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这个皇帝有点穷-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温暖的火炉边烤的正昏昏欲睡,猛然注入这么一股冷空气,这股清流就像是徐谦的人一样,让何笑行瞬间精神了起来。
“臣京城巡察使徐谦,见过太后、皇上!”
“徐大人请起。徐大人来面见皇上所为何事?”嫡母皇太后问道。
“太后、皇上,你们可注意到这外面的大雪了?!”
“朕知道外面下大雪了。瑞雪兆丰年,难不成徐大人是来给朕报喜来了?”
“皇上,微臣不是来报喜的,微臣是来报忧的!”徐谦声音洪亮,说道。
“忧从何来?”王宝刚刚已经说过徐谦是来汇报京城受雪灾的事情的,何笑行自然也是听到了。何笑行明知道徐谦是来汇报这件事情的,但却不想直接挑明,他想看看这位素来被天不怕地不怕的京城纨绔子弟们成为“徐阎王”的京城巡察使,怎么给自己汇报这件事。
“皇上,这天降瑞雪,预示的不仅仅是丰年!预示的还有无家可归之人,只能冻僵街头;房屋日久失修之家,可能葬身雪灾;连日的大雪封路,外地运往京城的粮食减少,京城粮价上涨,京中少米少油之家,可能正在饿肚子!”徐谦说的不紧不慢,但每个字都很有力。
何笑行想听听徐谦怎么给自己汇报,如今听到了,也被同时说服了。
第二章 粮食去哪了?
瑞雪兆丰年,这句话原本是没有错的。但是假如你把这句话拿给露宿街头无处遮风挡雨的乞丐,这句话就是赤裸裸的嘲讽。
听完徐谦的话,何笑行隐隐约约猜到这位京城巡察使徐谦此行的目的了。见面之后就是直接给何笑行说了一些这场大雪给京城的百姓带来的灾难。见领导之后先诉苦,这不就是典型的寻求领导支持的意思么?!
猜到不说破,何笑行也不直接点出徐谦的诉求。何笑行看着徐谦,说道:“徐爱卿,你是京城巡察使,倘若这场大雪给京城百姓带来了灾难,这不正是你巡察使的分内之事吗?”
不等徐谦说话,何笑行继续说道:“米价上涨,京城少米缺粮的人家,吃不饱饭饿肚子,作为京城巡察使,你难道就不能做点什么?面对京城之中有房倒屋塌的百姓,你徐谦就难道就只能到朕这里来报忧?!如果这种事情都要朕亲自去处理,那朕还要你们这些臣子有何用?!”
徐谦听何笑行这么说,既不慌张也不亢奋,声音依旧洪亮:“皇上,臣来面见皇上,并非是要皇上定夺处理此事!而是想来告诉皇上,京城之中,天子脚下的百姓还有许多在受苦受难!天子脚下尚且如此,我大平王朝的其它疆土,此时此刻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在受冻挨饿!皇上不可不察!”
在听徐谦说这一番话之前,何笑行以为徐谦是到自己这里来寻求支持的。等到听完徐谦的这一番话,何笑行意识到自己错了!这徐谦是来怼自己的!
“徐谦!你这是在讽刺朕不体察民情?!”何笑行有些生气,语气生硬的说道。
“皇上,臣没有讽刺,臣只是在叙述一个事实!”徐谦不卑不亢的说道。
“徐谦你大胆!怎么如此跟皇上说话!”陈光有些看不下去了,这徐谦实在是太狂妄了。居然敢对皇上说出如此不敬的话来,实在是太不像话了。作为皇上的贴身太监,这时候如果陈光在不站出来,那就是太失职了!
“你大胆!”听到陈光呵斥自己,徐谦立即大声回应,嗓门之大,把房间之中所有人都吓了一跳。“我徐谦,朝廷官员,在向皇上和太后汇报正事,哪里有你这个宦官插嘴的份!难道你是想干涉政务吗?!”
