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逆流伐清(稀松)-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才让两个人离开。
………………
与高手下棋,往往使人产生束手束脚的感觉。你看一步,别人却领先两步、三步。而算计步步落空,更使人顿生无力之感。
昆明西园建在滇池东北的一片浅渚荒丘之上。一面是青草湖,一面临滇池,沐氏筑长堤,建亭榭楼阁为别墅。
其中,“水云乡”为一座三层楼阁,屹立于两堤相交处的一片沙丘草地之上。西面是浩渺的滇池,东南面是莲池,东北面是青草湖。堤上杨柳依依,荷池蓓蕾待放,天光云影,倒映水中。
入目是一片美景,吴三桂本意也是消遣散心,但突然而来的一个消息,却让他心中一惊,眉头锁紧。
从表面看,清在入关前,就实行“满汉一体”的政策,对满汉文臣武将一视同仁。其实不尽然。凡属征伐,满族贵族掌兵权,政府六部首脑,皆以满官为首。处于一般地位的汉官,朝廷还可放心,但身处显位又掌握军队的汉将就不同了。朝廷对他们更是放心不下的。
既要用他们,还给予必要的监视和控制,体现了朝廷对汉官汉将政策的两重性。采取留子(或亲属)于京师的办法,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控制。汉官中权重位宠的,莫过于吴三桂及尚可喜、耿仲明等人。当他们长驱南下后,三桂把长子吴应熊、尚可喜把三子尚之隆、耿继茂(其父耿仲明已去世)先后把二子昭忠、三子聚忠送京师,入侍顺治。
清廷明里给这些入侍的子弟以优厚的地位,甚至招为额驸,极示笼络之意;实则暗里将他们当作人质。把吴三桂等人的儿子掌握在手中,便是使其不敢心存叛逆之念,只能小心谨慎地尽忠于大清王朝。
朝廷与吴三桂等人各怀心事,是不言自明的。既然他们的儿子留在京师,他们也正好利用这个条件,时刻探听朝廷的动向。吴三桂有此考虑,特把他的一个亲属胡心水安排在吴应熊身边,嘱咐他说:“吾子年少,不懂事,烦你代为照料一切事。”胡心水心领神会,悉心掌管应熊额驸府中日常庶务。凡有关吴三桂的事,都靠买通的朝臣替他说话。
吴应熊也留心朝廷举动,“多聚奸人,散金钱,交通四方”,凡大小事,他都“飞骑报闻”。使吴三桂虽身在数千里之外,朝中一举一动,却无不了如指掌。
朱永兴利用张维翰施展心理战,对吴三桂不可能没有影响。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哪怕在后世,若是有个算命先生说你这个那个的不好,即便你不信,恐怕心里也不会舒服。吴三桂呢,或许还不十分相信。但也向吴应熊和胡心水传过话,要他们顺便多注意打听董鄂妃的消息。
如今京中传来消息,董鄂妃“寝病濒危”。眼看着第一句谶语便要成真,再联想到后两句,怎能不搅乱吴三桂的心情,勾起他的烦乱?
“贵州土司狡词拖延。实是可恨。”吴三桂走回到“水云乡”,默默喝了口茶,心中烦闷,猛地一顿茶杯,恨恨地说道:“见伪明有死灰复燃之势,便蛇鼠两端,皆可杀也。”
方光琛和刘玄初正欣赏着山光水色,言谈中显出一派清高的名士风度,突然见吴三桂发怒。都有些莫名其妙。但听到吴三桂对贵州土司的忿恨,不由得交换了下目光,心中忧虑。
“王爷。”刘玄初小心翼翼地说道:“贵州各土司确实可恨,待扫平伪明,王爷便回师贵州,行改土归流之法。不从者,便杀之。”
刘玄初说得委婉,吴三桂又如何听不明白。贵州土司可恨。听信谣言,不情愿出兵助战。但却不能马上收拾他们。从贵州调兵援滇之后,贵州李本深只有四镇之兵,守有余而攻不足,对贵州各土司自然也缺乏威慑之力。而且,现在激怒贵州土司,滇省清军便有腹背受敌的危险。
吴三桂长叹一声。苦恼地说道:“吾岂不知此时不可逼迫过甚,然欲打破僵局,却又苦无良策,如之奈何?”
