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路隋行-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猓谘罟泖庀碌乃寰苁部翱按锏搅宋逋蛑冢哉娑哉笾回室徊勘3至搜沟剐缘挠攀啤�

    同时,在处罗喉率军撤出白道州,杨广率领大军进城的当天,他就写下了一道亲笔奏折,连同处罗喉写给自己的那封谈和书信一并交给了裴虔通,命他从速赶回长安,向父皇杨坚报捷。杨广在奏章中还向父皇表示,自己和麾下五万河北勇士愿随时听候朝廷的诏令,赶赴西北对阵突厥。

    然而,杨广哪里知道,就在他率军收复白道州,凯歌高奏之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帝都长安,却笼罩在一片突厥势如破竹,步步近逼的恐慌气氛之下。

    突厥大可汗摄图会同贪汗可汗亲率部族主力铁骑,西进与阿波、达头两可汗兵合一处,举四十万大军南下侵隋,来势远比杨坚预料得更加凶猛。自达奚长儒于周盘一场血战,侥幸吓退染干所部之后,兰州总管冯昱、渭州总管叱列长叉接连败于突厥之手,金城、延安等关中六座州府城池相继被突厥大军攻占,城中六畜皆尽,被突厥铁骑洗掠一空。

    突厥先锋部队已到达渭水河畔,距长安不足百里,这一消息传至朝中,举朝震恐。

    杨坚赦免西疆流人,征召其入伍以补充军力的诏旨刚刚下达,突厥就几乎兵临长安城下,迫使杨坚不得不提前指派太子杨勇出京,率领二万禁军屯兵咸阳备胡。

    由于窦荣定、虞庆则两路行军元帅麾下人马皆败于突厥之手,杨坚在命太子屯兵咸阳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另择良将辅佐杨勇,以期能够成功地阻挡突厥向长安推进。

    在这一背景下,闲居长安的北周宿将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杨坚的选将视野。刘鲂一党在蛰伏数月后,又盼来了东山再起的大好时机。

    在所有开隋以来赋闲,居留长安的北周宿将中,除了太师李穆外,就属盛国公梁士彦和英国公宇文忻二人过往战功最为显赫,在军中威望最高了。

    然而,梁士彦是在杨坚受禅开隋以来,第一位被免职的大州刺史(相州刺史),非到万不得已关头,杨坚决不愿重新起用他。

    宇文忻就大为不同,他向以多谋善断在北周军中著称,有“活诸葛”的美誉,却因并非出身于北周宗室(宇文忻原姓破野头,宇文氏是其赐姓),在前朝就不曾受到重用,且其同胞兄弟宇文恺现任太子左庶子,是东宫极重要的宫僚之一,起用宇文忻辅佐杨勇是再恰当不过的人选了。
………………………………

第344章 礼不伐丧

    虽然心中已决意起用前朝宿将宇文忻辅佐太子杨勇北拒突厥,但杨坚也颇为授予宇文忻何种职衔费了些脑筋:以宇文忻的爵位、地位,自该授予其行军元帅之职,可他毕竟曾受自己冷落近一年之久,心中难保不会产生怨气,骤然赋其兵权,杨坚着实放心不下。几经琢磨,杨坚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传诏册任宇文忻暂领右领军大将军,协掌咸阳兵事,将其派往咸阳辅佐杨勇。

    右领军大将军位列十二卫大将军之一,且是执掌皇帝身边近卫部队的亲近军职,不但地位尊显,而且执掌极为紧要,册任宇文忻这一军职,足以显示出自己起用他的诚意。同时,宇文忻却并不实际执掌领军府,册任诏命中的“协掌咸阳兵事”就将他的职权范围死死限定在了太子杨勇身边,不得单独掌军。

