩下二十万部队,那也能很容易挡住北洋军,就算冯国璋、段祺瑞加起来,都未必。。。
好了,这回他们算是明白了,感情人家掀起的西北大战,不是为了扩张版图,而是为了统一落下的最后一子。
活生生给这些政界、军界的老油条面唱了一出,‘四面包围’绝世是一出好戏。
“啪啪啪!”突然一阵拍掌声响起,所有人将目光瞬间集中在声音处,却没想,原来是段祺瑞。
冯国璋似乎为了配合段祺瑞,苦涩的笑道:“生子当如冯德麟,不枉此生哪!”
一声长叹诉说出了心中的无奈之情,亦是对北洋最后的哀呼,这种情况,如同别人砧板上的肉。
上首坐着的徐世昌也不禁赞叹道:“少帅之名势必会成为历史上的又一绝响!”
对于冯庸,在座诸位还能说什么呢?大写的服字,在北洋代表团出发之前,人家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然后在最后一步完成前,又提前告诉你,我要来,时间比预告还准。
其实他根本用不着跟你谈什么,北洋已经是笼中之物,只需要最后一场总攻,整个中华民国都是冯家的。
可偏偏人家不想这么做,情愿深入虎穴,也要达到一些目的,至于他的目的,段祺瑞等人也有所知。
无非是为中华保存一些元气,可这说起来每个人都会,真正要做到,谁也没有。
但是南方政府或者说冯家用事实告诉了他们,一切为了中华,摒弃一切门户之见,敞开心扉,容乃一切有本事的人。
且看唐继尧都能安坐云南省省长、南方副主席,而杨增新亦然,甘肃省长、南方副主席。
更别说陆荣廷了,十万旌旗下东南,只为中华收故土,如果没有冯家的支持,谁敢信昔日败军竟成今天的国家英雄,为中华收复疆土。
这种胸襟、手段远远不是北洋能够比拟的,就算是袁大头在世,也无法相比。
北洋宗旨是先武力统一全国,私人掌握国家权柄,再实现强军强国目标。
而冯家尽管也是一家成一国,可实际上,权力大多都分下去了,而冯德麟父子只握有最后的裁决权。
基本上,政事、军事都由下边的人掌握,军事委员会、政务委员会将两者分割,军不干政、政不管军,达到一种平衡。
一步一步实现富民强国强军的目标,从福建开始,分田免税,再到东南,开办银行、企业,无不为百姓着想。
原本吃不饱穿不暖的百姓,现在不但家家有余粮,甚至住上了两层小洋楼,这在以前,甚至现在北洋控制区,那都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再说人家的强国之路,首从强军开始,福建陆军踩着北洋军、桂军的肩膀,登上中华民国第一强军的宝座,但这不够;东南陆军踩着滇军、川军甚至藏军的身体,进一步奠定了基础,这也不够。
于是,南方陆军踩着日本人的尸体,踏上原本属于我们的国土,将满清在世界上懦弱无能的形象,进一步颠覆。
台湾一战,打出了国家骄傲,西藏一战,增强了国民信心,蒙古一战更是向世界宣告中华民国的崛起。
试问你北洋乃至全国任何一支军阀部队,能够做到这其中一项吗?
没错!北洋强军是够响亮的,可那有什么用,号称东亚第一强军,结果是日本为了迷惑敌人,放出的烟雾弹。
你敢打日本?敢收回青岛、辽东、台湾?甚至朝鲜?都不能,呵呵呵!简直可笑。
但是人家敢,从一只军阀部队开始,就已经谋划着收复国土了,被日本人侵占的台湾回来了,被西藏侵占的藏南甚至西藏都回来了,被沙俄试图分裂的外蒙古也回来了。
并且南方军还进一步夺下了原本属于俄国的地盘,这已经不是收复国土的问题了,更是开疆扩土的泼天大功。
更有南方在后面支持的陆荣廷,新越系军队,势如破竹,收回了原本属于我们的交趾地区。
看这个样子,绝不仅仅是收回国土,陆荣廷的军队不断扩大,南方支援迅速到位,已经将交趾建设成一个不逊色于广西的基地,军事基地。
以这里为基础,南方供给资源,可以源源不断的产出武器弹药,源源不断的武装当地华人甚至土着居民,进而拿下整个越南甚至法属印度支那,中南半岛也不再是梦。
难道这些都不足以说明南方军冯家的野心?这种野心不是称霸全国、谋夺私利。
而是堂而皇之的谋国行为,以一己之力强国强军,使得中华民族再度屹立不倒。
如此怎能不让这些北洋人钦佩?身为幕后黑手的冯庸更是让他们赞叹。
一个十八岁的青年,花一样的年纪,却已经再未中华之崛起而奋斗,这让他们这些年过中旬,一辈子嚷嚷着强国的人,何其难堪?