尽管对明军的情报刺探很困难,可也能获取到一麟半爪的消息。起码吴三桂知道明军的扩充速度大大高于滇省清军。而随着明军在全线实施的零敲碎打越来越频繁。在给清军带来损失的同时,吴三桂更发现明军的战斗力和战斗**越来越强。
杀敌一人,获地十亩。杀敌十人以上,则可退役。难怪那些明军士兵,还有土蛮,都能奋勇作战,不知疲累地袭扰不休。吴三桂对伪宗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猎头策略感到心惊而无奈,因为他出不起这个赏格,只能望洋兴叹。
“王爷倒也不必过于忧虑。”方光琛在旁劝道:“兴也勃焉,败也忽焉。伪宗室贪得无厌,四处用兵,欲速而不达。只要广东尚藩出兵广西,与孙延龄、马雄击败桂省明军,便可与我军呈包夹之势。况东南战事亦将开始,击败郑逆后,精兵强将可来援滇省,朝廷钱粮也能如数拔付,伪明军队败亡,当在意料之中。”
吴三桂苦笑了一下,轻轻点了点头,困于钱粮的滇省清军既不能大规模招兵买马,也难以展开持久而深入的攻势。所以,尽管这安慰是预期的,但也只能如此希望了。
“湖广暂扣协饷,着实可恶,王爷当向朝廷参奏一本。”刘玄初在旁说道:“夔东贼寇株守穷山僻隅,能有几多作为?楚军孱弱,竟以此为借口,殊为可笑。”
“倒也不可如此轻视。”吴三桂沉吟着开口说道:“夔东贼寇据守三峡险要,东可击湖广,西可攻蜀地,对两地军队皆有牵制,不敢轻动。”停顿了一下,又忿忿地骂道:“顺逆与西逆隔阂本深,久不通声息,如今却有呼应而动之势,此皆伪宗室之招摇蛊惑。该杀,该杀。”
南明的内讧和不团结,使清军坐收其利,但这种状况一去不返。眼看着朱永兴把各支抗清武装整合,又利用土地等为诱,将土蛮都发动起来,吴三桂忿恨之余,也感到了日后的艰难。
刘玄初张了张嘴,又无奈而失落地叹了口气。本来他还想借机劝劝吴三桂,眼见吴三桂如此忿恨冥顽,视岷世子为死敌,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但心里对吴三桂的失望,却又增加许多。
…………………
黔西北、寒坡岭。
特有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这里的峰丛和溶洞密布,其中一个溶洞有如恶魔巨口,有乱石可通幽深莫测之处。洞内深处,有一方圆十数米的空地,篝火正旺,火光照射下,四周钟乳石更显得千姿百态。
“末将皮熊谨遵谕令,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如洪钟般的声音在溶洞中掀起了阵阵回音。
匡国公皮熊长得虎背熊腰,身材魁梧,满头银发用一块黄巾束拢得顺贴有序,胸前飘着一尺多长的银须,宽阔的胸膛泛着红铜般的光采。他穿一身宝兰色的宽袖便服,脚上是一双豹皮彝靴。以他八旬高龄,且又兵败流落于水西,却没有丝毫的倦怠萎靡气象。
“匡国公免礼,请坐。”秘使乃是军情司的千户陈进才,虽然官职不低,但只知负责联络皮熊,却不知具体的行动计划。
现在,打开“爆炸销毁”箱,陈进才和皮熊一一检视其中文件,不由四目对视,心中都震惊不已。
“哈哈哈哈。”皮熊先恢复了神态,朗声大笑后,拍着大腿说道:“此计大妙,殿下远在滇南,却能料黔中之事,末将钦佩备至。安坤小儿确有一宠妾,美而体香。假吴逆之名索取,安坤小儿若从,则声名受损,如何号令四十八土目?若是不从,必疑惧吴逆衔恨,岂不做抗拒之备?”
