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之铁血少帅-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展,不倒退十年都算好的了。
  战争自古以来被誉为毁灭的代名词,不是说着玩的,而是真正的摧毁之路。
  作为一种为获得利益而发起的行为,它的过程是无比血腥的,甚至不惜牺牲生命。
  连生命都不在乎,那经济、文化又能好的到哪里去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四川变得民不思耕而穷于保命、士不尽教而穷于保命、商不经贸而穷于保命。
  农业凋零、商业贫瘠的四川,没有人再愿意去文教,因为他们怕教着教着,就被军队的子弹、炮弹送下地狱了。
  冯庸细细算了算,按照历史轨迹,从1912年“省门之乱“到1935年中央军入川,二十几年内,四川大大小小的叫得出名号的战争,就超过四百次。
  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每十五天,四川就会爆发一次战争,当然这其中那种席卷四分之一个省的战争,也不多,就二十九次!
  还真是热闹,每年都有这样大手笔的混战发生,就跟那啥过年一样,一年到头不得给百姓一点想头呀!呵呵!
  试问这样一个四战混乱、鱼龙混杂之地,有哪个野心家不喜欢呢?更何况是现在的中华革命党。
  对于一个没有地盘,徒有人手的势力来说,或许不能叫势力,只能算得上一个组织。
  他们最想要的就是一块地盘,能够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地盘,而在恰好是他们一直在做的,所以中华革命党才会看上四川。
  不知道是孙大炮的幸运,还是倒霉了,因为东南自治政府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就是针对四川开始的。
  不只是这样,东南方面企图一举拿下整个西南,所以贵州、云南、西康是必然的,但是不管从哪个省开始进攻,都意味着封锁了中华革命党的发展空间。
  假如他们够厉害,能够在东南动手之前,拿下整个四川,或许还能延迟一些时间,但是我并不认为,以中华革命党的力量能够击败‘九人团’或者‘实业团’。
  这两个势力不是他们这种无根之萍能够打主意的,至少就目前来看,不可能。
  ‘九人团’很明显了,这是一群完全由旅日军校生组成的势力,试问,就军事方面,中华革命党有超过他们的实力吗?或者说能够碾压他们的军队?
  至于‘实业团’,或许他们原来的短板是军队,但是经过东南陆军战狼特种大队的训练,这方面短处已经缩小到跟‘九人团’的军队差不多了。
  更何况他们还有西康这样一个根基之地,背靠东南政府这样一颗大树,不说别的,光是一水的闽制轻重武器,就足以令国内军阀兴叹。
  就东南的大计划来说,西南各省是必须要拿下的,因为只有这样们才能一统南方,同北方的北洋政府相提并论。
  就冯庸个人来说,他赞同孙大炮等人的行动,因为这无疑是在给他做嫁衣,何乐而不为?
  当然,他巴不得那些所谓的革命党人和四川军阀打得两败俱伤呢!那样,东南陆军就能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当地了!
  对于任何一个想统一全国的军阀或者说势力,都不会对中华革命党这种组织抱有好感。
  与其说是一个组织,不如说是一群‘暴民’,他们不是为了什么所谓的‘民主’与‘自由’,他们是为了一己私欲,为此,甚至不惜动用一切手段。
  刺杀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试问有谁喜欢在自己眼皮底下,留着一个整天隐藏着黑暗中的势力,如果不是他们经常藏在租界,恐怕早就被连根剿灭干净了。


第两百六十四章 世事无常
  在冯德麟哪里蹉跎了几天的奉天代表团终于得到了准信,原来这东南的事务都是由冯庸掌控的,这还是冯德麟告诉他们的。
  这个事实让他们面面相觑,毕竟一开始他们只是把这个当成玩笑,没曾想偏偏是这样。
  他们心里甚至觉得,或许现在,冯庸已经在想着怎么搞他们一顿了,毕竟不是每个势力之主都会接受别人的无视的。
  可他们没有办法,就算面前是刀山火海,也得过去,因为他们背负着东北千万人的‘希望’,所以怎么样都得见冯庸一面。
  不过冯庸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小肚鸡肠,其实奉天代表团对他而言,可有可无!