徐谦说着,怒目圆睁,死死地盯着陈光,看的陈光心里发毛。
“徐大人,你让朕体察百姓的疾苦,朕已经知道了。”何笑行见着徐谦居然是这样的臣子,实在是有些出乎意料。何笑行和徐谦打交道的次数很少,对这个徐谦的暴脾气和直性子也只是略有耳闻而已,没想到今日亲自接触,就直接点燃了徐谦的这个炸药包。面对这样直性子的臣子,何笑行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本着宁事息人的原则,何笑行应付道。
“皇上您说已经知道了!但是在臣看来,皇上您不知道!如果说您真的知道了,那您就是一个昏君!”徐谦抑扬顿挫的说道。
何笑行看着徐谦,不知道为何,何笑行总觉得徐谦不是在骂自己!就在徐谦高声说“如果说您真的知道了,那您就是一个昏君!”这句话的时候,何笑行看到徐谦的眼神,在一瞬间瞄向了嫡母皇太后。因为时间太短了,如果不是对自己的第六感十分的自信,何笑行甚至觉得自己出现了幻觉。
“大胆徐谦!”嫡母皇太后也有些坐不住了,娇声呵斥,“居然说出这等混账话来!你可知罪!”
见到嫡母皇太后生气了,徐谦依旧是脸不红心不跳,着实是没有辱没了徐阎王的称呼,也难怪京城天不怕地不怕的纨绔子弟们见了这位京城巡察使也会绕着走!
“太后,臣说的是加入皇上知情却不作为,那皇上就是昏君。但是皇上并不知道!”徐谦辩解着说道,这么蹩脚的理由,别说是让太后和皇上信服吗,就算是站在远处的宫女太监们也不能信服!
何笑行对徐谦的辩解其实并不在意,他对徐谦口口声声说的自己并不知道的事情倒是很在意。“徐谦,你说朕不知道,朕不知道什么呀?”
“皇上,您可知道,这场大雪,京城之中米粮的价格,上涨了多少?!”
“朕不知!”
“皇上你可知道,这场大雪,京城之中受损的房屋有多少间?”
“朕不知!”
“皇上你可知道,这场大雪,昨夜里冻死了多少人?!”
“朕不知道!”
“皇上,臣知道皇上您不知道!”徐谦接着说道:“这场大雪,京城之中的粮价上涨了三倍,受损坍塌的房屋两百六十八间,冻死七十三人!皇上可知为何?”
听到徐谦这么一说,何笑行也有些惊讶了!一场大雪而已,居然能让京城的粮价上涨三倍!!房屋坍塌和冻死百姓那么多!
“一场雪,就能让京城的粮食价格上涨那么多!还有房屋,京城的房屋质量那么差,连雪都承受不住了?!”何笑行站起来,声音有些不可置信。
“启禀皇上,京城粮价翻三番的背后,这场大雪仅仅是表面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商人囤积居奇,坐地起价!”徐谦说道。
“徐大人,你不是号称徐阎王么?难道你对这些投机取巧的商人都没办法?!”何笑行说道。
“皇上,面对商人的囤积,解决的办法无非有两条。一是强制商人们按照正常价格做买卖,而是国库开仓放粮,稳定价格!”徐谦说道。
“既然知道,你到朕这里来作甚!难道让朕去给你做么!”何笑行呵斥道。
“皇上,强制商人卖粮的前提是,商人手中要有粮食!臣今天派出京城巡察官兵去各大粮铺,发现各大粮铺的库存都已经所剩不多!就算是把这些粮食全都卖掉,也不够喂饱哪些等着买粮食的百姓!查到这种情况之后,臣亲自去了国库粮仓,粮仓之中的粮食,居然不足以满足京城百姓的十天用度!”徐谦语气激动的说道。
“粮食都去哪了?”何笑行疑惑道。
“粮商手中的粮食,在十日之前,被人大量收购,审问粮商说是国库粮仓采购!但国库粮仓之中的粮食,居然也所剩无几!也就是说,京城之中,粮食只够十天的用度了!”
第三章 查粮
京城之中,大大小小的粮商上百家。如果说有人能够将这上百家粮商手中的粮食收购一空,那必然是一个大金主!国库粮仓,显然是符合这种大金主的身份的。
“徐谦,你说国库收购了京中粮商们手中的粮食,但是国库之中也没有多余的粮食?!那粮食去哪里了?”何笑行有些不解。
“徐谦,据哀家所知,京城之中每天都会有来自各地的商队往京城运送粮食,难道就因为这一场大雪,粮食就送不到京城里面来了?!”嫡母皇太后也很是纳闷。
“臣不知!!但据臣了解,连续几个月来,往京城运送粮食的商队在逐渐减少。开始臣还没有发现,这一场大雪封路之后,臣清查京中粮商,才发现京城居然已经缺粮!民以食为天,此事事关重大,臣请皇上着人彻查此事!”徐谦说道。
纳闷的不仅仅是嫡母皇太后,何笑行心里也犯嘀咕。京城之中的粮食,不仅仅被收购甚多,连往京城之中运粮的商队都减少了?!老百姓穿不暖,可能会发牢骚,但是如果老百姓吃不饱,那最后可能就会造反了!