陈进才也觉得计策可行,但实施起来却还要费些手脚,便把自己估计的一些难处向皮熊言明。
“此事甚易。”皮熊却不以为意,显得胸有成竹,并向陈进才做了解释。
原来皮熊之婿张默是安坤的老师,正因为这种关系,安坤便暂时容忍了他及数百手下在寒坡岭的存在,时而还作些粮草方面的接济。有这样一个金牌卧底,要施展计谋,自然很是容易。
为了确保成功,除了查如龙伪造的吴三桂笔迹的两封书信外,陈进才携来的文件中还有十几张盖着吴三桂印信的空白书笺。皮熊见到这些书笺,眼睛愈发亮了起来。
“陈大人。我看可以把事情搞得更大一些。”皮熊抑制不住脸上的振奋和激动,指着空白书笺说道:“蛮夷土司有几人见过吴逆笔迹?只看这些印信,他们岂会怀疑?咱们可以在书笺在大做文章,以吴逆名义令各大土司献重金输饷,尽出土兵助战。特别是乌撒、郎岱、沾益、乌蒙、芒布等部,与安坤或有亲戚关系,或相交甚密,他们心中怨恨,亦可助长安坤起义之心——”
……………
第八十章教士保罗
……以水西为首,再约乌撒、郎岱、沾益、乌蒙、芒布等部共同举事,便可在贵州地区创出一个大好局面。然后再与滇省岷世子,东南郑成功,以及坚守于长江三峡的十三家等联系,实现分进共击之势,便有恢复大明江山的可能。皮熊坚信,有各地人士亡国雪耻的忠义之心,必能获得成功!
如果在地图上洋洋大言,挥洒自如,这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可对朱永兴来说,当需要实际解决各种纠纷,各种困难的时候,却是非常困难。但可喜的一点是,他正在把各部军队的后勤供应掌握在自己和亲信官员手中。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打的就是后勤。朱永兴抓紧军队的命脉所在,自然是在为以后做着准备。而为更远的以后做准备的,还有很多事情,比如说希望能借助耶酥会提供技术帮助,从澳门招募外国或华人技师和翻译。
当时澳门炮厂在远东是最有名气的,造出的炮也很受欢迎。其建造的最大的要塞炮已经达到了三十五磅,而且火炮质量优良,尤其擅长铜炮。在澳门炮厂中,有很多的华人技师,通过这些人的流动,西方最前沿的造炮技术不断扩散,使得明末时广东和福建的铸炮水平领先于北方。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朱永兴虽然在明军中大力发展炮兵,但那些炮兵基本上都是把实验后的相关数据死记硬背下来,只掌握数种角度的发射,呆板而贫乏。
《欧几里德几何》由利玛窦在中国散发,现代数学的基础;《实用炮学手册》由西班牙人路易斯。科拉多撰写,澳门炮厂在很多地方也参照这本书;《天体运行论》已经写出一百多年了,哥白尼介绍自己的日心宇宙学说;《泰西人身说概》由耶酥教会的邓玉函撰译。在中国是最早介绍西方生理学、解剖学知识的书籍;《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则是是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力学和机械工程知识的著作。
都是好书啊!但朱永兴只能再进行选择,他拿出了《欧几里德几何》、《实用炮学手册》和《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将其交给了民政司的陈洪范。
“殿下,真的要教孩子们这些?”陈洪范尽管知道无法改变朱永兴的决定,但还是进行了最后的劝说,“下官以为。如果教授忠义圣贤——”
“专门人才不必读那么多的圣贤书。”朱永兴摆手打断了陈洪范的劝说,“文化课占一半,能认会写足够数量的字就行了,又不是考状元。不如此,如何在最短时间内为中兴大明提供有用人才?都去做官嘛?”
“是,下官遵命。”陈洪范有些无奈地躬身而退。
战乱年代,孤儿是少不了的。朱永兴特意让民政司将孤儿们统一收养起来,并拔付款项,让他们读书识字。作为一批后备人才培养。同时,他还颁布了一项措施,便是准许军人从孤儿中挂名收养义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时的传统观念中,死了之后能有后代披麻戴孝,能有后人祭扫坟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现在战事紧张,人员并不充裕。朱永兴也无法实行让家中独子或未娶妻生儿的士兵退役为民的政策。所以,让有所担心的士兵收养孤儿为义子。并改姓易名,承续香火,便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也缓解了财政的压力。
兴复华夏的希望在朱永兴这一代,而强国、大国梦,朱永兴还是寄希望于数年。或十数年以后的青年身上。这些幼儿、少年,才是新一代的人才。有家长的孩子不一定会同意学习这些奇技淫巧,这些孤儿呢,自然成了朱永兴培养专业人才的首选。
门被推开了,朱永兴知道有谁能不经通报便直接进入。果不其然。梦珠和龙儿端着饭菜走了进来。
“这么快就中午了。”朱永兴笑着起身,凑近在桌子上摆碗放碟的两个女子,趁着龙儿背身看不见,伸手在梦珠的腰臀上捏了两把,招来一个羞嗔的白眼。
三人落座,边吃边说着闲话。朱永兴目光一扫,发现龙儿的中指包着一圈布条,不禁开口问道:“龙儿,手指怎么了,又做实验了?”