    关中多座州府失陷,也使得朝中大多数大臣开始对杨坚南北并举,两路用兵的战略方针提出了质疑。左仆射高颖在外领兵,右仆射苏威自然就成了群臣之首,自从突厥大军自西北大举来犯以来,不断的有文武大臣前往苏威府中游说,请求他出面劝皇帝征调伐陈大军北上抵挡突厥,苏威心中本就对南北两路用兵的策略持有异议,却与一干文武大臣的持论相左,他认为:南下伐陈,实现华夏南北统一是重中之重,为达此目的,朝廷可以暂时与北面的突厥达成妥协,继续维持向其称儿献贡的格局,待攻灭南陈后,再做计较。

    怀着这样一种心思,又自认为身居宰相之位,负有下情上达,将群臣的意见转达给皇帝的职责,一向精明强干的苏威在关中危急的生死关头,却犯了糊涂,下了一步臭棋。

    在太子和宇文忻屯兵咸阳的次日,苏威即请旨入宫,建议杨坚与突厥苟合,加紧攻陈。

    听罢苏威言之凿凿的一番建言,杨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这像是自己最为看重,身兼五职的苏威说出的话吗?

    鉴于苏威身负维持京城治安之重任,杨坚心中对他主张与突厥苟合虽然极为不满,但也没有当场回绝他,只以“容朕三思”为借口打发了苏威,却于次日一早即下诏,免去苏威尚书省右仆射之职,暂以知门下纳言事的名义居留相位,同时,恢复了原右仆射虞庆则的相位。

    正当长安朝中因突厥大军压境而烦乱不堪之时,自南陈帝都建康却突然传来了一个惊人的好消息:在位长达十多年的南陈宣帝陈顼因病驾崩了,并且在陈顼的葬礼现场发生了激烈的宫斗,陈顼的次子――南陈始兴王陈叔陵用药锤当场将南陈太子陈叔宝打成了重伤。目前南陈朝廷正面临着分裂的危机。

    真乃天助我也!杨坚在长安宫中合上江淮前敌发回的军报,不禁长舒了口气,仰面叹息道。

    然而,当他接着展开与这份军报同时送达长安的左仆射高颖写来的亲笔奏章时,双眉又紧锁了起来。

    面对着趁南陈内乱举兵伐陈的大好形势,高颖竟在这道奏章中建议杨坚主动撤军回关中。

    高颖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两点:其一,朝廷前不久举兵伐陈,师出有名,是有道伐无道,且近闻杨素在东都怀柔抚远,招揽了不少江左世家子弟弃陈北奔,如今南陈遭遇国丧,古有“礼不伐丧”之说,倘若于此时加紧攻陈,则于道义有失,极易激发南陈军民团结抵抗外敌入侵的决心,不如暂借“礼不伐丧”之名先行撤军,以图长远;其二,突厥南侵,关中震动,调集二十万大军北返关中对敌突厥,可解朝廷面临之燃眉之急。

    近些天来,杨坚执拗地坚持不抽调攻陈大军北上,实则是由于他不肯轻易放弃自幼说曾立下的统一华夏,结束自两晋南北朝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成就一代令主威名的宏志大愿,却不料尔今他最为信任和倚仗的左仆射高颖也劝他撤回攻陈大军,专一对付突厥,这不能不使杨坚既感到失望,又有些无奈。

    经过了一夜的反复思考,杨坚最终采纳了高颖的建言,对之前定下的南北两路用兵的战略及时做出调整:抽调攻陈大军北上,共拒突厥。

    就在杨坚下达调兵北上的诏命之后不久,长安东面关内诸州突如其来发生的一场动乱使得杨坚对高颖调兵北上建言的正确性更加坚信无疑了。

    几乎在南陈宣帝驾崩的消息传至长安朝中的同时,长安东面关内诸州接连发生了以“十八罗汉联寨杀胡”为名的叛乱事件,一夜之间,在同、华诸州府城内,出现了成千上百名手持兵器的土匪公然围攻州府衙署的现象,更有甚者,在东都洛阳附近,也相继发生了类似事件。