  奉天不过一个过客,或许它是冯家的起点,但仅仅是起点,不是终点。
  尽管这样,在接到奉天代表团的‘求见’之时,冯少帅还是从百忙之中抽出了一些时间,哈!其实也就是把他游玩的时间留出一点啦!毕竟整个东南都知道,冯大少帅是一个甩手公子,最大优点就是会用人、能用人。
  会谈的地点不用说,肯定是福州大帅府,会议室什么的都是现在的,也不用说专门安排。
  毕竟大帅府本来定位就是办公兼休息场所,而冯德麟一大家子平时住的地方是冯家大院,也不远,一会就到了。
  至于会谈的话,也不要太多人,因为现在的东南,无论是军队还是政府里的人都很忙,没必要打搅他们工作,带个副官记录就行了。
  到时候谈好了,直接拿着他签字的协议去东南任何一个地方都是立马兑现的,毕竟在东南一亩三分地上,冯庸的话虽然不能说金口玉言,但也是颇具效力的。
  按照冯庸的预想,奉系代表团主要就是为了购买军火以及兵工厂设备来的,而这方面,东南基本没问题。
  只要奉天能够出的起钱,不要说步枪,就是150mm榴弹炮这种重炮,他们都敢卖。
  冯庸甚至打算把那五十架‘福克e’型号战斗机打包都卖给他们,毕竟对于有了新一代战机的东南来说,这玩意就是淘汰货,留着也没用。
  如果说是训练的话,那直接用新战机就好,这个时候的战机并没有什么繁琐的生产机制,福州飞机制造厂一天之内都能装备二十几架,这还是在没有开足马力的情况下。
  至于步枪、子弹、炮弹、手榴弹生产线的话,这种东西,早在去年,福州机械制造厂就能够自主生产装配了。
  毕竟这些都不是什么还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只要有机床,完全就能够造出来,如果说兼并了欧洲数个中型兵工厂的福州都做不出来的话,那冯少帅就可以自杀谢罪了。
  像81mm自产迫击炮、75mm自产野战炮这种先进武器生产线暂时不可能让出去,150mm榴弹炮、210mm榴弹炮生产线这种战略级东西更不可能了。
  这些东西可不是满大街的‘淘汰货’,整个欧洲来说,德国使用的81mm榴弹炮、75mm野战炮可以说是最先进的,这是为什么呢?不是德国自己的功劳。
  因为德国完全是用得福建兵工厂的原货,这两样东西的制造工艺,对于冯庸这个来自后世的工科生,特别是学机械制造专业的人来说。
  根本算不上什么秘密,毕竟在二十一世纪,自动火炮占据主流,这种手动的都基本封存仓库了。
  如果这么早就被这两样东西流入东北的话,,恐怕一天之内就到了日本手里,到时候岂不是得不偿失?
  这绝对不是夸大,日本对于东北的渗透程度,那是有记录的,明治维新之后,派出的数千名间谍,以及他们数十年发展起来的下线,可想而知,这张网有多庞大。
  不过可以给他们一些精简版,比如60mm迫击炮、75山炮,当然这种专门外销的生产线,东南还是准备蛮多的,毕竟那些东西也就比日本武器先进点,比起英美法德的武器来都差不多。
  就迫击炮而言,仿制的概率很大,就是在原口径上设计制造更大口径的迫击炮,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造出领先数十年的炮,这并不可能。
  因为东南的81mm迫击炮使用的是德国二战时期的工艺,在这个迫击炮早期的时候,或许扩大口径很简单,但是超脱工艺却很难。
  这也是为什么,东南方面会把‘精简版’卖出去的原因,因为这些武器过几年就不是秘密了,兴许用不了几年,只要德国战败,那一切都会流传出去。
  其实对于冯大少帅来说,奉天这个名字具备不一样的意义,不得不感叹,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是一年了,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他还在北京城肆意搜刮。
  在往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都是奉天城撵狗逗鸟纨绔子弟中的一员,若没有现在的这个他穿越过来。
  恐怕按照前身轨迹,冯德麟会在1917年,因为支持溥仪复辟,而被段祺瑞击败俘获,彻底退出民国军界。
  而身为冯德麟儿子的他,虽然会因为世家之好,受到奉系张学良的优待,按照原来的轨迹,从军队失望之后,成为一代教育大家。
  但是这些,恐怕都不是冯家两父子想要的,毕竟寄人篱下和自己掌控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现在的冯德麟,身为民国四大军阀之一,与直系、皖系、奉系、滇系谈笑风生,麾下东南陆军更是击败北洋均,成为民国第一强军。甚至有可能是世界第一强军,所以说,世事难预料!