“没事儿,让木头挤了一下。”龙儿并不在意地笑着,殷勤地给朱永兴挟了一筷子菜。
自从镜子被造出来之后,龙儿竟然对其中的原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为水银有毒,朱永兴制止她往镜子工坊跑。为了满足她的好奇心,《远西奇器图说录最》印出来之后,便给了她一本,让她自己学着玩儿。
可朱永兴没想到,龙儿对《远西奇器图说录最》中所介绍的基本知识和原理非常着迷,什么天平、杠杆、滑轮、轮盘、螺旋和斜面,以及起重、引重、转重、取水、转磨等既觉新鲜,又不太相信,便和侍女们去实验进行证明。这些日子以来,砸个脚,碰个指头,并不是稀奇的事情。
“小心点嘛,做器械就找个木匠,做实验让侍女来,不必亲自动手。”
朱永兴对龙儿有成为物理学家的倾向并不反对,但还是表示了关心。毕竟两人的关系在外人眼中已经确定,这是那个时代的观念,龙儿就类似于梦珠的陪嫁丫头,自己只能是负责到底。而龙儿呢,自然在等着梦珠肚子一大,朱永兴就能把她收了。
“谢谢殿下关心。”龙儿道了声谢,又给梦珠布菜。
“摆弄那些稀奇古怪的——”梦珠收住话语,有些无奈地摇头道:“算了,你开心就好。要我说呢,多看些古书典故,贤女事迹,不贻无仪之刺,使殿下上则立体朝廷,下则重型裨属,方为本分。”
龙儿答应着。低头作乖顺状,朱永兴却看到她偷偷吐了下舌头。
“呵呵。”朱永兴不由失笑,说道:“开心就好,不必处处拘束。该庄重时庄重,该亲民时也要放下架子。龙儿好好学,抽空多去教教那些孤儿。再把那些器械多做一些送过去。嗯,这样一来,好名声肯定是有的。阿珠也可经常出去做做样子,就象王皇后,不过是做了几件小事,便有贤德之名。”
永历册封的王皇后,在历史上也颇有令名。在桂林时,曾经为了激励士气,亲自来到前线。带头把后宫积存的粮食、银两、衣物等悉数送给守城的将士,东西不够送,她就把头上的簪子、耳环等饰物当场取下,凡是值钱的东西,全部捐献了出去。贤德之声,一时成为朝野赞颂的话题。
梦珠的眼睛立刻就亮了,好名声啊,就象高天的流云。会被风吹得很远,很远。令名在外。妻贤夫少差错。外有效命的将士,内有贤内助,嗯,嗯,夫君建功立业,自己亦是水涨船高。
“殿下。如何能得令名,沉静文雅、待人谦逊便可吗?”
作秀嘛,朱永兴当然不陌生,边吃边说,梦珠和龙儿听得认真。顿觉受益匪浅。
吃过午饭,又聊了会闲话,二女命侍女把饭菜收拾下去,陪着朱永兴出屋散步,然后才告退而去。
上午处理公务,下午或是去军校,或是去工坊,或是召见各色人物,这已经成了朱永兴固定的工作规律。
今天下午被召见的是由澳门而来的传教士,意大利人,名为保罗。此人相当聪明,显然也深入研究过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吸取了南京教案的教训。他仿效当年的利玛窦,将从欧洲带来的数理天算书籍列好目录,呈送朱记兴。又将带来的科学仪器在住所内一一陈列,请相关官员们前来参观。由此,引起了朱永兴的兴趣。
“拜祖宗不能动,这是我华夏的传统。”
“是的,殿下。”保罗答应得很痛快,倒让朱永兴吃了一惊,当然,他有自己的一套说辞,“按先哲立礼之本意,祭祖乃为提倡孝道,发扬祖先遗留美德,以达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之目的。这与天主十诫第四诫颇相符合,故在中国人中传扬基督福音也有助益。”
“你的汉学造诣很深啊!”朱永兴一下子更有兴趣,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大胡子老外。嘿,这家伙还穿着儒服。
“我是利玛窦‘合儒超儒’的追随者。”保罗拱了拱手,让朱永兴觉得很滑稽,“我来到中国已经有二十一年,对经史伦理潜心研究过。”
初期来到中国的传教士,象利玛窦、汤若望等人,一踏上中国土地,便开始精心研习中国语言文化,甚至以掌握北京官话为目标。这些西方修士入乡随俗,脱下僧袍,换上儒服,住进中式房屋,并潜心研究中国经史和伦理,寻找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点。