    一向被视为京畿重地的关内及关东诸州府一再发生了强袭州府衙署的恶性事件,不能不引起杨坚的高度重视。

    他紧急册命新任度支尚书杨尚然为关内道黜置大使,统一协调关内各州府驻军全力清剿匪患,同时,传命给东都长史杨素,严令他协助新就藩的秦王杨俊,加紧对关东诸州匪徒的清剿。甚至,为起到足够的震慑作用,杨坚还向杨俊和杨素下达了一道口谕,凡在关东诸州捕获之造乱匪徒,可以暂不必依《开皇律》,仍以原有律令处治。换句话说,也就是对这些匪徒,不只是简单地处死了事,而可以施用凌迟、车裂、腰斩等酷刑从严惩处,以威摄其同类。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这令人惊心动魄的半个月时间里,杨坚收到的唯一一份令他喜形于色的好消息就来自河北道杨广差人发回的那道收复白道州的报捷奏章。

    当杨坚将杨广报捷的奏章拿在手中反反复复观看了多遍之后,仍觉不过瘾,立马从武德殿起身,赶往正阳宫来见皇后独孤伽罗报喜,欲要爱妻分享自己此刻心中的这份喜悦之情。
………………………………

第345章 附庸小国的重要性

    “阿纵能分陛下分忧,为朝廷效力了,臣妾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正阳宫内,独孤伽罗从满脸喜气、匆匆赶来的夫君手中接过杨广发回的那道报捷奏章,仔细看罢,笑吟吟地站起身,敛衽向杨坚道喜道。

    “不瞒皇后讲,朕也着实没想到阿纵会率领着三万就地招募来的新军,北出关外,收复失地,立下了这么一份大功呀。依皇后之见,朕该如何重重地封赏于他呀。”杨坚舒眉展眼地向独孤伽罗问道。

    “臣妾还记得,前些时皇上也曾如今日这般急吼吼来到正阳宫中,口口声声说阿纵性野难驯,屡屡做出不合成例的事来,惹得皇上生气,要臣妾设法给他勒勒缰绳,时隔尚不足月,却要对他加以重赏,依臣妾之见,最好的奖赏仍是莫过于赐阿纵一桩婚事。”独孤伽罗白了杨坚一眼,有意提醒夫君道。

    “唔,朕明白皇后的意思,只是。。。。。。”

    “皇上是不愿与后梁结亲,还是不愿要阿纵迎娶一位后梁的宗室之女呢?”

    “按说阿纵现为河北道行台尚书令,相比之下,似乎更该和后梁结下这门亲事的应是阿祗,或阿秀两人当中的一个吧。”杨坚沉吟着同独孤后商量道。

    “阿秀今年才十一,先不用替他张罗亲事。阿祗虽位居河南道行台尚书令,地接后梁,然他的性子偏于阴柔了些,臣妾唯恐他迎娶后梁公主,非但不能为朝廷起到收并附庸的作用,反易受其所累,将来惹出祸来。诸子之中,单就眼前看,只有阿纵一人当得这门亲事。”独孤伽罗走近夫君身边坐下,推心置腹地说道。

    “朕日前就曾得到过来自江陵的消息,称后梁萧岩与南陈始兴王陈叔陵过从甚密,恐有不轨之图。尔今陈叔陵又于其父葬仪上锤伤其兄,逃往楚地避祸,难免不与萧岩等辈相互勾连,朕于此时反要主动向后梁提亲,只怕是殊为不妥吧。”杨坚终于向爱妻说出了他心中真正的担忧。

    “陈叔陵此人的为人行事,臣妾以往也曾有过耳闻。陛下以为,他能成大器吗?”