  谁又能想得到,冯德麟现在这么大的摊子都是靠年方十八的冯庸撑起来了,并且越做越大!
  假以时日,割据华南,进而一统天下,鼎立远东,这都不是没有可能的。
  用冯德麟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老冯家不知道上辈子造了什么恩德,才有今生的祖坟冒烟,把冯大少帅给造出来了。
  天注定,这辈子,冯庸这个名字,一定会响彻大江南北,乃至世界,因为他是一个要带着中华民族走上世界之巅的男人。


第两百六十五章 意欲何为?
  而且,奉天这次代表团的团长居然是张作相,这就不得不耐人寻味了。
  张作相是谁,恐怕没人不知道,妥妥的奉天二号人物,若说只是简单的军火交易,必定不会派出他这般重要人物。
  此番奉天代表团,应该带着交好的意思来的,而且这种意思占据他们的会谈主流,就这点来看,东北的局势不容乐观。
  堂堂一个奉系,雄踞东北的大势力,就算是交好东南这个新起势力,也没必要下这么大的本,就张作相的身份,在国内任何一个势力,都是座上宾的地位。
  第二天上午八点,冯庸就在大帅府会议室面见奉天代表团。
  刚一见面,一个面向憨厚的中年人,立马热情的朝着冯庸喊道:“汉卿!”
  不用说,这就是那位东北后来有名的‘辅帅;,难怪人家都称赞他为人胸怀宽广,识大局,顾整体,果然,就凭这股子亲热劲就让人对他升起一股好感。
  “八叔!”冯庸连忙见礼。
  谁知张作相当时就不高兴了,略带嗔怒的说道:“臭小子,你小的时候还在我手里撒过尿呢!是不是现在长大了,翅膀硬了,跟我都这么见外,连一句老叔都不肯叫?”
  “老叔!”
  说实话,冯庸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在他手上拉过尿,不过就凭张作相这副做派,很难让人对他产生距离。
  张作相与冯德麟是拜把子兄弟,所以冯家跟张家也算世交啦,他与张作相的小儿子张廷枢就是很好的朋友,从小一起玩泥巴的交情。
  只不过冯家现在搬到福建这边,虽然两家住的远,很难来往,关系大不如前,但是根还在。
  听了张作相的话之后,冯庸才想起来自己是有几个总角之交,原本自保不暇,所以就没顾得上,再说整个东南初创,也没有那种闲情逸致。
  不过,既然现在自己的事情都上了轨道了,不管怎么说,自保之力总是有的!所以也能腾出手聊聊其它事情了。
  不然恐怕人家会说,堂堂东南少帅是一个小人,发迹了连总角之交都忘了。
  冯庸向张作相询问了一下张廷枢的情况,当然这不只是做做样子,要知道,在他刚来这的那会,奉天的几个小伙伴还是很友好的,让他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平心而论,不管是张学良还是张廷枢,都对他冯庸不薄,他不是个白眼狼,也记得大家的好。有人说,懵懂时期的友情才是最纯粹的,这句话一点不假。
  尽管他有很多话没有明说,但弦外之音还是告诉了张作相,希望大家以前的交情能够延续下来。
  老一辈的事情是老一辈的事,年轻人的交情又是另外一回事,张作相也乐见其成。
  要知道他从来不反感自家小子和张学良、冯庸交往,因为在他们小的时候,张作相就明白奉天之主只会在冯德麟、张作霖二人之间产生。
  所以张学良或者冯庸总有一个是奉天乃至东北的下一代接班人,张廷枢和他们二人交往总不会错,
  现在虽然冯家南下发展了,就单论身份而言,比起张作霖来,稍胜一筹。
  张作霖的奉系仅仅占据奉天、黑龙江两省,还是人数稀少的关外之地,然冯德麟占据的东南七省,无一不是人口密集的繁华之地。
  这有可比性吗?并且就这一年发生的事情,无不证明冯德麟的高瞻远瞩。
  先是同张作霖和解,再进京解围,交好段祺瑞,谋得福建一省之地,最后一统东南。
  这些举措足以证明他是计划好的,不要说别人,就单论自己,张作相觉得并没有那么好的想法。