若论后世民国政府,爱国莫过于北洋,至少在北洋任上,没有一届内阁出卖国家利益,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若说失去的国土,基本都是满清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人家至少保证了外蒙、西藏、东北的国家属权。
第四百六十一章 北洋归一
众人沉思了半个钟头之后,段祺瑞、冯国璋对视一眼,双方都看见了一丝解脱,随即一齐站起来说道:“输了!”
直系、皖系作为北洋分裂出来的主要支系,自袁大头死了之后,争斗了快五年了吧!
无时无刻不再想着争夺中央权力,期间经过多少届内阁,都无法泯灭他们心中的激情。
为此,掀起了多少争斗,死了多少军人,又让多少人家破人亡,简直是民不聊生。
诺大一个中原地区,河南河北曾经是中华民国人口、经济最为繁华之地。
现在却变成一块死地,人口不足满清时期的三成,经济更不用说了,当地军队连饭都吃不饱,纷纷前往外省。
北洋掌控下的地盘,绥察热不用说了,本就是地广人稀之地,陕西自回民暴乱以后,已经跟西北青海差不多了,而山东,日本人攻占青岛之后,甚至将整个山东划为势力范围,当地民众携家出逃者不计其数。
至于河南河北,就连直皖都没有控制的欲望,可见这个坑有多大,剩下的皖苏浙还算富庶,勉强能够供给北洋军队。
当即,冯国璋说道:“我手下还有十五万军队,接下来都会交给子玉,统一归还中央。”
吴佩孚顿时大惊失色,“大帅!”他似乎还想说什么,但冯国璋摆摆手,制止了他,那动作的意思就是,我有数。
段祺瑞也说道:“我手上除去参战军,还有二十万左右部队,接下来也一并交给又铮。”
有了冯国璋珠玉在前,他的话显然没有带给徐树铮太大的惊讶,索性安然接受。
没有人关心为什么皖系有这么多军队,毕竟浙江、安徽这两个富庶之地在皖系掌控中,更别提还有陕西、察哈尔、河南三地间接归属它们,组织二十万部队不算多。
徐世昌站起来,点了点头,随即说道:“以徐树铮为总司令、吴佩孚威副司令,将四十万地方部队包括参战军一并整编,组成二十个师,整编事宜交给华符了。
至于河南、陕西、察哈尔、热河、江苏、浙江、安徽,这些地方的就交给芝泉了。
京畿地区由我亲自处理,这一次务必要搞干净,数百年的沉疴终于要扫进垃圾堆了。”
在座其它人似乎猜出来了点什么,但是又不敢确定,毕竟现在的事情很大。
他们宁愿将这些想象成北洋有一次集中力量,不分你我,应付接下来南方的攻势。
可聪明人就会发现,原北洋控制下的部队整编成二十个师,完全是按照南方军两点五万人来搞的。
至于地方问题,早不处理,晚不处理,偏偏是这个时候,要知道北洋实行的督军制度,安全将各个省份变成了军阀私有物,清理起来何其麻烦!
看他们现在的样子,就知道北洋要将所有的地盘掌控在一起,形成一块整体。
或许并不只这样,徐世昌话里行间的意思很明确了,类似于贻害地方的官员势必会被清理掉,多余的那些官员,占着茅坑不拉屎,也得清理掉。
段祺瑞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可以,我会搞定的,拿了的给我还出来,吞了的我要他们一个个吐出来,乱世用重典。”
以往地方勾结,谋取私利的情况简直是普遍,所以当地百姓恨之入骨,却只能憋在心里。
冯国璋略带严肃的看了看在座诸位,然后冷厉的说道:“是时候动一动了,别让那边小瞧了我们北洋。”
没有人知道他们三个北洋元老具体要做什么,但是在座所有人都感觉到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沉闷气氛。
不出他们所料,在接下来的那十天内,偌大一个北方掀起了腥风血雨。
北洋召开了军事会议,召集了河南、陕西、察哈尔、热河、绥远、江苏、浙江、安徽等省份督军以及各小军阀。
会议上只说了一件事,那就是让他们交出自己的军队,统一由中央政府进行整编。
各大督军倒是没意见,毕竟段祺瑞、冯国璋也在堂上,就是他们两召开的会议,还能说什么呢?只能灰溜溜的把军队交出来。
一些小军阀却是不甘心,不愿意上交军队,用自己的钱养出来的部队就这么交给别人,谁愿意?