    “此人凶残奸诈,且色厉内荏,律已过宽而苛责于下,岂是能担大任之人?”杨坚未假思索地脱口答道。

    “着啊,既然陛下料定陈叔陵决非堪当大任之人,早晚南陈朝纲仍将归属于太子陈叔宝,依臣妾观之,萧氏兄弟当中,其国主萧岿结好于我大隋,同其弟萧岩同陈叔陵往来一样,都是受两大国夹制之小国求生之道也,陛下大可不必将萧岩与陈叔陵之间的往来想得过于严重。”独孤后娓娓劝说夫君道。

    “前朝保全后梁,是为了在与前齐东西对峙的局势下对南陈有所牵制而采取的姑且之策,且近些年来,后梁萧岿兄弟从未断了与南陈的暗中往来,尔今却要朕主动向其提亲示好,朕心里着实是感到不快。”杨坚说着,脸色也变得阴沉了下来。

    “臣妾今早听人说起,陛下已下令停止攻陈,调兵北上,不知是否确有此事?”独孤伽罗急忙将话题从与后梁的亲事上扯开,委婉地问道。

    “要是阿纵这份奏章早到些日子,朕又岂能坐失大好良机,下令大军北上?”杨坚晃了晃杨广那份报捷奏章,言下之意对下令调军北上颇感后悔。

    “阿纵不过是侥幸从突厥人手中夺回了一座城池而已,于西北战事并无直接影响。目下突厥来势汹汹,单凭阿纵白道州一役小胜,决不足以迫使突厥就此退兵,加之,最近关内、关东一带颇不安宁,陛下如不及时调集伐陈大军北上,臣妾只恐会变起肘腋,令人防不胜防呀。”

    “尔今撤兵诏令已下,纵使朕颇有悔意,也只能这样了。”杨坚摇头婉惜道。

    独孤后见夫君的情绪有所平复,遂接着方才的话题说道:“唯其伐陈大军北上,才更有结亲于后梁,对南陈加以牵制的必要。陛下试想,当我伐陈大军北上,南方军力空虚之时,倘若南陈兴兵来攻,又当如何应对呢?如果在撤回伐陈大军的同时,陛下另差使者前往后梁提亲,则不但能使后梁向我大隋靠拢,疏远南陈,更重要的是,陛下可借助于后梁国中保有的数万军队,对南陈起到牵制的作用,一旦南方发生战事,陛下但下一道诏令,萧氏兄弟能不遵诏行事,充当与南陈作战的先锋吗?”

    “一个附庸小国,地位竟有如此重要?”杨坚似乎已被独孤后说动,心思开始活络起来了。

    独孤后见夫君心思有所回转,遂趁热打铁地继续劝道:“再者,陛下现在向后梁派出使臣提亲,于婚嫁礼节上只能算做第一步,也可趁机试探出后梁萧氏兄弟是否真心归附我大隋,倘若在萧氏诸位宗室女中不能找到一位与阿纵生辰八字相合者,这门亲事不也成不了吗?”

    “若是萧氏诸女中有生辰八字和阿纵相合者,萧岿兄弟又急于和朕攀亲家,朕就只有传诏阿纵迎娶萧氏女过门这一条路可走了吗?”杨坚此时经独孤后苦口婆心地一番劝说,已大致同意了与后梁结亲,只是碍于上邦君皇的面子,故有此问。

    独孤后莞尔一笑,起身亲手给夫君捧上一碗茶来,伸手轻轻替杨坚拂落掉落肩头的一缕长发,意味深长地答道:“只要萧氏兄弟应下这门亲事,到时是令其遣子至长安,还是逼令其与南陈一刀两断,不都任凭陛下做主吗?如此一来,陛下既给阿纵这匹小野马套上了一副鞍辔,又在南方得一强助,可谓是一举两得,又何乐而不为呢?”