  而且不是谁都愿意抛下数十年奋斗的基业,重头再来的,这一点,就连冯庸都没想明白。
  实际上,冯庸才是东南七省的真正掌控人,所以他这个少帅,比起虚有其表的张学良来,可不知道高出多少备。
  既然冯庸有这个不忘年少之交的意思,自己不妨将张廷枢送来东北,虽然是交好冯庸,但其中不乏借东南之力培养张廷枢的意愿。
  这对于冯庸来说是小意思了,东南陆军学院、海军学院、空军学院以及东南特殊作战军官学院,哪个不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只要是肯去,并且有能力通过入学考试的人,东南基本是来者不拒。
  再不济还有遍布东南七省的初级陆军学院,别说是他这种富家公子哥,就是街边的地痞流氓,一样收,出来都是一个样,兵样。
  至于当学者、博士这种的,恐怕是痴人说梦,张廷枢这种富家公子哥去福建大学不,还得祸害那些风华正茂的女学生呀!
  聊完这些交情,深刻叙旧之后,冯庸端起了桌面上的黄山毛尖慢慢的饮了一口,舒坦了一口气。
  喝来喝去还是这种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冲出的茶水颜色鲜润、干净,不含杂质,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回甘的毛尖更符合他的品味。
  再缓缓的说道:“老叔,您在七叔手底下也忙了十几年了吧?”
  张作相呵呵笑着道:“算起来,差不多十八年了吧。汉卿怎么突然问起这件事了?”
  冯庸说道:“哦,其实我另外还有一件事希望请老叔帮忙,不过这次是为老叔带来一笔生意呢?这比生意光靠老叔您一个人恐怕吃不下!”
  张作相略略沉思了片刻,随即道:“哦,是吗?莫非汉卿你要找老叔帮忙在东北开办实业?”
  冯庸点了点头,微笑的说道:“不不不!我东南这些实业在哪开厂,这并不关我的事情,而冯家也没有在东南实业上插手,顶多也就是跑跑船、卖卖烟,如果光是这点东西的话,恐怕还不需要老叔出马,我东南兴业集团的香烟、船运就是在整个民国都是有名气的。”
  话里行间都是说不出的自豪之意,就东南的生意而言,全国乃至世界都不错,这些都是冯庸一手促就的,所以他自豪,也是应该的。


第两百六十六章 思不得其解
  张作相有些想不明白了,以冯庸现在的身份和地位,有什么生意一定要找他做呢?
  而且看他这样子,绝不仅仅是找他,更是有找整个奉系的意思,这就更耐人寻味了。
  一般来说,找奉系做生意的人,要么是军火买卖,要么是矿产交易,或者是老毛子、小日本的稀罕玩意之类。
  但如果只是这些事情,冯庸根本没有必要这么隆重地找他谈,军火买卖这方面,东南可以说是全国最大的军火商,现在奉系都找东南买武器弹药,这根本就不是一件‘真事’。
  至于东北,说是黑山白水,遍地‘黄金’,可它们有的矿产资源,不代表其它地方没有呀!全国其它各省也藏着不少资源,只是东北比较集中。
  张作相不相信偌大一个东南自治政府,连这种小事都搞不定,且不说东南七省地域辽阔、土壤肥沃,蕴含的矿产资源也不少,如果说真有些没的,以东南的通天手段,那从西南或者北方搞些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最后说稀罕玩意,别说冯大少帅从来对日本人、老毛子的东西不屑一顾,就是他想玩,那只要一句话,民国多少达官贵人,还不上赶着给他送去呀!
  他实在忍不住了,然后问道:“汉卿,你要做什么买卖?”
  冯庸毫不隐瞒的回答道:“在老叔面前,我自然是没什么可隐瞒的,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希望老叔能够帮我和白俄在远东的部分武装牵线,我希望收编一些白俄武装!”