但是接下来他们就体会到了什么叫雷厉风行,中央陆军副司令吴佩孚带着两个师,将河南、河北地区的军阀通通扫了一个遍。
整个河南、河北,别说私人军队了,就连大一点的巡防队都没有了,所有反抗的军阀一律杀无赦。
鲜血染红了这片中原大地,也给其它省份的军阀做了表率,不用中央政府亲自动手,各省督军就已经命令手下,清理了底下所有势力武装。
像什么土匪之类的,都遭了灾,那叫一个地方清明哪!各地火车日以继夜的工作,不断将军队运往京城。
不到十天,所有北洋旗下的军队全部集结完毕,五十万军队聚集在京城郊外。
吃喝拉撒都得安排妥当,原来的北苑练兵场就变成了他们的军营,也够大的。
徐世昌亲自从财政部拿出了为数不多的三百万大洋,当做这些军队的伙食费。
估计这些士兵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好的饭,顿顿有肉,餐餐白面馒头。
这是第一把火,烧在军队上,第二把火也一齐烧起来了,以段祺瑞为首的中央政府处理团,标配五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下到各个县,将地方上为官不仁的家伙纷纷行刑、抄家。
当然,这些仅限于罪大恶极的官员,至于那些小贪小摸的家伙!罢免官职并且缴纳一定罚金,就可以回家了。
好家伙!偌大一个北方,至少杀了上千名官员,解雇在家的更是不计其数,收拢上来的家产、罚金多达五十亿,并且这个数目还在不断增大。
第三把火也是威力最大的,徐世昌公然取消了国会,组建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三人组,然后分别处理军政事务。
简直震惊天下,不过骚乱暂时没有,毕竟五十万军队不是说着玩的。
第四百六十二章 悠闲小憩
对于这次波及北方的北洋大风,百姓当然是纷纷交好,就算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也发表相关言论,支持北洋这一次的清理行动,并称之为“清廉作战”。
整个中国自满清以来,三百多年留下的腐朽、惨败的官场习气为之清明。
多少贻害地方的官员士绅得到报应,不但家产抄没,就连自己都性命不保。
怎么能不让百姓叫好呢?尽管他们没有得到北洋政府的什么援助,但是经过这番清理之后,地方压榨力度势必会为之消失,也就是说,以后的日子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不单单是这样,那些强占百姓土地的地主看见了这种情况,纷纷施恩于百姓,把田还了,还送温暖。
算是意外收获吧!本来北洋等人的意思是,这些交给南方军处理,毕竟已经惹起了官员众怒,如果连地主士绅都。。
恐怕北洋到时候名声都会臭掉,没看见人家南方军都是用的软爪子,花钱买地主的土地再分给百姓。
就在北方狂风骤雨变天之际,南方政府却是忙得不可开交,单单是新加入统治范围的青甘宁新北蒙六省就够他们头疼了。
哪里有这么多的预备官员安排到地方,就算能够筛选出一部分清正廉明的官员,但大头总归还要南方政府出。
尤其是改制,原来的各旗要变成县,细分成乡村二级,方便投入人力物力,对地方设施进行优化,例如建立学校。
于是原有的地方制度就变成了南方政府的省市县乡(镇)村五级,除去村级之外,其余四级政府都需要大量官员。
还有飘出去的一部分区域需要军政一体化官员,也就是说,能文能武,例如藏南、新西伯利亚、缅甸地区、越南地区。
尽管是军管区域,但是总不可能一味地用军队镇压吧!难道居民间有些小矛盾就派士兵过去突突?
所以,这个缺口很大,不管是南方中央政务大学还是各省的政务学院速修班学员都需要一定得锻炼,没办法,只能提前调一批人,去关键地区进行锻炼,不行再调回去。
扩军步伐也没有停滞,尽管陆军三十个步兵师、五个坦克师、五个山地作战师、五个高原机械化作战师,加上各个省份武警总队,一共一百八十万人,可以满足统一全国的需求。
可我国地域面积辽阔,接壤国家众多,不管是西南法属印度支那、英属印度、缅甸还是日属朝鲜,以及苏俄、白俄,中亚波斯地区,等等都需要军队防御。
更别提接下来还要收复国土,除了本国的山东青岛、奉天旅顺大连以及澳门、香港,还有藩属国琉球、南掌、安南、浩罕汗国等等,这点兵力无疑是杯水车薪。
所以,南方政府的扩军速度不可迟缓,最少需要三百万陆军才能满足接下来的作战需求,不是对内,而是对外。
奉军、晋军、北洋军大概可以填补其中五十万缺口,但是还剩下一百万士兵的缺口需要自己填补。
1918年十一月十号。
今天是个好天气,至少对于福州来说,是的,阳光明媚,入秋之后,整个人都变得有些慵懒。
西北大战结束,冯庸总算停了下来,难得有个舒舒服服的休息时候,还不得享受一下。
没有人想象得到,他们忌讳莫深的少帅,居然躺在大帅府的花园里悠闲悠闲的晒着阳光。
旁边桌子上放着些糕点、水果、饮料,其中大多是冯家旗下的南果公司生产的果汁。
还真别说,冯庸够会享受的,尽管这个时代也算是偏现代化,可比起后世来,那差的不是一丁半点。
且不说碳酸饮料、速食食品,还有辣条什么的,就连罐装果汁、特色糖果都蛮少,糕点倒是不缺,毕竟从古至今,中华最不缺的就是这类食物。
所以,他特地让冯家大管家冯伯开办了食品厂,专门生产凉茶饮料、奶茶饮料、汽水、果汁什么的。
跟风的也蛮多,福州本地有人专门开办厂子,生产那些糕点、特色食物,还有制作鱼丸呢!