“此事重大!立即传左右两位丞相大人进宫!”嫡母皇太后吩咐道。
外面雪下了半尺厚,天气冻得人直跺脚,两位丞相大人正在自己家的书房之中处理事务,就接到了皇宫之中传来的召见。虽然坐在暖轿之中,依旧觉得寒意逼人!匆匆而来的左右两位丞相大人在听完徐谦的汇报之后,都陷入了沉默。
“夏丞相,国库可有大肆采购京中粮商手里的粮食?”嫡母皇太后问道。
“启禀太后,国库粮仓每个月都有例行采购的计划,但是没有在京城之中收购粮食,而是直接去粮食产地收购,运送回来。”夏衍回答道。
“既然每个月都有采购计划,那为何国库之中的存粮那么少?!”何笑行问道。
“皇上,今年夏季,江南三省受灾,导致受灾省份粮价上涨。从国库之中调拨出去银两,如果在当地买粮食,势必又会推动当地粮商涨价!所以当时从国库之中调拨的银两,直接在京城就买了粮食,运往灾区!”夏衍回答道。
“难道你就不担心京城之中的粮商趁机涨价?”何笑行问道。
“启禀皇上,国库粮仓就在京城,如果京城粮商敢囤积居奇,国库就开仓放粮,势必会让粮商损失惨重。臣在京中购买粮食之前,也已经给各大粮商通过消息,告诫他们不要投机取巧。是才,京中粮价并没有太大波动!但国库粮仓中的粮食,也因为平抑京中粮价,大都投放到了市场当中。后续虽然每个月都有采购,消耗之后,真正入库的并不多。所以徐谦大人在国库之中看不到粮食。”夏衍说道。
“既然如此,为何右丞相大人不直接从国库之中调拨粮食运往江南三省,还要从商人手中购买!”徐谦四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皇上、太后他都敢直接怼,质问右丞相简直一点压力都没有。
夏衍自然是知道徐谦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一个性子,若是在平常,他夏衍完全可以不理会徐谦。但是现在是皇上和太后都在关注这个事情,他夏衍就不得不说了。
“徐大人,假如你是粮商,你看到我将粮库的粮食都调走了,手中没有存粮,你会不会涨价?”夏衍问道。
问问题,有的时候是要比直接回答问题更方便的回答问题的方法。用这样的方法回答问题,即不会和问问题的人产生正面冲突,又可以避免言多必失。
不过夏衍的套路似乎在徐谦这里不是很管用。徐谦回答的很直接,很干脆:“不会!”
夏衍稍微有一点尴尬,旋即就遮掩住了:“徐大人,你高风亮节,自然是不会做这种追逐利益、投机取巧的事情。但商人们会!一单我直接将国库之中的粮食调拨出去,这一会就变成了他们手中有粮,而我手中无粮!这时候,他们无论是想涨价,还是想囤积,我对他们都无计可施了!到时候京中百姓只能任由他们搜刮!”
“那就抓!”左丞相平吉在一边一直默默的听着,突然冒出一句话来。
“凭什么抓!”对于自己这个多年的老对手,夏衍就不用那么客气了。
“投机取巧,囤积居奇,祸国殃民!!”平吉冷声说道。
“祸国殃民?!”夏衍冷笑一声说道:“如果按照平丞相的说法来,那才是真正的祸国殃民!”
“你!”平吉有些愤怒。
“你什么你!”夏衍也有些激动,语气亢奋的说道:“假如你把京城之中屯粮的粮商抓了,谁去给你把全国各地的富裕的粮食运送来?!在国之粮仓江南三省受灾的情况下,全国都缺粮,你如何能够保证京城粮价在不发生大的波动情况下保证京城粮食的供给?!你抓了这些商人,就相当于断了京城的粮路,不是祸国殃民,是什么!”
平吉还想再说话,被何笑行打断了。何笑行打消平吉反驳的念头,首先是因为他觉得夏衍说的有道理,其次这两位大人讨论的话题跑偏了!