  “白俄武装?”这下子张作相更加疑惑了。
  冯庸是东南自治政府少帅,如果他要卖军火的话给白俄武装的话,这个请求倒是合情合理。
  但是收编白俄军,这未免有些出人意外了吧!就东北而言,谁不知道这些老毛子桀骜不驯,除了一些工程师、技术工人之外,恐怕没人会去主动招他们。
  当然,白俄女人除外,就连张作相都不得不承认,老毛子的女人那叫一个有味道,胸大屁股翘,那就不用说了,抱在怀里,啧啧!那叫一个有感觉,绵软丝滑!
  尤其是在床笫之间,与之交欢,可以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各种姿势更是不在话下,那发嗲的叫声让你欲罢不能!
  回归正题!对于冯庸是怎么知道白俄军的,张作相并不好奇,如果东南少帅连这个都不知道,那他还真就看不起冯家。
  试问,如今哪个势力没有一些自己的消息来源,而且白俄事情在民国各地都闹得很大,就连上海这个酒醉金迷的奢华之地,都涌入了大批白俄贵族。
  可见其热闹,冯家作为东南霸主,地头蛇般的存在,有点风吹草动,他们又岂能不知道?
  “汉卿,这是你自己的想法,还是东南自治政府的一致决定?如果你只是想要扩军,想要那些个拿过枪的人,根本没必要招收这些话都说不清楚的老毛子呀!
  记得咱们东北境内还有还有数十万绿林武装呀,他们就很不错,老叔可以帮你和他们牵线。
  以你这里这么好的条件,那些捋子肯定会大肆响应的!
  如果你只是因为稀奇,想要弄个白俄人军亮亮相,那招个几百人甚至一千人,毫无必要,哪里用特地去联系那些白俄头子,我就能给你解决这千把老毛子。”
  为什么张作相会这样想呢?觉得冯庸或许只是为了东南招兵。因为在短短几个月内,冯家势力就从福建扩展到整个东南,显然,兵力是肯定不够的,就算是为了守住现有地盘,他们都必须大肆招兵。
  更何况,东南自治政府在全国有名的报刊上的刊登了招兵启事,当然,也传到了东北,这难免让他想到这里来。
  不过,冯庸还真就不是为了这个事来的,要说招兵,他更喜欢招那些新兵,也不愿意招老兵。
  因为对东南而言,没有当过兵的人,更容易培养起属于东南陆军独特的风格。
  对于那些当过兵的人而言,这种风格的转变,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
  更何况以福建完备的预备役体系,动员二三十万受过训练的士兵,根本不是问题,就战斗力而言,怎么着也比那些个东北土匪来得强呀!
  “这一千老毛子,填牙缝都不够!这次我来找您牵线,可不是一时兴起,要知道我哪敢拿这种事情在您老面前开玩笑呀!
  这是整个东南政府经过仔细思量之后,郑重做出的决定,为了推动我东南七省的工业建设,所以大肆招收白俄那些学者、工人。
  自然,军事委员会也不落空,他们规划组建一只至少两万五千人的白俄师团,全部装备我东南最先进的武器,无论是军制还是语言都与我东南陆军一模一样。
  当然,这个计划是我东南的不传之秘,之所以告诉老叔,那也是因为我们两家的多年交情。”冯庸煞有其事的说道。
  虽然表面来看,他没说错,的确有拉拢张作相的意思,但是深层计划可不只这样。
  要知道,一只完全由俄国人组成的中国军队,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
  就现在的蒙古、新疆以及东北,老毛子的势力可以说根深蒂固,就算他们的国家暂时处于分裂当中,但是阴魂不散这个词很适合他们。
  不管是红得还是白得,对于国人来说,老毛子的心都是黑得,以北极熊那种尿性,列强乃至世界口里的远东,这么一块大肥肉,他们会甘愿放弃吗?
  北极熊的贪婪可以说,世界闻名,特别是他们对土地的执着,这一点是我们国人需要学习的。
  从元朝末年开始,北极熊逃出蒙古人的魔掌之后,人家就从一个小小莫斯科大公国发展到北达白海、南抵奥卡河、西及第聂伯河上游、东至乌拉尔山脉的俄罗斯帝国。
  就是他们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对土地的坚持,让老毛子的领土延伸到亚洲,甚至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