    话说至此,杨坚自提起主动向后梁提亲便一直阴沉着的脸色才又舒展开来,顺势一把将独孤后搂入怀中,有意逗弄道:“朕膝下五子之中,现在观之,唯有阿纵一人于危难之时能助朕一臂之力,皇后不妨再替朕多生养几个像阿纵这样的儿子出来,朕庶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

第346章 萧氏有奇女

    杨尚希、杨素两位弘农杨氏出身的大才奉旨在关内、关东清剿匪患,很快就平息了各个州府的叛乱,稳定住了长安、洛阳两座都城附近的局势。

    西北战场上,率军驻守弘化的虞庆则为报答杨坚重新任他为相的知遇之恩,与屯兵咸阳的太子杨勇和宇文忻紧密配合,将突厥大军成功地阻挡在了渭河北岸。随着高颖统率的二十万大军从江淮出发,向关中集结,帝都长安面临的压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待周边局势有了缓解,杨坚便传下诏旨,改任内史舍人裴矩为礼部侍郎,奉旨出使后梁,为晋王杨广向后梁宗室提亲。

    裴矩之所以会被杨坚选中,做为提亲使者派往后梁,多半是因为他精擅占候,颇知命理的缘故。从长安临出发前,独孤伽罗特地将裴矩召至正阳宫中,千叮咛万嘱咐,要他在萧氏宗室当中务必选得一位才貌品行俱佳、与杨广生辰八字相合的女子嫁入杨门。

    裴矩受到皇帝皇后重托,自不敢掉以轻心,于领受诏命的次日一早便带着几名僮仆,匆匆踏上了前往后梁国都随州的行程。

    大隋皇帝向后梁国主提亲的诏命一下,早有后梁安排在长安城中的眼线用快马将此消息传递到了后梁国主萧岿手中。萧岿闻讯后喜出望外,当即传命后梁国中的宗人府,备齐所有大功以内萧氏宗室女的生辰八字,以待隋使到达后与晋王杨广的生辰八字配合,以测吉凶,并任命身为国中宰相的皇弟萧岩为全权和亲大使,负责与隋和亲一应事务。

    由于其时南陈始兴王陈叔陵锤伤其兄陈叔宝后,已遭到南陈朝廷的连番征讨,接连败北,完全失去了与陈叔宝争夺南陈皇位的实力和资格,萧岩自不会再与一位失势的南陈皇子密切往来,便打起全副精神,投入到了为杨广挑选王妃的一应事务当中。

    更为可笑的是,当大隋晋王欲在后梁宗室女中选得一位王妃的消息在后梁朝中传布开去,包括国主萧岿的各位王妃在内的一应萧氏宗亲纷纷主动给宗人府送来自家女儿的生辰八字,以供隋使到来后与杨广的生辰八字相配合,大有争当隋朝亲家的态势。

    眼见萧氏诸宗亲尽皆表露出各种各样的媚态来取悦刚刚立国仅一年的隋朝,身为南北朝时南梁武帝萧衍嫡系玄孙的后梁国主萧岿自心底里感觉到了一阵寒意:世态炎凉啊!曾几何时,当世隋皇杨坚的父亲杨忠还是一位被发配至随州的军犯,谁能想到,仅仅十几年后,他的儿子已经身登九五,贵为雄霸中原的大隋皇帝了。回首往事,自己身为有着雄才大略的南梁武帝萧衍嫡系玄孙,如今却落到了要通过嫁女这种方式讨好隋朝,以求得一席之地继续生存下去的境地。

    尽管萧岿心中不无感慨,可是却丝毫不敢表现出隋使的怠慢,于裴矩一行抵达随州的当天,就在王宫中接见并宴请了裴矩,当面对大隋皇帝派使节主动向后梁提亲表达了诚惶诚恐的谢意。

    裴矩在后梁王宫中接受罢萧岿的宴请,刚刚回到下榻的馆驿,即被早已等候在门外的萧氏各家宗亲围了个正着。这些人手持大红封套的自家女儿生辰禀贴,竟要求裴矩连夜将带来的杨广的生辰八字和他家女儿相配合,以求能被选中,与隋朝皇室攀上姻亲。