在同朝野名流交往的过程中,这些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又熟读汉文典籍的西方传教士,自然赢得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好感和信任,比如徐光启、孙元化等,从而达到其传播信仰的目的,这就是利玛窦开创的“合儒超儒”的传教策略。
但随着利玛窦去世,狂热的传教士占了上风,认为利玛窦等人过于迁就中国人,影响了天主教的“纯正性”,发展教徒速度太慢。明末的“南京教案”便是狂热派与中国禁教派爆发矛盾的一次冲突,使教会遭到了损失和限制。
“入乡随俗是应有之义。”朱永兴拿出了自己对天主教的意见,为了得到自己需要的,又摒弃糟粕,他还是下了些工夫的,“中国余外还有别样之理,毫无异端,或与异端亦毫不相似者,如齐家治国之道,亦可遵行。既为吾国之民,纵是教徒,亦当支持政府,参加政府支持的任何组织及其活动……”
“中国的伟大是举世无双的,当然这是在没被鞑靼人占领之前,缺陷是还没有沐浴神圣的天主教信仰。”保罗已经快五十岁了,清兵入关前便在南方传教,他见到的多是江南的繁华,而不了解北方的贫苦,当繁华被战火毁掉之后,他对清廷并没有什么好感,“而且,中国人之间,科学不大成为研究对象,这是很令人感到不解的。殿下所说的这些要求听起来也很有道理,但在措辞上似乎要做修改,以免教廷产生误解……”
朱永兴在交谈中越来越显亲切,没错,保罗的思维方式和学识更接近于现代人,而不是惯常所听到的之乎者也。甚至保罗还谈到了柏拉图的《共和国》中作为理论叙述的理想,曾经在明末时出现过端倪。
公元前?唯心主义?朱永兴并不认为保罗的感知是对的,也不认为柏拉图的《共和国》是正确的,但借鉴意义应该还是存在的,他觉得应该抽空读读这本书。
保罗也感到极为惊讶,眼前尊贵的殿下知识面相当广,视野也相当开阔,绝不象他所接触过的那些中国人。或许,这将是自己辉煌的起点,将跟随这个未来的、掌握巨大权力的亲王的崛起而踏上光明的大路。
即便不能达成最理想的目的,朱永兴也决定做出适当让步,比如说划出一块地盘来准许其传教,也要留下这个家伙,以及和他差不多的人才。奠定科学的基础,并不是想到便能做到的,没有老师、仪器、理论知识,靠着孩子们自学,显然有些异想天开了。
即便做些改动,顶着被狂热派指责,也要得到殿下允准,使传教得到有力的保障,保罗暗中也打定了主意。这也是天主教的一贯套路,走上层路线,利玛窦刚到中国传教时,便从澳门带走了许多礼物,想方设法到北京去觐见中国的皇帝。
第一次召见是和谐的,尽管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达成共识。但朱永兴对保罗送上的地球仪、玻璃器皿、西式装订的书籍等礼物极感兴趣,保罗则认为朱永兴开通睿智,不同于迂腐的士大夫,更有希望沐浴“神圣的天主教信仰”。
……………。
第八十一章书院
大明对所有领域控制力都很薄弱,在文化、思想和商业这样需要宽松的领域,形成了极度的繁荣,但在军事和政治领域,控制力的确实却形成了致命的毒药。
政治上没有与文官士大夫相抗衡的力量,中央对民间的控制越来越薄弱。人为划分的士农工商阶层,臭大街的军户匠户制度,巨大的贫富差距,又没有政权的调控,早晚也会垮台。但它虽然有很严重的问题,却绝不应该被野蛮和愚昧代替。
在这个时空,改天换地、兴复华夏的重任落在了朱永兴身上。在历史车轮的滚动中,朱永兴不时地扔出一颗石子,越来越大的石子,使历史车轮弹起的越来越高,终于偏离了原来的轨道。
但这还远远不够,中兴的局面刚刚呈现,还十分的脆弱。朱永兴一边要筹谋着对抗清军,一边还要夯实自己的基础,以架空远在缅甸的永历及小朝廷。讲武堂有了,一批批以朱永兴为师的军官在渗入军队;书院在五月也开张了,没有科举,那什么人能够做官,自然是书院的学生。
而第一批学生中有一半是朱永兴亲自指定的,各大土司的子侄辈,必须前来学习,这也将作为日后能否承袭土官职位的一个必要条件。各地现任官员也发放教材,写出论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