“够了!”何笑行喝道:“请两位丞相大人前来,不是来讨论江南三省赈灾的!是要你们商议,如何解决目前京城之中缺粮的问题的!给京城运送粮食的商队日渐减少,京城中粮商的粮食也被人打着国库的名义大量收购!朕觉得这件事情很不简单,背后必定有原因!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见何笑行训斥自己,两位丞相大人都不再说话。
“两位丞相大人,你们看,这件事情,有谁来办比较合适?!”何笑行说道。
这件事情和江南赈灾不同,江南三省赈灾,那是明摆着的油水。而这件事情,从表面上看就很不简单。居然能有人打着国库的名头去购买粮食,能有如此大胆子的人,势力能量肯定也小不了!查这种人,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如果查不出结果,那就更惨!这种皇上、太后都很重视的事情,弄了半天没有结果,那岂不是明着告诉皇上、太后自己没能力么?!这种两头不讨好的事情,左右两位丞相大人自然都不愿意去干所以也都不说话!
“怎么,两位丞相大人就没有适合的人才推荐给朕?!”何笑行有些玩味的说道。见两人依旧不说话,何笑行接着说道:“既然两位丞相没有人推荐,那朕就自荐一人!”
“皇上,你想委任哪位大臣去处理这件事?”嫡母皇太后在一旁听了良久,终于也开口说话了。
“启禀母后,儿臣不想委派朝中大臣!”说着,何笑行很嫌弃的看了一眼左右丞相,接着说道:“儿臣前几日出宫,认识一人!儿臣觉得,此人才学可以胜任此事,具体是何人,望母后暂且允许儿臣保密!”
何笑行在这说,左右两位丞相大人也都在支撑着耳朵听。想看看皇上到底推荐何人去处理这件事,没想到何笑行这么调皮,居然还卖关子!
“好!母后相信皇上的眼光!”嫡母皇太后笑着说道。
嫡母皇太后刚才虽然说话不多,但是一直在仔细观察着现场的情况。何笑行说话虽然也不多,但是总体上能够把控现场的进度,及时将两位跑偏的大臣拉回到正经的讨论轨道上。相比于之前只知道玩的小皇帝,进步那是肉眼可见的!见到皇上有如此进步,嫡母皇太后也很是开心!
嫡母皇太后虽然迟迟没有将朝政大权归还给皇帝,但是她本身对于权力没有太多的欲望。之所以迟迟不肯将权力交给何笑行,一是小皇帝原本的表现实在是太差了,就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只知道玩,嫡母皇太后不放心将这么大一个国家交到一个小孩的手中;另外,对于她虽然对权力没有太多的欲望,她身边的人却有!无论是嫡母皇太后的娘家人还是贴身太监王宝,都不愿意看到嫡母皇太后将权力转交给何笑行。所以这些人就时不时的在嫡母皇太后这里煽风点火,想方设法的说服嫡母皇太后把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嫡母皇太后虽然位高权重,但终究是位传统的女性,耳根子软,架不住身边亲近人的耳边风。这样一来二去的,将政权还给小皇帝的时间就一拖再拖。
当然,这些事情何笑行是不完全清楚的。但太后身边有一些人不希望自己掌权,这个事情何笑行是知道的。以桑弘那无孔不入的情报网络,探查处这些事情不能说是轻而易举,但也不难!
左右两位丞相都不愿意推荐自己的人去查这个案子,正好给了何笑行机会。左右两位丞相都不推荐人,这也是何笑行愿意看到的。几乎是在徐谦来汇报的时候,何笑行就已经想到要让何人去查这件事情了……
不过在场的所有人都想不到,这次查案直接影响了大平王朝的国运,会成为大平王朝历史上最重要的案件之一……
第四章 封你为臣
当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机会的时候,那这个机会就是陷阱;当所有人都对一件事不看好的时候,这其中极有可能蕴含着足以改变世界的机会!
何笑行推荐查案的人,既然嫡母皇太后都首肯了,何笑行暂时保密也就保密吧!左右两位丞相虽然是好奇的不行,却也不急于一时,反正第二天早朝皇帝无论如何都会公布人选。本身这就是一件不讨好的差事,皇帝爱推荐谁就推荐谁!
“既然这件事情已经定了,微臣先告退!微臣请先去安抚处理京城之中的受灾的民众!”徐谦作揖说道。
“徐大人辛苦!京中的百姓就拜托给你了!”何笑行说道,转头对左右两位丞相说道:“夏丞相、平丞相,如今京中缺粮,如果安抚灾民的事情做的不够妥当,可能引起百姓骚乱!所以徐大人若需要什么援助,两位丞相务必满足!京城,绝对不能够出事!”