    裴矩出身关东士族,素闻江南祟尚儒雅、看重门第,因知杨坚一支并非出身关中世家――弘农杨氏,而是北魏六镇的军汉出身,原本料想杨氏如今虽贵为大隋皇族,但依近三百年沿袭下来的门第观念视之,与江南四大望族之一的萧氏结亲,尚属高攀,却完全没想到有如此众多的萧氏族人深夜等候在馆驿门外,排着队欲和杨氏结亲,在后梁和亲大使萧岩的陪同下站在馆驿门外,一时间倒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列位宗亲,国主有命,与上邦结亲,应先自国主亲生之公主中挑选,列位不必心急,待诸位公主与大隋晋王殿下合过命相后,如尽皆不符,再依血脉远近的次序呈递禀贴吧。今日天色已晚,裴侍郎一路风尘,亟需安歇、休息,列位宗亲还是请回吧。”萧岩边说边冲身后带来的一队亲兵使了个眼色,军士手持长矛,蜂拥而上,隔开人群,护送着裴矩一行艰难地进入到了馆驿之中歇息。

    待得次日天刚刚见亮,萧岩便带领着后梁宗人府的宗正亲临馆驿,来为诸位公主配属命相了。裴矩无奈,只得拿出随身带来的杨广的生辰八字,先交由后梁宗正一一和诸位公主配属命相。

    白发白眉、老态龙钟的后梁宗正在和亲大使萧岩的亲自监看下,颤抖着双手展开上写有杨广生辰八字的明黄色绢帛,再按照自长及幼的顺序一一和国主萧岿亲生的各位公主配属命相。

    裴矩因临行前受皇后嘱托,要为杨广挑选出一位品貌上佳的王妃人选,陪坐在一旁,眼盯着老宗正凝神掐指,嘴里念念有声,替杨广和众后梁公主配合着生辰八字,本能地也感觉到一种莫名的紧张。每当老宗正摇着头放下一位公主的生辰八字,裴矩甚至忍不住往那禀贴上再瞧上一眼,在心中默默地和自己烂熟于心的杨广的生辰八字重复配合一番,生恐错漏了一人。

    然而,直到日上三竿,老宗正将带来的十一位公主的生辰八字逐一仔细和杨广的生辰八字配合过,依然只是摇了摇头,暗示萧岩其中没有一位公主能和杨广的生辰八字相合。

    几乎与此同时,裴矩在心中也得到了和老宗正相同的一个答案:后梁尚未婚配的十一位公主中,找不到一位能和杨广命相配属得上的。

    萧岩见此情形,嘴角隐约浮现出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笑意:兄长萧岿的亲生女儿中既然找不出一位堪与大隋晋王八字相合之人,接下来自然就该轮到自己的女儿出场了。。。。。。

    “老人家,您再仔细想想,国公还有没有其它的女儿,可供与晋王命相配合?”裴矩因通晓南北各地风俗,知道江南人家生养儿女,尤其是女儿,有生辰犯冲,寄养在别家的习俗,故有此问。
………………………………

第347章 天定姻缘难自弃(上)

    老宗正瞪着一双昏浊的眼睛,略有些迟疑地望了望萧岩,欲言又止地刚要开口,就听萧岩已抢先答道:“我家兄长膝下除了这十一位公主外,确还曾有过两位公主,不过都已夭折,做不得数的。”

    裴矩却已从老宗正惊疑不定的神色之中察觉出了蹊跷,故作遗憾地长叹一声,拱手向萧岩致歉道:“不瞒王爷说,圣上所下提亲旨意中虽没有写明要迎娶一位后梁公主做为晋王妃,然在下临出长安时,娘娘曾有叮嘱,在下此行,若不能为晋王殿下选到一位称心如意的后梁公主,这门亲事就算作罢。请恕在下身负娘娘嘱托,不能擅自做主,将求亲的范围扩至后梁皇室嫡亲血脉以外了。”

    萧岩乍闻此言,脸色陡地一变,继而尽力掩饰着心中的失望,言不由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