倒是方便了百姓,这东西也不贵,一瓶五百毫升果汁才五角钱,随着生活越来越来,哪家没有个闲钱,普通人家也能消费的起。
老人家闲着没事带儿孙子孙女来城里或者集市上逛一逛,买点零食什么的,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岂不是美哉!
而且,南方果汁、汽水一度风靡欧美,欧美所展现出来的消费能力可比中华民国南方强多了,毕竟消费观念限制,大多数中国家庭无法做到欧美家庭那样,成箱成箱将这些饮料买回家,当做生活必需品。
当然,这绝不是谬论,须知后世家庭早餐除了配牛奶之外,果汁也是必须的,在他们眼里,水果榨取的汁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比起富含蛋白质的牛奶来,不遑多让。
而且,相比于味道酸酸甜甜的果汁来说,朴素无味的牛奶显然没有得到广大青少年甚至儿童的欢心。
还真别说,这是一条掠夺欧美经济的好方法,美国地区并不缺乏水果,由于地广人稀,所以,美国本土土地价格低廉,不少美国人家都是农场主。
在他们的农场里,水果这东西就是种给自己吃的,也没有卖,毕竟这玩意不是稀罕货,到处都是。
所以,就导致了美国国内的水果大量废弃,试问一家人能吃多少,就算加上他家亲朋好友也不可能吃掉数千斤的水果吧?
于是,借着这个契机,南方食品有限公司在美国开设了诸多分厂,并且分成数个分公司,例如南方果汁饮料有限公司,顾名思义,专门生产各种各样的果汁,以及南方汽水饮料有限公司,生产像可乐、雪碧这些碳酸饮料。
尽管欧洲一片战争后的颓唐气氛,别说水果了,就连粮食都没得吃,但是还是有些国家例外,就好比西班牙、葡萄牙、瑞士,这些厂子可以设在它们那里,进而把产品销售到欧洲各国。
第四百六十三章 动身
风倒是温顺的很,毕竟这南方沿海的秋天很是清爽,带着些许水汽,朦胧拂过脸边,有些许轻微的痒,但更多的是惬意。
冯庸的身子随着躺椅不断摇晃,整个人也颠呀颠,都是轻微的动作,远处看起来,倒显得有些惫懒。
顺着指尖缝隙看过去,阳光略微刺眼,毕竟直射眼睛,难免有些不舒服。
整个人的心思也伴随着这丝阳光,慢慢飘起来,飘过福州上空,飘过长江,飘遍整个中华民国北边。
“哈哈!好手段!”也不知道是什么引得如此开怀,不禁拍了拍手掌,然后对着太阳笑哈哈。
不过也难怪,当自己的心思被别人猜到了,并且随之做出一番顺其自然的行动之时,就等于你在操控这世间一切,自然该高兴。
北洋这番举动无不告诉南方,我们也不是吃素的,当然,这不是挑衅,而是合作,用这番大动作来配合南方的一统。
不可否认,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已然同意归顺南方,或者说他们觉得由南方政府入主中枢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所以,他们此前一切行动都是在为南方政府接管北方诸省做准备,地方军队已然集中在京城,顺带着清理了一些不安分的势力,也省得大动干戈。
至于那些不作为甚至压榨百姓的官员,迟早也会被南方政府清理,倒不如先搞掉。
他们很聪明,知道南方政府需要高效清廉的官员以及附属机构,而不需要如此多蛀虫,所以提前准备好了,留下的都是精英,只等南方政府接管即可,省却了很多事情。
冯庸的喝彩不单单是为了北洋喝彩,更多的是为他们三个爱国军人喝彩,谁能够如此大义凌然,甘愿为他人做嫁衣,多少人嘴里说着怎么爱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