“微臣遵旨!”夏衍、平吉齐声应道。
待到众大臣都离开之后,嫡母皇太后笑道:“皇上,你打算推荐的可是你前几日偷跑出宫去见得那个桑弘?!”
“母后真是慧眼,什么事情都瞒不过母后,儿臣就算是不说,也被母后猜到了!”何笑行笑着说道,不经意间就恭维了一下太后。
“能不能给母后透露一下,这个桑弘有什么才能,让皇上你毫不犹豫的推荐这个人去审查这么重要的案子?!”嫡母皇太后喝了一口茶,轻声说道。
见到嫡母皇太后这么问,何笑行笑着说道:“太后,儿臣当日和这桑弘聊了一些家国大事,这些话转述给母后自然也没有什么意思!但是桑弘说的一句话,儿臣觉得他能够胜任此事!”
“什么话?”
“这桑弘说,治理天下和治理商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皇帝可以定规则来治理天下,而商会只能在规则之下来治理商会!皇帝如果想要治理好天下,就要制定好规则!”何笑行缓缓的说道。
“这个桑弘,出口就是治理天下,他这是想要做帝王师吗?!”嫡母皇太后说道。
“母后,儿臣不在乎他是不是想做帝王师,儿臣在乎的,是他能不能帮助儿臣实现帝王治!”何笑行沉声说道,漏出冷峻的目光,此时的他,在心态上已经是真正的帝王!而真正的帝王,是不在乎过程的,他要的只是结果!
似乎感受到了何笑行冷峻的目光,嫡母皇太后将愣了愣神,说道:“皇上所为的帝王治,指的是什么?!”
“国富民强,拓土开疆!”
看着何笑行挺拔的身姿,昂起来的头颅,嫡母皇太后恍惚了一下。这个身影,这番壮语,不正是她年轻时幻想的皇帝的样子吗?只是在嫁给先皇之后,这个幻想渐渐的破灭了。先皇继位以来,每天想念最多的是是如何吃喝玩乐,想的再多一点的,就是如何弄到更多的钱来吃喝玩乐!看着何笑行这个样子,嫡母皇太后内心深处仿佛被什么东西触碰了一下,动了。
每天的朝会,何笑行其实兴趣并不是很大。这所谓的朝会,其实并不能决定什么重要的事情,在朝会上拿出来议论的事情,都只会议而不决!而真正决定的事情的,永远都是几个人的小团体!何笑行在最开始,还天真的认为不参加朝会就无法掌控朝政,现在看来自己最开始的时候还是太理想幼稚了!
整个大平王朝每天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通过各处驿站快马加鞭的送到京城之中,这些如雪花一般的信息来源,让京城如同大脑一般掌控着整个帝国!而这些汇集到的京城之中的信息,会送到京城的各个府衙机构,在经过过滤和筛选之后,将重要的事情升级呈送给每个部门的首脑,其中涉及到国泰民安的事件会更一步上升呈给左右丞相和皇帝!放到朝堂之上,只是一个形式,以此告知天下,真正的决策,在朝堂背后就已经决定了!久而久之,何笑行也就对参加朝会失去了兴趣,经常翘会。虽然对朝会不上心,但是何笑行对各地上传到京城的信息,却是十分的上心!因为他清楚这才是掌控这个王朝真正重要的东西!
不过今天的朝会,何笑行却异常的有兴趣!在今天的朝堂之上,他何笑行要宣布自己的第一道任命令!这道任命令,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人事任命,还是他何笑行第一次正式行使自己皇帝的权利!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就预示着大平王朝正式迎来了自己的时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京中商人桑羊之子桑弘,天资聪慧,与朕数论国策,鞭辟入里,深得朕心!与左丞平吉、右丞夏衍,谈论时事,历受赞可!……委以重任,官察京粮!钦此!”
随着陈光抑扬顿挫的声音在朝堂之上回荡,桑弘的任命圣旨已经传达到了每位朝臣的耳中。桑弘,这个闻所未闻的名字,一时间成为了这些朝廷命官们心中最大的问号?!
桑弘是谁?他有什么背景?!皇上任命他官察京粮,所谓何事?这个三个问题在众位大臣的脑海中回荡,却都没有答案!当然,这些大臣们也已经习惯了直接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